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硕士开题报告的写作技巧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一、 开题报告的含义与作用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研究方案,就是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研究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我们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我们避免无从下手,或者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
二、 写好研究方案应做的基础性工作
写好研究方案一方面要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与写法,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写好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重要还是要做好很多基础性工作。首先,我们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我们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会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东西去研究;其次,我们要掌握与我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没有理论基础,你就很难研究深入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要加强理论学习,这样我们写报告和方案的时候,才能更有把握一些,制定出的报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三、开题报告写作
开题报告包含了:课题名称、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情况介绍、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时间进度安排和参考文献六个部分。那么我们在写作开题报告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内容?
第一部分: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的确定,通常容易犯的错误是课题名称定得过大而空泛,没有实际内容,从课题名称中看不出来要解决什么问题。 课题名称应当尽量做到明确而具体,研究所针对的对象和所涉及的范围要尽量小。只有小,才可能做得深入,做得透彻。定得过大、过泛,面面俱到,各个方面都只是蜻蜓点水似的点到一下,这样做出来的论文水平是比较差的。所以,大家在确定自己课题的时候,要时刻注意这个问题。要自己多省察、多考虑。
第二部分:研究目的和意义
这一部分介绍所研究问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第三部分:国内外情况介绍
这是开题报告的核心内容之一。介绍国内外在该问题(注意是该问题,针对性要强)的研究情况和进展。 这一部分的写法上要特别注意,综述不是简单地材料堆砌,是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评述。通常容易犯的错误是堆砌了大量的材料,但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
实际上,综述是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结果进行分类总结,并据此对各文献的价值做出一个评价。在进行评价时,要特别注意与前面第二部分的内容相互对应,也就是说,要让读者清楚,正式因为在以往的研究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还需要从那些方面入手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第四部分: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这也是开题报告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以上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以往研究工作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或其他问题,明确了该研究工作所要针对的核心内容,那么,在这一部分,就要对该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个思路来。 在研究方案的设计上,要特别注意逻辑顺序,从什么角度着手,先解决什么问题,后解决什么问题,思路一定要清晰。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要尽量具体和明确,但又不能过于关注于细节。思路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之间还是有区别的,而我们在此所要求的是要提供清晰的思路。至于其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可能会有多种多样的解决办法,这些解决办法不是开题报告应当涉及的内容。
注意,即使你在做开题报告前已经做过了一些工作,你也不要站在课题中间汇报的角度来写。开题报告就是开题报告,不是中间报告。因此,要站在课题研究方法设计(工作尚未开始)的角度来写。
第五部分:时间进度安排
这是开题报告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就是根据所设计的研究方案,将任务具体分配后一个个的阶段。各阶段的划分不是任意的,是根据工作量、难度等来设计的。
第六部分:参考文献
按照规定的格式规范要求提供完整的参考文献,并与正文中的引用相对应。
第2篇 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一. 简述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 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 创新性及难度
本文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 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本文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著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开题报告范文 ·英语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会计开题报告
4.预期成果
本书预期字数为12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仅阐述设计计划的相关内容,更重要是推出设计计划的概念与方法。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将完成一本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一身的,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专业书籍。现在本书工作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三个月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附
一. 全书基本构架
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方法研究
前言
一. 思维的奥秘
1. 神奇教练的解决之道
2. 全脑运动---人脑思维的奥秘
3. 理性思维程序化
4. 日常生活中的思维程序
二.设计有序
1. 系统设计系统---浅析设计
2. 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的兴起
a. 设计计划学的需要
b. 设计计划学的发展与前景
c. 设计计划学的角色
3. 设计计划方法论
4. step to step---计划的展开(全书之重)
5. 一起来吧(具体案例)
6. 计划书
a. 操作方案书的要求
b. 实施方案书的要求
c. 计划书的构成
d. 计划书的表现技法
7. 十八般武器---计划工具介绍
三.计划从身边做起
a. 处处留心皆学问---以窥视来训练
b. 排除确信无疑的定论
c. 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
d. 培养有效运用分配时间的能力
后记
附
二. 参考书目(仅列二十条)
……
第3篇 医生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d-二聚体、n端脑钠肽及肌钙蛋白的影响
一、课题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选题意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肺心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普查结果表明,>14岁人群慢性肺心病的患病率为4.8‰.据流行病学调查,在我国肺心病的发病率较高,人群中的平均患病率为0.48%,尤以东北和华北地区较多,在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中,肺心病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18%~37%和12%~34%.肺心病患者多数预后较差,病死率在10%-15%左右,原发病及呼吸衰竭是其主要死因,总体说明患病率仍然居高,仍是危害人生命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健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基层医院的就诊率增加,使得基层医务工作者对此病的研究越来越多。对于慢性肺心病的治疗原则是积极控制感染;畅通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和心力衰竭;控制心力衰竭;积极处理并发症。但在以往的控制心力衰竭方面主要是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扩张血管。在增强心肌收缩力方面,洋地黄类药物应用起来有一些弊端,尤其在慢性肺心病患者,常常合并电解质紊乱,因洋地黄安全范围较小,此种情况下极易导致洋地黄药物中毒,限制了洋地黄药物的应用;减轻心脏负荷方面,频繁的利尿易导致痰液粘稠,带来感染不易控制、窒息等麻烦;扩张血管药物会导致血压不稳定,不利于心力衰竭的纠正。如何做到既保证畅通呼吸道,纠正缺氧,又能够及早控制心力衰竭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哪些指标能够尽早提示我们病情的转归,指导我们的治疗,避免过度医疗,成为慢性肺心病临床治疗重要课题。
丹参川芎注射液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应用广泛,本研究以呼吸内科确诊为慢性肺心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检测患者治疗前后,d-二聚体、n端脑钠肽及肌钙蛋白三项指标的变化,评估丹参川芎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这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理治疗,改善患者一、课题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选题意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
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肺心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普查结果表明,>14岁人群慢性肺心病的患病率为4.8‰.据流行病学调查,在我国肺心病的发病率较高,人群中的平均患病率为0.48%,尤以东北和华北地区较多,在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中,肺心病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18%~37%和12%~34%.肺心病患者多数预后较差,病死率在10%-15%左右,原发病及呼吸衰竭是其主要死因,总体说明患病率仍然居高,仍是危害人生命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健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基层医院的就诊率
增加,使得基层医务工作者对此病的研究越来越多。对于慢性肺心病的治疗原则是积极控制感染;畅通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和心力衰竭;控制心力衰竭;积极处理并发症。但在以往的控制心力衰竭方面主要是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扩张血管。在增强心肌收缩力方面,洋地黄类药物应用起来有一些弊端,尤其在慢性肺心病患者,常常合并电解质紊乱,因洋地黄安全范围较小,此种情况下极易导致洋地黄药物中毒,限制了洋地黄药物的应用;减轻心脏负荷方面,频繁的利尿易导致痰液粘稠,带来感染不易控制、窒息等麻烦;扩张血管药物会导致血压不稳定,不利于心力衰竭的纠正。如何做到既保证畅通呼吸道,纠正缺氧,又能够及早控制心力衰竭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哪些指标能够尽早提示我们病情的转归,指导我们的治疗,避免过度医疗,成为慢性肺心病临床治疗重要课题。
丹参川芎注射液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应用广泛,本研究以呼吸内科确诊为慢性肺心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检测患者治疗前后,d-二聚体、n端脑钠肽及肌钙蛋白三项指标的变化,评估丹参川芎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这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理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资源过度消耗有重要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采取祖国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研制而成,在国外研究相对较少。该药物价格便宜,应用广泛。在国内已有报道,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有明显改善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血液粘稠度,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肺血流图的作用。丹参及川芎嗪均有抑制血小板凝聚,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微循环,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丹参还能够调节心律,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有抗凝血,促进纤溶,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能够降低血脂,抑制冠脉粥样硬化形成;能够抑制或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再生,并有抗纤维化作用。川芎嗪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而对延脑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及脊髓反射中枢具有兴奋作用,并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有降低血液粘度,加速红细胞流速的作用。
亦有研究报道,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特异性降解产物,血液中的d-二聚体是特异性反映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纤溶亢进的标志之一,其水平的增高不仅可反映继发性纤溶亢进的存在,而且也间接地反映凝血酶活性的增强,对慢性肺心病高凝状态的诊断、疗效观察具有应用价值[3].血浆n端脑钠肽在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显着升高,对肺心病的病情判断有一定意义,是检测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一种方便、及时、准确、有效的方法[4].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肌钙蛋白明显升高是病情危重的可靠信号,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对于减少患者的病死率有重要意义[5].本研究预采用d-二聚体、n端脑钠肽及肌钙蛋白三项指标,综合评估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用以指导临床用药。
参考文献:
叶任高,陆再英。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内科学,第6版,第,第九章。
蒲芋伶。浅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求医问药,1672-2523(2022)10-0191-01.
[3]童亚玲,李乾兵,徐建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动脉血气、血浆bnp与d-二聚体、及血流变学相关研究。皖南医学院学报[j],2022,32(4):1002-0217(2022)04-0278-03.
