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社会实践周报告
社会实践周报告范文 篇一
在这个火热的夏天,我暂别了大学中舒适悠闲的生活,和同学一起进行了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在这次的活动中,我学到了许多学校学不到的知识,也有了许多的感悟。
我们这次调查的主题是有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在此之前,我并没有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的经历,所以我并没有什么实际经验。因此我更想要看看我能否很好地完成这次社会实践调查任务。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调查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能否胜任面向社会的工作。想通过社会实践调查,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从这次的调查活动中我认识到,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书本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能把书本上的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动脑的同时也要会动手。如果没有了实践,理论将会是一纸空文,无用武之地。如果没有了实践,我们所学的知识也就不会再有发展。因此我非常重视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因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可以检验和巩固我所学的知识。
社会是一所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投身到社会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就恰好给我们大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深入了解社会的良好机会,这也能让我们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发挥聪明才智,为以后走上社会做好准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调查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社会实践调查并不像我们最初想象的简单,而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的,但我们选择了坚持。在短短的几天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中,我有了前所未有的收获,也有了许多深刻的感悟。
做完了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后,我更加了解到我们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当然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还是能在我们自己身上找到一些不足。社会是日新月异的,所以机遇无处不在。因此我们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把握好机遇,不要好高骛远错失良机。同时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同社会、同国家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应该时刻关心社会的最新动向,千万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只有紧跟社会的动向,了解社会现实,才能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这次假期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中,我抱着提高自己社会工作能力的目标,努力完成这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同时也从调查活动中检验自己的工作能力。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中我收获不少,其中我认为以下四点在完成调查的工作中是最必不可少的:
一.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工作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但经过这次的调查工作后,我与人沟通的能力有所进步。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良好的沟通能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
二.在社会中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在工作中,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你没有社会工作经验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不比别人差。社会工作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没有第一次又何来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三.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实践活动没开始的时候,自己就害怕了。自己觉得困难挺多的,自己的社会经验缺乏,等种种原因使自己觉得很渺小,自己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但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当你克服心理的.障碍,那一切都变得容易解决了。几次的尝试后就可以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了。如师兄师姐所说的“在社会中你要学会厚脸皮,不怕别人的态度如何的恶劣,也要轻松应付,大胆与人对话,工作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不怕了。”有句话说得好:“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我相信只要有勇气,一切事情都会变得简单起来。
四.工作中不断地丰富知识。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中,我深深地感悟到知识犹如浩瀚的大海,而且相互交织。我们想要完成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还需要许多其他的知识。因为一份社会实践调查的制作需要多方面知识的应用,因此我们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学习新的知识,才能完成一份有质量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如强化了我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我也发现我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奋进。
社会实践周报告范文 篇二
通过这一周的社会实践调查,自己从现实生活中切身感受到和学习到很多东西,觉得自己又有了新的成长和认知。
完成一项实践调查报告,特别是需要团队合作的实践作业,选好队员是至关重要的,这些队员需要的一项最重要素质就是对于实践活动积极主动,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我们组队员在这次实践调查活动中都很主动,对于自己的任务都很用心。当我听到别的同学抱怨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所以这也让我知道,以后在小组中千万不能懈怠,也不能让别人的消极情绪影响到自己。或许我们只是万千器件中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但是也只有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力,才能让一切有条不紊的运行,也才彰显了我们的重要性和不或缺。相反,我们就会形成一种消极心态而不再被别人所需要,就会更加消极和自卑,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实践调查需要尽心做好前期准备,明确实践活动的主题和调查方式、调查内容、组员的任务安排等。这些都是全体组员一起商讨的,当然,在讨论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分歧,我们采取了以少服多的方法,所以大家会根据优劣选出最好的方案。而在组员任务分配上,我们也是各用所长,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在做好前期准备后,在这几周的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合理的地方,比方说修改了一些调查内容,又在报告内容中增添了一些新的想法等等。实践活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完成需要根据实际进行反复的修改,这都需要我们的耐心和互相支持迁就。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帮负责分发问卷的同学分发问卷。我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时间或愿意帮我们做问卷,起初有些心灰意冷,其实换个立场也可以充分理解。所以,我们为了让大家愿意帮助我们,与他们耐心沟通,并一边又一边的说明我们的意图,一边一边的微笑谢谢。其实,这让我们知道,我们不能把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而是用我们自己的努力去让任务完成的很好,让自己很满意。我们已经是大学生了,从某个程度说,大学就是半个社会,我们除了好好学习课本知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与人沟通,这是在某种程度上臂我们的课本知识更重要的一项基本技能。而掌握好这项技能技能需要我们丰富的知识和阅历。这就要要求我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接触社会上的东西,而不能停留在纯粹的理论中。尽可能的拓张自己的知识,为以后迈入社会做好准备。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也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们觉的有了不同以往只是学习和上网的新的感受,体会到了理论结合实践的一种现实感,都觉得课本知识也不是那么刻板,其实也可以用很多方式来实现它们的实际意义。增强了我们学习知识的信心和动力。
第2篇 2023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寻访活动暑假实践报告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自8月1日起,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时代红星”暑期实践队以“追寻红色历史足迹,推广民族抗战精神”为主题,充分结合自身外语学习优势,深入沂蒙革命老区,就新时期红色文化的国际化宣传情况展开了寻访调研。
暑日的老区,旧热不雨,烈日却挡不住实践队员的热情。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实践队员跨越多个县区,认真追寻着红色历史足迹。
在沂蒙红嫂祖秀莲故里,实践队员见到了红嫂后人、当地党支部书记张在召。在带领队员参观红嫂纪念馆时,他特地佩戴了一枚党旗胸章。问起原因,张书记说“我是听着红嫂讲述着抗战故事长大的,更是一点点看着咱们生活好起来的,这都是党领导的好,党的恩情永远不能忘,红色精神永远要传承”。简单两句,却使队员们倍感责任重大。
在红嫂故居,队员们有幸遇到了多名前来寻访的抗战老兵,并与他们一起唱响了《沂蒙颂》,在演唱中,一名87岁的老兵竟然几度哽咽,老泪纵横。老兵在抗战中负过重伤,是老区的乡亲们救了他。边给我们我们展示着腿部的弹痕,嘴里一遍遍重复着:“这是救命的恩情啊,乡亲们对我们是真好啊,真好……”
看着故地的点点滴滴,每一位老兵都难掩激动。听着他们的故事,队员们更是感动不已,这份深情是永远抹不掉的,更是值得我们年轻一代努力传承的。
追寻红色足迹的同时,借助自身外院学习优势,了解当前红色文化对外推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是队员们的本次调研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实践队员来到沂蒙山革命根据地、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等多个知名的红色景区。也突出发现了当前景区外语翻译不规范、外语标示不准确等一系列比较突出的问题。并通过影像和书面报告等形式和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反映,同时,在实践结束后,针对发现的问题逐一研究纠正,为红色文化的国际宣传更加标准和人性化贡献一份力量,是实践队最重要的后续工作。
实践期间,队员们还来到了老区的幼儿园和外国语学院培训机构,为孩子们上了多堂别开生面的外国语言课,带领大家演唱了实践队员用中文和多国语言创作的时代红歌。我们也欣喜的看到,由于当地的重视,孩子们心中早已有了红色精神的种子,对好多红色人物和故事都十分了解。恰是这一代代的传承,红色精神才能永放光芒,也是我们民族的一大幸事……
第3篇 2023年抗战70周年的暑假实践报告精选两篇
8月3日,天气格外晴朗,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致远传承队”寻访团由崔建兵老师带队一行5人,前往海南大学教职工住宅区探访中国远征军老兵云昌舜。
云昌舜,今年93高寿,当年的中国驻印军新38师炮兵第二营的一名中尉兽医官,是位历经艰辛,饱受沧桑的中国远征军老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兵不仅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在中、印、缅战场的对日作战,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运输线,提高了中国正面战场的战争能量,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溃,而且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寻访团的探访,令云昌舜老先生格外高兴,急忙的请寻访团一行人坐下喝茶。寻访团开始了访谈,根据云昌舜老先生讲述,1941年,他当时在专修班以毕业考试第三名的优异成绩留校任教,担任少尉助理员,当时战乱不断,正值年少爱国,便和同学从学校开“小差”,于1942年底加入了远征军。入伍后,经过相关培训后,云昌舜成为中国驻印军新38师炮兵第二营的一名中尉兽医官,1943年随部队开赴野人山。他负责管理全营480匹骡马。由于医术高明,加之认真负责,云昌舜所负责的骡马几乎很少有患病的。而他也因为自己出色的工作获得了史迪威将军的奖励,官升一级。云昌舜老先生声情并茂的描述了,在当年一次战役中因为骡马的警觉,成功地避免了敌军的埋伏。环境的恶劣,天气的极端,并未能影响到当年远征军们的斗志,这让在场寻访团为之而感动。
访谈结束之际,云昌舜老先生强调到:“当代学子,首要任务是学习,但是实践的重要性同样不容忽视!”这句话令在场的寻访团铭记在心。此次探访,让寻访团感受到中国远征军的不易,峥峥铁骨,赫赫战功,为国为民,可歌可泣。希望当代学子发奋图强,光大祖国!
