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健康调查报告
摘 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水平不高,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与常模比较,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常模,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较,心理健康水平在部分因子上高于普通中学学生。从客观和主观上分析了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原因。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为了贯彻《中国共产___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xx年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地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8年后,本文以四川为例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做了研究。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对象。四川地区,20所中学随机抽查了800多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放了调查表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61份,有效回收率95%。其中,男生413人,占48%,女生458人,占52%。还和600名普通高中学生的自评量表成绩做了对比研究。材料:scl-90症状自评量表,包括90题,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是”与“否”,然后计算出1o个量表(即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惊恐、偏执、精神病性)分。
2.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测试,然后评分。
数据分析用spss16。量表包括的10个因子,每一个因子着重反映受试者的某一个方面的情况。
3.评定程序。在开始评定前,先由指导老师把要求向受检者交代清楚。然后,让学生做出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一次评定一般约20分钟。评定的时间范围是“现在”或者是“最近一个星期”。评定结束时,指导老师应仔细检查自评量表,凡有漏评或者重复评定时,均提请自评者再考虑评定,以免影响分析的准确性。
二、结果
1.中等职业学生自评量表结果与常模的对比
从表1中的数据可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与常模比较,得分远远高于中国常模,也就是说无论在总分还是各个因子水平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中国常模。差异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
也许从全国或者全四川来说,本文调查的结果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调查的是四川地区,此区域经济文化相对来说落后一些,是不是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关注经济落后地区中等职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考虑的课题。
2.中等职业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自评量表结果的比较
从表2的数据可知,两类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着差异,从总分来分析,达到了显著性的差异,普通高中的学生普遍比职业中学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在其他几个因子上差异也达到了显著性,比如,精神病性和强迫症两个因子上,普通学校的学生得分高于职业中学的学生,差异显著,这可能与普通学校的学生学习压力大,考试压力大,使心理欠健康,但是在敌对和恐怖两个因子上,职业学校的学生得分显著性高于普通中学的学生,这一点一定要引起社会的关注,这两个因子可能使学生性格乃至人格上的不完整,从而影响个体的工作或者生活。
3.公立中等职业学校与私立职业学校学生自评量表比较结果
从表3中的数据可知,两类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着差异,从总分来分析,达到了非常显著性的差异,私立中职学生普遍比公立中等职业中学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在其他几个因子上差异也达到了显著性,比如,偏执、敌对、焦虑和躯体化四个因子上,私立学校的学生得分高于公立职业中学的学生,差异显著;而在精神病性、忧郁两个因子上,私立学校的学生得分远远高于公立学校的学生,差异十分显著。在恐怖因子上,私立学校的学生得分显著性高于公立学校的学生,差异非常非常显著。在其他几个因子上私立学校的学生得分还是高于公立学校的学生,但是未达到显著性差异。
我们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形式多样化,大力发扬私立学校,在本文调查的区域内,私立学校的学生人数远远高于公立学校的学生数,那么怎样引导私立学校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了我们关注的焦点。
三、影响中等职业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1.客观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就业压力直接影响职业学生的心理健康。
从我们调查的结果看,就业率相差很大,最高就业率近99%,而最低就业率35%,学前教育、妇幼、酒店管理和数控专业就业率比较高,而以前的热门专业电子商务、电算化会计等专业就业率低。目前,就业不理想的问题尚未引起社会足够的关注,对就业质量更少考虑。很多中职学校宣传的就业率含有很大水分,把学生推出校门有个岗位就算就业,导致有的学生6月份就业8月份失业,造成实质上的未就业,严重影响中职教育在学生家长心目中的形象。我们调查了400位家长,孩子毕业后工作单位的情况,情况如表4,这样让一些家长认为,上了中职再就业和初中毕业直接就业没什么两样。因此,必须对学生的就业质量给予足够的重视,提高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竞争力。
2.主观原因。xx年,国家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但是我们研究发现,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在初中时基本都是学习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的。我们对这部分学生调查发现,进入职高是他们无奈的选择,他们最想上的还是普通中学,因此,相当部分学生对此耿耿于怀,久久不能调整自己。
中等职业学生正直心理断乳期后的稳定期,有部分学生在青春期没有很好的过度,导致学生生活习惯不好,心理承受能力低。职业学校是和社会接轨的平台,对职业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信心要求增加,适应社会能力要求高,这样学生内心的需求和表面要求成熟相矛盾,使学生容易出现消极情绪,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不高。
参考文献: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z].教职成〔xx〕8号。
刘延东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的信职业教育[j].xx,(21)。
[3]刘家珍,李树金中职生就业和创业心理品质的现状及实践企业科技与发展[j].xx,(20)。
[4]马小惠。浅谈职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科技信息xx,(14)。
[5]邓石华。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xx.
暑期“三下乡”社会调查报告:对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的分析和思考
xx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对xx市范围内的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的分析和思考
班别:xx 姓名:xx 学号:xx
摘要:通过对xx市范围内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取老年人口腔健康现状信息。并分析信息,浅谈老年人口腔健康的影响因素,老年人口腔保健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知识宣传措施,为相关部门往后的口腔医疗卫生提供相应的信息和数据。关爱老人,感谢他们为国家,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在辛亥革命100周年,建党90周年之际,以实际行动向国家和社会以及曾经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老年人献礼。
关键词:老年人,口腔,保健,护理
炙热的七月,骄阳似火。我们暂别象牙塔,怀揣着火一般的热情来到武鸣县开展以“弘扬医学精神,奉献服务社会”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正值辛亥革命100周年,建党90周年及我校建校55周年,赋予了此次社会时间更深刻的意义。忆往昔峥嵘岁月,传当代革命精神。
本次社会实践围绕xxxx市老年人这一群体,从老年人对口腔护理的认知程度及口腔健康教育需求状况出发,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xx市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常见口腔疾病的防治措施、口腔护理的认知程度及口腔健康教育的需求,分析影响老年人口腔健康的主要因素,从而将得出的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以利于加快并逐步完善当地的口腔医疗卫生的建设,促进当地的平衡发展,并以此向曾经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老年人献礼。
一.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简析
世界卫生组织给“口腔健康的标准”下的定义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色泽正常,无出血现象。然而,调查显示xx市范围内的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堪忧。在曾经患有或目前患有的口腔疾病调查中,41.96%的受调查者患有蛀牙;65.50%的受调查者有牙齿松动、缺损现象;51.28%的受调查者存在牙疼现象;24.71%的受调查者有牙龈出血现象;30.30%的受调查者出现牙齿发黄现象 ;18.41%的受调查者存在口腔异味现象21.68%的受调查者患有牙周炎;6.06%的受调查者患有牙髓炎;仅有13.05%的受调查者认为自己没有口腔疾病。许多老人牙齿缺损严重以至影响进食,只能依赖假牙。
以小见大,可见我国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普遍没有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口腔健康的标准”,情况不容乐观。
二.影响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的因素
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的好坏不是天生注定的,口腔健康的保护和破坏也非一朝一夕之事。调查显示影响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
1. 个人因素
第一,生活习惯。保持口腔的健康离不开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老年人唾液分泌量减少,使口腔内的生理冲刷、自洁作用减弱,造成抵抗力下降,应坚持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在本次调查中做到早晚刷牙的受调查者占总人数的50.12%, 52.45%的受调查者有饭后漱口的习惯。另外,还有将近半数的受访者没有达到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的要求。
第二,饮食习惯。健康的饮食习惯对老年人保持口腔的健康尤为重要。人到老年牙釉质都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其中磨损严重者,牙本质暴露,可出现对冷、热、酸和机械性刺激敏感。这时候就应该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应少食或不食过硬、过冷、过热、过酸或甜的食物。本次对受调查者饮食喜好的调查中,喜好甜食者占55.71%;喜食酸食者占34.03%;喜好坚硬食物者占 18.41% ;喜好辛辣食物者占 26.81%喜好冷冻食品者占 21.68%(可多选)。可见老年人的饮食习惯没有达到保健要求。
第三,口腔保护意识。健康的牙齿是幸福晚年的保证。老年人应该树立正确的口腔保护意识。口腔保健意识包括常见口腔疾病预防紧迫性,定期检查与早防早治的必要性,口腔卫生保健的重要性。然而在本次调查中81.35%的受调查者认为口腔健康很重要,却只有17.02%的受调查者在口腔出现问题后选择立即就医。另外有78.55%的受调查者从没做过口腔检查。可见,当前老年人对口腔保护的意识还比较薄弱。
2.社会因素
第一,家庭经济因素。辛劳了一辈子的老人,他们的晚年可能不再那么能干,有时候更像是个孩子,这时候的他们更多的是依赖子女。然而,在我们进行调查的村子里,绝大部分老人是留守老人,xx市内的两个养老院里的老人多数也是子女不在身边。子女甚少主动带他们检查身体,他们常年得不到家人的关心和照顾,甚至存在悲观心态,不再关心身体健康状态,而口腔问题就是最容易被疏忽的健康隐患之一。另外,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影响了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主动就医。
第二,社会环境因素。口腔健康知识需要社会的宣传和推广。我国日趋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作为社会一个大的群体,其健康状况不容忽视。本次调查显示,69.23%的受调查者从没听说过口腔护理,另外34.97% 的受调查者表示不清楚从什么途径获取口腔护理知识。同时,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46.39%的受调查者非常希望获得口腔护理知识,23.31%的受调查者一般希望获得相关知识。可见当前有关老年人口腔护理知识的宣传力度过去薄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分析和思考老年人口腔健康的现状,有利于更好地解决这一社会难题。面对不容忽视的现状,我们首先要明确老年人口腔保健的重要性。
三.老年人口腔保健的重要性
口腔健康是反映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一面镜子,口腔疾病对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1. 口腔疾病会引起其他疾病
第一,心脏疾病。口腔疾病的致病菌及其毒素可侵入血液,加重或引起心脏疾病。研究证实,牙周炎是冠心病急性发作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与急性发作或总死亡率显著相关。
第二,呼吸道疾病。口腔疾病与各种吸入性肺炎相关性较强。肺炎80%的诱因是吸入口腔、咽部含有细菌的分泌物。
第三,糖尿病。糖尿病与牙周病发病存在共同危险因素,且互为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常并发不同程度的口腔病变,牙周病发病率高,病变损害严重且进展更迅速。伴有重度牙周炎的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明显差于无牙周疾病的患者。
第四,胃肠道疾病。消化道溃疡是幽门螺旋杆菌引起,口腔中存在大量这种细菌,肠胃中的幽门螺旋杆菌通过药物很容易清除,而牙菌斑中的却难以清除。
第五,脑血管疾病。牙周炎作为脑卒中的危险因子大于吸烟,而且独立于其他已知的危险因子。有报道表明,25%的脑卒中患者有口腔感染,而对照组中只有2.5%。
正所谓“病从口入”,口腔疾病不容忽视,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寿命。
2. 口腔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第一,影响面容。口腔颌面部在人体美学方面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起着窗口作用,是最能代表人形象的特征之一。健康的口腔可以让人拥有健康的微笑,在社交场合更自信。然而,口腔疾病导致的面部不对称、各种牙颌畸形、牙周炎及牙齿缺失等,影响了面部的协调和美观。
第二,影响发音。老年人牙齿缺损是当今社会的常见现象,这给老年人的生活也带来了不便。牙齿是发音最主要的辅助器官,一旦牙齿存在缺损,特别是前牙缺损时,不仅说话费力,而且发声也不清楚。这是因为舌尖失去了原有的发音定位标志,气流经过的路线中少了一道控制的关口,所以说话听起来就像漏风一样。影响了老年人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
第三,影响心理。口腔疾病还常常会引发一些心理乃至社会问题,有些口腔疾病所造成的问题足以影响人的一生。口腔疾病引起的面部问题常常让患者在社交中缺乏自信。牙齿缺损,口臭等问题经常造成一些人的社交障碍,久而久之变得封闭自卑,影响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社交能力。另外,一些老人常常因为疼痛难忍无法进食而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
由此可见,老年人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老年人有必要重视口腔健康,而我们社会也有必要为老年人口腔健康做出贡献。
四.浅谈推广老年人口腔护理知识的措施
调查显示,老年人的口腔护理知识严重匮乏,我们的老年人口腔护理知识宣传工作做得远远不够。改善老年人口腔健康现状刻不容缓,在人群中推广和宣传老年人口腔护理知识势在必行。
老年人口腔护理知识宣传重在目标细化,确保适宜措施针对老年人这一特定人群制定特定的目标。随着现代媒介技术的发展,以间接方式传播传播老年人口腔护理知识应得到广泛的应用。
1.大众媒介
通过电视、广播、杂志、报纸等传播口腔保健信息,反复强化公众已有的口腔卫生知识,大众传播渠道其优点是覆盖面广,能较快地吸引公众注意力,使之集中到有待解决的口腔健康问题方面。大众媒介是口腔健康教育的强有力的工具。其目标人群数量多,信息完整且影响巨大。
2.视听手段
包括光盘、幻灯片、挂图、电影、录像等。视听手段常局限在小群体内,环境空间远不如大众媒介大,但其针对性和时效性较强,可反复来回播放。适用于教授某种技能,对其他健康教育活动如课堂教育、讲演、小组讨论、游戏等,起重要的补充、强化作用。
3.多元化手段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尝试多元化的宣传教育方法,如:利用就诊时的个别交谈;制作口腔保健知识宣传小册;小型专题讨论会;举办讲座,围绕具体问题进行现场示范,让听者亲自练习加深理解并掌握具体的技能……[3]
最美不过夕阳红,最美的花是老人脸上绽放的菊;最美的笑容是夕阳下老人安详慈爱的微笑;最美的画面是老人开怀的大笑……
健康的牙齿是老年人幸福晚年的保证,敬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庭……承载着太多老人的贡献,社会的和谐离不开老年人群这一庞大的群体。辛亥革命100周年,建党90周年之际,正是我们社会回报这些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老功臣之时。发展健康老年人群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黄慧玲 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需求与护理工作思路
《中国民康医学》xx年14期
黎昌政 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有重要影响 库尔勒晚报 xx年07月03日
[3]口腔健康教育在社区中老年人口腔保健中的实施进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 r78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xx)-11-267-02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中国人的膳食经验
中国健康调查的核心是中国农村膳食的性质。
美国人大约有15%-16%的总热量摄入来自于蛋白质,其中80%来自于动物性食物。而在中国只有9%-10%的总热量来自于蛋白质,而且其中只有10%来自于动物性食品。中国和美国的膳食结构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
(实际上,对于一个体重77千克的美国成年男性来说,其每天摄入的热量大约为2400卡,对于一个77千克的中国农村成年男性来说,其每天热量摄入约为3000卡。)
上表中各类营养素的比例都存在着显著差异,中国人摄入的总热量要高得多,但是蛋白质、脂肪和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则少得多,纤维和铁的摄入量比美国人高得多。这些差别都是至关重要的。
尽管中国和美国的饮食模式大相径庭,但在中国内部各人群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研究膳食和健康的关系时,找出实验数据之间的差异(例如一系列数值的差异)是非常关键的。举例来说,各县平均血液胆固醇水平,最高水平和最低水平相差大约是2倍,而血液中的β-胡萝卜素的水平最高与最低水平相差9倍,血脂相差3倍,脂肪摄入相差6倍,纤维摄入相差5倍。
中国农村疾病分组
富贵病(营养过剩)癌症(结肠癌,肺癌,乳腺癌,白血病,儿童脑癌,胃癌,肝癌),糖尿病,冠状动脉心脏病
贫困病
(营养不良以及卫生条件差)肺炎,肠梗阻,消化性溃疡,消化道疾病,肺结核,寄生虫病,风湿性心脏病,非糖尿病的各种代谢功能障碍和内分泌病,与怀孕有关的各种疾病及其他疾病
显示:任何一种疾病,均与同组内的其他疾病有联系,而与另外一组疾病无联系。在中国农村,肺炎发病率很高的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就不高,但是这些地区的寄生虫疾病的发病率会比较高。导致多数西方人死亡的冠状动脉心脏病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也是乳腺癌发病率较高的地区。
在中国某些农村和县城,富贵病发病率比较低,而有些地方的发病率则比较高。这种差别是由于饮食习惯的差异所造成的么?