[4]仇爱民,陶章,张梅林等。脑钠肽对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严重程度的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22.17(4)::631-632.
[5]李佳,唐颖,刘金丽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治疗前后血清肌钙蛋白的变化分析。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1008-5971(2022)06-0763-02.
二、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课题研究目标:
(1)明确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d-二聚体、n端脑钠肽及肌钙蛋白的影响。
(2)合理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能否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生存质量、预后以及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意义。
2、研究内容:
(1)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病情改善情况:观察hr,rr,ph,co2,paco2(mmhg),pao2(mmhg),[hco3-](mmol/l),sao2(%)指标。
(2)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n端脑钠肽及肌钙蛋白的生化指标。
3、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研究对象在治疗上的依从性,是保证该项研究完整进行的基本条件。(2)患者血浆d-二聚体、n端脑钠肽及肌钙蛋白生化指标的检测,目前在我院呼吸科都能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减少标本送检中间环节,是保证标本信息准确可靠的关键。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其可行性分析
1、研究方法:
①入组标准:慢性肺心病采用叶任高、陆再英主编第6版内科学“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②研究对象收集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的40~90岁所有慢性肺心病患者,按性别、年龄、病情搭配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常规治疗+丹参川芎注射液10ml静脉滴注),对照组(常规治疗+丹参川芎注射液5ml静脉滴注)。均为1次/日,10-14天为一个疗程。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他治疗相同。
③实验过程入院24小时内、出院前一天分别做血浆d-二聚体、n端脑钠肽及肌钙蛋白的检测,指标检测器械为:由南京普朗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fia8000免疫定量分析仪,标本采集、操作过程均由研究者本人亲自承担。所有研究对象按计划完成血生化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二氧化碳、微生物等血生化指标检测均在我院检验科完成。
④数据分析对研究组、对照组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2、技术路线:
(1)收集病人。
(2)记录数据、整理资料。
(3)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4)得出结论,撰写论文
3、试验方案:入院24小时内、出院前一天分别做血浆d-二聚体、n端脑钠肽及肌钙蛋白的检测,指标检测器械为:由南京普朗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fia8000免疫定量分析仪,标本采集、操作过程均由研究者本人亲自承担。所有研究对象按计划完成血生化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二氧化碳、微生物等血生化指标检测均在我院检验科完成。
4、可行性分析:
(1)冬季慢性肺心病患者数量多,病例资料容易收集,而且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2)我们医院呼吸科能够科内独立完成血浆d-二聚体、n端脑钠肽及肌钙蛋白的检测,可以轻松获得实验结果,余相关指标医院检验科也可获得。因此在选题上可行性较强。课题的研究得到科室的大力支持,相信可以圆满地完成课题。
四、课题的创新性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呼吸科应用广泛,该药物对改善患者微循环已有较多研究。但在以往研究中,较少检测生化指标,或检测指标项目较少而不能全面准确的评估患者病情以及药物疗效,不能及时用来指导临床用药。因此本研究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n端脑钠肽及肌钙蛋白的影响,以期客观评估临床疗效,及时的指导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住院天数,减少医疗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五、计划进度、预期进展和预期成果
1、计划进度:
(1)2023年10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收集病例。
(2)2022、2整理及分析数据。
(3)2022、2-2022、3撰写论文、定稿。
2、预期进展:各项计划规定时间内完成。
3、预期成果:发表文章。
医生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1开题报告的含义与作用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研究方案,就是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研究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我们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我们避免无从下手,或者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
2写好研究方案应做的基础性工作
写好研究方案一方面要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与写法,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写好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重要还是要做好很多基础性工作。首先,我们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我们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会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东西去研究;其次,我们要掌握与我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没有理论基础,你就很难研究深入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要加强理论学习,这样我们写报告和方案的时候,才能更有把握一些,制定出的报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3课题研究方案的结构与写法
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这次各个学校课题申报表中,我看名称都比较简洁,我就不再多说了。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⑵通过分析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参考总课题报告。
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我们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我们这个课题具体要研究的内容,相对研究目标来说,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我们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
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课题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课题研究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
课题研究的方法
1、本课题研究是否要设定子课题。
2、具体的研究方法可从下面选定: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
3、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 和“怎样做” 。
4、提倡使用综合的研究方法。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
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各阶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标、任务;各阶段的主要研究步骤;本学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
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形式有很多,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调查量表、测试量表、微机软件、教学设计、录像带等,其中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就没有完成。
4注意事项
1、要学会搜集和获取信息。处处留心皆学问(积累)。
2、要多学习,多借鉴。集思广益开眼界(学习与借鉴)。
3、创新。登高望远多创意(创新)。
第4篇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写作注意事项
一、写“毕业论文”及“论文开题报告”的目的
“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学生,研究生毕业以后应该具有一定的、必要的科研能力,而写毕业论文就是对这种能力的考核和验收,如同任何学校的学生通过毕业考试来检验其学习是否合格一样。应该说,写毕业论文从本科班学生就开始了,只不过要求没有研究生这么严格罢了。
写“论文开题报告”实际上就是为写毕业论文作前期的准备工作,就是在指导教师(一般讲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指导教师,通常是一位)的帮助下,对论文的选题、论证、意义、价值、依据、内容、结构、写作、创新等等,进行必要的梳理和说明,最后通过开题报告的形式,再经过更高一级的指导教师小组集体决定论文写作是否可以进行下去。所谓开题报告,是指在个别指导教师指导下具备了开题资格(即得到了自己指导教师的认可)的学生,再向指导教师小组(通常有几位教师组成)进行汇报并接受其他教师(开题时自己的指导教师一般不发表意见)集体指导的过程。在开题前,有多少指导教师学生就要提前印多少份开题报告送到教师手里以便接受指导。
如果多数教师认为,某一学生的开题报告有问题,不适合进行下去(即写论文),就会以“不允许通过”的方式,使原来所作的前期准备工作作废,这样的学生就必须对论文构想进行调整,重新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准备下一次的论文开题报告,直到被通过为止。(现在,通常一年一次论文答辩,没有通过开题的学生另寻时间开题,尽量不耽误年度完成论文,如果有特殊原因只好推移到下一个学年度,如果再通不过,再往后推移,直至通过为止)而通过论文开题报告的学生,则继续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论文的写作任务。
可见,写“论文开题报告”还不等于“写论文”,只是作论文的前期准备,写教育硕士论文与写别的论文也存在一定区别,应该弄清楚以下两个重要的不同。
二、写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应该注意的问题
1、注意“毕业论文”和“论文开题报告”的区别
这里注意两种误区:一是有的学生把写“论文开题报告”同写“论文”混为一谈,开题写的很详尽,费了不少力气,结果论文开题报告没通过,所有努力付之东流;二是有人很明白这个区别,在写论文开题时过于简单,把开题报告变成了写作提纲,结果言之无物,缺少必要的论证和说明,开题报告同样不能通过。
应该说,论文的开题报告,把论文中主要的东西进行了高度概括,让人通过开题报告基本能了解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大致轮廓,开题如能通过基本上论文已经完成一半,接下来就是一些细节处理了。开题报告包含“写作提纲”或“论文结构”,但它又不等于“写作提纲”或“论文结构”,而是把其内容分别进行介绍和说明。写论文开题报告,是为了通过这种介绍和说明,来论证论文选题、论据、意义、写作、创新等是否具有合理性,以期达到通过论文开题报告和最后完成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
2、注意教育硕士论文与其它论文的区别
一般说来,同本科班学生相比,教育硕士的论文比较专业化、深入化、要求理论深度、实践证明更精深一些,开题报告就是为此服务的,有的本科班学生甚至没有这个环节。
而同其他研究生论文比较,教育硕士论文还有自己的特殊性:一方面,在理论方面可能要求没有这么深入、专业、系统;但在实践、可操作性方面却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方面,特别是在职研究生,其论文要求必须同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要求所写论文对中学教学有一定(普遍)的指导意义。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硕士论文既有写作劣势又有写作优势,劣势可能更多地是在理论方面,在理论的系统性、专业性方面;优势则在实践方面,在教学经验方面。所以,要学会扬长避短,发扬自己的长处,在实践教学方面找到研究课题,选择适宜的题目写开题报告。
三、写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要求
通过几年对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的指导和学生是否能够通过的经验教训,我把论文开题报告的大致要求归纳如下:
1、选题:
2、选题意义
3、国内外研究现状
4、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关键词等
5、创新点(要重点考虑)
6、论文的理论部分
7、论文的实践部分
8、实践的效果与反思
9、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1、论文写作提纲
我觉得,写好开题及论文的关键是先确定好“创新点”和“关键词”,有的学生写开题报告时根本就没有思考这两个问题,显然没有弄清楚写论文是为了什么,把写开题和论文仅仅当成了完成任务或应付学校的考察。
写论文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发现和解决问题就要有“创新”,如果没有创新,都是别人早就发现和解决过的问题,论文就没有任何意义可言。“关键词”恰恰反映了你的论文,是围绕着什么展开的,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论文写作应该围绕着关键词来写,关键词也是写作的中心问题,如果连考虑这个问题都没做到,可想而知以后的论文会是怎样了。
那么,写论文开题报告有没有好的方法呢?