紧随调研计划,跟随寻访脚步,7月21日,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致远传承队”一行13人前往位于海口市龙华区解放西路竹林里131号的“中共琼崖一大旧址”参观学习,继续追寻革命的历史足迹。
位于古韵犹存而又充满现代活力的骑楼老街中心,中共琼崖一大旧址邱家宅院安静的坐落在那里,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在自豪的欣赏着他子子孙孙的生活。进入邱家宅院,雕梁画柱,四合院设计,典型的琼北传统民居。中共琼崖一大正是在这里召开。在这里,选举产生了____琼崖地方委员会,揭开了琼崖人民革命斗争崭新的一页,确立了海南这一片区革命的核心,海南革命从此有了精神的指导。正是在这样一个地方,孕育了红色革命不屈的精神,为“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奇迹建立了不可动摇的根基。中共琼崖一大旧址于xx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海南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寻访团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参观了中共琼崖一大旧址内的史料展,聆听了海南琼崖地区的革命抗战历史。随后,寻访团还在中共琼崖一大旧址内的投影室观看“琼崖曙光”,在场学生对海南琼崖革命抗战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走近琼崖革命,体会革命的星火燎原,大家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参观红色纪念区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在这里,可以增强党性修养,激发爱国主义情操;同时也可以感同身受革命的困难与艰辛,更加明白和平来之不易。
第4篇 2023年抗战胜利70周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今年正值抗战胜利70周年,为响应团中央的全国大学生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寻访活动和“三下乡”的光荣传统,弘扬光荣革命精神,努力为当地发展贡献力量,在扎实的实践服务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与社会阅历。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学生会组成了以xx级辅导员王璐芸老师带队,大一大二学生会骨干为主的“赴湖南韶山暑期实践队伍”。整个实践分为三个部分:忆峥嵘岁月,访伟人故里,仰老兵雄风,将分别前往韶山、衡阳、芷江、长沙进行为期5天的暑期实践。
韶山市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是全国著名革命纪念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践第一天即7月11日,几经辗转,我们实践队来到了伟大领袖___的故乡。整顿休息过后,便出发前往第一站——___铜像广场。整个铜像广场占地极广,铜像伫立在广场中央,___同志身穿中山装,手执文稿,目光炯炯,面带微笑,正视前方,巍然挺立,成功再现了领袖毛主席开国大典时的风采,在苍柏鲜花的映衬下更显得高大伟岸。在铜像前,导员带领大家唱起了团歌,歌声响亮,久久回荡在铜像广场上,带着我们对红军的敬意飘向远方。接着来到了___同志故居,其故居建于民国初年,采用南方农宅形式,坐南偏东。整个故居的布局整齐规划,风格朴素,真实还原了毛主席生活、学习的场景。看着毛主席的书桌,我们仿佛看到当年毛主席伴着昏黄的灯光,在油灯下刻苦学习,立志报国的模样。毛主席这种勤奋的品质也激励着我们,作为新一代青年,在学习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加强其他方面的知识吸收,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最后一站则是来到了___纪念堂,其位于韶山冲引凤山下,纪念堂内建筑多为江南园林风格,雅致清新,建筑错落有致,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纪念堂内的陈列,吸收了近几年党史最新的研究成果,运用独特的馆藏文物资料、先进的科技展示手段,将毛主席的生平和光辉生动呈现在了我们面前。正是毛主席,在混乱中站出来,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胜利。现在,纪念堂已成为全国优秀爱国教育基地之一,我们在这里缅怀___同志的伟大功绩,领略东方巨人的崇高精神风范。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7月12日,实践队离开韶山,向南行进,来到了抗战名城衡阳。战火硝烟已去,但痕迹深深,作为全国唯一的“抗战纪念城”衡阳,城内处处都保留着抗战时期的纪念场所和历史文献资料。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的衡阳保卫战,是中国整个抗战史中作战时间最长、双方伤亡士兵最多、最为惨烈的城市争夺战之一,也是日本战史中记载的唯一一个日军伤亡超过我军的战例。而纪念这场战争的“衡阳抗战纪念城”纪念碑,座落于衡阳市岳屏公园。12日上午,实践队来到岳屏公园,瞻仰了纪念碑,并参观了纪念碑附近的衡阳抗战纪念馆与抗战雕塑,从纪念馆的沙盘、陈列进一步了解了衡阳这座城市的抗战历史。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偶遇衡阳当地高校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科系的同学,双方就衡阳抗战历史,衡阳文化进行了深刻交流。 下午则参观了另一处抗战纪念景点衡阳高新区陆家新屋。陆家新屋,距今已有125年历史,在1945年抗日衡阳保卫战期间,曾被日军黑濑连队当做指挥部。至今,该建筑南向墙面尚保留数10处当年留下的弹痕,右侧厢房封火墙山屏上的一个弹洞,直径达1米左右,是衡阳保卫战难得的历史见证,是珍贵的抗战遗址。屋内陈列着54块展板,展示陈列柜6个,收集有抗战时期的手榴弹、日式头盔、望远镜、马鞍等物品。国防教育广场则位于景区南侧,于xx年兴建,有歼-6战斗机、坦克等展品4件。
衡阳行程的第二日,我们带着慰问品,拜访了老兵丁耀辉老人。丁耀辉老人是衡阳市人,今年已91岁高龄,身子骨却依旧硬朗,目光中闪烁着战士坚毅的光芒。丁爷爷是当年参加入缅作战的远征军之一,回忆起抗日那段艰苦岁月,他感慨万千。丁爷爷向我们讲述了战争的残酷和现在生活的美好,“我们在缅甸的时候,没得吃,没得药,非战损远远高于战斗死伤。原150人次的连队,打到最后,就只有十几个人活下来了,你不知道我们在缅甸受了多少苦。”说到此处,老英雄已泪眼模糊,似在回忆当年的残酷,战友离去的悲痛。整个采访过程中,老先生反复强调落后就要挨打,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我们更应铭记历史,勿忘国耻。采访结束后,丁爷爷给我们题字道:“应始终牢记:贫穷就会挨打,落后就会被人欺负!为了不让这段屈辱历史重演,同学们应该努力学习,发愤图强,学好各项本领,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话虽朴实,却道出了一代老兵对于祖国强大的渴望,对于新一代青年的殷切期望。而我们也向丁老赠送了我们工大独有的战斗机仿真模型,寓意工大航空报国之志。此行只采访了丁耀辉爷爷一人,但老兵心目中永远燃烧着的熊熊革命激情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心灵烙印。这些老战士将他们的青春和热血全部献给了国家,献给了人民,留下的是累累的伤痕和病痛的身躯,以及内心对祖国永远的忠诚和热爱,怎能不叫人敬佩?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13日下午,我们拜访了衡阳市大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该公司是根植于衡阳本土,专注于品牌文化包装及活动策划的文化创意企业。在公司书画院,管理层领导就同学们感兴趣的衡阳保卫战历史故事作了深入的讲述和交流。董事长许丰华先生曾是当地新闻联播的编辑,他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为我们剖析了衡阳保卫战极具纪念意义却不被广泛宣传的原因,同时启示我们:只有真正的思考才能铸就人格。不能被事物表象所迷惑,真正思考看透它才能获得最本质的内容。接下来总经理马康伟与我们交流了文化产业和大学生创业两个方面。马先生提出,未来是属于高感性族群的,社会更多的需要创新性思维、设计思维,不论是就业还是创业,在思维上占据制高点方能抢得先机。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结束了衡阳的行程,实践队搭上西行的列车,前往芷江进行下一阶段的实践。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颠簸,实践队于14日下午到达了芷江受降遗址纪念馆。纪念馆建于1995年,占地1500平方米,入口处是一座“血”字形的牌坊,象征着抗战胜利是由战士们的鲜血换来的,但在我们看来那更是一座中国的“凯旋门”,那是日本受降的地方,更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地方,是中国饱经风霜后的伟大复兴的第一步。随后,我们到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馆内陈列着诸多有关抗战历史的物品、展板等,还有抗战时我军发送电报时的仿真场景,电报声连绵不断,仿佛带我们走进了当时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而放映厅播放的抗战影像资料,让我们更加体会到抗战的艰辛,钦佩战士们的英勇无畏的同时,也愤慨于日军的种种恶行。在参观之余,我们也对游客进行了调查和采访。
第5篇 下乡周家村有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这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模范村,全村230户村民耕种者为数不多的1550亩土地。他们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和改革开放的良机,大力发展高效田和制种业,种植了苹果、柿子、黄烟、葫芦、辣椒、西红柿、西瓜等作物。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村民的精神面貌也令人赞赏,各种村务工作开展得有条有理,村里的治安良好,无刑事案件发生,。村两委工作认真负责,心系村民,重视教育。村办学校也村里及附近村庄的适龄儿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为此,周家村赢得了'青岛市文明村庄'、'青岛市文明标兵'、'青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岛市模范村委会'等多项称号。
到这样一个'模范村'开展'三下乡'活动,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发挥自身的智力优势和知识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学习和宣传'三个代表'的思想,亲身体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含义;积极向广大人民学习,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自己,完善自我。
一、 送科技文化下乡
为了发挥专业优势,我们的下乡服务以科技、文化服务为主,我们去了大量图书和宣传材料,主要是有关农业技术和最新的科技信息,通过它们,开阔了村民的视野,也宣传了'三个代表'的思想。我们还为村民义务维修家用电器,提供法律咨询和解决各种问题。虽然我们所能提供的东西是有限的,但毕竟把科技春风带进了农村,吹进了村民心中。
