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酷猫写作网
当前位置: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12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06:47:26 查看人数:78

关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第1篇 关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本次调研的主要任务是对如何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进行总结和探讨。我们的总体印象是,近几年,xx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作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政治保障。

一、我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基层党建重落实,组织工作的领导力明显提升。制定出台《xx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2022-20xx年规划》和《中共xx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以“三级联创”活动为抓手,建立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选派选聘工作、非公有制企业和社区党建联系点制度,县委每半年向全委会报告一次党建工作制度,县、乡党委书记与县直机关部门党组(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定期述职制度。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制度,量化考核标准和内容,并经常督促和重点检查。把党建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考察内容,作为评价和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及时充实调整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明确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职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夯实队伍抓党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明显提高。围绕发展选干部,着眼发展配班子,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党员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尤其选好配强“一把手”。采取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从退伍军人、“双培双带”示范带头人、村级后备干部和外出务工经商的优秀党员中选拔,从现有村干部中选留等多种措施选配干部。2023年年初和2023年上半年,全面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村干部的文化、年龄等结构得到改善,能力素质明显提高。

认真执行发展党员“票决”、“预审”、“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把质量关;重视在致富能手、外出务工和回乡创业的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加强对建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建立学习培训长效机制,落实自学、督学、述学、评学、考学“五位一体”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分级分类开展行之有效的培训工作;编印《活页文选》强化学习;扎实开展816名村干部(后备干部)大专学历教育。制订出台《关于加强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意见》和《村级工作规范化管理若干规则》,下发《xx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本通》。

村级党组织普遍建立完善了村“两委”议事决策程序、党员议事会、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党组织党员服务和联系群众、村务党务公开、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促进了村级工作规范化管理。

(三)依托载体强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明显增强。大力开展“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积极培育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形成9个乡镇、30个示范村、5个社区、4个企业、16个选派村、132个“双培双带”示范基地和1000个示范户的先进典型群体,培育示范户4923户。抓好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9631名无职党员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发挥模范作用,体现党员先进性。

规范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县建立有74个便民服务窗口的行政服务中心,实行挂牌上岗,“一站式”服务;乡镇建立29个为民服务大厅,设6-8个服务窗口;村级建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室346个,村干部代理人员1211人。形成县、乡镇、村三级代理网络,为群众办事提供了便利条件,2023年共为群众代理事项13987件次,办结率95%以上。

开展,服务群众。各级党组织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限期认真整改。认真开展“双带”、帮扶、上岗、代理、创建等,务求实效。2023年全县各乡镇、村党组织共制定服务群众书376份,制定服务群众书的农村党员干部28011名,为群众办实事6万多件,已落实43000多件。

推行“一线工作法”,确保工作落实。县委下发《关于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决定》、《关于解决五种不良风气改进干部作风的通知》和《关于推行“一线工作法”的实施意见》,实行村干部坐班和去向告知制,组织县直机关和乡镇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带着问题走进基层,带着责任大胆实践,带着感情服务群众,心系一线,深入一线,听意见,解民忧,暖民心,形成“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

(四)激发活力促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内动力明显增强。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扎实开展。县委印发了《关于在全县城乡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互帮互助结对共建工作的意见》。312个县直党政机关、群团和企事业单位党(总支)支部与324个村(社区)结成帮扶对子。突出各方联动,实现结对共建全覆盖;突出以城带乡,实现城乡互动优势互补;突出作用发挥,实现城乡互助共同发展。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县委从县财政和县级留存党费中拿出336万元,将原建设规划的90平方米扩大到170平方米,96个项目村全部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同时,拿出125万元补贴资金,对125个无房、危房和面积狭小的村(居)活动室,研究采取“五个一点”的办法,整合资源,新建改建扩建。

村干部“三位一体”激励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出台《xx县村干部报酬待遇“三位一体”激励保障机制的实施办法》,村主要干部固定工资每人每月提高到600元,其他干部每人每月提高到420元。在全省率先实施了离职村干部实行固定生活补贴制度。对1682名离职村干部发放每月70元-80元的生活补贴,并为村级干部全部办理了医疗保险。同时,积极研究制定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将在全县所有在职村(社区)干部中实行社会养老保障。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一)部分基层党组织能力弱化。部分基层党组织在自身能力、工作手段、执政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问题。从党组织自身看,农村人才缺乏,发展党员后备力量不足,村党组织战斗力削弱,“无人办事”问题比较突出。还有一些后进村、贫困村尚未改变落后面貌,有些村虽然经过整顿,但变化不大,有的还出现反复。从党组织功能定位上看,一些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不明确和功能转换不到位,不能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基层干部的领导水平偏低。部分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自身能力不高,在传达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时,层层打“折扣”;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时,致富无门,带头无方,守摊子,混日子,使得农村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善。

(三)村级班子关系不够协调。个别村级班子对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责、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出现“两委”争权、独权、揽权、越权、搁权等现象,“两委”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削弱了整体战斗力。个别村级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难落实,村内一些重大事项都由个人或少数几个人说了算,班子成员互相猜疑、不团结,难以形成合力。

(四)农村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到位。当前,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普遍存在队伍老化、文化水平偏低、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从我县的情况来看,全县农村党员中年龄60岁及以上的占18.9%,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占57.7%。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农村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党员队伍中产生了多元影响,一些党员思想境界不高不起作用,一些党员素质能力不强起不了作用,一些党员长期外出失去了作用,一些党员品质不佳起了消极作用。这些都成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难点问题。

(五)村集体经济实力仍然比较薄弱。有的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思想重视不够,发展思路不清,工作措施不力,导致村集体经济收入单一,来源萎缩,甚至出现“空壳村”的现象。有的虽然有一定的集体经济收入,但债务沉重,入不敷出,成了经济上的“负债村”。村集体经济实力的弱化,严重影响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村级组织建设的活力。

三、做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一)以加强班子建设为重点,在抓选配、建机制上狠下功夫。创新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和完善基层干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任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多渠道选人,注意从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返乡创业青年、农村致富能手中发现人才,把那些思想作风正、观念新、懂经营、善管理、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人选拔到班子中。重点选好基层党组织书记,通过“两推一选”把一些政治素质强、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同时,继续做好选派、选聘到村任职工作,进一步选好配强村级班子。

完善基层干部培训机制。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定期培训制度,制定长远培训规划,保证培训时间、内容、人员、经费四落实。努力改进培训方式,采取集中轮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观摩相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用技能培训相结合等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理顺领导管理体制。正确处理好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之间的关系,在保证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同时,充分保障村委会依法行使职权,通过建立健全村“两委”成员岗位责任制度、村“两委”成员联席会议制度、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制度、村委会定期向村党支部报告工作制度、村务党务公开制度、党员议事会制度等,进一步规范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工作,形成顺畅的工作体系。理顺村级配套组织建设,把村委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组织、共青团、妇代会、民兵营等组织建设好,重视党小组、村民小组和治保调解组织的建设,积极引导它们依照各自的章程和规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效发挥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以党支部____村级组织建设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的整体合力。

健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选拔培养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选拔、培养、管理、领导等制度。积极从农村优秀青年、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下岗分流人员、优秀务工人员、农村中的能人、科技示范户等人员中进行选拔。坚持重素质、看发展,重能力、看主流,重作风、看公论,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通过建立村级后备干部档案库,完善后备干部学习培训、培养联系、结对帮扶等制度,加强动态管理。适当给村级后备干部压担子,分配一定工作任务,加快村级后备干部的成长。适时通过组织程序,大胆选拔任用一批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有效缓解村级班子“无人办事”问题。

(二)以增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为关键,在抓队伍、树形象上从高从严。抓好发展党员进出口工作。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坚持新时期党员标准,严格程序,认真落实“四项制度”,切实把好党员队伍“入口关”。重点抓好在优秀青年、致富能手、后备干部、妇女中的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力量,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加强对基层发展党员工作的跟踪管理,坚决杜绝出现连续数年不发展党员的农村党支部。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保持一定数量的入党积极分子常数,确保发展党员工作“长流水不断线”。坚持从严治党方针,以《党章》为指导,从实际出发,科学界定不合格党员标准,改进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建立健全党员出口机制,畅通不合格党员出口,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树立基层党员干部良好形象。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进一步完善培训教育工作统一规划和分级负责制度,依托县委党校抓好培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认真抓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提高党员“双带”能力。切实改进领导方式方法,转变工作作风,带领和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树立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建立健全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监督的各项制度,构建农村党员干部管理新机制。积极探索基层党员干部制度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各种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大惩处力度,严肃查处基层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做到警钟长鸣;充分发挥基层党员作用。针对不同类型的基层党员加强管理、分类指导,充分发挥作用。对无职党员,通过合理设岗、强化教育、积极引导,发挥“双带”作用;对能人党员要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对老党员要通过成立各类监督小组,发挥监督反馈、参谋指导作用。

(三)以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为目标,在抓两头、带中间上增进活力。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围绕创建“五个好”乡、村党组织为目标,进一步强化领导,立足实际,合理制定创建规划,丰富创建内容,提高创建质量。加强对“五个好”乡、村党组织的动态管理,严格考评标准,坚持两年一评比,不搞平衡照顾,不搞一次命名定“终身”,推动“三级联创”活动广泛、深入、扎实开展。

培育推广先进典型。加大对现有典型的培育工作,强化典型培育措施,推动老典型上新层次,新典型出新经验,单项典型迈向全面典型。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一村一品一特色”,增强先进典型的先进性和代表性,提高典型的层次和水平。通过健全完善争先创优、评比表彰等制度,进一步总结、宣传和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发挥典型作用,以点带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