四、写论文开题报告的方法
应该说方法很多,不同的人有自己的写作习惯,但无论什么方法都要尽量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东西来写。
第一,是确定“论文题目”。尽量选择比较小的或具体一点的题目,学会“小题大做”。一般来讲,论文题目是提前(分配指导教师之前)已经确定好的,而且被学校所认可的,如果没有极特别的原因是不允许任意改变的,可以进行小的调整,不能影响整个论文构想或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所以,没特殊原因不要任意改变论文题目。
第二,搜集材料。题目确定后,就应该围绕自己想要论述的问题去搜集材料,现在互联网比较发达,什么样的材料几乎都可以找到,要善于充分利用网上的材料。在搜集材料时,尽可能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为自己的论文创新点寻找出路。但切忌不可抄袭,把别人的东西不经过消化、整理,完全照搬过来算作自己的东西,这种科研恶习必须杜绝。学会利用别人的东西为自己服务。
第三,思考、整理材料。在这种思考、整理中找到自己的创新点,特别是结合自己的实习或教学经验,把所学理论和教学实际密切结合,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体会进行理论升华,通过论文写作对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指导。
第四,确定关键词。找出自己论文的关键词,作为论文写作的重点,并围绕这一重点来安排自己的论文写作,写好开题报告。开题中的安排要围绕自己的关键词来确定,它们构成了论文的中心思想。
第五,建议随时编一个“开题目录”。把目录放在前面,后面所写的内容,随时检查同目录是否一致,写完开题后目录是可以删除的,但在写开题甚至写论文时是很有用的,你可以随时发现问题,对论文进行修改,不要小看目录所起的作用。
第六,论文依据。应该以主流文化、主流文献为依据,文科论文应该注重搜集、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许多人把根据仅仅放在非主流思想文化上,不重视主流文化,这是在写教育硕士论文中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
第七,注意“有的放矢”。有人在进行文献综述、介绍国内外成果、介绍研究方法等的时候,为了介绍而介绍,没有目的性,没有把这些介绍同自己将要写的论文结合起来。有时安排写作内容、写作逻辑结构时,也不能很好地为论文中心思想服务。其实,论文的一切安排,都应该围绕着论文主题进行,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可有可无或无关紧要的东西可以去掉。
第八,注重“参考文献”的作用。通过参考文献的搜集、整理、引用,也表现着论文的知识深度和广度,表现着研究水平和范围的不同,也表现着论文说服力和全面性,应该注重这个方面。
第九,实践部分是重点。这是教育硕士论文与其它论文相比,所具有的突出特点,学生应该把实践、操作当作自己选题、论述、创新的重点,这也是对教育硕士论文的特别要求,开题报告一定要把这部分写好,论述完整。很多学生把参考文献、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依据、方法、意义等等论述得非常详细,到了“实践探究”部分就没有什么可说了,这是不符合要求的。
第十,合理安排论文结构。这部分也可以叫列出“论文写作提纲”,这部分一般放在开题报告的最后,通过这部分使人能看到将来论文写作的大致情况,对论文的基本情况有个概述的了解。这部分内容也是对前面内容的高度浓缩,是把开题报告中的可行性论证进行一个写作规划,开题一旦通过即将按照这个规划进行写作。
第十一,多向指导教师请教,主动接受指导。这一点也是要特别注意的。作为学生要学会利用写开题报告和写毕业论文的机会,多向指导教师进行请教,充分地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中学到在平时所学不到的东西。许多优秀论文,都是和有经验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分不开的。有的学生,把写开题报告乃至毕业论文当成应付差事,天天忙得被指导教师催着写,这样的论文质量是可想而知的。
作为教育硕士论文的“写作提纲”大致有以下部分组成:
绪论(导言、引言、引论等,总体情况介绍)
论文的理论部分(理论论述)
论文的实践部分(具体方法、技巧,应有创新性)
反思与对策(有一定的实践证明材料及其对材料的分析)
结束语及参考文献
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写作提纲”(或论文结构)同“开题报告”混为一谈,开题报告包括论文写作提纲,但写作提纲不能代替开题报告。但是,二者也有联系,论文写作提纲的部分内容通过开题报告的方式,展现在前面的各个问题中,如果开题报告通过后则前面的各个部分又要写进论文提纲(或结构)中,成为论文提纲(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开题如果写得好,直接就可以使开题内容转化为将来论文的内容,故开题报告能够完成好等于论文写完一半,接下来就是一些细节问题了。
总之,想写好教育硕士论文的开题报告,就要弄清楚写作的目的,弄清楚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或写作提纲)的区别,弄清楚教育硕士论文和其他论文的区别。写作时还要按照一定的基本要求,并掌握必要的写作方法,多向指导教师进行请教,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完成开题报告的写作。
第5篇 关于设计策划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以下是1566范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提供到的关于设计策划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本栏目每天更新,欢迎阅读收藏!
关于设计策划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 简述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 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 创新性及难度
本文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 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本文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著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4.预期成果
本书预期字数为12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仅阐述设计计划的相关内容,更重要是推出设计计划的概念与方法。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将完成一本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一身的,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专业书籍。现在本书工作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三个月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附一. 全书基本构架
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方法研究
前言
一. 思维的奥秘
1. 神奇教练的解决之道
2. 全脑运动---人脑思维的奥秘
3. 理性思维程序化
4. 日常生活中的思维程序
二.设计有序
1. 系统设计系统---浅析设计
2. 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的兴起
a. 设计计划学的需要
b. 设计计划学的发展与前景
c. 设计计划学的角色
3. 设计计划方法论
4. step to step---计划的展开(全书之重)
5. 一起来吧(具体案例)
6. 计划书
a. 操作方案书的要求
第6篇 硕士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参考
硕士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参考
一. 简述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 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 创新性及难度
本文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 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本文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著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4.预期成果
本书预期字数为12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仅阐述设计计划的相关内容,更重要是推出设计计划的概念与方法。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将完成一本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一身的,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专业书籍。现在本书工作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三个月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第7篇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优秀
一、研究课题
村镇建设标准化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二、课题研究概述
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几千年来形成的信息传递方式、人际间的沟通方式和社会管理的组织形式,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和政府运作的方式。村镇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信息化管理直接关系到村镇建设的效果。我国村镇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村镇建设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却严重滞后,村镇建设标准体系的信息发布、传递和反馈仍然停留在传统方式的阶段,因此构建村镇建设标准化信息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村镇建设标准化信息系统的缺失问题,本文研究了村镇建设标准化信息系统的建立需求。首先,运用需求识别理论分析了系统用户,将用户进行合理分类,分析不同类型用户的特点,结合村镇建设的具体活动明确用户需求内容与特征;其次,基于用户需求分析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具体功能需求及业务功能流程,按照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了系统体系结构和运行环境;最后,根据顾客需求满意度理论,尝试在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后,从使用需求和用户满意度两方面分析系统的适用性,并构建了村镇建设标准化信息系统的需求满意度评价体系。
综上所述,在充分分析系统需求和满足用户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村镇建设标准化管理的目标和实际工作的要求,实现了以用户需求为根本的村镇建设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涉及用户入网查询、在线验证、内部审核、网上信息发布等一系列功能,通过完善的标准业务流程设定,清晰的操作界面以及明确的工作划分,有效地将用户需求与系统各方连接起来,通过这个系统,用户可逐步认识村镇建设标准的准确性、适用性,使村镇建设标准信息的透明度提高,最终达到用户的满意度。
三、研究背景
建国60年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逐渐取代了中国计划经济制度,大力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变革和城镇建设迅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小城镇,城镇化是的民生问题,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规划⑴。国家“十二五”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因地制宜、尊重民意、体现特色、量力而行”的原则,搞好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是各项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的保障。
村镇建设活动极其分散且分布在广阔的地域范围。目前,全国共有约330万个自然村,66万个行政村;有2.2万个集镇、近2万个建制镇,有9亿多人口在农村居住、工作和生活。全国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为3.41亿亩,城镇建城区5700万亩,而农村建设用地2.84亿亩,农村建设用地是城市建设用地的5倍。
住宅建设一直是村镇建设的主旋律,我国村镇建设规模巨大,且持续增加。据建设部统计,2023年农村住宅投资2334亿元,村镇住宅建设量8亿多平方米,而同期城市的年住宅梭工面积约为25?30亿平方米。2023年我国的城镇化率约为40%,“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3年我国城镇化率要达到47%。目前农民自建住宅每年还以2%的速度增长,其中楼房比例增长更快,约占60%,年梭工面积达到4亿平方米以上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农村工程建设量将不断增长,一批适应村镇经济发展需要的下店上宅、前店后宅、生态住宅等建筑形式也会相继出现。
