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扶贫村2023年度工作计划报告
扶贫村2023年度工作计划报告
xx村位于xx镇西北边远山区,地形分散,由13个自然角落组成。现全村共有386户,总人口1788人,劳力880人。拥有耕地面积758亩,茶园面积130亩,山地面积2868亩。由于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发展缓慢,群众收入以农业为主,农村经济结构单一,群众生活水平处于全镇低下水平,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20xx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660万元,村财收入2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被县政府列为20xx年度重点帮扶村。为彻底改变我村贫困落后面貌,在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指导下,我村多次召开村两委扩大会、村民代表会集思广益,立足村情理清发展思路,提出如下脱贫致富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重点帮扶项目推动全村经济全面发展,至20xx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1000万元,村集体收入5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80元,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二、帮扶项目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村容村貌,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今年计划对3公里长石林公路进行拓宽硬化,即路基拓宽2.5米,水泥路面加宽1.5米,厚度20厘米。预计需投入资金62万元,其中青苗赔偿、路基拓宽、迁移杆塔以及片石基础等需资金10万元,路面硬化及水沟、护坡等各项配套设施需资金52万元。
(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特色农业,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1、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维护。重点做好磨石坑水圳的维修维护,确保我村农业生产用水。
2、发展烟叶种植业。我村农田适宜于发展种植烟叶生产,计划发动群众种植烟叶500亩,并由村包干角落干部指导烟农采用除湿机、空调机解决雨天不能晒烟叶的困难问题,提高烟农的烟叶质量,增加烟农收入。
3、发展茶叶经济。扶持种植茶叶农户和茶叶加工户10户(见附表),每户补助1000元,用于添置茶叶机械。同时聘请县农茶局技术专家和内安溪茶区的制茶能手到村进行茶叶栽培及制作、科学防治病虫害培训,以此提高群众的茶叶制作水平,增加茶农收入。
三、保证措施
(一)健全机制落实责任。将帮扶项目建设列入我村今年重要议事日程,配足配齐专门工作人员,成立重点帮扶项目工作小组,将具体项目任务分解到具体人,明确具体落实时限,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广开渠道筹措资金。一方面,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小组会,实行“一事一议”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村民参与家乡建设的积极性,克服等、靠、要的不良理想,树立靠自己的骨头长肉的精神风貌,积极发动广大村民捐资,形成“人人参与家乡建设”的良好氛围,做到“积小钱办大事”;另一方面,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技术方面的支持,使重点帮扶项目能真正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三)加强培训提高产量。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特别是在春秋两季举办茶叶制作技术培训,全面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积极引种优质杂优水稻良种,全面提高粮食产量。
(四)强化跟踪确保效益。加强帮扶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的跟踪督促,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工作,确保帮扶资金专款专用,充分发挥帮扶资金效益。
第2篇 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队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
根据安排,我中心负责驻村帮扶工作。自2023年8月工作开展以来,在正确领导和州县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帮助指导下,按照全州精准扶贫工作部署要求,我中心紧扣单位工作性质,结合帮扶村实际,创新思路,完善措施,扎实工作,下功夫打好这张扶贫“精准牌”。现简要总结汇报如下: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高度重视,强化领导。中心领导班子将精准扶贫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到突出位置进行谋划部署和推动落实,具体负责办公室日常事务,做到了责任清、任务明、力量强。
(二)选优配强,充实力量。根据省州关于调整加强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力量的意见精神,中心第一时间选派了熟悉农村情况和扶贫工作,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办公室副主任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中心高度全力支持帮扶联系工作,安排帮扶干部脱离单位专心驻村开展工作,保障工作生活条件,给予了最大支持。另选派两名年轻干部为单位确定的帮扶工作队员,全力服从服务帮扶工作大局。在新建村委会专设帮扶工作办公室,配齐了床、电脑、办公桌等办公用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确保了帮扶人员能住得下来、安心开展工作。
(三)落实责任,强化帮扶。根据省州关于干部联系贫困户的要求,在与县乡充分衔接沟通的基础上,将帮扶责任视为重大政治责任,压紧靠实到干部身上,要求每名联系干部每年至少为联系贫困户办成一件实事,尽力协调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做到真情帮扶、用心帮扶。先后四次组织帮扶干部深入联系村开展入户对接、摸底调查和政策宣传等工作,了解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帮助解决困难问题,与贫困户建立了联系帮扶的稳定机制。
(四)多措并举,助推脱贫。在帮扶工作中,我们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这个目标,盯紧脱贫攻坚的短板弱项,紧密结合部门职能,千方百计给予最大限度帮助支持。针对村上反映的实际困难,中心多方筹措资金5万元,专门用于戴家山村新搬迁村委会围墙、大门等附属工程建设和办公设施购置,为提升村级阵地功能、发挥服务群众作用增砖添瓦;为代山村新搬迁村委会解决越冬煤炭2吨,办公桌椅132张(条),通过调查摸清了接种底子,并开展了0-15岁的适龄儿童糖丸接种工作,共接种疫苗386针次,接种儿童386人,接种率为100%。在帮扶村积极开展免疫规划预防接种、结核病和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发放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材料,发放宣传册1000份,提高了群众防病治病意识,根据中心安排,由中心副主任带队到村上开展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与党员、群众进行深入交流,用实际行动把十九大精神送到最基层,让老百姓能听懂、能领会、能落实。
(五)落细落实,聚力攻坚。驻村帮扶工作队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4个月以来,在县乡党委的领导支持和乡村干部的配合协作下,发挥队长的牵头协调作用,与县教育局帮扶干部密切配合,认真扎实开展了帮扶对接、入户调查等各项工作,全面深入了解掌握村、社、户的基本情况,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做深群众思想工作,按期入户填写工作台账,核算家庭收入,积极动员群众增强信心、摒弃懒惰、感恩向上、勤劳致富,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内生动力,使代家山村整体上巩固和发展了团结和谐、充满活力、清洁美丽的良好风气和面貌。今年代家山村达到脱贫条件的预脱贫48户,脱贫攻坚正在有序有力推进。
二、驻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层工作经验还不足。扶贫工作相关业务还需进一步加强学习,由于一直在卫生系统工作,基层工作经验较少,很多工作都是按照上级安排开展,对扶贫工作相关业务需要加强学习,为今后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不理想。当前扶贫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由于我村地处山区,山大沟深,可用土地资源较少,这也限制了我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驻村扶贫工作队需要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利用好相关的扶贫政策,努力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水平。
三是扶贫工作创新力度不够。当前开展扶贫工作主要是按照上级扶贫办的.部署安排,按部就班,工作中缺乏自主创新。扶贫工作队需要加强工作创新力度,积极带动村民发展经济,提高家庭经济收入。
三、下一步帮扶工作打算
1、突出“健康扶贫”落实。(1)结合村便民服务中心建成使用,协调将村卫生室设在新建便民服务中心,并指导进一步规范运行,更好发挥村级公共卫生服务阵地的作用;(www.koomao.com)(2)对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协调县乡予以分类救助扶持,并积极发挥疾控中心的行业优势和业务特点,因户因人予以帮助,对患大病的贫困户适当救助,对慢性病患者协调办理慢病卡纳入管理报销看病吃药费用,对精神患者通过筛查确诊后纳入管理给予治疗、进行补助,对残疾户通过协调残联等部门予以扶持;(3)组织人员深入贫困村开展“健康宣传”,提高群众预防疾病意识。组织专业人员到村开展义诊、健康体检等工作。
2、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增收产业。由帮扶工作队和干部利用各种机会,加强群众思想引导,动员群众继续发展适合村情和家庭实际的增收产业,推动形成“种养劳”协调发展、重点突破的局面。引导继续扩大花椒栽植面积,利用好精准扶贫贷款资金扩大牛、羊养殖规模,家庭闲散劳动力通过养殖增收;引导和协调无技术的年轻劳力参加县乡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获得一技之长,变苦力型为技能型、季节型为长期型务工,增加工资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3、协调改善贫困群众住房条件。协助乡村进一步搞好调查评估,将现有贫困户的危旧房全部纳入改造计划,上报纳入州县扶持项目,按照量力而行的原则,改造经济、实用、安全的住房,一两年内彻底消除危旧房,实现住房安全保障。
4、助力教育事业发展。着眼“治贫先治愚”的长远脱贫大计,中心多渠道筹措资金,为村上教育事业发展每年办1—2件实事。注重群众教育引导,让适龄儿童、少年全部上学,支持幼儿教育,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再输在起跑线上。
第3篇 开展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近期,我就永昌县焦家庄乡南沿沟村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集中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南沿沟村是金昌市列入甘肃省建档立卡的15个重度贫困村之一,2023年全村贫困面为14%,目前下降到5.2%。该村属祁连山冷凉灌区,耕地面积4726亩,人均耕地约2亩,有9个村民小组649户2394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304人,常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左右,基本上为患病人群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