作为本次'三下乡'活动的重头戏,我们还在周家村小学开办了小学生义务辅导班。我们一共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四个辅导班共计50余名小学生、初中生前来听课。在各种辅导班上,大家竭尽所能,不仅为同学们解决了各科所存在的疑难问题,还积极地给大家讲历史故事,上书法课,做趣味数学题,教英文歌曲等。同时,我们还利用各种机会对同学们进行人生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紧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志将来为祖国,为家乡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和同学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也建立了很深的友谊,大家待我们有自己的亲人,是我们感到好象回到了家中一样。我们还和同学们一起联欢,开展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体育比赛,为他们播放科普电影及动画片等。
在这些实践服活动中,我们不仅为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作了自己的贡献,而且也学习、体会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对'三个代表'有了更深的认识。
二、 了解农村实际情况,提高自身素质。
对'三个代表'进行实践服务是对'三下乡'活动的深化和创新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走访了老党员,与基层党员干部座谈,考察农村改革开放成就等了解社情民意,加深对'三个代表'的理解。我们还对村里部分村民进行了农民生活问卷调查和婚姻、经济、教育观念问卷调查。通过这些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经济收入显著提高,村民也更加关心社会,关心国家,村民的各项意识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村民越来越重视自身及下一代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总之,一切都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是与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不可分的。
三、本次'三下乡'活动总结
这次暑期'三下乡'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宣传学习'三个代表'方面又有了创新。我们深刻体会到,开展'三下乡'活动和实践'三个代表'有着内在联系:科技下乡推动了先进生产力,文化下乡传播了先进文化,卫生下乡、法律下乡等都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事实、好事。以前总觉得'三个代表'只是报纸上、领导干部们讲话里的东西,经过实践活动,让我们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了深刻认识,受到了最直接、最现实的思想教育。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扩带大了视野,对自己有了清醒的定位,不仅发现了自己知识结构中欠缺的一面,也感受到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这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
总之,我以为这是一条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才的好途径,是支持农村改革,发展和维护稳定的好办法,也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好形式。
第6篇 周家村暑期实践报告--学习三个代表有感
周家村暑期实践报告--学习三个代表有感
7月22日早上7:30,我们开始了为期五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地点是山东省平度市崔家集镇周家村。下面首先就周家村的概况介绍如下:全村230户人,800口人,住房面积200亩左右,耕地1550亩。
共有西瓜、葫芦、花生、辣椒、苹果、黄烟等共六个经济项目,其中辣椒、西瓜和葫芦为产种经济项目,年亩收入分别为:20xx元,4000元及5000元。近来有种植了柿树,共6000棵左右,其中5000棵已挂果。
现在,周家村的人均贸收入已达到3800元,远远超出了周围的村庄。周家村是一个曾多次被评为省优秀标兵的村子,在去之前,我就在报纸上看到了《周家村三问》这篇文章,对周家村有了一个初步了解。
当时同学们都不大相信报纸上写的,认为哪里会有这么守秩序、讲文明的村庄,那都是写出来的。但后来经过这几天在周家村与领导们、村民们、孩子们的交流,对村庄的农舍、经济园、高效田的餐馆,大家都不得不佩服,无一不被周家村精神所感动。
我们一进村子就被宽敞的马路、整齐划一的农舍、还有马路两旁的柿子树深深吸引住了。大家都急切地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周家村的发展远远超出了周围的村庄,使得周家村发展如此迅速。
经过五天的观察与体验,我认为这进步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政策好;二是领导踏实能干,为农民切身利益着想;三是村民素质高,精神文明建设好。下面,我就这三方面说明如下:第一,首先说国家政策好。
虽然是在农村,但对外开放,引进外资这些似乎只在大城市才蓬勃发展的现象却在这里同样影响着农民的生活。说起地里的西红柿,大家叫它南韩西红柿,说起地里的西瓜,大家叫它香港西瓜。
这里的地大多是一些以培育种子为目的的种田。村里提供土地和劳动力,在技术人员的定期指导下,种植外国公司提供的种子,收获后,在由外国公司将产出的种子照价收回。
种这样的地一年纯收入两万多人民币。近来上级政府又要求农村上项目,发展乡镇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农村。
虽然现实中还存在一些困难,但这毕竟是农村发展的唯一出路。在与农民大叔、大婶们一起干活时,他们说到?quot;这村里的地种的再好也就这了,只有靠办企业了。
这些朴实的话语中深深体现了对发展乡镇企业的急切盼望与坚决支持,希望几年后,我们重访周家村时,那里已经成为另一番新景象。第二,再谈谈这里的领导同志。
目前,周家村共有党员19名,现有3~4名同志正准备发展为党员。在全国上下都在认真学习___同志七一讲话及三个代表的这一时期,周家村的发展成就充分体现出村领导及全体村民对三个代表认真贯策与实施。
说到这里,我们同去的人无一不佩服,不断地被他们做事的踏实,人格的力量所折服。在去周家村之前,张老师给过周家村一?quot;三下乡计划,我们万万没有想到,村领导是如此认真地对待我们的计划,从大、小学生联欢,小学生课外辅导班,到青年座谈,果园参观,这一切,村领导全部按计划安排,积极配合,他们的认真态度甚至超过了我们。
刚去的那一天,下午的活动安排是2:30的大、小学生联欢,大家认为时间如此仓促,临时安排不起来,就都去午休了。当我们睡眼惺忪地从床上起来时,一大群可爱的孩子出现在我们面前,他们穿着整齐的衣服,系着红领巾,领头的男孩举着一面国旗,当我们看到这一幕的时候,都被深深地震撼了,也为自己的态度而感到羞愧。
后来听小同学们说,他们知道我们要来,在校长的安排下早已准备了好多节目。说到村领导,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周书记,周书记74年担任村书记,是这个村的一把手,有五十多岁了,却仍旧那么精神,每一个眼神中都显示着他的坚定。
第一次知道他是在三下乡开始的大会上,他一番朴实的发言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后来我们慢慢了解到,自周主任接任一把手以来,本村从未出现一例刑事案件,甚至民事纠纷,多次被评为优秀村庄。
近年来大力发展果园,引进科技,发展高效田、种田,农民生活有了很大进步。有一天下午,我和一个同学到我们的学生周小菲家的西红柿地里摘西红柿时,问起小菲父母,咱村的经济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他们无不感叹道:多亏咱们领导好,常出去跑跑,给咱们联系种田,还常常拉咱们出去参观,开眼界,学经验。
但是每当问起周主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咱文化水平低,就要多学习,咱是怕了拿乡亲的血汗钱搞不出名堂。没有科学,现在搞什么也不容易。
想搞乡镇企业,可我快下任了,在我手里怕是搞不成了,我就希望像你们这些有文化的人能多来指导指导,帮帮咱们周家村。说到这里,周书记不禁叹了口气。
听人说,去年周主任患中风病,但很快就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康复了,连医生都佩服地说?quot;从没见过这门坚强的人。真希望周家村的下一届领导班子能做得更好,完成周书记和村民的心愿。
第三,再谈村民的素质。周家村近年来从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或民事纠纷,并多次被评为优秀村庄。
此外因村内规划整齐,人人爱护马路,注意保持环境,周家村也多次被评为卫生村庄。这一切都与村民们的共同努力分不开。
大叔大婶们 总是非常热情好客,在门口一遇见我们,就要招呼我们进去吃瓜,往往令人盛情难却。当我们开联欢或放电影时,学生们及一些家长也都积极地参加配合,让人有回到家的感觉。
家家门口都有柿子树,但是柿子熟的时候却没有人采摘,他们说这是集体的财产,除非等到全村统一行动,全村老小没有一个人去动它。每次村里召开全体村民会议时,再有农活,大家也都无一人缺席,共同讨论村子的发展前景。
至于每次村里请科技人员来宣传科技知识、做讲座时,大家更是积极响应。在和村民一同聊天时,有一位大叔对我们说?quot;咱们农民平时看报纸不多,可国家的事啊,咱也得放在心上,7月30日晚上,俺们一家人一起看电视,知道咱们国家申办奥运会成功了,马上拿出家里的鞭炮庆祝。
而且,我们一家人商量,就算再苦、再累,咱也得供孩子上大学,将来有出息了,一起到北京看奥运?quot;听过这一番朴实并充满了爱国心和对未来美好憧憬的话,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当代农民眼光的远大和用科学文化发展的决心。经过这几天的下乡,我们都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当然也发现了一些还有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我前面提到过的为南韩种的种田,是一种完全的土地和劳动力雇佣。每年,南韩都会送来一批种子供农民种植,生产过程中需要的技术与材料都由南韩提供,成熟以后,取出种子再由南韩回收,农民不得擅自留下种子种植,必须全部出售。
若在市场上发现该种子出现,就要按合同进行赔偿。咋一看,这样种种田,一亩地一年能赚20xx0元左右,但我们仅仅靠出卖土地和劳动力,南韩不知从中获得多少利润。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一定要发展自己的科技种田,为自己致富。还有一种浪费现象存在,例如种田的西红柿和西瓜,在取过种之后就将果肉全部扔掉了。
地边上经常可以看到堆放的去种后的西红柿、西瓜。如果我们这里能建立食品加工厂,综合利用这些材料,这样就能减少浪费,还能增加产值,提高收入。
然而想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些问题的解决在现实中可以说是困难重重。但我相信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几年后的周家村,一定会处理好这些问题,创造新的奇迹!