推进后进村、贫困村整顿转化工作。建立整顿组织和目标方案,认真查找原因,对症下药。把村级班子建设作为整顿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强以村党组织____村级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村级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加大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理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关系,理清发展思路,采取有力措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

(四)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为根本,在抓发展、增后劲上筑牢基础。强化“一镇一业”、推进“一村一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针对当地条件、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走特色发展路子,实现集体经济多样化发展。有资源的地方要合理规划,确保资源永续利用;县城及乡镇政府周边的村可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或者通过发展旅游、运输、兴办第三产业等来拓宽集体经济发展门路;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支部+协会”的经营模式,培育一批先进典型,通过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引导农民自觉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致富。

完善管理机制,合理开支。加大对村集体资产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落实村级零接待、村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村务党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制度,管好、用好村集体资产。

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制定落实相关政策,帮助、鼓励农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资金、项目、人才、技术和信息上进行综合帮扶,立足各村实际,帮助找准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增强村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加快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五)以增强村级组织建设活力为导向,在抓领导、促规范上提高水平。要抓好村党支部阵地建设。继续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逐步改善村级办公条件。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的作用,努力把党员活动室建设成为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娱乐的场所,加强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场所,村民依法治村、参与村务活动的场所。通过增加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变村容村貌,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提高村级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加快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组织建设责任体系,明确责任人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继续健全和完善党建联系点制度,加强指导,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管理。

第2篇 基层妇联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思考报告

基层妇联关于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思考报告范文

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农村夫妻分居、留守妇女不断增多等诸多问题。为了全面了解、掌握我镇留守妇女的生产、生活现状,为更好地帮扶农村留守妇女,xx县xx镇妇联深入村居,对13个行政村的部分留守妇女进行了走访,对留守妇女在经济建设、文明发展、社会管理、家庭和睦、子女教育等方面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

我镇共有人口有53489人,其中女性25674人,占比48%;常年外出务工人员23156人,其中女性6947人,占比30%,留守妇女6850人,占全区女劳动力总数的33.5%。

从年龄结构上看,留守妇女主要分布在30—50岁之间,这个年龄段没有外出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要在家抚养教育孩子、赡养老人,二是家中的种、养殖也需要她们在家维持。由于这部分农村妇女在文化程度方面都偏低,外出不能获得更多的收入,只能选择留守家中,让丈夫外出赚钱养家。因此她们得身上承担着等诸多重任,不仅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而且在处理家族、家庭成员关系方面也起着核心作用,对社会稳定、经济建设也有着不可替代与忽略的作用。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部分留守妇女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1、家庭事务较繁琐,身体健康不乐观。留守妇女既要承担繁重的种养殖生产劳动,又要料理家庭事务,不仅要照顾年迈的老人,还要教育未成年的孩子,因此劳动强度较大,劳动时间较长,体力透支严重,造成其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但由于经济压力和家庭事务压力,在身体出现不舒服时,她们往往选择拖一拖,而没有去医院进行体检、治疗的意识。在蔷薇河村调查时发现:大部分留守妇女每人需要独立承担将近5亩地左右的农业生产、每天到板厂做工近八小时,还要照料1-2个老人,至少照顾一个孩子,她们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要起床,晚上近十点休息,一天没有一刻时间可以休息。过于忙碌的生活使得她们没有时间去注意自己的身体是否健康,只要不是生重病,一般就是到村卫生室拿点药,或是回家好好的睡一觉。

2、精神压力比较大,幸福指数不太高。尽管留守妇女为家庭作出了许多牺牲,但受到认可的程度不高,且丈夫长年在外,遇到事情往往无法及时的倾诉,既要操心孩子,又要担心在外丈夫的安全与忠诚,有的还会有流言蜚语流出,留守妇女精神负担明显严重,幸福指数不太高。主要表现:出现婚姻危机,一方面留守妇女大多是中青年,一些长期分居的留守妇女因为丈夫长期在外打工,夫妻间缺乏沟通,双方相互猜疑,再加上精神空虚,易受到不良习俗的影响,由于自制力不强,还容易受到非善意的诱惑,导致感情危机;另一方面丈夫常年在外会有婚外情,从而导致婚姻危机。在调查中我们统计到近80%的留守妇女面临着巨大的生存的压力和心理压力。

3、婆媳关系不和谐,子女教育不到位。由于文化水平有限,自身素养不高,再加之经济压力,经常纠结于鸡毛蒜皮等小利益,因此农村婆媳关系大多处理不佳,尤其在丈夫不在家的情况下,婆媳之间没有调解人和传话人,沟通不畅导致婆媳关系更是难上加难。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例由于婆媳关系没有处理好导致家庭矛盾激化的现象,婆媳不讲话是正常现象,有的`甚至大打出手。在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上,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见识不多,对孩子的关爱主要表现在吃饭穿衣上,而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品性教育则疏于监管,导致孩子对学习的认识不到位,出现厌学现象,辍学比例较高。

为了更好地帮助农村留守妇女成长,减少她们的精神压力和生存压力,带给她们更多的自信与快乐,我认为妇联作为妇女组织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成立农村留守妇女生产、生活互助组织,让留守妇女结成团队,实现互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劳动强度。

二是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对留守妇女的致富技能、子女教育、家庭关系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她们的个人能力,提升个人素质,以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三是鼓励她们多参与有益的社会活动,丰富精神生活,汲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如参加文艺表演队,参加志愿者服务队,参加镇妇联定期组织的各种交流活动。

四是多组织像两癌筛查一样的免费体检,给农村留守妇女的健康保驾护航。

五是加大妇女权益保障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留守妇女的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

除此以外,整个社会也应该行动起来,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形成部门合力,共同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如完善农村养老体系建设,减轻农民的养老压力,出台农民工相关政策,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及落户问题,减少留守妇女与留守儿童的存在。

第3篇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实验检测部的邱渝峰同志,面对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的施工单位,坚持原则不让步,大义凛然,严格检测。他带领队员在检测“攸县花庙前大桥”施工现场时,认认真真勘测,采样,实验,论证。一次又一次重复着检测的各个程序,一丝不苟。连续苦战几天几夜,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为止。以一身正气,塑造了检测中心正义、公信、责任的社会形象。

强化教育,营造氛围,不断增强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为了增强中心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意识,不断提升政治思想水平和党性修养,该中心一是加强反腐__理论教育,重点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中纪委十七届四次全会、国务院廉政会议精神,以及公路工程建设的反腐__文件,教育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努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积极倡道务实和勤政廉洁的作风。同时,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多观看党风廉政警示片《莫伸手》。教育大家要慎权、慎行、慎独、慎微,使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权力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工作作风有了明显的提高。二是组织红色旅游,进行革命历史教育。每年组织部分干部职工去革命根据地和红色纪念馆,通过学习革命历史,让大家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三是强化思想作风建设,树立中心廉洁形象。坚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理念和提升公路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渗透到公路建设、队伍建设、行风建设等各项工作中。根据我们检测中心的工作特点,推行服务。这些服务,不仅写在墙上,喊在嘴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在了行动上,受到广大服务对象的好评。

通过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与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的整体效能,提升干部职工的思想境界,使干部职工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进一步树立以“热爱公路、忠于职守、秉公执法、清正廉洁、文明服务”为核心内容的职业道德观念,打造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能征善战的工作团队。

同时,运用和调动黑板报、内部简报、机关楼道警示标语、学习专栏等多种宣传工具和宣传手段,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政策、法律等方面的宣传,通过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浓厚的学习教育氛围,促进干部职工积极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努力构建以全心全意为交通、为社会服务____共同价值观,让大家时刻绷紧勤政廉洁之“弦',增强思廉、行廉、促廉的自觉性。

监理处长、共产党员王湘陵以身作则,时时刻刻发挥廉洁奉公的带头作用。在施工质量控制上,他严把“四关”即“严把原材料关”。“严把机械设备关”“严把施工工艺关”和“严格监理程序”其次,落实监理责任,规范监理工作行为,强化全过程监理,无缝监理,重点抓好旁站监理、巡视监理、试验检测监理和结构监理工程师的工作,重点把好工程验收关、抽检关、计量支付关等主要关口。不断改进监理工作,以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全中心的党员干部,通过参加教育活动,中心干部职工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自觉做到警钟长鸣,“常在河边走,自控不湿鞋”。

创新模式,建立机制,大胆探索党风廉政建设的新途径

今年以来,中心坚持“四个创新”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创新监督模式,发动家属参与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家属廉政寄语,构建和谐廉政环境。不定期向公司干部职工家属寄发促廉短信,增强家庭助廉的责任感,让干部职工家属常吹廉洁自律的警示风,当好“廉政之家”的守门员。二是创新宣传模式,调动各种媒体参与党风廉政建设。通过中心网络专栏、街头传单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中心的工作职能、工作动态、公示等,主动接受社会大众、服务对象的监督。三是创新建设模式,策划各种活动。从提高活动的亲和力、趣味力、渗透力和生命力入手,增强活动的针对性。通过举办小型廉政知识竞赛、廉政知识漫画展览、廉政主题演讲活动、廉政片观后感交流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氛围,增强了党风廉政教育的效果。四是创新推进手段,依靠典型引路。在中心树立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典型,靠典型一些和带动大家,人人重廉洁,个个重自律,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上台阶。五是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制度,强化检查督促,严格责任追究。建立“廉政文化'建设测评机制,并将测评结果作为干部任用或奖励的参考依据,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精神文化需求水平,努力使公路廉政文化乐于被干部职工接受。不断创新载体,创新形式,打造良好的文化建设平台。