南沿沟村主导产业为种植、养殖和务工,以务工为主业的约10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90%以上。2023年贫困人口收入中种植业收入占8.69%、养殖业收入占13.88%、务工收入占73.22%、其他收入占4.21%。
二、调研过程
这次调研,总体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集中调研。我先利用三天时间集中调研了南沿沟村精准扶贫工作,先后走访30多典型贫困户,之后又抽调6人组成工作组,利用7天时间驻村蹲点进行了专题调研,全面了解南沿沟村及97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等。第二阶段,甄别确认。对照国家关于贫困户的确认标准,对97户贫困户逐一进行了甄别确认。最后确定,南沿沟村2023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97户336人,2023年脱贫64户221人,现有贫困户33户124人。第三阶段,制订措施。针对该村确定了八项帮扶措施,逐项明确了帮扶的主要任务、工作目标、责任单位及责任领导、配合单位和完成时限;针对贫困户逐一制定了帮扶措施,分别明确了脱贫时限、帮扶责任人。第四阶段,集中交办。现场召开面对面集中交办会,属于面上的帮扶措施由政府有关部门认领限期办理,属于贫困户个体的由联户干部认领限期办理,并张贴上墙,挂图作战。
三、致贫原因分析
(一)因病致贫。长期以来,许多村民就近在萤石矿、煤矿务工,因工作环境、防尘条件比较差,患上了严重的尘肺、矽肺、内风湿等职业病,致使劳动能力丧失,就医成本上升。目前,97户贫困户336人中因该类疾病和其他慢性病致贫的占35.07%。
(二)因学致贫。受教育布局调整影响,初中和高中学生全部在县城或金昌市区就读,家长租房陪读现象十分普遍,教育成本大幅增加。经调查,因供养子女读书而致贫的占贫困户的17.5%。
(三)要素缺乏致贫。一是南沿沟村水资源短缺,灌溉条件差,以大麦和小麦为主的种植业收入有限。二是贫困人口中有近90%的劳动力年轻人习惯于首选背矿石、打隧道等传统的苦力型工种,思想观念陈旧,务工技能缺乏。三是贫困农户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制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
(四)自然规律致贫。村内留守空巢老人的基本养老方式就是土地养老、社会保障养老,有的连生活自理都很困难,养老问题令人堪忧。由于务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养学生,不仅敬奉父母的生活费很少,而且很少回家探望,致使留守老人经济能力非常微弱,同时内心还承受着对子女的思念以及孤独寂寞的煎熬。
四、精准扶贫计划
(一)开展医疗服务。组织尘肺、矽肺及风湿类关节炎等职业病医疗组,开展职业病普查,提供医疗防控措施和治疗建议,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
(二)开展科技帮扶。一是组织贫困群众参加务工技能培训班,提高创业就业能力。二是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民的种养殖能力。三是组织开展电子商务知识培训,适时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三)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维修改造渠道6.4公里,修建蓄水池1个并配套其他设施,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00亩。
(四)发展富民产业。扶持以湖羊为主的舍饲养殖业,新增30只以上养殖户10户以上,优质牧草种植1000亩,为留守农民不离乡不离业增加收入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五)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整合农村危旧房改造、贫困户建房等政策,建设40平方米左右居家养老型集中居住点1个,规模50户以上。
(六)建设互助老人幸福院。利用闲置校舍或农宅建设互助老人幸福院,并将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运行经费3万元,逐步探索建立长效运作机制。
(七)积极协调解决融资难题。一是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农宅确权颁证工作,解决信贷抵押不足的矛盾。二是用活用足涉农贴息贷款政策,为贫困群众提供金融支持。三是采取政府财政资金贴息的方式,为贫困户提供贷款支持。
(八)建立社会帮扶机制。一是引入工商资本进行结对帮扶,将非公企业纳入帮扶单位范围,壮大帮扶力量。二是多渠道募集村级救助资金,提高救助能力。
五、几点体会思考
精准扶贫必须紧扣重在联、贵在为、深在制要领,坚持扶真贫、真扶贫,不断拓展内涵和层次,实现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实质性转变。
(一)确保对象精准,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是扶贫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抓住真实识别贫困、规范建档立卡、实施动态管理、推行挂图作业四个关键环节,把好群众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示监督关、确认审核关五个关口,做到精确识别贫困户、精确登记造册、精确建档立卡、精确实行动态管理四精确,建立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市有平台的动态数据库,实现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五清,从根本上避免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区域政策代替到户政策的现象,提高扶贫效果。
(二)确保内容精准,解决好扶什么的问题。千篇一律、万面一孔是扶贫开发的常见现象,必须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深入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易地搬迁、金融支持等扶贫措施,使建档立卡工作与各项扶贫政策相衔接,扶贫措施与贫困现状相对应,确保帮扶到最需要帮扶的群众、帮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
(三)确保目标精准,解决好坐标系的问题。紧紧围绕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抓住突破基础设施的短板、明确基准内容的对标、盯住完成时限的节点三件大事,对照全面小康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按照巩固优势指标、提高较好指标、攻坚弱项指标的要求,分层次推进,立体式帮扶,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四)确保措施精准,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紧紧抓住转变方式、强化造血、加大投入、整合力量四个关键,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村逐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人、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号准病脉、开好处方、抓出良药,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确保考评精准,解决好导向上的问题。严格落实干部驻村、逢提必下等双联行动工作制度,把双联助推精准扶贫的成效作为干部年度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完善定期督查、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等督查考评制度,传导压力,强化担当,引导干部到扶贫攻坚主战场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建功立业。
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第4篇 第一书记村双联行动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根据省、市组织部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被选派到我们单位的双联行动联系村——镇原县新集乡岳庄村担任村支部“第一书记”,7月15日到村报到后,为了尽早掌握全村基本情况、农民生活状况、主导产业培育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我迅速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入户开展调研,实地考察,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岳庄村的有关情况。
一、村情现状
岳庄村位于新集乡西南部,距乡政府14公里,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川塬兼有,共辖6个村民小组,共387户1687人,其中贫困户285户1176人,贫困面高达72.2%。全村有党员27名,其中女党员4名,村干部3人,平均年龄40岁,均为党员,年龄结构较为年轻,全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全村总土地面积14.5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为6547亩,人均仅9.8亩,且多数为山地,全村共有砂石路28.5公里,群众出行、耕作较为不便。全村产业以种植业为主,规模小,群众收入来源主要以种植经济作物、外出务工为主,202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68元。
二、致贫原因
岳庄村与其他村相比,贫困表现和贫困原因具有特殊性,贫困程度更深,脱贫难度更大,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更大的努力。一是地理位置偏僻。岳庄村地处山区,距县城、乡镇较远,交通条件差,农户居住分散。总体来看,各方面的发展欠账较大。二是贫困程度深。岳庄村贫困面高达72.2%,近年来,因学、因病、因婚、各种突发事故等原因致贫、返贫率较高,在全县89个贫困村倒排序中处于22位,脱贫任务十分艰巨。三是基础设施薄弱。长期以来,由于扶持力度有限,岳庄村基础建设十分滞后,目前有80户群众没有接通自来水,全村没有1条建成的水泥路,村组道路以砂石路和土路为主,将近60%的耕地为山地,土地质量差。全村只有2个自然村进行了农电网改造,4个村民小组群众农电线路老化,供电可靠性低,经常发生用电故障。村部年久失修,已属危房,影响了基层组织功能的正常发挥。四是群众增收难度大。岳庄村经济结构单一,增收渠道狭窄,202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市低2231元。一半以上的村民以传统种植为主,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缺乏像样的主导产业,产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经济作物和外出务工。五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岳庄村多数青壮年劳力常年在外打工,留守人员年迈体弱,受教育程度偏低,普遍缺乏种植、养殖技能,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严重地制约了全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六是村民思想观念保守。该村文化设施缺乏,全村没有公共活动场所。村里无法组织各种文体活动,缺乏先进文化传播的氛围,群众普遍存在求稳怕乱的守旧观念、狭隘封闭的小农意识、“小富即安”的守摊理念,“等、靠、要”思想严重,各种消极思想相互交织,导致村里缺乏发展活力。综合分析,路、电、水、田、房、业、智是制约岳庄村脱贫的七大瓶颈,也应是帮扶工作的重点。
三、调研启示