在百度搜索:周家村暑期实践报告--学习三个代表有感
第7篇 2023年大学生纪念抗战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全民的抗战、全面的抗战,是自1840年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奴役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危亡到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在全民抗战中,全民族抗日教育如火如荼,在抗战烽火中弦歌不断、薪火不绝,为坚持抗战和争取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实行抗战教育政策,使教育为长期战争服务”
抗战初期,“亡国论”暗流涌动,“速胜论”笼罩一时,抗日战争的发展前途究竟如何?根据中日两国的特点和国际形势,___认识到战争的长期性,提出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的著名论断。为了坚持抗战,最终赢得抗战胜利,教育必须为长期战争服务,必须唤起民众,必须为抗战建国准备各级各类人才。教育不仅要考虑抗战胜利的需要,还要考虑到战后建国的需要,这为抗战教育提供了方向。
(一)____率先提出教育要为抗战服务的主张
七七事变后,____率先提出了教育要为抗战服务的主张,把国难教育、国防教育转变为抗战教育。___1937年8月25日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明确提出了“抗日的教育政策”,号召进行“三实”教育变革: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实施普及义务免费的教育方案,提高人民民族觉悟;实行全国学生的武装训练。1938年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___代表___作了《论新阶段》的报告,明确指出了“支持长期战争与取得最后胜利之唯一正确的道路,在于统一团结全民族,力求进步与依靠民众。”全民族最迫切的任务之一是“实行抗战教育政策,使教育为长期战争服务”,“在一切为着战争的原则下,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合战争的需要”。各根据地、边区政府具体实行抗战教育的四大政策。
各抗日根据地在抗战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创建了干部教育与群众教育、普通教育相结合的新型教育体系。“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有计划地培养培训抗战干部,就成了“战斗任务”。为了教育老干部,使他们理解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适应抗战新形势,同时,为了争取大批青年知识分子为抗战服务,创办了许多干部学校。仅___直接领导的高级干部学校就达17所,如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延安自然科学院、延安大学、华北联合大学等。其中,抗大总校办学9年,共毕业了8期学员,共29072人。“抗大抗大,越抗越大”,根据地到哪里,抗大就在哪里扎根。抗大先后创办了12所分校,共培训出十万余名军政干部。“培养一批,输送一批”,学员们“到人民中去生根、开花”。干部教育为抗战胜利和建国复兴培养了大批的抗战建国人才。
群众教育和普通学校教育也为抗战建国服务。群众教育以“提高和普及人民大众的抗日知识技能和民族自尊心为中心”,培养具有民族意识、有胜利信心、有战争与生产所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的抗日国民。中小学教育强调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各抗日根据地因地制宜,采用正规的中小学与不正规的村学、识字组、读报组等多种形式办学,根据群众自愿原则组织文教工作,实行“民办公助”。有些根据地颁布一系列的法令,如《中学法》《小学法》《小学教员任用及其待遇条例》《社会教育组织暂行条例》等,动员、保障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条件更危险的游击区,广大抗日师生创造了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开展抗战教育,抵制奴化教育。有的准备两套教材,轮流站岗放哨,敌来则应付,敌退则恢复;有的则在地道中坚持教学,宣传抗日。
(二)国民政府实施战时教育体制
面对日本侵略者对中国文教事业的破坏,国民政府为保存中国教育的命脉,实施战时教育体制,采取了四大举措:
一是有计划地将大学迁入内地。为保存中国教育的命脉,1937年8月国民政府行政院举行特别会议讨论东部高校西迁问题。9月2日教育部下令各校内迁。1938年专门成立了全国战时教育协会,具体负责高校内迁工作。中国开始了近现代最大规模的教育内迁。北大、清华、南开先是迁往长沙,后再迁云南,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三校师生转移至西安,1938年再迁至陕南城固、南郑等处,组成西北联合大学。整个抗战时期,全国114所大专院校,有77所内迁。沦陷区90%的高级知识分子、50%的中级知识分子得以转移到大后方,“保存了民族的知识力量和控制了对敌作战的教育制高点。”
二是创办国立中学,接收沦陷区流亡学生。沦陷区许多中学被迫停办,师生四散,流亡内地。国民政府教育部改变了以往无国立中学的办学体制,在内地设立临时国立中学,专门接收沦陷区流亡学生。1938年2月,教育部颁布《国立中学暂行规程》,正式设立国立中学。1939年国立中学共34所,主要分布于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广西、青海、宁夏、绥远、安徽、湖北等地。
三是设置“教育指导区”,开展反奴化教育。国民政府教育部拟定了《沦陷区教育设施方案》。设置“教育指导区”,联络、吸收敌占区仍忠于国家的中小学教师,借以消灭奴化教育。1938年,沦陷区9省4市设置了50个“教育指导区”,派遣大批教育干部赴沦陷区从事公开或秘密的教育活动。1939年正式成立“教育部战区指导委员会”。1940年,国民政府特别通过《津贴沦陷区中小学教师办法》,对沦陷区内暗中为国家服务的中小学教师给予津贴补助。
四是设立贷金制,救济困难学生。由于战争,在大后方的很多大中学生失去了经济来源。为救济困难学生,1941年教育部规定,凡经济来源断绝的学生,可直接向学校贷款以维持生活,贷金包括膳食及服装各项费用,并免费提供住宿。1943年又出台了新办法,贷金制随后改成了公费制。抗战期间,由中学到大学毕业,完全依赖国家贷金或公费的学生,共达128000余人。在抗战期间,教育经费在国民政府支出中仅次于军费,居政府财政支出的第二位。
(三)民主教育人士积极为抗战教育服务
众多民主教育人士为了全民族利益,在抗战前后奔走呼号、身体力行,积极为抗战教育服务。陶行知把生活教育发展为国难教育和战时教育,提出普及生活教育运动四大任务。为配合全面抗战,他提出了“我们要有全面的教育来配合,以促成全面地抗日战争。”他推进生活教育实践,他收留难童,在重庆创办了育才学校,为整个民族利益造就人才。晏阳初领导平民教育社,在湖南、贵州、四川等地继续进行平民教育,提高民众的抗日救国觉悟和素质。黄炎培领导的中华职教社,在西南地区建立了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民主教育人士以抗战教育作为抗战救国的伟大事业,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
抗战教育是动员人民、教育人民、组织人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道路。1940年___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此作了经典的概括。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塑造了民族的灵魂、启迪了民族的智慧、振奋了民族的力量,为抗战建国和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解放贡献了独特的力量。
(一)抗战教育是塑造民族灵魂的教育
抗战教育是民族的教育,是全民族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教育。在教育对象上,包括除了少数汉奸之外的所有中华儿女;在教育内容上,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唤醒民族自觉、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民族凝聚力的教育。这一教育过程,也是塑造民族灵魂的过程。
所有的学校都是抗日基地,都是抗日的种子,都是民族觉醒的发动机。学校的这种功能发挥得益于教育者的自觉。梅贻琦劝勉西南联大师生:“一个民族,他生存的最根本价值是什么?我们都是教书的,我们的责任,是要去塑造一个民族的灵魂。”基础教育增加了抗战内容,在小学国语课中增加抗战故事、战争消息,音乐课教学生唱爱国歌曲。这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们的民族意识、爱国思想。
在高校师生们自觉地唤起民众的抗战教育活动中,东北大学具有典型性。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全校师生拒绝日本人的诱惑,南下办学,成为抗战中第一所流亡大学。流亡与斗争之中,这所以抗日之名诞生的大学,爱国主义的种子已然生根发芽。师生们用墙报、油印小报、演讲、读书会等多种形式宣传抗日。在东大师生的影响下,学校所在的三台县成立了“县抗日总动员委员会”,以城区大中小学师生为主体的20多支宣传队,到各乡镇教唱《松花江上》等歌曲,演出街头剧宣传抗日,散发《抗日读本》,为购买军机募捐。在根据地,冬学和民校成了动员群众投入抗战的场所,使得民众认识到抗日胜利不可能自动到来,而是需要全民族英勇奋斗得来。