设计工程师贺天真同志能严格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政治上光明磊落,讲真话,办实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作为一名党的基层党员,他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从未有迟到和早退的事情发生。在担任设计期间,曾有施工单位利诱,希望他能“作弊”,他一口拒绝,并严厉的批评了该单位的工程负责人员。在思想作风上,他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在工作作风上,他坚持不断学习,用创新的理论和大胆的实践来完成工作并提高自己,在生活作风上,他坚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时刻以一名党员的良好形象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同志。

综上所述,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廉政文化活动的开展,必将在中心干部职工中筑起“为民、务实、清廉'的精神堡垒,起到积极的作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要继续巩固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果,进一步提高全中心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加强调查研究与思考,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树立行业形象,千方百计提升党风廉政建设水平,精益求精,克己奉公,不辱使命,砥励奋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前健康稳步发展。

第4篇 关于农村发展建设的基层调研报告

1 前言

1.1调研目的

为了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了解基层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对科技创新的期待,有效提升乡村改革发展的针对性及服务建设的有效性,借助于春节假期对家乡河南省渑池县张村镇开展调研,细致观察农村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变化,形成调研报告。

1.2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时间为2023年2月3日至2月15日,主要通过网络调研、走访调查、采访交流等方法:(1) 网络调研。通过访问三门峡市人民政府网站、渑池县人民政府网站以及各大新闻网及中国农村事业发展网等,主要在“新闻中心”、“信息公开”、“公共服务”、“农村观察”等栏目查阅农村发展相关资料,开展网络调研。(2) 走访调查。主要走访被评为省级示范村的杜家村及建设丹参育苗基地的河南庄村,重点调查杜家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及河南庄村的丹参精准扶贫产业。(3) 采访交流。分别采访杜家村及河南庄村本地村民各5名,深入了解政策落实情况及生活变化、群众呼声等,以探究目前发展所存在问题,避免网络调查的局限性,为后续提出建议奠定基础。

1.3调研对象概况

张村镇位于河南省渑池县西部,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两万余人。下辖张村、杜家、河南庄、庵北、漏泉、苏秦、荆村、桑树坪、三化沟、曹窑、高桥、利津、杨家新村13个行政村。近年来,为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镇党委、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坚定不移地把精神文明创建融入工作大局,推动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先后被授予全国重点镇、河南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省级文明乡镇、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 调研过程及结果分析

2.1美丽乡村建设显成效

近年来,渑池县张村镇始终以改善农村环境为重点工作,以推进建设高标准美丽乡村为目标,全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调研,张村镇主要采取以下五个方面措施,全面落实美丽乡村建设。

(1)持续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全镇先后投资60余万元为13个行政村配备了垃圾桶3600个、钢制垃圾斗72个、人力环卫车71辆;投资140万余元新建规模达到10吨/日标准的垃圾中转站6个,投资90余万在镇区和利津村建成了污水处理池两个。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2)高标准建设形象工程,全面改善农村面貌

在省级示范村杜家村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建设杜家游园,精心设计游园道路、污水管网、垃圾处理等项目,高标准建设综合服务中心、活动广场、垃圾中转站等形象工程,修建长廊、游步道,开发农家乐、鱼塘垂钓等休闲项目。杜家村因此获评全国第一批“绿色村庄”。

(3)典型带动逐步推进,逐一突破“老大难”

开展“认领美丽庭院、建设美好家园”评选活动,重点解决私搭乱建、柴草乱堆、垃圾乱扔等农村环境治理的“老大难”问题。建立观摩验收及奖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4)积极完善组织保障与工作机制

成立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小组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督导组每周二定期到各村督查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下达通知督导整改,镇主要领导不定期带督导组对整改情况跟踪督查,召开促进会通报督查情况,研究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有效推进全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5)定期督查考评,有力促进积极性

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列入考评体系,实行周督查、月考评、年总结制度,考核结果与年终评先评优挂钩。制定环境卫生考核实施方案,每月进行考评,分半年、全年进行排名,综合考评“差”的村,扣除所有补贴资金,奖补到考评“好”的村,有力地促进了全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积极性。

2.2精准扶贫产业得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___同志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重点阐述了“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张村镇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镇政府多次召开产业发展会议,要求各行政村均成立中药材合作社,通过转型促进农业增收,大力发展中药材特色产业。通过调研河南庄村丹参育苗基地,总结张村镇政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保证中药材产业顺利实施:

(1)持续增加投入,加大扶持力度

镇政府出台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意见,采取“药企+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实施包生产管理技术指导、包产品收购、提供扶持种苗的“两包一扶”激励政策。

(2)健全组织机制,保证责任落实

镇政府成立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药材办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实行镇级领导挂钩负责制,各村明确一名专职人员抓中药材项目。镇、村、农户层层签订责任书,保证责任落实。

(3)免费开展培训,实时技术指导

镇政府多次邀请农业局专家到该镇进行中药材培训,专门聘请中药材技术员对各行政村合作社、农户丹参种植进行实时技术指导,保证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4)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优惠政策

镇政府不遗余力,利用一切时机,组织镇机关干部到村里宣传镇政府对农户中药材种植的优惠政策,和农户算经济账,鼓励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发展丹参种植。

2.3党建文化工作奠基础

为响应______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宣部关于广大文艺工作者努力做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的号召,启动由县委宣传部、县扶贫办联合主办的“红色文艺轻骑兵”走基层慰问演出暨“咱们一起奔小康”脱贫攻坚主题宣讲活动。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通过歌曲、舞蹈、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歌颂党的惠农政策,赞美家乡新变化,宣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看到精彩的演出,享受文化大餐,了解党的政策,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同时也为精准扶贫产业的开展及美丽乡村建设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3调研结论及建议

3.1融合特色文化加强美丽乡村管理

目前张村镇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仍处于建设阶段,按照“千村百镇”工程计划,随着建设数量的增加及时间的后移,后期所需人力、财力等都将不断增多,如公共基础设施的电费、维修费等后期维护费用,日常保洁、清运费等清洁费用。农村饮水、公共道路、绿化工程等日常管理费用等,都将成为日后美丽乡村工程维护的常态化开支,这将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若没有稳定费用投入,后期维护将举步维艰。

将各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融入其特色文化,深入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及人文地理,明确定位,突出美丽乡村特色主题,充分发挥各文化带连线成片的聚集效应。同时,避免“重建设,轻管理”,将后期工程维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结合各行政村人口数量,按照人口数量和所建项目的后期维护预算,纳入县财政预算中,给予资金支持,同时大力发展精准扶贫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避免资金链中断,为各项设施正常运转提供基础保障。

3.2加强正面引导带动村民精神脱贫

贫困户之所以贫困,除了体制机制障碍,最大的原因还是个人自身存在问题。随着国家的强大,党的政策越来越惠民,对于很多农村老百姓而言,只要辛勤劳动,都能够换来不错的生活,吃饱穿暖不成问题。然而,当脱贫攻坚进入深水区后,却能够发现那些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户之所以难以脱贫,跟不上脱贫节奏,关键在于缺乏内生动力。

镇村级各宣传部可联合县扶贫办成立脱贫攻坚宣讲团,将“素质脱贫”作为宣讲主线,加强正面引导,邀请优秀扶贫干部为基层群众讲解脱贫攻坚政策、致富经验、典型事迹等,进一步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群众在欣赏文化大餐的同时,对脱贫攻坚相关内容有更加清楚的认识,调动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引导群众妥善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摒弃“等靠要”思想及小富即安的错误认识,达到寓教于乐、化教于心的效果。在“扶贫”的同时,力争做到“扶志”与“扶智”。

3.3夯实两支队伍提升党建工作效率

夯实两支队伍,巩固基层组织,提高党建工作效率。一方面巩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扩大村级干部的选拔范围及选拔领域,切实将能够带领群众致富、敢于真抓实干、敢于奉献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级干部中来。另一方面巩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不仅要培养致富能力,更要着重培养帮富能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第5篇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调查报告

一、我县村级班子建设的基本情况

二、当前农村基层班子建设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第一,个别乡镇对加强村级组织的建设重视不够。有的乡镇只把经济工作视为主要任务,使基层班子建设与经济建设脱节。忽视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忽视对基层干部和党员管理与教育,不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与发展。有的村甚至近10年没有发展一名党员和后备干部,组织生活基本没有正常开展。

第二,缺乏健全的村级干部培养、选拔、任用机制。党委、政府对于村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上缺乏完善健全的工作机制。靠家族、帮派势力当选村干部的现象仍然存在,那些觉悟高、观念新、能力强,善于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优秀人才难以被选拔到村级班子领导岗位上来。有的乡镇对村干部重使用轻培养,对于村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抓得不力,资金和精力投入不够,村干部出现思想问题时,主要采取调整的办法而很少采取教育的办法解决,客观上难以建起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第三,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弱化了村级班子作用的发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多数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弱化。据调查,安化县80%的村年集体经济收入不足万元,60%的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几乎是空白,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少。特别是税费改革后,三提五统等收费项目取消,乡(镇)、村两级财力进一步减弱,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矛盾更加突出,村级组织为群众办实事的条件受限。群众长期得不到实惠,对干部缺乏认同感和信任感,导致不少村班子软弱涣散,在群众中没有威信。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很大的抑制,出现基层干部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