血液胆固醇含量和疾病的关系
我们比较了各县西方病的发病情况,以及膳食和生活方式的差异。让我们惊讶的是,我们发现西方病的一种最强的预测因子是:血液胆固醇水平ⅲ。
胆固醇分为两大类。膳食胆固醇来自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是食物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像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一样。这种胆固醇只存在于动物性食品。第二种胆固醇被称为血液总胆固醇水平,简称为血液胆固醇。尽管从化学角度上说,血液胆固醇和膳食来源的胆固醇,其成分是相同的,但是它们所代表的并不是同样的东西。一个类似的例子是脂肪,膳食脂肪是指你从饮食中摄入的脂肪,如炸薯条中的油脂,而身体内的脂肪是你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和你早晨抹在土司上的油脂是两回事(如黄油或是奶油)。膳食中摄入的脂肪和胆固醇并不一定会转化成身体中的脂肪和血液胆固醇。人体合成脂肪和胆固醇的生理过程非常复杂,涉及了数以百计的生化反应,原料包括几十种不同的营养物质。因为这个过程非常复杂,所以你从膳食中摄入大量脂肪和胆固醇对健康的影响与你本身有高血脂和高血胆固醇水平(这是医生检测的指标)对健康的影响是不同的。
在中国某些县,随着血液胆固醇水平的升高,西方病的发病率也在上升。我们对这种现象感到惊奇是因为中国人的胆固醇水平比我们预期的要低得多。中国人的血液胆固醇平均水平大约为127毫克/分升,比美国的平均水平要低近100个点(美国是215毫克/分升)。在中国的某些地方,胆固醇水平甚至低到94毫克/分升。在中国内陆有两组参加调查的妇女,他们的胆固醇水平甚至低到了不可思议的80毫克/分升。
如果你知道你自己的胆固醇水平的话,你就能意识到这些数值有多低了。美国公众的胆固醇水平在170毫克/分升-290毫克/分升。我们胆固醇的下限水平相当于中国农村人群的上限水平。在美国人们认为,如果你血液胆固醇水平低于150毫克/分升的话,你的身体就是有问题的。按照这个说法推测的话,大约85%的中国农村居民的身体都有问题。但是真实的情况不是这样的。低血液胆固醇水平——即使低到按照西方标准认为不够“安全”的水平——意味着心脏病、癌症和其他西方病的发病率会比较低。
除了《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没有人认为在胆固醇水平和某个疾病的发病率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联。我们得到了一个惊人的实验结果!当血液胆固醇水平从170毫克/分升下降到90毫克/分升的时候,肝癌ⅱ、直肠癌ⅰ、结肠癌ⅱ、男性肺癌ⅰ、女性肺癌、乳腺癌、儿童白血病、成年白血病ⅰ、成年脑癌ⅰ、儿童脑癌、胃癌以及食管(咽)癌的发病率都显著下降了。如果你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太高的话,应该注意自己的心脏;但是你不知道的是还应该注意癌症的发病危险。
血液中的胆固醇有好几种,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传统上认为低密度脂蛋白是“坏的”的,而高密度脂蛋白是“好的”。
按照西方的标准来看,中国人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按照西方标准来看也是非常低的。我们的发现说明中国人血液中的低胆固醇水平(甚至低于170毫克/分升)对健康是有好处的。你现在设想一下,如果某个国家居民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比中国的平均值水平要高得多,那么这些在中国发病率很低的疾病,如心脏病或肿瘤就会在这个国家比较流行,甚至成为主要的致死原因。这个假想的社会就是我们现在的西方社会。
当然,这是西方社会的真实写照。我想用两项当年研究时的数据来说明这一点。当时,冠状动脉心脏病在美国男性中的发病率比中国农村男性的发病率高17倍13,而美国成年女性的乳腺癌的发病率比中国农村女性的发病率高5倍。
在中国西南的四川和贵州两省,冠状动脉心脏病(chd)的发病率更是惊人的低。在三年的观察期内(1973-1975年),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研究对象死于chd。而在贵州,样本量是24万6千名男性;在四川,我们的样本量是18万1千名女性14。
我们公开这些低胆固醇数据以后,我请教了三位非常知名的心脏病研究学者和医生。请他们从他们的专业角度出发做出评论。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还没有发现哪位患者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低于150毫克/分升时,会死于冠状动脉疾病。
血液胆固醇水平与膳食
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确定是发病危险的重要指征之一。那么现在我们关心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食物是怎样影响血液胆固醇水平的呢?简单讲,动物来源的食品与血液胆固醇水平的升高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摄入植物性食物的营养素与血液胆固醇水平的下降存在正相关关系。
一些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的研究成果表明,摄入动物来源的蛋白质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升高15-18。饱和脂肪以及膳食胆固醇也可以增加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但是它们的效果没摄入动物蛋白质那么明显。相反,植物来源的食物中几乎不含有胆固醇,而且还能通过不同的方式降低体内的胆固醇水平。这些发现与我们在中国健康调查中得到的结论是相吻合的。
与血液胆固醇水平有关的食物
肉制品ⅰ,牛奶,蛋类,鱼ⅰ-ⅱ,脂肪ⅰ和动物蛋白质摄入量升高血液胆固醇水平升高
植物来源的食品和营养素(包括植物蛋白ⅰ,膳食纤维ⅱ,纤维素ⅱ,半纤维素ⅰ,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植物性b族维生素(胡萝卜素,b2,b3)ⅰ,豆类,蔬菜,水果,胡萝卜,马铃薯和其他谷类)摄入量升高血液胆固醇水平降低
疾病发病危险与血液胆固醇水平之间的关联关系是非常显著的。因为在中国,按照美国的标准来看,血液胆固醇的水平和动物来源食品的摄入水平都是很低的。
我们研究了膳食对各种不同类型血液胆固醇的影响,结果证明膳食对各种胆固醇水平的影响都是非常显著的。动物蛋白的摄入会导致“坏的”胆固醇水平升高,而摄入植物蛋白则与这种胆固醇水平的下降紧密关联。 如果你看医生的时候,问医生哪些膳食因素会影响胆固醇水平?得到的答案很可能是饱和脂肪酸以及膳食胆固醇。
近几十年,会告诉你大豆或高纤维麦麸有降低胆固醇的效果。但是很少会有人会告诉你摄入动物蛋白质与血液胆固醇水平之间的关系。
脂肪和乳腺癌
有些资深的研究人员也建议说,将脂肪摄入量控制在30%以内并没有必要,摄入正确的脂肪种类才是关键。
30%的脂肪摄入量变成了一条标志性的界线,尽管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是个关键的阈值。
食品脂肪的热量百分比
黄油100% 麦当劳双层芝士汉堡包67% 全脂牛奶64% 火腿61% 热狗54% 大豆42% 低脂牛奶35%
鸡肉26% 菠菜14% 早餐麦片8% 脱脂牛奶5% 豌豆5% 胡萝卜4% 绿豆3,5% 烤土豆(马铃薯)1%
动物蛋白质摄入和脂肪摄入的相关性超过了90%,说明脂肪的摄入与动物来源的蛋白质摄入是高度一致的。
脂肪与癌症研究的焦点
1982年国家科学院发表了有关《膳食、营养和癌症》的报告,我是报告的作者之一。这篇报告在美国营养学界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这是第一次将讨论目标放在了癌症、而不是心脏病上面。
当人从一个地区移民到另外一个地区,人们开始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之后,这些人的发病危险也开始接近当地人,这个证据意味着膳食和生活方式可能是导致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这也证明遗传背景并不是疾病的主要决定因素。就像上文提到的,牛津大学的理查德·佩托爵士和理查德·多尔爵士两人向美国国会提交的报告中,在所有癌症中,大约只有2%-3%的癌症是由遗传背景所导致的。
这些国际研究和移民研究是不是意味着:如果我们能够选择一个最合理的生活方式,我们就能将乳腺癌的发病率下降到几乎为零呢?解决方案似乎很明显:如果我们能减少脂肪的摄入量,我们就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病危险。
中国农村膳食脂肪摄入(调查当时,1983年)与美国的很不同。首先,在中国,脂肪只占热量摄入的14.5%,而在美国,脂肪占热量摄入的36%;其次,在中国农村,膳食中的脂肪几乎完全来自动物来源的食物。在中国农村,膳食脂肪和动物蛋白质的相关性是非常高的,达到了70%-84%33,与其他国家平均93%的水平很接近25。
明确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在中国健康调查和国际上的同类调查中,脂肪摄入其实只是动物来源食物摄入的指征之一。因此,脂肪和乳腺癌发病率两者之间的关系中真正体现出来的是:当摄入更多动物来源的食物时,乳腺癌的发病危险也在升高。但是,在美国并不是这样的,当我们选择性地增加或减少动物性脂肪的时候,我们从植物来源的食物(薯片、薯条)和动物来源的食物(脱脂牛奶、精肉)中摄入的脂肪水平是不相上下的。中国人并不像我们这样调整其中脂肪摄入的比例。
在如此低的中国膳食脂肪摄入水平上(6%-24%),我最初以为膳食脂肪和心脏病或是其他癌症的发病率之间不会有什么关联关系,就像西方社会中观察到的一样。在美国,有些人就像我在科学界和医学界的一些同事,他们把含30%脂肪的膳食称为低脂肪膳食。因此膳食中含有25%-30%的脂肪被认为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们的健康。如果你摄入的脂肪量比这个还低的话,你的身体就会受到损害,但是我们得到了一个非常令人惊奇的结果!
中国农村的调查证明,当膳食脂肪含量从24%下降到6%时,乳腺癌的发病危险也降得更低。但是在中国农村,更低的脂肪摄入,不仅仅意味着摄入的脂肪更少,更重要的是意味着动物来源食物的摄入更少。
所以这种乳腺癌和膳食脂肪的关系,实际上是乳腺癌与动物来源食物的关系。这种关系让我们想到可能有其他因素也对乳腺癌的发病有影响。包括:
● 月经初潮过早。 ● 血液胆固醇过高。● 更年期延迟。● 接触雌性激素水平过高。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的结果中关于这些危险因素得到了哪些结论呢?膳食脂肪越高,血胆固醇水平越高ⅰ。而高脂肪、高胆固醇水平与女性荷尔蒙水平的上升、乳腺癌发病率的升高和月经初潮过早又是相关联的ⅰ。
在中国农村,女性月经初潮发生的平均年龄要比美国晚得多,这点是很值得注意的。在135个村庄中,每个村庄我们都调查了25名妇女的月经初潮年龄。各村的平均值范围大约是15岁-19岁,总的平均值是17岁,而美国总的平均值是11岁。
许多研究结果都证明,月经初潮过早导致乳腺癌的发病危险更高。月经初潮主要受女孩发育速度所决定。成长越快越成熟的女性,初潮就越早。同时,已有证据证明,女孩成长得比较快的话,成年后体重经常会比较重。体重比较重意味着体内的脂肪比例比较高,这些都与乳腺癌发病危险是相关的。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初潮过早的女性,其体内荷尔蒙,例如雌激素的水平都会比较高。如果这些女性的膳食中,动物性食物的比例一直比较高的话,在育龄内激素会一直维持在高水平。在这些情况下,更年期会延迟3-4年,使得她们的有效育龄实际上延长了9-xx年,极大地增加了她们一生的雌激素的暴露水平。其他研究证据也证明,育龄的延长与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升高是紧密相关的。
这个复杂的关系网络还有更让你吃惊的地方。高脂肪摄入不仅与女性35-44岁期间高水平的血雌激素有关联关系,也与45-64岁期间高水平的雌激素促乳素有关联关系。这些雌激素与动物蛋白质摄入量、肉制品以及牛奶的摄入量之间也有高度的相关性。现在的问题是,在中国进行的调查中,我们不能证明,这些激素的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病危险直接相关,因为在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太低了。
但是,当我们比较中国妇女的激素水平和英国妇女的激素水平时,我们发现中国妇女的雌激素水平大概只相当于英国妇女的一半,而英国妇女和美国妇女的雌激素水平是大致相当的。因为中国妇女的育龄仅仅相当于英国或美国妇女育龄的75%,这就意味着中国妇女一生中接触到的雌激素的水平仅仅相当于英国或美国妇女的30%-40%。这个现象和中国妇女的乳腺癌发病率仅仅相当于西方妇女的1/5是相吻合的。
高动物蛋白高脂肪膳食与高水平的生殖激素及初潮过早之间的强相关是个非常重要的研究结果,而后二者都导致乳腺癌的发病危险升高。这就说明我们不该让孩子摄入动物性食物比例比较高的膳食。如果你是个女性的话,你是否想过,你摄入动物性食品比例很高的膳食会将你的生育年龄延长xx年?作为一个旁观者,《女士》这本杂志的创刊人格洛丽亚·斯坦尼姆注意到,膳食结构合理,能延迟月经初潮的到来,可以降低未成年少女的怀孕率。这是这项研究成果的另一个意义。
除了对雌激素的研究,是不是还有方法能够证明,动物性食物比例比较高的膳食与癌症的总发病率有关呢?这点比较难做到。但是我们检测的另一个因子是家庭有多少癌症病人?在中国健康调查中,已经充分证明,动物蛋白的摄入与家庭的癌患病率有显著的相关性。这种关联性非常明显,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特别是考虑到在中国家庭中,动物来源的蛋白质摄入水平是非常低的。
膳食和疾病因素,例如动物蛋白的摄入量或乳腺癌,能够导致我们血液当中某些化学物质的浓度发生变化,这种化学物质被称为生物标志物。例如,血液胆固醇就是心脏病的生物标志物。我们分析了六个与动物蛋白质摄入有关的生物标志物。那么这些标志物的分析结果是不是能证明,动物蛋白的摄入与家庭癌症有关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通过多个角度的研究构建了一个复杂的体系,来考察膳食是怎样影响乳腺癌发病危险的。用多种方法考察了膳食和胆固醇、月经初潮年龄和雌激素水平等因素对乳腺癌的影响。当所有的发现都一致地指向同一个结论的时候,我们得到的结果就不仅非常有说服力、而且很可靠,从生物学的角度上讲也是可能的。
关于老年健康调查报告(口腔)
报告显示,在我国35岁—44岁年龄段人群中,患龋率为88.1%,根龋患病率为32.7%。老年人的口腔问题更严重。在被调查的65岁—74岁的人群中,患龋率高达98.4%,根龋患病率几乎是中年人的一倍,达到了63.6%
龋齿不止是儿童的专利,老人也会“害虫牙”。6月26日,卫生部发布消息称,《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与学龄前儿童、小学生龋齿患病率下降相比,我国中老年人龋齿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高达98.4%。
该报告显示,在我国35岁—44岁年龄段人群中,患龋率为88.1%,根龋患病率为32.7%。老年人的口腔问题更严重。在被调查的65岁—74岁的人群中,患龋率高达98.4%,根龋患病率几乎是中年人的一倍,达到了63.6%,这个年龄段人群的平均留牙数为20.97颗(正常人有28到32颗牙齿)。
“造成中老年人龋齿的原因主要是细菌。”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教授王嘉德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尤其是老年人,他们往往对口腔卫生注意不够,容易因细菌滋生而患上龋齿。
王嘉德表示,从中年开始,三成人就患上了根龋,这跟牙龈萎缩相关。“牙龈萎缩不是人到老年才突然发生的,而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随着年龄增长,人的牙龈会出现退缩,致使牙颈部的牙根暴露在口腔中,牙菌斑就容易附着在根面上,引起根龋。
按照惯常的标准,65岁以上的老人应留有20颗功能牙,即能正常咀嚼食物的牙齿,不包括松动牙。而此次调查显示,该人群的留牙数也在20颗左右,但并非所有的都是功能牙。
因此,爱护牙齿、维护口腔健康是每个人必做的“功课”。王嘉德给出了几点建议:1、坚持正确刷牙习惯。坚持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使用含氟牙膏;要顺着牙缝方向慢慢竖刷,不要拉锯式地横刷;每次刷牙要保证3分钟,可以起到按摩牙龈的作用。2、使用牙线。进食后,如果食物残渣嵌在牙缝中,应用牙线和牙签清除。3、咀嚼预防龋齿的木糖醇口香糖,或经常叩齿。4、每半年到1年去医院检查,尤其是出现了牙龈出血、冷热痛或咀嚼时牙痛等,要马上去医院就医。
第2篇 地税职工健康体检走访医院调查报告
地税职工健康体检走访医院调查报告
为了做好2023年xx地税职工健康体检工作,8月22日上午,县地税局纪检组长许xx、监察室主任陈xx与地税局工会负责人王召对县协和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了走访调查,现将费用匡算结果和走访情况报告如下。
颍上协和医院是一所二级综合性非营利医院,编制床位xx张,实际开放床位xx张。现有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5人,中级职称20人初级职称116人,现开设科室有,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肾透析室,麻醉科,急诊科等特色专科承担着医疗,预防,康复,保健任务,协和医院配置了先进的体检设备和业务精湛的医务人员。体检环境较为舒适,功能健全,服务良好。成立以来,先后承接了一些县直单位的职工体检业务,赢得了较好的口碑。
2023年协和医院门诊急诊量近xxxx人次,配有迈瑞全制动生化分析仪,尿分析仪,离心机,裂隙灯,dr放射机,螺旋ct机,磁共振等先进设备,今年引进了四维彩超机。
作为县民营医院的代表,协和医院承接了县国地税局、移动公司等单位的职工体检业务,颍上协和医院连续三年作为颍上地税局职工健康体检单位,娴熟认真的医务人员为一些职工检查出恶性病理,及时帮助个别职工病变的早期预防,获得地税职工的好评。
本次协和医院体检内容包括尿常规、血糖、内科、心电图、b 超等多个项目,今年增加检查肿瘤事项,每人体检费用。
xx某医院作为老牌医院,地税局要求体检中心报送体检项目以及报价,迟迟没有能够提供,本次走访也就没有进行调查。从历届职工选择体检场所先期调查中,百分之九十地税职工都愿意到颍上协和医院进行体检,协和医院体检中心好评度与信任度也优于某医院体检中心。
以上,是xx地税局工会对2023年地税职工体检费用的匡算和体检医院的走访情况,特呈报县局党组讨论,请审议。
特此报告。
xx地税局工会
