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酷猫写作网
当前位置: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综合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12篇)

发布时间:2023-11-12 13:59:11 查看人数:57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第1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一、本研究的主要依据和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意义及其在现实生活的研究现状

1,本项目的意义

团队建设顾名思义就是要搞好整体,维护整体,带动一个企业的发展前进。团队建设注重团队的核心目标,团队的管理机制,团队的精神。'团队的业绩大于个体业绩的总和'——这是团队建设根本利益之所在。一个良好团队的建设还会在公司决策执行,项目开发,企业形象,资源整合,公司效率和管理行为的执行中起极其有效的作用。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的建设又有其特殊性,它不仅具有'协作性'团队所拥有的合作作用,同时,它也十分重视团队个体的个性发挥。建设良好的广告业务团队将有助于广告公司效率的大大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广告业的不断发展,广告之间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广义上来说,服务的竞争实质上是一种无形产品的竞争。但最终意义上的竞争是人的竞争,人的竞争是更高层次,更高品位的竞争。福州广告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从经营业务较为单一,部门设置较为简单,管理制度较为简单的企业,发展成为现在的广告业务多元化,部门设置较为齐全,管理制度较为规范化的公司。

目前,根据目前的广告公司的资料表明,大多数都存在以下问题:(一)传统的经营思想和淡薄的发展意识阻碍了福州地区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建设发展。(二)福州地区的广告专业人才大量缺乏阻碍了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建设(三)缺乏有效的行业管理和监管,对福州广告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破坏了福州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大环境。

(二)本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内容

1.1.团队建设的相关理论

本项目主要以一个具体的广告公司为例,考察和分析其在寻求发展中,团队建设方面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团队建设顾名思义就是要搞好整体,维护整体,带动一个企业的发展前进。团队建设注重团队的核心目标,团队的管理机制,团队的精神。'团队的业绩大于个体业绩的总和'——这是团队建设根本利益之所在。

1.2.福州地区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现状

业务团队的建设是广告公司发展的重要管理工作,它是广告公司各个具体工作任务的实施和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的关键。福州广告公司的业务正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主要有业务项目的多元化,业务服务的多元化以及业务范围的多元化。随着福州广告业的发展壮大,对福州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福州地区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导致福州地区的广告公司在业务团队建设上面临了许多问题,也成为了大多广告公司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业务团队建设将直接关系到福州地区广告公司的发展。

4改善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的主要措施

调整经营思路,建设高效业务团队是发展广告业的关键。业务团队的建设,最关键是加强对福州地区广告人才的'开发,吸引和保留'。建立良好的地区的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应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和加大行业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来有效的管理和监管。

2、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初步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广告业团队建设。为同行们构建一个新经营战略思路,实现人力资源战略整合研究在广告业中能蓬勃发展并得以在实际中应用和创新。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1.通过实际广告业团队建设的现状,对其实际操作中所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实用型的人力资源战略整合方法和建设新的团队建设。

3.2.解决其在特定环境下广告业如何按照地区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和加大行业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来有效的管理和监管。

(三)本研究的特色和立论依据

1、本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1.1.针对性。人力资源战略问题是一个宏观而且抽象的问题,当前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针对一个具体行业做的研究还比较少,也不够系统和深入,不够针对性。本文试图在这些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联系自己在实际的操作中的过程,综合探讨广告业团队建设问题。

1.2.引入人力资源战略分析理念。近几年来,人力资源战略研究在我国各行各业中迅速蔓延开,短短的几年中,已经取得巨大的成果并有很大的突破,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战略分析体系,人力资源战略整合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结合具体的行业对其进行人力资源战略整合问题,不仅细化了人力资源战略整合的作用,而且突出了行业的特殊性。本文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探讨。

2、立论依据

本文以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分析理论为指导,根据具体的具体的广告公司的分析总结和调查研究,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和社会调查学等多学科理论,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对比,对广告业中的团队建设问题进行分析和对策研究。

二、研究方法和调研安排

1,研究方法

本文拟采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解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着重研究分析广告业中的团队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2,调研安排

2.1搜集和整理各类相关文献,统计数据等相关资料并总结广告业中的基本数据

2.2对资料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了解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及其存在的问题

2.3根据所研究分析成果,采用上述研究方法,提出广告业中的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措施方案,写出毕业论文初稿。

2.4征求指导老师的意见,并对论文初稿进行必要修改,最后定稿。

三、论文基本大纲

一、福州地区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现状分析

二、福州地区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一),传统的经营思想和淡薄的发展意识阻碍了福州地区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建设发展。

(二),福州地区的广告专业人才大量缺乏阻碍了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建设。

(三),缺乏有效的行业管理和监管,对福州广告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破坏了福州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大环境。

三、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业务团队的建设是广告公司发展的需求。

(二)加大对福州地区广告人才的'开发,吸引和和保留'是解决地区人才匮乏的重要手段。

(三)建立良好的地区的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应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和加大行业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来有效的管理和监管。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格式

第2篇 关于地源热泵技术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依据:

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居住环境和工业生产环境都已广泛地应用热水供应装置,热水供应装置已成为现代学校居住必备。90年代中期,由于大中城市电力供应紧张,供电部门开始重视需求管理及削峰填谷,热泵供热技术提到了议事日程。近年来,由于能源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地源热泵供热机组的快速发展。

随着生产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地源热泵供热技术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同时也在积极研究环保、节能的地源热泵供热产品和技术,现在利用成熟的电子技术来进行综合的控制,并和太阳能结合更注意能源的综合利用、节能、保护环境及趋向自然的舒适环境必然是今后发展的主题。

2.意义:

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下的土壤、地表水、地下水温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消耗电能,在冬天把低位热源中的热量转移到需要供热或加温的地方,在夏天还可以将室内的余热转移到低位热源中,达到降温或制冷的目的。地源热泵不需要人工的冷热源,可以取代锅炉或市政管网等传统的供暖方式和中央空调系统。冬季它代替锅炉从土壤、地下水或者地表水中取热,向建筑物供暖;夏季它可以代替普通空调向土壤、地下水或者地表水放热给建筑物制冷。同时,它还可供应生活用水,可谓一举三得,是一种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方式。通常根据热泵的热源(heat source)和热汇(heat sink)(冷源)的不同,主要分成三类:

空气源热泵系统 ( air-source heat pump) ashp

水源热泵系统 (water- source heat pump) wshp

地源热泵系统 (ground- source heat pump)gshp

平时还有人把热泵系统按照一次和二次介质的不同,分别叫做:

空气---水热泵系统

水 --- 空气热泵系统

水 --- 水热泵系统

空气---空气热泵系统

这些都是把热源、热汇以及空调系统的传递介质也包括进来分类形成的。

为了和国际标准接轨,我们还是应该依照国际惯例来命名。在1997年由美国的ashrae(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统一了标准术语,无论是wshp、gshp都叫做gshp--地源热泵系统。

另外,为了让我们在学习和讨论中更方便,介绍一些地源热泵室外能量交换系统的概念:

土壤埋管系统----土壤换热器(水平埋管、竖直埋管)

地下水系统

地表水系统

这些都是地源热泵的热源或热汇形式。(具体参见下图)

图.1.1土壤换热器(水平埋管)图

图.1.2土壤换热器(竖直埋管)图

图.1.3 地表水系统图

图.1.4 地下水系统图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地源热泵的发展历史

地源热泵是一种先进的技术,它高效、节能、环保,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这项技术最先开始于1912年,瑞士zoelly提出了“地热源热泵”的概念。1946年美国开始对地源热泵进行系统研究,在俄勒冈州建成第一个地源热泵系统,运行很成功,由此掀起了地源热泵系统在美国的商用高潮。1985年美国安装地源热泵14000台,1997年则安装了45000台,目前已安装了400000台以上的地源热泵,并且以每年10%的速度递长。1998年美国商用建筑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已经占到空调保有量的19%以上,其中在新建筑里面占30%。在欧洲国家里更多的是利用浅层地热资源,来供热或者取暖。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逐渐变得严重,在各个方面节能也被更多的考虑,以可再生的地热源为能源的地源热泵又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地源热泵的研究和应用发展迅速,国内外的很多高校和研究机构相继开展了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的地源热泵研究工作者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了各种交流探讨会。中国制冷学会第二专业委员会主办了“全国余热制冷与热泵技术学术会议”;1988年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主办了“热泵在我国应用与发展问题专家研讨会”;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于1994年9月6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全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研讨会;从90年代开始,每届全国暖通制冷学术年会上都有“热泵应用”的专题;xx年6月19~23日,中美地源热泵技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介绍了地源热泵技术,国外的应用状况和在中国的推广;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地源热泵研究所与山东建筑学会热能动力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并承办“国际地源热泵新技术报告会”于xx年3月17日在山东建筑工程学院举行,加强了国内外地源热泵先进技术的交流。

2.地源热泵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目前在中国,地下水热泵系统已开始广泛使用,而土壤源热泵系统尚处于研究机构工程摸索和研究阶段。

从有关调查来看,地下水热泵工程真正成功的并不多。原因在于要实现100%的回灌,并回灌到同一含水层,不污染地下水,且能长时间稳定运行,并不容易做到。同时,还出现了大量不进行回灌的热泵工程,更有甚者,出现了直接利用地下水通入风机盘管内进行空调。这样做,一则污染水体,二则浪费水资源。

对于土壤源热泵的发展主要是从1998年开始。国内数家大学建立了土壤源热泵实验台,且大多数进行了地下换热器与地面热泵设备的长期联合运行。其中1998年重庆建筑大学建设了包括浅埋竖埋管换热器和水平埋管换热器在内的热泵系统;1998年青岛建工学院建成了聚乙烯垂直土壤源热泵系统;湖南大学1998年建设了水平埋管土壤源热泵系统;1999同济大学建设了垂直土壤源热泵系统。这些系统为中国推广土壤源热泵奠定了基础。从xx年开始,在国内长春、济南、温州、重庆、米泉建立了一系列土壤源热泵系统的示范工程。土壤源热泵系统越来越多的被房地产商所关注和采用。