一是基础建设是利民之“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做好贫困村水、电、路、气、田等基础工作,不断加快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对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加快农村社会快速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是产业培育是增收之“要”。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寻找一项适合岳庄村的产业发展思路进行广泛推广,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农业、土地、水利、交通等部门的支持,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同时,有序引导群众进行土地流转,鼓励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种养大户发展规模种植和养殖,才能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是基层建设是治本之“源”。积极引导党支部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全体党员会议,重点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农村政策等内容,组织好党员的管理和科技培训,帮助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全村发展理清思路,凝聚合力提供思想源泉。
四是农民培训是授渔之“法”。在开展双联“六送”及进村入户培训活动中,采取理论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由大户现身说法,深入农户进场指导等方法进行深入细致培训,使农民能够学得进,用得上,真正掌握脱贫致富的上乘之法。
五是村级民主是和谐之“本”。对村里的重大事项加强指导,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要求和程序操作,制定完善村党支部工作制度和村委会工作制度,把村党支部工作和村务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不断创造家庭和睦、乡村和谐、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六是文化建设是动力之“基”。经常组织开展村民集体活动、精神文明评选、文化下乡和文艺晚会等活动,协调帮助联系村健全文化活动场所、农家书屋、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对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思想文化教育教育,营造农村文明新风,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都有着极为长远的意义。
四、几点建议
一是把富民产业培育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点。充分利用岳庄村地理位置特点,大力发展苹果、核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加强对村上兴盛园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有序引导群众入股参与,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邀请畜牧专家定期开展养殖技术培训,组织村干部、养殖大户外出参观学习先进养殖技术,不断扩大群众种养规模,引导群众增收致富。
二是把土地流转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手段。岳庄村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即使耕种也管理不到位,造成资源浪费,将闲散土地集中起来,组织开展土地流转,每年定期将流转租金及时拨付群众,从而能使土地限能地发挥助农增收的效益。
三是把农村党员技术培训作为更新观念的引擎。充分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设备,集中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帮助群众掌握先进种植、养殖技术,了解致富信息,掌握致富方法,切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第5篇 关于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精选篇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
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近期,我就永昌县焦家庄乡南沿沟村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集中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南沿沟村是金昌市列入甘肃省建档立卡的15个重度贫困村之一,xx年全村贫困面为14%,目前下降到5.2%。该村属祁连山冷凉灌区,耕地面积4726亩,人均耕地约2亩,有9个村民小组649户2394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304人,常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左右,基本上为患病人群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
南沿沟村主导产业为种植、养殖和务工,以务工为主业的约10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90%以上。xx年贫困人口收入中种植业收入占8.69%、养殖业收入占13.88%、务工收入占73.22%、其他收入占4.21%。
二、调研过程
这次调研,总体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集中调研。我先利用三天时间集中调研了南沿沟村精准扶贫工作,先后走访30多典型贫困户,之后又抽调6人组成工作组,利用7天时间驻村蹲点进行了专题调研,全面了解南沿沟村及97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等。第二阶段,甄别确认。对照国家关于贫困户的确认标准,对97户贫困户逐一进行了甄别确认。最后确定,南沿沟村xx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97户336人,xx年脱贫64户221人,现有贫困户33户124人。第三阶段,制订措施。针对该村确定了八项帮扶措施,逐项明确了帮扶的主要任务、工作目标、责任单位及责任领导、配合单位和完成时限;针对贫困户逐一制定了帮扶措施,分别明确了脱贫时限、帮扶责任人。第四阶段,集中交办。现场召开面对面集中交办会,属于面上的帮扶措施由政府有关部门认领限期办理,属于贫困户个体的由联户干部认领限期办理,并张贴上墙,挂图作战。
三、致贫原因分析
(一)因病致贫。长期以来,许多村民就近在萤石矿、煤矿务工,因工作环境、防尘条件比较差,患上了严重的尘肺、矽肺、内风湿等职业病,致使劳动能力丧失,就医成本上升。目前,97户贫困户336人中因该类疾病和其他慢性病致贫的占35.07%。
(二)因学致贫。受教育布局调整影响,初中和高中学生全部在县城或金昌市区就读,家长租房陪读现象十分普遍,教育成本大幅增加。经调查,因供养子女读书而致贫的占贫困户的17.5%。
(三)要素缺乏致贫。一是南沿沟村水资源短缺,灌溉条件差,以大麦和小麦为主的种植业收入有限。二是贫困人口中有近90%的劳动力年轻人习惯于首选背矿石、打隧道等传统的苦力型工种,思想观念陈旧,务工技能缺乏。三是贫困农户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制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
(四)自然规律致贫。村内留守空巢老人的基本养老方式就是土地养老、社会保障养老,有的连生活自理都很困难,养老问题令人堪忧。由于务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养学生,不仅敬奉父母的生活费很少,而且很少回家探望,致使留守老人经济能力非常微弱,同时内心还承受着对子女的思念以及孤独寂寞的煎熬。
四、精准扶贫计划
(一)开展医疗服务。组织尘肺、矽肺及风湿类关节炎等职业病医疗组,开展职业病普查,提供医疗防控措施和治疗建议,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
(二)开展科技帮扶。一是组织贫困群众参加务工技能培训班,提高创业就业能力。二是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民的种养殖能力。三是组织开展电子商务知识培训,适时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三)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维修改造渠道6.4公里,修建蓄水池1个并配套其他设施,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00亩。
(四)发展富民产业。扶持以湖羊为主的舍饲养殖业,新增30只以上养殖户10户以上,优质牧草种植1000亩,为留守农民不离乡不离业增加收入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五)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整合农村危旧房改造、贫困户建房等政策,建设40平方米左右居家养老型集中居住点1个,规模50户以上。
(六)建设互助老人幸福院。利用闲置校舍或农宅建设互助老人幸福院,并将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运行经费3万元,逐步探索建立长效运作机制。
(七)积极协调解决融资难题。一是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农宅确权颁证工作,解决信贷抵押不足的矛盾。二是用活用足涉农贴息贷款政策,为贫困群众提供金融支持。三是采取政府财政资金贴息的方式,为贫困户提供贷款支持。
(八)建立社会帮扶机制。一是引入工商资本进行结对帮扶,将非公企业纳入帮扶单位范围,壮大帮扶力量。二是多渠道募集村级救助资金,提高救助能力。
五、几点体会思考
精准扶贫必须紧扣“重在联、贵在为、深在制”要领,坚持扶真贫、真扶贫,不断拓展内涵和层次,实现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实质性转变。
(一)确保对象精准,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是扶贫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抓住真实识别贫困、规范建档立卡、实施动态管理、推行挂图作业四个关键环节,把好群众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示监督关、确认审核关五个关口,做到精确识别贫困户、精确登记造册、精确建档立卡、精确实行动态管理“四精确”,建立“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市有平台”的动态数据库,实现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五清”,从根本上避免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区域政策代替到户政策的现象,提高扶贫效果。
(二)确保内容精准,解决好扶什么的问题。千篇一律、万面一孔是扶贫开发的常见现象,必须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深入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易地搬迁、金融支持等扶贫措施,使建档立卡工作与各项扶贫政策相衔接,扶贫措施与贫困现状相对应,确保帮扶到最需要帮扶的群众、帮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
