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酷猫写作网
当前位置: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精品学生调查报告集合(12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0:22:32 查看人数:50

精品学生调查报告集合

第1篇 精品学生调查报告集合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此次调查范围覆盖华南师范大学17个院系,包括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在校的本科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80份,实际547份,回收率为94、3%。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回答问题。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调查结果呈现出几个问题:

一、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27、84%,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见图1所示。22、92%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见图2):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4%。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职业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或科研机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调查结果见图3)。

二、影响学生择业就业的因素突出。

(1)多数学生对职业价值标准上,把“工资福利待遇”、“实现自我价值”作为重点考虑。两项占的比例分别为36、62%、26%,具体情况调查结果见图4、

这与学生实际就业时考虑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与个人价值和能力的体现作为重点考虑因素。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除了受薪酬的影响外,人生价值观中个人因素也很突出。但是,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因素,较少考虑社会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实现时也折射出主要强调的是“自我”而非“社会”的需要。对于这现象的利弊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2)在就业过程中,有44%的学生认为“经验及实践能力”为最重要的因素。而“学历”、“毕业院校或专业”、“应聘技巧”则各占10、48%、10、34%、12、69%。这可能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要求有关。

三、多数学生对就业素质的评价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1)多数学生的优势为“理论基础”、“师范技能”。

(2)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践能力”、“竞争与风险意识”处于劣势状态,它们分别达到了33、07%和30、69%;在学生认为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方面中,“创新能力”、“实践*作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被纳入了前三项选择,结果见图7、其总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识更新迅速,知识越来越深,越来越广,职业素质越来越综合;另—方面学校教育滞后,教育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使大学毕业生就业时普遍有压力感和不适应感,对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缺乏自信。再一方面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还没形成;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说得多却做得少,培养的覆盖范围也相对狭小,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养的环境。除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外,如何提高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将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两大课题。

四、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与学生的需求处于不平衡状态。

(1)有过半数的学生反映:“不太满意”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

(2)学生“希望学校在大学生就业成才方面着重给予哪些指导和帮助”时,学生们有48、96%选择“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而“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和“注重社交能力指导”也占据一定的分量(详见图6)。从国家政策和从现实需要上出发,学生需要从就业观念向创业观念转变。在调查中,学生认为“培养自主创业精神”是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关键(占34、21%);而“加强高校就业指导”与“其他因素”也占很大的份量(详见图7)。针对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还是局限于信息发布、政策宣传、技巧培训、协议办理等服务性工作。调研建议,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覆盖大学教育全过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仍然主要面对毕业班,但此时他们大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就业指导工作亟待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辐射,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具体来说,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该涵盖专业知识技能导航,如学习方法指导、新思想新观念介绍、个人完善知识结构帮助等;健康成才导航,通过实施结对服务、心理指南、交流讨论,对大学生在就业求知和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排忧解惑;法律导航,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治意识、引导诚信意识。

从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来看,进一步实现我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管理规范化,特别是如何把就业指导工作切实纳入学校教书育人的整体工作轨道,还有值得深入研究和改进的地方。

学生调查报告

第2篇 中学生寒假社会调查报告

不到两个月的实习阶段我在初中实习,装备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现场评估系统、校园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使校园教学设施网络化,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现在对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如下。

(一)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情况

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大部分教师上网经验不够丰富

互联网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学生。调查显示,93.5%的中学生表示对网络感兴趣,并有11.4%的中学生认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周末和节假日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 与孩子们相比,家长和教师们则大为逊色。45.2%的家长表示不了解网络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69.2%,只有7.7%的家长经常上网。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上网经验明显不足。

2.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

对于课余时间里在校上网条件表示满意的中学生只有19.4%,不满意率达59.2%。24.9%的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上网技巧,而38.3%的中学生则认为学校并没有把必要的网络技巧教给他们。同时,不少教师对于学校的网络资源现状,特别是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满。据教师们反映,校园网络设施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用于展示课件与开公开课,而未能充分运用于平时备课和课堂教学,更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们在校上网的需求。

3.多数家长既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

对于子女上网,27%的家长持赞成的态度,反对的只有15.9%,大部分家长则顺其自然,但近半数的家长表示希望子女将来能从事网络工作。高达九成的家长认为,网络最大的好处是能使子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掌握好电脑技巧;同时,29.5%的家长还觉得网络能促进子女的学习兴趣,11%的家长认为网络没有任何好处和作用。58.5%的家长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网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业。显然多数家长内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网络的好处,更怕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此外,令家长们深感焦虑的事还有:浏览淫秽、反动、暴力信息,产生网恋,痴迷网络游戏等等。

(二)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

1.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1)中学生使用互联网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识,强化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透过网络的窗口,他们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使视野空前开阔起来。全球意识的增强,适应了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对于中学生们今后走入日趋一体化的世界,显然是大有好处的。

(2)互联网为中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3)中学生使用网络有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促进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网络上,电子邮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拉到零距离,在相互咨询、交谈、讨论、倾诉、请教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中学生们旺盛的表达欲、表现欲和社交欲。这对于舒解压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4)中学生常上网,激发了对英语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热情。

2.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1)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学生深受其害。

(2)中学生迷恋网络对学业产生冲击。

(3)网上聊天引发网恋,调查显示,6.7%的中学生坦言自己有过网恋行为(实际比例会更多)。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

(4)网络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5)网吧管理问题依然严重,给中学生造成诸多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

网络环境对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许多机遇。xx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对于信息网络化问题,我们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这是我们进行网络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建议:

1.更新教育观念,推进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

第一,通过宣传和学习,使全体德育工作者转换观念,统一思想认识,抛弃网络有害论,消除网络恐慌症,充分认识到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和网络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重新定位学校德育的目标,把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熟度作为网络德育的首要目标,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判断力和自制力。

第三,重新设计学校德育的内容,在原有德育内容的`基础上突出价值观教育,增强识别评价和选择道德信息的能力;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训练,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与行为实践统一起来;开设网络德育课程,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感。

第四,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

2.培养网络德育队伍,增强网络德育力量

其一,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和考核,使各级教育管理者、德育工作者以及全体教师掌握网络基本知识、技能,并熟悉网络德育的运作方式和手段,学会常见的德育课件开发工具(如authware、director、flash等)。在讲求实效的前提下,改进和充实目前实施的沙河市中小学教师计算机考核的方式与内容,如增加教师利用网络开展道德工作的考核内容。

其二,选拔并培训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网上沟通技巧好,具有丰富的网络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网络德育工作者,由他们提供在线指导,帮助上网中学生解决各种心理、思想、学习等问题;同时,注意在网上收集整理有代表性的德育问题,向有关职能部门反馈,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3.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和网络行为规范教育,自觉筑起心灵的长城

一是加强以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思想品质教育,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筑起心灵的长城,抵制网上各种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蚀。

二是加强中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和安全教育。制定沙河市中学生网络行为规范,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三是各校可以组织中学生统一浏览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题主页,向他们推荐国内外诸多优秀网站,把中学生们的上网热情转化为自觉学习先进文化、陶冶高尚情操的动力。

中学生寒假社会调查报告推荐

第3篇 高校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下面小编跟大家分享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范文,以供参考!

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320人,平均年龄20.8岁,平均年级为2.1年级。

2.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145份,有效问卷138份;二是网络问卷调查,通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大高校的部分学生网上答卷。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人数110人,问卷做到了随机发放;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取信息,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接受访问的65人.三种形式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研究更具客观性。

3.资料处理: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el xx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4.“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另外,调查中占30%的大学生在谈恋爱,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5.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

6.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是否会计划月生活费的这一项调查中,选择有计划的女同学仅为28.4%,男同学则为37.1%。

第4篇 新学期学生思想调查报告

新学期伊始,为及时了解和掌握07级学生寒假返校后的思想动态,进一步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我院组织学生干部通过抽样问卷调查、走访宿舍、个别谈话等形式对07级学生 关心、关注的问题以及 思想动态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 。总体说来学生们的思想基本是稳定、积极向上的,正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学年。显示出青年学生健康、乐观、积极、热情、向上的精神风貌。在我们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成功的形式下,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旨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争做发展的模范,改革的模范,管理的模范,进一步加强师范院系学风建设。07级学生深受激励,在新的学期表现出了昂扬进取的崭新姿态。

一、调查概况

此次调查于2023年2月23日在07级各班同时展开,采取座谈会、走访宿舍形式。调查对象覆盖07级各个专业的学生,以确保本次调查能尽量反映出07级学生的真实看法。

调查内容涉及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的思想动态、对学习、生活、社会实践活动,班团组织建设等思想动态的需求。

二、调查结果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给我们在校大学生所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全方位的。同时,去年的金融风暴对全球的经济影响也无一例外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一方面表现出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的、进步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也应看到,社会和学校发生深刻变革带来了许多复杂情况和矛盾冲突,大学生在某些方面还不适应。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一)、思想方面

