第1篇 经济学认识实习报告
松柏组在20xx 年所征收的 100 亩地为修建涟源大道,而石坑组在 2022 年这一次所被政府征收的菜园地为建新市政府所用。特别说明的是,在接下来的 2022 年,政府来松柏组 征收70 亩地,而此时,涟源大道正在建设中,并且已经是初具雏形,政府当时征收这 70 亩 地时,是以 2022 征收土地时的价格。政府当时的理由是连续征地。 但是,在征前面 100 亩地的时候,并没有和松柏组的村民们谈判好 还会有后来 70 亩地征收这件事, 所有征用来的地,政府把它开发成了一条宽一百米的涟源大道, 但实际上用来作为道路主体的只有六十米,其余两边各剩下的二十 米作为房地产开发用地,并以4.5 万?60 ?的价格卖给了开发商, 以建造临街门面而用。
2023年的地价 还是涟源大道两旁的地,包括耕地和荒地,这些地属于新建组,这 一次政府征地的面积为 75 亩,此次所征的地地价较 2022 年时有一 个比较大的提高,当时政府给大家的解释说是国家正好下达了一个 新文件,征地的补偿必需要提高。 新建组甲等水 田 年收入 1500 元/亩 新建组乙等水 田 1200 元/亩 未使用 新建组荒地。
20xx年征地地价 这次还是在涟源大道旁边征地,在处于涟源大道与娄涟高等级低速 公路交汇处的马起组征地 500 亩,此次所征地的价格比 2022 年那次 征地的价格稍微要高一些,此次征地很匆忙,政府是赶在 2022 年 3 月 25 日以前所征收完毕的,当地政府说国家会 2022 年 3 月 25 日实 施一个新文件,地价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这一次所征收的 500 亩 土地我们涟源政府无偿划拨给三一重工,让他们在这里建工厂。 马起组甲等水田 年收入 1500 元/亩 马起组乙等水田 1200 元/亩,征地地价 34000 元/亩 34000 元/亩。
通过对新中村这几个组几近年来的土地的征收情况的详细调查分析,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对于地价影响,从所调查的这几个地方看来,政府的政策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从 2022 年到 2022 年,然后再到 2022 年这三次征地的调 查情况看来,对于征地的补偿情况影响很大的一个因素是国家所下 达的文件,然后当地政府巧妙的结合一些自己的一此对策,尽量的 压低地价。2022 年第一次开始修建涟源大道时,这几个地方当然相 对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闭塞的地方,征收时,价格低那是正常的,但 如果按照征地的标准来说,这样的价格是非常的低的。
接下来补征 的那 70 亩地,还是按先前的所征收土地的价格来算的话,那应该是 不合理的,涟源大道整个都已经是修建好了,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 来看这里的土地价格是要有很大的担高的。加上这里新的市政府又 搬在了这里。这里以后是一个很繁荣的地方。当然很大程度上影响 后面两次征地价格的因素还是国家的政策。2022 年那次的价格之所 以有一个比较大的提高,那是因为国家正好刚刚颁布了一个新的政 策,而 2022 年的这次征收之所以要赶在 3 月 25 日之前征收完,而 价格较之 2022 年并没有多大的提升,是国家要在 3 月 25 日这天颁 布新政策,而当地政府强制性地在这一天之前把地征收完了。
政府对各个区域的规划当然也是大的影响因素,就拿涟源的这几个 地方来说吧,在政府没有规划向这个地方发展以前,这个地方可是一个很认清的区域,不管是经济还是其它各个方面,当新的市政府 要搬到这儿来,同时又是涟源大道要从这经过,一切都不同了。这 个地方不但是经济开始繁荣起来,地价也开始不断的往上面涨,同 时由于政府有了发展这个地方的规划,市场也是迅速的往这边转移, 大型的超市,大型的工厂,三一重工等都往这里建。
自然,人们的 心理也就开始向这块地方倾斜,大家都希望能在这儿置地,然后可 以做生意,房地产开发商也往这边投资,以前以 18000 元/亩征收来 的地,现在经过修路时的整理,这儿的地就变成了 45000/60 ?。 国以民为重,而民以食为天。在中国,农民占了极在多数,而农民 又是整个社会的弱势群体,占绝大数的一类人却是一个弱势群体, 这是一个国家值得去关注和要解决的问题。农民没有什么优势,没 有技术,没有资金,他们拥有的就是那几块薄地,这土地是他 们谋食的地方。 国家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要繁荣昌盛,要实现社会主义,要达 到共同富裕,就要发展经济,如今,这城市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 了,之所以到了一定程度发展速度就受到很大的限制呢?历经多少 年来,这农村还是这么落后,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城市的脚步,农 村经济的落后就是限制中国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大的因素。中 国的农民已经受了几千年的苦了,如今还得继续这不能言说的苦难。 现在已经是国家花精力去搞好农村,发展农村的时候了,不能再拖 了,也拖不起了。
政府需要一颗诚心诚意的心,一颗扎扎实实为农 民服务,为农村人做实事的心。不能再把农民当后妈生的,晾在一边,甚至于会有欺负的行为。 国家发展农村,农村人当然高兴,怎么会不高兴。老实的庄家人左 盼右盼,盼了多少年,就是盼着国家要发展这里,希望能富裕起来, 不拉整个国家的后腿。但事实上,很多地方不是这样的,政府来这 里来征地,以极低的价格征收走,然后又卖给了一些开发商,之后, 发财的还是以前那几个本来就富裕的人,而这里的老百姓还是穷, 而且会是越过越穷的。 土地是农民所拥有的主要财产之一,现在有些农民为了过上稍微好 一些的生活,也会去外地打工,但打工不可能是长长久久的事,更 何况打工也是一个不可预料的事。待遇也不是什么好。当那年经融 危机袭卷整个世界的时候,中国为什么还是那么平静,失业情况还 是比较低的,就是这由于这些农民工在没有事情做时还可以回去种 地,还有生活物质资料的来源。
政府有时候会这样说,发展这个地 方的经济,要把眼光放的更远一点,这可是好了子子孙孙无数辈的 好事,但回过头来好好想一想,政府其实做的是不够的。以极低的 价格征收完这些地之后,他们就不再理这里这农民了,然后发财的 还是那几个本来就很有钱的人。这里的人们呢,是怎样子过的,也 许大家还是不太了解的。农村人吗,没有多少文化,当拿到这极少 的一点钱这后,他们也没有什么让这些钱去生更多钱的能力,加之 这么一点钱也去做不什么事,一些人的钱随便花完了,一些人以为 有了一点钱了,以前在外面打工的也不出去了,然后每天就是打牌 的,以前还有地,现在什么都得要钱了,那几个钱哪经得起花,然后,就是地也没了,钱也没了。
要繁荣,就要一代比一代强就更好 了,这些农村人,什么都没有了,要想把他们的小孩培养的有出息, 那得要花多少钱啊,教育,医疗等等都要钱,但没钱了,怎么办, 所以,只能是这些小孩子早早就要出来赚钱,他们又没什么本事, 生活艰难,有些就又走上了不归路,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安宁。如此, 农村人又怎么富裕,国家又怎么实现共同富裕。 这些老实的庄稼人已经被压迫的几千年了,受了几千年的 苦了,他们其实应该早就需要翻身了,终于赶上了如今这个好时机, 赶上了这个天下太平,举世繁荣的大好形势,他们有机会过上好日 子了。那国家就真的需要好好的安置这些被征收了土地的农村人, 在内心 上要把他们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比心理上消除对他们的偏 见,不要瞧不起他们,因为他们也是祖国这个大家庭的一个主要成 员,国家要实现共同富裕,他们是主力军。