(三)确保目标精准,解决好坐标系的问题。紧紧围绕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抓住突破基础设施的短板、明确基准内容的对标、盯住完成时限的节点三件大事,对照全面小康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按照巩固优势指标、提高较好指标、攻坚弱项指标的要求,分层次推进,立体式帮扶,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四)确保措施精准,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紧紧抓住转变方式、强化“造血”、加大投入、整合力量四个关键,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村逐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人、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号准病脉、开好处方、抓出良药,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确保考评精准,解决好导向上的问题。严格落实干部驻村、“逢提必下”等双联行动工作制度,把双联助推精准扶贫的成效作为干部年度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完善定期督查、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等督查考评制度,传导压力,强化担当,引导干部到扶贫攻坚主战场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建功立业。
第6篇 2023关于贫困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村作为“xx”贫困村,在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下,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使得扶贫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指标。近年来由于受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和地理条件的限制,我乡基础设施落后,科教、文化、卫生条件差,农民经济收入来源少,产业结构单一,以种植脐橙、油茶、水稻和家庭式养殖业为主,但由于土地少、技术落后,农民经济收入有限,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村立足实际,发挥自身优势,依托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和全村村民的共同奋斗,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扶贫工作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展扶贫工作基本情况
1、扎实做好贫困村整村推进建设。整村推进是我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是一项综合扶贫工程,事关贫困农户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的大问题。做好整村推进的项目申报工作是做好整村推进工作的关键和前提,确保做到每一次项目计划报送及时规范,按要求报送资料,不迟报不漏报,并按要求对项目计划、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了不下3次公告公示。我村共上报水泥路硬化、水利设施修建、桥梁建设等10个产业发展资金项目和村庄整治建设项目。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扶贫项目计划,在建设和实施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履行项目实施责任状,认真执行年度计划项目建设地点、规模、标准和内容,并做好项目建设用地、拆迁、责任田补偿工作,没有发生过一起信访上访事件。
2、认真做好移民搬迁工作。在乡村两级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在前期做了大量宣传发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发现此项工作群众反响热烈,现已有13户移民乡镇安置,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3、做好扶贫对象识别及建档立卡工作。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要求精准识别贫困户并建档立卡,此项任务时间短、任务重,我们及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安排落实建档立卡工作,通过加班加点工作,严格识别程序,规范公示公告,并录入信息采集系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此项工作,确定贫困户121户、443人全部建档立卡,为全乡的扶贫开发奠定了基础。
4、做好“雨露计划”调查摸底和落实工作。经我村宣传动员、调查摸底,共上报9名职业教育补助对象,使受训贫困对象进得了城、就得了业、增得了收、致得了富,增强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致富发展能力。
5、社会扶贫工作情况。整合社会扶贫资源,树立“大扶贫”观念,是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的重点,我村积极动员企业、乡、村能人参与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建有结对帮扶花名册,有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现已落实好半岽产业基地建设4项惠民工程,帮扶效果显著。
二、存的困难和问题
我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不容忽视,精准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我村精准扶贫工作存在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扶贫难度越来越大。我村贫困人口主要集聚在深山区,交通、水利、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致贫因素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二是扶贫队伍有待加强。随着办公的电子化以及扶贫工作的专业化,这需要上级加大人员、经费投入,配齐配强扶贫队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要以帮助贫困村组和贫困人口为中心,以扶贫和移民项目建设为抓手,坚持开发式扶贫和移民方针,把尽快解决贫困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贫困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把争取上级支持和部门协作作为重要保障,紧密结合我村实际,创新具有特色的扶贫和移民工作新机制、新模式,为实现明年目标任务继续努力奋斗。
第7篇 2023驻村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下面是有关2022驻村扶贫工作调研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22驻村扶贫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近日,xx市扶贫办会同市委组织部,组织人员深入12个乡镇,15个贫困村,对驻村扶贫工作进行调研。听取县、乡有关驻村扶贫工作情况介绍,与部分驻村工作队队员、扶贫村干部和群众进行座谈,了解情况,分析问题,征求意见和建议。针对存在问题,就进一步做好驻村扶贫工作提出了初步意见和建议。
一、驻村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自去年八月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各驻村工作队按照省、市委的要求,积极驻村对接,调查研究,熟悉村情,掌握第一手资料,因地制宜,结合所驻扶贫村的实际,制定帮扶规划,确定帮扶项目,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狠抓落实。
(一)选派单位重视,驻村工作力度大。各选派单位都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驻村工作,选派政治素质高、事业心强、具有一定农村工作经验的优秀干部组成工作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省、市、县三级工作队就全部与所帮扶村进行了对接,并迅速驻村开展工作。许多单位由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队,深入扶贫村调研,带领工作队员与乡村共同研究、制定帮扶规划,落实帮扶项目。省经合办、营口港务集团、大连海洋大学、辽宁大学、省广播电视大学等省直单位,都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讨论驻村工作规划,确定帮扶项目,安排专项扶贫资金,保证了项目的尽快落实和顺利实施;市服务业委、市住建委、市水务局等单位自去年8月成立驻村扶贫工作队以来,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多次深入到扶贫村,与驻村工作队一同调研,了解致贫原因,因地制宜确定帮扶项目,落实帮扶措施。
(二)驻村工作队真抓实干,项目推进快。各驻村工作队都立足贫困村的发展实际,制定了符合村情的帮扶规划,制定的规划,都体现了以项目为支撑,突出了帮扶重点。在工作中,各驻村工作队都注重把本单位、本部门的政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下真功夫,出好思路,想好办法,办实在事,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致富群众等方面形成了强大的帮扶合力。许多工作队的同志,始终坚守在项目施工的第一线,与乡、村干部一起,共同指挥督促项目的实施。省广播电视大学驻村工作队去年7月进驻喀左县甘招镇西赤里赤村,从开展调查研究入手,先后走访了218户,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交流300多人次,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帮扶规划,落实了修建村路等帮扶项目。为了把路修好,他们吃住在村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目前,1.2公里高标准村路的路基已经完工,今年秋季进行硬化,14盏路灯已安装完毕;省经合办进驻建平县榆树林子镇炮手营子村,为该村引进建设服装加工厂项目,为抢时间赶进度,工作队的同志清明小长假都没有休息,连续一个多月工作在施工工地上。目前,服装厂已经建成并开工生产;省政法委帮扶凌源市刘杖子乡刘杖子村,为帮助修建村部和文化活动室,工作队同志始终工作在施工现场进行指挥,保证了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三)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确保各驻村工作队能吃饱住好,全身心地投入到驻村扶贫工作之中,各乡镇都力所能及地积极创造条件,为驻村工作队提供尽可能好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除一些工作队坚持要求在村里吃住外,绝大多数乡镇都安排工作队在乡镇吃住,由乡镇统一解决食宿,有的还为工作队安装了空调,提供了交通工具。北票市上园镇对驻村工作非常重视,在镇里为进驻上园村的营口港务集团驻村队员提供了相对较好的吃住条件,同时还为每个工作队员配备了一台电动自行车,解决了乡村交通不便的困难。为便于开展工作,各县(市)区和乡镇还分别任命省、市驻村工作队队长为乡镇党委副书记和村第一书记,把驻村工作纳入到乡镇党委和村委会日常工作之中。大连海洋大学工作队派驻xx县北四家子乡唐杖子村,驻村工作队长任乡党委副书记。乡党委非常重视和支持驻村工作,多次专题研究驻村工作,与驻村工作队一同落实、推进帮扶项目。
二、驻村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选派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各驻村工作队员的积极工作下,驻村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年来,省、市两级153家帮扶单位共落实帮扶项目233个,帮扶款物及协调资金达1.45亿元,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