大部分同学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积极进取,一方面,同学们积极地学习科学发展观 思想,学习中共十七大的精神,关注国家大事,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另一方面,07级全部同学都参加了院党校的学习,这表现出了同学们对党和国家未来充满信心,在思想上积极进取,并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在面对世界金融风暴的这个问题上,大部分同学表现出了对我们国家保持经济继续良好发展的信心,认为虽然金融风暴对现在的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但是到07级毕业的时候风暴就应该过去了,他们不认为是对他们的一种压力反而是一种机遇。

07级学生对国家的大政方针也非常的关注,认为09年国家把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时很明智的决定。并相信我们国家有能力解决好现实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同时07级学生要求入党的人也逐渐增多,对加入党组织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表示其原因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并早日成材,为他人和社会多做贡献。反映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在学生的思想中占有重要位置。

(二)、学习方面

07级学生面对现在的社会形式和结合自身实际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学习心态积极向上,虽然现在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但是大部分同学认为学业是第一要务,大部分同学对所学课程较感兴趣,但存在不足的是他们在学什么、如何学、如何学以致用这个问题上较为盲目,渴望得到全面而正确的引导。也有一些学生在学习上有一种松劲心理,学习动机的强度发生落差,没有正确的学习目标,缺乏较强的学习动力与意志,认为上了大学就是该及时行乐,好好的放松自己,于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三) 、生活方面

07级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属于80年代末期出生的,大部分同学表示在生活方面都能够自理,能够很好的照顾自己不会让父母担心,大部分同学能够和谐相处,但也有部分同学不知如何与来自不同家庭、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相处,由此而引发的人际矛盾和心理不适往往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烦恼。如有的学生与同寝室的同学长期关系冷漠,稍有不和便恶语相加;有的学生不愿与人交往,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缺少朋友,对外界很少关心;还有的学生奉行 “ 我行我素 ” 的处世原则,过分关注自我,注重自我在人际交往中的地位,过多考虑自己的需要,而忽视他人的需要和存在,对别人缺乏关心和谅解。此外,有些同学不知如何处理与异性的关系,也有的同学过快地将同学关系发展成恋爱关系,过早地沉溺于 “ 两人世界 ” ;也有的陷入单相思而不能自拔,由此而产生情感冲突。

(四)、班团组织建设

班委、团支部,是一个班集体的灵魂,也是一个班的立班之本。班团建设能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增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07级学生对我们的班团组织建设是持肯定态度的。在被问到“你认为学院在加强班团组织建设做得怎样”时,普遍都认为比较成功,效果明显。超过半数学生担任过我院的班委干部,07级学生对于班团组织的文化活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大部分学生很愿意参加班团组织的各项活动,觉得可以促进同班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加强大家的相互理解。当然也存在一部分同学对班团组织建设持否定态度,认为参加这种集体活动时浪费大家的时间,不如自己去多干些自己的事情。

(五)、择业观念 顺应时代要求

07级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普遍不乐观,普遍感觉到就业的压力,而尤其是在当前的金融风暴面前。07级学生对就业前景不乐观的态度主要是因为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与学生自身实力之间的反差使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和竞争力,害怕面对现实。当今社会科学与技术迅猛发展,各种竞争日益激烈,社会需要的人才是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这种人才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全面的知识结构、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创新的精神。但是,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多数学生表现得信心不足。

07级同学在面对就业时的信心不足和竞争力的缺乏,加剧了他们择业心理的矛盾冲突,这种理想自我定位与现实自我对抗的矛盾冲突使他们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焦虑与不安,加剧了他们自我意识的矛盾性。

通过本次调查,使我们对我院07级同学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现状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总体上反映的现象还是可喜的,绝大多数学生思想观念积极,学习态度端正,对待客观事实不极端,但同时反映出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今后更多的关注和端正。当然我们更希望让我们的学生都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形成更加向上的正确的思想意识,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将来社会竞争的考验。

第5篇 中学生英语阅读课情况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中学生英语阅读课情况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英语课程标准》的日益完善,为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将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转变成语言交际运用型教学。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能使学生能够得心应手的应付考试,而且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课堂上形式多样的活动设计,只有通过各种活动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锻炼学生的阅读策略和能力。对此,我们课题组在结题阶段对延安市实验中学初中三个年级随机选取的120名课题实验学生进行了“中学生英语阅读课情况”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目的

我们为期一年的课题《初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活动设计探究》研究已接近尾声,为了进一步摸清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现状,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策略和技巧, 进一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了解我们的研究成果在教学中运用的效果,我们第二次做了问卷调查。

二.调查对象

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三个年级中分别随机选取x名学生,共发放问卷x份,回收问卷x份,有效率达x%。

三.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封闭式问卷为主,部分问题设开放性选择。

四.调查内容

问卷从学生和教师两个维度出发,主要从英语阅读课课堂活动设计和学生在活动中的感受和表现方面设计了十道主客观题。(详见《中学生阅读课情况问卷调查》)

五.调查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20份,分别从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随机抽取了各40名同学。其中约有90%的同学认为丰富的课堂活动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且这些活动能促进阅读效率的提高。大部分同学(占85%)在英语阅读课上能发挥很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剩余15%的同学由于英语基础和词汇量的影响,发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般或者较低。在阅读过程中,约有72%的同学能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理解课文内容上,而20%的同学用于语法句式理解,还有8%的同学用于词汇意思理解上。约有80%的同学在平时阅读中使用老师教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但剩余20%的同学还不能熟练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和技巧。从调查问卷中也可以看出学生(约98%)在阅读方面对老师的期望很高,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老师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设计不同的课堂活动,而且他们喜欢各种各样不同的课堂活动,这就对老师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还需不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能力。

六.调查分析

1.学生方面:大部分学生喜欢上阅读课,课上很积极,但是少部分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和个人差异而对短文阅读望而生畏,于是不太喜欢阅读课,阅读习惯和效果欠佳,他们在阅读课上的积极主动性一般或者很低。经过我们课题组的探究努力,很多学生意识到了阅读策略和技巧的重要性,他们在不断努力去尝试使用不同策略技巧去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同时,学生也期望老师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设计运用不同的课堂活动,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效率。

2.教师方面: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有些老师在阅读课上设计活动较少,注重讲解单词和句型,课堂有些枯燥乏味,因此,课堂氛围不好,学生积极性不高,阅读效率也受影响。

七.调查结论

综合上述实际调查和具体分析,在实施《初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活动设计探究》一年来,学生在英语阅读兴趣、阅读策略和技巧、阅读的积极主动性、阅读习惯等方面有了明显提高,说明我们的课题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克服了阅读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逐步树立了阅读自信,同时也帮助学生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在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同时还需要强化素质教育,设计出灵活多样,丰富有趣的课堂活动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其阅读技能,从而提高英语阅读的效率。

第6篇 关于中学生调查报告

研究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手机也普遍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中学生也逐渐成为手机一族。但社会上对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有不同的声音,我希望通过这次的调查研究活动,正确地认识中学生带手机的利与弊,正确地看待及使用这现代科技的产物。

以下是我调查的情况

1)问卷调查记录情况

学生篇:

①中学生该不该带手机进校园? 占调查总人数比

a、应该 66.9%

b、不应该 28.1%

c、无所谓 5%

②觉得应该的原因是? 占“应该”总人数比

a、和父母联系方便 20%

b、发信息、聊天 40.35%

c、上网、玩游戏 20.16%

d、可以显示自己的身份 12.9 %

e、其他 6.59%

③那觉得不应该的原因是? 占“不应该”总人数比

a、基本上没多大用处 54.56%

b、影响学习 10.73%

c、经济负担,交不起话费 20.34%

d、其他 14.37%

④你有手机吗? 占调查总人数比

a、有 56%

b、没有 44%

⑤如何得到手机? 占“有”手机总人数比

a、亲人赠送 64.78%

b、用自己的零花钱买 15.46%

c、其他 19.76%

家长篇:

⑥你同意孩子带手机吗? 占调查人数的比

a、不同意 45.74%

b、同意 43.22%

c、其他 11.04%

⑦您同意的原因是? 占“同意”总人数比

a、离家远,可随时联系 41.1%

b、让亲子之间更容易沟通 10%

c、随时掌握孩子的行踪 25.6%

d、经济允许,可以让孩子方便联系 13.3%

e、其他 10%

⑧那不同意的原因是? 占“不同意”总人数比

a、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45.73%

b、怕孩子上网和坏人打交道,不健康的信息影响 22.3%

c、手机辐射不利于健康 15.74%

d、怕孩子形成攀比的心理 9.15%

e、其他 7.25%

2)采访记录情况

1、家长:经济条件允许就带。

家长认为带手机最大的好处是联系方便,以便自己更好地确定自己的孩子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而且,在科技发达,手机话费降低,又出现小灵通和校园卡,所以只要条件允许,给孩子配一部是可行的。

2、老师: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

老师认为,一节课才仅仅的40分钟,对于传授知识时间已够紧的了,可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玩游戏、发短信,低着头手指动动一堂课就这么过去了。所以,带手机进校园是不可取的。