同时国家要下大力度加强立法,对征收土地的各种程序和标准以及 补偿的规范,只有加强了立法,国家的各个机关依法来办事,这样 才是摆脱人治的有效方法,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规范国家工作人员 的行为,使他们不至于随心所欲,也可以在心理上给他们的以警告, 使他们也不至于就铤而走险,甚至做出违纪犯法的错事。 加强了立法还不够,还要加强对广大农村人的法制教育,让他们知 道这是一个法制时代。当政府在一个地方要进行征地的时候,可以 提前在这里有针对性的进行关于征地的主要法律法规的教育,这个 他们是愿意学的,这也可以减少让那些以为农村人不懂法的不良份子以此为由来糊弄甚至威胁他们,虽说不可以杜绝,但绝对是有很 大的效果。 加大对工作人员各种行为的监督也是非常必要的,国家的上级的部 门可以在农村里设立那个投诉与举报站点,设立奖励措施,鼓励农 村人积极举报,让这此人心里勇敢起来,不再以为国家的工作人员 就是天老爷,有苦只是往心里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国家出台好的政策,加强对这些失去土地后的农民的关注,提高补 助,加强对他们谋生能力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让他们能 够更科学更合理的使用他们的资金和财产。要知道千百年以来家村 人都是以土地与儿女来养老的,现在土地没有了,那国家就应该给 他们能够养老的补偿,如果是以比较低的价格来征收土地的话,那 就应该在这个开发的地方给他们优惠政策,让他们自己在这里有自 己的产业和事业,不能只是饱了那些本来就已经很富有的有钱人了。
第2篇 2023年9月农业经济学认识实习报告
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要把握机会利用实习巩固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这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下面是1566范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经济学认识实习报告范文,希望你能喜欢。
一、农业生产要素领域的新动向
农业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农业土地、水资源、农业信息、农业劳动力、农业资本及农业技术进步,其中,农业土地和农业劳动力又是最基本的要素。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各地就自发地开展了一系列土地流转的创新实践以克服分散经营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市场化、规模化、信息化等发展要求的缺陷。
尽管全国各地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已基本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开始发挥作用,但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程度仍然不高,尚未形成一套统一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定价体系。由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不发达,尚未成为提供市场信息的主要力量;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不仅覆盖面小、信息量少、还具体时滞性;而政府提供的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则渠道狭窄,发挥的作用有限。面对过高的搜寻成本和信息费用,农户更倾向于在熟人之间或村集体内部进行土地流转,这使得土地流转的作用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因此,《农业经济学》应该增加农业土地的分类及其标准的介绍,并对我国不同等级农业土地的数量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描述,以便学生更全面了解我国农业土地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并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培育作为重点,详细分析各个市场主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土地经营权的内容及边界。水资源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灌溉和产量,水资源的匮乏还会改变农业土地的形态,使水田变成旱地,间接地影响农产品种植的品种与结构,这一问题随着我国水资源的污染与匮乏变得越来越严重。《农业经济学》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统计描述和经济分析。信息是有价值的,农业信息对农业具有广泛的影响。
农业生产的总供给是否能与总需求相匹配、涉农交易能否顺利、涉农微观个体能否找到更有盈利潜力的产品、更合适的交易伙伴来获取盈利都取决于农业信息的掌握,《农业经济学》应该增加农业信息市场的介绍,并对我国目前农业信息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农业经济学》不只要介绍农业劳动力流动的一般理论,还应该对我国农业劳动力流动的新趋势进行深入的分析。农民分化就是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出现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新现象,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业劳动力的规模、质量和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将会对粮食生产、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产生重大的影响,农业劳动力的分化将是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农业经济学》应该增加我国农业劳动力分化的内容,并对我国农业劳动力分化的主要途径及其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在农业资本方面,应充分重视外国资本及农村金融的作用,外国资本特别是跨国公司在种子的培育、销售环节的控制力对我国的农业安全造成了重大影响,这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将有利于缓解个体农户及农业企业的融资困难,将会促进整个农业生产的优化升级。农业技术进步是《农业经济学》持续关注的问题,应列举具体的农业技术进步内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一个农业新品种的推广、一次农业经济管理的革新具体带来了农业生产及其经济效益的多少改变,可以用具体数据展示农业技术进步的力量。