三、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强对村级班子建设的重视和领导。各级党委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切实加强对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领导和指导。要认真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乡镇党委的责任。党委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党委成员要齐心协力抓。二是出台有关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县委要根据上级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有关优惠政策,特别是鼓励村干部建功立业的倾斜性政策,吸引优秀年青人才从事村干部工作。三是营造有利于村干部工作的良好环境。乡镇党委政府要大力支持村干部的工作,执纪执法部门要强化措施,确保村干部正当权益不受侵害,新闻媒体要加大村干部的正面宣传,在全社会推介一批优秀村干部典型。市县乡三级建立定期评比表彰先进村级组织和村干部的机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二,健全村干部选任机制,致力提高队伍素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干部队伍四化的方针,通过全面推行村支部两推一选的办法,选拔懂经营、善管理、能带领一方群众共同致富的人进村级班子,并有重点地进行帮带、培养。一是把好政治素质关。要把那些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群众拥护,有文化、有本领、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二是优化队伍结构。要围绕支书这个主角优化群体结构,配好支部班子,选好行政班子。村干部队伍要形成以40岁左右、初中以上文化为主体的年龄梯次结构,每个村级班子至少配备1名35岁以下的优秀年轻人。三是拓宽村干部的选配渠道。既要注重在致富能手、复员军人、回乡知青中选配,又要动员在外打工或经商的能人返乡任职,还要积极探索和建立国家干部下派任村干部与从回乡下岗职工中选配村干部的用人机制,使村干部的来源渠道不断扩大。四是加强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重点是培养有一定知识水平和专业特长的回乡知青、退伍军人和外出打工返乡的优秀青年在农村创办领办经济实体,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为村的干部储备人才。要注重发展优秀青年农民入党,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有计划地选送他们接受各种职业和专业培训,参加实践锻炼,并定期进行考核、考察,能够使用的,尽快进入村干部实职岗位。

第三,创新管理机制,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教育和管理。一是建立目标管理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村级干部的岗位责任制、村级组织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村级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村干部建立考勤、考绩、考察、考评、学习、请假、会议、财务管理、村务公开等方面的制度,进一步强化村级干部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二是建立培训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县乡党校主阵地的优势,强化在职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县委党校要分期分批次对村主头进行理论培训,乡镇党校每年对村四头培训2次以上,切实帮助基层干部更新观念、增强致富本领。同时,加大典型的培植力度,选树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村级干部典型,发挥示范、辐射、教育、带动作用。充分运用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建立起来的经常性教育机制,强化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三是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强化经济监督,由上级党委组成专门班子,坚持每年对各村财务开支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审计。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更好地实施对权力的配置和限制。建立上级党委和基层干部谈话制度。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增强工作透明度。搞好考察和民主评议。全面掌握干部的真实情况,对评议中得不到群众满意和拥护的干部要及时进行调整。

第四,提高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建设责权利统一的村级班子。实行倾斜政策,在政治待遇上给予适当的考虑,经济待遇上给予必要保障,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稳定基层干部队伍。一是提高和落实村干部的报酬。根据我县现阶段村干部所承担的工作量和误工情况,结合当地农民经济收入水平,村支书的基本工资标准可确定在3600元左右,村主任则按支书基本工资标准的90%、村文书和计生专干按支书基本工资标准的80%确定。村支书、村主任、村文书和村计生专干的报酬要继续实行乡镇统筹统发制。对那些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当年工作报酬无能力兑现的村,要在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当中纳入财政预算,以确保贫困村的村干部待遇的落实。同时,适当精简村干部队伍职数,按1000人以上的村,保留村干部4-5人,1000人以下的村,村干部3-4人的标准核定村干部职数。二是建立村干部的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村干部要及时进行表彰奖励;对特别突出的村干部,可破格提拔为乡镇领导或录入乡镇公务员序列。对年龄3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任村支书、主任三年以上的,允许参加公务员考试。全县每年拿出3-5个专项名额来解决村干部的录用问题。三是解决卸任村干部老有所养的问题。县里建立卸任村干部补贴基金。对卸任村干部要根据任职长短给予适当的补贴,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村干部感到有奔图,有保障。

第五,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为村级班子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强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物质基础。结合县委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合理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管好现有集体经济,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缓解村级经济困难。因地制宜发展新的集体经济,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在选择发展路子上,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村级的土地、矿产、水能、茶园等资源,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地方特色。采取以资源引资金、以产权引客商等办法,积极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多种形式。继续采取项目合作、资金倾斜、信息技术服务、人才交流等措施,实行经济上支持、思路上拓宽与政策上倾斜并重。乡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村级经济工作的领导。帮助搞好经济管理和发展规划,建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激励机制。对集体经济薄弱村,要统筹规划,重点扶持,上下结合,分批突破,做到一村一策,切实为村级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第6篇 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层体制机制调查报告

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经过调研,现就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层体制机制报告如下。

一、现状:成效比较明显

全区劳务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农村第一经济目标,突出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和服务管理三大重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基地建设取得成效。由区劳务办牵头,先后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到市外考察劳务市场,走访用工单位,洽谈劳务协作,多层次、多渠道、多工种开展劳务合作,建立了上海、深圳(中山)、浙江、陕西、新疆、厦门等劳务输出基地,吸纳了籍农民工5.8万余人。

二、问题:成为影响因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管理体制分散、综合效能难以体现。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管理体制和培训经费分散,转移工作农业局、劳动局和社会保障局都在管,而农业、劳动、扶贫、教育等部门都有培训资金,都出台了管理办法,而培训的对象都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这种条块分割、经费分散、多头管理在客观上影响了培训质量和有序转移综合效能的提高。

(二)培训资源难以满足农民工培训的需要。一是培训学校小而弱,目前除职教中心能够承担中职长期培训外,其他学校仅能承担中、短期培训。二是培训学校专业设置、调整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需求。由于在农民求学盲目性和学校条件差的影响下,竞争激烈、就业困难的计算机专业成为农民工技能培训学校和农民工选择专业的首选,而市场需求大且容易就业的专业却因办学设备和农民择业意识的影响而不能形成规模。三是市场需求技术水平高的专业,区内难以开展技能培训。四是培训经费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培训的需求。除了已培训的2.6万名农民外,还有12.9万名需要转移的富余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5%,而每年还有4000多新增劳动力不断涌现。

(三)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盲目外出务工队伍较庞大。由于受地处边远山区、居住分散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用工信息收集渠道少,发布信息难以延伸到农村及村民,致使部分农民想外出又因缺少信息而举棋难定,即使外出务工也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五)服务管理跟不上快速发展的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一是在对外出农民工的服务管理方式上,还不能满足外出务工农民的需要。全区外出务工农民人数多,分布较广,服务管理难度大,农民工在外的医疗、子女入学等诸多问题没有形成系统的解决办法。二是维权工作步履艰难。一些用人单位不依法与农民工鉴定劳动合同,拖欠农民工工资,不缴社保费,不支付或不足额支付农民工加班工资的现象仍较突出。三是返乡创业上还不能满足农民工创业的要求。全区除发展生猪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外,在其他领域创业缺乏具体的扶持措施,还没有形成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良好氛围。

(六)经济发

展滞后,就地转移劳动力较难。尽管近几年我区经济发展提速,步伐加快,但比市内主城区及市外经济发达的地方,仍然差距甚大;目前当地无大、中型企业带动,富余劳动力就地务工较难。

(七)土地流转程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一是农业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劳动力不能从土地上有效解脱出来。二是部分农民想将土地流转出去后外出务工,但无流转接受对象。三是部分农民想把土地流转出去又存在害怕收不回来的担忧,不愿流转。四是部分农民两头兼顾,农闲外出务工,农忙回家种地,往返奔波于家庭和务工之间,形成了务工连续性差,岗位不稳定,流动性大,务工收入不高的特点。

三、对策:理体制建机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改革培训方式,培育市场主体,开辟劳务基地,打造劳务名牌,拓展服务内容,创新工作方式,促进城乡统筹。

(一)理顺管理体制,统筹城乡就业。为了更好地体现人力、物力、财力的综合效能。根据市编委渝编()31号文件精神和市劳务办职能已划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实际情况,尽快将现由区农业局负责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移交给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利于上下工作衔接,提高办事效率。具体工作由就业局承担。以便建立劳动力资源调查、信息收集发布、组织培训、技能鉴定、基地建设、转移输出、社会保障、执法监督、争议仲裁一条龙的服务管理体系。

(三)以突出提高技能为主,建立农民工培训机制。一是培训管理上,由劳动局统筹协调。长期培训(毕业时发两证: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由教委负责;中期培训由教委、劳动局共同负责,以劳动局为主;短期培训由劳动局负责。二是在培训方式上,坚持市场运作,强化订单培训,实行农民订单、学校接单、政府买单的三单式培训。三是在培训内容上,除长期培训的以外,少讲理论课,多上实践课,中短期培训的至少应做到半耕半读同时要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纳入培训内容。四是在培训质量上,要以市场用工需求设置培训科目,做到数量与质量并重,以成功输出和稳定就业为考评培训机构的主要内容。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培训资金的审计监督,确保政府投入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