鉴于国内的国情和地源热泵系统自身的特点,我们对其各自的前景作一分析。随着地下水热泵工程技术改进和规范化,由于其突出的节能和保护大气环境的功能,还是存在着巨大的潜在的市场。水平埋管土壤源热泵,虽然占地面积大,但靠地表换热可以自然恢复地温,在年排热量和吸热量不平衡的地区应用比较有优势。而垂直埋管土壤源热泵,随着专业安装队伍的发展,钻孔设备的完善,势必会使造价大幅度降低,无疑会成为今后最有竞争力空调方式。

三、本课题研究方案:

本课题属于设计改造现有热水系统,学校宿舍的热水供应系统。在改造中应该充分考虑到:

1、 学生的定时供热,需要的功率及系统响应时间问题。

2、 属于改造系统,要和现有的系统相结合。

3、 考虑到成本问题,造价是否合理。

4、 在使用过程中维护的费用及技术的要求是否合理。

5、 运行的安全及噪音处理问题。

6、 废物的处理及环保问题。

四、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广西工学院北区5#的热水供应改装。

1、该大楼空调工程包括:

1-6层的热水供应,所有宿舍。

2、设计参数:

每层有14个房间,每间8人,共6层。

3、柳州地区基本气象参数:

根据物候报告,五月一号到十月一号之间为高温区很少用热水,寒假期间不用热水

4、本课题具体研究内容:

(1)、循环水换热器的计算

(2)、土壤热泵系统(gchp)的土壤换热器设计

地下埋管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土壤源热泵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其选择的形式是否合理,设计的是否正确,关系到整个地源热泵系统能否满足要求和正常使用。

地下埋管换热器设计主要包括地下热交换器形式及管材选择,管径、管长及竖井数目、间距确定,管道阻力计算及水泵选型等

(3)、布置型式

目前地源热泵地下埋管换热器主要有两种布置型式,即水平埋管和垂直埋管。选择方式主要取决于场地大小、当地土壤类型以及挖掘成本,如果场地足够大且无坚硬岩石,则水平式较经济;如果场地面积有限时则采用垂直式布置,很多场合下这是唯一的选择。

尽管水平布置通常是浅层埋管,初投资一般会便宜些,但它的换热性能比竖埋管小很多,并且往往受可利用土地面积的限制,故一般采用垂直埋管布置方式。

3.1水平埋管

水平埋管主要有单沟单管、单沟双管、单沟二层双管、单沟二层四管、单沟二层六管等形式,由于多层埋管的下层管处于一个较稳定的温度场,换热效率好于单层,而且占地面积较少,因此应用多层管的较多。(单层管最佳深度1.2~2.0m,双层管1.6~2.4m)

近年来国外又新开发了两种水平埋管形式,一种是扁平曲线状管,另一种是螺旋状管。它们的优点是使地沟长度缩短,而可埋设的管子长度增加。

3.2垂直埋管

根据埋管形式的不同,一般有单u 形管,双u 形管,套管式管,小直径螺旋盘管和大直径螺旋盘管,立式柱状管、蜘蛛状管等形式;按埋设深度不同分为浅埋(≤30m)、中埋(31~80m)和深埋(>80m)。

1)u 形管型:是在钻孔的管井内安装u 形管,一般管井直径为100~150mm,井深10~200m,u 形管径一般在φ50mm 以下(

2)套管式换热器:的外管直径一般为100~200mm,内管为φ15~φ25mm。其换热效率较u 形管提高16.7%。缺点:⑴下管比较困难,初投资比u 形管高。⑵在套管

第3篇 vi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vi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vi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总述:选题的准备、背景、目的和设想

视觉识别系统属于 cis 中的 vi,也就是 visual indentity.视觉识别(vi)是以企业 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彩为核心展开的完整、体系的视觉传达体系,是将企业理念、文化 特质、服务内容、企业规范等抽象语意转换为具体符号的概念,塑造出独特的企业形象。视 觉识别系统分为基本要素系统应用要素系统两方面。 基本要素系统主要包括:企业名称、企业标志、标准字、标准色、象征图案、宣传 口语、市场行销报告书等。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办公事务用品、生产设备、建筑环境、产品 包装、广告媒体、交通工具、衣着制服、旗帜、招牌、标识牌、橱窗、陈列展示等。 视觉识别(vi)在 ci 系统中最具有传播力和感染力,最容易被社会大众所接受, 据有主导的地位。 此次,我的设计课题是:猫人国际企业的 vi 视觉识别系统。 这次毕业设计是一次检验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希望通过毕业设计,综合性 地运用所学知识去独立创作、制作一部动画短片,在此过程中,使所学知识得到梳 理和运用。 它既是一次检阅, 又是一次锻炼, 我希望通过这次设计能达到以下几点: 1.能综合应用大学 3 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配合我所在的团队制作一 本精美的 vi 视觉识别手册, 并使我熟悉 vi 的制作流程, 锻炼自己在各个环节中的 控制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我了解制作 vi 视觉识别系统所必需具有的全局观念、 生产观念和经济观念, 树立专业的设计思维方式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3.训练自己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以及获取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4.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如绘图、计算机应用、翻译、查阅文献等)的能力;实 验研究的能力; 撰写论文和报告, 正确运用国家标准和技术语言阐述理论和技术问 题的能力; 5.培养创新意识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二、 选题意义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视觉识别系统的理论意义 关于视觉识别系统 vi 是 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企业识别系统)的一个构成部分,vi 是 英语 visual identity system (视觉识别系统)的简称。vi 是整套 cis 中 mi(mind identity system 理念识别系统) bi(behavior identity system 行为识别系统)在直观视觉上的体现, 、 是企业品牌形象外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套优秀的 vi 可以完美地诠释 mi 和 bi,使企业品 牌形象深入人心。 视觉识别系统的优势 当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出现了下列情况时: 1、企业标志不能代表企业真实面貌; 2、与竞争者相比,自己的视觉形象处于不利地位; 3、小到一张名片大到大型广告,各有五花八门的表现,却难以让人看出它们出自一 家; 4、对于下属企业和分支机构而言,从视觉表现上很难看出他们的归属。 5、还有的时候,你会面临升级、重组、上市等经营变化,在标志和视觉传达上均需 要一种全新的设计。 这些问题,借助 vi(visual identity)设计将获得解决。 所谓 vi 设计,是指将以标志____所有视觉识别要素,运用统一的整体传达系统, 传达给组织内部和外部人群,从而实现良性认同和沟通。 vi 的作用,一方面使得旧形象获得更新或升级,使其更具美感和时代感,一方面统合 所有视觉传达,使其更具一体感和持续感。 2、 视觉识别系统的现实意义 此次的毕业设计是我们在校期间向学校所交的最后一份作业, 它为我们提供了 自主学习、自主选择、自主完成的机会。毕业设计和论文具有实践性、综合性、探 索性、 应用性等特点, 同时也为启发我们的思维以适应新兴动画人才素质要求及心 理素质的培养,提供了综合训练和实习机会。 于此同时, 为了使毕业设计吻合现实, 既要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毕业设计, 同时也要把社会企业所需求的元素融入到毕业设计, 这样的毕业设计才能贴切现实 生活,才具有现实意义,同时这样才能将大学三年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现实中,进一 步地促使我对设计理念、设计手法、设计风格的理解,为今后在设计行业中做出更 多优秀的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制作猫人国际企业的 vi 视觉识别系统过程中、我学到的是:要将这个 vi 系统整合完美,不仅仅是将在学校的知识运用起来,更多的是需要与共同制作 vi 的团队沟通与交流!

三、设计方法及其特点

1、收集并认真阅读与所选课题有关的参考书、成功设计案例以及其它资料, 学习成功的 vi 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手法理念,做好学习心得,并融会贯通在自己 的设计中; 2、以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方式为主,参考成功的 vi 视觉识别系统方案为辅; 3、突出设计的理念和设计手法的创新,体现个人的动画设计风格。 4、技术路线以及重点、难点突破

四、设计提纲

1.深入地了猫人国际产品的的`有关资料和信息; 2.考虑 vi 视觉识别系统的整体风格,以及它的意义和所要发挥的效果; 3.收集并认真阅读与所选课题有关的参考书、成功设计案例以及其它资料; 4.确立方案开始初步的设计; 5.再根据不同的信息和情况,对初步设计不足的地方进行修改,直到满意为 止; 6.通过老师的指导和意见,对设计做最后的完善; 7.完稿。

五、计划进度

1、2011.3.25 开题报告 2、2011.4.1 收集相关资料 3、2011.4.30 毕业设计初稿 4、2011.5.20 毕业设计修稿、审稿、定稿 5、2011.5.31 上报毕业设计作品

六、参考文献

站 酷 九月工业

指导教师签名:

签字时间:

vi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研究现状:

在品牌营销的今天,对一个现代企业来说,没有vi设计,就意味着它的形象将淹没于商海之中,让人辨别不清;就意味着它是一个缺少灵魂的赚钱机器;就意味着它的产品与服务毫无个性,消费者对它毫无眷恋;就意味着团队的涣散和士气的低落。但这并不能作为盲目追求低质量的vi设计的借口。企业可以通过vi设计实现这些目的:对内征得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加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树立企业的整体形象,资源整合,有控制的将企业的信息传达给受众,通过视觉符号,不断的强化受众的意识,从而获得认同。

课题研究目的: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资料查询和走访,才发现了国内咖啡屋vi设计的不足。所以,我想突破上述几点,将‘漫城咖啡屋’的标志的做到更为完善。我将以企业文化理念为基础,从咖啡屋实际出发设计制作标志,增强标志与咖啡屋的协调统一性,与社会产生强烈的共性,将咖啡屋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真实有效的展现给社会大众,使此标志成为的‘漫城咖啡屋’的形象代言,体现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

课题研究要点:

1、根据企业理念形成,初步定稿,即完成标志的设计;

2、基本要素系统:标准字,标准色,标准和标准字的组合;

3、应用系统之办公用品:信封,名片,工作证等;

4、应用系统之外部建筑环境:企业招牌,公共标志牌,路标指示牌霓虹灯广告等;

5、应用系统之交通工具:轿车,面包车等;

6、应用系统之服装服饰:员工制服,胸卡等;

7、应用系统之广告媒体:路牌广告,招贴广告等;

课题研究进度安排:

完成资料的收集工作20xx.12.20---20xx.2.24

完成初稿20xx.2.24---20xx.4.10

修改初稿、提交导师并与之交流后再进行修改2012.4.10---2012.4.20

基本定稿及定稿阶段20xx.4.20-20xx.5.1

最后定稿20xx.5.2-20xx.5.10

参考文献:

喻湘龙。李娟。vl设计[j].桂林:广西美术出版社,2003.1.