3、同学:带手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

有了手机,我们不仅可以更好、更快地联系到想找的人。特别是对于远离家来这里上学的学生,手机方便了自己与家人的联系,至于会影响上课听讲问题,

只要自己克制一下自己,就不会有影响了。

个人见解:

我通过这次的活动充分地认识到手机的利与弊,我个人觉得学校也不能一味地禁止学生使用手机,这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叛逆心理,越不能做的就越做,老师和家长要正确地引导才能让我们健康的成长。

我体会到中学生带手机似乎成了一种流行,科技的发展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问题,中学生有手机已不再是新鲜事,手机话费成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同时扭曲了他们的消费观,造成了攀比的心理。

一个新产品诞生的时候,人们在尽情享受的同时,也要留,它所给我们利弊,我们应该保持头脑的清醒,学会保护自己,不轻易相信手机短信中的中奖信息,防止受骗,科学使用手机,让自己成为手机的主人。

现在的我们不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了,我们也需和外界联系,只要有自制力,并开发适合学生用的手机,也是可以使用的。我们要从各个角度看待它的使用。

关于中学生性格特点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学校在培养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也越来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研究证明,各种非智力因素在中学生学习、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这里所研究的性格品质正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是其核心的成分。中学阶段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中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也显得尤为重要。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人相适应的习惯化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由于家庭及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现在许多中学生在性格品质方面出现了如:依赖、任性、冷漠、情绪不稳定、社交困难等性格缺陷,急需正确引导和帮助。为此,我们提出了这项研究课题。我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抓住中学阶段这一性格的良好塑造期,在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性格中的缺陷和弱点,努力帮助他们形成热情、开朗、诚实、勇敢、果断、坚毅、勤奋、自信等良好性格品质,从而为国家培养既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又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的二十一世纪合格人才。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中城镇户占30%,农户的约占70%,且农村家庭经济上较宽裕。这些学生们存在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以自我为中心,情感脆弱,意志薄弱等性格缺陷,急需引导和帮助。为了全面了解我校中学生的性格特点,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法。

二、调查过程

1.调查对象

本阶段的研究对象为初一、初二两个年级的学生2.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我们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通过对157名学生答卷的认真分析,了解了学生的性格特点。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调查问卷中学生性格自测题

(1)遇到不公平的事情你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吗?( abm )

(2)一个人时,常常幻想自己的未来吗?( vam )(3)同学们认为你热情好动吗?( vcz )

(4)你干任何事都能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吗?( mxa )

(5)你觉得你有可能成为班干部吗?( vac )

(6)你对学习和其他事情都满怀希望吗?( bzm )(7)同学有困难你能热情帮助吗?( cax )

(8)你喜欢与人争论吗?( abc )

(9)你做事喜欢有始有终吗?( acb )

(10)老师和同学认为你有想象力吗?( abx )(11)你愿意向希望工程捐款吗?( vax )

(12)你的老师认为你的想象力强吗?( czb )(13)与别人相处时你能忍让吗?( cav )

(14)你对许多事情都爱发表不同意见吗?( vaz )

(15)你在同学中有威信吗?( cma )

(16)你遇事能三思而行吗?( mxb )

(17)你对无拘无束的生活充满幻想吗?( acx )(18)你有能力参加很多课余活动吗?( vzx )(19)在紧急情况下你能舍己救人吗?( czm )(20)对你来说人格尊严很重要吗?( cmx )(21)如果一件事成功的希望很小,你会努力去做吗?( vab )

(22)你羡慕英雄人物吗?( vam )

(23)你善于同周围的同学朋友交往吗?( amb )

(24)你喜欢说大话吗?( cbm )

(25)你经常怀疑别人说你坏话吗?( bzv )

(26)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明智的人吗?( mxb )(27)你的爱好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常常走极端吗?( vbc )

说明:括号中的三个答案依次为是、比较是、不是。每个问题只能选一个答案。

2.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我们分别在初一、初二年级各抽取了两个班的学生参与,共计157人。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得8个以上 a 的28人占总人数的17.8%

得7个以上 b 的5人占总人数的3.2%

得6个以上 c 的51人占总人数的32.5%

得6个以上 m 的7人占总人数的4.5%

得6个以上 v 的53人占总人数的33.8%

得6个以上 x 的3人占总人数的1.9%

得4个以上 z 的40人占总人数的25.5%

说明:

★ 得8个以上 a 者的评价凡事总想做得尽善尽美,常立志而不立长志,容易见异思迁,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有些夸夸其谈。

★ 得7个以上 b 者的评价做事有一定的兴趣,但虚荣心强,有点自以为是,志趣平庸,做事急躁,但又不乏善良和热情。

★ 得6个以上 c 者的评价为人热情,富于想象力,很诚恳,有正义感,有人情味和求实精神,做事循规蹈矩。

★ 得6个以上 m 者的评价做事讲求实际,遇事有主见,对生活充满信心,渴望得到同情,不幻想,总是想从生活中汲取有益的东西。

★ 得6个以上 v 者的评价天资很好,很有理想,总是尽一切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愿望,有时有些得意忘形,在成绩面前从不停步,但遇到挫折时容易消极。 ★ 得6个以上 x 者的评价对自己和别人都始终如一,不幻想,缺乏热情,总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保护着自己的利益,对外界所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 ★ 得4个以上 z 者的评价固执多疑,总处于被动地位,对任何事情甚至自己的事情都无动于衷,麻木不仁,有才能但不会选择自己的道路,自立能力差。3.结果分析

我校初中生的性格特点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在性格特征方面具有如下优点:他们兴越广泛,敢想敢说,为人热情,尊敬师长,富于想象力,肯于动手,勇于实践等等。

他们这一特定群体,在性格方面突出表现出以下弱点:

① 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

② 情感脆弱,承受挫折能力差;

③ 嫉妒、报复心理强;

④ 自私、利己主义思想普遍;

⑤ 任性、固执、爱发脾气。

四、研究方向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和课题的研究计划,我们下一步要做的主要工作是进一步分析、研究我校中学生性格特点的形成原因,主要通过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的文化水平以及周边环境、个人兴趣爱好的调查,为下一点探索培养中学生良好性格的新途径做好准备。

关于中学生读经典名著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读经典名著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

“名著”是很容易让大多数中学生敬而远之的两个,特别是在选择日益增多的今天,反映中学生校园生活与情感的小说随笔与成功的同龄人自传更受中学生欢迎。它们有时代气息,符合中学生心理需求,自然比那些距离遥远、长篇巨制的名著更有吸引力,但这正如大众与精英的关系,谁也不能取代谁,而后者更值得关注。

然而在知识大爆炸年代,读书却变得更难了,难在书的选择上,如何选择一本好书?按理说,那些经过悠悠岁月沉淀、经过优胜劣汰流传下来的经典名著,应该是我们的首选,但事实并非如此,这点在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据上海译文出版社组织的一次问卷调查反映,有85%的学生不读名著。 尽管不读名著的孩子一样能长大,但是可以肯定,读名著的孩子和不读名著的孩子长大了会有所不同,就像有首现代诗里写的一样:“写诗的人与不写诗的人,没什么不一样/读诗的人与不读诗的人,不一样”。

当代中学生在认识名著中有几个比较有代表的误区:

误区一:名著是闲书,没有教辅书来得实在。(采访对象:李佳佳,女,高三学生)

其实,我在念小学时,就开始接触比如《西游记》、《格林童话》之类的名著,开始并不是很愿意去看这些看不太懂的东西,但父母总在耳边说:看名著就像锻炼身体一样,一辈子受益。尽管名著中的语言不太符合我们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但是我还是能感觉到,这里的爱情故事比时下流行杂志上的爱 情故事,不知要高出多少个档次。而且,那些巨匠们玩情节、玩思想,的确很有味道。

我和名著划清界线始于高一。记得有个周末,我一睁开眼来就随手拿起枕头边的《红楼梦》,看着看着,情至深处,我竟然伤心地哭了起来。也不知过了多久,父亲敲门进来喊我吃饭,看到我这个样子,再看看我手里的书,他竟然气愤地把书撕成两半,还嚷嚷道:“你难道不想考大学了么?”

“是看名著重要还是考大学重要!”父亲边说边开始收拾我的书桌,把所有和学习无关的书籍都没收了,临了他还说:“等你考上了名牌大学,随便你怎么看!”我当时特不理解,这是记忆中爸爸第一次冲我发脾气。

很快,期中考试的成绩就出来了,我们班级有50个人,我只考了第36名。说实在的,我能感觉到这次考试我发挥出了自己的真实水平,我也就这么大能耐了,这也使我看到了重点高中学生的实力,要赶上他们、甚至是超过他们,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终于明白了老爸为什么不要我看名著了,不管是名著还是什么书籍,只要是课外书,有几本比教辅来得实在啊!