通过抗战教育,不仅提高了全民族对抗战的认识和抗战必胜的信心,而且中国民众经过了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的洗礼,深刻地认识到在家、党之上,还有国;认识到中华同胞是生死相依的,生则同生、亡则同亡,覆巢之下,没有完卵;中华民族由涣散、分裂到团结、统一,塑造了国民精神,不仅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也为创建伟大的现代国家和伟大民族复兴创造了前提条件。许多地方出现了“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叫儿打东洋”的场面。埃德加·斯诺在陕北不仅看到了指挥员和战士们的民族气节和抗日决心,也看到了普通民众和少年儿童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人们觉得“学会开枪打汉奸和日本,再吃苦也不算苦”。沦陷区的师生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反奴化教育,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人和事。人人参战、全民抗战局面的形成,是和抗战教育对民族灵魂唤醒的伟大作用密不可分的。
(二)抗战教育是启迪民族智慧的教育
抗战教育是科学的教育,是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践一致的教育。在教育教学组织原则上是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在教育内容上是注重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的教育。这一过程是启迪民族智慧的教育过程。
因地制宜、统筹谋划的科学决策是抗战教育的重要特点。在日军轰炸平津高校,国民政府谋划内迁之时,根据各高校不同的特点,将同质性较高的北大、清华、南开组成西南联大以保存文脉;将三所异质互补的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组成联大内迁西北,以适应振兴西北教育开发西北的需要。各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创新出了各式各样的办学形式,如各种识字班、识字组、冬学、青年夜校、民校、夜校、个别教学、炕头教学、送字上门、巡回教学等形式,“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如火如荼地开展群众教育,以提高民众素质,启迪民族智慧。
在教育教学方面,根据不同的教育目的,设置不同的教育类型,进行不同的课程和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干部学校的课程以政治、军事为主,选择最必须、最主要的课程,如学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中国问题、战略战术、测绘、射击等,不求样样俱全,讲求少而精。民众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教材可以根据群众需要自行编写,教学方法也有所改进。抗战凸显了现代科技的重要性,抗战教育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___1939年在延安创办“自然科学研究院”,为了大力培养新的科技生力军,于1940年以自然科学研究院为基础创办自然科学院,为抗战救国做出了重要贡献。西南联大在艰难困苦之中,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继续开展科研、教学。教育部重视大学的科学研究,专拨经费令其恢复因战争而停办的研究所,恢复招收研究生,并酌情增设新的研究所。期间还选拔了1566名自费或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和欧洲各国,其中包括“两弹一星”元勋王大珩、黄纬禄、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彭桓武、屠守锷、郭永怀等8人。陶行知在育才学校讲,要学习科学,帮助创造科学的新中国。整个中国必须受科学的洗礼,方能适于生存。抗战建国的大业,都要靠科学的力量完成。科学的教育启迪了民族智慧,为抗战建国贡献了大量人才。
(三)抗战教育是振奋民族力量的教育
抗战教育是大众的教育,是为占人口80%以上不曾受过教育的工农大众服务的。把一个处于日寇疯狂侵略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变成一个独立国绝不是少数人所能成功的。___同志明确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没有受教育程度与民族觉悟的提高,大众就不可能积极投入抗战。大众的教育也是实现抗战教育的基石,必须靠着科学的教育得以实现。
抗战教育从教育制度到教育内容,从教育形式到教育方法都要符合人民大众的教育需求。小学写作课教学生写抗战标语、路条、墙报,自然课教学生防空、防毒常识,地理课教学生绘制战区地图。民众教育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内容。边区和根据地发展进步文化的力量,团结一切抗日的、民主的、自由思想的文化力量,兼容并包,创造性地使教育事业大发展。在国统区,每乡镇设中心小学,每保设国民学校,均包括儿童、成人、妇女三部分,使民众教育与义务教育打成一片。为保证教育质量和适龄儿童入学率,1940年,教育部颁布规定,指定乡镇地方财政中至少50%用作初等教育经费,后来又由行政院和国防最高委员会出台规定,将初等教育经费列为“特种基金”纳入预算,严禁地方政府挪作他用。
通过国共两党和民主教育人士的努力,通过各种各样的正规、非正规学校教育以及积极创办民教馆、阅览室、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在烽火中中国教育事业不仅没有中断反而有所发展。至1945年,四川适龄儿童入学率达80%、云南43%、西康57%、陕西58%……总体保持在50%以上。1941年,边区已经办了5800多个识字班和识字组,吸收了将近4万人扫盲。使扫除文盲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晋察冀边区,仅据48县统计,1938年时小学4898所,学生220,460人,到1945年几乎村村有小学,各县学龄儿童入学率平均达70%以上,有些县达到90%。山东根据地1941年时小学有1万多所,学生40万人。到1945年时小学已发展到25000所,学生170余万人。广大国民具有了基本的读写算能力和防空防毒的知识。仅就国民政府《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数据而言,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也有很大的发展。学生数由1937年的谷底逐步恢复、发展。
发扬不屈的抗战教育精神
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中国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在特殊时期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教育精神,创造出卓越的教育成就。抗战教育精神是特殊的时代精神,更是我国教育宝贵的历史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不屈的抗战教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教育强国之梦而努力奋斗。
我们要学习和发扬先辈兴学强国的抗战教育精神。在国难当头的时节,中国知识分子没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时刻牵挂国家民族命运,在雪耻强国、学成报国的意念激励下,在隆隆的炮火声中组建西南联大、西北联大,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等,体现出一代知识分子兴学强国的精神风骨。这些学生中的许多人成为国家建设的领军人物。抗大培养出十万余名德才兼备的干部,他们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也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精神基石。
我们要学习和发扬先辈共赴国难的抗战教育精神。“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正如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校歌所强调的,民族危难之时,学校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许多爱国青年投笔从戎,踊跃从军,挺身卫国。西南联大在长沙临时大学时期,据当时校方记录,每100名学生中就有14人为保卫祖国投笔从戎,其中还有牺牲的烈士,而在后来的“国立西南联大抗战以来从军学生题名”上,列名者832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抗战后期,国民党在国统区发起、由三青团主持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数以万计的青年学生应征,经过训练后编成的青年军一部分充实到中国远征军中,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各地革命青年和知识分子投奔延安,寻求抗日救国的真理,在抗战最艰难的时期毅然挺进敌后,在斗争中学习,为民族解放事业随时准备牺牲一切。流亡在大后方的师生靠着这样一股精神动力,把教育坚持了下来。