第3篇 市实验小学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学生的身体和心理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未来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民族的兴衰。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指导,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这个群体的健康与否,预示着国家的发展是否处于一个良性状态,同时,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阶段,有很大的可塑性,加强小学生的心理指导,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未来的心理疾病人数,对我们建设现代化强国,改善人口结构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由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①国家教育部的一位负责同志也强调:未成年人的身体和心理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民族的前途。保护和教育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教育系统更是责无旁贷。②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成年人口中,有心理疾病的有一千多万人,对心理疾病的治疗,已引起我国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指导,是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重要一环。要做好这项工作,认真进行小学生的心理情况调查,对我们分析、了解情况,对我们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都是必不可少的。我校在大的环境背景下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本学期末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汇报如下:
调查的设计:
1)、时间:2022.12.18--------2022.12.2,尽在1566范文网。
第4篇 健康体检结果调查分析报告
健康体检结果调查分析报告
健康体检结果调查分析报告北京市_____协会于20xx年7月至20xx年12月期间组织_____于北京_____机构体检连锁机构进行了健康体检.本次体检历时6个月,共有5497人参加,比20xx年增加了554人.图120xx年于北京_____机构参加体检的年龄与性别构成现将本次体检结果汇总分析如下:体检异常结果与人数分布图一,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疾患1,肥胖本次体检肥胖者2186人,占受检人数39.77,高踞各种不正常项目发生率的首位!有关专家研究显示:肥胖可导致人的寿命缩短,男性肥胖者的死亡率是正常人的1.5倍,女性是1.47倍.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已正式宣布肥胖为一种疾病.专家指出,肥胖症会从两方面危害人的健康,一方面它可以引起身心障碍,尤其对年轻人而言,生理外观的不美和生活的不便,使他们产生自卑,焦虑和抑郁等问题;而在行为上可引发气急,关节痛,浮肿,活动耐力降低等.另一方面,它与诸多危及健康的疾病密切相关.资料表明,肥胖是导致第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胆结石和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相关部门不完全的统计显示,全世界肥胖症正在以每5年翻一番的惊人速度在增长,每年肥胖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死亡人数已达30万,成为仅次于吸烟之后的第2个可以预防的致死危险因素.专家还指出,肥胖症会导致内分泌,代谢紊乱.肥胖症患者的糖尿病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发病率可增加10倍.肥胖者恶性肿瘤发生率高,男性肥胖者结肠癌,直肠癌,前列腺癌高发,女性患者子宫内膜癌比正常妇女高2-3倍.此外,肥胖还易使皮肤脆性增高,易发生皮炎,擦伤,并容易合并化脓性或真菌感染.肥胖严重威胁健康,有人把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称为死亡四重奏.2,血脂增高:本次体检血脂增高检出1695人,占体检人数30.84.图2血脂增高者构成情况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统称为血脂.血浆中的脂类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非游离脂肪酸等,它们在血液中是与不同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大部分胆固醇是人体自身合成的,少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甘油三酯恰恰相反,大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少部分是人体自身合成的.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血脂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物质,有许多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流被中断,可能导致冠心病,脑中风,肾动脉硬化等.此外,高血脂可引发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最新研究提示高血脂还可能与癌症的发病有关.调节血脂主要依赖调节饮食结构和改善生活方式.调节饮食结构的原则:限制摄入富含脂肪,胆固醇的食物;选用低脂食物(植物油,酸牛奶);增加维生素,纤维(水果,疏菜和谷类食物)具有降血脂的食物有大蒜(早晨空腹吃糖醋蒜1~2个),生姜,茄子,山楂,柿子,黑木耳,牛奶等.改善生活方式包括:a.减肥:肥胖就是脂肪过剩,也是动脉样硬化的外在标志.b.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引发和加重动脉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c.控制酒精:酒对人体少饮有利,多饮有害.酒的热量高,多喝加重肥胖.d.有氧运动.当通过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后,仍不能使血脂降至理想水平时,就必须开始药物治疗.目前调整血脂的药物很多,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他汀类,以降低胆固醇为主,如舒降之,普拉固等;
(2)贝特类:以降低甘油三酯为主,如诺衡,力平脂等;
(3)天然药物类,对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有效,且可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具有综合调节血脂的功效,且副作用小,如血脂康等.因为血脂增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血脂的调节特别是消除血脂的不良影响也同样需要一个持续作用的过程,因此患者应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选择降脂作用明显,毒副作用小的降脂药物.由于目前仍有很多人对高血脂的危险认识不足,再加高血脂本身并没有什么症状,因此,很多人是在无意中发现血脂高的.为防范于未然,如果您属于下列高危人群,请您及早检查血脂,并听从医生指导定期复查血脂.:有高血脂家族史者;体型肥胖者;中老年人;长期高糖饮食者;绝经后妇女;长期吸烟,酗酒者;习惯于静坐的人;生活无规律,情绪易激动,精神处于紧张状态者;肝肾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者.普通人:每2年检查一次血脂;40岁以上的人:每一年检查1次血脂.相关资料:血脂与冠心病:据统计,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已超过人口全部死亡率的1/2.冠心病也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是专门给心脏供血的动脉,由于过多脂肪沉积,造成动脉硬化,使 血流受阻,引起心脏缺血,发生一系列症状,即冠心病.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缺乏体力活动,精神过度紧张,冠心病家族史,口服避孕药等,其中,高血脂是引起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
一.调节血脂是防治冠心病最基本疗法,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下降1,则冠心病的发生率下降2.只要有冠心病,不论你血脂高或不高,均应长期服用调脂药.因为长期调脂治疗可以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血脂与脑梗塞:当血液中胆固醇增高时,容易形成动脉硬化斑块,这些斑块在动脉壁内堆积,使动脉官腔狭窄,阻塞血液流入相应部位,引起动能缺损.它发生在脑血管时引起脑梗塞,医学证明:长期调脂治疗不仅能治疗脑梗塞,还能预防脑梗塞.调脂治疗与脑中风:脑中风的原因很多,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酒,肥胖,高龄,糖尿病,血液病等,其中高血脂,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之
一.许多研究证明,长期调脂治疗能明显减低脑中风的发生率和致残率,因此,临床医师对高血脂的治疗越来越重视.血脂与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与高血糖被称为三高,是威胁糖尿病患者健康与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三者密切相关,高血脂可加重糖尿病,所以糖尿病患者除治疗高血糖外,还需要调节血脂,是减少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糖尿病患者应注意调血脂: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更容易导致脑中风,冠心病,肢体坏死,眼底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等,这些糖尿病的远期并发症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残疾或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半数以上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脂,积极治疗高血脂对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大有好处.调整血糖能一定程度改善血脂,但要达到理想水平,还需调脂药干预治疗.糖尿病与脂代谢的治疗状况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优劣的标准.血脂与脂肪肝:脂肪肝是脂肪在肝内大量蓄积所致,常合并有血脂增高.b超检查是目前检查脂肪肝的主要手段.脂肪肝发病率高达5~10,成人体检中转氨酶增高者约35为脂肪肝,部分患者可发展成肝硬化.因此,脂肪肝的防治对防止慢性肝病的进展和改善预后十分重要.哪些人易患脂肪肝:高血脂患者,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堆积者,长期大量饮酒者,肥胖者和患有病毒性肝炎者.脂肪肝有那些症状:轻度脂肪肝多数无自觉症状,中度,重度表现为肝肿大,食欲减退,肝区胀痛,转氨酶升高,少数出现轻度黄疸,脾大等.脂肪肝患者应该怎么办:早期治疗,可以阻止脂肪肝的发展,大多数脂肪肝是可以治愈的.包括祛除病因,改善生活方式,调节饮食结构;应用调脂药进行治疗.3,脂肪肝本次体检发现1249人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占体检人数的22.72.其中:肝脏内的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湿重)的5,即称为脂肪肝.近几年来,其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一种临床常见病.专家指出:以下6种人最容易患脂肪肝.1,嗜酒,酗酒的人:酒精对肝细胞有较强的直接毒害作用,可使脂库转运到肝脏的脂肪增加,并减少脂肪肝内的运出,使肝对脂肪的分解代谢发生障碍,肝内脂肪酸堆积于肝脏,造成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是酒精性肝病中最先出现,最为常见的病变,其病变程度与饮酒(尤其是烈性白酒)总量成正相关.2,肥胖的人:通过肝组织活检资料发现,约有50的肥胖症患者有合并脂肪肝.其主要原因是肥胖者血液中含有大量游离脂肪酸,源源不断地运往肝脏,大大超过了运输代谢能力便会引起肝脏脂肪的堆积而造成肥胖性脂肪肝.3,营养过剩的人:营养过剩,尤其是偏食荤菜,甜食的人,由于过食高脂,高糖食物,使肝脏负担增大,干扰了对脂肪的代谢,使平衡状态发生紊乱,造成营养过剩性脂肪肝.4,营养不良的人:人为地节食,长时间的饥饿,神经性厌食,肠道病变引起吸收不良,热能供应不足,蛋白质供应低下,导致脂肪动员增加,大量脂肪酸从脂肪组织释出进入肝脏,使肝内脂肪蓄积而造成营养不良性脂肪肝.5,活动过少的中老年人:进入中老年之后,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内脏功能退化,代谢功能下降,若活动及体育锻炼减少,体内脂肪转化为能量随之减少,过剩的脂肪易于堆积肝脏而形成脂肪肝.6,其他:患肝炎,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药物中毒,化学物质中毒,孕妇及某些家族性代谢性疾病均可导致脂肪肝.脂肪肝可分期表现为:1,单纯性脂肪肝;2,脂肪性肝炎;3,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硬化.控制脂肪肝,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治疗中应针对不同病因控制原发病或相关病因,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治脂肪肝的一般原则如下:
(一),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白领的脂肪肝流行率较高,可能与白领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体力消耗又相对较少,且常有的过量摄食,进零食,吃夜宵等不规律的饮食方式有关.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膳食,少饮酒,有规律作息和经常锻炼.
(二),对症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戒酒是关键.常在戒酒后2—4周肝肿大和一些异常的实验室指标可恢复正常.肥胖引起的脂肪肝,减肥一般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糖尿病和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脂肪肝,应积极地治疗原发病.
(三),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1,合理膳食;2,三餐有规律,少吃零食和夜宵;3,保持心情开朗和注意劳逸结合;4,停止使用可引起脂肪肝的药物.
(四),药物治疗目前尚无治疗脂肪肝的特效药.虽然报告某些药物有效,但尚需作进一步临床试验证实.目前市场上不有不少所谓降脂保肝药,其中有些药物副作用较大,有些则只适用于某种病因引起的脂肪肝,因此不要轻信社会上错误的广告宣传,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脂肪肝的自然转归和预后主要取决于其病因及病理类型.绝大多数脂肪肝患者肝组织学改变进展缓慢甚至处于静止状态,预后相对良好.部分患者即使已并发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如能得到及时诊治,肝组织学改变仍可逆转.4,肝功能异常本次体检发现谷丙转氨酶(alt)增高谷丙转氨酶偏高631人,占体检人数11.48.人体中含有多种酶,这些酶在各种物质代谢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催化作用.在各种氨基酸肛谢中,有一些酶能使某一种氨基酸上的氨基转移到另外一种物质上,形成另一种氨基酸,这种酶就收转氨酶.人体内的转氨酶种类很多,但在血清中只能检查到两种,一种叫谷-丙转氨酶(简称alt),另一种叫谷-草转氨酶(简称ast).这两种转氨酶在人体脏器中,肝脏中含量最多,约为血清中总含量的100倍,肝细胞内的转氨酶浓度绿比血清中的浓度高1000~5000倍以上.因此,只要有1的肝细胞坏死,就能使血清中的转氨酶活性增加1倍;即使肝细胞没有坏死,只要肝细胞有病,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时,肝细胞内的转氨酶也会大量地渗透到血液中,引起血中转氨酶浓度的明显升高,常先于絮状或浊度试验出现,又在肝炎早期症状之前.因此,血清转氨酶的活动性是肝细胞损伤的非常灵敏的指标.正常人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为0~40单位,谷-草转氨酶(ast)为0~40单位.但是转氨酶除在肝脏外,还可分布在心,肾,骨骼肌,胰等组织中,当这些组织有病时,也会引起血清转氨酶活性升高.如心肌炎,急性心肌梗塞时,血清转氨酶活性均会升高,但由于心肌中ast的含量比较多,因此,血中ast的活性常比alt高.除此之外,诸如胆囊,胆石症,早状腺机能亢进,伤寒,疟疾,感冒,大量服用阿斯匹林等,都可使血清转氨酶升高,甚至在某些生理条件下如剧烈运动等,也会使转氨酶升高.因此我们绝对不能一看到转氨酶升高就诊断为肝炎,而必须结合病人具体情况如症状体征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作出诊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血清转氨酶升高,仍以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而且转氨酶升高的幅度大(在正常值4倍以上),且持续时间很长(大于1个月).
(2)肝病时,转氨酶升高,只表示肝细胞受损,不能区别肝病的性质.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都能使转氨酶升高.