误区二:太忙了,哪有时间看课外书(采访对象:陈冬冬,男,高二学生)

我从来不看课外书,中外名著,我也打小就没有接触过。但是你不能据此断定我不爱学习,相反,从我有记忆以来,我总一直在忙着,甚至远远比一般的同学要忙。

记得还在念幼儿园的时候,我的休息时间就只有周五一个晚上,可以看看动画片,但是不能超过90分钟。周六周日,我就在文化宫的各个兴趣班学习,我学过绘画、书法、钢琴、吉他,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接触英语。

记得高一的时候,有个朋友来我家做客。当他看到我的书架上一排一排花花绿绿的书时,大为感叹地说:“想不到你不是个书呆子嘛,知识面这么丰富啊!”但是不过三分钟,他又说了一句:“怎么这么多书,连一本名著也没有啊!”

我还没来得及答话,就被刚好送果盘进来的妈妈抢了先:“我家冬冬现在准备出国,外语要补的东西很多,没时间看那些课外书。”

是啊,小时候,是不知道看,现在,是没时间去看。

误区三:名著该有保质期吧。(谢贝贝,女,高二学生)

在不少人眼里,我应该是个熟读“四书五经”的女生,因为我的文章常常在报刊上发表,甚至我还会写成人的爱情小说。但我从来不看那些名著。尽管我每个月花在买报刊书籍上的钱绝对不低于100元,但是这些都是很实用的,我可以学到东西,这些东西对我写文章很有帮助。

我第一次接到编辑电话的时候正念初中三年级,他问我:“你都看了哪些中外名著?” 我说:“我从来不看那些,因为我感觉名著的语言习惯和我们现在的大不一样了,如果看得多了,我还担心自己模仿上了,那样就有可能写不出东西了啊。”

编辑沉默了好久才说:“孩子,你现在还小,不能功利,现在多读些书,等你以后走上社会了,或者是等你写过几年文章之后,你就会明白,名著和流行小说、期刊之间的区别。”

我暗自感觉好笑,思想和老爸的一样老土!显然我们之间有了代沟。

我真搞不懂,名著真有那么重要么?写名著的人和我们不属一个时代,他们写的是那个时代的文化,难道名著就没有保质期么?为什么我们要搁下时下一些很不错的“写家”的东西不看,去看这些古董呢?有几个人真能看懂啊?

个案采访结束后,我很诧异:名著是良药,又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为什么时下中学生都要和名著划清界线、势不两立?

首先可以肯定,只要处理得当,读名著和考大学是没有半点矛 盾的。读大学的时候,曾经聆听过某博士生导师的讲学,他研究的是自然科学领域,但是他的演讲主题却是———《浅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在讲座中,他风趣地谈道:“若想考我的博士生,先准备好《老子》,想过我的答辩,先熟读、读通、读精《老子》———否则我不会安排答辩的!”其实,从许多名人传记、回忆录中都可以看到,这些伟人们是如何成为伟人的,套用牛顿的一句名言就是“我现在之所以显得很高大,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何为“前人的肩膀”?在历史长河中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也!

其次,为了准备出国没时间读名著。出国“留学”,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我有个深圳的朋友,高中毕业就被送到了加州一华语学校,到国外去学汉语也算是奇闻,当时她理直气壮地说:“有了洋学历,还担心回国找不到工作?”她是去年六月份回国的,一心以为拿了洋文凭,进杂志当编辑记者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她错了,直到笔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她仍然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没有人买我的帐?不可否认,在某些学科领域,尤其是尖端学科,发达国家是要比我国领先———但是,也无需怀疑,在基础学科上,我们也不落后于人家!西方的月亮并不就比中国的圆!庆幸的是,已经有不少媒体、评论人士在关注这一“拔苗助长”现象了。

再次,名著到底有没有保质期?采访中,谢贝贝同学很聪明地进行诡辩:沙丁鱼会过期,面包会过期,连保鲜纸也会过期———为什么名著就没有保质期?明白这两类事物之间的本质差异就不难发现这是个诡辩了!沙丁鱼、面包、保鲜纸与名著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属于外在的,后者是内在的,前者是物质,后者是精神。为什么说名著不会过期?那是因为名著是经过历史选择的结果。

不管怎么样,中学生远离名著是个事实,尽管记者的采访不一定十分全面,但却正好与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调查数据相吻合。

老师和家长: 名著,读还是不读?是个问题!

85%的中学生不读名著,究其原因,很是复杂,因为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没有时间读、读了和高考、中考又没有多大关系、名著“晦涩难懂”等等原因都是当代中学生不读名著的重要原因。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充斥下,在“快餐文化”的漩涡中,一些青少年跟着浮躁的风气走,扑向网络、卡通。名著当然就被冷落了。但是,名著大都是经典,而经典是永恒的,有着永恒的价值和魅力,到底是读还是不读?

笔者有机会与某中学高二年级学生谭吉明(以下简称学生)和他的父亲(以下简称家长)、某重点中学语文老师谢老师(以下简称老师)及菏泽某大学社会学教授陈斌老师座谈了一次,下面记录的仅是讨论的精华部分。

笔者:谭同学你好!听说你是学校社会调查小组的主要负责人,你们有没有在中学生读名著方面的情况做过调查?

学生:在我们学校做过。那是在教育部对全国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名著阅读问题做出明确规定之后,教育部把20部名著(针对高中学生)以教学大纲的形式确定下来。我们学校组织过一次调查,发现还是有绝大多数的学生没有看这些必读名著。

笔者:谢老师,能就中学生与名著谈谈你的看法么?

老师:中学生热衷于名著的确不多。这几年,我们国家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动作是很大的,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学生热衷

关于中学生自信心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原因

自信心对每个人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体力上,或处事上都有基石的支持作用。自信是成功的基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孟特曾对 800 名男性进行 30 多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成就最大者与成就最小者之间,最明显的差别不是智力而是自信心。研究表明,自信心总是与主动、独立、创新、勇敢、开朗、乐观等健康心理相联系,而缺乏自信心总是与自卑、被动、依赖、保守、怯懦、软弱、不求上进、忧郁等消极心理相联系。自信心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自信心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自我情感,是个体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一种积极的自我肯定,并由此做出相应的社会行为。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品质,是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目前,大多数中学生缺乏自信心,造成厌学、自卑、孤僻、依赖、不求上进等不良心理现象。为此,我对如何培养和增强中学生的自信心深入研究,进行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1) 调查对像:初二年级学生 150 人

(2)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

三、结果与分析

(1)自我评价的调查结果

数 项

据 目

指标

学习及各方面不如别的同学

处理事情的能力较差

在公众场合不敢表现自己

思考问题的方式消极悲观

评价自己“很差”“不能干”

学生人数

70

36

122

63

36

百分率( % )

46.7

23.6

81.3

41.8

23.6

(2) 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学生自信心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 46.7% 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方面及很多方面都不如别同学,这些学生在集体场合中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集体活动中有压迫感,从不愿甚至排斥集体生活; 23.6% 的学生认为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较差,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身心自信;有 81.3% 学生极少或从来不

敢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惧怕参加竞赛性活动特别怕人笑话;有 41.8% 的同学消极悲观造成不求上进、被动学习和压抑等健康的心理;而约有 23.6% 的学生结自己作了“很差”、“不能干”等消极评价,面对困难挫折时,他们常常害怕、退缩、易放,而不能努力解决困难,惧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在活动时总是选择那些较容易的活动而逃避那些有一定难度或挑战性的新活动,甚至有“破罐子破摔”倾向。

四、中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

1 、教育思想的影响

我国的传统思想中,强调学生应谦虚,应服从教师,子女听从父母,很少考虑个人存在和发展的价值,作为教师和家长很少去关心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因而很少提倡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而且教育一直以来是在抓升学率,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规律和个别特点缺乏正确认识和尊重,未能正确把握“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学生。”“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等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往往对学生批评多,鼓励少,忽视学生的努力和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学生除非成绩出众,否则难以得到赞扬。这样会造成某些成绩好的学生盲目自满,而更多的学生因在学习中成绩平平而受到批评,或被老师冷落,这样的结果造成大多数中学生缺乏自信。

2 、不良家庭教育的影响

(1) 过度溺爱使学生盲目自信

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父母的全部希望,不少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懂事、最优

秀的,只是还小。从而过份的纵容和溺爱,使养中处优的孩子容易产生盲目自信,而且易产生优越感,受不了一点委屈。过度的照顾和过份的保护,使孩子缺乏独立活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不善于与他人交往。过份依赖人的孩子,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畏缩退避,而这更易遭受挫折失败。

(2) 过高期望或过于严厉使孩子缺乏自信

有些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过高目标,使孩子经常受到父母的否定,这会使孩

子产生持续失败的挫折感,积累“我不行”的消极情感体验,从而缺乏自信。有些父母对孩子期望较高,当孩子一出现问题轻则批评、否定,重则挖苦、讽刺,甚至进行棍棒教育。长期处于这种缺少接纳、关爱的环境中,孩子会怀疑自己和价值和能力,久而久之,更易遭受挫折、失败、缺乏自信。

(3) 横向比较和消极评价使孩子自信心不足

对家长来说激励孩子最常用的方法是将自己的孩子与他人孩子进行比较,殊不知这样比

较是有害的,把孩子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较,比掉的恰恰是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父母的评价是孩子认识自己的依据,父母的否定与消极评价会使孩子缺乏自信,产生“己不如人”的消极观点。