(四)建立收集渠道广泛、发布迅速的企业用工信息服务机制。加强信息沟通是确保富余劳动力有序输出的重要因素之一,区就业局除与市劳动力市场信息联网外,还应在劳务输出基地和劳务输出人员较为集中地方的人员中聘请信息员,广泛收集和反馈各种劳务用工信息。各村(居)明确12名信息联络员,形成市、区、乡(镇)、村、社五级劳务信息网络体系,为订单培训提供信息支撑,为富余劳动力有序输出提供信息保障。

(五)拓展劳务基地,培育劳务中介,建立多渠道劳务输出机制。一是在巩固现有劳务基地的基础上,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型企业联络对接,开发建立技能型成规模的劳务定向输出基地,拓展基地规模。二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立劳务公司,外来用工单位招收农民工,由劳务公司统一规范劳动合同,实施全程跟踪服务。三是培育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能人的带动作用。四是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作用,为农民的转移搭建好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从自由型向组织型,分散型向规模型,季节型向常年型,流动型向稳定型转变。

(六)加大宣传力度,开展联合执法,建立农民工维权机制。一是加大对《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宣传力度,提高劳资双方学法守法的意识;二是企业要实事求是的建立劳动用工台帐;三是建立联合执法检查制度,由公安、劳动、司法、工会、工商联等部门组成联合维权组,每年开展12次联合执法检查;四是继续实行劳动合同签证制度,以确保劳动合同的合法性;五是劳动部门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执法。

(七)制定鼓励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引导性培训,建立扩大就地转移规模的激励机制。一是通过引导性培训,转变输出观念,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当地经济发展步伐,逐步引导农民工就地转移当产业工人。二是通过创业培训,增强农民工的创业意识,引导农民工自主创业。三是通过围绕农村土地资源招商引资,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农民自愿将土地流转出来,实现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四是通过政策鼓励和宽松的环境吸引,引导一批有实力、懂技术、善管理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并实行奖励,实现由走出去到引回来的转变。

(八)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建立考评奖惩机制。一是区政府向已成规模的劳务基地派驻办事处,负责招商引资、企业用工信息收集反馈、农民工的维权及相关协调工作。二是增加投入,首先是整合教育、农业、扶贫、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培训资金,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其次是负责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主管部门加大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多争取培训指标的力度;再次是区级财政应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专项用于农民工技能培训。三是对培训质量高、转移输出稳定就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一次性转移50人以上的单位或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四是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列入区委、区政府对各乡镇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实现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协调发展。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既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还是实现城镇化战略目标的必经之路。各级各部门应紧紧围绕打造劳务品牌,创新服务机制,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主题,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部门服务、农民受益的原则,加强领导增添措施,推动劳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7篇 农村基层党建调研报告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关精神,漆河镇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严格对全镇基层组织进行督促检查和分类指导,并确定黄婆店村为党建示范点,重点进行后盾扶持。现以黄婆店村为例,采取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农村基层组织党建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黄婆店村位于桃源县东北部,漆河镇以东。由原黄婆店村、白家溶村、高碑村、封火溶村合并而成,总面积1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958亩。辖38个村民小组,1214户,总人口5200人,其中农业人口4123人。该村是远近闻名的油茶、柑橘大村,爆米花、红薯片等农副产品畅销常德。省道306线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现有党员144人,其中男性党员132人,女性党员12人;高中及以上学历34人,高中以下学历110人;50岁以下31人,50岁及以上113人。

二、党建工作特色

(一)抓班子建设,取得成果显著

近年来,黄婆店村党支部注重抓班子建设,充分利用支部会、座谈会、培训会等形式加强党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积极培养班子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不断增强村党支部班子驾驭全局、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3年,黄婆店村遭遇严重的旱情,村党支部火速动员,日以继夜奋战在抗旱一线,带领全村党员群众程度地挽回了损失,再一次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经过多年努力,群众对该村班子的信任程度进一步提高,党群关系进一步和谐融洽,社会风气得到明显好转。

(二)抓队伍建设,先进典型突出

党员队伍建设方面,黄婆店村党支部秉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打造了一支“团结务实、思想解放、勇于创新、敢于吃苦、忠于组织、服务群众”的好队伍,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村支部书记钟广波,为人正直,心系百姓,为了群众诉求积极奔走,在2023年的抗旱中连续六天六夜留守在最前线,被群众亲切地称呼为“不眠支书”。共产党员徐建湘,身患癌症,历经多次手术,不屈不饶坚持种植富硒柑橘300余亩,年产销达80万斤,成为全县闻名的科技致富能手。流动党员白新平,自2023年底担任该村挂职支委以来,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主动向村民提供就业信息,成功介绍3人赴长沙工作。

(三)抓党员教育,坚持学以致用

黄婆店村党支部注重党员教育,远教工作一直稳居全镇前列,教育场地硬件设备齐全,每月按时开展集体学习与个性化学习,并且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村支两委实现了电子化办公。该村远教操作员李志锋,尽管已经 岁,但是对学好电脑操作有着执着的热情,熟练掌握了word、excel、打印、扫描、照相等技能,坚持使用qq、邮箱向镇党政办进行工作汇报,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时间成本与交通成本。二是有效指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学习,黄婆店村对1500多亩老化茶园进行了改造,种植优质杂交油茶14万多株,建立省油茶示范基地、油茶专业合作社。努力做大家庭式农副产品加工,使该村畅销常德地区的爆米花、红薯片,形成规模,做出品牌,打出名声。目前该村特色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参与农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四)抓民生工程,真诚为民服务

多年来,黄婆店村一班人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完成了系列民生工程建设:完成公路硬化9.4公里,贯穿13个村民小组,所有组级公路均已得到修整,铺上青岩卵石;400多亩耕地通过田园化整改,机耕道,排、给水等配套设施一应齐全,将1000多亩纳入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5000多米灌溉主沟渠得以硬化,2000多米渠道进行了清淤整修;有线电视、广播、网络已覆盖全村,农家书屋、远教活动、文化共享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的开展,村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黄婆店村一班人的努力下,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作用发挥越来越突出,但在党建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也是农村基层组织党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党员结构不平衡问题凸显。

目前,漆河镇农村基层组织的党员在年龄、性别、学历等方面比例失衡的现象凸显。以黄婆店村为例,全村共有党员144人,女性党员只占8.33%,50岁及以上党员人数达到78.47%,高中及以上党员人数只有23.61%,充分说明女性党员、年轻党员、高学历党员的比例过低,支部党员年龄大。知识老化、难以适应新形势新机制的工作发展要求。

(二)村级后备干部人选匮乏。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观念日益更新,许多中青年党员和群众外出寻找发展机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大量高学历的年轻党员外出务工。再加上村党务干部待遇偏低、影响工作热情和作用发挥,导致年轻党员不愿做基层党的工作,造成农村基层党务干部后继乏人。

(三)不良民俗风气迅速蔓延。

眼下,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摆阔气,铺张浪费、比排场的攀比之风在农村有愈演愈烈之势。宴请的名目不断翻新,已由以往的婚丧嫁娶延伸到孩子满月、老人过生日、参军入伍、金榜题名、以及盖房上梁、喜迁新居等,所上礼金也在不断刷新,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党员也加入了这个队伍,造成了不良影响,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四、农村基层组织党建工作的探索途径

(一)严格把好“选人用人”关,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素质。

选拔和培养基层组织负责人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要把好农村“两委”换届关,切实把换届工作做细、做实,提高换届选举的质量,加强考察监督,选拔高素质党员进入干部队伍。二是建立与完善末位淘汰制度,适时地对工作没有起色的村级支部书记进行调整,做到能者居其位。三是进一步推行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落实待遇,完善奖励机制,做好培训,逐渐使大学生“村官”成为村级支部后备干部队伍主要力量。

(二)树立全局意识,农村党建与经济发展齐抓互促

只有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解决发展问题,才能提高其执行力。一是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交通优势,建立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第三产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二是调整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能带动农业的发展,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确保上一个项目,带一方产业,兴一方经济,富一方农民。

(三)规范村级工作运行机制,提升公信力与向心力

积极促进民主法制建设,推进村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进程是提高村级党组织权威性,增强向心力的根本举措。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建立村民议事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切实做到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管理自己、约束自己,夯实村级党组织权威基础。二是农村财务工作透明化,实现农村工作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尤其是对土地征用补偿分配、村集体债权债务、种粮补贴、退耕还林款物兑现,以及国家其他补贴等情况及时公开,真正让群众放心,促使广大农民群众主动团结在党支部的旗帜下,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洪流中来,形成强大合力,共建幸福家园。

(四)加强农村党员教育,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加强培训力度。进一步充分发挥农广校、农函大的作用,组织村主职干部参加各种类型的学历培训,并建立村干部学习培训档案,将培训情况纳入村级年度目标考核范畴。二是创新教育培训形式。要充分考虑农村党员的学习需求,精心选择培训内容,通过邀请科技、农业、畜牧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巡回指导,聘请高等院校专家到农村种养基地手把手传授,组织村干部到外地参观学习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做到理论培训与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综合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第8篇 基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基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是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更好地服务“三农”,做好基层农村档案工作更是刻不容缓。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现状

基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有领导分管,有工作措施,有业务指导工作班子。近几年来,县、镇、村坚持每年对农村医保、社保、农村低保、计生、户籍及新农村建设等档案进行上门指导。以双路村为例,2023年双路村办理农民自愿转让土地协议书及经营权证16户,填补资料64份,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591人,参合比例达到97.72%,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合人数1746人,参合比例达95%。办理全村房屋确权登记1084户,提供80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填报工作及211名低保、五保、优抚、残疾人农合免费服务工作,为已满60岁退休人员办理退休手续,共计48人次。但资料归档和档案管理工作滞后,很多之前收集过的资料由于缺乏系统的管理而遗失。基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相对于档案工作的其他领域而言,仍然显得较为薄弱,尤其是村级建档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