每个村镇的功能不是天然的、自发的,它是受各种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如村镇的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基础设施状况、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等等。我国现在非常重视依据各地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村镇建设,把村镇定位为分担大城市人u的聚居地,以“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标准配套、高质量管理”为指导,探索建立小城镇规划备案、管理、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规划执行,大力加强了村镇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其承担了重要的社会服务功能而非经济生产功能。
四、研究目的
为了有效地改善村镇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大力发展村镇公共事业,就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村镇规划建设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方式作为技术指导来实现,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适用于村镇建设项目特点的工程建设标准,为村镇建设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维护、加固、拆除等活动提供一个协调统一的、可重复使用的技术依据和准则。
村镇建设标准体系的构建、完善和发展是村镇建设标准化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涉及到有关村镇建设的众多标准的申报、编制过程管理、审核和发布、宣贯、修订和废止等等诸多标准化管理工作,同时还涉及到与村镇建设标准相关的信息发布、技术指导、动态辅导、专家支持等。这些工作的开展需要信息化系统平台作为媒介,满足村镇建设领域标准化管理的客观要求,保障标准化工作的实施快捷、方便、广泛传播。
任何信息服务建设都需要满足相应的需求,适合使用者的特点,同时,能够提高相关工作效率,节约时间、资源等。本文旨在分析总结当前我国村镇建设的现状,借鉴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经验,针对我国村镇建设标准不能被及时掌握和标准实施效率低等问题,结合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利用顾客需求识别的思想,分析村镇建设标准化信息系统的用户群体及其需求,设计符合用户需求的村镇建设标准化信息系统功能和体系构架,构建村镇建设标准化信息系统的需求满意度评价体系,以测量用户满意度,为系统平台的开发提供依据。
五、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村镇建设标准化信息系统的研究视角从技术应用和政府职能变换转向用户需求,根据用户需求设计系统功能、体系和开发模式,能够直观地实现用户需求、达到用户满意。以用户为中心的村镇建设标准化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涉及用户、用户需求、功能需求和需求满意度四个概念,其巾需求是核心,用户是需求对象,而功能需求是用户需求的实现方式,需求满意度是用户需求的最终目的。因此本文将从用户需求、基于需求视角的功能需求与设计和系统需求满意度评价三个方面展 。
全文内容分为六个章节。
第一章,绪论。简述我国村镇建设现状及研究本文的目的,回顾国内外建设领域信息化研究现状,总结现代信息化建设不适合村镇建设,提出建立符合我国村镇建设的标准化信息系统的必要性,规划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村镇建设标准化信息系统相关理论综述。概述了我国村镇建设标准和标准化概念,介绍了标准化信息系统的分析和体系结构。运用需求识别理论,阐述了顾客识别和顾客需求的概念,总结出顾客需求识别流程,提出顾客需求满意度含义。
第三章,村镇建设标准化信息系统用户需求识别。运用需求识别理论,针对村镇建设的实际情况讨论系统用户类型及特点,进一步指出不同用户存在不同的需求,分析了系统用户的需求与特征,最终对系统与用户的交互关系进行论述。
第四章,村镇建设标准化信息系统功能需求分析。根据用户需求提出系统功能需求的实现目标,继而分析了系统功能框架的设立、业务功能、业务流程、系统体系结构和运行环境,归纳出采用这种结构和运行方式建立系统的特点。
第五章,村镇建设标准化信息系统的需求满意度评价。本章是对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过程中,从使用需求和用户满意度方面,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了系统的适用性,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构建了系统需求满意度评价体系。
第六章,结论。总结所做研究的成果,提出本文的不足和对后续工作的期望。
六、论文提纲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构建村镇建设标准化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村镇建设标准化信息系统相关理论综述
2.1 我国村镇建设标准化概述
2.2 标准化信息系统分析
2.3 标准化信息系统体系结构
2.4 需求识别理论
2.5 本草小结
3、村镇建设标准化信息系统用户需求识别
3.1 系统用户类型及特点
3.2 系统用户需求内容
3.3 系统用户需求特征
3.4 系统与用户的交互关系
3.5 木章小结
4、村镇建设标准化信息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4.1 系统功能的需求实现目标
4.2 系统功能模块分析
4.3 业务功能需求分析
4.4 业务功能流程分析
4.5 系统体系结构分析
4.6 系统运行环境分析
4.7 木章小结
5、村镇建设标准化信息系统 需求满意度评价
5.1 需求满意度分析
5.2 构建系统需求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第8篇 地理课程与教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乡土地理教材在初中应用研究—--以信阳市区中学为例
一、选题的科学依据(1、选题背景;2、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附主要参考文献)
(一)选题背景:
起初关注乡土地理是缘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
第一部分前言中课程性质的实践性方面就提到乡土地理考察,在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中提到乡土地理基础知识,在课程设计思路中说乡土地理既可作为独立学习的内容,也可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中又明确地阐述了对乡土地理标准:①运用地区,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②利用图文资料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其原因;举例分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③运用家乡的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比较,说出家乡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的特点;④了解家乡的对外联系现状,认识家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⑤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还提出了活动建议:开展乡土地理调查、为家乡建设献计策等活动。例如,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乡土地理课题,开展调查,交流调查结果;开展为实现家乡的绿色生活献计献策活动。并做了如下说明:①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② 这里的“乡土”范围一般是指县一级行政区域。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乡土地理的教学也可以讲授本地区(省辖市)地理,或者本省(直辖市、自治区)地理。③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应纳入地方课程开发计划,并加以落实。提倡积极开发小尺度区域(乡、镇以下)的乡土地理课本课程。④在乡土地理教学中,至少应安排一次野外(校外)考察或社会调查。
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中,发现多次提到乡土地理。而且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解读》中对乡土地理用了一章进行解析,共三节。
第一节明确了乡土地理教学的目的:①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②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④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意义:①能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家乡伴随自己成长而发生的变化,有助于促进学生将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付诸实践;②因其可紧密联系当地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从而能有力地促进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联系;③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④不仅有助于培养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还可在考察、调查等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他人合作共事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第二节阐述了乡土地理教学的特点: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第三节提出了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乡土地理教学实施时对教师提出的要求:①熟悉家乡地理,②具备地理实践能力,③了解学生。
在官方发布的这两本重要的文件中能很清楚的发现乡土地理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乡土地理教育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有很多地区的中学乡土地理教育未能形成体系,甚至就没有。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乡土地理教材。
(二)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乡土地理教材取源于现实生活,其内容具有鲜明的不断更新的动态特征。因此,乡土地理教学是学校地理教学中活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一部分,也最有利于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乡土地理教材的应用是实现地理教学改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最切生活的素材、数据和案例,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改进等一系列的整合,打造出富有感染力的地理课堂。乡土地理教材的内容是“选自学生身边熟悉的紧密联系国情、为己所用的题材”,“对学生的地理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给予指导。”因此,进行“乡土地理教材在中学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1.理论意义
①通过理论研究,分析乡土地理教材的内涵,为设计乡土地理教材打下基础;
②通过了解乡土地理教材在中学应用的现状,思考教材应用的问题;
③通过分析问题,掌握乡土地理教材知识发展的最新动态;
④通过提出解决相关问题解决建议,推进乡土地理学科发展。
2.应用价值
①通过对乡土地理教材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当代教育改革中的新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②按照乡土地理教材的设计原则,进行教材编制,丰富了地理教材的类型;
③通过对乡土地理教材给予的科学设计,说明具体实施办法,增强实施的可操作性,有利于调动当地地理教师的积极性,并有助于促进他们业务水平的提高。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明确说明:“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应纳入地方课程开发计划,并切实加以落实。提倡积极开发小尺度区域(乡、镇以下)的乡土地理科本课程。”但现实的中学并没有落实,甚至没有乡土地理教材。亟需相关研究指导实践。从查阅到的相关文献看,现有研究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关于乡土地理教育
乡土地理教育是中学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落实乡土地理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乡土地理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乡土地理教育和爱乡爱国教育的好坏, 因此探究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乡土地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从全国大部分地区来看,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乡土地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新课程改革也对乡土地理教育提出明确要求,但是,由于课时限制、分数要求等因素,乡土地理教育的实施还存在很多限制。教师们对于如何更好的进行乡土地理教育还存在很多困惑。