五、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途径和方法

1 、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锻炼机会,培养自信心

在入学之前,学生的成绩平平或有偏科,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有些学生甚至有恐惧心理,我们应理解学生,帮助他们正确评价自己过去的成绩,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会迎头赶上的,当学生有所进步或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应及时地给予表扬。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给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在讲解重点、难点时,要由浅入深多设疑问,请同学们自由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尽量鼓励学生通过讨论,争议去解决问题的难点,对有勇气站起来回答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回答问题比较完整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尽量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帮助。这样才能让学生不断的获得成功的体验,在研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每一节课的内容,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增强了学习自信心。

2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更多的爱和更多的帮助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优势。我们应注意发现和抓住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想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树立起“天生我才心有用”“我能行”的信念,相信自己的力量,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必有成效。同时,我们还应注意自己对学生的教育态度,正确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多给予肯定和鼓励。平时,可以通过点头、微笑、夸奖等方式使学生感到安慰、满足、自信。有的男生易犯错误,我们要耐心进行教育以理服人,使他们有适度的羞耻感,又不让他们与大家隔离开来。在教育时,应就事论事,不随意论断他的品性。当他做了好事后,应及时予以表扬,既消除同学对他的反感,也使他体验成功的喜悦,渐渐形成自信、勇敢而自制的良好性格。在这个过程中,免不了受挫折,当学生在失败和错误面前,要教育学生不要只看到失败这一结果,而要看到努力的过程,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失败,敢于面对错误,并且人错误中学习经验和教训,要学会自我调整。

3 、开展各种活动,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

我们支持学生有一定的冒险精神,有克服困难的决心,有与其他学生一比高低的勇气,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在对抗、竞争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动员、鼓励学生参加校运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卡拉 ok 比赛、文艺晚会和社会公益活动等,不断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 、密切联系家长,共同培养学生自信心

我们要重视家访,与家长经常电话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情况,及时帮助家长改变不正确的教育态度,特别要求家长重视自己对孩子的正确评价,要求家长给孩子更多的爱和更多的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相信通过自己努力是能够成功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使学生自信心得到全方位的培养,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自信心就像催化剂能将人的潜能调动起来,使人们百折不挠不断努力最后获得成功。教师和家长应共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各种活动、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条件,给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适度的期望,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的成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使他们经常获得成功的经验和感受,增强抗挫能力,培养独立生活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提高中学生的自信心,使自信心在能力的支柱上成长,继而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奋发图强。

第7篇 中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调查报告

本课题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xxxx初二级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进行调研,总结分析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基本现状以及探究出导致此现状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从而促进xx初中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xx 信息技术能力 基本现状 发展策略

自xx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xx]33号)。通知要求,“从xx年起开始用5-xx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经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区的中学及部分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学校虽然都积极地响应号召,但由于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学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而且,由于我省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部分贫穷地区的学生信息意识弱、信息能力低、信息道德缺,总体的信息素养比较低。然而,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学生的信息素养直接关系未来社会信息化的水平,同时,更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生的信息素养当中,信息技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它包括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分析、信息的加工。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具有追求新信息、运用新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从瞬息万变的事物中捕捉信息,从易被人忽视的现象中引伸、创造新信息的能力。

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区的中学及部分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学校虽然都积极地响应号召,但由于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学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而且,由于我省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部分贫穷地区的学生信息意识弱、信息能力低、信息道德缺,总体的信息素养比较低。

1.1 了解xxxx初中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和教学提供帮助。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本次调研了解即将升上高中的同学的信息技能是否为零起点或者是已经具备一定技术能力,为相关部门修改高中信息技术教程提供信息源,也为老师设计出更合理的教案提供帮助。

1.2探索导致xxxx初中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不足的原因。

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综合分析找出原因,为当地教育部门、学校实施相关措施

提供依据,并向当地信息教育提供一定可行性的建议,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目标。

1.3 引起家长、教师以及相关部门对学生信息技能水平的关注。

中学生信息技能的提高离不开家长和老师更多的指导,通过本次活动可以引起家长、教师和相关部门对此问题的关注,为提高中学生信息技能水平提供良好的环境而努力。

本调研采用随机抽样的形式调研xx市初二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情况。问卷发放的对象为xx市各中学的初二学生。本次共发放调研问卷273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60份,问卷有效率为95.2%,说明问卷调查达到了较好的调研效果。其中,发放城镇学生问卷109份,发放农村学生问卷111份。

调研对象及内容

调研重点是学生电脑的普及率、学生对电脑的使用情况、学生对电脑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以及学生对信息的认识情况。

本调研对抽样选择的两所高校的领导、普通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进行了访谈,以个别访谈为主,集体访谈为辅,每所高校访谈领导2人、普通教师2人、学生2人。其中访谈的领导包括校长以及教务处主任,教师包括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和其他任课教师,学生随机进行访谈,学生家长包括家中配置电脑的和家中没有配置电脑的家长。

第8篇 关于中学生文明礼仪习惯调查报告

课题名称:关于中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调查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中国人的形象,所以,我们决定针对中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号召大家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调查的50人中,有36人习惯优秀,在他们之中,我们对其中的8人进行了采访,他们认为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就标志着一个人的内在素质,他们追求的不仅是优秀的学习成绩,而且道德修养的高尚。

文明礼仪习惯一般的有85人,所占比例较高,我们与其中的13人进行了交谈,通过与他们的谈话。我们发现他们普遍有一个误解。他们认为这些行为都是虚假的,不必太注重,差不多就可以了。所以并不注重文明礼仪习惯,因此说话做事很随便。

文明礼仪习惯差的中学生仅有29人,所占比例最少。我们从中抽出了人采访。这些学生根本就没有意识培养的习惯。由于知识方面的欠缺,他们跟本就不懂怎们做才对。对于文明礼仪习惯这个问题,则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更有甚者对自己的做法不以为耻,而反此为荣,觉得自己很酷。

三、建议

(一)给学校的建议

1、增加对学生文明礼仪素质教育的次数。

2、召开讲文明懂礼仪主题班会。

3、向团支部建议,在广播时多宣传一些关于文明礼仪的知识。

4、班主任老师严格要求学生。

5、举行文明礼仪知识竞赛,评出模范班级。

(二)给家长的建议

1、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习惯。

2、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不良的行为及时制止,给孩子做个榜样。

3、千万不要对孩子百依百顺,任由其发展。

(三)给学生的建议

1、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培养来年更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2、使用文明用语,对任何人恭敬有礼。

3、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提醒。

4、一定要端正对文明礼仪习惯的态度。

四、总结与收获

经过此次社会调查,我们得知中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表现一般的学生最多,优秀的人数居中,表现差的人数较少。所以,我们给大家提出了意见。此外,我们还提高了写作水平、社会实践能力。虽然我们在调查中遇到了困难,但是我们仍然克服了。所以我们变的坚强了,也懂得了团结合作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条件。

第9篇 关于中学生上网的社会调查报告

不到两个月的实习阶段我在。。。初中实习,。。。装备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现场评估系统、校园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使校园教学设施网络化,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现在对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如下。

(一)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情况

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大部分教师上网经验不够丰富

互联网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学生。调查显示,93.5%的中学生表示对网络感兴趣,并有11.4%的中学生认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周末和节假日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 与孩子们相比,家长和教师们则大为逊色。45.2%的家长表示不了解网络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69.2%,只有7.7%的家长经常上网。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上网经验明显不足。

2.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

对于课余时间里在校上网条件表示满意的中学生只有19.4%,不满意率达59.2%。24.9%的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上网技巧,而38.3%的中学生则认为学校并没有把必要的网络技巧教给他们。同时,不少教师对于学校的网络资源现状,特别是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满。据教师们反映,校园网络设施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用于展示课件与开公开课,而未能充分运用于平时备课和课堂教学,更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们在校上网的需求。

3.多数家长既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

对于子女上网,27%的家长持赞成的态度,反对的只有15.9%,大部分家长则顺其自然,但近半数的家长表示希望子女将来能从事网络工作。高达九成的家长认为,网络最大的好处是“能使子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掌握好电脑技巧”;同时,29.5%的家长还觉得网络能促进子女的学习兴趣,11%的家长认为“网络没有任何好处和作用”。58.5%的家长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网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业。显然多数家长内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网络的好处,更怕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此外,令家长们深感焦虑的事还有:浏览淫秽、反动、暴力信息,产生网恋,痴迷网络游戏等等。

第10篇 中学生调查报告

中学生调查报告要怎么写?下面小编整理了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本,欢迎阅读!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本: 关于中学生读书的调查报告