基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点多、线长、面广,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要搞好这一工作,任务异常艰巨。如何做好基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三农”,服务民生,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好人员、经费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只有这样,基层农村档案工作才能巩固成果,稳步发展。

二、基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基层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总的来讲,就是没有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和业务规范,概括起来,大体上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忽视对档案工作的管理。部分村没有明确分管档案工作的专员,有的即使有分管专员,也是挂名。心里不想档案工作,眼里没有档案工作,嘴里不讲档案工作,更谈不上把档案工作列入工作议程、写入发展规划,没有专职人员管理,没有可靠的管护设备设施,不能发挥对村级档案的规范化管护。

2、硬件不齐,管理欠规范。当前,尽管加大了档案工作重要性的宣传,部分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档案意识有了一定提高,开始收集、保管一些重要资料。然而,由于多种因素,档案工作还是相当滞后,无论硬性设施还是软性条件都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具体表现在,一是档案管理不集中,文件材料往往是谁办理谁留存。二是档案收集不齐全,整理欠规范。三是档案保管条件差,保管保护基础设施不齐全。四是人员变动不交接,造成责任不明,档案处于一种“断片”的状态。

3、档案形成难,留存少,利用率低。当前,部分村干部一是把工作“化简”,会议上作“口头报告”,矛盾调处搞“口说为凭”,书面材料和记录不齐全或是没有,影像资料更是少至又少;二是形成的文字材料不归档或是归档不及时,如一些上报材料、村务公开材料、工程建设材料等,工作一完,档案不管,使得村里各类档案存留相对较少,而且缺乏规范;三是虽然保存有部分档案资料,但是能够有效利用或是长效践行的不多,档案利用率偏低。

4、村级档案人员多为身兼多职,业务素质不高又斢动频繁。一方面,村一级的档案工作人员一般都是身兼数职,很少进行岗位培训和系统的业务学习,缺乏基本的档案业务知识。如村委会一般是副书记或是会计担任。一般情况下,他们都只能完成本职工作,完全无暇顾及档案工作,履行的只是一个资料保管员的职责。另一方面,档案专员斢动频繁,交接程序不规范,使得新手想整理档案也无从下手,都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造成档案工作“断片”、滞后的重要原因。

从调查中看到,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村级建档用档意识不强。当前,对于基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不仅广大农民认识不够,就连一部分基层干部也没有高度重视。村干部和有关人员缺乏基本的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知识,不能做到有序科学地收集、管护和利用。

二是没有专项档案管理资金。现阶段,农村经济有了快速发展,村级收入逐年提高,但是,其财力主要用于发展、致富,真正用于档案工作的不多。这是造成一些行政村没有档案管理必要的设备设施,没有培训档案工作人员的重要原因。

三是制度不落实,监管难到位。一方面,村级档案工作制度不完善,村级干部大多年长,不熟悉电脑,靠的仅仅是手写口传,造成即使有很完善的制度也不能督促落实的局面。

三、加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对策,请保为切实解决基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用好档案服务“三农”,我认为,要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成立工作机构:明确村书记或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并落实专人专职负责村级档案的收集、整理以及日常管理工作。二是制定工作措施:把档案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工作计划之中,并将年度考核与工资绩效挂钩,使档案工作与基层的各项事业同步发展。三是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对上争取项目、资金,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开展村级档案工作,保证各类档案的收集、整理、管护以及办公、培训、购置相应设施设备等所需资金。

第二,积极作为,多管齐下。宣传是农村档案工作的薄弱环节。可以通过开会、发放宣传资料、宣讲典型事例等形式开展生动形象的宣传教育。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农村离任老村干部、退休老职工、老退伍军人、老党员、老模范或致富能手的作用,让他们成为档案工作义务宣传员。多管齐下,多种形式,有目的地宣传档案的作用、档案工作的意义和档案有关知识,达到增强档案意识的目的。

第三,完善机制,加强监管。要健全制度,做到基层农村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保管、档案人员变动后的交接等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第9篇 农村基层干部述职报告格式

各位领导、同志们: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此我向大家做述职述廉报告,请大家监督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

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积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一切适合于我村的实践举措,稳步推进,积极实施、响应国家政策,林业改革在我村顺利完成,群众从中得到实惠,改造人居环境,大兴植树造林之风,通道绿化,文化广场的建设,我村的环境在全县的评比中得到肯定。

“xx”的规划,使我们村职干部更有了信心,在新农村的建设当中更有了迫切感和责任感,决心和大家一道解放思想,打开束缚我们的传统思想,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抓住机遇,以煤为基,把服务行业做大,把配套企业引进并做强,跨越转型,做实“一村一品”,促进农民增收。采取在往后的工作中和大家共同努力,切实改善宜居环境,提升农民品味,实现共同富裕。

我们党执政后,坚持党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执政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审视我们党内的状况,必须提高忧患意识,切实解决目前党内与党的宗旨相违背的腐败现象,廉政建设、廉洁从政成了我党的重要任务。

要旗帜鲜明的、毫不动摇的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贯彻《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加强源头__,专项治理监督廉洁自律工作,完善反腐__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增强反腐败斗争的整体合力。

廉政建设,我村在党务和村务建设当中常抓不懈,反腐__,廉洁从政是我们村职干部的根本要求,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的改革得以此项建设稳定发展,深得民心。

反腐__,廉政建设是一项长期而不懈的工作,愿大家共同努力,深入群众,接受群众监督。坚持以发展为重,以事业为重,坚守信条,不辱使命,深入开展以“三级联创”为载体的各类创建活动,大力实施基层党建“五大工程”,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入民心、入名次、入、入名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高昂的斗志,带领广大群众,把我村的新农村建设搞的更辉煌。

下面将本人这几年的工作及学习生活情况作一下汇报:

一是本人始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学习、教育和宣传,强化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制度管理人、约束人,在群众中树立自身形象,团结别人,真心对待每一位同志。

二是财务工作规范化管理。

在财务管理方面严格执行财务管理纪律,同时要充分发挥民主理财成员的监督管理作用。作为一名村会计,我时刻知道岗位的重要性。工作中我严格执行各类财务管理制度。如: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财务开支审批制度、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制度、集体资产管理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为全村的经济发展把好账、理好财。工作中,我切实保持清醒的头脑,处处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已,保持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三是社救工作保障有力。

我村严格上级的低保政策,实行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加强残疾人的统计管理,对每户残疾人做到情况清、底子明,确保残疾人能充分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

由于本人分管工作较多,而且事情比较烦琐。我始终坚持各项中心工作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在群众面前无小事,只要是群众需要的就是我要做的,我从不推诿、扯皮,为村民实实再再办好事、做实事。

第10篇 农村基层干部南方学习考察报告

按照党校统一安排,6月12日到20日在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参加了为期 8天的培训。培训期间,苏州市有关领导和专家教授对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功经验的介绍,实地参观考察了苏州市新区、昆山开发区、张家港市和海澜集团等,近距离、多角度地感受到了苏州的魅力,接受了大量新视点、新思路,使我受到了强烈震撼,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对今后工作有很大启发。现将我的学习考察情况和一些体会汇报于下。

一、苏州印象

苏州是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傍无锡,北依长江,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全市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下辖7个区和5个县级市,全市人口630万人。苏州是一座千年古城,苏州园林名扬天下,被誉为“东方威尼斯”、“上海的后花园”。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济总量高速增长,财政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飚升,发展速度飞快。现有外企超过万家,世界五百强中有118家到苏州投资,苏州下属5个县级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前十名。5个县级市都是国家级卫生城市,全部为国家级园林城市。苏州发展如此之快,固然有着区位优势、人文优势、旅游资源优势等等,但也与苏州人解放思想、大胆作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分不开。

二、苏州经验

一是解放思想引领发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是苏州破除障碍、引领发展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30年,苏州借助背靠大上海的区位优势和悠久文化的人文优势,看准时机,抢抓机遇,培育“不管东西南北风,咬住发展不放松;不闯官场闯市场、不比官职比贡献,有作为才有地位”的新思想,形成“亲商、安商、富商;干部办企业、老板当领导,全部放开、全民创业”的新观念,强化“小发展大困难,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最困难”的新意识,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道路--苏南模式,诞生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验”三大法宝。苏州的实践证明,思想活跃,发展才有活力;思想僵化,发展必然受阻。只有在解放思想上先人一步,抢抓机遇,才能高人一筹;只有在思想解放上率先胜出,才能在加快发展上走在前列。

二是文化带动助推发展。文化已成为苏州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苏州从思想上认识到文化是一种经济状态,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坚定做优做强文化产业的信念,积极利用苏州“文化高地”的优势,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不断提高苏州的文化竞争力,促进和推动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苏州注重古城文化的保护,已经走出了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困局,以文化古城为基础、为主体,打造新区、园区,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实现了新区园区对古城的反哺。目前,从苏州老城区内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看到城内最高建筑北寺塔,仅从这点就体现了苏州在古城保护上的力度和效果。苏州也非常注重现代文化的发展与张扬,近年来苏州兴起太湖文化论坛,为苏州太湖确立了“文化新地标”,进一步推动太湖的保护和利用,推动太湖生态文明与区域内经济、文化、旅游等的互动互融,全面提升太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也建设性地推动苏州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是优化环境促进发展。苏州视环境为形象与财富,视环境为经济资源与生产力。一方面,加强硬环境建设,“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招商引资的核心,相继高标准成立了昆山开发区、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等一批国家级开发区,以及吴江开发区等一批省级开发区和一批乡镇工业园区。同时,加大园区周边环境整治力度,让苏州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彻底改善了城区和园