(3)在临床上如发现转氨酶(特别是alt)下降,而胆红素反升高,往往说明病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如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
(4)某些慢性肝炎或肝炎恢复期,转氨酶可以正常.总之,不能单靠转氨酶来诊断或否定肝炎,必须结合其他化验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全方面分析,方能诊断.5,血压异常:本次体检血压偏高543人,占受检人数的9.88,一次体检血压高,不是高血压病,可能与未充分休息,环安静或心情紧张等临时因素有关,建议经常复测血压,用低盐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有高血压病史者133人,占体检人数的2.42,建议继续治疗高血压;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血压的形成与血容量,心脏收缩,血管的阻力及弹性有关.血容量增加时血管的平均充盈度也增加,压力也随之增加,反之则减小;同样心脏收缩时的射血量多少也与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有关;此外大动脉的弹性也能影响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一般情况下,心脏收缩,射出血液,动脉血压就会上升,血压上升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心脏舒张,动脉血压就会下降,血压下降所达到的最低值为舒张压.正常人的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并且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也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例如人在活动时血压上升,而睡眠时血压下降.高血压是一种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可并发心,脑,肾,视网膜等靶器官损伤及代谢改变的临床综合征.动脉压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同时心血管等疾病死亡率和危险性也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增加,但很难在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之间划一明确界线.目前,我国多采用卫生部高血压联盟于一九九九年十月颁发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标准,将高血压诊断标准定义为:未服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18岁以上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根据流行病学统计,部分人群属于高血压的高发人群:
1)父母患高血压则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明显高于父母血压正常者.
2)食盐摄入多的人容易患高血压,高钠摄入可使血压升高而低钠摄入可降压.而高钙和高钾饮食可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3)食用饱和脂肪酸(如动物脂肪)的人比食用不饱和脂肪酸(如植物油,鱼油)的人易患高血压.
4)长期饮酒者高血压的患病率升高,而且与饮酒量呈正比.
5)从事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长期精神紧张,长期受噪音等不良刺激者易患高血压.
6)此外,吸烟,肥胖者也易患高血压.由此可见,高血压实际上与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因此,远离高血压,就特别应当重视人群一级综合预防.要消除和控制与本病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如调整人群的饮食,生活习惯,改善生活和工作劳动环境等等.在高血压的全方位防治策略中,一级预防占有重要地位.已证明,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一级预防可使高血压的发病率下降55.继之患病率,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费用均可大幅度下降,整个防治的费用,工作量约可下降一半.一级预防的基本内容有:一,合理膳食参考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可概括为两句话:即一,二,三,四,五和红,黄,绿,白,黑.一是指每日1袋牛奶.我国成年人每日需摄钙800mg,但我国膳食普遍缺钙,一般每日摄入量为500mg左右.每袋牛奶237ml,含钙约280mg,且较易吸收,牛奶富含优质蛋白质,并有轻度降血胆固醇作用.二是指每日250g左右碳水化合物,相当于主食300g,此量宜因人而异.可少至150g,多至500g.通过调控主食,可调控血糖,血脂及体重.三是指每日3份高蛋白食品,这是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不可忽视,也可增至4份.这样相当于每公斤体重蛋白质1~1.5g.每份高蛋白食品相当于以下任意一种:50g瘦肉,100g豆腐,一个大鸡蛋,25g黄豆,100g鱼虾或鸡鸭.人体无蛋白仓库,过多蛋白食品不仅不能被贮存,对肠道,肾脏,代谢均有害无益.四是指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单吃粗粮或单吃细粮营养素均不够全面,粗细粮搭配有明显蛋白质互补作用,能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粗粮的纤维素有助于降血脂,预防糖尿病,结肠癌,乳腺癌.过多甜食会促成肥胖,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虽然人群中盐敏感者只占1/3,其余的人摄盐多少对血压影响不大,但总的来说,盐过多不利健康.在烹调中可用醋或糖醋代盐.三四五顿指总量控制,少量多餐.有利防治糖尿病,减肥,降血脂.在每日摄入量不变情况下,早中餐所占比例大,有利于降血脂,减体重.晚餐所占比例大则相反.少量多餐可使血糖波动幅度及胰岛素分泌幅度变化趋缓.五是指每日500g蔬菜及水果.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日进食400g蔬菜及100g水果.新鲜蔬菜,水果除补充维生素,纤维素,微量元素外,业已证明尚有重要的防癌作用.红指红葡萄酒.每日50~100ml红葡萄酒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轻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白葡萄酒,米酒,绍兴酒可能效果稍差.啤酒不宜超过300ml,白酒不超过25ml.who已把少量饮酒有利健康的观点改为:酒,越少越好.黄指黄色蔬菜如胡萝卜,红薯,南瓜,玉米,西红柿.这类蔬菜和绿叶蔬菜富含胡萝卜素,能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在儿童会因免疫力低而易发呼吸道,胃肠道感染,在成人,可能与癌症发病有关.绿是指绿茶.绿茶含有茶多酚最多,有较强的抗氧自由基,抗动脉粥样硬化和防癌作用.白指燕麦粉及燕麦片.据北京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与中国农科院协作研究证实,每日50g燕麦片煮粥,能使血胆固醇平均下降39mg,甘油三酯下降76mg,在糖尿病患者中,效果尤其明显.黑指黑木耳.1983年美国明尼苏达心脏科医师偶然发现黑木耳的显著抗凝作用后,黑木耳便风行全球.每日10~15g即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胆固醇作用,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与小量阿司匹林相当.二,适量运动一般中老年人不提倡举重,角斗,百米赛这种无氧代谢运动,而以大肌群节律性运动为特征的有氧代谢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骑车,登楼,登山,球类,健身操等为好,各人随意选择.通常掌握三,五,七的运动是很安全的.三指每天步行的3km,时间在30分钟以上;五指每周要运动5次以上,只有规律性运动才能有效果.七指运动后心率加年龄约为170,这样的运动量属中等度.比如50岁的人,运动后心率达到120次/分,60岁的人,运动后心率达到110次/分,这样能保持有氧代谢.若身体素质好,有运动基础,则可到190左右;身体差的,年龄加心率到150左右即可,不然会产生无氧代谢,导致不良影响或意外.三,戒烟限酒有研究表明,北京地区吸烟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旧因危险系数为43.3.同时发现吸烟对心肌梗塞的危害与吸烟指数(吸烟包数/日×吸烟年限)的平方成正比,吸烟量大1倍,危害为4倍,吸烟量大2倍,危害达9倍.同理,当吸烟量少于5支/日时,吸烟的相对危险度已很低,因此如吸烟者不能彻底戒烟,可劝其减少吸烟量至每日5支以下.酒与烟不同,酒对心血管有双向作用,已如上述.四,心理平衡许多研究表明:所有保健措施中,心理平衡是最关键的一项.保持良好的快乐心境几乎可以拮抗其他所有的内外不利因素.神经免疫学研究指出,良好的心境使机体免疫机能处于最佳状态,对抵抗病毒,细菌及肿瘤都至关重要.心血管保健除上述四项内容外,还要注意3个半分钟和3个半小时.由于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夜间突然起床时常伴有一过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并与心脏意外密切相关,因此有人提出3个半分钟即夜间醒来静卧半分钟,再坐起半分钟,再双下肢下垂床沿半分钟,然后下地活动,就无心肌缺血危险.3个半小时指每天上午步行半小时,晚餐后步行半小时,中午午睡半小时.有研究表明,人体24小时血压呈双峰一谷,中午午睡能使波谷更深更宽,有助缓解心脏及血管压力.临床研究指出,有午睡30分钟以上习惯者,冠心病死亡率降低30.总之,一级预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项因素间有交互作用和影响,应根据各人具体情况灵活掌握,综合应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对临界性高血压或有家族史的子女则应采取个体二级预防措施,如严密随访观察,控制饮食质量,避免精神应激,加强体育锻炼,必要时给予适当的调压药等等.对继发性高血压的预防,关键在于防治原发病.6,血糖异常本次体检新发现空腹血糖高者空腹血糖偏高211人,占体检人数3.84.建议复查空腹或餐后血糖,明确糖尿病诊断,两次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者方可诊断为糖尿病.有糖尿病史者36人,占体检人数0.65.建议继续治疗.发病机理:人体中的胰岛能分泌一种叫胰岛素的内分泌激素,当这种激素分泌不足时,葡萄糖就不能进入细胞被利用,也不能更多地储存,于是血中葡萄糖浓度就会越来越高.多余的糖就会通过肾脏从尿中排出,出现尿糖,这就是糖尿病.由于这种疾病的原因至今尚未清楚,所以也叫做原发性糖尿病.除血糖升高外,病人还可有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消瘦)等三多一少症状.本病以45岁以上的中,老年,尤其肥胖者较为多见.经研究发现,人们患糖尿病的机率与人们的家族遗传,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工作的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生存压力的不断增加,特别是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因素都使人群中患糖尿病的比例不断升高.而一旦得病,尽管该病本身不会对人的生命造成直接威胁,但却给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许多诱人的美味佳肴不再能够随心所欲,香甜可口的水果更要敬而远之,因为要限制淀粉的摄入量,因此还要经常让人饿饿肚子,啤酒,饮料也将成为饮食中的奢侈品……这将给美好的人生造成许多的缺憾.糖尿病的早期信号有:视力下降糖尿病可引起白内障,导致视力下降,进展较快,有时也会引起急性视网膜病变,引起急性视力下降.遗传倾向糖尿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有一人患病,其子女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3~4倍.皮肤瘙痒糖尿病引起皮肤瘙痒,特别是女性阴部的瘙痒更为严重.手足麻木糖尿病可引起末梢神经炎,出现手足麻木,疼痛以及烧灼感等,也有的人会产生走路如踩棉花的感觉.尿路感染糖尿病引起的尿路感染有两个特点:
(1)菌尿起源于肾脏,而一般的尿路感染多起源于下尿道.
(2)尽管给予适宜的抗感染治疗,但急性肾盂肾炎发热期仍比一般的尿路感染发热期延长.胆道感染糖尿病伴发胆囊炎的发病率甚高,而且可不伴有胆石症,有时胆囊会发生坏疽及穿孔.排尿困难男性糖尿病患者出现排尿困难者约21.7.中老年人若发生排尿困难,除前列腺肥大外,应考虑糖尿病的可能.腹泻与便秘糖尿病可引起内脏神经病变,造成胃肠道的功能失调,从而出现顽固性的腹泻与便秘,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阳痿糖尿病可引起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从而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以阳痿多见,据统计,糖尿病病人发生阳痿者达60以上女性上体肥胖女性腰围与臀围比大于0.7~0.85(不论体重多少),糖耐量试验异常者达60.脑梗塞糖尿病人易发脑梗塞,在脑梗塞病人中,约有10~13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因此,脑梗塞病人应常规化验血糖.对于血糖增高者的预防建议:a,普及糖尿病知识,充分认识糖尿病患病率正在我国呈逐年急骤上升的严重趋势以及普及预防方法的紧迫性,合理膳食避免营养过剩,提倡用低脂,少糖,富含纤维的膳食;c,坚持有氧运动,超重及肥胖者减轻体重;d,避免使用影响糖代谢的药物;e,定期复查血糖,积极防治高血压;f,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生活规律,睡眠充足,劳逸结合,心理平衡,防止情绪波动,戒烟限酒.7,咽炎本次检出咽炎529人,占体检人数的9.62.预防建议:首先应加强身体锻炼,多参加
在百度搜索:健康体检结果调查分析报告
第5篇 最新2023年都市白领健康调查报告
日前,在由香港大公报、大公网健康频道联合发起的主题为关爱女性健康、影响全中国系列公益活动上,微软在线旗下中国第一白领门户msn中文网健康频道发布了联合艾瑞咨询集团所做的《都市白领亚性福健康调查》,深度呈现和解读了都市白领的两性生活与情感状态。报告显示,中国白领的性福状况不容乐观:近九成的白领处于亚性福状态,而亚性福的普遍又进一步增加了夫妻争执与出轨行为。同时,白领性福观越来越宽容,婚前同居、婚前性行为已成普遍现象。
据了解,关爱女性健康、影响全中国系列主题公益活动旨在进一步促进女性健康素质的提高,维护广大女性的切身利益,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为推动女性健康知识在全系普及和传播,提高女生健康意识与水平,树立健康生活理念。msn中文网发布的《都市白领亚性福健康调查》则从都市白领的性福状态、都市白领情感冲突以及都市白领的性福观三个方面进行问卷的设计,围绕当下白领两性生活、家庭危机以及对性骚扰、同性恋、出轨、性教育等社会热点的态度,旨在揭开白领人群中幸福和性福的关系,从中我们也能清晰看到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状态。
报告中显示88%的受访白领对自己性爱质量表示不满意,评分在10分以下;63%的女性难以达到高潮,其中90%女性选择伪高潮;而谓伪高潮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男人缺技巧,女人太单调。对此,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刘中一博士表示:偶尔、适度的伪装并无不妥,在一些特殊时刻或场合也许更利于性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双方关系的亲密。但性生活中技巧不是万能的。真诚、平等和尊重才是开启性福生活的三把金钥匙。
同时报告也指出93%白领认为性生活对夫妻感情很重要;而对性生活满意度较低(1-4分)的夫妻中,44%的夫妻经常争吵,而46%的白领有过出轨行为。对于出轨行为,女人对出轨的宽容度更高,59%的女人倾向原谅对方。刘中一博士对此解读为:性生活不满意,尤其是一方长期得不到满足,容易让人心情烦躁,这是有科学依据的。现代性科学证明,性生活时人体分泌的一种肽,可以安神、缓解焦虑等。性生活有时候是过一种情致,不是一种活动。出轨很多时候出轨是寻求一种性关系,而不是性行为。
相较于常规的调查报告,msn中文网健康频道此次发布的《都市白领亚性福健康调查》基于网络开放式调研,获得了男女用户在性问题上各个领域的比较客观真实的隐私情况,以独特方式呈现当下都市白领最现实的写照,成为活动最大的亮点。
微软在线总经理刘振宇先生表示:乐享生活、关注白领生活健康是msn中文网一直以来的重要使命之一。特别是在工作节奏日趋加快、生活压力逐渐变大的今天,职场白领们更需要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倍加关注。通过此次msn中文网健康频道发布的《都市白领亚性福健康调查》,我们希望能够与职场白领们分享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传递更多健康理念,与用户共享幸福的数字生活。
据悉,秉承数字生活,白领门户的高端定位,msn中文网近年来始终坚持发布一系列白领调研报告,内容覆盖健康、汽车、时尚等众多领域,已成为互联网行业关注中国白领阶层生态的重要风向标。本次《都市白领亚性福健康调查》的发布,更是全面展示了中国白领阶层面对社会环境变化、生活压力在两性关系的变化趋势,也深刻解读了造就这样状态的背后原因,对白领人士改善两性关系和社会研究人士进行课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6篇 重庆市万州区天城卫生ⅷ项目健康促进性病/艾滋病干预活动基线调查报告
重庆市万州区天城卫生ⅷ项目健康促进性病/艾滋病干预活动基线调查报告
重庆市卫生ⅷ项目办公室:
目前,性病/艾滋病已成为世界及我国严重的社会与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许多省市hiv感染者集中在农村,对农村居民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为切实搞好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增强性病/艾滋病防治意识,了解天城农村居民对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为今后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项目办于2004年11-12月组织b2领域性病/艾滋病官员、专家及镇村医务人员,对李河镇平安村695名村民开展了性病/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防治知识知晓率问卷基线调查,现将其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查内容及方法
按照重庆市卫生ⅷ项目健康促进性病/艾滋病干预活动要求和《天城移民开发区卫生ⅷ项目办公室b2领域性病/艾滋病试点镇基线调查方案》,制定统一的“性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编号、被调查者详细地址、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性病/艾滋病有关知识等。天城项目办于2004年10月14日、12月14日分别对调查者10余人进行了性病/艾滋病知识调查培训,于2004年12月15—31日采取问答方式对李河镇平安村居民开展调查。
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李河镇平安村居民695人,其中男性337人,女性358人,男女比例为0.94:1。15—20岁组35人,21—30岁组100人,31—40岁组233人,41—50岁组152人,51岁以上组175人,分别占调查的5.04%、14.39%、 33.53%、21.87%、25.17%。文盲53人,小学348人,初中253人,高中41人,分别占调查的7.63%、50.07%、36.4%、5.9%。未婚54人,已婚638人,离婚1人,分居2人,分别占调查的7.77%、91.8%、0.14%、0.29%。
性病/艾滋病知识知道、不知道、不愿回答的村民数分别为437人、253人、5人,分别占62.88%、36.4%、0.72%。通过电视广播、书籍报刊杂志、宣传资料、医生询问、社区或乡镇医疗中心的健康讲座、与朋友交谈、宣传小品漫画扑克牌方式了解到性病/艾滋病的村民数分别为481人、85人、36人、13人、7人、62人、12人,分别占69.2%、12.23%、5.18%、1.87%、1.0%、8.92%、1.73%。
认为血液传播及血制品传播、静脉吸毒、母婴传播、性生活为性病/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村民数为411人、205人、175人、333人,分别占59.14%、29.50%、25.18%、47.91%。
认为对性伴侣保持忠贞的性关系、锻炼身体提高营养、每次性生活时使用安全套、对艾滋病患者进行管理和关怀、扫黄打击卖淫嫖娼能预防性病/艾滋病的村民数分别为355人、47人、215人、173人、281人,分别占51.08%、6.76%、30.94%、24.89%、40.43%。认为性病/艾滋病与您生活有关、没关系、不知道村民数分别为369人、98人、228人,分别占53.09%、14.1%、32.81%。认为与多个人有性接触者、静脉吸毒者、男性同性恋者、经常接受输血者、卖血者易患上性病/艾滋病的村民数分别为435人、174人、149人、198人、96人,分别占调查的62.59%、25.04%、21.44%、28.49%、13.81%。认为目前对艾滋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没有、有、不知道的村民数分别为257人、134人、304人,分别占调查的36.98%、19.28%、43.74%。如果患了性病/艾滋病很害怕不敢告诉任何人、活一天是一天、及时治疗洁身自好防止感染他人、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村民数分别为54人、14人、400人、85人,分别占调查的7.77%、3.45%、57.55%、12.23%。
三、讨论与分析
本次性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问卷基线调查试点村村民是695人,男女性别比例0.94:1,调查性别人数接近,符合市级性病/艾滋病基线调查要求;调查者中33.53%村民集中在31—40岁年龄段,50.75%的村民为小学文化程度。91.81%的村民为已婚。通过对书籍报刊杂志、宣传资料、医生询问、社区或乡镇医疗中心的健康讲座、与朋友交谈、宣传小品、漫画扑克牌方式了解到性病/艾滋病知识的人数甚少,仅占1.0—12.23%;静脉吸毒、母婴传播性病/艾滋了解传染途径的村民也不多,仅占29.5%和25.18%;对如何预防性病/艾滋病——锻炼身体提高营养、每次性生活都使用安全套问题村民所占比例也不大,仅占6.76%和24.89%;在回答性病/艾滋病与你生活是否有关系这个问题上,32.81%村民都回答不知道;在哪些人容易患上性病/艾滋病问题上认为静脉吸毒者、男性同性恋者、经常接受输血者、卖血者易患上的所占比例均较低,仅占13.81%—28.49%;43.74%的村民对目前艾滋病有无治疗方法回答不知道。