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书是进步的阶梯。如果人们不读书,那就没有精神的粮食,所以大家都离不开书本。那大家都喜欢什么书呢?这都往往因人而异,有的喜欢漫画,有的喜欢童话,有的喜欢伊索寓言对于大家的课外阅读情况,我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青少年时期,他们热情活泼,求知欲强,带有很强的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已不满足于课堂内的书本阅读,而是渴望从更广泛的渠道去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以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课外阅读就是最好的途径,是课内阅读的进一步延伸和补充,对课内阅读起到强化和促进作用。但是,当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并不容乐观,存在许多不足或误区,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观察,我们都发现了,平日里我们中学生是否有时间去读一些课外图书,答案是肯定的,不过据我观察,身边的同学中读课外书的的确是多的,关于他们所读的书的内容是比较让人的担心的,我并不认为看一些言情小说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一味地钻在这种书堆里,我想:从大体上看,是弊大于利,所以在青少年中提倡健康读书是很有必要的 其实大家都知道读书很重要,都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盅粟,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奇妙。

最近几年的国民阅读调查也显示,还没有人敢说读书不重要,大概是怕别人说自己不思长进、没理想和追求。那么为什么大家不去干重要的事情,而去干不重要的事情呢?读了半天,人也读呆了,工作还成问题,还奢谈什么黄金屋、千盅粟、颜如玉哦!干脆不读了,,打psp去,k歌去。专家们及时提醒,不要用这种功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读书,读书能够让你增加智慧,保持尊严;更多的人说,智慧和尊严先免谈,我需要增加财富,保持健康。

管理者和专家们并不认同这种庸俗的观点,还在不断地追问:你们为什么不读书呢?为什么?当被追问得没有办法的时候,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没有时间读书(盯着电视发傻的时间挺多),没有读书的习惯(上网的习惯有了,还上瘾),书的价格太贵了(比一个汉堡包还贵)。这些当然都是借口。当所有的人都在为不干一件事情而找借口的时候,这件事情就不是用简单的理由可以解释的了。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通过调查分析了中学生阅读的几点情况:

1、读书时间不足

2、缺乏阅读兴趣

3、阅读空间越来越少

4、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

5、阅读的选择类型

调查中引发的思考:

课外阅读无疑是重要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的: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他的话形象地告诉我们,课外阅读是开拓学生视野,开阔学生思路的一条重要途径。从阅读热情和重视课外阅读,语文成绩也相对较好的学生的个例中,我们也明显地感觉到了他们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只是苦于没有太多的时间放在上面,因此虽有对重要性的认识,却不能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我们应该学会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合理地安排好阅读时间,也要懂得挑选好合理的阅读材料,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还应该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走出来,有意识地把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健康的课外读物的阅读益于身心发展和思想、审美等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而作为一个中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仍然是其主要任务,课外阅读只是一种课堂学习的有力补充。所以,中学生必须摆正主从位置,以便于合理安排时间

通过数据分析后,我小组成员认为当今中学生阅读量是十分大的。同学们都认为阅读对于自身的消遣娱乐和素质培养是很重要的。数据显示,中学生十分喜爱杂志,因为它时效性强、内容更新频繁且迎合了中学生对于流行追求的心理。小说、中外名著虽然内容充实、文化底蕴颇深,对中学生素质培养有良好的效果,但因为书中所讲内容通常陈旧,离同学们生活甚远,难以引起同学们的共鸣。

但这种忽略经典文学、优秀作品的现象是不容小觑的,中学生是处在一个生理、心理发育成长的阶段,是非善恶的分辨能力还不成熟,在文化多样性的现今社会中,是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的。在调查过程中,中学生中男生更侧重于科幻、武侠、军事、体育等书刊。而女生则侧重于言情、少女漫画、时尚杂志、文学杂志等。

通过调查,我们对中学生阅读情况得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1、阅读目的多趋向自娱

调查中有的学生认为读名著或其他小说是为了消遣和娱乐,且大多在课外时间阅读。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读名著是为了提高文学欣赏能力,且带有极大的阅读向往和兴趣。从文学名著中可以认识我们生活的社会、认识他人、了解自我,真正理解成功的含义,探索生命的价值,培养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和品质。

2、阅读范围、数量极为有限调查的中学生里,从对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来看,读过其中4本的占7%,读过其中3本的占12%,读过其中2本的占21%,读过其中1本的占41%,一本也没有读的占19%。

从对教育部指定中学生必读的30部中外文学名著的阅读量来看,结果只有20%的高中生读过其中5-10本,且这5-10本大多是中国的文学名著,国外的作品极少涉猎。5%的高中生对这30部作品竟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文学名著的教育意义难以影响到学生和拓宽学生的眼界

3、阅读愿望因课业负担而受到影响

4、阅读方式缺乏正确引导

在对名著选择上,仅有10%的学生是独立地按照自己的特定目的去选择的; 17%的高中生是通过父母、老师的指导去选择的;16%的学生是根据报刊推介而作出选择的。从这里看出,老师、家长、各种传播媒介宣介文学名著,对中学生选择作品有很大帮助。

在阅读名著时,作笔记的高中生占7%;对阅读中发现的问题,会使用相关方面的工具书,或向老师请教的高中生有0.8%。偶尔与同学探讨所读过的名著的学生只有占7%。由此可见,加强对中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指导是多么迫切需要。

此外,被调查的学生当中,经常将时间放在阅读上的非常有限,阅读的书籍大多是休闲性杂志或小说,更多的学生则是愿意去泡网吧娱乐。

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1、文学名著是历史文化遗留的精品。读一本好的书,就像沐浴在春风中,让人心旷神怡,读者与作者仿佛超越了时间和空间,面对面地在交流,在这种感召下,读者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而这种共鸣可能会伴随读者一生。

可见,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心理、思维等还在成长的中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的啊!它对于提高中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激励他们去创新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应努力去弘扬这一文化精神,以此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2、中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后备军、潜动力,其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同等重要。所以,学校、老师、家长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并且在旁指导、培养其独立自主的去选择图书或杂志,学会有自己的主见,多对自己的行为反思,,同时学校还可以多举办一些阅读交流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增长见识、开拓眼界。除此之外,学校、老师、家长、还要促进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正确的思想观念来指导自己的阅读行为。

3、中学生自身要学会选择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图书外,外部社会的客观环境也是很重要的。不难发现,现在的书店、报刊亭、书摊等出售图书的地方,不乏有粗制滥造的图书,但却堂而皇之的摆出来卖,可见图书市场的监管机制尚不完善。

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难保思维尚不成熟的中学生不受到影响。所以政府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管制力度,规范图书市场的运行。为中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以此熏陶中学生的性情,为中学生阅读做出正确的指导。政府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快完善公共设施建设,例如公共图书馆、图书室。

从调查情况看,学生买书者多,借书者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城市、街区缺少相关设施。而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要做到买和借并举才是正确的阅读途径,单凭书籍封面介绍或粗略的浏览一遍就决定购买,会很容易出现买后后悔的情况,这不仅浪费了钱,还达不到阅读的目的。

所以建设正规的图书馆、图书室是非常重要的。受益的不单是中学生,还有广大市民,对建设先进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作为一名中学生,自身要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先进的、优秀的文化作品,拒绝、抵制腐朽、落后的文化作品。要在阅读中多思考、多记笔记,虚心向老师、家长请教,或者运用工具书来解答疑问。自身不单要学会自律、自制,还要帮助其他的同学正确地进行阅读。

与同学多交流阅读心得,吸取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也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了对方,从而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促进了自身的修养和文学素养。

第11篇 2023年9月中学生上网调查报告

中学生上网调查报告

如今,是不是网民已经成为中学生是否“现代”的重要标志。但是,因特网会给中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带来哪些影响?一项最新调查表明,因特网有利于中学生现代思维方式的形成,有利于他们社会化的进程,更能激发其创造潜力。调查显示,中学生网民中,男生的上网率高于女生。上网学生中57.6%的人偶尔上网、40.6%的经常上网,大部分时间都泡在网上的只有2.3%。有59.2%的中学生网龄在半年到一年左右,而两三年网龄的人只有10%,这说明当地中学生上网是近两年的事。

中学生上网多数是在周末或假期,81.2%的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新的信息,23%的学生是为了结交更多的朋友,6%的人上网是为了玩游戏。

在对网络的基本评价中,有半数以上的中学生认为上网是大势所趋,30.5%的学生对网络表示满意,47.1%的人认为对中学生上网应适当指导。

基于大量调查数据,调查认为,上网激活了现代中学生的思想:

网络让中学生接触到了多元的世界文化,接触到开放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和全球眼光;他们通过阅读网上大量的超文本信息,潜移默化地学习了现代的发散性思维方法,懂得在处理复杂事物时必须考虑它与周围事物的种种联系,从而改变传统线性思维固有的死板和狭隘。网络还使中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大大超出他们所能直接体验的生存世界。85.6%的上网中学生认为网络对自己最大的影响是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增加了信息量。59%的上网者是在上机过程中学习网络知识。

网络的全方位、超时空、互动性和隐蔽性为中学生的社会交往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机会。学生可以利用快捷的电子邮件与他人进行远距离交流,这种“戴面具”的交往方式可使中学生在平等、宽松的社交环境中尽情展现自我。调查显示,53%的人上网是为了向外发布信息。