区的环境面貌,打造了秀美的园林式东方古城。另一方面,加强软环境建设,发挥“以一带十、以十带百”的乘数效应。通过职能归并、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压缩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一站式”、服务体系、“电子政务”建设等措施,不断提升办事效能;树立服务第一的观念,倡导“办事高效,信守承诺,不讲不好办,只讲怎么办”的服务理念,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营造与国际接轨的良好投资软环境,以人性化服务、契约型服务等举措吸引外商投资。

四是扬长避短善于发展。苏州与上海各方面条件相比,明显优势不足,但是苏州人能找准定位,没有和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上海力争发展项目,而是充分依托上海及周边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自己的人文、旅游资源等优势互补,真正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被誉为了“上海的后花园”。 今年,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在上海举行,“苏州厨房”走进世博会、世博动漫宣传片由苏州打造、世博论坛登陆苏州、世博会游客中心落户太仓、世博会“水世界”签约周庄等等,都可以看出苏州发展的勃勃生机,可以说,善于最大限度地扬长避短也造就了苏州的辉煌。

三、苏州启示

在学习考察中,我们深深地感到,苏州有很多东西我们学不到,但也有很多东西我们是可以借鉴的,如在解放思想、招商引资、服务环境和抓落实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发展观念。纵观苏州经济发展历程,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利用机遇是苏州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加快发展,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实践证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本取决于领导干部。要积极培养各级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熟悉和掌握市场经济知识,主动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海,争做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带头人。

二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积极招商引资。进一步加大力度,把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建立政府与企业的联系机制,定期发布关于审批、办税等方面的政务信息,定期公布招商引资政策,真正营造出公开公平公正的软环境;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使关卡少下来,使门槛降下来,使程序简下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生产领域;要创新招商方式,放宽进入领域,配套招商引资政策,同时政府继续增加引导性投入,吸引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参与创业,推动我市经济发展。

三要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发展。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科技进步。要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念,加快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业;要用先进、适应的技术提升我市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展技术创新,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带动产品、产业升级,提高企业和产品竞争力;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建设

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苏州人的认识是:所有竞争实质上都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一个一流的国家,必定要有一流的教育。一个一流的城市,必定要有一流的大学,一个一流的地区和产业必定要有一流的人才作为支撑。

四是要找准市场定位,推动产业升级。在晋城,以煤炭、电力、冶铸、化肥为主的传统产业,占到全市工业经济的80%以上,这是优势所在,不能丢了优势找优势,必须把传统优势发扬光大。在展方式上,我们必须要准确定位,大胆创新产业形态,推动产业升级、产业延伸、产业替代和产业拓展,指导各类产业按照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从依托资源到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由黑变绿、由

重变轻、由粗变精、由大变强的根本性转变,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新路;要坚持把产业转型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谋划,协调推动增长方式、发展动力、经济环境、体制机制和社会建设全面转型。

第11篇 关于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和各项组织的领导核心,是农村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农村党的建设,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状况如何,对于全党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关于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对全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按照县委的统一要求,我于2023年8月26日深入所辖的3个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调研中,组织召开了3次有村党支部(总支)班子成员、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走访农户55户,企业3家,发放乡镇干部调查问卷25份、村干部党员群众调查问卷100份,基本上掌握了我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关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加强了,对党员的管理教育搞好了,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全党的战斗力就会得到极大的加强。如果没有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没有广大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没有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这种生机勃勃的局面。广大的农村基层组织是我们实现对农村工作领导的重要组织基础。___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谈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时,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立足当前实际,强调要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时期下农村党的基层组织作用

1、政治核心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方面所应起到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发挥政治优势,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得以正确贯彻和落实,防止和纠正一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发生;二是保证党的政治领导权在本单位的实现,反对一切削弱党的领导权的错误言行;三是保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在本单位的执行,克服和端正一切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的倾向。

2、桥梁纽带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上所应起到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保证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在本单位的重大决策、利益分配、生产经营等活动中得以体现,要经常了解和反映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和领导机关的批评和意见;二是维护群众利益,关心他们的疾苦,保证他们的正确愿望和要求得以实现,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3、保证监督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教育、管理党员,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对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进行党的方针政策、依法办事,以及思想作风、道德品质等方面起到教育和管理作用;二是起到督促党员自觉进行党性锻炼的作用,发挥每一个党员的优点和长处,保证本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4.战斗堡垒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团结和带领党员和广大群众进行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执政党领导核心作用在社会基层单位中的具体体现,是党的领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重大决策、干部任免、舆论导向等重大政治问题,起到领导和引导的作用;第二,对于人们起到不断培养和树立解放思想、勇于改革精神的作用,使之支持改革、拥护改革;第三,起到了调动和发挥广大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性的作用,坚持党的富民政策,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党的基层组织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1、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基层组织面临的新挑战

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确立,使过去以行政关系为纽带确定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的做法受到挑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无论全民所有制还是集体所有制企业,都以严格的行政隶属关系被纳入到各自的条或块,隶属于行政主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之间也是以行政关系为纽带确定上下级关系。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类经济组织突破了原来的条块限制,按照市场规则重新整合,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状况。就企业而言,由于政企分开,政府转变职能,企业割断了与政府的脐带,取消了行政级别,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企业之间也完全按照市场规则来运作,从而使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不复存在。这就意味着在企业中不可能再以行政关系来确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

2、党的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存在问题

当前,一些党组织不重视党的建设工作,治党不严,放松对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听凭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毒害、侵蚀党员干部。有的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埋头经济工作,忽视党的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的观念陈旧,方法老化,党员教育照本宣科,效果差。

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他们或者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善于抓住机遇带领群众走上加快发展的增收致富之路;或者缺乏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善于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协调不同利益关系,以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3、党的基层组织所面临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十六届四中全会把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作为主题并作出决定,意义重大而深远。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重大举措,体现了时代要求、人民要求,表明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特别是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中存在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等问题。

一些地方基层党建工作薄弱,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改革开放以后,基层党组织如何定位,怎样适应新的变化发挥作用和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都是新的挑战。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对群众的凝聚力下降。社区、新经济组织等领域党建工作明显滞后。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就会严重削弱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三、党的基层组织如何应对新的挑战

1、把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首先以产权关系为纽带,调整和理顺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政企分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目前,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进行了公司制改造,企业产权主体由一元化变为多元化,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依靠产权而不是依靠行政关系来维系。因此,在公司制企业,要按照谁投资谁管理的原则,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确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确定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有利于党组织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应当成为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企业基层党组织设置的一个重要原则。

其次,以归口管理为手段,理顺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党组织的管理关系。私营、个体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一个领域。要加强党对这一领域的领导,保证私营、个体经济健康发展,就必须在这些经济组织中建立健全党的组织,理顺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私营企业,都要建立党的组织。个体劳动者集中的地方,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也要建立党的组织。同时,对私营、个体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要实行归口管理。可在私营企业协会、商会建立党委,统一归口管理本地区范围内的私营企业党组织;在个体劳动者协会建立党委,统一归口管理本地区范围内的个体工商户党组织。

2、抓好四个环节,确保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抓教育,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以及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要重视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理论建设,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农村各级党组织在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思想觉悟的同时,要教育他们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使农村党员干部努力做到科技兴农先学一步,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上先走一步,在发展二、三产业上先干一步。鼓励他们带头致富的同时,还要做农村政策的宣传员,向农民群众及时、准确地提供各种政策信息、科技信息等,帮助农民解决市场要什么,种什么赚钱的问题,做发展经济的服务员,向农民群众提供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和农用生产资料等。通过组织发动党员干部为农民群众搭台子、出点子,努力走出一条先富帮后富、齐帮困难户的路子,全心全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

抓班子,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把手队伍建设。在农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要通过基层党支部一班人向全体党员和群众进行灌输,带领大家付诸行动。其中支部书记的作用最大,书记是农村党支部的核心,是发挥支部战斗力的关键,是带领群众实现共同致富的带头人。从上半年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就可以看出,什么地方村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强,什么地方群众信任度就高,选举工作就顺利;反之,换届选举工作就难以顺利进行。因此,要把人选准、把班子配强,把那些真正靠得住、有本事的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特别是要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同时,还要着眼于村级班子的长远建设,做好在青年农民中培养后备干部和做好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的工作,通过增强班子领导抓经济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增强农村经济活力,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抓作风,切实保证农村基层党的思想建设健康发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项重要措施。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开展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凝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慰问贫困户和特困党员、帮助失学儿童,为失学儿童捐资助学、沟通上访户、做示范,传经验,帮致富,当模范等为主题的党的温暖送万家活动,促使农村党员从思想上思民、感情上爱民、行动上为民,自觉做到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以人民的意愿为第一信号,以人民的需要为首要任务。

抓载体,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为其发挥作用提供广阔空间。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多开展一些结合和服务于农村经济的主体活动,这样既可以加强、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党建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又可以对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产生有力的促进作用,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强化对党的根本宗旨的理解,明确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认识,增强搞好农村各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形成敬业、爱岗、奉献的良好风尚,在实施党的伟大工程中建功立业。