李小红。《vi设计模块》,2007.12.

[3]徐阳。刘瑛。《品牌与vi设计》,2006.12.1

[4]刘婷婷。vi的设计与制作[n].中国包装报,2003,(2003/07/07)

[5]曹晖。vi-视觉识别设计的美学形式与特征[j]文艺评论,2006,(06)。

[6]雷圭元。雷圭元论图案艺术[d].南京: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11

[7]阎评。祥物设计[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5.

[8]赵茂生。装饰图案[j].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9.

vi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vi战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企业的成长、发展,vi战略必须不断调整、完善和成熟。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就是要将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通过静态的、具体化的、视觉化的传播系统,有组织、有计划和正确、准确、快捷地传达出来,并贯穿在企业的经营行为之中,也就是使企业的精神、思想、经营方针、经营策略等主体性内容通过视觉表达的方式得到外显化。使社会公众能一目了然地掌握企业的信息,产生认同感,进而达到企业识别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vi应以建立企业的理念识别为基础,也就是说,视觉识别的内容必须反映企业经营思想、经营方针、价值观念和文化特征。并广泛应用在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中,进行统一的传播,和企业的行为相辅相成。

只有从识别和发展的角度,从社会和竞争的角度,vi才能更好的进行定位,并以此为依据,企业自身认真整理、分析、审视和确认自己的经营理念、经营方针、企业使命、企业哲学、企业文化、运行机制、产业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使之演绎为视觉的符码或符号系统。这时设计成视觉传达的基本元素,可以统一地、有控制地应用在企业行为的方方面面,使其在具体的条件和背景下得到充实,使有限的内涵产生无限的外延,在观众的心目中,真正成为企业的同一物,而不是装饰品。

所以说vi的设计不是机械的符号操作,而是以mi为内涵的生动表述。

所以,vi设计应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理念。vi设计应该坚持风格的统一性原则;强化视觉冲击的原则;强调人性化的原则;增强民族个性与尊重民族风俗的原则;可实施性原则;符合审美规律的原则;严格管理的原则。

现代企业为什么要有vi在品牌营销的今天,没有vi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就意味着它的形象将淹没于商海之中,让人辨别不清;就意味着它是一个缺少灵魂的赚钱机器;就意味着它的产品与服务毫无个性,消费者对它毫无眷恋;就意味着团队的涣散。

企业或机构可以通过vi设计对内征得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加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树立企业的整体形象。规范系统、有控制的将企业或机构的信息传达给受众,通过独特的视觉符码,不断的强化受众的意识,从而获得认同、增强品牌美誉度和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提升品牌价值和附加值。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形象识别系统应运而生。60年代全球最早导入vi的着名企业如美国可口可乐、70年代日本、80年代风行台韩。80年代末国内一些企业如太阳神、健力宝,到后来的康佳、创维、海尔都相继导入。他们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与科学有效的视觉转播不无关系。在中国新兴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想长远发展,有效的形象识别系统必不可少,这也成为企业腾飞的翅膀。

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设计任务:使用psaicdr等相关设计软件设计一套完整的企业vi识别系统设计内容:

(1)vi基础系统的设计

企业名称

标志及标志创意说明标志设计规范标志墨稿、反复稿标志网络制图标志标准制图规范标志字体简称中文字体全称中文字体

标志与文字组合(简称)标志与文字组合(全称)标准色、辅助色辅助图形

背景色使用规定背景色度、色相吉祥物

(2)vi应用系统的设计

办公事物用品公关活动用品

3、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标志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形式。

2.标志设计的艺术表现手法。

难点:

1.标志设计中的创新(创意)表现。

2.ci设计中vi设计。

3.标志的基础系统中的细节问题

4、论文提纲

第一章

1 前言

1.1视觉识别

1.2vi组成部分

第二章vi设计分析

2.1设计思想

2.2标志介绍

2.3设计色彩

2.4基本要素系列

第三章vi设计思路

3.1标志的释义

3.2企业的标志

3.3企业的标准字体

3.4企业标准色、辅助色

3.5企业吉祥物

第四章设计过程

4.1企业基础系统的设计

4.2企业应用系统的设计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第4篇 广告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广告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和目的

中国和韩国无论从历史上还是地理上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从地理位置上看,两国也十分接近。长时间以来,双方也都在经济、社会和学术等不同的领域影响彼此。但尽管联系紧密,均属于东方文化圈的两个国家却经历了两个不一样的现代化方式和过程,因而文化差异很明显并且确定存在。xx年12月,中国加入了wto,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世界市场愈加开放。

而对于全球品牌来说,鉴于中国市场强大的购买力和迅速发展的经济实力,更是不容小觑。韩国虽然处于中国与日本的地理位置中间,并且从古时侯,儒家文化、汉字文化和佛教文化也均受到了中国的影响,但是现代化以后,全球化加速发展,韩国发达的教育系统,以及作为高附加值产业的it行业的发展,韩国也逐渐成为世界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样两个十分重要但文化差异也比较大的目标市场,必然是全球品牌在国际化战略中必须优先考虑的,因为全球品牌制作国际广告并在目标市场投放广告的过程,是与消费者接触十分紧密联系的过程,所以如何令两种不同文化圈的消费者如何受用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国加入wto后,国外品牌进驻中国的门槛降低了,技术和媒体的发达也令消费者对外国文化接触的机会变多,对产品的信息捕捉能力也增加了,但是文化差异的存在仍然对于广告产生的效果有重大影响。因而尽管在全球化时代,全球品牌的广告活动仍面临许多困难。现如今,全球品牌在中国市场中的占有率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其在世界市场位置的衡量标准。所以许多全球品牌在中国本土上建了自己的工厂,因为要抢占市场,获得先机;韩国市场比中国市场要小,但是韩国的消费者对于新产品的出现和技术的变化很敏感,而且,韩国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判断也十分严格与客观,消费者对产品的反馈也十分及时,因而新产品成功的几率,可能很大程度上由韩国市场的成败来衡量。由此,很多品牌倾向在韩国建立研发中心。

综上所述,中国和韩国的市场在世界市场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所以全球品牌若想开展有效率的国际广告活动,必须要十分重视中韩两国市场消费者的受用程度。

研究背景

现如今,企业的营销活动正逐渐走向全球化,所以广告也逐渐国际化。每年都有更多的世界品牌想要在两国市场中分一杯羹,全球品牌的市场攻略也是却来越积极,广告作为市场宣传的有力工具,国际广告越来越得到重视。交通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达拉近了国家间的地理距离,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和文化间的交流也逐渐联系密切。媒体的多样化使得消费者可以接触到更多样化的广告信息,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更是改变了消费者所处的媒体环境,首先使得他们可以主动搜集到相关产品的多方信息,其次使得他们对于外国文化的接触更广,适应力和融合度也得到提高。这两方面对于全球品牌的市场宣传战略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即需要更多从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对于全球品牌的广告战略来讲,就是需要充分满足消费者的欲求。

总的来说,市场的全球化和消费者与企业之间互动性的提高,更需要信息在广告主和消费者之间有更好的传达方式。

在国际市场里,为了确保消费者与企业之间更良好的互动,国际广告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逐渐得到重视。所谓的国际广告,其定义是全球知名品牌生产的产品销往世界各个国家,为了提高销售量而做的广告,它既包括针对本土的全球广告也包括多国通用广告。

国际广告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对一个全球品牌相同认知,从而有效地管理消费者。但是,若想达到这一目的并不容易,因为不同目标国家的消费者间的文化特征或者维度均不一样,因而多国通用广告逐渐式微,更加针对本土文化特点的广告成为必须。鉴于这点,国际广告战略必须是一项长期的过程,了解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环境和消费者对于欣喜地接受能力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务。而若要制作出更有效果的国际广告,分析现今存在的国际广告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即通过分析现今流行的国际广告,得出其成功的原因或者失败的原因,从而为制作更进步,更有效率的国际广告奠定基础。

广告的信息分为言语(verbal)和非言语(non-verbal)两种,并受到其对应文化的影响。另外,市场环境由于处在大的文化背景中,也是由当地的`文化因素决定的,因此,广告的制作需要考虑市场环境的不同,也因而需要考虑到文化特征的不同。

言语(verbal)广告需要起到两种作用,一是向消费者传达信息,二是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相应品牌。非言语(veral)广告是利用广告的整体气氛,广告模特和产品的外形包装来表现。这与用字表达信息的言语(verbal)广告有所区别,因此国际上对于言语(verbal)广告有一定的限制,因为法语、西班牙语、中文、英语、日文和韩语等不同语言的采用,对于广告的价值和所要传达的信息可能会有所误传。

但是,尽管不同国家的文字、价值观和语言不同,国际广告仍要尽力传达一致的产品信息和品牌形象。在这种观点下,广告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便被许多人所证实并研究,8并且这方面的研究以美国和欧洲学者涉猎较多。所以,以西方国家文化价值观为中心的东西文化差异比较的研究得到了一定发展。跨文化研究成果中最出名的是hofstede和trompenaar的文化维度理论。采用这种理论来分析国际广告的必要性也增加,从这时起,国际广告策略和不同国家文化维度的分析的结合便应运而生。但是,据中国和韩国国际广告研究数据库调查得出的数据,广告研究中,中韩两国跨文化国际广告研究很少,并且以东西方国家的跨文化广告研究对比比较多,特别是利用跨文化理论的国际广告比较研究更少,且也是以东西方国家的比较多。中国与韩国市场对于全球品牌都是十分重要的市场,且文化特点在整个东亚文化圈里也是标新立异的,随着两国之间经济往来的频繁和贸易量的增加,并且现在中韩正处于商谈fta的过程,在这种情形下,讨论针对中国和韩国市场的国际广告多样化的研究也越加重要。