本次调查表明:农村居民对性病/艾滋病知识总体掌握程度较低,特别是农村居民通过社区或乡镇医疗中心的健康讲座、医疗咨询、宣传小品、宣传资料、与朋友交谈获得性病/艾滋病知识极低,这说明农村居民对性病/艾滋病知识的需求不积极、不主动,对性病/艾滋病预防的意识淡薄,认为性病/艾滋病远离自己,一定数量的村民跟自己有没有多大关系根本不知道,这是预防性病/艾滋病一个极为不利的因素。加大社会动员力度,利用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采取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方式,发放一些图文并茂浅显易懂的宣传资料,提高农村居民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是我们健康促进项目工作的重点。
为此,为搞好天城乃至万州性病/艾滋病长期防治工作,我们特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增加财政收入,落实性病/艾滋病各项防治措施;二是各相关部门要加强联系和切实配合,加大性病/艾滋病防治力度,突出预防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一支高素质性病/艾滋病防治队伍;三是加强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采取各种方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改善农村居民对性病/艾滋病要求不积极、不主动、对自己有没有关系不知道的不利因素的现状;四是关注艾滋病患者,特别农村艾滋病患者,全社会共同参与,逐步形成有利于预防性病/艾滋病的环境,降低性病/艾滋病的流行上升速度;五是加强流动人员管理,打击卖淫嫖娼,防止或杜绝输入性艾滋病例传入本地,有效控制疫情;六是开展全民体育健身活动,增强全民体质,减少性病/艾滋病对家庭和社会负担和危害。
二00五年一月三十一日
第7篇 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
全市中小学生中,小胖墩的比例已超过20%,这是哈尔滨市中小学生卫生保建所最近一项关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显示的结果。
调查小胖墩占比超过20%
原因吃得太好运动太少
究其原因,吃得不科学、运动量少是主要原因。鞠波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吃得都很好,但膳食却不够科学、均衡,高热量的食物多,导致很多孩子脂肪沉积。此外,运动量不足是另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孩子除在学校有一定活动时间外,业余时间几乎没有运动量,即使上下学也多是坐车,走路或骑车的孩子越来越少了。
影响给健康成长带来一定困扰
肥胖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会产生影响,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一定困扰。哈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研究所教授王忆军表示,由于肥胖,有的学生现在就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等老年人易患的病症。在心理上,小胖墩很容易自卑,因为肥胖等原因被同学开玩笑,进而不爱与同学交流产生自闭心理。
措施合理配餐每天锻炼一小时
专家认为,为小胖墩减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家长除要为孩子合理搭配一日三餐,培养其良好的饮食习惯外,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体育锻炼的习惯,利用业余时间多陪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此外,社会也要给孩子户外活动创造更多的条件和空间,让孩子们有地儿可去。
第8篇 最新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下面是为您准备的最新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噢!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后续精彩不断,敬请关注!
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一:
由于自己是医学专业的,所以就没什么事对自己周围的人做个健康调查,当然了,只是某种观察,却并没有真正的做个数据统计和深入分析,只是把眼前的大学生健康状况做个非常不专业的调查简述,放在这里给大家看看而已吧:
就拿我们年段92人为例子吧:
发质:比较好的一头乌黑的头发的,22人,其余70人各自有不同程度的白发,除了一名白化病患者之外,都还正常。
面容:憔悴和蜡黄的并不是很多,但是很容易维持在15人左右,特别是包夜频繁的,一个个有时候特像死人面容,灰白色。
体态:肥胖的越来越多,92人中只有31人体态比较匀称,包括干巴猴一样的纯瘦子,其他的人都十分肥胖,尤其是女生。
步态:基本正常,除了练轻功的走路速度比较轻快之外,都比较蹒跚。
视力:基本都不正常,92人中84个戴眼镜的,还包括弱视,散光,青光眼。
听力:有64人耳背,这个是因为他们长期用耳机听mp3以及电脑耳机的影响,无论是耳朵的结构还是脑部的听力反射区,都出了问题。还有手机辐射,对于他们的听力和脑袋的反应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四,六级考试的时候,很多人都听不清楚。
嗅觉:女生普遍比男生的要好,因为男生都喜欢吸烟,学医的也没例外,所以咽炎,鼻炎的很正常,一般情况下嗅觉都不太灵敏,而且有的人痰很多。
味觉:这个对于医学院的学生很重要,结果还是有很多人,无论男女都喜欢肥甘厚味,所以一般情况下味觉也都颇有迟钝,特别是爱吃麻辣烫的人,味觉就更不好,因为舌头上的味蕾已经基本被损坏殆尽。
触觉:很多人的手都不太好使,养尊处优习惯了,除了上网打字,或者写字的时候还是比较好使的。
其余还有:男生大部分都有肾虚反应,晚上怕冷,周身冰凉,这是因为包夜过甚而引起的阴不内敛阳气外泄导致,一般都在吃金贵肾气丸。而体力充沛精力旺盛的,却很多都在吃六味地黄丸。足见肾虚人群之多。
性取向:绝大多数正常的学医的男女生都知道自己的性别,所以比较正常,在例句学校中却不是很相同,特别是艺术系,男的基本长发,并且戴耳环,甚至鼻环,女的很多都是短发,而且非声乐的其余音乐艺术类,都是街舞类的打扮。有很多都打扮的特中性,不男不女。当然了,时代潮流
性生理周期,这个嘛,属于机密,不能乱说。
性爱频率:有钱的人,长的帅的,漂亮的,基本可以天天,或者隔比较短的时间,而那些找不到对象的只好自慰,所以经常在学校里出现很精神萎靡的学生,除了包夜过甚的肾虚患者,就是这类自慰太多的肾虚患者了。一般面色蜡黄或者灰白,总之很不好。
以上为大学生健康状况的非专业简单报考,请各位观看一下,止增笑耳
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二:
关注自我,从健康开始大学生饮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
大学时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掌握一定的营养知识,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促进生长发育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当代大学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要我们必须有健康的体魄,具备热血青年的朝气蓬勃,才能成为国家栋梁,那么,关注自我,关注健康就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
于是,为了解大学生在饮食营养方面的情况,我们对我校在读生进行一次题为护理营养健康的抽样调查,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1194份,有效率为100%,调查普及各个院部,能够真实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饮食健康方面的情况。据调查统计如下:
(一)营养的摄取
据统计,在校生对一些营养食物的摄取状况如下:
种类 每日 偶尔无规律 几乎不吃或喝
牛奶 25.4% 53.2% 22.4%
鸡蛋 48.3% 47.4% 4.3%
水果 37.2% 58.2% 4.6%
其实,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一个水果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的合理搭配,但从表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营养还没有形成合理的搭配意识。一杯牛奶可以强壮一个民族不无道理,对于它的营养价值,95.4%的同学表示了解其含有优质蛋白和丰富的钙等元素,但每日规律性饮用牛奶的人却不到一半,原因何在?据统计显示,主要原因是消费水平的制约,近一半的同学认为每天喝牛奶的支出在生活费用中回占去很大比例,故只作为一种营养品偶尔补充一下而已。对于水果、鸡蛋,调查中看出这两种营养丰富而价格低廉的食品较受重视,但是2/5左右的人没有形成一个生活规律,只是想起来才吃。
另外,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需的重要的营养素之一,但调查表明大家对每天所需的饮水量并不清楚,只有27.9%的被调查者认为日饮水量应在1000ml以上。其实,人要保证每天新陈代谢的正常需要,维持体内水分出入量平衡日饮水量应在1000ml-1300ml之间才为合理。水能够促进物质代谢,调节体温,并有润滑作用,是生命之源,不可忽视。
(二)饮食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对在校生的早餐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校区 每日按时吃 从不吃 吃,但无规律
南区 61.8% 6.6% 30.7%
东区 75.6% 1.5% 22.9%
西区 90.3% 0.8% 8.9%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不同专业的人对饮食重视程度不尽相同。南区和东区在这个问题上比较接近,而西区学生则较为重视早餐,这与西区医学专业为主不无关系,且据调查得知:不吃早餐的主要原因大多是起床晚来不及,而这种无规律的生活习惯势必会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早晨起床之后,及时补充营养是一天中脑力、体力恢复的重要保证,尤其对于学生,不吃早餐将直接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滞后,所以早餐要吃好是不无道理的。
(三)健康知识的学习
在校生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调查显示如下:
对饮食健康知识讲座的态度很必要 83.1%
无所谓 5.4%
完全没有必要 11.5%
对报刊、书籍关于健康知识的态度很重视 24.1%
稍浏览 68.2%
不关心 7.7%
从这一项调查中可以看出:健康知识的完善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健康,但只有83.1%的人意识到健康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只有24.1%`的人愿意去认真学习这方面知识,大多数人只是被动地去涉猎而已。但随着生活水平和知识层次的提高,人们将对健康问题也越来越重视。
另外,调查统计,有85%以上的人意识到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饮食及运动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其中生活环境也体现了现代人对健康新的认识。
针对此次调查,我们对在校大学生的饮食健康状况有了一定了解,在我国的生活现状下,我们更多人开始有意识去突破传统的饮食结构,去尝试更科学更合理的饮食方式。随着国民素质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一轮的健康革命将会再次掀起。关注自我,关注健康,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
第9篇 xx市学生营养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5月20日是第22个全国学生营养日,最新的杭州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数据新鲜出炉。数据结果显示,相对于营养不良,xx市学生的营养过剩和营养不均衡情况更为明显。
中小学生应科学合理调整膳食
更值得警惕的是,18.88%的学生有贫血症状,这意味着每6个学生中就有1人贫血。其中,87.35%的贫血学生属于边缘性贫血(指血红蛋白介于标准值与轻度贫血值之间,由于没有明显症状,不易被察觉),应科学合理调整膳食。
1、三餐定时定量,保证吃好早餐。多吃富含铁和维生素c的食物,动物血、肝脏、蛋黄、廋肉、贝类和黑木耳等含铁丰富,可使用含铁酱油。
2、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运动,可分3-6次进行中等强度锻炼,如慢跑、打球、跳健身舞、做操等;减少上网、玩电子游戏或看电视的时间;多参加家务活动。
3、至于吃零食也有讲究:多选用奶类、水果和蔬菜类、坚果类食物;吃零食不要离正餐太近,每天不超过3次;少吃油炸、过甜或过咸的零食;养成多喝白开水、少喝含糖饮料的习惯。
目前,我国学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虽然膳食热量供给基本达到标准,但蛋白质供给量偏低,优质蛋白比例小,钙、锌、铁、维生素a等营养素明显不足。由于膳食中铁的吸收利用率低。
第10篇 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乡镇干部长期工作在一线,直接面对人民群众,面临矛盾多、压力大,特别是随着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乡镇干部的心理及工作常态受到了较大的冲击。新形势下的种种要求,使乡镇干部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健康很容易出问题,轻者影响工作,重者严重失调,精神崩溃。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乡镇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真正重视,真情关心,真心爱护”乡镇干部,提高乡镇干部心理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乡镇干部队伍。
一、乡镇干部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近年来,各地在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有效提高了乡镇干部的整体素质。就目前的整体情况看,乡镇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还是良好的,大多数干部心理健康、积极,状态良好,幸福感强。但是,也有部分干部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部分干部存在焦虑、躯体化、抑郁、人际敏感等心理困扰。
乡镇干部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集中表现为四种心理:一是能力与难度偏差引起的“恐慌”心理。面对群众上访、计划生育、群体性突发事件、拆迁、山林权属纠纷等疑难工作,茫然失措,“硬招不敢用、软招不管用、新招不会用”,深感能力不足,常觉 “能力危机”“本领恐慌”。二是定位与越位迷茫引起的“观望”心理。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有些乡镇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管理模式、工作能力与新形势不相适应,不知该干什么,怎样干,很迷茫。干了怕越位,在难定位与怕越位之间只好选择“观望”。三是收入与现实窘迫引起的“自卑”心理。乡镇收入的缩水直接导致干部的各类津贴、补助和福利成为难以兑现的“空头支票”,干部收入较低,待遇较差。拮据的经济待遇与外面的富裕安逸形成鲜明对比,窘迫的现实让乡镇干部有些自卑。四是有为与无位矛盾引起的“无味”心理。乡镇干部是“环境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的“三苦”干部,但绝大部分却一直没有晋升、流动的机会,很多甚至一辈子“原地踏步”。在追求事业有为与仕途有位的矛盾冲突中,产生了索然无味的心理。
二、乡镇干部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乡镇干部的心理困扰、心理异常、心理失衡等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于工作、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和个人自身问题。
(一)来自工作的压力。“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领导责任问究制”、“一票否决制”等都在加重干部求发展、保稳定的压力。对于诸如安全生产等不可控制的突发性事件的提防与忧虑,对群众上访的应对等,都使干部“责任”担子骤然加重。经常性工作已经很多,又要应对突发性事件,工作十分繁重,多数乡镇干部“终日不得闲,身上百事缠;尝尽千般味,酸甜苦辣咸。”
(二)来自社会的压力。社会转型期,乡镇干部在发展与稳定的双重压力下,还要再抽出相当大的一部分时间与精力来应对各种社会关系。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形形色色的诱惑,要妥善处理,平衡各方,实非易事,给乡镇干部带来了很大压力。
(三)来自家庭的压力。乡镇干部也有家庭父母妻子儿女。但他们工作太忙,再加上工作环境艰苦、待遇差、收入低、社会地位和长期的两地分居等因素,无暇顾及家庭感情和子女教育,一些干部对家庭感情有种危机感,对子女有愧疚感。
(四)个人心理调适能力不足和对心理健康认识的缺失。大多数干部在学生时代和工作后都未曾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专业培训,心理调适能力不足。同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少乡镇干部过分强调克制、忍耐,个人对心理健康存在偏见和误解,即使知道自己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也羞于启齿、讳疾忌医。
三、乡镇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之道
心病还须心药医,解决乡镇干部心理健康问题,要从“心”入手,“内”“外”兼治,既要组织关爱,社会认可,又要重视个人修养,内在提升。
(一)组织关爱,积极落实激励保障措施,改善乡镇干部工作、生活条件。
一是逐步改善物质条件。改善办公、生活条件及配套服务。二是逐步提高报酬待遇。认真落实规范性津贴补贴,改善待遇。三是注重激励关怀。对干得好、业绩突出的乡镇干部予以表彰奖励,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及时掌握乡镇干部工作和思想动态,了解干部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并针对性的进行排扰解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营造良好环境,减少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外部因素。
1、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设“和谐型机关”,让干部在宽松、积极的环境中工作。经常鼓劲打气,设身处地体会乡镇干部的辛苦,多看本质和主流,多些体谅和理解,少些埋怨和责备。工作上,既要“压担子”,又要“指路子”,尽量在工作上为乡镇干部“松绑减负”。
2、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教育培训。一是加强党性教育和锻炼,提高其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教育乡镇干部要“管得住小节,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用一颗平常心看待名利得失。二是加强能力培养,提高履职能力。引导乡镇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开阔眼界,开阔心胸。通过学习,消除“本领恐慌”。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干部心理健康免疫力。教会乡镇干部正确认识自身的心理特点,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3、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关爱乡镇干部。一是建立“健康档案”,对乡镇干部身心健康进行跟踪管理。建立心理援助机制,积极做好心理援助工作;适时进行心理干预;完善应急机制,妥善应对心理危机极端事件;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工作之余,组织开展各类球赛、健身、文艺表演等文体活动,促使干部放松身心,释放压力。三是坚持实行乡镇干部休假制度,倡导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在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安排休假,提倡乡镇干部健康休闲,用健康生活引导健康心态。
4、营造良好的社交环境,畅通乡镇干部沟通渠道。建立完善日常谈话谈心制度,保证同级、上下级之间的良好沟通,拓宽乡镇干部倾诉心声和心理求助的渠道。积极引导乡镇干部在面临实际困难和现实问题时主动寻求包括同事、朋友、配偶、父母等在内的社会支持。
5、营造良好的干部成长环境,建立有利于乡镇干部成才的用人机制。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和用人标准,探索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既要考察和衡量干部德能勤绩廉的情况,又要注意了解和掌握干部的心理素质,用人突出 “人岗匹配”。注重从乡镇选拔人才担当领导干部,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群众信得过”的优秀乡镇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培养锻炼,使乡镇干部感到工作上有干头,政治上有奔头。