一是围绕主导产业实施产业扶贫。共协调和投入资金1587万元,围绕设施农业、畜牧业、林果业等三大主导产业,实施项目扶贫。省科技厅驻村工作队帮扶龙城区联合镇北台子村,重点发展香菇产业,申请400万科技项目资金,并由省微生物院联合菌业基地牵头,在北台子村实验栽培省微生物院自主研制的 “辽香1号” 香菇新品种,提供技术推广和服务,计划扶持100户农户,三年建设300亩示范基地,大棚180个,预期可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利润300万元,可辐射和带动联合镇形成香菇栽培特色产业;省教育厅投资45万元,扶持发展保护地、养羊小区等设施农业建设;省联通公司投资100万元用于农业技术培训、高标准大棚及信息化建设;省妇联协调资金215万元用于农村妇女发展生产项目;沈阳师范大学投资10万元改造果园。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
二是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民生工程。共协调和投入资金8967万元,扶持水电、道路、桥梁、村部、社区文化活动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省发改委安排1043万元资金,用于喀左县乡镇农网改造。安排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项目资金506万元,支持羊角沟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省审计厅投资45万元,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协调400万元资金,用于宜居乡镇建设;市中级人民法院投入33万元为凌源市沟门子镇河坎子村维修村部及建文化广场;市人大、市政协、市交通局、市审计局等单位都为所帮扶村实施了修路、打井、维修村部等基础设施项目。
三是以文化教育为重点,实施科教扶贫。共协调投入资金3716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兴建图书室,文化活动广场。省卫计委组织协调各种大型义诊、畜牧养殖技术讲座、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走进喀喇沁镇,1200余人接受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247名群众接受义诊,免费送药60余种。组织协调实施“一对一”助学活动,资助贫困家庭11名大学生,每人发放2000元助学金;省民政厅投资120万元支持清风岭镇孟杖子小学建教学楼;省教育厅投资30万元,建乡幼儿园;市服务业委投入14万元,帮助卢杖子村修建了文化广场,购买体育健身器材,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第8篇 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模板
关于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模板,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基本情况
南沿沟村是金昌市列入甘肃省建档立卡的15个重度贫困村之一,2023年全村贫困面为14%,目前下降到5.2%。该村属祁连山冷凉灌区,耕地面积4726亩,人均耕地约2亩,有9个村民小组649户2394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304人,常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左右,基本上为患病人群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
南沿沟村主导产业为种植、养殖和务工,以务工为主业的约10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90%以上。2023年贫困人口收入中种植业收入占8.69%、养殖业收入占13.88%、务工收入占73.22%、其他收入占4.21%。
二、调研过程
这次调研,总体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集中调研。我先利用三天时间集中调研了南沿沟村精准扶贫工作,先后走访30多典型贫困户,之后又抽调6人组成工作组,利用7天时间驻村蹲点进行了专题调研,全面了解南沿沟村及97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等。第二阶段,甄别确认。对照国家关于贫困户的确认标准,对97户贫困户逐一进行了甄别确认。最后确定,南沿沟村2023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97户336人,2023年脱贫64户221人,现有贫困户33户124人。第三阶段,制订措施。针对该村确定了八项帮扶措施,逐项明确了帮扶的主要任务、工作目标、责任单位及责任领导、配合单位和完成时限;针对贫困户逐一制定了帮扶措施,分别明确了脱贫时限、帮扶责任人。第四阶段,集中交办。现场召开面对面集中交办会,属于面上的帮扶措施由政府有关部门认领限期办理,属于贫困户个体的由联户干部认领限期办理,并张贴上墙,挂图作战。
三、致贫原因分析
(一)因病致贫。长期以来,许多村民就近在萤石矿、煤矿务工,因工作环境、防尘条件比较差,患上了严重的尘肺、矽肺、内风湿等职业病,致使劳动能力丧失,就医成本上升。目前,97户贫困户336人中因该类疾病和其他慢性病致贫的占35.07%。
(二)因学致贫。受教育布局调整影响,初中和高中学生全部在县城或金昌市区就读,家长租房陪读现象十分普遍,教育成本大幅增加。经调查,因供养子女读书而致贫的占贫困户的17.5%。
(三)要素缺乏致贫。一是南沿沟村水资源短缺,灌溉条件差,以大麦和小麦为主的种植业收入有限。二是贫困人口中有近90%的劳动力年轻人习惯于首选背矿石、打隧道等传统的苦力型工种,思想观念陈旧,务工技能缺乏。三是贫困农户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制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
(四)自然规律致贫。村内留守空巢老人的基本养老方式就是土地养老、社会保障养老,有的连生活自理都很困难,养老问题令人堪忧。由于务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养学生,不仅敬奉父母的生活费很少,而且很少回家探望,致使留守老人经济能力非常微弱,同时内心还承受着对子女的思念以及孤独寂寞的煎熬。
四、精准扶贫计划
(一)开展医疗服务。组织尘肺、矽肺及风湿类关节炎等职业病医疗组,开展职业病普查,提供医疗防控措施和治疗建议,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
(二)开展科技帮扶。一是组织贫困群众参加务工技能培训班,提高创业就业能力。二是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民的种养殖能力。三是组织开展电子商务知识培训,适时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三)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维修改造渠道6.4公里,修建蓄水池1个并配套其他设施,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00亩。
(四)发展富民产业。扶持以湖羊为主的舍饲养殖业,新增30只以上养殖户10户以上,优质牧草种植1000亩,为留守农民不离乡不离业增加收入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五)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整合农村危旧房改造、贫困户建房等政策,建设40平方米左右居家养老型集中居住点1个,规模50户以上。
(六)建设互助老人幸福院。利用闲置校舍或农宅建设互助老人幸福院,并将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运行经费3万元,逐步探索建立长效运作机制。
(七)积极协调解决融资难题。一是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农宅确权颁证工作,解决信贷抵押不足的矛盾。二是用活用足涉农贴息贷款政策,为贫困群众提供金融支持。三是采取政府财政资金贴息的方式,为贫困户提供贷款支持。
(八)建立社会帮扶机制。一是引入工商资本进行结对帮扶,将非公企业纳入帮扶单位范围,壮大帮扶力量。二是多渠道募集村级救助资金,提高救助能力。
五、几点体会思考
精准扶贫必须紧扣“重在联、贵在为、深在制”要领,坚持扶真贫、真扶贫,不断拓展内涵和层次,实现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实质性转变。
(一)确保对象精准,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是扶贫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抓住真实识别贫困、规范建档立卡、实施动态管理、推行挂图作业四个关键环节,把好群众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示监督关、确认审核关五个关口,做到精确识别贫困户、精确登记造册、精确建档立卡、精确实行动态管理“四精确”,建立“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市有平台”的动态数据库,实现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五清”,从根本上避免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区域政策代替到户政策的现象,提高扶贫效果。
(二)确保内容精准,解决好扶什么的问题。千篇一律、万面一孔是扶贫开发的常见现象,必须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深入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易地搬迁、金融支持等扶贫措施,使建档立卡工作与各项扶贫政策相衔接,扶贫措施与贫困现状相对应,确保帮扶到最需要帮扶的群众、帮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
(三)确保目标精准,解决好坐标系的问题。紧紧围绕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抓住突破基础设施的短板、明确基准内容的对标、盯住完成时限的节点三件大事,对照全面小康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按照巩固优势指标、提高较好指标、攻坚弱项指标的要求,分层次推进,立体式帮扶,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四)确保措施精准,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紧紧抓住转变方式、强化“造血”、加大投入、整合力量四个关键,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村逐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人、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号准病脉、开好处方、抓出良药,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确保考评精准,解决好导向上的问题。严格落实干部驻村、“逢提必下”等双联行动工作制度,把双联助推精准扶贫的成效作为干部年度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完善定期督查、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等督查考评制度,传导压力,强化担当,引导干部到扶贫攻坚主战场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建功立业。
第9篇 驻村扶贫工作自检自查报告
驻村扶贫工作自检自查报告
区委党建办: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开展部门帮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活动,今年以来我深入到所联系的殷官村,认真开展了部门帮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工作。根据《关于毕节市七星关区部门帮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工作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七星党建领发〔xx〕2号)要求,我认真对此项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帮扶驻村工作开展情况