二、农业组织形式的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伴而生,它是农业生产分工、分业不断深化的产物,是农村改革、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民在不断分化,农村土地在不断减少,传统的家庭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业家庭经营的效率也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大障碍,现实迫切地需要农业组织形式领域的创新与变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将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中心任务。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基本特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家庭经营,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二是合作经营,包括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三是公司制经营,包括龙头企业、专业服务公司。不同经营主体在不同领域和环节的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和作用,种养业生产环节比较适宜采取家庭经营的方式,未来培育的重点将是种养专业户、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户;农资采购、农产品销售和农业生产性服务环节则比较适合采用合作经营的方式,未来培育的重点将是农民合作社和其他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产品加工、物流环节更适合采取公司制经营,重点是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农业经济学》应该进一步规范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的概念和标准,为实践发展指明方向。随着2023年《______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将会成为专业户、龙头企业、农业技术服务部门之外的又一重要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并将逐步由政府推动型向农民自发组织转变。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之路还在不断的探索中,国外的经验固然可以借鉴,但更多地应该依靠国内的实践及创新不断完善,《农业经济学》应该用数据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进行具体的描述,对存在的问题及成功的案例进行深入地分析,而不仅仅局限于基本理论和原则的介绍。
随着农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以及新的农业经营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迅速兴起,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成为人才培育的当务之急,各农业院校应该重点面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合作社带头人、农民经纪人、农机手和植保员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置专门的学科,以满足培养熟悉农村、农业的专业化人才的要求。农业职业经理人将会是未来农村及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农业职业经理人通过对农产品市场的供给、需求、技术革新、农业政策等信息的充分掌握,为农业生产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提供有效及时的服务,提高整个农业生产的效率。
三、农产品市场发展及价格系形成机制的新动向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将逐渐与世界接轨,国家干预将逐渐让位于市场供求决定。农产品市场的核心问题是农产品价格的形成,而农产品的定价权问题又是农产品价格形成的核心,谁掌握了定价权,谁就控制了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虽然农产品的价格由生产成本决定并受到供求的影响,但是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国际农产品的定价具有重要影响。
农产品的定价权除了受到一国农产品生产或消费占该种农产品的世界生产或消费总量的份额的影响,还与该国在世界农产品期货市场上的影响有关,一国生产或消费的市场占有率并不完全与其对该种农产品价格的控制程度相匹配。《农业经济学》应该通过世界主要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分布与地位来深入分析国际主要的农产品定价权的归属。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的地位与争取更大定价权益的发展方向。在农产品运销方面,《农业经济学》应该重点分析过路费、运销渠道的长短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以具体的数据说明过路费等交易成本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并从具体案例出发深入剖析运销渠道造成售价与生产成本脱节的原因。
食品安全问题是农产品市场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我国食品安全的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政府2023年成立了专门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这一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究竟能多大程度改善食品安全问题还有待检验。《农业经济学》应该从经济学的视角深入分析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各个微观行为主体的行为,为完善宏观管理找到突破口。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粮食市场是最重要的农产品市场,粮食安全也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的焦点问题。这一问题包含丰富的内涵,耕地的保护、农业的种植结构、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等问题是影响粮食市场的重要问题,《农业经济学》应该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四、农民收入与消费结构变化的新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收入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显著提高,随着农业经营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增加,农业经营收入比重下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土地的流转,部分地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大幅增加,农民收入的不平衡性尤其是地区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大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随着农民收入总量的增加与结构的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生活消费支出比重持续下降,服务性支出比重持续上升,累积性消费特征非常明显,尤其体现在居住改善和婚嫁支出,将汽车作为婚嫁品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了。制约农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可支配收入的数量及其性质,但是消费环境对农民消费的制约越来越凸显,尤其是对农民的服务性支出制约作用明显。《农业经济学》应持续关注农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的变化,这是关系农村稳定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五、其他领域的新动向