6、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有利于乡镇干部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抓好舆论宣传。要对乡镇干部给予公正的评价,要多正面宣传,引导全社会理解支持、关心爱护乡镇干部,营造乡镇干部在艰苦条件下舒心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提升自我修养,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乡镇干部要从自身出发,调节心理平衡,以平和的心态应对压力和挫折。一要学会科学地释放压力。首先要承认压力并学会倾诉,其次要有面对压力的心理准备,心态要乐观豁达。二要正确面对挫折。陈毅有诗“应知天地宽,何处无风云,应知山水远,到处有不平”,人生路上,挫折在所难免,是磨难,是考验,也是健康成长的催化剂。三要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真诚待人,真心为民,对人宽容,对己克制,对事尽力,对物珍惜,建立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四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做好自我心理保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学习管理情绪的方法,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培养积极的业余爱好,多参加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学会劳逸结合,张弛有道;五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学会宽容大度,正确看待名利得失、进退留转,保持平常心,正确定位自我,学会欣赏别人,培养幽默感,给力自己,给力幸福。
心理健康调查报告(2)
近日一份“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面世,追求独立却难以摆脱家庭依赖,张扬个性有时却显得叛逆,乐于助人但又常常显得缺乏责任心的90后大学生们,“周杰伦”、“成龙”等明星,成为90后最崇拜的偶像并希望自己超越他们,而在职业规划中,大学生们最不想当公务员。
喜欢用qq聊天,喜欢用‘火星文’的90后大学生似乎是一个矛盾体。诸多明星之于80、90后,仅仅只是喜欢。90后“自己”才是自己最崇拜的偶像。个中缘由,不言自明。因为明星已经引不起他们的崇拜。有关专家的解读,认为这是青年一代自信心增强的表现。而另一种说法则是认为这并非是他们自尊的自信,恰恰是出于某种“无奈”。这正如“最不想当公务员”一样——连年不断创新高,越来越火爆的公务员招考是事实。那么,我们是相信“心里话”,还相信这个事实。唯一的解释只有“无奈”——要么言不由衷,要么行不由己。
当然,无奈并不就是消极的,更多情况下或许就是一种积极。因为创业者总是“无奈”的。想创业才有无奈。对于任何创业者来说,确实“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创业创新不是复制,也没法复制。八十年代青年的“迷茫”是这样。今天80、90后崇拜“自己”的无奈,也是创业创新强烈冲动的表现。
不崇拜明星名人,因为80、90后的骨子里并不缺乏“艰苦拼搏”的精神,抗击冰雪、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等等中的表现就是很好的明证。而且他们正是喜欢和期盼挑战性。他们拒绝平庸,他们热切需要的是崇高。社会在大力为青年一代,创造“机会”,创造“条件”的同时,需要着力经营的还有为他们创造“崇高”。这非常重要。崇高是青年人赖以生存生长的氧气和热血。每一代青年无不是在时代崇高精神激励下,开拓成长成功的。
有学者认为,就调查结果而言,高傲的90后大学生依旧是温室里的花朵,在十几年的学习当中,甚至没有培养出分析利弊的能力,于是才得出了“毕业后当公务员,不要侮辱我”的结论。对此,他们很天真、很幼稚,因为他们尚且在温室里,倘若到了现实的沙漠,他们定然会“相继死去”。公务员的这些苦楚和“夹板”谁都知道,但是这些苦楚相对于其所得到的待遇和利益是算不了什么的。对此现实生活中已有无数活例证明。
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都带有时代的鲜明痕迹。90后的特征是什么?个性张扬、叛逆。但这也并不能简单地看作是缺点。90后接触新事物的能力更强,勇于发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声音,这恰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如果说90后大学生还存在着浮躁、自私、承受挫折能力弱等问题,那也更应该从家长和社会上找原因,是家长和社会给了他们这样一个成长环境。”90后大学生带有这个时代高速发展、急剧转型的鲜明特征,尽管他们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缺点,但毫无疑问,随着逐渐成熟并且融入社会,他们必将成为这个时代的弄潮儿。
心理健康调查报告(3)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所面临的内外压力普遍增多,其中不少压力已超过了他们所能负荷的程度,常常引起纷扰的、不利的、危机重重的后果。国内有些调查表明,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和适应不良的学生所占比例较高。那么,当前**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以期了解当前**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县各中学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对策性建议,也供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人士参考。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县近郊的5所中学,其中高中一所,职高一所,初中三所,随机选取每个学校每个年段的班级各一个,合计15个班级共699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初一学生108人,初二学生121人,初三学生169人,高一学生119人,高二学生113人,高三学生69人;男生328人,女生371人。实际发放问卷800份,收回699份,回收率为87.4%;剔除35份效度量表得分高于7分的问卷35份,实得有效问卷664份,有效率为回收总卷数95.0%。
2、调查工具: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等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该测验适用于综合检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mht共有100个题项,包括8个内容量表和一个效度量表(即测谎量表),该测验覆盖面广,筛选率高,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8个内容量表分别是: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每个题项后有“是”和“否”两个答案,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进行选择。8个内容量表得分累积起来,就是总得分。分量表从整体上表示焦虑程度强不强、焦虑范围广不广;而总得分则表示个人焦虑的一般倾向。该测验以整个量表在65分以上,各内容量表上超过8分作为指标来考察其心理健康状况。如果一个学生的总分超过了65分,说明该生的总焦虑水平较高,范围较广,有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8个内容量表中,任何一项标准分达到8分以上时,表明该生在此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到需有针对性地辅导程度。
3、调查方法:本调查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配合给予统一指导语,利用学生自习时间集体施测。所有数据资料均通过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二、调查的初步结果
1、**县中学生心理健康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县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一般,具有正常的焦虑水平。从表一可以看出,被调查的664名中学生其总焦虑倾向标准平均分为38.40,处于中等焦虑水平(总焦虑倾向标准分即8种焦虑倾向标准分之和在35分以下,属于低焦虑水平;总焦虑倾向标准分在65分以上,属于高焦虑水平;35分到65分之间的,属于中等焦虑水平),另外,在各个内容量表的得分上,学习焦虑得分最高(m=8.02),处在异常焦虑水平(焦虑倾向标准分在8分以下,属于焦虑正常,超过8分,属于异常焦虑)。从表1也可得知,单项高分
(8分以上)所占比例由高到低排列循序为:学习焦虑
(57.8%,384人)、身体症状
(22.3%,148人)、过敏倾向
(19.4%,130)、自责倾向
(17.5%,116人)、对人焦虑
(9.5%,61人)、恐怖倾向
(6.5%,43人)、冲动倾向
(4.4%,29人)、孤独倾向
(2.3%,15人)。
表1 664名学生在各个内容量表和总量表上的得分
学习 对人 孤独 自责 过敏 身体 恐怖 冲动 总焦虑
焦虑 焦虑 倾向 倾向 倾向 症状 倾向 倾向 倾向
平均分 8.02 4.66 2.76 5.39 5.62 5.34 3.34 3.23 38.40
标准差 2.85 2.11 2.06 2.17 2.15 2.81 2.54 2.23 12.36
检出率57.8% 9.2% 2.3% 17.5% 19.4% 22.3% 6.5% 4.4%
1.66%
在被调查的664名学生中,41.41%的学生
(275人)分数在35分以下,说明这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好的;分数在35分-65分之间的学生有378人,占所有被测学生的56.93%,这部分学生处于中等焦虑水平,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的一般指导和教育;分数在65分以上的学生11人,占被测学生数的1.66%,处于高焦虑水平,属于心理不健康的人群,对于这些总焦虑倾向较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需要制订特别的个别辅导计划,要重点辅导。
2、不同性别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从表2可以看出,除了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外,其余六个分量表以及总量表的得分上都是女生高于男生,而且都达到了极其显著的差异,这个说明女生的总体焦虑程度要高于男生。
表2 不同性别学生在各个内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比较
男生(n=309) 女生(n=355)
t值
p值
m
sd
m
sd
学习焦虑 7.42 2.99
8.55 2.61
-5.167 0.000
对人焦虑 4.29 2.19
4.97 1.99
-4.189 0.000
孤独倾向 2.78 2.14
2.74 1.99
0.281 0.779
自责倾向 4.99 2.11
5.73 2.17
-4.432 0.000
过敏倾向 5.34 2.19
5.87 2.09
-3.175 0.002
身体症状 4.95 3.04
5.68 2.55
-3.380 0.001
恐怖倾向 2.80 2.46
3.81 2.53
-5.226 0.000
冲动倾向 3.08 2.32
3.37 2.14
-1.668 0.096
总量表 35.68 13.07
40.76 11.19
-5.387 0.000
说明:在这里n表示被调查的个体数目;m表示平均数;sd表示标准差;t值是两个数相比的一个比值;p值表示显著性,如果p值小于0.05,那么说明相比的两个数存在差异,下同。
3、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后发现,初中生和高中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以及全量表的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经过比较得知,初中生在这四个分量表和全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高中生。由此可见,高中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初中生。具体比较可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段学生在各个内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比较
初中生(n=378) 高中生(n=284) t值
p值
m
sd
m
sd
学习焦虑 8.43 2.77
7.49 2.87
4.265 0.000
对人焦虑 4.97 2.14
4.25 1.20
4.385 0.000
孤独倾向 2.83 2.11
2.66 1.99
1.068 0.286
自责倾向 5.68 2.11
5.00 2.20
4.058 0.000
过敏倾向 5.70 2.07
5.52 2.56
1.016 0.310
身体症状 5.52 2.88
5.11 2.70
1.850 0.065
恐怖倾向 3.51 2.56
3.12 2.51
1.968 0.049
冲动倾向 3.35 2.29
3.08 2.14
1.527 0.127
总量表 39.98 12.14
36.30 12.35
3.828 0.000
同时,对初
一、初
二、初
三、高
一、高
二、高三的学生进行方差分析后发现,各个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以及全量表上存在差异。经事后检验发现,在学习焦虑方面,初三学生要显著高于高
一、高
二、高三以及初一的学生;在对人焦虑方面高
一、高二的学生要显著高于初三的学生;在自责倾向方面,初一学生要显著高于高
一、高三的学生;在身体症状方面,初三学生要高于各个年级的学生,但是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总量表上,初三的学生要高于高
一、高二的学生,初一学生要高于高一学生。由此我们也不难发现初三时期是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多发期。
4、不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表4 不同学校学生在各个内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比较
梅中(n=119)二中(n=138)云职(n=136)三中(n=121)云中(n=150)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学习焦虑8.38 2.56 8.41 2.83 7.71 2.87
8.50 2.91 7.29 2.86
对人焦虑4.56 2.03 5.00 2.06 4.33 2.05
5.32 2.30 4.17 1.96
孤独倾向3.06 1.93 2.43 2.08 2.63 1.90
3.07 2.27 2.69 2.08
自责倾向5.80 2.20 5.45 2.06 5.46 2.25
5.83 2.06 4.57 2.07
过敏倾向5.77 2.03 5.62 2.03 5.60 2.20
5.71 2.17 5.45 2.32
身体症状5.53 2.52 5.47 3.16 5.13 2.60
5.56 2.90 5.09 2.79
恐怖倾向4.11 2.64 3.10 2.46 3.15 2.54
3.38 2.51 3.09 2.50
冲动倾向3.53 2.17 3.09 2.20 3.00 2.27
3.45 2.47 3.15 2.02
总量表 40.74 11.66 38.57 11.56 37.18 12.61 40.83 13.15 35.51 12.10
对数据的统计后发现,不同学校的学生各个量表以及总量表的得分可见表4。
对五个不同学校的学生在各个量表以及总量表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可知,五个学校在学习焦虑(f=4.98,p<0.01=、对人焦虑(f=6.98,p<0.001=、自责倾向(f=7.94,p<0.001=、恐怖倾向(f=3.65,p<0.01=以及总量表(f=4.72,p<0.01=上存在差异。经过事后比较发现:在学习焦虑上, 云中的学生要好于梅中、二中、三中的学生,而其他几个学校之间则不存在差异;在对人焦虑方面,云中的学生要好于二中、三中的学生,而职高的学生也要好于三中的学生;在自责倾向方面,云中的学生要好于梅中、二中、三中和职高的学生,而其他几个学校之间则不存在差异;在恐怖倾向方面,云中的学生要好于梅中的学生;而在总量表上,也是云中的学生要好于梅中和三中的学生,而其他学校之间则不存在差异。
5、不同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本次调查共收集到53位畲族学生的问卷(占了所有被调查学生的8%),并对畲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具体可见表5。
表3 不同民族学生在各个内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比较
汉族(n=611) 畲族(n=53)
t值
p值
m
sd
m
sd
学习焦虑 8.00 2.64
8.25 2.64
-0.590 0.556
对人焦虑 4.66 2.12
4.68 2.03
-0.078 0.938
孤独倾向 2.78 2.09
2.55 1.67
0.780 0.436
自责倾向 5.68 2.11
5.00 2.20
4.058 0.000
过敏倾向 5.60 2.15
5.92 2.13
-1.067 0.286
身体症状 5.35 2.82
5.30 2.77
0.112 0.911
恐怖倾向 3.40 2.57
2.62 2.07
2.143 0.032
冲动倾向 3.22 2.18
3.42 2.71
-0.624 0.533
总量表 38.42 12.47
38.17 11.04
0.141 0.888
从上表可以得知,汉族学生和畲族学生只是在恐怖倾向方面存在差距,汉族学生在该方面的得分要高于畲族的学生。这说明汉族学生对某些日常事物的恐惧感要强于畲族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畲族学生的样本不足所引起的无差异的假象,这个有待今后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县中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
调查显示,目前**县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一般,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只有41.41%处于低焦虑水平,而有56.93%处于中等焦虑水平,而有1.66%处于异常焦虑状态,由此可见**县中学生当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对于存在中等焦虑倾向的学生,即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十分需要通过学校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加以帮助,若焦虑异常得不到及时解决,就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此外,对于处于异常焦虑倾向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是处于心理不健康的群体,总体焦虑倾向较强、焦虑范围较广,存在心理疾病,需要立即进行心理治疗,这部分学生不容忽视。
2、男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男女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总体不如男生,这个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结果相似。女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以及总量表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男生。
造成两性差异的原因首先是社会因素方面,如自我概念,对自己的期望,失败的归因方式等方面不同。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男女生对成败归因有不同的模式:女性比男性更多的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于运气,而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运气;而男性则更多的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将失败归因于任务艰难。这种归因导致了男女生自信心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显然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专业有决定的影响。而且在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下,女生往往使自己扮演一个弱者的形象,学习成绩不好认为是性别差异造成的,认为男生天生比女生聪明,而没有从其他方面找原因。特别是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以及对妇女的歧视都严重地挫伤了青年女性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制约着女生各方面的发展。
其次是生理因素,由于女生性意识的萌生比男生约早一年的时间,因此性不安心理在女生身上表现得更早,更明显,他们变得易害羞、难为情,而且青春期的发育早于男生,青春期的女生对胜利的变化和月经的来临有一种神秘感和恐惧感,所以常处于焦虑不安中,有时莫名其妙的紧张,特别是在与人交往时尤为突出,于是产生了对人焦虑。
男生在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上的得分要高于女生,但是没有达到显著差异的水平。这个可能与男生的性格有关,人们在教育过程中赋予男生的形象是生来就刚强,为此在感情上不轻易外露自己,长此以往心中苦闷无处诉说,产生孤独感,而女生较男生更喜欢找人倾诉,心中的不快易化解。在冲动倾向方面,可能与男生更多地表现出攻击、多动和违纪等外向行为有关。
综上所述,加强女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和心理辅导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3、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初三年级在各个年级中问题最多,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期。这主要因为,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的高峰期,在生理上,他们已基本上发育成熟,在心理上,初中三年级学生的智力发展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尤其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得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推理能力的发展使他们的某些观点或看法很深刻。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发展原因,初三学生的自我概念也在逐渐形成并有着极强的自我意识,他们非常注重自我形象的良好设计,但由于对自我形象过度敏感,他们过于着重别人对自己的外在评价和成败得失的评价,以至于产生不良的自我形象,如自卑、自责等。