(2)关于乡土地理教学
中国的乡土地理教学起步较晚,目前,从课程标准来看,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版)》 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把乡土地理提升至与“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同等重要的位置,将其纳入中学地理教学的体系之中,且从课程性质、理念、设计、目标以及内容等方面阐述了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性与可操作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中有关乡土地理教学的内容出现在内容标准中的“活动建议”部分,且基于乡土地理基础之上的活动所占的比例较大,突出高中地理课程“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的理念。此外,国内广大教师与学者也对乡土地理教学展开了大量研究。据文献调研, 2000--2022 年之间, 国内学者在三大地理教学期刊 《地理教学》、 《地理教育》 和《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上发表的与乡土地理教学相关的论文共计 69 篇, 主要涉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乡土地理教学策略与实施途径,以及乡土地理的各种学习方式和学习困境的研究,如心理地图法研究、 地图导学法研究,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研究、乡土地理试题研究、教育教材的研究和教育实践的研究等。由此可见,国内乡土地理教育方兴未艾,是中学地理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关于乡土地理教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国内关于如何编写乡土地理教材的研究步入了新阶段。但总体而言我国乡土地理教材的研究成果还较为薄弱、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和综合性为一体的教材较少,还有待丰富。关于如何进一步完善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不同学者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见解。拉萨市教育研究所郅昆山在《编写拉萨市乡土地理教材的几点建议》一文中,认为编好乡土地理教材可在:“新”、“特”、“实”、“情”四个字上下功夫。所谓“新”即编写的指导思想新,“特”则是教材要突出地方特色,“实”指教材的实践性,所谓“情”为教材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山西朔州师范杨军在《谈乡土地理教材编写的原则》一文中指出乡土地理教材编写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时省、市、县相结合;二是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三是乡土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四是结合统编教材,注意实践性;五是要注意声文并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郑耀星在《编写地理教材中比较法的运用》一文中指出当前乡土地理教材乡土性不浓,主要是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没有抓住乡土地理内部各要素内部的主要矛盾,平均用力;二是没有抓住乡土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三是没有明确乡土地理向对于外界的特征。他提倡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者,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跳出本县框框,摆脱就事论事,多做比较,才能识得乡土真面目。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一是抓住本县(市)在所属地(市)、省,乃至国内外地位;二是比较出本县(市)与其他县(市)之间的差异性,从中看清本县(市)的特殊性;三是充分利用横向、纵向比较,全方位正确的反映本县(市)乡土地理各方面特征。
2.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关于乡土地理教育
学校乡土地理教育直到近代才逐步形成。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是学校乡土地理教育的开山鼻祖。他在《大教学论》中认为,地理学科是学生必修的20个科目之一,且学校地理应该系统讲授:“宇宙中最重要的事实:例如圆形的天球,大海的形状……尤其是他们本国的城市、山岳、河流和其他典型特征……”乡土地理教育己确定为学校地理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后,不断被许多教育家、地理学家所论述,也为许多地理教师所承认并努力地加以实践。18世纪中期的法国大教育家卢梭在他的名著《爱弥尔》中专门讲述了少年的“爱弥尔”应对自然界作详细的实地观察。瑞士教育家斐斯泰洛齐也强调了乡土地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学生从认识自己学校场地和自己的乡村开始逐渐扩充到整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现代国外学校课程中,都比较重视乡土地理,将乡土地理作为区域地理的组成部分,与本国地理,世界地理相提并论。日本在小学一、三年级设置乡土环境课程,初中二年级本国地理课程中含有乡土地理,高中地学课程中含周围日常生活中的地学内容。英、法两国都在不同阶段设置了乡土地理。巴西学校区域地理从社区地理、本州地理到本国地理、世界地理。美国的“同心圆”式课程理论,将地理课程从乡土开始作为这种理论的典型例子。可见,国外学校乡土地理教育历来是地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是单独设置,有的是作为区域地理课程中单独组成设置,在小学、初中甚至高中阶段分别开设了乡土地理或含有乡土地理的课程。
(2)关于乡土地理教学
国外从近代区域地理学诞生之时,便已经开始重视乡土地理研究与教学, 确立了其在地理学中的地位。17 世纪夸美纽斯在设计地理课程时就强调必须从乡土地理学习开始;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瑞士教育家斐斯泰洛齐指出儿童的学习要与乡土知识相结合;继李特尔之后,德国大学教授赫阿尔夫·赫特纳在 《地理学——它的历史、 性质和方法》一书中重申了“地理课程应该从乡土志开始”; 在美国,地理学习通常采用 “同心圆”式(或称“扩展环境 式)的学习秩序,即地理学习从家乡和家乡周边环境开始。在英国, 虽没有乡土地理教学的概念, 但十分重视地理野外考察。在日本,一向重视乡土地理教学,尤其对乡土地理调查法有详尽地研究。在乡土地理课程设置方面,世界各国有所不同,主要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如英国、法国等,优先学习乡土地理;第二类如前苏联等,将乡土地理知识渗透到各部分内容之中;第三类如澳大利亚等,以专题形式在问题探讨中结合了乡土地理的学习。由此可见,在国外, 无论是课程理念、课程设置,还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都十分重视乡土地理,乡土地理是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3)关于乡土地理教材
在编写乡土地理教材时,德国他们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挑选内容,如垃圾处理站的地址,过多施肥而引起对土地的危害问题等。一般以问题导向开始,提出与学生生活有关的问题,用地理的思维方法来解决。澳大利亚的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在世界上是做得较有成效的,他们开发了土著人的教育,多元文化教育以及环境教育,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比如:澳大利亚西南部的河谷中学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确定了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学校与社区的联系,但也存在工作量大、教学管理困难、社会难以理解等问题。研究发现国外在对乡土地理内容的处理上有两种方式:一是单独设置乡土地理内容,编写相应的乡土地理教材;另一是在有关本国地理和本省地理教学时要求教师联系乡土地理知识,没有单独编写乡土地理教材。
3.发展趋势
如何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对乡土地理要求尚无较为系统、成熟的研究成果可借鉴,而新课改环境下的乡土地理教材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单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专家学者逐步深入的展开相关研究,使乡土地理地理教育理论更加联系实际。
(四)主要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代稳,张美竹,秦趣,王金凤. 关于六盘水乡土地理教材开发与建设的思考[j]. 教学与管理,2022,06:95-97.
马爱元. 乡土地理教材编写的建议[a].中国地理学会.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中国地理学会:,2022:2.
[3]张海. 我国乡土地理教材:历史变迁与发展思考[j]. 地理教学,2022,10:26-30.
[4]梁婷. 乡土地理教学浅议[j].新课程导学,2022,29:15.
[5]蔡梅. 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与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22,08:60-62.
[6]柯志坤. 浅淡初中地理课中的乡土地理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2,04:141+241.
[7]张卫青,徐宝芳. 中学地理教材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12:87-89.
[8]陈惠. 初中地理教材应用优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2.
[9]赵媛,嵇昊威,管卫华,郝丽莎. 《江苏地理》教材编写体系与特色[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1:88-92.
[10]李素梅,滕星. 中国百年乡土教材演变述评[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49-55.
[11]袁书琪,郑耀星,刘恭祥. 地理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探讨[j]. 课程.教材.教法,2022,12:50-53.
[12]张爱琴. 中国乡土教材研究述评[j]. 现代教育科学,2022,10:12-15.
博硕士论文:
邓伟军. 中学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类型和编写原则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22.
陈惠. 初中地理教材应用优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2.
[3]周升娟. 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乡土地理教材建设[d].山东师范大学,2022.
[4]王信文. 乡土地理的教育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22.
[5]徐建华. 农村乡土地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22.
[6]戚永华. 乡土地理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2.
[7]曹传道. 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2.
[8]王海霞. 中学乡土地理教育及教材建设初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2.
[9]赵欣. 中学乡土地理教育基本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2.
[10]张雷. 探究式中学乡土地理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2.
[11]韩晶. 延边地区初中乡土地理教材开发研究[d].延边大学,2022.
[12]黎蕴元. 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2.
[13]袁华斌. 乡土地理教育的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2.
[14]唐燕. 都市地区乡土地理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2.
[15]赵国军. 重庆市乡土地理教学发展变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22.
[16]李振云. 新课程理念下乡土地理教学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2.
著作:
______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______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3]陈 澄,林培英.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4]陈胜庆.乡土地理教育新论[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2.