1、及时深入进村驻点。今年根据区委党建工作安排,我迅速联系到大新桥办事处殷官村。并深入农户了解社情民意。
2、驻村工作取得实效。一为基层党员和群众积极宣讲了党的惠农政策和法律法规,讲解了全区经济发展形势。二是认真开展驻村宣传工作,制作宣传标语。三是深入开展调研工作。驻村工作中,我在所驻村两委干部培同下,深入到村民家中,与群众真诚沟通,真心交流,进一步了解村民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3、健全帮扶机制。一是扎实推行驻村干部便民服务卡制度。根据区委党建办的要求,及时领取发放驻村干部联系卡给帮扶村干部及部分群众代表,切实加强了驻村干部与群众的联系。二是实行驻村公示制度。在村委办公室前悬挂驻村干部信息公示牌,接受群众监督的同时方便群众联系。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由于农村千头万绪,办事处的业务增多,工作量加大,而难以两头兼顾,导致没有从根本上脱离办事处工作。二是帮扶方式单一。在驻村工作中,由于受资金、技术等方面条件制约,导致在帮扶难度大,成效不明显。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在工作上、时间上争取更多精力投入到驻村工作中,严格按照十个一标准执行。
二是不断创新帮扶方式,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帮扶,进一步完善帮扶模式。
三是加强自律,将驻村工作切实干好。
驻村扶贫工作自检自查报告,尽在1566范文网。
第10篇 乡村街道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为切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按照云扶贫搬迁办发〔20xx〕13号文件精神,我街道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精准扶贫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xx年,街道农村村级公路里程47.3公里,其中硬化公路里程25.8公里。耕地面积8796.9亩,其中撂荒土地787亩。农村产业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蔬菜、柑橘,养殖牛羊兔鱼等第一产业为主。
二、贫困户贫困成因
通过开展贫困户相关信息调查。我们发现贫困户之所以难脱贫、易返贫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
调查发现部分偏远贫困户往返一趟集镇需要步行3个小时以上。居住环境恶劣、资源贫乏,生产生活资料严重匮乏,即使有资源也多因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难以得到有效开发。
二、受教育程度低,脱贫意识低,缺乏发展技能。
农村贫困人口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思想观念陈旧,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生活上往往靠帮靠救济,脱贫意识极其薄弱。几乎没有懂现代农业专业技术的人员,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三、产业附加值不高,缺乏劳动力,收入水平低。
多数贫困户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责任田,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日常生活比较艰难。加之第一产业要有产出,主要依靠人工劳力,且产业附加值不高、收入低,费力不讨好,两相对比之下青壮劳力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在家的多为老弱病残,即便想要发展产业也是有心无力。
四、教育负担重,抗风险能力低,因学因灾因病返贫现象严重。
再穷不能穷教育。文化知识的培养是贫困户最终改变贫困命运的关键。目前国家已免去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费用。但就读高中、大学阶段的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仍然相当重。一个高中生每年需支出一万元左右,有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孩子上学负债累累。二是在贫困户收入来源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过大,缺乏抗风险能力。一旦遇到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收入便大幅下降,迅速返贫。三是家庭收入主要靠劳力。一遇到家庭中有住院或慢性病的,既要支出高额医疗费用,又减少了家庭收入,这一增一减,对于贫困户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因学因灾因病返贫现象严重。
三、思路和建议
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灵活运用搬迁政策。
一是针对贫困户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的问题。加强道路交通、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对于确实过于偏远的农户,要灵活运用扶贫搬迁、生态移民等扶贫政策。将农户调整集中安置到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居住。三是迁入地要积极为搬迁户协调解决宅基地,土地以及上学、卫生等必须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并积极为搬迁户规划产业发展,确保搬迁户搬得出、安得稳、能致富。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产业技能。
一是认真组织各种短期技能培训,培训坚持就近就地原则,分散办班,分类指导。为使学习劳动两不误,尽量安排农闲时间组织招生,要针对不同地区农村的特点,实行随到随学,只要达到要求和学习目的就行,在课程安排上以当地主要产业的管理为主,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同时对当地懂技术、有经验、能力强的致富带头人,要鼓励他们积极帮扶贫困农户并给以适当的奖励。
三、优化产业模式,提高收入水平,吸引劳动力回巢。
一是引进产业附加值高,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安排扶贫对象劳动力就业和辐射带动周边扶贫对象发展生产,吸引劳动力回乡就业。二是通过土地流转,统一规划。以本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扩规模,提档次,集中力量整合产业项目,打造地区产业品牌。改变农户个人自产自销、粗放经营的低竞争力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农户收入。
四、加强各项保障政策,减轻农户负担,提高抗风险能力。
对于贫困户教育负担重的现状。一是着力抓好雨露计划等贫困户学生读书优惠政策。建议加大对高级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家庭的补助,同时积极与教育部门衔接,合理组织安排贫困学生在校勤工俭学,大力推进贫困助学贷款等优惠政策,减轻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二是制定相关灾害救助政策,着力减小农户遭遇自然灾害时的损失。同时积极借鉴合作医疗、保险等较成熟的措施,与社保、保险公司等有关部门联合推出农业生产保险,以帮助农户规避自然灾害的风险。同时利用专业合作社、集体与企业协议生产等形式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积极整合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等医疗政策。同时加大贫困户就医看病时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以外费用报销的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农户看的起病,减少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第11篇 2023农村扶贫攻坚调研报告
目前,我国的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本文将介绍2022农村扶贫攻坚调研报告。
2022农村扶贫攻坚调研报告(1)
一、基本概况
(一)村情简介。北界村位于巴东县绿葱坡镇西南角,东与秭归县磨坪乡接壤,南邻铁厂荒国营林场,西与野三关镇玉米塘村连界,北与野花坪相邻。整个村由两条河、三等岩、两面坡构成,地势狭长险恶,海拔从1800米到800米高差悬殊,南北垂直纵深12公里,中坝河、杨桥河两条小流域横贯,山多地少,人口分散,交通极为不便,距离镇址所在地和相邻野三关镇均为22公里。该村是典型的老高山重点贫困村,2023年被列入巴东县整村推进重点村。境内森林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有解放军解放鄂西南首战胜利遗址娃娃寨遗址。
(二)贫困人口识别。该村国土面积22800亩,其中耕地面积1350亩,人均耕地2.06亩;林地21450亩,人均林地32.79亩。全村现有10个村民小组、208户、654人。其中男性378人,女性286人,分别占比58%和42%;60岁以上占110人,18岁以下145人,分别占比17%和22%;全村人口以汉族、土家族人口为主,少数民族占全村总人口的41%。全村现有贫困户76户、266人,占全村人口41%;低保户50户74人,五保户11人,分别占总比11%和1.6%。现有劳动力280人,占总人口的43%;目前外出打工人数58人,占总人口的9%。外出务工人员大致流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居多,大多从事建筑业和加工行业,以体力劳动为主。20xx年农民人纯收入5500元,占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7194元的76%、全省10849元的51%;其中贫困户人均纯收入2670元,占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7%、全省25%。
(三)产业状况及收入。该村主导产业为药材、蔬菜种植业和生猪、山羊养殖业。20xx年全村种植药材、蔬菜550亩;养殖生猪350头、山羊500只。其他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红薯为主,种植面积300亩。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于药材、蔬菜种植和山羊、生猪养殖以外,以外出务工为主,打工收入约占总收入的28%,农业种植收入占60%,养殖占12% 。
(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当前,该村境内无中小学、幼儿园,学生上学需去20多公里外的绿葱坡集镇和野三关集镇。现有在读学生65人,其中,在校大学生3人,高中生2人,中小学生60人。全村高中文化程度以上8人,占全村总人口1%;初中文化程度5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8.5% ;文盲和半文盲126人,占总人口的19%。20xx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5%,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5%。该村拥有村卫生室,医疗工作者2人,能提供简单的医疗服务,重症病人需去绿葱坡卫生院、野三关或县城医院。
(五)村级治理及村干部情况。该村现有党员15人,60岁以上党员5人,30岁到55岁党员9人。党支部委员会成员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战斗力较强,党员带头作用较为突出。其中,党支部书记王祖华是该村致富带头人,副书记余涛为种植带头人,其他党员如王明、王太松等人都是种植能手。
(六)近两年变化情况。20xx年该村脱贫11户44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已通水泥路,总里程11公里,仅有3户农户未通公路,交通条件大大改善;全村已有6个村民小组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绝大多数村民能喝上安全干净的饮用水;全村通电率100%,通讯覆盖率率85%,电视覆盖率95%;建有设施较为完善的村文化活动室和村卫生室。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一)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