我们要学习和发扬先辈和衷共济的抗战教育精神。西南联大刚成立时,曾定常委会主席由三校校长轮流担任,一年一轮。张伯苓将权力委托梅贻琦,蒋梦麟也以为西南联大外事为由将最高权力让给梅贻琦。这反映了三位校长从大局出发,自觉维护集体利益的团结意识。正是三位校长的精诚合作与相互信任,才使西南联大的教育成绩在今天熠熠生辉。当时西南联大的总教务长郑天挺教授也认为“西南联大的八年,最可贵的是友爱和团结”,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三校之间均如此。西南联大教师之间也在工作与生活中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克服困难,致力于学术救国。1938年10月,为躲避空难,华罗庚一家迁往昆明,无处落身,闻一多伸出了援助之手,邀请华罗庚与其同住,共度难关。西南联大在滇八年,三校精诚团结,弦歌不辍,三校能够克服矛盾,求大同存小异,始终立足大局,谋求长远发展,这是抗战时期团结精神的一个缩影。
我们要学习和发扬先辈因地制宜、创新办学的抗战教育精神。抗战时期,徐特立主张教育工作者“发挥天才,大胆创新”,共产党明确提出改造过去旧教育,建立和发展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经济状况相适应的教育,提出必须实行抗日教育政策,即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使教育为长期战争服务。如创设并扩大增强各种干部学校,培养大批的抗日干部;广泛发展民众教育,组织各种补习学校、识字运动、戏剧运动、歌咏运动、体育运动;创办敌前敌后各种地方通俗报纸,提高人民的民族文化与民族觉悟。其次,开辟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配合,形式多样灵活的教育格局,是中国人民战时教育的独特创举。可以说,依靠自力更生,创新办学的开拓精神,开辟在战时之乱、危难之际坚持办教育、办好教育的新道路,是抗战教育精神的独有特色。
我们要学习先辈艰苦创业的抗战教育精神。抗战时期的学校为远离敌人炮火,躲避敌机轰炸,大都设在偏远地区的穷乡僻壤,学习和生活环境很差,只能是因陋就简,勉强维持。校舍一般借用祠堂、庙宇和空旷柴房,再添盖若干茅房草棚,作为教室或宿舍。西南联大迁昆后,师生生活困苦,教授的薪水发放不足,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或外出兼课,或凭借技艺挣钱,摆地摊、卖文稿,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保证科研教学顺利进行。抗大校舍更为简陋,教室墙上涂块墨漆做黑板,座位大都为土砖,课桌也是在两座土台上搭块木板。对于抗大的办学条件,___用“四个没有”概括:“我们这里要教员,没有;要房子,没有;要教材,没有;要经费,没有。怎么办?就是要我们艰苦奋斗。”
抗战教育精神薪火相传,与祖国共奋进弦歌不辍,对当前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仍有重要启示:要在任何情况下决不放弃教育,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多重功能,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意识的教育,爱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爱国。要探索多形式的办学机制,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培养多样化的人才,并使之成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栋梁之才。
第8篇 2023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
“寻访红色印迹”锦州实践团纪实
早上8点40分我们乘火车到达了沟帮子,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实践地-------沟帮子中共党支部旧址:是沟帮子火车站向东几百米的一座老式砖瓦结构的四合院,建筑风格古朴,这里诞生了辽宁最早的党支部。
我们的第五站是东北交通大学辽宁军政两署暨抗日义勇军创建地遗址:东北交通大学遗址现位于锦州铁路高级中学南。1931年10月辽宁警务处处长黄显声在张学良的支持和中共地下党员刘澜波的协助下出台了发展民众抗日武装的《收编加委方案》,成为创建抗日义勇军的纲领性文件。此后,辽宁乃至全东北的抗日义勇军迅速发展,锦州由此成为抗日义勇军的发祥地。
这次的实践让我们寻找到了我们家乡抗战的遗迹,找到了从前我们从未注意到的地方,感受到了从前我们为感受到的情结。还有很多的遗址遗迹我们没有被保护起来,有的被保护起来的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抗日战争是一段历史,我们有必要让那段历史被保护起来,让我们的后辈了解他们家下的土地,是一批又一批爱国人士用他们所珍视的一切换来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永矢不忘——参观万忠墓纪念馆
7月13日上午10点,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实践队员抵达万忠墓,上图为实践队员的合影。虽然气候十分炎热,但是站在碑前,想到在这片土地上曾发生的惨案,想到在这片土地上曾流过的鲜血,庄严的气氛还是令我们感觉到阵阵寒意。曾经在这里,发生过震惊中外的旅顺惨案,今天我们实践团队来到万忠墓纪念馆,追忆那段令人心痛的历史。
曾经的一片祥和安宁的景象,在一夜之间就被日军的侵略与杀戮毁于一旦。
遍地的尸体、血水,悲惨的场面让我们不寒而栗。
为了更好的了解游客们对这段历史的认识,我们采用了调查问卷和采访等形式。游客们都非常热心的填写我们的问卷,也提出了许多他们的宝贵建议。
在采访中,一位年轻人表达了他的观点“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今天的我们应该向先烈致敬,同时不忘自强,铭记历史。这样在未来才可以走得更有底气!”他的这一观点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引起我们深思。
苏联红军烈士,可爱的人们
那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红五角星,代表着那些为了世界和平而献身的苏联红军们。
当我们进入陵园时,正好有一些外国游客从陵园中出来。从他们的外貌看,似乎他们是来自俄国的,也不知道是旅游,还是来祭奠亲人。
当我们参观之后,又看见了一些来红色旅游的国人们。还有一个基本上都是孩子的夏令营团。里面的孩子大概都只是十多岁,还有几个小一些的。一些孩子是家长陪同。
一对陪同孙子来的爷爷奶奶和我们聊天说,这样的历史遗址极具教育意义,希望小孙子能多了解历史。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关东军司令部·建筑背后的痛与伤
——海风红色寻迹者实践团队
7月15日上午9点,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海风红色寻迹者实践小分队到达实践目的地——旅顺关东军司令部旧址。
到达之后,队员即开始参观。旅顺关东军旧址博物馆由3个大展厅、3个复原室和1个音像室组成,通过近300幅珍贵历史图片、图表和100多件实物,进行'罪孽之师----关东军'展览,展示日本关东军从其建立至灭亡的历史,深刻揭露了侵华日军、特别是关东军的罪行。我们看到了当年关东军所犯的罪孽,明白了何谓历史何谓教训:不是场馆里匆匆的脚步走马观花,而是灵魂触及那个时空的痛与伤。
最后,为了更加详细地了解当地情况,我们幸运的采访到了当地工作人员及带团导游,他们的观点:“红色旅游路线的开发重要但由一定难度”给了我们极大地启发。我们录制了视频音频资料,为后期整理实践报告留下了详实的资料。
观东鸡冠山望台炮台
8月10号下午一点半,我们走访实践小分队乘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后,最终顺利抵达我们的调研地——东鸡冠山望台炮台。尽管天空飘着毛毛细雨大风吹乱了我们的头发,但是这没有影响我们走访的步伐,更为我们增添了一份厚重的色彩,让我们对这个曾经的抗战炮台怀着更尊重的情谊,也是抗战胜利70周年带给我们的厚重与使命。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第9篇 2023年抗战70周年的暑假实践报告
8月3日,天气格外晴朗,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致远传承队”寻访团由崔建兵老师带队一行5人,前往海南大学教职工住宅区探访中国远征军老兵云昌舜。
云昌舜,今年93高寿,当年的中国驻印军新38师炮兵第二营的一名中尉兽医官,是位历经艰辛,饱受沧桑的中国远征军老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兵不仅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在中、印、缅战场的对日作战,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运输线,提高了中国正面战场的战争能量,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溃,而且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寻访团的探访,令云昌舜老先生格外高兴,急忙的请寻访团一行人坐下喝茶。寻访团开始了访谈,根据云昌舜老先生讲述,1941年,他当时在专修班以毕业考试第三名的优异成绩留校任教,担任少尉助理员,当时战乱不断,正值年少爱国,便和同学从学校开“小差”,于1942年底加入了远征军。入伍后,经过相关培训后,云昌舜成为中国驻印军新38师炮兵第二营的一名中尉兽医官,1943年随部队开赴野人山。他负责管理全营480匹骡马。由于医术高明,加之认真负责,云昌舜所负责的骡马几乎很少有患病的。而他也因为自己出色的工作获得了史迪威将军的奖励,官升一级。云昌舜老先生声情并茂的描述了,在当年一次战役中因为骡马的警觉,成功地避免了敌军的埋伏。环境的恶劣,天气的极端,并未能影响到当年远征军们的斗志,这让在场寻访团为之而感动。
访谈结束之际,云昌舜老先生强调到:“当代学子,首要任务是学习,但是实践的重要性同样不容忽视!”这句话令在场的寻访团铭记在心。此次探访,让寻访团感受到中国远征军的不易,峥峥铁骨,赫赫战功,为国为民,可歌可泣。希望当代学子发奋图强,光大祖国!