[5]王静爱.乡土地理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6]李永文,王静爱.中国省市区地理-河南地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7]杨载田.乡土地理的理论与实践[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
二、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案
(一)主要研究内容
本研究按照“文献研究→概念与理论研究→调查分析→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乡土地理教材设计”的思路进行。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明确相关的核心概念,在理论研究指导下编制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当今乡土地理教材在中学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并依据调查结果进行乡土地理教材的设计。暂列提纲如下:
第一章 绪论
一、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乡土地理教材的文献综述
(二)国内乡土地理教材的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乡土地理教材的内涵界定
一、乡土地理范围的界定
二、乡土地理的概念
三、乡土地理教材的内涵
第三章 乡土地理教材在中学应用调查分析
一、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二、问卷调查的分析
第四章 乡土地理教材在中学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不到位
二、经费和课时不充足
三、教师能力不够
四、地理学习基地不适合
五、评价机制不健全
第五章 解决乡土地理教材在中学应用问题的策略
一、编制乡土地理教材。
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保障经费和课时
三、地理教师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建设地理学习基地
五、建立健全相关评价机制
第六章 进行乡土地理的设计
一、乡土地理教材的设计原则
二、乡土地理教材的设计实例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二)研究方案
1.前期调研阶段:20xx年1月——20xx年06月
(1)阅读有关教学评价的专业书籍,奠定理论基础。
(2)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把握目前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3)根据前期的理论积累,列出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
2.理论研究阶段:20xx年06月——20xx年12月
(1)依据调查问卷,全面开展调查研究。
(2)分析调查结果,开展理论研究。
(3)写出论文初稿,提出对策建议。
3.完善提高阶段:20xx年01月——20xx年05月
(1)进行系统总结、修改完善论文。
(2)准备答辩。
三、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20xx.3—20xx.5 搜集资料、设计访谈提纲
20xx.6—20xx.8 整理调查文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20xx.9—20xx.12 将文献资料和数据结果进行系统归纳、综合
20xx.1—20xx.4 修改、完善论文
20xx.4—20xx.5 准备答辩 写出文献综述
第9篇 会计学硕士开题报告写作指导及
会计学硕士开题报告写作指导及模板
会计学硕士和会计专业硕士无论在培训模式,课程设置,考试科目,职业认证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差别,因此在毕业论文写作时,对于研究内容和写作方法上也同样存在差别。很多学生在参考文献资料时,容易忽略这些差别,以至于论文整体出现严重错误,尤其时在开题报告阶段,极有可能造成论文选题,研究内容和方法的拿捏不准确等情况。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会计学硕士开题报道的具体写作方法。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者对所选择的课题的一种说明材料。由作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向有关读者进行陈述,并经过他们的评议,开题报告也就成为学生是否有答辩资格的依据材料之一。因此,开题报告写作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整篇论文的质量,以及后续论文答辩资格的重要因素。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论文题目、理论依据(相当于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论文作者、起止时间、论文提纲等。
会计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准备工作一般包括参考文献的检索、整理分析,通常论文正式写作的第一步都是如此。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是研究工作的起点,同时也贯穿于撰写会计学论文的始终。
其次是研究背景资料。这项工作是对核心材料进行比较,包括对已有研究成果资料或与论文选题相关的参照材料进行分析。这里需要强调下,学术研究通常就是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挖掘和分析,因此,这个过程会比较耗时,必须要重视已有成果资料的收集。
在对大量的资料进行阅读和整理的工作后,就可以确定论文的选题。会计硕士论文的选题,除了需要严格遵循会计的一般原则外,还需要注意它的特殊性。注重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选择符合自身专业范围和能力的题目。
确认选题后可以针对之前收集的相关参考资料进行提炼,以确认选题的核心议题或研究内容,议题一旦确认,论文即围绕中心站看论述,整个论述过程不得脱离中心。
现在就可以正式拟定开题报告,会计学硕士开题报告的字数一般在3000字左右,需要在规定的字数内容完成论文框架的建立,起到疏通论文逻辑,安排研究过程的作用。
开题报告应当包含下列内容:
一、选题理由
主要是介绍研究背景,说明选题的目的'和依据。介绍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着重介绍选题的学术和实际应用价值;比如,会计学硕士课程或者讲座时,对某某一个题目非常感兴趣,或者在会计工作中发现某一个问题很有研究意义等。在收集过的资料中,阅读了一些文章、书籍,开展过这方面的调查,越发对这个题目感兴趣,因此,才选择了这个题目。
二、研究意义
是指作者研究这个题目,并提出了有关建议以后,将会对会计理论和实践带来哪些益处
三、选题的研究现状
是指作者在阅读整理了大量参考文献后分析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研究此课题的情况。一般分为国外研究情况、国内研究情况两个部分说明。主要概括说明有哪些代表性的学者以及他们各自的观点。
四、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作者需要说明论文研究了哪些具体问题,基本上以论文章标题为大纲,适当展开写作的主题内容就可以了。
五、研究的创新点
作者可以通过现有的文献资料研究中总结出目前还未解决的研究问题,或者前人的研究结果确实有重大发展的内容。
六、研究进程安排
需要真实科学的记录作者在进行研究工作时各时间点的具体工作安排。
七、主要参考文献
把论文写作计划参考的书籍、文章完整具体的罗列出来。必须要符合学校规定的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不得捏造谎报不存在或者和论文不相关的参考文献。
完整的开题报告格式可以参考如下模板
一、开题报告封面:
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论文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论文的背景;
2.理论意义;
3.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内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四、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五、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六、预期的结果
七、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
八、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九、参考文献
第10篇 教育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教育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论“以美育代宗教”的可能
一、问题与方法
(一)选题缘由
之所以选择蔡元培美育思想作为论文的研究主题,是受我的导师的启发。直觉告诉我,这一选题与当前现实教育热点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素质教育问题。深入认识蔡元培美育思想有助于指引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同时在董标老师的课堂中我获得了一种认识,那就是:不要轻易地讲思想创造,教育变革等主张,因为对很多的问题前人早已有了深邃的思考,并已形成了成熟的思想体系,作为后人更多的是继承与挖掘前人的思想。因此,我想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应从对前人思想的认识开始。基于这种认识,我非常认同导师给我的建议,以蔡元培美育思想作为我的研究方向。
从何种角度研究蔡元培美育思想,我做了多种尝试。通过认真 阅读1979至xx间国内发表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我发现虽然对于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命题研究较多,但有一些结论似乎与美育或宗教存在的现实出入较大,这促使我对这一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如果仅仅凭兴趣进行一些了解倒是饶有趣味,但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破解自己的疑问并加以论证我感到信心不足。在导师的启发之下,我开始有了一些思路,于是,最终我决定以‘论“以美育代宗教”的可能’作为我的论文选题。
(二)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假设
“以美育代宗教”这一命题提出至今已近百年,尽管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一命题一直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有学者认为中国教育界内部把这个口号当作了真理。然而,反对者的观点也异常尖锐。如许崇清发表在《学艺》第1卷第3号中的文章中就指出:主张“以美育代宗教”说者有两大谬误,他们曲解了美之普遍性与静观性,遂至混淆美之意识与宗教意识,又复混淆美之意识与道德意识[①]。其实,与其说人们赞同的是“以美育代宗教”说,还不如说人们更愿意相信存在这样的真理:其一,宗教一定是落后的、愚昧的。或者说宗教是一切落后愚昧的代表。宗教的主要功能是教育,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宗教必然走向衰亡,其教育功能必然被取代。其二,美育具有普遍性,它是无利害、超功利的,因此,美育可以去除人我的差别,使人无利害得失之计较。对此,笔者心存疑虑。笔者以为:
(1)宗教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纵观当今世界,宗教并没有式微,就是很好的证明。
(2)康德在他的《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提出了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回答了“审美是什么?”,“美感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人们普遍的理解是审美是无利害的,或者说,是超功利的,因而美感具有普遍性。但是审美不等同于美育,审美的无利害,超功利如何能赋之于美育呢?
(3)美育与宗教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宗教也并不一定是美育的对立面,两者应该可以各自同时独立存在。
以上观点将作为本研究的假设在本文中加以论证。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历史研究法。
论文第一部分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笔者通过收集国内不同时期的相关文献,以时间为线索,对材料加以比对,归纳,整理,以期整体展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以美育代宗教”说的种种认识。
论文第二部分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在第一部分的工作基础上,审思“以美育代宗教”说的立论点是否成立,从而论证“以美育代宗教”的不可能性。