1.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一是交通不便。因地理位置偏僻,距离绿葱坡集镇22公里,距离巴东县城72公里,全村仍有5个村民小组未通水泥路,3户村民未通公路;通村、通组公路大部分为陡、窄、险路段,每当山洪来临时,村民出入极为不便,出行安全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二是自然条件差。该村山高谷深,坡地多,平地少,土地板块小、远、散,土壤贫瘠,四面环山,光照不足,对旱、涝灾害抵御能力差,生产效率低,农民增收难。三是居住条件落后。全村140户村民的居住房屋是上个世纪修建的土木结构房屋,占全村总户数的67%,没有卫生厨房和卫生厕所,还有4个村民小组70户280人安全饮水没有保障;全村人畜混居比较严重,目前全村新建楼房共50栋。四是信息闭塞。有线电视、网络宽带均为开通,即使全村通讯覆盖率达到85%,但是局部移动电话信号不畅通。
2.文化教育落后,村民素质亟待提高。全村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仅有64人,占全村总人口9%;文盲和半文盲126人,占总人口的19%。2023年之前该村没有一名工人或者国家干部,直至现在,也仅有1名大学毕业生在外创业,5名入伍军人走出大山,大部分村民视野思想僵硬,视野狭隘。
3.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龙头引领作用不强。20xx年之前,全村没有一家集体型加工企业,未能引进一家外来企业投资,未成立一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村集体经济基本是空壳,民营经济一片空白,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龙头作用基本为零。20xx年,先后成立了华盛魔芋专业合作社、王明药材专业合作社和荣小芳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三家专业合作组织,情况有所改变。
(二)下步工作打算。
该村为巴东县2022至2023年整村推进重点村。该村整村推进涉及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三大类,实施项目15个,规划整村推进整合各类资金886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行业扶贫资金479万元,社会帮扶40万元,农民自筹资金267万元。从专项资金投向来看,蔬菜、药材基地建设20万元,养殖业投入5万元,蔬菜、药材、种植业产业区间道建设50万元,油牡丹基地配套设计建设5万元,合计80万元,占专项资金的80%。当前该村急需完成居民小区公路建设,总投资27万元;硬化组级公路15公里,总投资305万元;完成规划内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工作,总投资180万元;扶贫搬迁户安置小区饮水工程建设,总投资65万元;文体场所建设和村卫生室改造,总投资40万元。以上项目已列入北界村整村推进村级实施 规划,其中一些项目已经启动,扶贫搬迁户安置小区三通一平工作已初步完成,种植景观树2000多棵,治理河道200余米,工程已进入地基施工阶段。
三、对策和建议
(一)结合扶贫搬迁,大力打造乡村旅游业。扎实推进扶贫搬迁工作,将全村居住在挂坡、悬崖等交通不便的偏僻地的村民搬迁至朱目玉、北界和中巴河三个点集中居住,统一规划,建特色民居和星级农家乐,发展牡丹园、葡萄园等精品花卉和水果园,完成15口鱼塘建设,解决50户贫困户居住困难和经济来源的问题。深挖该村高山深谷、溪流纵横、奇峰怪石的山水美景和娃娃寨红色旅游资源,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气候优势,全力打造野花坪罗家淌观光农业、跑马场朱目玉石柱、溶洞观赏杨桥河休闲度假娃娃寨战斗遗址观光的旅游线路,结合三个扶贫搬迁居民安置点,全力打造旅游观光、徒步摄影、垂钓休闲、避暑度假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
(二)结合整村推进,大力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紧抓2022-2023年整村推进的良好机遇,科学规划,用好、用活整村推进整合资金,全力完成1到2组、3到6组和5到6组三条产业区间道建设,总里程13公里;完成油牡丹基地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公路建设,全长500米,在1、2、5、9组建水池5口,管网20000米,解决小区居民饮水问题;硬化1、2、3、4、5、6组级公路15公里,进一步完善该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结合科技培训,大力提升专业合作社的龙头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华盛魔芋专业合作社、王明药材专业合作社和荣小芳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龙头引领作用,加强科技培训,规范农村合作组织管理运行机制和入社村民种、养水平,提高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代农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争取到2023年底,华盛魔芋专业合作社种植红白萝卜、魔芋和甜玉米500亩,辐射带动农户85户,贫困户45户,实现年收入5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470元;王明药材专业合作社种植天麻、贝母、独活、玄参800亩,辐射带动农户100户,贫困户30户,实现年收入8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荣小芳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山羊200只,辐射带动农户15户,其中大户1户,贫困户5户,实现年收入2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3300元。
(四)突出能人带动作用和党员的中坚地位。北界村从一个与世隔绝的贫困村发展到现在具有进一步开发的基础,村支部书记王祖华发挥了关键作用。王祖华1996年入伍,并在部队入党,是北界村为数不多能够走出的人。1999年退伍后,他组织年轻村民外出打工,跑运输、进企业、种苗木、办公司,带头致富。绿葱坡党委、政府历年来充分重视北界村的扶贫攻坚工作,一直在挖掘和培养年轻有为、敢想敢干的村干部。2023年9月经镇党委任命,王祖华担任北界村支部书记,2023年、2023年村支两委换届,均高票当选为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20xx年底北界村与野花坪村合并后,继续当选为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在其担任村书记的数年里,王祖华坚决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惠民政策,带领村民自力更生,新修公路,发展产业,解决农户安全饮水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大改变了北界村的面貌,为扶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想彻底做好北界村精准扶贫工作,一个王祖华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致富能人培养工作,大力培养一大批年轻、有思想、有冲劲的党员干部和致富能手,形成以王祖华____一股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致富创业团队,带动整个北界脱贫致富。
2022农村扶贫攻坚调研报告(2)
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是以罗霄山脉为中心的湘赣边境邻近地区,是国家确定和启动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之一。我市xx县和xx县纳入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片区两县现辖35个乡镇,1个农场,面积4530平方公里,人口81万,分别占全市总面积和总人口的40.2%和20.5%。为把握重大发展机遇,推进扶贫攻坚进程,市政协主席会议决定,成立由曙光主席牵头、夏盛副主席任组长的推进罗霄山株洲片区扶贫攻坚工作课题调研组,由研究室承办。调研组从3月至7月底,到xx县、xx县两地和市发改委、市农办、市民政局等市直部门开展调研,召开座谈会10多场次,并赴湘西自治州、重庆等地考察学习。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罗霄山株洲片区扶贫攻坚的基本情况
2023年,国家制订了《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罗霄山株洲片区两县的扶贫攻坚工作,按照中央和省里的总体部署,动员、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攻坚克难、砥励奋进,扶贫开发取得了一定成绩,有力地促进了片区两县的经济社会发展。
(一)因势制宜,扶贫工作有序开展。市县两级因势制宜,积极筹备,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有序开展了扶贫攻坚相关工作。一是编制了实施规划。片区两县编制了《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22-2023年)》,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思路,从总体要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就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贫困村脱贫致富、改革创新与保障机制、政策支持与重点扶持对象等方面进行了规划。两县入库项目320个,总投资508.2亿元。xx县入库项目152个,总投资231.3亿元;xx县入库项目168个,总投资276.9亿元。实施规划已于2023年6月18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二是健全了组织机构。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罗霄山株洲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工作办公室。片区两县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抽调专人组成了工作办公室。三是争取了重大项目。截止到2023年6月30日,片区两县重点开工建设项目168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06个。xx县的意心水库、石油天然气仓储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已经纳入国家扶贫规划笼子。片区两县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完成70.36亿元,同比增长43%。
(二)借势增收,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近年来,片区两县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民生进一步改善。2023年,片区两县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7.89亿元、财政总收入15.1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5.1%、27.4%。xx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608元,比上年增长2.9%。xx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888元,比上年增长5%。
(三)顺势强基,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片区两县内外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农村水电路网进一步完善,通讯、广播、电视设施覆盖面逐年扩大,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xx县完成村村通水泥公路887公里,xx县完成村村通水泥公路1560公里。2023年,片区两县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5亿多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3529处,治理病险水库14座,解决5.21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顺利推进,综合覆盖率达90.41%。