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农业现代化建设一直是《农业经济学》关注的重点问题。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不仅体现在农业技术的进步方面,农业生产和农村组织形式的制度变革将是未来改造和建设的方向,具体内容体现在农业生产要素和生产组织形式中。农产品国际贸易遵循着一般国际贸易的理论,但是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规则却因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及其生产的特殊性而有别于一般商品,wto也对农产品贸易的规则进行了特别的规范,并列举了一些例外条款。随着我国农产品贸易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进口的快速增加,农业的产业安全问题进一步的显现。
《农业经济学》应该更详尽地分析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各种结构,包括贸易的商品结构、国别结构、地区结构、主体结构等,以反映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变化趋势。农业与农村可持续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也是《农业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当前我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有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农村人口问题、农业生产技术与效率问题。农业较其他产业对自然界更具依赖性,同时受自然界的影响也更直接,农业的这一特性使农业的可持续问题更加尖锐。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程度的加重,农业生产资源不断恶化甚至匮乏,尤其体现在土地和水资源上。导致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的除了城镇化的侵蚀、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以外,农业生产本身的污染也值得重视。大量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化学品的使用对土地资源、水资源乃至大气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农业经济学》除了要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的描述基础上分析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所面临的常规困境与挑战及其主要因素以外,应该指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我国不少地区已经在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方面取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农业经济学》应该结合当地实际对成功的范例进行深入地分析。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大、基础性问题,也是制约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其他各个方面的关键变量,“三农”问题关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对“三农”领域的传统热点问题和新动向、新趋势的研究和关注是《农业经济学》不可推卸的任务与使命,《农业经济学》教材应该及时跟上社会实践的发展,准确地反映“三农”领域的变革并持续关注其发展。
第3篇 xxxx年9月农业经济学认识实习报告
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要把握机会利用实习巩固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这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下面是实习报告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经济学认识实习报告范文,希望你能喜欢。
一、农业生产要素领域的新动向
农业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农业土地、水资源、农业信息、农业劳动力、农业资本及农业技术进步,其中,农业土地和农业劳动力又是最基本的要素。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各地就自发地开展了一系列土地流转的创新实践以克服分散经营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市场化、规模化、信息化等发展要求的缺陷。
尽管全国各地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已基本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开始发挥作用,但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程度仍然不高,尚未形成一套统一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定价体系。由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不发达,尚未成为提供市场信息的主要力量;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不仅覆盖面小、信息量少、还具体时滞性;而政府提供的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则渠道狭窄,发挥的作用有限。面对过高的搜寻成本和信息费用,农户更倾向于在熟人之间或村集体内部进行土地流转,这使得土地流转的作用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因此,《农业经济学》应该增加农业土地的分类及其标准的介绍,并对我国不同等级农业土地的数量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描述,以便学生更全面了解我国农业土地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并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培育作为重点,详细分析各个市场主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土地经营权的内容及边界。水资源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灌溉和产量,水资源的匮乏还会改变农业土地的形态,使水田变成旱地,间接地影响农产品种植的品种与结构,这一问题随着我国水资源的污染与匮乏变得越来越严重。《农业经济学》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统计描述和经济分析。信息是有价值的,农业信息对农业具有广泛的影响。