二、研究的意义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人们普遍对物质层面的东西关注太多,反映在教育上就是人们的功利意识增强,认为接受教育仅仅是为了将来有个好工作,好收入,好前途,否则读书有何用?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这一现象,教育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教育主题。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深入了解美育在素质教育中有可能存在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对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说从某些角度进行一些反思。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研究“以美育代宗教”说主要是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的。
1.挖掘“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本质内涵
感性启蒙论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杜卫在《“感性启蒙”:“以美育代宗教说”新解》一文中提出:蔡元培从他的教育即启蒙观念出发,提出了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其实质是在感性领域建立启蒙理性的精神,即“感性启蒙”。这种美育思想为20世纪中国美育理论铸就了理论模式和思想方法[②]。为什么要进行“感性启蒙?杜卫解释道:一般讲启蒙都是指理性启蒙,而现代性审美范畴中的“感性”是针对着“理性”来说的。但是,这是西方的传统。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知识分子面对的现实问题与西方不同,思想文化界的核心任务是感性启蒙;而且,当时中国美学家所处的语境与康德、席勒、尼采所处的语境不同,他们并没有感受到启蒙理性的专制和压抑,而是急切地需要以启蒙感性来反抗传统,重建中国的新思想、新文化、新艺术。因此,围绕着启蒙这个中心课题,不仅哲学家关注启蒙感性的建立,而且美学家也是如此。这就不足为奇了。胡健在他的《以美育代宗教— — 蔡元培美育思想新论》也提出了启蒙观点。不过他的启蒙有另一层含义,即“以美育代宗教”的实质就是试图通过审美教育来培养有高尚情与趣味的独立的人,改造教育,美化人生,美化生活。
有学者认为“以美育代宗教”说蕴含了某种精神,这种精神是西方近代的理性主义,审美主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体现了对人的完善的价值追求,为中国现代社会变革提供了审美主义转变和审美主义道路。[③]
还有的学者认为“以美育代宗教”说与“审美救赎论”如出一则。理由是宗教的衰落,意味着某些超自然源泉提供的意义和价值正被疏离,人类已经承担了创造自己的意义和价值的任务。原来并非只有宗教才可以救赎,并非只有宗教才可引人向善。艺术在摆脱了神缚之后,赋予了人类全新的审美的救赎方式[④]。
2.揭示“以美育代宗教”说的现实意义
情感慰籍论得到普遍的赞同。赞同者认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的繁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人们的精神却进入了荒原。而美育重在陶养人的纯正感情,其影响力较之其他活动更纯洁、更平和、更持久、更深刻。是现代人慰籍情感的选择[⑤]。随后的学者,把“以美育代宗教”上升到很高的高度。如,赵惠霞就认为:美育担负起现代人建构心灵家园的重任。因为它是一种情理自由结合的形式。在认识论中,理性排除感性,才达到正确认识;在伦理学中,理性主宰感性,才成为道德意志;只有在审美中,理性和感性才自由交融、自由把握、自由观赏,从而构成审美心理结构。当这种审美心理建立以后,就成为人的一种内在需求,人就可以超越现实的功利,享受这种精神的快乐。建立在人类感情活动规律之上的美育,对感情之陶冶,如引水之趋下、驱鸟之归林,自然而然,无需强迫。它本身就是人的需要,是人的生活目的。美育建构心灵家园,是一个培植有益感情、消除有害感情的过程[⑥]。在同一时期,这一观点大行其道。如李丕显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说:以美育代宗教,通过艺术和审美活动建构人的感性生命和情感寄托,是对现代世界课题的积极回应,是对宗教双重性格的辩证扬弃,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在今天仍具有实践的和理论的双重意义[⑦]。
3.对“以美育代宗教”说的反思
当代的学者对于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也有持不赞同的。冉铁星认为:在目标上,蔡元培是企图用美育取代宗教的情感教育,然而在具体实施的途径上,则注重的是外在的、形式的熏陶和感染,缺乏内在的宗教或美学式的修炼或省悟。其结果可想而知,要么放任自流、形同儿戏、可有可无,要么只能进行一些常规的艺术教育和礼仪教育。对于后一点,不客气地讲,中国古代的《礼记》要比蔡元培的设计深刻、丰富、完备得不知多多少。如此看来,在当时的中国,此种美育是无论如何也取代不了宗教的。[⑧]潘知常认为:事实上,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在逻辑上、学理上根本无法成立,只要人类最为深层的生命困惑存在,宗教就必然存在。[⑨]他还认为:一般而言,美育与宗教存在两种关系:其一是实质的统一;其二是层次上的递进。作为两种不同形态,又往往存在着从宗教向审美、艺术和从审美、艺术向宗教的演进。而在这两种关系中,都无“取代”与“排斥”可言。[⑩]有学者针对“以美育代宗教”成为研究热点现象提出来说:今日之重提“以美育代宗教”者,大多只是想强调美育的重要性而已,他们只是将蔡先生的主张当作一个有关美育的话头,而对这一主张的内在理路则未加深思。审美、美育诚然重要,但发展美育却不一定非要代替宗教不可[11]。充分意识到审美在人类精神生活中之重要性是必要的,但进而发展到要“以美育代宗教”则大可不必。这是一个充分平民化了的文化共和时代,人类的整个存在都是有限的,其某一精神领域的文化功能当然就更是有限。谁也没本事包打天下,谁也当不了人类心灵的救主。因此,人类各种精神文化活动———科学、哲学、宗教、审美等,还是和平共处、通力合作的好。其实,“以美育代宗教”说从它被提出的那一刻就引起了激烈的论争,存在着完全相反的观点。姚全兴先生专门对五四时期“以美育代宗教”说之争作了归纳总结。通过姚先生的研究我们发现,前辈学者对“以美育代宗教”说的质疑是多角度的。既有界说与对象的角度,又有异同与范围和借重和利用的角度。
从以上列举的不同观点可以看出,这场争论不会平息,重要的不是得到确定的答案,而是争论本身,因为从中我们能全方位地知晓“以美育代宗教”说的精神内涵,把握其实质。
(二)文献综述小结
以蔡元培先生的声望和地位,“以美育代宗教”说一经提出立刻被许多的学者当成是一个教育命题。然而命题总是具有一个确定的值,要么真,要么假。不同的学者依据各自的学识,背景,从不同的角度对“以美育代宗教”说加以判断,争议不可避免。从1917年蔡元培在北京神州学会的演讲上首次系统地阐明了“以美育代宗教”说开始至今,有过两次争论的高峰。一次在五四运动时期;一次是在1998年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政策之时。五四运动时期的学者着眼于文化的变革来审视“以美育代宗教”说,正反观点碰撞激烈,而当代学者主要以历史的眼光和从现实需求的角度去诠释“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新内涵,挖掘“以美育代宗教”说的现实意义,观点大多趋同,且较多持肯定态度。但无论如何,每一次的争议都反映了相应的时代在文化,教育,价值观等领域的诉求。
四、研究的难点
一是有关外围的或细节资料的不足。比如当时别的学者对蔡元培美育主张发表的观点、认识或批判等。
二是进行本研究需要一个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相关知识背景。它深入到美学、伦理学、宗教、艺术、教育等等知识领域。如果没有这些知识背景的话,势必使本研究缺乏深度。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补充大量的相关知识,对笔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三是到目前为止,笔者对“以美育代宗教”可能性的论证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有待进一步的思考、学习、请教。
教育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想了解这个问题,就要先弄清楚教育硕士为什么要写毕业论文及“毕业论文”与“论文开题报告”的关系,或者说写教育硕士论文所要达到的目的。
一、写“毕业论文”及“论文开题报告”的目的
“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学生,研究生毕业以后应该具有一定的、必要的科研能力,而写毕业论文就是对这种能力的考核和验收,如同任何学校的学生通过毕业考试来检验其学习是否合格一样。应该说,写毕业论文从本科班学生就开始了,只不过要求没有研究生这么严格罢了。
写“论文开题报告”实际上就是为写毕业论文作前期的准备工作,就是在指导教师(一般讲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指导教师,通常是一位)的帮助下,对论文的选题、论证、意义、价值、依据、内容、结构、写作、创新等等,进行必要的梳理和说明,最后通过开题报告的形式,再经过更高一级的指导教师小组集体决定论文写作是否可以进行下去。所谓开题报告,是指在个别指导教师指导下具备了开题资格(即得到了自己指导教师的认可)的学生,再向指导教师小组(通常有几位教师组成)进行汇报并接受其他教师(开题时自己的指导教师一般不发表意见)集体指导的过程。在开题前,有多少指导教师学生就要提前印多少份开题报告送到教师手里以便接受指导。
如果多数教师认为,某一学生的开题报告有问题,不适合进行下去(即写论文),就会以“不允许通过”的方式,使原来所作的前期准备工作作废,这样的学生就必须对论文构想进行调整,重新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准备下一次的论文开题报告,直到被通过为止。(现在,通常一年一次论文答辩,没有通过开题的学生另寻时间开题,尽量不耽误年度完成论文,如果有特殊原因只好推移到下一个学年度,如果再通不过,再往后推移,直至通过为止)而通过论文开题报告的学生,则继续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论文的写作任务。
可见,写“论文开题报告”还不等于“写论文”,只是作论文的前期准备,写教育硕士论文与写别的论文也存在一定区别,应该弄清楚以下两个重要的不同。
二、写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应该注意的问题
1、注意“毕业论文”和“论文开题报告”的区别
这里注意两种误区:一是有的学生把写“论文开题报告”同写“论文”混为一谈,开题写的很详尽,费了不少力气,结果论文开题报告没通过,所有努力付之东流;二是有人很明白这个区别,在写论文开题时过于简单,把开题报告变成了写作提纲,结果言之无物,缺少必要的论证和说明,开题报告同样不能通过。
应该说,论文的开题报告,把论文中主要的东西进行了高度概括,让人通过开题报告基本能了解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大致轮廓,开题如能通过基本上论文已经完成一半,接下来就是一些细节处理了。开题报告包含“写作提纲”或“论文结构”,但它又不等于“写作提纲”或“论文结构”,而是把其内容分别进行介绍和说明。写论文开题报告,是为了通过这种介绍和说明,来论证论文选题、论据、意义、写作、创新等是否具有合理性,以期达到通过论文开题报告和最后完成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
2、注意教育硕士论文与其它论文的区别
一般说来,同本科班学生相比,教育硕士的论文比较专业化、深入化、要求理论深度、实践证明更精深一些,开题报告就是为此服务的,有的本科班学生甚至没有这个环节。
而同其他研究生论文比较,教育硕士论文还有自己的特殊性:一方面,在理论方面可能要求没有这么深入、专业、系统;但在实践、可操作性方面却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方面,特别是在职研究生,其论文要求必须同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要求所写论文对中学教学有一定(普遍)的指导意义。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硕士论文既有写作劣势又有写作优势,劣势可能更多地是在理论方面,在理论的系统性、专业性方面;优势则在实践方面,在教学经验方面。所以,要学会扬长避短,发扬自己的长处,在实践教学方面找到研究课题,选择适宜的题目写开题报告。
三、写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要求
通过几年对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的指导和学生是否能够通过的经验教训,我把论文开题报告的大致要求归纳如下:
1、选题:
2、选题意义
3、国内外研究现状
4、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关键词等
5、创新点(要重点考虑)
6、论文的理论部分
7、论文的实践部分
8、实践的效果与反思
9、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1、论文写作提纲
写论文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发现和解决问题就要有“创新”,如果没有创新,都是别人早就发现和解决过的问题,论文就没有任何意义可言。“关键词”恰恰反映了你的论文,是围绕着什么展开的,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论文写作应该围绕着关键词来写,关键词也是写作的中心问题,如果连考虑这个问题都没做到,可想而知以后的论文会是怎样了。
那么,写论文开题报告有没有好的方法呢?