广告是保证企业和消费者沟通的一个桥梁,其目的是销售产品。促使消费者决定购买的原因有很多种,除了广告本身以外仍有许多变数,现代各种媒体形式的广泛和普及以及消费者接触媒体的量也逐渐增多,现代媒体信息传达的能力也逐渐提高,所以广告仍是企业赢得更多消费者的主要手段。但是广告的功能不只是为了卖产品和服务,以电视广告为例,现今的电视广告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除了消费产品的信息以外,社会中存在的文化特征也会表现出来,因此,这些广告除了经济功能以外,反映文化因素的功能也成为广告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广告是有一种社会传播功能的。而社会的很多要素中发挥最强烈作用的是文化价值要素。

研究目的

事实上,关于广告的文化功能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是反映(reflection),另一种是创造(creation),但另有一种意见认为广告不是单纯的反映或创造,而是两者的结合。广告为了更好的效果,一定要考虑文化的价值,因为我们每个消费者接触广告时一定会有文化价值上的反应,考虑到这种情况,本研究的对象是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比较研究中国和韩国的网络广告,用来得到以下研究目的。

第一,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中韩两国网络广告中存在社会文化差异。

第二,分析中国和韩国网络广告在表现战略的特点和差异点,从而为品牌企业标准化和本土化部门提供战略指导。

所以,本研究是认识到文化对于国际广告活动具有很大影响,并从跨文化角度切入中国和韩国的国际广告。xx年,世界100个全球品牌备选品牌中,在韩国和中国均投放网络广告的品牌有16个,由此,根据这16个企业所做的161个国际广告来分析国际广告在两国的广告信息和表现战略,从而得出今后如何增强国际广告在两国的适用性的结论。

第5篇 2023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

1、 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

撰写毕业论文是高等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最后1个教学环节,它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结合毕业实习的具体实践经验,分析解决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如何让社会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合理配置提出1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以此为企业为社会解决1些实际问题,这是垮世纪的大学生应有的责任。

2、 论文的格式:

1、 论文封面。

2、 目录

3、 内容提要(200字左右)

4、 正文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

5、 参考文献(5—)

6、 附录

3、 基本要求:

1、 正确理解当前改革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关方针政策。

2、 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

3、 语言通顺、文字流畅,简练,图表符合要求。

4、 文字在4500字----5000字。

4、参考题目:

1、 关于用友会计软件在铁路运输企业的应用。

2、 关于会计软件帐套设计的研究。

3、 浅议工资核算程序。

4、 关于成本核算程序的几点思考。

5、 关于电子表格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6、 浅议新会计制度的改革。

7、 浅析非货币性交易的帐务处理。

8、 新会计制度下会计报表的分析和应用。

9、 企业会计准则之我见。

10、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11、 浅谈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12、 关于入市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3、 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4、 加强财务管理,防范金融风险。

15、 加强行政单位的会计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6、 浅议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监督的重要意义。

17、 试论会计监督。

18、 论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

19、 加强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0、 强化资金成本意识,提高投资收益。

21、 关于资金筹集方式的几点思考。

22、 关于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探讨。

23、 关于入市后进出口货物关税问题的探讨。

24、 加强资金管理,提高经济杠杆效益

25、 关于会计报表的几点新思考

26、 关于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帐务处理之我见

27、 关于增值税几种不同情况的探讨。

28、 关于统计方法在会计中的应用。

29、 关于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浅析

30、 关于债务重组的几点思考

31、 市场状况分析

32、 市场营销策划

33、 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34、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律关系的探讨

35、 管理会计***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36、 加强成本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5、打印要求:

1、封面由学校统1印刷。

2、论文1律用16开白纸打印。

3、论文题目用2号微软雅黑加粗。

4、正文用5号微软雅黑加粗。

5、小标题用微软雅黑小4号加粗。

6、打印1式两份

以上论文题目供同学撰写毕业论文选题参考,从中选1题来作为毕业论文的课题,论题1经选定,经过指导教师认可后不能改题。写作过程中可以大量参考有关资料,借鉴名人名言名句,但文章决不允许抄袭他人文字作为已有,1经发现,论文按不及格论处,后果自负。

第6篇 化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以下是1566范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提供到的化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化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一、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课题名称

含氨基的松香基聚合物微球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

(2) 有关的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分析

松香是一种宝贵的可再生资源,具有毒性小、价格便宜、与环境友好等特点,广泛地用于油漆、纸张、油墨、胶黏剂、电、农药、香料、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工业之中,是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化工原料。我国作为松香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是主要作为原料出口,对松香的加工率却很低。因此对松香进行改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松香以它特有的组成和结构,已成为继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甲壳素、壳聚糖、天然橡胶等之后又一个制备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原料来源[1-3]。

聚合物微球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功能材料,具有表面效应、体积效应、磁效应、生物相容性、功能基团等特性,在标准计量、生物医学、情报信息、分析化学、胶体科学及色谱分离等领域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4]。尤其是近年来,在单分散聚合物微球上引入各类功能基团后,使这种功能性微球在如生物工程、免疫检验、电子和微电子技术、信息产业、高效液相色谱等许多高新技术领域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5]。

在众多聚合物微球及其材料的研究中,占较大分量的一部分是各种功能性的聚合物微球制备研究。聚合物微球可以通过选择单体和聚合方式,从分子水平上来设计微球的结构,并且可以比较方便地控制其尺寸的大小和均一性,使之具有所需要的特定性能。聚合物微球的大小可以通过选用不同的制备方法或控制其反应过程的反应条件来控制。聚合物微球的表面也可以功能化,主要通过使用不同的功能性单体进行聚合来制备含有特定官能团的聚合物微球,也可以通过对已制备的聚合物微球进行各种化学改性来使其表面功能化。这种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可设计性,使得高分子微球在生物医学领域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此外聚合物微球的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等物理化学和胶体性质都可以通过一些方式进行调节。因此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拓展聚合物微球的应用范围以使其更好服务于人类,对各种功能性聚合物微球的探索和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6]。[6]

氨基化是微球功能化中的一个部分,也是一项研究的趋势也是今后研究侧重的趋势。将氨基镶嵌在聚合物微球表面将氨基接枝到聚合物微球表面,可以增加微球的性能。氨基具有还原性,可以被重金属离子氧化,降低重金属离子的毒性。并且由于其原子轨道特性,具有良好的吸附功能。可以看出,氨基化微球用途广泛,研究其合成方法及其性质应用,对众多行业领域具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

(3) 前人在本选题研究领域中的工作成果简述

目前,针对松香改性的研究和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他功能化等前人已有做了比较多的研究,但运用改性松香做为单体但以改性松香做为单体,制成的聚合物微球并进行氨基化处理所得到的微球却看不到太多的鲜有报道。因此,本课题具有很好的研究意义。

josephon[7]用带有氨基的硅烷(如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硅烷,p-氨基苯基硅烷,3-氨基丙基硅烷等)与金属氧化物脱水反应,得到带有-nh2的磁性微球。并将该微球进行进一步的功能化,进而得到带有羧基的微球。赵书阁,刘丽强等[8]用苯乙烯、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等制成聚苯乙烯聚合物微球,进行硝基化处理后,放入还原剂将硝基还原成氨基,制成氨基化聚苯乙烯聚合物微球。并将此微球纯化克伦特罗抗体,证明了氨基化微球对纯化抗体的可行性及高效性。

liu[9]等[9]通过氨基功能化的磁性纳米粒子合成了磁性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壳聚糖可以和重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在外加磁场中,这些微粒能有效地从废水中移除重金属离子(figure 1.9)。由于壳聚糖和重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是可逆的,所以,在弱酸条件下超声就可以将重金属离子从壳聚糖中移除。王伟财、张琦等[10]通过分散聚合法制备微米级单分散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微球,并对其进行氨基改性,随后在微球内部原位沉积合成磁性纳米粒子,溶胀渗入量子点,最终制备了氨基化、微米级、单分散、超顺磁、荧光复合多功能聚合物微球。微球制备过程如下微球制备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氨基化微球制备流程

合成的多功能微球有希望应用于生物分离、生物成像、生物标记和荧光检测等领域。

xiang liu[11]和qiang wang[1112]等人都是改进的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磁性聚(丙烯酸甲酯-二乙烯基苯)微球,然后通过表面接枝引入功能化氨基基团; ;zhiyong lin[1213]等以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丙烯酸甲酯为单体,在油酸改性四氧化三铁的存在下,采用微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磁性聚(二乙烯基苯-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然后通过与乙二胺进行氨解反应得到富含-nh2功能基团的磁性聚合物微球,从而拓宽了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应用范围。李鹏飞[1314]等通过首先分散聚合法制得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高分子微球,然后通过氨解反应产生氨基,再加入浓碱在微球内部生成fe3o4纳米颗粒而得到富含氨基功能基团的磁性聚合物微球吸附剂,其对铬离子有较高的吸附量,饱和吸附容量为263.16 mg/g。

以上有关的研究为本课题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性条件,以此为研究依据,可知本课题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研究意义。

二、设计或研究主要内容和重点,预期达到的目标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技术关键,有何创新之处。(此部分为重点阐述内容)

(1) 主要内容

1.制备含有功能集团氨基的松香基聚合物微球;

2.含氨基的松香基磁性聚合物微球结构表征:

3.含氨基的松香基此型聚合物磁性能研究。

(2) 研究重点

利用悬浮聚合法制备松香基二元聚合物微球,并对其进行氨基化修饰,在微球的表面引入氨基功能基团。探讨交联剂探讨单体比例、引发剂用量、反应介质的用量分散剂用量等对聚合物微球性能的影响,,磁性介质的引入,以及温度等对聚合微球的影响,确定制备聚合物微球的最佳工艺条件。然后,探讨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微球氨基化改性的影响然后以最佳的聚合条件引入磁流体制备磁性聚合物微球,确定最佳的氨基化条件并对其进行氨基化改性。

(3) 预期达到的目标

确定出低毒或无毒的溶剂制备得到松香基聚合物微球,并制出制备出球形度良好、粒径大小适合粒径均匀、杂质少、表面氨基功能基团多的改性聚合物微球,为以松香为原料制备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奠定一定的实验理论基础。