但调查也发现,网络同其他事物一样,除了有利的一面,也给一些中学生带来困扰,如网络容易使少数自控力较差的中学生上瘾、间接和符号化的交往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同他人面对面的交往机会和愿望、网络高技术容易使有的中学生对网络技术产生过度崇拜等。

调查认为,因特网的发展使对中学生的教育工作呈现新的特点,学校教育应该是网上育人与网下育人相结合,以促进中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12篇 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实践与创新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作用,我们组织威海地区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以问卷方式,结果如下:

一、对初中生创造性调查所反映问题的概述

1.初中生对脑科学(包括创造性思维)的认知有了明显提高;上述认知却略有下降。

本次调查表明,初中生对脑科学(包括创造性思维)的认知有了明显提高。这首先反映在问及5项有关大脑科学知识的内容时,对每项内容表示“了解”的被调查者最高为65.2%,最低亦为35.5%。同时,对5项内容全部“了解”的被调查者,已从8.8%上升为11.2%,增长了2.4个百分点。

初中生对各项有关大脑科学知识的认知程度,亦在逐年提高。但若比较对5项内容全部“了解”的被调查者,下降了1.4个百分点。造成这一下降的对象,主要是初中生。

其次就初中生对创造性思维的认知而言,本次调查显示,初中生对上述有关创造性思维知识8项内容“了解”者的比率,大多基本持平或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除第1项较为抽象、笼统的表述“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新颖性、独创性”略有增长外,其余涉及创造性思维具体模式和方法的选项大多有一定程度的回落。在对特定群体的对比分析中还发现,农村中学生群体对有关创造性思维知识8项内容“了解”者的比率,均分别较大幅度落后于大城市中学生群体。

2.初中生自评具有初步创造人格特征比率在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后又呈现出回落。

本次调查显示,被调查者自评“具有自信心与合作性”(我既有自信,又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的占59.3%;自认“有强烈的兴趣与好奇心”(许多别人视为平常的事,我却很有兴趣和好奇心)的人亦达48.1%;43.1%的被调查者自认“有怀疑精神”(对于老师或课本上的说法,我时常表示怀疑,并可以感知和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51.1%的被调查者自认“有较强的意志力和进取精神”(即使遇到不幸、挫折或反对我的情况,我仍能保持学习热情)。

自认同时具有“自信心与合作性”、“兴趣与好奇心”、“怀疑精神”和“意志力和进取精神”的被调查者(即同时选择了上述4项内容的被调查者),即我们认为具有初步创造人格特征的初中生,已从占被调查者的4.7%,上升为占被调查者的11.0%,又回落到7.3%。这反映出近两年来初中生创造人格的培养还存在着较大问题。

3.初中生自评具有初步创造力特征的比率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后,以后又略有增长。

本次调查表明,被调查者自评“具有探究性思维能力”(我能够甚至于习惯运用逻辑推理寻找事物的起因)的被调查者占43.4%; 自认具有对新事物想象的“敏感性与流畅性”(我喜欢联想,头脑中不时有新想法涌现)的人占62.6%;而自认具备“知识基础与信息收集能力”(我可以从众多的信息源中,迅速选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的人亦占54.3%。自评同时具有“探究性思维能力”、 对新事物想象的“敏感性与流畅性”和“知识基础与信息收集能力”的被调查者(即同时选择了上述3项内容的被调查者),即我们认为具有初步创造力特征的被调查者,上升了但增长幅度较小。

4.初中生亲身体验过实践与创新全过程的比率不高,而亲身体验过技术创新全过程的比率更低。

本次调查表明,尽管实践与创新学习活动对初中生科技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亲身体验过实践与创新全过程的初中生数量并不多,无论是通过正规教育或是非正规教育途径,都低于29.0%。

就初中生对体验实践与创新过程中各相关阶段的认同率而言,男性被调查者对其中每项的认同率均高于女性被调查者,其中最高相差近10个百分点,最少亦相差2个百分点。

另外,本次调查还表明,尽管技术创新实践活动对初中生科技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亦至关重要,但亲身体验过技术创新全过程的初中生数量更低,无论是通过正规教育或是非正规教育途径,都低于26.0%。

就初中生对体验技术创新过程中各相关阶段的认同率而言,男性被调查者对其中每项的认同率大多高于女性被调查者,仅有一项例外。

5.仍有约半数被调查者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且存在过于严谨、尊崇权威的倾向。

过于严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信息饱和是创造性思维的四种主要障碍。过于严谨指在思考问题时,只习惯于非常严格确定的思路。这种思想特点只在已有科学知识成果运用时才显得十分必要,而对于深入未知领域从事创造性工作,则产生明显的消极作用。思维定势是指思考问题时的一种思想惯性,人们常常不由自主地依靠已有知识按固定思路去考虑问题。从众心理是指思考问题时屈从于大多数人的见解。尊崇权威,有时是很自然的,如对科学的崇尚而产生的对某些著名科学家的尊崇,这并非无益;但因尊崇权威而导致不敢坚持自己的独到见解,则是有害的。信息饱和指思考问题时头脑中装了过多的信息,堵塞了自由思考和想象的途径,影响了创造性设想方案的产生。

本次调查显示,虽有较大好转,但仍有50.9%的被调查者“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讲究严格的步骤”;54.4%的被调查者“常为自己无意中说话伤人而闷闷不乐”; 42.6%的被调查者“不愿提那种显得无知的问题”;“对于老师或课本上的说法,我时常表示怀疑”的被调查者不足一半; 33.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不会去做可能给自己带来风险的事”。初中生认同自己在创造性思维中存在4种障碍的比率则是变化不大,且有降亦有升,反映了约半数初中生在创造性思维中存有4种障碍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

6.在创造、发明与个人的关系上,持消极态度的人数有大幅度减少;女性初中生在创造、发明与个人关系上的正确认识率要高于男性。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创造、发明与个人的关系上,持消极态度的初中生人数有所减少。如表示“本人不打算在任何领域进行创造,不关心这个”的被调查者减少;认同“发明是专业人员的事,与我关系不大”的被调查者也减少;而赞同“创造能力是人人具有的潜在能力,是人类普遍存在的能力”的被调查者则上升至65.1%;认同“搞‘小发明’有助于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的被调查者也猛增至75.1%。这表明绝大多数初中生面对转型时期的社会变化不再感到困惑,具有适应社会进步的自信和参与竞争的勇气。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本次调查表明,超过半数(52.9%)的初中生表示“无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都注意发扬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并创新的科学精神”;当然,还有少数初中生对科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倍感压力,因而对人生和社会均持消极的态度(我们在个案调查中亦已发现),这还是值得注意的。

另外,本次调查亦表明,女性初中生在创造、发明与个人关系上的正确认识率要高于男性,因此应更侧重对男性初中生进行相关领域的教育。

二、对近几年来初中生创造力培养主体变化的概述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1.初中生创造力培养主体变化的概述

(1)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设施的改善,有利地促进了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发展与创新。

具体来看,中学教育观念落后的状况已有所转变,如认同中学“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掌握观察、想象、记忆、思维等方法”的被调查者,增至66.5%;表示老师在实验课上“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准确、熟练的操作技能”,又增长了;而认同“部分教师已改变了传统的讲授方式,而将小组讨论、提出开放性问题(没有唯一答案)、鼓励学生自己探究等引入课堂”的被调查者为57.5%;肯定“大多数老师在教学中注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使用幻灯、录相、计算机和多媒体等以辅助教学”的被调查者为49.1%,均呈上升趋势;这表明素质教育在中学正得到逐步发展,大约1/4以上的中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上获得了学生的好评。

再如,本次调查84.1%的大学生认同“学校的计算机中心、图书馆或其它场所可以为学生提供上intenet网的机会”;60.4%的被调查者表示大学里“多数教师具有人格魅力,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亦会传递情感及价值取向”;赞同“学生与授课教师之间或与论文辅导教师之间有平等的学术交流机会,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比率为61.0%;认可“学校团委、学生会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参与创造和实践活动”的比率为58.9%;这表明被调查者对我国大学教育环境持正面评价的比率基本上已过半数。与此同时,认同大部分老师教学是“间接启发式”的大学生,已达42.4%,与它表明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正从教学方式的变革做起,在逐步实施素质教育。

(2)家长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家庭经济条件的优化,使得更多的初中生能够享有“民主型”教育及相应的物质上的支持。

从家庭培养初中生创造力的状况来看,在本次调查中设定的孩子“拆装闹钟”的具体情境中,52.7%的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表示赞许,其中大部分还陪同一起做(民主型)。这反映随着近几年来教育大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超过半数以上的“独生子女”的家长们,已经开始放弃“压制型”教育方式,而转为启发、帮助的“民主型”教育方式。

与此同时,本次调查表明,家庭在初中生创造性培养方面的环境进一步得到了优化,如 62.3%的被调查者认同“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父母总是鼓励我自己选择衣服的款式和颜色”;表示“父母支持我参加科技、环保、语言、音乐、美术等方面的课外或校外活动”的被调查者占67.5%;表示“家庭能够提供我所需要的课外读物”的被调查者占65.7%;62.6%的被调查者认同“父母经常与我一起评价社会上人们做出的好的或坏的行为”;59.7%的被调查者认同“父母鼓励我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领域” ;表示“父母通常不会用压制甚至打骂的方式教育我”的被调查者占65.1%。