紧随调研计划,跟随寻访脚步,7月21日,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致远传承队”一行13人前往位于海口市龙华区解放西路竹林里131号的“中共琼崖一大旧址”参观学习,继续追寻革命的历史足迹。
位于古韵犹存而又充满现代活力的骑楼老街中心,中共琼崖一大旧址邱家宅院安静的坐落在那里,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在自豪的欣赏着他子子孙孙的生活。进入邱家宅院,雕梁画柱,四合院设计,典型的琼北传统民居。中共琼崖一大正是在这里召开。在这里,选举产生了____琼崖地方委员会,揭开了琼崖人民革命斗争崭新的一页,确立了海南这一片区革命的核心,海南革命从此有了精神的指导。正是在这样一个地方,孕育了红色革命不屈的精神,为“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奇迹建立了不可动摇的根基。中共琼崖一大旧址于xx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海南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寻访团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一一参观了中共琼崖一大旧址内的史料展,聆听了海南琼崖地区的革命抗战历史。随后,寻访团还在中共琼崖一大旧址内的投影室观看“琼崖曙光”,在场学生对海南琼崖革命抗战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走近琼崖革命,体会革命的星火燎原,大家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参观红色纪念区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在这里,可以增强党性修养,激发爱国主义情操;同时也可以感同身受革命的困难与艰辛,更加明白和平来之不易。
第10篇 抗战70周年关爱抗战老兵寻访实践活动报告
一、活动的意义和背景:
xx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无数英勇军民身先士卒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老兵是新中国建立的功臣,他们不求回报,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为我们现在美好生活的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让我们不用在活在水深火热的战争中,我们需要了解、关爱这一群体,让爱驻夕阳。同时,我们更应该了解他们的抗战故事,通过故事走进他们、学习他们,并将他们故事广泛传颂,影响更多青年,从而加强青年人的理想信念教育。因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特组织弘毅党员先锋实践队通过走访山东省枣庄、临沂、海阳、甘肃会宁等地的老兵及老兵后代,为老兵送去关爱和敬意,倾听他们的抗战故事,并考察、学习当地的红色文化,瞻仰红色历史遗迹,传承红色精神,共创中国梦。
二、活动主题
关爱抗战老兵•传承红色精神
三、走访地点简介
山东枣庄。
枣庄是中共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以微山湖为根据地的“微湖大队”、“运河支队”、“铁道游击队”等革命武装,一直是防抗敌人侵略的重要武装部队,抗战期间涌现出了大批抗日战争英雄,目前有很多抗日英雄后代在那里生活。
山东临沂。
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民用自己的双手曾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沂蒙是一片血染的土地,一片红色的沃土,为______的建立,沂蒙百姓在中国革命史上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被誉为两战圣地、红色沂蒙。
山东海阳。
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海阳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地雷是当时最重要的作战武器。抗战时期,海阳地雷大显神威,共毙伤敌人1025人,涌现出赵疃、文山后、小滩三个胶东特级模范爆炸村,并涌现出于化虎、赵守福、孙玉敏3名全国民兵英雄和13名胶东民兵英雄、99名胶东模范、11名胶东爆炸大王,在胶东抗战史上涂上了浓重的一笔。
甘肃会宁。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是民族抗战的前进阵地,是革命力量大团结的典范,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红军三大主力会宁大会师,在中国革命史册上揭开了辉煌的一页,留下了一大批革命遗址和革命文物。
四、活动主要内容
(一)、走访红色抗日根据地,寻访抗战老兵及老兵后代,为抗战老兵和其后代带去关爱及敬意,倾听他们的抗战故事,与媒体合作,开展抗战故事连载,广泛宣传抗战老兵的生活经历和抗战故事。实践结束后,将抗战老兵优秀事迹带到大学校园,在校园开展寻访实践报告会,呼吁大学生学习和传承红色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勉励大学生肩负起社会责任,不忘时代使命。
(二)、走访甘肃会宁、山东枣庄、去临沂,海阳等地,重走红色圣地,考察、学习红色历史遗址,通过走访实践,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同时,进行红色文化建设及育人功能发挥调,并与当地相关部门座谈,探索红色文化育人效能发挥长效机制,并努力吸引红色文化进校园。
(三)、制作抗战老兵访谈录及访谈视频集,整理抗战故事,并编撰成册,整理调研资料,形成调研报告,作为大学生党员教育素材,加强和学校周围红色革命根据地合作,引进红色文化进校园。
四、实践进度安排
1、前期准备(7月1日—7月30日)。开展寻访实践队培训工作,包括安全、调研技能、宣传、访谈技能等培训;搜集寻访地点相关历史资料;和当地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确定合作关系;确定实践路线,为抗战老兵准备慰问物资;联系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准备工作;与相关企业、公益组织合作,争取支持和物资赞助。
2、实践过程
寻访第一站(8月1日—8月 3日),实践队奔赴山东枣庄,寻访抗战老兵及老兵后代,走访枣庄抗日纪念馆,记录抗战老人故事,学习抗战精神,调研红色文化建设和发展。
寻访第二站(8月4日—8月6日),实践队奔赴山东临沂,调研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历史遗址,走访抗战老兵,学习抗战历史和革命精神,做好抗战故事采写及访谈资料整理,调研临沂红色文化育人现状。
寻访第三站(8月7日—8月9日),实践队奔赴山东海阳,感受海阳抗日地雷战的光辉历史,调研海阳红色文化发展特色及育人机制,走访抗战老兵及老兵后代,寻找最美抗战故事。
寻访第四站(8月9日—8月18日),实践队奔赴甘肃会宁,学习会宁红色历史文化,调研会宁红色文化特色和育人效能发挥情况,走访抗战老兵,为抗战老兵带去慰问,采写抗战故事。
3、实践后期
做好调研资料整理及分析,形成调研报告,整理抗战老兵访谈资料(视频、文字),作为大学生党员教育素材,整理抗战故事,形成抗战故事集,在校园开展寻访实践报告会,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进红色文化进校园,加强红色精神传承,共建中国梦。
五、活动可行性
1、弘毅党员先锋实践队已经联系两年奔赴山东枣庄、临沂开展社会实践及考察学习活动,对当地有较深的了解,和当地部门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且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另外实践队已经联系三年奔赴甘肃会宁开展支教工作,对会宁及当地抗战老兵均有了解。
2、实践队已经成立多年,并且队员均有优秀大学生党员组成,实践队基本素质高,有利于实践的开展。
3、实践队配备有专业的指导老师,并在前期做好了相关培训和学习。
第11篇 2023暑假抗战70周年实践报告
七十年前,英勇无畏的中国军民用他们的鲜血换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七十年后,满怀崇敬的我们来到抗战圣地,缅怀先烈。
七十年,我们的祖国已今非昔比,七十年,后代人对历史的记忆却从未改变。
正值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利用暑期,我们这个志同道合的团队,怀着内心无比的敬意,来到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以此来回忆当年那血与泪的艰难历史,来学习先辈们的精神。这次体验参观,令我们感触颇深。
来到宛平城,斑驳的城墙与灰色的砖石带给我们一股浓重的古城气息。顺着城墙脚的道路向前走去,可以看到上面的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弹坑,他们就像一个个悲伤地眼睛,望着我们,向我们诉说着当年那惨烈的战争。那一个个弹坑,是烙在宛平城上的一道道伤疤,更是烙在我们心中的一道伤痕,它是那样的触目惊心,它带领我们走进了那个被帝国主义铁蹄蹂躏的艰难的岁月,警醒着我们,勿忘国耻。而在那古老的城墙下面,立着一个个黑色的石头,走进看去,上面用苍劲的字体刻着当年日军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犯下的一个又一个惨案,烧毁村庄,奸淫妇女,杀害国人……一件件罪行被无比详细地记录下来。当我们读了前几个,心里莫名的一堵,心里生出了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愤恨,但更多的,是对当年华夏苦难同胞的同情!后面的黑色石头还有很多,可是我们已无力读下去,也不忍去读。我们突然感到,我们这次的参观,是那么的严肃,甚至有些沉重。我们的参观,十分有必要。
沿着宛平城古香古色的街道向前走,我们就走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门前。雄伟沉浑的建筑风格,体现出了抗日战争胜利的不易与伟大。馆正前方是面积达8600平方米的抗战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基座为汉白玉、高达14米的国旗杆竖立在广场北侧。覆以乳白色大理石的展馆外墙与镶嵌着独立自由勋章图案的锻铜大门,使纪念馆尤显肃穆、庄严。在抗战馆二级平台上安放着质地为锻铜的独立自由勋章雕塑,在此设立这一永久性纪念设施,是让人们永远铭记那些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英勇献身的先烈和无数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做出贡献的先辈,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人民为了追求和平正义、捍卫民族独立自由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是要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第12篇 抗战70周年实践报告3000字
说到旅游景点,凡是发生过重大事件或者传说的地方,都极具人文价值。比如洛阳的白马寺,比如杭州的西湖……同样的还有井冈山、瑞金、延安、蔡家崖等。作为景点,与前者相比,后者更具不同的意义。这些地名,作为个体的存在也许并不重要,但与我们这个时代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荣辱与共——因为这方土地的血液和基因,尤其是在这个万花筒般的特殊年代。
蔡家崖是山西的,更是中国的。全国没有忘记这里,山西更不能忘记这里。最近,本报记者再次走进这里,记录下了一些“故事”和“新事”,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启发和思考。
兴县蔡家崖,不是一个普通的村庄。
毛主席在这里发表了两篇著名文献——《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和《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在那孔简陋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毛主席还亲笔起草了《土地改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总政策》,对全国新老解放区的土改、整党工作,以及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里曾经是晋绥根据地的首府,是___晋绥分局和八路军120师师部所在地。是晋绥边区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时人誉称“小延安”。
贺龙、关向应、习仲勋、林枫、续范亭、周士弟、李井泉等将帅元勋长期生活和战斗在这里。___、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五大书记”也先后移居此地。
作为陕甘宁边区的重要屏障,晋绥根据地为保卫___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八年抗战中,只有9万人口的兴县,养育了近4万晋绥党政军革命队伍,全县参军人数达1万多人,牺牲3000多人。
历史选择了蔡家崖。让这个普通的晋西北小山村,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如今,蔡家崖人民的日子过得怎样?各项事业建设得怎样?他们在想什么盼什么?