(4)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技术关键

探讨不同因素如单体质量比例、分散剂用量、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聚合微球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悬浮聚合法制备松香基二元聚合物微球的最佳工艺条件。

探讨微球制备时,介质的种类和用量对合成松香基聚合物微球性能的影响,确定制备松香基二元聚合物微球的最佳工艺条件。确定微球氨基化的最佳工艺条件。

(5) 课题创新

以松香为原料,制备改性松香对松香进行改性制备松香基二元大分子单体,再与苯乙烯制备含氨基功能基团的聚合物微球,目前国内外未见文献报道。提高松香的价值进行应用已经成为了当今林产化学品研究的一个方向。松香基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可以预见在生物化学、电子信息、医药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同时对提高松香的附加价值也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将对天然资源松香的开发利用和具有沉淀法微球技术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方案:[ ⑴ 技术方案(有关方法、技术路线、技术措施);⑵ 实施方案所需的条件(技术条件、试验条件等)]

(1) 实施方案所需的条件

1、实验试剂

名称 类型 产地

松香 特级 广西梧州松脂厂

丙烯酸 化学纯 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 化学纯 天津市化学试剂研究所

偶氮二异丁氰腈腈(aibn) 分析纯 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苯乙烯(st) 化学纯 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明胶 化学纯 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4-对苯二酚(hq) 分析纯 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氢氧化钾 分析纯 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氧化锌 分析纯 湖南省邵阳市化学试剂厂

无水乙醇 分析纯 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汽油 9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

氢氧化钠 分析纯 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丙烯酸甲酯 化学纯 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乙二胺 分析纯 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蒸馏水 实验室自制

其中苯乙烯、丙烯酸甲酯用之前须减压蒸馏,除去阻聚剂;偶氮二异丁氰需重结晶,处理除掉棉花状不溶物。

2、实验仪器及设备

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 产地

电子天平 梅特勒-托利多仪器厂(上海有限公司)

电热恒温水浴锅 hh-s1-ni 北京长安科学仪器厂

电子恒速搅拌器 cs28-b 上海安亭电子仪器厂

鼓风干燥箱 bao-80 施都凯仪器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光学显微镜 dmxrp型 德国莱卡公司

红外分析仪 avatar360 nicolet公司

扫描电镜 jsm-6380lv型 日本电子株式会社(jeol ltd)

旋转蒸发仪 re-52aa 上海亚荣生仪器厂

低温冷却液循环泵 dlsb-5l/25 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箱式电阻炉 sx 上海沪越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超纯水机 wp-up-iv-20 安徽蜀宁仪器有限公司

此外,还有足量的各种玻璃仪器、玻璃导管、橡胶导管等基本实验仪器装置,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2) 技术方案

1、丙烯酸松香(ra)的制备

将 100 g 松香加入到带有搅拌装置、冷凝管、温度计、n2导管及加料漏斗的四口烧瓶中, 加热熔化,同时导入 n2,升温至230 ℃;℃;然后缓慢滴加22 g丙烯酸(aa)(1.5 h左右滴加完毕),继续反应2 h;;降温至170 ℃℃左右出料,得到 ra(其酸值为 237.1 mg/g)。反应方程式如下:

2、ra与hema酯化物(rah)的合成

在装有分水器的四口烧瓶中加入ra、催化剂及对苯二酚,升温融化后开始搅拌;200 ℃℃时滴加hema(约1.5 h滴加完毕),滴加完毕后升温至230 ℃℃,继续反应若干时间即可。反应方程式如下:

3、松香基二元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悬浮聚合法)

在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适当的蒸馏水,通入n2并调整搅拌器搅速为500 r/min,除去水中的氧气,持续20 min并升温至60 ℃℃,然后将称取适量的明胶溶解到水中;称取一定量比例的rah、苯乙烯、丙烯酸甲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引发剂aibn共同超声溶解;随后将混合单体加入装置中,在氮气保护下先在60 ℃℃、600r/min下维持15 min,随后升温至85 ℃℃,在500r/min进行搅拌反应3h,最后调整温度为90 ℃℃熟化2 h。待反应结束后,进行离心处理进行洗涤,干燥、称量聚合物微球。

4、松香基二元磁性聚合物微球的氨基化

将3 g微球加入含有12 g乙二胺溶于36 ml 二甲基甲酰胺 ( dmf)的烧瓶中于75~ 80 oc℃反应72 h。所得产物经过滤,,磁分离水洗、醇洗,最后真空干燥,得改性磁性聚合物微球,记为p1。

54、测试和表征方法

使用德国nicolet公司的avatar 360红外光谱分析仪对油酸改性fe3o4和磁性聚合物微球的结构进行分析,样品采用kbr压片,波数范围:4000~400cm-1;

采用荷兰帕纳科公司的x-射线粉末衍射仪,分别对油酸改性fe3o4和磁性聚合物微球的物相进行测定,测试条件:2扫描范围为10~90,步长为0.04

使用德国netsch公司的sta 449c 综合热分析仪,升温速率:10 k/min,温度范围:25~600 ℃℃,在氮气气氛下测定磁性聚合物微球的热失重;

采用德国莱卡公司dmxrp型光学显微镜对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形貌进行分析;

采用扫描电镜对微球的表面进行表征。

四、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陈林,张发爱,余彩莉.氢化松香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酯化物的制备[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xx,15(24):12-15.

余彩莉,张发爱.松香顺酐加成物及溴化物红外光谱和综合热分析研究[j].生物质化学工程,xx,40(4):28-30.

[3] mait i s, ray s s,kundu a k.rosin: a renewable resource for polymers and polymer chemicals[j] prog polym sci, 1989, 14( 3) : 297- 338.

[4] holiis q.l. .separation of gaseous mixtures using porous polyaromatie beads. analchem, 1996, 38(2): 309~316.

[5] iman m, celebis.s, ozdurai a.r., preparation of photo oxidized magnetic polystyrene beads for enzymei mobilization. reaetive polymers, 1992, 17: 325~3.

[6] 宋肖洁. 功能性单分散聚合物微球及其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d].复旦大学.xx:3~5.

[7] ]whitesides,g.m..,kazlanskas,r.j. and jesephson,l.magnetie separation in bioteehnology. trendsbioteehnol, 1983, l(15): 144~148.

[8] 赵书阁,刘丽强,彭池方,等. 氨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在克伦特罗抗体纯化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xx, ,32(8): 318~322.

[9] liu, x; ,hu, q.; ,fang, z; ,zhang, x; , zhang, b., .magnetic chitosan nan℃omposites: a useful recyclable tool for heavy metal ion removal.langmuir , xx, 25 (1), ): 3~-8..

[10] 王伟财,张琦,张兵波,等. 氨基化单分散超顺磁荧光pgma多功能微球制备[j].科学通报.xx.21(52):2477~2481.

[11] xiang liu, yueping guan, qiang wang, xiufeng ren, mingzhu yang.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magnetic poly(methyl acrylate) microspheres with dendron and application in au(iii) adsorp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xx,(126): 19561964

[1112] wang qiang (王强), guan yueping (官月平), liu xiang (刘翔), yang mingzhu (杨明珠) and ren xiufeng (任秀峰).. micron-sized magnetic polymer microspheres for adsorption andseparation of cr(vi) from aqueous solutio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 105110 (xx):105~110.

[1213] zhiyong lin, yingxue zhang, yongle chen, hao qian. extraction and recycling utilization of metal ions (cu2+, co2+and ni2+) with magnetic polymer bead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202 (xx):104112.

[1314] li peng-fei, yang liang-rong, li wen-song, huang yin-bin, wang juan, kong peng, xu lin, liu hui-zhou. adsorption of cr(vi) in waste water by functional superparamagnetic pgma polymer microspheres with amino groups. the chinese journal of pr℃ess engineering, xx,11(4):554-560.

五、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计划。(必须包含一定工作量的计算机知识综合应用环节)

第1-2周:查阅中外文献(以上外文文献,20篇以上中文文献),了解课题研究现状与成果,写出5000字以上有关松香改性及不同聚合方法制备聚合物微球的文献综述。

第3-4周:写出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初步试验;写出开题报告,并进行开题答辩。

第5-10周:实验研究,对产品进行结构表征、性能测试、数据处理、性能测试。利用业余时间翻译不少于5000字的外文原始论文。

第11-14周:撰写不少于9000字的学位论文,并进行修改与定稿。

第15-16周:论文送审、论文答辩。

第7篇 篮球运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目的意义:

篮球运动起源于学校,并且在学校中迅速普及,尤其是在滨州学院发展更为迅速。大学校园篮球运动氛围浓厚,有很多大学生都受当今篮球运动形势的影响,喜欢参加篮球运动,为篮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提供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也一步步的步入正规。而篮球运动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教育与锻炼价值,可以起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

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中还存在着一系列不和谐的场面。而我国篮球科研领域却极少有针对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深入研究,缺少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科学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高校非体育专业的发展现状,比如学生自身、师资、教学状况、课外篮球活动状况、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到制约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发展的症结所在,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提供可能。 本文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师资队伍、教学状况、场地设施、课余篮球运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与措施,为今后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二、文献综述(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课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约2000字):

刘博在对我国高校开展篮球运动的研究与探讨中谈到高校的大学生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高校体育事关重大,而篮球运动因其易普及和趣味性强的自身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是校园中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自 1998年开展以来,以独特的魅力迅速把学生、家长和学校融为一体,在大中小学校园内乃至整个社会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使越来越多的人走到篮球场,加入到这一运动中来。篮球运动的进一步普及和开展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学习、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胡本东在山东省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指出篮球选项课师资队伍建设是决定篮球选项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制约着高校篮球教学深化改革的步伐。系统研究篮球选项课教师的现状,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旨在建立一支既有高深的篮球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质量的篮球教师队伍。

张凌在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中谈到,在篮球选项课的教学中,可适当增加理论课的授课时数,使学生掌握篮球选项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篮球规则、裁判法;在篮球选项课理论课中增加健身知识,使学生正确认识篮球选项课的健身价值,对学生进行“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教育。