为了便于作出综合评价,我们把同时选择了上述7项调查内容的被调查者的家庭,界定为初中生创造性培养环境优良的家庭――即营造了有益于初中生创造能力培养优良环境的家庭。经统计,初中5.1%、

(3)各级社会机构、团体的努力和大众传媒的积极参与,为初中生营造了一个更为有益的成长环境。

社会作为一个对初中生进行创造力培养的主体,这几年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各级社会机构、团体组织的各类竞赛活动,大都能够吸引相当数量的初中生参与,而与信息学和环境相关的竞赛活动参与率更在逐步增长。如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系列活动,初中生的参与度已不断增长;初中生环境保护竞赛系列活动也不断增长;而初中生作文(含文学、科技征文)比赛的参与度更不断增长;其它如初中生夏令营或冬令营系列活动,以及初中生语言、朗诵竞赛系列活动,也有较高的参与度。

再者,本次调查中有44.1%的被调查者认为“大众传媒会针对初中生开展有特色的科技文化宣传教育”,好评率增长了;这表明大众传媒近两年在初中生创造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得到了更多初中生的认可。

2.初中生创造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现行教育体制在初中生创造能力培养方面仍有很大的局限性。虽然我国的教育已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但由于受经济发展制约,目前教育事业仍还存在着人民群众的需求与教育资源数量供给不足的矛盾,它导致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学校仍无法根本摆脱应试教育,其突出特点是升学成为教和学的目的,应试成为教学工作的中心。这一点在中小学表现得尤为明显,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已制定了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等一系列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政策措施,但问题仍很严重;在高校虽不存在升学压力,但应试教育的阴影依然存在,并集中体现在“考研”大军长达一年多的“备战”上。

例如本次调查显示, 认为“考试、升学是中学排在最重要位置的事”的被调查者,从1998年的85.6%降至2023年的71.2%,2023年又增至77.3%;感觉“学校不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课业负担很重”的中学生比例,从2023年的44.2%,上升为2023年的45.2%;而认同“学生平均每天在校学习时间超过8课时”的中学生,2023年和2023年均为56.7%,说明超过半数的中学上述状况无任何改变。

分析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46.5%的中学生认为“大多数老师授课完全是重复(或在黑板上书写)课本上的内容,并时时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觉得自己处于被动接受的紧张状态”;还有高达61.8%的中学生认同“为了应付考试,老师在课堂上经常是让学生大量演练习题,同时介绍各种解题方法”。

(2)教育观念的滞后使得初中生创造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各方面应有的重视

没有对初中生创造力培养的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有的虽已有认识,但还没有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体现出对初中生创造力培养的重视。

就教师和家长而言,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这个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因而也就不可能予以应有的重视。部分家长和老师即使能认识到这个问题,由于受到教育体制、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局限,也不可能对初中生创造力的发展给予多少实际的重视。例如本次调查中,“一般来说,老师只喜欢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分别得到62.0%的被调查者的认同,这表明教师仅从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转变;而赞同“大部分学生对教师都有一定的畏惧感”的被调查者占51.8%,说明教师不能平等、宽容的对待学生,在营造学生“敢于质疑”的环境上还存在很大问题。与此同时,仍有27.5%的被调查者表示“为了提高我的学习成绩,父母经常要求我做‘额外’的家庭作业”,殊不知这种做法恰恰会扼杀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

就初中生自身而言,他们是被教育者,其观念主要是受教育者的影响。他们虽然知道创造发明对社会、个人有极重要的意义,但在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活动中,却呈现出较低的参与度。此外,还有少数初中生面对转型时期的社会变化感到困惑,对科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倍感压力――缺乏适应社会进步的自信和参与竞争的勇气,例如有17.7%的初中生表示自己“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缺乏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并创新的科学精神”。这些都反映出初中生对培养自身创造力的重要意义还未真正认识。

(3)课程改革的相对滞后使得不合理的教育内容仍在实施,影响了初中生创造力的发展

应该指出的是,按照现代教育观念制定的我国中小学新的课程标准和据此编写的新教材,无疑会对初中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新课程教材尚处于实验阶段,并未在全国推广使用,这就使得不合理的教育内容仍在大多数学校实施,影响了初中生创造力的发展。例如,我国在基础刻育改革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尽管“探究”学习方式对初中生科技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但在本次调查中,认同“学校的相关科学课程是否为你提供过尝试进行完整的(包括上述所有8个阶段性过程)实践与创新学习活动的机会”的中学生,仅为28.8%。

(4)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的工作还很艰巨

从前述之调查结果看,与1998年和2023年相比,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教育方式等方面均有相当程度的进步或改进,但情况仍不容乐观。如本次调查认为大部分老师教学是“灌输式”的中学生高达46.5%,而尚有23.8%的被调查者表示“父母通常会用压制甚至打骂的方式教育我”,更是令人吃惊!

这是因为,家长群体文化程度过低(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的父亲或母亲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制约着其自身素质的提高;而教师本身素质不高,主要因其自身所受教育存在缺陷――这是以往不合理教育体制而造成的消极影响,消除这些消极影响决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通过艰苦的努力,包括自学、培训等。

另外,还有一些“间接的”教育者,如一些大众传媒节目的编导者,他们制作的节目不乏教育性,但由于其本身素质欠佳,导致一些教育观念滞后的节目充斥荧屏。如以倡导记忆知识为主的各类知识竞赛,至今仍久盛不衰,其导向与初中生创造力的培养是相对立的。看来提高这些“间接的”教育者的素质,亦应摆上日程。

三、对策及建议

(一)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能力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和人才观。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建立师生间平等融洽的关系。

(二)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创新能力

1.注重物理学史教育,激发创新意识;

2.注重启发式教学,调动创新思维;

3.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4.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失败的精神;

5.培养学生协同合作的精神。

(三)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1.理解原理,创新实验方法;

2.想方设法,创新演示实验;

3.结合教材,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

(四)注重实践与创新,培养创新能力

1.加强课堂内的探究活动;

2.加强课堂外的探究活动。

精品学生调查报告集合(12篇)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此次调查范围覆盖华南师范大学17个院系,包括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在校的本科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80份,实际547份,回收率为94、3%。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回答问题。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调查相关文章

  • 人力资源调查报告(8篇范文)
  • 人力资源调查报告(8篇范文)209人关注

    一、员工的招聘和录用xx大酒店在员工的招聘和录用工作中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严格的面试、录用测验等不获得求职者的信息,从而判断求职者的技能、知识是否与 ...[更多]

  • 大挑调查报告(2篇范文)
  • 大挑调查报告(2篇范文)177人关注

    xx年德国汉诺威通信和信息技术博览会(简称汉诺威it展)16日至20日开展,主题为“数字经济”。德国信息技术与电子通信行业协会(bitkom)15日公布的调查结果 ...[更多]

  • 红色文化调查报告(2篇范文)
  • 红色文化调查报告(2篇范文)150人关注

    古语有云: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必须牢记历史,方能开创未来。因此,沈阳药 ...[更多]

  • 监理调查报告(3篇范文)
  • 监理调查报告(3篇范文)141人关注

    建设监理社会调查报告——监理规划的编制、实施及综合成效分析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运用基础理论,巩固和掌握专业知识,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课 ...[更多]

  • 统计调查报告案例(8篇范文)
  • 统计调查报告案例(8篇范文)130人关注

    自治区环境保护厅:根据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环境统计能力建设项目自查总结验收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19]****号)和自治区环保厅《关于开展全区环境统计能力建 ...[更多]

  • 铁路调查报告(3篇范文)
  • 铁路调查报告(3篇范文)128人关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中国已经走向世界,世界不能没有中国,已经成为事实,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与之相不断适应的铁路,也得到了长足 ...[更多]

  •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8篇范文)
  •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8篇范文)127人关注

    要写调查报告了怎么办?调查报告应该怎么写?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调查目的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的主要课程,如何上好 ...[更多]

  • 未成年人调查报告(8篇范文)
  • 未成年人调查报告(8篇范文)122人关注

    通过调查,从未成年人上网的基本情况、网络对未成年人成长产生的影响、引导未成年人安全上网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时代健康成长的设想及建议四个方 ...[更多]

  • 净水器调查报告(2篇范文)
  • 净水器调查报告(2篇范文)119人关注

    近两年来,人们对生活和饮用水的健康安全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随着健康意识的普及和提高,人们的饮水习惯也逐渐发生改变,从桶装水、瓶装水,到今天的净水器,可以看 ...[更多]

  • 农民增收调查报告(8篇范文)
  • 农民增收调查报告(8篇范文)113人关注

    连山镇是四川省的重点小城镇,省农科院的科技示范地,也是粮油重点基地之一。连山镇*委、政府在积极建设小城镇的基础上,致力于农民的增收致富工作,近几年来,取得较好的 ...[更多]

调查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