就让我们看看来自蔡家崖百姓的报告。
一
暮春时节,我们来到蔡家崖,来到晋绥老党员温荷芝家。
其时,老人正独自一人撑着拐棍,坐在门口的石碾子上晒太阳。听说我们来采访,老人立刻站了起来,陪我们往家走。两间旧窑洞,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平静地迎接着我们的到来。在老人开门的瞬间,我们发现他身上还吊着个导流袋。
这个土生土长的晋西北老汉有71年的党龄,一生没有离开过这块土地。当年的小八路,如今已到耄耋之年。温荷芝的女儿告诉记者,自从8年前做过一次手术后,老人身体已大不如前,而且记忆力也不行了。
聊起当年晋绥边区,老人异常高兴,说起贺龙、说起李井泉、说到习仲勋……话匣子一打开,就有讲不完的故事。老汉的女儿一再劝他慢慢讲别激动。
陪同我们的村委会副主任温利川介绍,多年来老人疾病缠身,日子过得并不是很好。
没想到老人接过话茬说:“很好了,知足吧!毛主席在这里住的时候,最好吃的也就是个油糕粉汤,现在的日子跟过去比,真是天上地下了。”
但一说起现在的一些干部,老人颤巍巍想要站起来:“我看电视……我看电视……有些干部忘本了,太不像话……太不像话。贪污那么多钱干什么?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就是为了老百姓不受剥削不受压迫……”
当记者问他有啥困难时,老人说:“比起那些一起闹革命早早死去的人,我活了快90了,很知足,没什么要求了。”他加重语气说:“跟共产党没错,共产党没有亏欠咱老百姓。”
在蔡家崖村口,我们遇见了蔡家崖村的老村委会主任、69岁的温二油。当了几十年的村干部,温二油对蔡家崖村的情况了如指掌。
“蔡家崖是红色老区。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和平建设年代,我们蔡家崖人可以自豪地说,时代在变,但我们跟党走的决心没变。蔡家崖永远是红色的。”
历史退回到一甲子前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1948年3月23日正午,在老船工的划桨摇橹声中,___满含深情地离开了他生活战斗将近xx年的陕北,开始了伟大的战略转移。
在蔡家崖,毛主席说:“要早上想一想,中午想一想,晚上想一想,一日三思,不要犯错误。要做一个自觉的、完全清醒的革命者。”他还以黄河上掌船的老艄公为例,意味深长地对一些干部说:黄河上的老艄公,不管风吹浪打,眼睛总是朝着前方,双手总是牢牢地掌着舵。
二
鼓角远去。硝烟散尽。和平鸽高飞……解放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也面临着诸如环境、资源、社会等一系列的困惑或者压力。在五光十色的变幻中,究竟什么可以变?什么不能变?党在思考,人民在思考。
xx年9月中旬,当山西正处在重要历史关头的时候,刚刚履新的省委书记王儒林将调研的第一站选在了腐败重灾区吕梁,而在吕梁调研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兴县蔡家崖。
在蔡家崖街头,村民们向他反映了吃水、住房、新建公益事业等三件事。在后来的座谈会上,王儒林说,蔡家崖不是一般的村,曾是晋绥边区领导机关所在地,是全国著名的地方。现在,这个村老百姓办事都这么难,老百姓生活还这么苦,意见这么大,我心里很难受。
蔡家崖,这块闻名遐迩的“红土地”,承载着无数人的牵挂和期望。
清明时节,20多位晋绥干部子女前来晋绥烈士陵园扫墓。我们在那里采访时,遇到了原晋绥分局书记李井泉之女李力清。当记者问她对兴县、对蔡家崖的印象时。李力清说,第一印象周围全是山,山头没有树木,很干,莫名有一种心酸。不由地把兴县跟沿海城市来比,跟江西瑞金来比,觉得这里作为革命老区真的是应该有更快的发展,应该让更多的人来这里看看,知道兴县,知道晋绥,知道晋绥的革命故事。
xx年,蔡家崖村人均收入4184元,而吕梁市农民纯收入是6754元。
全国在关注这块红色的土地。山西党委政府更没有忘记老区人民。正像王儒林书记所言:“我把扶贫联系点定在蔡家崖,就是想与大家一起深入研究蔡家崖村怎样脱贫致富、实现小康,力求为全省扶贫攻坚提供有效的经验和做法。”
在不久前的采访中,记者欣喜地看到了这里的变化:王儒林书记关心的三件事情现在全部办好了。这些年由于周围开矿,村里的水源污染了。这次县里把村里的自来水管并入了县城大水网,吃上了放心安全的干净水;政府给村里的特困户租了窑洞,现在已经住进去了。还有,那几间漏雨的窑洞也是政府帮助修好的……此外,村里正在发展食用菌、无公害蔬菜、小杂粮和特色养殖。村民们很感谢王书记的关心。
他们还让记者给王书记捎个话,等这些产业发展起来了,再请王书记回来看看。
兴县县委书记梁志锋告诉记者,县里正对蔡家崖村的发展做一个整体规划。总的一个目标就是,苦干实干,让蔡家崖尽快富起来,让群众生活好起来。
是啊,蔡家崖为中国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如今我们关注它,帮助它,也是人之常情,更是责任所在。然而,除了帮助蔡家崖百姓过上好日子外,我们还应该在这里挖掘什么?维护什么?发扬什么?正如温荷芝老人所说,蔡家崖当年干革命,可不是仅仅为了蔡家崖。
三
早春的蔡家崖寒意料峭。见到王晓玲时,她正跟乡亲们在蔡家崖村的后山坡上,种植杏树苗子。虽然来自省直机关,但王晓玲更愿意说自己是个村干部。xx年她被省委选派到蔡家崖村担任“第一书记”。两年多过去了,王晓玲半开玩笑说,都快成一个标准的蔡家崖村民了。
在光秃秃的荒山上,老乡们正忙着挖坑栽树。村民温利宝告诉记者:“挖一个坑挣六块钱,栽一苗树也可以挣六块。一亩地里可以栽50多苗树,树栽好后,每亩地政府每年还给800来块钱,收益归个人所有,村里老百姓积极性可高了。”
村委会副主任温利川告诉记者,前两年为了改善蔡家崖的生态环境,提高村民的收入,县里启动了这项惠民工程。
村里男女老少齐上阵,共同劳动,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家乡的面貌。这样的场面,来自城里的王晓玲坦言从没有见到过:“我深信,当初做出来蔡家崖当第一书记的决策是正确的,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一定可以大有作为。”
蔡家崖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做醋的传统,这里的小米、荞麦等小杂粮产业优势十分明显。王晓玲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正带领村里的年轻人温永建、白景山发展电商产业。温永建告诉记者,他们前不久拜访了山西著名网商,曾经见证阿里巴巴纽交所上市的王小帮,感觉做网商大有前途。
王晓玲告诉记者:“采取互联网+的模式,利用自媒体平台推销蔡家崖的陈醋跟小杂粮。在不远的将来,‘蔡家崖’系列产品将面世。”
采访中,恰遇当地邮储银行来村里调查摸底,准备发放一些惠农贷款。村民白鹭抢着围了过来,咨询贷款事宜。
白鹭,这个名字有点像女孩子的小伙子告诉记者,他原来好多年在外面打工,但是拖家带口很不容易。现在村里各项事业搞得红红火火就回来了,想就地创业,打算养100头猪。预计得20万元的投资,现在还差10万元,看看能不能贷点款。
蔡家崖村民们不会忘记,今年3月24日,时隔半年多后,省委书记王儒林又一次来到蔡家崖村,在房前舍后,田间地头,与老百姓促膝谈心,问收入、问生计、问困难,跟大家共同出主意想办法。
白鹭说:“省委书记都这么关心咱蔡家崖的发展,咱们也得自己努力啊。”
围过来的村民纷纷盘算着自家的致富计划。任贵平家打算修建蔬菜大棚;牛玉梅家打算把自家的兽医站继续做大,辐射周边乡镇;温侯留家谋划着把家庭醋坊做成大产业……
蔡家崖村党支部还在酝酿一项更大的计划:发展特色观光农业,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跟田园采摘结合起来……
王晓玲介绍,前些时候,市里县里的宣讲团还来村里给大伙讲十八大精神。市里高书记、董市长也多次来村里看望乡亲们,帮大家出谋划策。现在村干部都在想着如何带领群众改变面貌,共同富裕。村民们也都憋了一股劲。现在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如何发展,让日子过得好起来。
在蔡家崖晋绥革命纪念馆,全国各地来这里参访的客人一拨又一拨。来自福建龙岩的刘金远(音)老人退休前是铁路工人。这次在儿子和孙女的陪同下专门来这里看看。他生在南方,当年他的父亲就是从这里出发南下的。他说:“蔡家崖真的很了不起。看到父辈们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生活战斗,真的不容易。现在我们生活好了,但是共产党的……这个这个(比划着自己的脑袋)出发点不能变,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说的,艰苦奋斗的精神还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