王荣森在高校普通系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上要尽可能地符合学生的兴趣,对那些场地设施要求不太高、学生又喜欢的运动项目要大力开展,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课外活动的组织内容丰富,适应面要广。

陆红在《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及管理》中提到,体育场地和设施紧张曾是高校普遍面临的窘况,再加上高校急剧扩招,场馆面积却增长缓慢,设施更新缓慢,而学生们对场馆设施的要求却在不断地提高。在前不久刚刚公布的“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在我国现有的 850080 个体育场地中,教育系统有 558044 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 65.6%。在教育系统中高等院校有 28741 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 3.4%,这个比例在庞大的全国大学生数量面前显得太小。

金胜真在武汉市篮球消费现状与对策研究中指出篮球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篮球运动方面的需要而消耗物质资料和劳务的,具有社会性质的经济行为。一定量的经济支出,不仅是人们参与篮球运动的前提条件,也是篮球消费市场得以发展、壮大的社会和经济基础。

综上所述:

本文对我国篮球科研领域却极少有针对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深入研究,缺少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科学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的发展现状,比如学生自身、师资、教学状况、课外篮球活动状况、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到制约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发展的症结所在,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提供可能。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预期目标:

本文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师资队伍、教学状况、场地设施、课余篮球运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与措施,为今后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四、所需仪器设备、材料情况:

篮球 笔 调查问卷 计算机 等

第8篇 法律文秘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试论秘书的知识结构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秘书人员队伍是我国职业队伍中非常重要的一员,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各种组织中从事秘书工作的广大秘书工作者,为组织建设和反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们的各种组织也越来越需要众多的秘书工作者。秘书工作,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事业单位,其工作的好坏对这个组织整体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虽然我国的秘书队伍有了很大发展,但我们的秘书人员的知识结构还应该提高,每一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都有其不同的结构,秘书工作也不例外。为了胜任秘书工作,秘书必须根据职业的需要建立起适应秘书工作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并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地更新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2.国内外现状:

针对在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一形势下,秘书也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分析了现代企业秘书除熟练掌握过去的知识外,还应掌握的新知识。还提出了秘书要不断地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以求秘书能适应这个现代企业的发展和需求。

3.选题研究的内容:

该论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秘书知识结构的构建原则

(一)适应性原则

(二)层次性原则

(三)个性原则

(四)动态性原则

二、秘书知识结构的组成

(一)基础知识

1、科学文化知识

2、政治经济理论基础知识

3、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4、办公自动化知识

(二)专业知识

1、秘书职业知识

2、秘书所在部门的业务知识

(三)相关知识

1、 管理学知识

2、 经济学知识

3、 心理学知识

4、 其他相关知识

4.研究与写作计划:

20xx年1月8日——3月10日 撰写开题报告与开题

20xx年3月11日——3月31日 收集资料,开展研究,形成写作提纲

20xx年4月1日——4月20日 深入研究,形成论文初稿

20xx年4月21日——5月10日 论文修改、定稿、打印

5、参考文献:

岳凯华主编.秘书学概论.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22

杨蓓蕾编著.现代秘书学引导.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22

[3]李静梅,韩士生主编.实用秘书学.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

[4]袁维国主编. 秘书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5]张同钦,杨峰主编. 秘书学概论.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22

[6] 常崇宜主编. 秘书学概论.北京,线装书局,2000

[7] 张清明.秘书参谋职能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8] 陆瑜芳编著.秘书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9] 杨树森. 秘书学概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22

[10] 任群主编.中国秘书学.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9

第9篇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课题名称: 统筹城乡背景下乡镇治理机制改革研究

一、 课题意义

理论意义:当前我国仍正处在经济的转型期,经济结构的调整势必会引起社会诸多方面结构的调整。我国乡镇正在发生新的变革,乡镇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很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也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传统的乡镇治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乡镇发展的需要。所以,中央明确提出了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自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乡镇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的目标;明确提出了坚持不懈推进乡镇改革和制度创新,调整不适应乡镇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保障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的原则;明确提出了健全乡镇民主管理制度的任务。乡镇治理是国家治理的一部分,国家在各个时期的目标任务不同,乡镇治理的模式选择就不同。新中国60年乡镇治理实践,“人民公社”和“乡政村治”两大主题基本是各领风骚三十年。在转型期的中国对社会关系全面调整,管理制度全面改进,治理模式全面转变的大背景下,原有的“乡镇村治”模式已难以适应改革的需要,这就需要大力的推进乡村治理模式的嬗变。本课题在研究传统乡镇治理模式困境,反思其成因的基础上,在统筹城乡的背景下,结合地方政府改革理论、新公共管理思想、公共政策等理论,关注统筹城乡背景下的乡镇治理研究路径,对治理主体的权力关系、职能体系、运行模式进行系统化的理论思考。

实践意义: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毋庸置疑,乡村是中国社会稳定的基石,而建立怎样的乡镇治理模式,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关系到乡村社会的稳定发展,进而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传统的乡镇治理模式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在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因此,在统筹城乡背景下对乡村治理机制改革的研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实践意义。

二、文献综述

目前,我国关于乡镇体制改革的研究主要涉及其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路径的分析等方面:

1. 发展现状研究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乡镇治理体制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建国初期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特点是“一大二公”、“政社合一”、“党政不分”和“全能主义”。改革开放以后,乡镇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此开始了“乡政村治”的基层治理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管理体制显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乡镇治理制度的改革也迫在眉睫。2023年以后,我国全面免征农业税,进入后农业税时代。

2.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我国的乡镇治理模式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实施,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目前仍然存在很多弊端:时和兴在《我国乡镇治理发展面临的制度困难》中认为我国乡镇治理研究结构面临的困境是多重的。从逻辑上看,乡镇治理受到地方政权组织固有困境的制约;从历史传统看,乡镇治理受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困境的制约;从治理模式变迁看,乡镇治理受到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困境的制约;从制度演进来看,乡镇治理受到路径依赖困境的制约;从治理环境状况看,乡镇治理受到二元结构困境的制约。金太军在《乡镇机构改革挑战与对策》中认为:我国现行的乡镇行政体制和机构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现行的乡镇政府职能和机构设置与当前的农村发展的政治、经济形势不相适应的矛盾已日益突出。乡镇机构庞大,人员臃肿;乡镇党政合一,权力高度集中;乡镇基层党政分设;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乡镇政府条块分割、职能不全;上述问题使乡镇负担深重;农民负担沉重,干群矛盾趋于尖锐;工作效率低下。黄辉祥在《压力型体制下乡镇治理的特点及负面影响》中认为:压力型体制下,乡镇治理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目标责任”管理、“选择性激励”泛滥、“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用”以及“政绩工程”与“造假”等。这些做法“虚化”了政权,制约了村民自治的成长,并可能引起治理危机。因此,必须加以解决。王海峰在《后农业税时代的乡镇治理模式》中认为:全面免征农业税加剧了乡镇政府的财政危机;当前的乡镇政府管理体制难以适应乡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县乡村三级行政管理体制的不合理也要求乡镇政府进行改革。

3.改革路经研究

从国内外经验来看,乡镇治理机制的改革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的突破:一是加强农民的参与意识;二是乡镇治理的制度约束与村民民主权利的协调机制;三是乡镇治理组织之间的协调机制;四是乡镇治理的内驱动力机制及其协调研究机制。在乡镇,乡镇居民既是乡镇治理的主体,又是乡镇治理的客体,乡镇成员既有权利对乡镇建设与管理提出要求,又要为乡镇的建设与管理尽自己的义务。杨雪冬、陈雪莲和刘铎在《构建与公共参与扩大相适应的乡镇治理机制》中认为:我国目前的乡镇治理改革,是的30多年改革开放和城乡统筹背景下展开的。目前乡镇治理改革要完成两个主要任务:一是要在新形势下把国家的管理继续有效地延伸到农村社会的基层,实现农村社会的有效治理;二是要使广大的农民真正参与到乡镇治理过程中,提高乡镇公共事务的民主治理水平,增强乡镇社区的凝聚力。目前的改革重点是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有效地动员现有制度主体并吸纳新的参与力量,构建农民与政权有效互动的多元机制。王海峰在《后农业税时代的乡镇治理模式》中认为:乡镇改革的新模式应为乡镇治理。乡镇治理是指在村民自治的基础上,由乡镇政府组织、村民自治组织、民营企业组织以及其他民间组织共同参与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乡镇治理意味着乡镇政府组织不是的治理主体;治理中的权力由单一向度的自上而下的统治转向上下互动、彼此合作、相互协商的多元关系,形成了基层社会多元化的社会网络组织,从事基层公共事务的共同治理。乡镇治理有助于发展基层民主政治,提高地方公民自主管理能力,促进基层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徐方正和周庆行在《新型乡镇治理机制的研究》中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确立和政治机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当前的乡镇治理模式日益暴露出诸多问题。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理模式,新型的乡镇治理机制包括办事处或乡镇公所模式(县派)、乡镇自治模式(乡治)和改良式乡镇模式(乡政)三种模式,三种模式是一个整体,他们是并存的关系,但是展望乡镇治理的未来,乡镇自治模式应该是另外两种模式的发展目标。

4. . 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笔者认为各位学者所提的观点基本能覆盖我国乡镇治理制度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但刘蓓蓓、吴平著的《统筹城乡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模式研究》中对成都部分乡镇的治理制度研究中的“乡镇自治”新模式对我国乡镇治理机制改革具有更好的借鉴意义。

笔者个人认为每一种乡镇治理机制都存在一定的缺点,要对我国乡镇治理机制进行改革,必须先弄清我国乡镇治理机制目前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其他乡镇治理模式的同时,应该根据各个乡镇的“乡情”,充分考虑其特殊性和客观性,从可持续发展层面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促进我国乡镇治理机制的改革。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统筹城乡背景下乡镇治理机制概述

1、相关概念界定

(1)统筹城乡

(2)乡镇

(3)乡镇治理

(4)乡镇治理机制

2、统筹城乡背景下加强乡镇治理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1)提高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2)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措施

(3)发挥主导作用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保证

(4)维护农村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二)我国乡镇治理机制的历史沿革

1、乡绅治乡

2、“乡镇自治”