农业生产的总供给是否能与总需求相匹配、涉农交易能否顺利、涉农微观个体能否找到更有盈利潜力的产品、更合适的交易伙伴来获取盈利都取决于农业信息的掌握,《农业经济学》应该增加农业信息市场的介绍,并对我国目前农业信息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农业经济学》不只要介绍农业劳动力流动的一般理论,还应该对我国农业劳动力流动的新趋势进行深入的分析。农民分化就是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出现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新现象,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业劳动力的规模、质量和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将会对粮食生产、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产生重大的影响,农业劳动力的分化将是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农业经济学》应该增加我国农业劳动力分化的内容,并对我国农业劳动力分化的主要途径及其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在农业资本方面,应充分重视外国资本及农村金融的作用,外国资本特别是跨国公司在种子的培育、销售环节的控制力对我国的农业安全造成了重大影响,这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将有利于缓解个体农户及农业企业的融资困难,将会促进整个农业生产的优化升级。农业技术进步是《农业经济学》持续关注的问题,应列举具体的农业技术进步内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一个农业新品种的推广、一次农业经济管理的革新具体带来了农业生产及其经济效益的多少改变,可以用具体数据展示农业技术进步的力量。
二、农业组织形式的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伴而生,它是农业生产分工、分业不断深化的产物,是农村改革、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民在不断分化,农村土地在不断减少,传统的家庭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业家庭经营的效率也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大障碍,现实迫切地需要农业组织形式领域的创新与变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将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中心任务。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基本特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家庭经营,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二是合作经营,包括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三是公司制经营,包括龙头企业、专业服务公司。不同经营主体在不同领域和环节的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和作用,种养业生产环节比较适宜采取家庭经营的方式,未来培育的重点将是种养专业户、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户;农资采购、农产品销售和农业生产性服务环节则比较适合采用合作经营的方式,未来培育的重点将是农民合作社和其他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产品加工、物流环节更适合采取公司制经营,重点是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农业经济学》应该进一步规范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的概念和标准,为实践发展指明方向。随着2023年《______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将会成为专业户、龙头企业、农业技术服务部门之外的又一重要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并将逐步由政府推动型向农民自发组织转变。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之路还在不断的探索中,国外的经验固然可以借鉴,但更多地应该依靠国内的实践及创新不断完善,《农业经济学》应该用数据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进行具体的描述,对存在的问题及成功的案例进行深入地分析,而不仅仅局限于基本理论和原则的介绍。
随着农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以及新的农业经营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迅速兴起,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成为人才培育的当务之急,各农业院校应该重点面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合作社带头人、农民经纪人、农机手和植保员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置专门的学科,以满足培养熟悉农村、农业的专业化人才的要求。农业职业经理人将会是未来农村及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农业职业经理人通过对农产品市场的供给、需求、技术革新、农业政策等信息的充分掌握,为农业生产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提供有效及时的服务,提高整个农业生产的效率。
三、农产品市场发展及价格系形成机制的新动向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将逐渐与世界接轨,国家干预将逐渐让位于市场供求决定。农产品市场的核心问题是农产品价格的形成,而农产品的定价权问题又是农产品价格形成的核心,谁掌握了定价权,谁就控制了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虽然农产品的价格由生产成本决定并受到供求的影响,但是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国际农产品的定价具有重要影响。
农产品的定价权除了受到一国农产品生产或消费占该种农产品的世界生产或消费总量的份额的影响,还与该国在世界农产品期货市场上的影响有关,一国生产或消费的市场占有率并不完全与其对该种农产品价格的控制程度相匹配。《农业经济学》应该通过世界主要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分布与地位来深入分析国际主要的农产品定价权的归属。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的地位与争取更大定价权益的发展方向。在农产品运销方面,《农业经济学》应该重点分析过路费、运销渠道的长短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以具体的数据说明过路费等交易成本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并从具体案例出发深入剖析运销渠道造成售价与生产成本脱节的原因。