同时,初三学生面临中考,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遭遇的学习上的挫折感及生活上的心理危机,使得个体的心理状态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这将直接影响学生成就动机模式的确立,并由此影响其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从而进一步影响个体人格的塑造和生涯的发展。
4、不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分析
由调查结果可知,总体上,云中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于其他几个学校较好。这个可能是因为**中学和其他几个学校相比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
5、不同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的分析
由研究可知,此次被调查的汉族和畲族学生只是在恐怖倾向上存在差异,汉族学生要高于畲族学生。这个可能是由于当前的家长给予子女的教育多是保护型的,使他们缺乏性格上的各种锻炼,依赖性和独立性都比较差,所以成长过程中一旦失去成人的帮助就感到不安和没有着落。恐怖倾向的产生大多与家庭的过分保护有直接关系。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的,既涉及到学校和家庭,也包括社会环境。就学校因素来说,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升学率仍然是衡量学校和教师好坏的标准,只顾考试课程而随意增加超越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取消或削弱非考试科目的现象大量存在,加上少数教师自身人格偏异及不健康的教学行为,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消极影响;就家庭因素来说,一些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普遍过高。他们或者把孩子当作实现自己愿望的工具,主观地给孩子确立一个理想的目标;或者把孩子奉为“上帝”,使孩子拥有无限的权利。孩子往往不能自己把握自己,而且心理承受能力极差;就社会来说,功利主义的主导性倾向和大众传媒的消极因素,使青少年处于一种无所适从和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他们要面临升学、就业、交友、休闲等各种生活压力,特别是性生理的早熟和非正常发展的性心理之间的矛盾,导致产生心理不适应,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不协调。需要指出的是,中学生在冲动、自责、过敏、恐怖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其原因主要还是来自对学习、对考试的一种焦虑反应,中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困扰,仍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几点建议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和身心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更加应该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根据我们调查分析发现,改善和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收到实效,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一)改善家庭教育
1、家长要注意儿童早期人格的培养
许多研究表明,青少年在青春期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大多是儿童早期教育和社会交往带来的精神发育缺乏,如幼年的心理剥夺、童年的经历有时甚至会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生活态度和心理体验。如果在人生早期
(一般指0-6岁)得到适应最佳教育将会使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家长要加强儿童早期的独立性和自制力的训练,要抓住这一时期,向子女施以早期智力开发或优良品德的早期熏陶。家长还应经常调整自己对子女的期望,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不好,家长只有设法使自己的主观愿望与孩子的客观实际相一致,同时在实现期望过程中应该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对原有期望进行调整,才能减轻孩子的压力。应提倡民主的家庭教育,这样才能较好地运用符合子女身心发展实际的科学方法,家庭教育才能收到实效。
2、让子女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我国自古以来,提倡在家长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让子女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育人方法。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说明品德高尚的人都重视在实践活动中培育良好的品德习惯。而且,在实践活动中应该持之以恒,使子女的意志和性格从中得到锻炼,并帮助子女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3、家长要重视家庭环境的优化
家庭环境的优化不仅应体现在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文化气氛;还应体现在家长自身形象的完善上,使子女在家长乐观向上的情绪和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的实践中受到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积极影响。对于子女的良好思想和行为表现,家长及时给予肯定才能收到激励、强化的效果。清代著名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指出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因此在教育中,要减少斥责和限制,多给以“表扬”和“承认”的机会,以提高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为了帮助子女明辨是非,克服、纠正和根除不良的思想行为和品德,可以适当采取不损害孩子身心为比标准的惩罚。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子女,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用简单的手腕来应付,是无济于事的。”为此,家长应了解有关教育以及儿童心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切实担负起教育子女的重任。
(二)改善学校教育工作
1、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机械地按照预设的一套模式向学生强行灌输,使学生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被教育者的地位上。”这个不仅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内在动力,而且抹杀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应将中学生由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转向以提高素质____教育轨道上来,它有助于中小学教育走出狂热追逐高分、升学竞争愈演愈烈的误区,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痼疾,把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根本目的和最终任务,才能在教育内部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发生。
2、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教育要纠正和克服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代替心理教育的片面倾向,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到学校正常的教学中去。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他助到自助,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可以采取宣传普及心理学常识(通过上心理辅导活动课和讲座的形式等)、开展一对一的心理咨询以及推广集体辅导、朋辈辅导的形式,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心理上的自我调节能力,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获得健康向上的心境。同时还可以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心理档案,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矫治。
3、加强青春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
对中学生进行性教育一定要讲究实效、慎重、科学,并注意把握时机。根据上海等地对中学生进行性教育的经验,初二年级是性教育的关键期,从这是开始系统地对他们进行有关方面的教育,并将这种教育有计划的延伸到高中阶段,是十分重要的。
4、着力提高教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
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通过讲座、讨论、宣传材料等方式,注重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可聘请有关专家和教育先进工作者介绍符号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经验,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以便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5、重视家校沟通的途径
建立家庭和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所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积极相互配合,将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半功倍。因此,学校要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改善家庭环境,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和谐的气氛去影响和教育子女,这样有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6、重视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课余时间参加业余活动,有利于中学生多种才能的发挥,丰富精神世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使生活更有乐趣,情操得到陶冶,能力得到锻炼,多种需要得到丰富,心理紧张得到缓解。其结果是进一步提高中学生脑力、体力的效率,改善适应能力,促进心理健康。
(三)积极引导青少年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对于学生来讲,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锻炼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青少年首先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对社会、对人生持有正确的认识,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耐受能力。其次是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与本人实际情况越接近,表现自我防御行为就少,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特别是女同学要摆脱“男尊女卑”的思想束缚,充分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第三就是要学会自觉地调控情绪,保持积极的、健康的情绪,学会自我疏导不良情绪,使消极的情绪对身心的伤害减低到最小的程度。第四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科学用脑,这个对处于紧张学习阶段的高
三、初三年级学生尤为重要。
总之,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本人应密切配合,综合治理,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心理健康调查报告(4)
有关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报道频见于媒体,“26.7%的学生有严重的心理疾患”的报道,仿佛大学新生已经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难道象牙塔真的失色了吗?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针对xx年新生的心理测试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是比较好的,虽然部分新生有心理问题症状倾向,但是只要教育行政部门控制大学新生的活动情境和生活事件安排,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就可以消除这种倾向。
心理测试结果新生心理问题存在合理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从1997年起就为新生建立入学心理档案,这次的新生心理测试涉及的调查对象为2174人,测试结果表明,有诊断意义的“有明显症状”的发生几率最高不超过10‰,而且这些症状是新生“主动适应和学习”而必然出现的,是入学这个特殊的事件所引起的必然体验,具有很强的临时性和情境性。这个推测可以被他们大学二年级以后的症状表现水平普遍降低所证实。
常见心理症状神经衰弱、抑郁、焦虑
神经衰弱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反应过度兴奋或迟缓状态。主要表现:精神不足和容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情绪不稳定,烦躁不安;头脑昏沉,睡眠不好。
抑郁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症状的神经症性障碍。常会表现出情绪上的改变,忧郁、易哭泣;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感觉前途无望;自责,没有自信。也会伴有焦虑不安、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
焦虑是每个新生都会体验到的,这是对入学事件的本能反应,只有部分同学持续时间较长,形成一种心理症状。主要表现为莫名的恐惧、惶惶不可终日、时时处于紧张应付状态、感觉危机就在眼前等。
引发以上这些心理症状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在刚刚完成从中学到大学转变时的不适应。新生在应付以前未遇见的事情时持久地处于紧张状态,使神经系统超载;专业志向、经济条件、地域等自身条件上的不如意和挫折总是萦绕在头脑中,增加了思维负荷;个人个性特质,如敏感、多疑、依赖性强、缺乏自信心、任性、急躁、好强等在相对宽松的大学环境中得到释放,如果学生自我调整能力不强的话,就容易出现心理症状。
缓解的对策三级防护网
上海市东加西人才咨询研究所所长张静琏介绍说,由于目前各高校具体情况不一,市教委暂时还未能设置统一的教材、课程来辅导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不过各高校都设有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而且高校内也开设了心理辅导方面的选修课,向学生们讲解心理问题的症状(如出现消极心态、失眠、人变得消瘦等)该如何克服、如何寻求帮助等等。
张静琏认为,高校学生的心理辅导应通过三个阶段来完成,第一阶段,也是最主要的阶段,就是要学生提高自我意识,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调节自己,从自我的角度来摆脱心理症状;第二阶段,如果自己无法摆脱,可以找好友倾诉,或者进行相关的心理咨询,宣泄后可以缓解心理的压力;第三阶段,就是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药物治疗。总之,及早发现自己是否有心理问题是防治的根本。
相关审视不应人为突出心理症状
在迈进一个新的环境时,或多或少总会出现些心理问题,但是现在针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报道和研究却“水分”过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社会对新生的不信任。新生都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那时关于独生子女的个性弊端的讨论对他们的父母和同龄群体影响很深。于是他们的担心很容易转换为“期望”的形式。
其次,心理健康重要性的深入人心。人们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心理健康成为定义一个人是否健康的必要组件和成分,越来越接受心理学。人们清楚大学阶段生理病变的可能性不大,而心理健康都和应急事件有关,于是就合情合理地推导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是需要关注的。
第三,大学心理咨询部门的呼吁。一般大学都设置心理咨询室或心理中心,但在顺利开展工作上的障碍还很多。于是这些专业人员就有意识在学术上打“擦边球”,突出大学新生的症状指标,以便在理论和事实上呼应社会需求,形成一种社会需要压力。
大学新生的心理调适确实很急迫,但是我们也需要相信事实———大学新生其实只是有点不适应。
第11篇 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与文化和卫生水平的标志。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一
一、关于社区的各类概况
(1)老年人的生活现状
老年人大多数愿意与子女生活在一起,有部分老人有退休金,有部分老人依靠子女,还有的老人还在外工作,部分老年人生活靠养老金不够,多数老年人认为医疗保障方面不够完善,不过大家基本都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持有满意态度。
2)社区居住条件方面
我们调查了几个小区,科教新村小区则属于比较老的建筑,范围比较小,阳光100则是比较高档,并且设施建筑都比较新,建筑范围较大,桃花坪小区则是普通化小区,况且我们组成员认为个小区内垃圾站点设置不够多,因为老年人走路比较费力,所以应该多建些垃圾点,我们调查的三个社区能够更明显的反映出给类问题。
(3)老年人社区的设施方面
从所调查的社区来看,科教新村的基础设施基本没有,而阳光100社区基础设施完备,桃花坪校区基础设施基本还行,基本可以满足老人的需要,我组成员认为老年人社区应当设有室内基础设施,设些能够让老年人在下雨天也能的到锻炼,最好室内的地面设置防滑地面,以免防止老人摔跤,还有社区内部设置休息的地方太少,因为老年人有时候走累了需要休息,并且社区在规划时应当多设些锻炼器材,这样能够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得到锻炼。
(4)社区绿化方面
从所调查的社区看,科教新村的绿化太少,几乎没有,阳光100绿化比较晚上,也很符合那里老年人对空气清新度的需求,桃花坪社区基本还行,老年人也持满意态度,不过我组成员认为绿化是一个社区规划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使社区看起来美观,而且能够给老年人晨炼时带来清新的空气,让老年人的身体更加健康。
(5)社区交通体系方面
从所调查的社区看,周围各类交通体系较好,都比较符合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去各个地方,比如医疗点,超市购物,需要乘坐的公交都比较方便能够乘到,但有些道路比较拥挤,这样很容易挤到老人导致摔倒,所以建议规划时尽量路宽些,但对此老年人都较满意。
(6)社区周围建筑类型
从所调查的小区看,每个小区周围环境过于吵闹,经常半夜还有鞭炮声,这样就很影响老人的睡眠质量,建筑类型多样,桃花坪校区周围则有学校,而科教新村比较靠近闹市区。
建立分析图表如下
二、社区规划存在的问题
(1)从我们调查的小区来看,各个小区缺乏生活配套设施,老年人也需要有娱乐场所,室内娱乐健身设施缺乏,使老年人身体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
(2)路面防滑设施不够,在基础设施旁应该更多的铺设防滑路面,这样能使下雨天老人也不用担心出门会摔跤。
(3)从我们调查的小区看,科教新村房子较老,由于建房年代较久远,房子的朝向不太好,朝阳性较差,并且周围建筑楼房过高挡住阳光,这样有害老年人身体健康。
(4)卫生方面,新建后,垃圾桶减少了,我们认为有必要增加垃圾桶的数量,这样能使老人更加方便的丢垃圾,而不用走太远,因为老年人身体虚弱,行动缓慢。
(5)绿化方面,各个小区应加大对各种花草的种植,使绿化更加明显,而且颜色搭配上需要让人看着舒服,这样有更多的绿化能够让老人感受到浓郁的气息生活。
三、老年人的需求
(1)有些老人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而且需要更加的完善,可以让他们更好的充实自己的老年生活。
(2)有些老人需要更多的绿化,这样能够让他们呼吸新鲜的空气,使得身心更加健康。
(3)有些老人需要小区内的路线能够多些,能够让车和人走不同的路线,这样能够使他们出行更加安全,便利。