3、人民公社时期

4、乡政村治时期

5、后农业税时期

(三)统筹城乡背景下我国乡镇治理机制的现状分析

1、统筹城乡背景下我国乡镇治理机制改革取得的主要成绩

(1)乡镇规模和布局趋于合理

(2)政府职能逐步实现转变

(3)行政效能有效提升

(4)人事制度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2、统筹城乡背景下我国乡镇治理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缓慢,乡镇政府权责不对称,条块分割

(2)乡镇机构设置未因地制宜,机构设置不合理,貌合神离

(3)乡镇实际供养人员多,人员结构不合理

(4)乡镇政府越位侵权,村两委行政化,“自治”不足

(5)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

3、统筹城乡背景下我国乡镇治理机制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源于财政压力下的单向的推动力

(2)改革环境影响改革进程

(3)“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未触及体制问题

(4)“村民自治”本身“自主性”不足

(四)统筹城乡背景下进一步完善乡镇治理机制改革的对策思考

1、推进乡镇改革,重构乡镇权力结构

(1)明确方向,转变乡镇职能

(2)因地制宜,深化乡镇改革

(3)建立机制,增强内部动力

2、建立新型乡镇组织体系

3、建设公共服务体系

4、推进村民自治,完善乡镇对村的指导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进行分析研究。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文献研究法具有内容浓缩化、集中化和系统化的特点,可以节省同行科技工作者阅读专业文献资料的时间和精力,帮助他们迅速地了解到有关专题的历史、进展、存在问题,做好科研定向工作。

对比分析法,也称比较分析法,是按照特定的指标系将客观事物加以比较,以达到认识失误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对比分析法通常是把两个互相联系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

四、课题研究进度安排

20xx年:

20xx年11月下旬:编制选题报批表

20xx年12月初:下达任务书

20xx年12月中旬——2023年1月初:查阅参考文献和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20xx年:

20xx年1月上旬:参加开题会,并通过开题报告

20xx年2月下旬——2023年5月中旬:进行课题写作,完成论文初稿、修订稿和定稿;完成诚信书

20xx年5月下旬:准备答辩报告(含陈述课件),参加答辩会,通过论文答辩

20xx年6月初:整理和完善论文相关档案材料并上交

五、参考文献:

史卫民,乡镇改革:乡镇选举、体制创新与乡镇治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3.

张翠,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中国乡村治理与变迁—基于中外城乡发展的比较与借鉴。2022.5.

[3] 卿成,创新乡村治理机制 深化乡镇改革。2022.1.

[4] 马斌,乡镇改革重在乡镇功能的重构。2022.1.

[5] 郝敬江,关于创新乡镇民主治理机制的思考。2022.5.

[6] 王海峰,后农业税时代的乡镇治理模式。2022.1.

[7] 张良,论乡镇治理体制的变迁与改革-基于国家政权建设的视角。2022.1.

[8] 褚风娟,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与乡镇治理机制完善的关系研究。2022.3.

[9] 刘蓓蓓,吴平,统筹城乡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模式研究-基于成都市30个乡镇45个村的调查。2022.4.

[10] 刘庆芳,任政,统筹城乡发展理念下城乡居民公正发展思考。2022.6.[11] 曾远英,我国农村治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022.8.

[12] 时和兴,我国乡镇治理发展面临的制度困境。2022.1.

[13] 李正华,新时期乡村治理的嬗变路径及经验。2022.11.

[14] 刘友凡,改革公益性服务体制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2022.8.

[15] 黄辉祥,压力型体制下乡镇治理的特点及负面影响。2022.6.

[16] 陈利勇,20世纪以来中国乡镇体制的变革与启示。2022.7.

[17] 张良,从“吸取式整合”到“服务式整合”:乡镇体制治理的转型与建构——基于国家建设的视角。2022.2.

第10篇 银行现金库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央银行对各商业现金管理监督力度的加大,金融机构对现金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现金是银行赖以生存的产物,也是银行经营运营的主要工具,以利润为目标的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必须加强对盈利性资产流动现金与非盈利性资产库存现金的管理。

商业银行在近几年的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各项业务迅速发展,特别是运营管理改革过程中,各种传统的银行结算功能发生了不同层次变化,在运营管理标准化、信息化、集约化都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我们也明显的感觉到,在发展过程中,现金业务的管理由于是传统的手工模式,发展速度较慢,虽然各家商业银行都引起了许多先进的设备,例如点钞机、清分机、大型清分机等现代化的现金处理设备,但由于摆脱不了人为因素的干预,在流程管理上,仍然存在问题。特别值得一提是库存现金的管理,目前没有好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导致银行现金库存的沉淀数量庞大,每天有大量的现金闲置在银行的库房、自助设备、收款机等地方,一是银行产生了大量的无息资产的占用,二是提高了银行在现金管理方面的投入,三是加大的现金的风险。利用运营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研究现金库存管理,在现金流程管理上提高现金使用效率、降低无息资产占用,保障对外服务都有着很理想的应用前景。

本论文以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的相关数据为背景,对商业银行现金库存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力图寻求更好的现金管理和控制的方法,从而压缩现金库存水平,提高现金周转效率和使用效率。同时,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建立现金营运管理系统,实现对现金业务信息,营运信息,管理信息的全面,科学的汇总统计分析,建立上下一体,总分联控,分级使用的集业务管理,库存预测,质量监控和营运信息的分析和实时管理提供数据理论支持。本论文的研究对于国内其他行的现金库存管理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前景。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北京工商行现金库存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寻求更为科学、合理的现金库存控制方法和控制模式,提高现金库存的使用效率,降低损失和风险,为现金库存管理的考核提供有效数据,为各级现金营运管理人员以及各级管理层实施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系统管理手段和辅助支持,推进现金管理模式的转型,将过去的静态预测,被动督导为主的调拨型现金管理,向以主动引导,动态分析为主的服务型,价值型现金营运管理转变,提升全行现金业务管理效能。银行现金库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2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围绕商业银行的现金库存管理存量模型,研究商业银行现金库存模式及安全持有量,以商业银行现金库存管理为主线,通过对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现金库存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寻求更为科学合理的现金库存控制方法和控制模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反映了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现金库存研究应用现状。

第二章相关的基础理论。论述了商业银行库存现金管理的作用以及商业银行的相关库存管理的控制方法。

第三章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现金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主要阐述了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的概况,现金管理体系建设,以及现金管理的操作方法,并对该行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所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第四章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现金库存管理和控制方案设计。主要说明了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现金库存管理的特征分析,现金库存控制模型的构建以及现金物流体系的建设,通过数据的模型分析,得出安全的库存设置依据。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通过对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的基础数据进行分析测算,对运用方法和科学性合理性进行验证,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模式和模型。

第11篇 哲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一、立论依据(所选课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所选课题的学术价值

1、系统地梳理文化领导权思想,理性认识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因此所选课题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2、在国内外,既有研究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学者,也有研究文化领导权的学者,但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实属首创,本文试图建构二者之间的关系,来突出文化领导权思想的时代性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所选课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3、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本文在分析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几个方面,所选课题对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二)所选课题的现实意义

葛兰西立足于20世纪人类实践和人类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解读和建构马克思主义,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现时代的紧密联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主题的现代化转变。

在全球化时代,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要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增强国家实力,仅仅靠经济和军事力量还不够,还必须有政治、文化等力量。当前中国处于市场开放、观念更新、社会转型、文化重塑的特定历史时期,要实现现代化,要完成在国内建设和谐社会,在国际上建设和谐世界的目标,离不开软实力的提升。

中国在实力建设方面,的缺口在文化领域,但的资源也在这个领域,近年来,中央领导人在多次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问题,并将之上升到国家战略构建的层次。十七大报告提出:“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课题。”建设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构成当代综合国力发展的基本任务。

然而文化软实力是具体的, 不是抽象的, 所谓具体就是必须与社会主义的现实相一致, 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即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____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____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发展文化软实力,才能深刻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才能在历史提供的高起点上创造出高层次的和谐文化,才能在国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国际上构建和谐世界。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 文化领导权的研究现状

在国外,有的偏重于葛兰西理论本身的讨论,有的以文化领导权为基础引申出其他的讨论,不少学者认为葛兰西创立了一整套适合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制订了社会革命的新的策略,代表了本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一股最富于独创性的新潮流,如伯格斯著《格兰西的马克思主义》、威廉斯著《无产阶级的秩序》、安德森的《安东尼奥·葛兰西的背谬》等。近几十年来,葛兰西不仅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们的一个经常的话题,而且被公认为从7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的“欧洲共产主义”的思想奠基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不少学者对葛兰西的哲学思想进行研究,但较多局限在实践哲学的范围,文化领导权思想在形成之初,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后来,随着文化问题的不断出现,才变得逐渐重要起来,但目前国内现有的一些研究论文,与当代的文化建设和发展相结合研究的论文较少,如罗小青的《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意义》,孟宪平的《葛兰西领导权思想及当代价值分析》等,因此对于葛兰西哲学思想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2、文化软实力的研究现状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全球化的步伐明显加快,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国家之间的竞争最终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综合国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软实力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成为未来国际竞争的核心。1990 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 这种提法立刻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热烈讨论, 也形成了一些初步研究成果,如约瑟夫·奈著《硬权力与软权力》、《软实力: 世界政治中的成功之道》、《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弗雷泽著《软实力: 美国电影、流行乐、电视和快餐的全球统治》等著作。

自1990 年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以后, 引起国内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和热烈讨论, 翻译和出版了一些相关的著作,如门洪华主编《中国:软实力方略》、樊友山著《跬步之行- - 国企软实力的探索》,尤其十七大报告之后,把文化软实力提高到了战略高度,国内出现了一大批研究专著和文章,如王佐书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软实力》、唐晋主编 《论剑——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软实力》、沈壮海主编《软文化 真实力 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付文茂的《浅谈文化软实力建设》、拓锐平的《试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等。这些专著和文章对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很有借鉴和指导意义,总的来说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进一步深化。

二、研究内容(具体说明课题研究内容、重点、难点及预期目标)

(一)课题研究内容:

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阐述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包括文化领导权的产生背景、内涵等,十月革命后,欧洲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相继失败,使葛兰西开始分析西欧革命失败的原因,他联系意大利和西欧的历史和现状,对这一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全面深刻的探索,形成了文化领导权理论。“领导权”概念是列宁首先提出来的,他主要强调的是政治领导权,其核心是无产阶级专政,通过暴力取得政权。与列宁不同,葛兰西在强调政治方面的领导权的同时,更主要强调思想文化的领导权,强调无产阶级在道德和知识方面的领导作用。实践哲学是文化领导权的哲学基础,市民社会是文化领导权的载体,知识分子是文化领导权的主要力量,阵地战是实现文化领导权的主要策略。

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叙述软实力的产生背景和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区别和联系等,软实力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80年代末提出的,恰逢世界进入新的实力转移时期,美国进入战略转型时代,奈根据美国的国家战略资源和战略意图来剖析软实力,所谓“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其力量源泉是基于该国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它是相对于具体的国民生产总值、科研成果及转化率、国防力量等硬实力而言的,哲学与社会科学也属于国家“软实力”范畴。文化软实力是狭义的软实力,是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基石,它构成软实力的深层魅力。

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探讨文化领导权与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关系,文化领导权和文化软实力是相互区别的,它们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下提出的,文化领导权重视文化、舆论、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作用,文化软实力更注重文化作用。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首先马克思主义是二者的哲学基础,它们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其次,它们都重视实践的重要作用,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统一;最后,文化软实力是对文化领导权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是文化领导权的理论实践。

文章的第四部分主要探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综合力的策略。首先,强调硬实力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实物投入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辐射能力,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第三,提高文化软实力呼唤文化创新,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不竭动力;第四,优化和完善体制机制,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制度保障;第五,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已经成为很多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的竞争,是经济的竞争、文化的竞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占领文化的制高点。

(二)课题研究重点:

探讨文化领导权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为文化软实力寻求理论依据,阐述文化领导权的当代价值,同时提出了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几个重要方面。

(三)课题研究难点:

1、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葛兰西的主要哲学、政治思想如实践哲学、文化领导权等主要集中阐发在《狱中札记》中,《狱中札记》一书写于1929年至1936年之间,是葛兰西最主要的理论成就,然而一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参考材料,葛兰西只能以非凡的记忆力进行工作,另一方面为了应付监狱的检查,不得不避免一些通用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用一些特定的术语来取代它们,如用“实践哲学”取代马克思主义,用“现代君主”取代共产党,用“社会集团”取代阶级等,这就大大增加了表述的困难,并且这些札记并非为发表而写,因而思想跳跃、不相关联之处甚多,也给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

2、文化领导权和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关系

要探讨文化领导权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就需要对二者的产生背景、内容等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在国内外,关于这两个方面关系的研究都比较少,参考资料较少。

(四)本课题所要达到的目标或要取得的成果:

本文对文化领导权和文化软实力进行一番新的阐释和解读,探讨文化领导权与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关系,对文化领导权和文化软实力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希望能够对文化软实力建设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提纲(要求至少到三级标题)

(一) 本论文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本文通过对葛兰西的《狱中札记》、约瑟夫·奈的《软力量 世界政坛成功之道》等文献的研究,能了解有关文化领导权和文化软实力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

比较分析法是确定对象之间相似点与相异点的思维方法,是进行科学分类的基本前提,客观事物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既有相似处,又有相异点。通过比较,既可以具体地了解文化领导权和文化软实力之间的相似,又可以具体地了解二者之间的相异。

关系研究法,论文中涉及多组关系,如文化领导权与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关系、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关系、实践哲学与文化领导权之间的关系等,只有在梳理、分析这些关系的基础上,才能理性的认识文化领导权和文化软实力。

(二)论文提纲

一、 文化领导权思想

(一) 文化领导权产生的背景

(二) 文化领导权的内涵

1、 实践哲学与文化领导权

2、 市民社会与文化领导权

3、 知识分子、政党与文化领导权

4、 文化领导权的实现策略——阵地战

二、 文化软实力

(一) 软实力产生的背景

(二) 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

三、 文化领导权与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关系

(一) 二者的区别

1、 产生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不同

2、 内涵不同

(二) 二者的联系

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二者的哲学基础

2、 社会实践是二者的立足点

3、 文化软实力是对文化领导权的继承和发展

四、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

(一) 强调硬实力的基础性作用

(二)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三) 呼唤文化创新

(四) 优化和完善体制机制

(五)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四、参考文献及相关资料

1、 [意]葛兰西 《狱中札记》葆熙译 人民出版社 1983年3月版

2、 [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11月版

3、 周穗明等 《新马克思主义先驱者》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年5月版

4、 袁久红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东南大学出版社 2023年9月版

5、 毛韵泽《葛兰西——政治家囚徒和理论家》求实出版社1987年10月版

6、 [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 《一个未完成的政治探索:葛兰西的<狱中札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5月版

7、 门洪华 《中国:软实力方略》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3年版

8、 [美]约瑟夫·奈《软力量 世界政坛成功之道》 吴晓辉, 钱程译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23年版

9、 沈壮海《软文化 真实力 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3年版

10、唐晋 《论剑——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软实力》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年6月版

11、胡锦涛 在____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第12篇 法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法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法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论文题目

浅析我国的刑事证据规则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意义,拟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研究方法和步骤、预期结果:

随着我国刑事证据立法活动的展开,证据规则的建构以及完善问题已经受到我国证据法学研究的普遍关注,早在90年代初,在论及我国证据立法和理论研究中存在问题时,有学者就已经指出,“对国外证据的一些重要成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我国的教科书中,仅进行批判性介绍,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些证据规则对司法实践有和指导意义”并在完善我国证据制度中明确提出,“完善我国证据制度的.方向在于。将一些司法实践经验,在应用证据方面行之有效的带有规律性的重要经验,上升为证据规则,用来规范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活动。目前我国在具有控辩对抗特性的诉讼中,没有相应的证据规则,就难以保证诉讼效率和对案件事实的真实回复,作者继而具体和分析了国外对抗制程序中的证据规则,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新刑诉制度的特点,按照合理,合法,适宜三原则要求,提出了我国新的刑诉程序和证据制度中的证据规则体系。

论文主要内容(提纲):

一、 证据规则的语义界定

二、 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的现状及完善

三、 国外刑事诉讼的主要证据规则

四、 确立我国刑事证据规则

五、 研究和建立证据规则的必要性及意义

六、 结论

进度安排:

一、第1-3周(3月5日——3月25日)撰写选题报告

二、第4——6周(3月26日——4月13日)撰写开题报告

三、第7——10周(4月14日——5月11日)论文初稿写作

四、第11——13周(5月12日——6月2日)修改初稿,完成二稿

五、第14——15周(6月3日——6月16日),论文答辩

参考资料:

笔者曾提出如果实行控辩举证制度,应从技术上向当事人主义学习。详见《特色与问题——关于刑事庭审方式的对话》,《现代法学》1996年第4期。

见林顿编著《世纪审判》,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第99页。

[3](美)乔恩·r·华尔兹著:《刑事证据大全》,何家弘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出版第64页。

[4]见《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第1001条至1004条,卞建林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2月中文版,第130页。

[5](美)乔恩·r·华尔兹著:《刑事证据大全》,何家弘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出版第66页。

[6]见作者:刘娅琳 李泉《刑事证据规则研究》,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1日第147页。

[7]见作者:宋随军 等主编《刑事诉讼实证分析》,法律出版社2206年6月1日第二编

[8] 刘言春、毕玉谦、郑旭著:《诉讼证据规则研究》,121-122页,56-57月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12篇)

一、本研究的主要依据和目标。本项目的研究意义及其在现实生活的研究现状1,本项目的意义团队建设顾名思义就是要搞好整体,维护整体,带动一个企业的发展前进。团队建设注重团队的核心目标,团队的管理机制,团队的精神。'团队的业绩大于个体业绩的总和'——这是团队建设根本利益之所在。一个良好团队的建设还会在公司决策执行,项目开发,企业形象,资源整合,公司效率和管理行为的执行中起极其有效的作用。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的建设又有其特殊性,它不仅具有'协作性'团队所拥有的合作作用,同时,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 优秀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12篇)
  • 优秀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12篇)100人关注

    在临近毕业的时候,各位同学们开始撰写毕业论文,而撰写论文之前,需要书写一下开题报告,这样论文才会有条理。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优秀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模板,欢迎阅读!优 ...[更多]

  • 成本会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12篇)
  • 成本会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12篇)100人关注

    1、选题的意义:成本会计是会计学科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领域,记录、计量和报告有关部门的成本信息,它贯穿于产品供、产、销的各个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成本控制的 ...[更多]

  • 会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2篇)
  • 会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2篇)100人关注

    本文的创新之处(1)之前国内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机构投资者这一整体与公司治理之间关系的研究,或者是选取基金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本文不仅研究了机构投资者这一整体,还 ...[更多]

  • 包装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2篇)
  • 包装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2篇)99人关注

    包装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包括应用前景)、国内外现状及水平(一)课题来源:虚拟1、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设计元素和观念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更多]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标准写法(12篇)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标准写法(12篇)99人关注

    标准形式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开题日期学号姓名指导教师1.本课题研究意义:2.研究内容:提纲包括:3.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方法、研究进程安排 ...[更多]

  • 优秀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5篇)
  • 优秀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5篇)99人关注

    1.选题依据及研究综述(一)选题依据幼儿教学不仅对教学内容的知识性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对教学过程的娱乐性与趣味性有一定的要求。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儿歌由 ...[更多]

  •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12篇)
  •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12篇)99人关注

    论文题目:医药行业的物流成本分析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医药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人口老龄 ...[更多]

  •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12篇)
  •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12篇)99人关注

    论文题目:旅游业中群体效能对顾客参与的影响研究1.论文选题依据1.1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顾客知识能力的普遍提高,顾客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了服务生产和传 ...[更多]

  • 会计毕业论文报告(2篇范文)
  • 会计毕业论文报告(2篇范文)99人关注

    所在系部:管理学系专业:会计学学号:姓名:毕业设计(论文)题目:xx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般认为,财务分析最早产生于美国,是美国工业大发展的产物。在 ...[更多]

综合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