3、加强和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

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是要建设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导班子和党的组织,要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明确目标,形成合力,把党的富民政策用好、用足、用够,千方百计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加快致富步伐。在农村党的基层建设中,乡镇是龙头,村级是基础。各级基层组织的书记应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切实负起责任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要着眼解决基层党建工作的突出问题,工作要抓实抓具体,首先是配好领导班子,核心是培养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二是要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和干部的素质,在群众中树立起党组织的良好形象;三是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新变化,积极探索和加强党员管理和发展的新途径;四是党建工作要由虚变实,找准切入点,选好推动工作的载体;五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目标定位要明确,就是落实方针政策,服务广大群众;六是基层党建工作的落脚点必须是为民、利民、富民,目的就是要广大群众共同富裕、安居乐业;七是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以推进民主管理为突破口,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发展经济、民主办事;八是以理顺两委关系为重点,建立团结共事、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和社会环境。

加强基层党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根本的是要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镇、村两级党组织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要深入研究当前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广大农民群众最迫切的各种利益和需求。要从各级基层组织的书记做起,深入思考和探讨怎样做好镇党委书记、怎样做好村支部书记等问题。要认真总结和探索各级党组织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的问题,真正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到实处。要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凡是政策规定的基层干部的切身利益,都要积极想办法给予解决,要用改革的办法、发展的办法,积极从体制、机制上探索提高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新路子,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体制改革,化解长期以来由于体制上、机制上存在的种种矛盾,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创造新的条件。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认真总结了党执政55年来的成功经验,深入分析了党治国理政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并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指明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奋斗方向。作为党的各级基层组织,应充分认清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充分性,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___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最终通过全党上下共同努力,使我们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人民群众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稳定、人民幸福。

第12篇 取消农业税和村级区划调整后农村基层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取消农业税和村级区划调整后农村基层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掌握取消农业税和村级区划调整后农村基层工作情况,有关部门成立调研组,采取集中座谈、个别走访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全县19个乡镇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建制村和村干部职数大幅精减,行政成本有所降低。村级区划调整和换届选举后,全县有建制村179个,社区居委会39个,村(居)总数由447个减少为218个,减幅达51.2;有支村两委干部966人,实现村书记、主任“一肩挑”的33个村,社区居委会干部182人,村居干部总数由1751人减少为1148人,减幅达34.4。干部职数的减少,有效整合了村级资源,减少了行政成本。

2、村干部结构优化,素质明显提高。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全部采用“两推直选”,村干部年龄层次和文化结构等方面得到全面优化,能力和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全县现任村干部中,45岁以下占60,平均年龄进一步下降,全县有151名新人当选成为村干部,其中有相当部分为经济能人。

3、村干部士气高涨,工作作风更加务实。经过优中选优,现任村干部得到了上级和基层群众的广泛认同,荣誉感和自豪感倍增,工作作风上更加务实。据调查,大部分行政村(社区)制定了村级发展规划和干部任期目标,特别是建整扶贫村,信心更足,思路更明。

二、主要问题

1、农业税尾欠多,村级债务包袱重。调查的32个村负债总额为864万元,平均每村负债27万元,负债率81。多数村负债是因村办企业欠款、“普九”达标建校、公益事业建设、农业税尾欠、选举经费支出等。以前我县大部分村为完成农业税任务借用银行贷款垫付,而大量尾欠未收上来。如雨敞坪镇有的村农业税尾欠达17万多元。对此,已交税的群众反映十分强烈,认为做老实人吃亏,对村上的工作不太支持。

2、村级管理和服务难度增加。一是管理难度加大。据统计,我县现有村(社区)人口在3000人~4000人的84个,4000人~5000人的28个,5000人以上的14个。有的村计划生育对象有上千人;有的村党员有100多人,部分党员、组长在外打工,管理难以到位。二是工作协调乏力。大部分村的工作还处在“磨合”期;村民在村干部用人、公益事业、村部设置等方面,仍然存在甲村乙村的明显界限。三是公益事业建设难以为继。因村级收入来源少,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困难,“一事一议”筹资渠道难落实等种种原因,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难组织。四是工作压力较大。上级职能部门的各项指标任务十分压头,各类检查较多,村干部感到压力很大。

3、村级经济实力较弱。我县大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据调查,我县莲花镇辖17个村,年集体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就占了13个,区划调整前,全县村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按每个村5000元办公经费,村干部工资每村4名职数、每人每月350元标准拨付,全县共915.6万元,平均每村2.18万元;社区居委会按每年2万元核拨,共54万元。现在由两个村或

三、四个村分担的刚性支出如队伍管理、基础设施投入、五保户供养等费用并没有减少。据格塘乡反映,该乡8个村平均每村每年工作需资金15万元左右。

4、村干部待遇问题急需落实。村级区划调整后,村干部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但待遇较低。从去年选举至今,各项待遇未明确,他们要求提高在职村干部的工资水平,办理养老保险。此事如不能尽快解决,势必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5、村干部和农民法制意识有待提高。我县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加剧,有的村民法律意识淡薄,致使土地纠纷频频出现。有的村干部,恣意制定一些土政策和土办法,如有的村规定户口迁入的要先交4000元到村委会。村干部和村民的法制意识亟待提高。

三、几点建议

1、制定村干部行为规范,提高村干部工作待遇。建议县里出台村干部行为规范,尽快出台明确村干部工作待遇的文件,包括工资水平、养老保险金、退职退休安置补偿办法等方面。村干部工资可分为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奖励工资等三项,基础工资和补助工资按月发放,奖励工资由乡镇政府按工作实绩发放。在职村干部养老保险标准可依照现行企业为职工投保标准,按比例由县、乡、村、个人四级分担。

2、出台全县农业税尾欠收缴办法。农业税尾欠现象十分普遍,清缴难度大,但急待解决,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县开展征缴农业税尾欠的集中宣传,营造工作氛围。二是制定农业税历欠征缴办法。要分类制订征收措施,如经济困难确实支付不起或其他情况特殊的可以适当减免,对有支付能力的必须收取。三是加大执法力度。对故意欠缴、抗缴的要依法强制执行。通过征缴农业税尾欠,可以化解一部分村级债务,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3、优化村级工作环境。上级部门要减少检查、达标、评比活动,减轻基层压力,逐步实现村级“零招待费”。对党支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综合治理等部门的活动室可通过协调运行将其统一起来。开发地带要坚持“先 安置后启动”的原则,充分考虑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要加快乡镇人事制度改革。调整机构设置,明确岗位职责,促使干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实行竞争上岗,精简人员,提高素质,培养一支服务水平高的队伍。要加大并组工作力度。指导各村结合实际,按照山、田、水、土权属不变,成型成片便于管理,不打破原有水利水系,坚持原有经济收益不变以及五保户供养渠道不变的原则,对村民小组进行适当撤并;通过民主选举,提高党员担任村民组长的比例。要稳步推进计生工作体制改革。建议村级计划生育日常工作以村为主,违反计生条例的流出对象的管理工作由乡镇负责;加大计划生育抚养金的征收力度,重点监控逃避征收行为。

4、规范村级管理和队伍建设。一是大力推进“一制三化”进程,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级党务和村务的决策、管理、监督等制度。二是健全妇代会、共青团、治保会、调解会、计生协会等村级配套组织,发挥其在村级事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三是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分层次、分类别建立健全村干部和村组骨干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实现权利与义务、履职情况与工资待遇挂钩。四是创新基层党组织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试点设立村党总支,下设党支部;试点设立党小组,组织活动以党小组为单位开展,支部主要对党小组进行管理;试点党代表联系党员制度,支部活动主要通过党小组长和党代表组织开展。通过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5、提高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素质。一是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工作,将乡村两级干部培训纳入干部培训计划,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其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二是要加强乡村两级干部的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三是要加强村民遵纪守法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教育活动;四是要加强正面宣传引导,树立各方面的典型和榜样,制订和完善村规民约,组规民约,淳化民风。

最新加入范文

  • 2023年统计调研报告(12篇)
  • 2023年统计调研报告(12篇)84人关注

    为解决当前我市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顺利渡过难关,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按照郑州市人大常委会要求,市统计局对25家企 ...[更多]

  • 统计调研报告(12篇)
  • 统计调研报告(12篇)25人关注

    摘要:本文试图借助excel软件,运用对比、环比等方法,从工业总产值、利润总额、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税收总额、从业人员数等几个统计指标来衡量工业区自创建以来的发展 ...[更多]

  • 重大建设项目纳税评估调研报告(3篇)
  • 重大建设项目纳税评估调研报告(3篇)23人关注

    今年以来,xx市地税局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年”为契机,牢固树立“经济决定税源,管理增加税收”的科学治税理念,精心选择辖区内项目投资额较大的重点建设 ...[更多]

  • 建设项目调研报告(3篇)
  • 建设项目调研报告(3篇)101人关注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一起来看看关于建设项目调研报告,仅供大家参考!谢谢!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 ...[更多]

  • 项目调研报告(12篇)
  • 项目调研报告(12篇)60人关注

    项目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预算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本文将介绍项目调研报告范文。项目调研报告本次调查是一次基于北京手机市场各品牌主推机型的调查。以手机 ...[更多]

  •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代建调研报告(3篇)
  •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代建调研报告(3篇)32人关注

    奎年来,我国政府投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管理模式已逐渐由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多位一体的模式向投资、建设、管理和使用职能分离的模式转化目前,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