四、写论文开题报告的方法
应该说方法很多,不同的人有自己的写作习惯,但无论什么方法都要尽量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东西来写。
第一,是确定“论文题目”。尽量选择比较小的或具体一点的题目,学会“小题大做”。一般来讲,论文题目是提前(分配指导教师之前)已经确定好的,而且被学校所认可的,如果没有极特别的原因是不允许任意改变的,可以进行小的调整,不能影响整个论文构想或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所以,没特殊原因不要任意改变论文题目。
第二,搜集材料。题目确定后,就应该围绕自己想要论述的问题去搜集材料,现在互联网比较发达,什么样的材料几乎都可以找到,要善于充分利用网上的材料。在搜集材料时,尽可能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为自己的论文创新点寻找出路。但切忌不可抄袭,把别人的东西不经过消化、整理,完全照搬过来算作自己的东西,这种科研恶习必须杜绝。学会利用别人的东西为自己服务。
第三,思考、整理材料。在这种思考、整理中找到自己的创新点,特别是结合自己的实习或教学经验,把所学理论和教学实际密切结合,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体会进行理论升华,通过论文写作对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指导。
第四,确定关键词。找出自己论文的关键词,作为论文写作的重点,并围绕这一重点来安排自己的论文写作,写好开题报告。开题中的安排要围绕自己的关键词来确定,它们构成了论文的中心思想。
第五,建议随时编一个“开题目录”。把目录放在前面,后面所写的内容,随时检查同目录是否一致,写完开题后目录是可以删除的,但在写开题甚至写论文时是很有用的,你可以随时发现问题,对论文进行修改,不要小看目录所起的作用。
第六,论文依据。应该以主流文化、主流文献为依据,文科论文应该注重搜集、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许多人把根据仅仅放在非主流思想文化上,不重视主流文化,这是在写教育硕士论文中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
第七,注意“有的放矢”。有人在进行文献综述、介绍国内外成果、介绍研究方法等的时候,为了介绍而介绍,没有目的性,没有把这些介绍同自己将要写的论文结合起来。有时安排写作内容、写作逻辑结构时,也不能很好地为论文中心思想服务。其实,论文的一切安排,都应该围绕着论文主题进行,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可有可无或无关紧要的东西可以去掉。
第八,注重“参考文献”的作用。通过参考文献的搜集、整理、引用,也表现着论文的知识深度和广度,表现着研究水平和范围的不同,也表现着论文说服力和全面性,应该注重这个方面。
第九,实践部分是重点。这是教育硕士论文与其它论文相比,所具有的突出特点,学生应该把实践、操作当作自己选题、论述、创新的重点,这也是对教育硕士论文的特别要求,开题报告一定要把这部分写好,论述完整。很多学生把参考文献、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依据、方法、意义等等论述得非常详细,到了“实践探究”部分就没有什么可说了,这是不符合要求的。
第十,合理安排论文结构。这部分也可以叫列出“论文写作提纲”,这部分一般放在开题报告的最后,通过这部分使人能看到将来论文写作的大致情况,对论文的基本情况有个概述的了解。这部分内容也是对前面内容的高度浓缩,是把开题报告中的可行性论证进行一个写作规划,开题一旦通过即将按照这个规划进行写作。
第十一,多向指导教师请教,主动接受指导。这一点也是要特别注意的。作为学生要学会利用写开题报告和写毕业论文的机会,多向指导教师进行请教,充分地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中学到在平时所学不到的东西。许多优秀论文,都是和有经验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分不开的。有的学生,把写开题报告乃至毕业论文当成应付差事,天天忙得被指导教师催着写,这样的论文质量是可想而知的。
作为教育硕士论文的“写作提纲”大致有以下部分组成:
绪论(导言、引言、引论等,总体情况介绍)
论文的理论部分(理论论述)
论文的实践部分(具体方法、技巧,应有创新性)
反思与对策(有一定的实践证明材料及其对材料的分析)
结束语及参考文献
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写作提纲”(或论文结构)同“开题报告”混为一谈,开题报告包括论文写作提纲,但写作提纲不能代替开题报告。但是,二者也有联系,论文写作提纲的部分内容通过开题报告的方式,展现在前面的各个问题中,如果开题报告通过后则前面的各个部分又要写进论文提纲(或结构)中,成为论文提纲(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开题如果写得好,直接就可以使开题内容转化为将来论文的内容,故开题报告能够完成好等于论文写完一半,接下来就是一些细节问题了。
总之,想写好教育硕士论文的开题报告,就要弄清楚写作的目的,弄清楚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或写作提纲)的区别,弄清楚教育硕士论文和其他论文的区别。写作时还要按照一定的基本要求,并掌握必要的写作方法,多向指导教师进行请教,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完成开题报告的写作。
第11篇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的撰写技巧
(一)论文开题报告的前提--选择适当课题
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选题不合适。有的提出的问题太过“平庸”,有的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太多、太宽泛,提出的问题不切合硕士生的实际,实践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应重新确定研究内容,注重项目的可操作性。
需要在日常学习、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分析以往的研究者大体是从哪些视角来分析和研究问题,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和方法,从而选择具有学术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研究问题。
(二)做好文献综述,为论文开题报告打好基础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的普遍问题是对文献的研读不够,对研究背景的了解不够深入,对研究方向上国内外的具体进展情况了解不够全面、详细,资料引用的针对性、可比性不强。有很多学生没有完全搞清论文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的区别,他们的论文开题报告有很多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叙述,而对自己的工作介绍甚少。
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内外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这是对以往相关研究的整理。同时,文献综述还是评论性的,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要想写好论文开题报告,必须认真研读文献,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别人都做了哪些工作,哪些方面可以作为自己研究的切入点,因此,文献调研的深入和全面程度,会相当程度地影响论文开题报告的质量,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基础。
(三)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及写作技巧
1.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一个清晰的选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论文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步骤:课题选择-课题综述-论题选择-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业论文(设计)提纲;主要参考文献。论文开题报告的一般内容包括:
(1)课题来源、开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以及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文献综述。在阅读规定文献量(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占40%以上)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该研究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同时介绍查阅文献的范围以及查阅方式、手段。
(3)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学术构思、研究方法、关键技术、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以及预期目标。
(4)拟采用的实验手段,所需科研和实验条件,估计课题工作量和所需经费,研究工作进度计划。
(5)主要参考文献,列出至少所查阅参考的文献。
2.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技巧
(1)提出问题注意“层次”
在选题时要坚持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的原则。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选题来源包括:1、与自己实际工作或科研工作相关的、较为熟悉的问题;2、自己从事的专业某问题发展迅速,需要综合评价;3、从掌握的大量文献中选择反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新动向的题目。
所选题目不宜过大,越具体越容易收集资料,从某一个侧面入手,容易深入。
(2)瞄准主流文献,随时整理
文献资料是撰写好学术论文的基础,文献越多,就越好写,选择文献时应选择本学科的核心期刊、经典着作等,要注意所选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及科学性;选择文献应先看近期的(近3~5年),后看远期的,广泛阅读资料,有必要时还应找到有关文献所引用的原文阅读,在阅读时,注意做好读书卡片或读书笔记。
整理资料时,要注意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时不是将看过的资料都罗列和陈述出来,而是要按照一定的思路将其提炼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献综述,也才能写出好的论文开题报告,进而为写出好的论文打下基础。
第12篇 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有关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二十世纪兴起的普通教育管理理论是学前教育管理最根本的思想来源。它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和行为科学这三个阶段。1主要强调由制度化管理逐步演变成用整体、协调的观念看待组织与人的关系,为学前教育管理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研究方法。儿童教育学理论是学前教育管理的根本依据,它详细说明了学前教育管理的具体表表现形式。比如,幼儿园教材编写的方法、幼儿园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以及幼儿园课程设置的模式都是直接来源于儿童教育学。而儿童管理思想则是学前教育管理的重要参考,往往运用在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制定儿童阶段性发展目标,实践管理儿童之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儿童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学前教育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由儿童被动接受教育转变成尊重儿童为主体的教育模式;由重视课堂教学转变成重视游戏和儿童自发活动;由强调智育开发转变成关注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等具体表现。
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较大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使得学前教育情况比较复杂,所以在政策的开发和制定上不能盲目的一刀切,必须分地区、分类别、分情况进行详细的梳理,制定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因此,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了案例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
文献研究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着作,对研究对象的表面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系统的整理,找出研究对象的本质规律,从而探索解决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1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了解学前教育政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得到比较详实的资料,便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案例调查法是最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多指个体。它主要运用座谈、问卷、收集资料等方法,结合分析法,归纳总结出研究对象客观、完整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