食品安全问题是农产品市场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我国食品安全的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政府xxxx年成立了专门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这一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究竟能多大程度改善食品安全问题还有待检验。《农业经济学》应该从经济学的视角深入分析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各个微观行为主体的行为,为完善宏观管理找到突破口。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粮食市场是最重要的农产品市场,粮食安全也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的焦点问题。这一问题包含丰富的内涵,耕地的保护、农业的种植结构、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等问题是影响粮食市场的重要问题,《农业经济学》应该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四、农民收入与消费结构变化的新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收入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显著提高,随着农业经营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增加,农业经营收入比重下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土地的流转,部分地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大幅增加,农民收入的不平衡性尤其是地区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大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随着农民收入总量的增加与结构的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生活消费支出比重持续下降,服务性支出比重持续上升,累积性消费特征非常明显,尤其体现在居住改善和婚嫁支出,将汽车作为婚嫁品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了。制约农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可支配收入的数量及其性质,但是消费环境对农民消费的制约越来越凸显,尤其是对农民的服务性支出制约作用明显。《农业经济学》应持续关注农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的变化,这是关系农村稳定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五、其他领域的新动向
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农业现代化建设一直是《农业经济学》关注的重点问题。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不仅体现在农业技术的进步方面,农业生产和农村组织形式的制度变革将是未来改造和建设的方向,具体内容体现在农业生产要素和生产组织形式中。农产品国际贸易遵循着一般国际贸易的理论,但是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规则却因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及其生产的特殊性而有别于一般商品,wto也对农产品贸易的规则进行了特别的规范,并列举了一些例外条款。随着我国农产品贸易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进口的快速增加,农业的产业安全问题进一步的显现。
《农业经济学》应该更详尽地分析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各种结构,包括贸易的商品结构、国别结构、地区结构、主体结构等,以反映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变化趋势。农业与农村可持续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也是《农业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当前我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有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农村人口问题、农业生产技术与效率问题。农业较其他产业对自然界更具依赖性,同时受自然界的影响也更直接,农业的这一特性使农业的可持续问题更加尖锐。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程度的加重,农业生产资源不断恶化甚至匮乏,尤其体现在土地和水资源上。导致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的除了城镇化的侵蚀、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以外,农业生产本身的污染也值得重视。大量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化学品的使用对土地资源、水资源乃至大气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农业经济学》除了要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的描述基础上分析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所面临的常规困境与挑战及其主要因素以外,应该指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我国不少地区已经在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方面取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农业经济学》应该结合当地实际对成功的范例进行深入地分析。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大、基础性问题,也是制约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其他各个方面的关键变量,“三农”问题关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对“三农”领域的传统热点问题和新动向、新趋势的研究和关注是《农业经济学》不可推卸的任务与使命,《农业经济学》教材应该及时跟上社会实践的发展,准确地反映“三农”领域的变革并持续关注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