(4)有些老年人需要社区内设有他们自己活动的场所,以便于他们互相交友,并且能够在晚上也能活动,使得一天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现在老年人口越来越多,我们需要加大对老年人照看的步伐,给他们更多的优惠政策,在居住方面给他们更好的环境,关爱老年人,从他们生活的社区着手进行改善,应该更多的为老年人着想,为老年人创造更好的生活居住条件,在社区各类基础设施规划上尽量做到让老年人能更好的得到身体锻炼,让老年人能安享晚年。
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二
摘要:本文是关于就当前社会,老年人对自身常见疾病的不自知,通过开展讲座的形式以解决中老年人常见疾病为目的的健康知识宣讲活动,普及中老年人常见疾病的运动方式、营养知识,如耳鸣、眼花、膝关节疼痛等 。
关键词:老年人 常见疾病:耳鸣,眼花 知识宣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饿需求也越来越多,再加之中国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中老年人问题备受关注。我们团队为积极响应关注民生的号召,开展了以解决中老年人常见疾病为目的的健康知识宣讲活动,普及中老年人常见疾病的运动方式、营养知识,如耳鸣、眼花、膝关节疼痛等,提高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增强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健意识,减少就医频率,并且这次实践我们想通过去社区及疗养院用宣讲与表演的形式 ,在让老年人接受我们的健康知识的同时,带去欢乐,我们在笑语中带去健康。
一、健康知识宣讲
(一)以知识结合舞台表演形式进行演讲
以往都是专业人士(教师、教授、医生等)开展健康讲座,这次事由学生团队宣讲,充满活力,热情洋溢,可以传递更多积极的正能量;
1、中老年人常见疾病
(1)耳鸣
(2)眼花
(3)膝关节疼痛
(4)颈椎病
以往的健康宣讲都是以“讲”为主,形式比较单调,我们的宣讲则是演讲与表演、实操结合,通俗易懂;
1、经典歌曲演绎
(1)红歌串烧:《闪闪的红星》、《映山红》
(2)经典电视剧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
2、游戏互动环节
(1)、你画我猜,送奖品游戏互动
二、探访社区
(一)与老年人艺术团文艺互动
赴临安文昌阁社区与文昌阁老年文艺团的成员们进行了一次文艺表演的互动交流。
1、文艺互动节目
(1)学生跳唱类节目《幸福拍手歌》
(2)老年人艺术团经典越剧演绎
(二)社区志愿者活动
帮助文昌阁社区绘制一份心愿树的海报和4块黑板报。
2、活动主题
(1)心愿树主题:写下老年人的微小心愿,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他们的心愿变成现实。
(2)黑板报主题:军旅题材以及防火防灾。
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三
一、老年保健食品消费需求旺盛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花钱买健康”似乎成了老年人深信不疑的观念,保健品被老年人捧为“保健祛病”良药,吸引无数老年人纷至沓来寻求“保命药”。被调查的30位老年人中,有18人购买过保健品,占总人数的60%,其中目前仍在购买或食用的有12人,占总人数的40%;8人明确表示不会购买保健品,4人持观望态度。购买保健品的18人中,六成老年人对目前食用的保健品疗效不太满意,三成老年人持中立态度,一成老年人认为治病效果较明显。在购买保品的18人中,花销过万元的8人,花销过千的6人,花销百元以上至千元以下的4人。被调查的30人中,九成老年人认为保健品市场管理混乱,亟待规范整治,确保保健品消费市场良性运转。
保健品市场混乱,负面效应强烈,为什么老年人仍然对此热度不减呢?究其主要原因为:
一是多数老年人对保健品广告宣传深信不疑。保健品生产商和推销商会借助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租场地、街道宣传栏、闹市撒广告等多平台全方面广泛宣传,利用名人效应、专家讲座、优惠促销、亲情服务等手段吸引消费者。在这种“狂轰乱炸”的广告氛围中,一些老年人的心态由不信任转变为怀疑,再由怀疑转变到深信不疑。被调查的30位老年人中,八成以上的老年人定时收看地方卫视营养专家保健品讲堂,九成老年人知晓黑龙江省广播电台某频道宋某、于某专家养生讲堂。六成以上的老年人表示会继续收听收看营养保健节目,会按照专家建议继续购买保健品,但只有一成老年人认为保健品疗效明显。
二是老年人痴迷保健品源于满足其多重心理需求。一是保健治病心切。多数老年人经过大半生的辛苦劳作,在步入老年后身体机能老化,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他们会选择购买保健品来辅助治疗,缓解心理压力。二是从众、攀比心理。老年人一般对于新生事物的辨别能力不是特别强,比较容易接受别人的心理暗示和受周围同伴行为的干扰,产生盲目从众和攀比心理,大家都买我就得买,你买多少钱的,我不能比你买少,结果购买的保健品多数很难达到厂商宣传的效果。三是排解心中孤独。很多家庭,老人和子女之间关系独立,因子女们正处在事业爬坡阶段,生活负担重、工作责任大,他们有什么苦恼也不便向子女倾诉,常以听听保健节目、参加保健产品讲座会或到保健品店体验等来排解内心孤独或寻找温暖,经过厂商的进一步“洗脑”,他们会无意识地购买一些保健品。
二、保健品市场乱象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
我国于1997年实施的《保健品食品管理办法》明确界定,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为目的一类食品。而多数商人都要擅自夸大保健品的食用效果,抬高销售价格,这不仅严重地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还让老人付出高额代价,耽误了病情,危害老人们的身心健康。
(一)保健品市场混乱,老年消费者上当受骗屡见不鲜。据被调查者反映,近些年常有保健品推销商来黑河,在市区中心位置租用临时场地搞促销活动,他们会借助广告宣传、现场推介、名医义诊和赠药等活动,博得老年人的信任,诱导老年人购买其价格不菲的保健品,获取高额利润。被调查者中,有10人曾经买过此类保健品,其中6人购买了千元以上的保健品,4人一次性购买上万元的保健品,因购买的保健品堆积如山,不得不用三轮车等工具运回家中。调查的10人中,只有1人认为购买的保健品有疗效,5人服用期间因身体感觉不适而停用,4人认为完全没有效果,只有10%的人认为有效果。之前他们多数人购买过广播、电视、网络上宣传的其他保健品,虽然反映平平,但还是屡试不爽。
(二)保健品价格昂贵,掏空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金。保健品总体价格昂贵,少则几百元,动辄上千,个别的上万,甚至几万元,远远超出了本身所应有的价值。被调查者中有一位是退休环保工人,月收入不足20xx元,平日里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不舍得浪费一分钱,但对购买保健品却从不吝啬,几乎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先后三次购买了近万元的保健品,服用一段时间后治疗效果不明显,感觉受骗了,对保健品疗效产生一些怀疑,但心里仍渴望遇到真正管用的保健品。另一位被调查的老年人介绍,为了达到保健品治疗效果,在服用保健品的期间,厂商会向他推荐了一套有辅助治疗功能的保健器械,配合治疗,这套器械花费近三万元,使用了近两个月,没有感觉到任何疗效。
(三)盲目信任保健食品易耽误病情,还会影响家庭和谐。多数老年人对保健品市场存在一定的认知障碍,习惯性将保健品等同于药品,厂商正是利用老年人相信保健品可以治病这一盲区,故意夸大宣传疗效,欺骗老年人陷入消费误区。被调查者中,八成以上的老年人只信商家的宣传内容,并不知道真正的保健食品有标志(蓝帽子图样)、批准文号及食用方法,个别以治病为目的的老年人,由于长期盲目服用不适宜的保健品,往往会加重病情,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三成老年人反映在服用某品牌的保健品后明显感觉身体不适,老病没治好却又添新病,让他们苦不堪言,有的老年人因购买时怕儿女阻挠,没有告知他们,服用后效果差又怕儿女埋怨,为了避免家庭矛盾,他们多数会保持沉默。
三、规范保健品市场刻不容缓
(一)各职能部门应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消协应加大辖区内保健品广告宣传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临时租用公共场所搞专家讲座、街道散发传单、随处张贴小广告等厂商加强监管,对虚假、夸大宣传保健品功效的商家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严肃查处,以绝后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加大保健品安全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制售假劣保健品等违法行为,并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给予曝光,公布假冒保健品名单,提高消费者警觉性;及时受理老年消费者举报投诉案件,帮助老年消费者对提高保健品的认识和识别能力,以防上当受骗。
(二)严厉打击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虚假宣传。严格审查涉及老年保健品广告宣传内容,尤其是以医生、专家、患者等形象做疗效说明的违规宣传,对存在夸大夸张宣传效果,误导公众消费的虚假宣传应立即责令停播或屏蔽,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三)提高老年人的识别能力,学会自保。引导老年人在购买保健品时,应读懂保健品的标签和说明书,认清该产品的保健功能,并依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对症下药”;一定要到正规、有证照、信誉好的商家购买保健品,注意保健品的外包装上是否有批准文号、生产日期等;平时还要多了解健康知识,参加由正规医院组织的活动,对于保健品厂商组织的保健讲座,应谨慎参加。
(四)给老年人营造一个舒心的生活环境。老年人更需要家人的理解和社会的关爱,作为子女应该多关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尽可能抽出时间常回家看望老人或致电问候老人。社区是离老年人生活最近的基层组织,应积极协调政府尽力为老年群体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开办健康知识讲座,引导老年人选择正确的健康消费,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幸福。
(五)新保健品管理办法应尽早出台。我国1997年6月出台的《保健品食品管理办法》一直沿用至今,已经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保健品消费市场发展需要,国家应尽早出台新保健品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管理细则,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提高职能部门执法能力,更有效地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人民人身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第12篇 关于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由于学生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且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又很难找到切实有效的措施,这使学生的德育工作显得更加艰难。令许多教师苦恼的是,往往琢磨不透学生的所思所想,教育工作显得力不从心。而更为严重的是,近几年来,因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疏通和矫正而爆发的恶性校园事件呈上升趋势。这些事件的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引发了我们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冷峻思考。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社会环境因素
学生生活在社会中,社会影响问题必然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当前,农村尤其是贫困农村的社会问题比较多,一些消极因素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应当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例如,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使一部分学生长期生活在心理压抑之中;单亲家庭的增多,导致这些家庭的学生得不到完整的家庭关爱;社会的主流人才观与新课程理念相悖,一部分学生在社会评价中屡遭挫折,其心理自信及成功期望不能正常建立等等。
此外,由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令人关注。由于留守孩子大多由隔代抚养或寄宿在学校,致使学校、家庭在留守孩子的实际教育过程中遇到了四难:一是溺爱放纵,教育难;二是缺乏管护,安全难;三是隔代管教,监护难;四是管理脱节,磨合难。可见,留守孩子现象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由此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了教育的一个新的难题。
2、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是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但就农村中学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还不健全,还不能有效地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实上,学校的管理重心在智育而不在德育。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向来不敢在教育质量尤其是教学质量上有丝毫马虎。尽管素质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说得多,做得少。学校在重视智育的同时未能有效地实施德育,尤其是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疏于指导、研究和教育。这样,学校就没有一个明确的工作理念,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一个得力的人员保障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并实施有体系的心健康教育工作。
3、师资培训因素
教师是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主体。但农村中学的教师在这方面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缺少心理教育方面的理论储备和实践经验;二是缺少心理教育方面(!)的专业培训和专家指导;三是教师编制矛盾突出,教师教学工作量太大,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农村教师接受了大量的新课程通识培训和学科专业培训,零散地接受了少量的心理教育培训,但不成系统,且具体要求也不够明确。加之近几年,农村学校编制紧缺,在岗教师工作量成倍加重,完成教学任务已疲于奔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4、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学生中许多积淀已久的心理问题追根溯源大多都能找到家庭的原因。而农村学生的家庭环境至少有三个不利于学生心理成长的问题:一是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二是学生大多在校寄宿,与家长的沟通不够;三是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家庭受到较大冲击,问题家庭、特殊家庭数量增大,受害学生的数量也在增大。
二、加强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思路
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最近几年才引起重视的。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在社会各界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共同关注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被纳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设置了课程,培训了师资,加强了管理,进行了督导。可以说,这项工作正逐步走向规范科学的发展轨道。但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现状不容乐观。其主要原因是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够。
首先,社会对农村基础教育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仍然是教学质量,社会对学校评价的衡量尺度依然是升学率。
其次,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理应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但学校仍然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过程中摸索,对教育质量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因而,学校在这方面显得比较被动。当问题发生了才引起重视,日常的教育工作还很不到位,其管理水平与师资培训力度还不能适应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再者,家庭是学生心理压力及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背景,家庭教育暴露出来的问题十分突出。许多农村家庭对学生的心理需求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不少家庭的氛围不利于学生的心理成长。我们在对部分家长中做了调查,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是学生的成绩,其次是身体健康和安全问题,只有四分之一的家长把学生的心理问题摆在最关注的位置,高达75%的家长对学生青春期的教育科学不了解、不关心,高达80%的家长对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不懂。这就很难保证每一个家庭都能给学生一个有利于心理成长的家庭环境。
由此可见,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切实加强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显得刻不容缓。
1、加强教育督导。教育主管部门应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评估、教师评价的重要范畴。一方面加强教师及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一方面形成适合农村学校及农村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方案,进行跟踪督导评估,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予以重视和加强。
2、改善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应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变管理重心,制定措施,完善过程,以培育身心健康的人为根本目标,切实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不仅要把学生心理健康作为学生德育工作重要内容,更要把它深入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从整体上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
3、重视师资培训。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教师抓起,必须以良好的师资队伍为保障。当前,应特别加强农村中学教师的心理教育培训。继续教育部门应把此作为重点内容进行专业培训和实践指导,倡导所有教师研究和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加强家长培训。针对农村学生家长的状况,学校应以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深入的家长培训工作,帮助家长形成科学的育人观,加强学校、家长、学生三方面的沟通和了解,形成教育合力,积极改善学生的心理成长环境。
5、关爱特殊学生。特殊的心理问题往往出在特殊的学生身上,关爱特殊学生是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的必要手段。关爱特殊学生应采取个性化的实施办法,将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学生,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的心理状态,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格。
6、改革学生评价。科学的学生评价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当前,农村中学要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工作,研究学生评价与学生心理之间的关系,从评价方面为学生创设健康的心理成长氛围。
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关下一代的成长和发展,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工作,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制度上加强管理,从措施上进行深化,切实形成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机制和环境,把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实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