(四)乘势改革,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片区两县坚持以人为本,对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加大,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民生问题得到了一定改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设备和人员基本配齐,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殡仪馆、社会福利中心等场馆的软硬件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初步建立。2023年,xx县有各类学校69所,在校学生23365人;在全省率先实施一卡通项目,新农合参合率98.32%;新农保参保人数94268人,参保率101.9%。xx县有各类学校296所,在校学生55951人;新农合参合人数49.8万人,参合率98.6%;新农保参保人数324687人,参保率96%。
二、罗霄山株洲片区扶贫攻坚工作形势严峻
按照国家新划定的人均年纯收入低于2300元为贫困人口的标准,目前,全市有贫困人口30.1万。其中,片区两县有贫困人口27.3万人,占片区总人口的33.7%,占全市贫困人口的90.7%(见表3)。这些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自然条件差、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扶贫攻坚形势严峻、压力很大、困难也多,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贫困程度较深,小康进程不快。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3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我市提前三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检测体系》测算,2023年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为89.8%,比2023年提高12.2%,年均提高3.1%,而xx县总体实现程度仅为77.1%,xx县为77.5%(见表4和图1)。片区两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明显偏慢,总体实现程度比全市低近13个百分点。按照市委提出的2023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片区两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要以年均4%的速度推进,难度相当大。
(二)经济比较落后,发展后劲不足。一是收入水平不高。2023年,我市罗霄山片区两县生产总值仅为全市的8.98%,财政总收入仅占全市的7.07%。xx县人均生产总值21024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2994元、农民人平纯收入3608元,分别为全市平均水平的44.3%、55.4%、32.9%。xx县人均生产总值18969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1489元、农民人平纯收入3888元,分别为全市平均水平的42.7%、27.6%、35.4%。两县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都有很大差距(见表5)。二是经济结构不优。片区两县第一产业占比过高,农村经济以分散经营为主,优势产业不优势,经济效益低;缺乏支柱性工业企业,没有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
或产业集群;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培育不够,在整个经济中贡献率过低。总体来讲,两县还是经济结构不优、经济活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三是基础设施滞后。片区两县还有23个村未通水泥公路,9个村未通电,40%的行政村没有进行农网升级改造;4.1万人常年饮水困难,20.4万人常年饮水不安全;各类山洪地质灾害隐患640处,威胁450个村13.5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利建设滞后,80%以上的水利设施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年久失修,老化比较严重。四是公共服务不足。片区两县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等基本公共设施严重不足,公共服务水平偏低。如基础教育有5.1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乡镇卫生院设备老化陈旧,标准化村卫生室仅17个;100多个行政村未通广播电视。
(三)机构运转不畅,推进力度不够。一是机构运转不畅。市里成立了扶贫攻坚领导小组,设立了工作办公室,明确了6人小组,但目前6人小组没有到位,也没有工作经费,日常工作主要由市发改委、市农办等部门分头开展,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工作指导、工作衔接、政策研究不够。在面上扶贫方面,湘西自治州、张家界、怀化、邵阳、常德、郴州等有扶贫攻坚片区的地州市的扶贫办都是正处级机构,而我市的扶贫办与素质办合并才是副处级机构。二是责任落实不到位。片区两县的《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已经批准实施,但具体到市级层面,工作责任还没有明确到市直相关部门和片区两县,工作落实还没有形成推进机制,工作评价还没有形成考核机制,在资金扶持、政策倾斜等方面则更没有纳入议事日程。三是工作氛围不浓。扶贫攻坚工作不仅仅是市扶贫办、市发改委的工作,也是全市各级各个部门的工作。而现在面对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历史机遇,很多部门缺少主动联系、主动对接,如果还不引起高度重视,炎陵、茶陵将会错失很多优惠政策、错失很多发展项目、错失难得历史机遇。片区两县有国家级贫困村32个,省级贫困村76个,但目前我市党建帮扶工作仅对两县4个村派驻了工作队。四是经费投入不够。全省13个地州市都安排了专项扶贫资金,长沙、湘潭两个没有贫困县的市也安排了700万元和400万元的专项扶贫资金,而我市是全省唯一一个本级财政没有安排专项扶贫资金的市。市扶贫办每年只安排了10万元工作经费。
第12篇 2023村级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本文是关于2022村级精准扶贫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学习。
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近期,我就永昌县焦家庄乡南沿沟村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集中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南沿沟村是金昌市列入甘肃省建档立卡的15个重度贫困村之一,2023年全村贫困面为14%,目前下降到5.2%。该村属祁连山冷凉灌区,耕地面积4726亩,人均耕地约2亩,有9个村民小组649户2394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304人,常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左右,基本上为患病人群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
南沿沟村主导产业为种植、养殖和务工,以务工为主业的约10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90%以上。2023年贫困人口收入中种植业收入占8.69%、养殖业收入占13.88%、务工收入占73.22%、其他收入占4.21%。
二、调研过程
这次调研,总体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集中调研。我先利用三天时间集中调研了南沿沟村精准扶贫工作,先后走访30多典型贫困户,之后又抽调6人组成工作组,利用7天时间驻村蹲点进行了专题调研,全面了解南沿沟村及97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等。第二阶段,甄别确认。对照国家关于贫困户的确认标准,对97户贫困户逐一进行了甄别确认。最后确定,南沿沟村2023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97户 336人,2023年脱贫64户221人,现有贫困户33户124人。第三阶段,制订措施。针对该村确定了八项帮扶措施,逐项明确了帮扶的主要任务、工作目标、责任单位及责任领导、配合单位和完成时限;针对贫困户逐一制定了帮扶措施,分别明确了脱贫时限、帮扶责任人。第四阶段,集中交办。现场召开面对面集中交办会,属于面上的帮扶措施由政府有关部门认领限期办理,属于贫困户个体的由联户干部认领限期办理,并张贴上墙,挂图作战。
三、致贫原因分析
(一)因病致贫。长期以来,许多村民就近在萤石矿、煤矿务工,因工作环境、防尘条件比较差,患上了严重的尘肺、矽肺、内风湿等职业病,致使劳动能力丧失,就医成本上升。目前,97户贫困户336人中因该类疾病和其他慢性病致贫的占35.07%。
(二)因学致贫。受教育布局调整影响,初中和高中学生全部在县城或金昌市区就读,家长租房陪读现象十分普遍,教育成本大幅增加。经调查,因供养子女读书而致贫的占贫困户的17.5%。
(三)要素缺乏致贫。一是南沿沟村水资源短缺,灌溉条件差,以大麦和小麦为主的种植业收入有限。二是贫困人口中有近90%的劳动力年轻人习惯于首选背矿石、打隧道等传统的苦力型工种,思想观念陈旧,务工技能缺乏。三是贫困农户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制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
(四)自然规律致贫。村内留守空巢老人的基本养老方式就是土地养老、社会保障养老,有的连生活自理都很困难,养老问题令人堪忧。由于务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养学生,不仅敬奉父母的生活费很少,而且很少回家探望,致使留守老人经济能力非常微弱,同时内心还承受着对子女的思念以及孤独寂寞的煎熬。
四、精准扶贫计划
(一)开展医疗服务。组织尘肺、矽肺及风湿类关节炎等职业病医疗组,开展职业病普查,提供医疗防控措施和治疗建议,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
(二)开展科技帮扶。一是组织贫困群众参加务工技能培训班,提高创业就业能力。二是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民的种养殖能力。三是组织开展电子商务知识培训,适时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三)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维修改造渠道6.4公里,修建蓄水池1个并配套其他设施,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00亩。
(四)发展富民产业。扶持以湖羊为主的舍饲养殖业,新增30只以上养殖户10户以上,优质牧草种植1000亩,为留守农民不离乡不离业增加收入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五)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整合农村危旧房改造、贫困户建房等政策,建设40平方米左右居家养老型集中居住点1个,规模50户以上。
(六)建设互助老人幸福院。利用闲置校舍或农宅建设互助老人幸福院,并将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运行经费3万元,逐步探索建立长效运作机制。
(七)积极协调解决融资难题。一是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农宅确权颁证工作,解决信贷抵押不足的矛盾。二是用活用足涉农贴息贷款政策,为贫困群众提供金融支持。三是采取政府财政资金贴息的方式,为贫困户提供贷款支持。
(八)建立社会帮扶机制。一是引入工商资本进行结对帮扶,将非公企业纳入帮扶单位范围,壮大帮扶力量。二是多渠道募集村级救助资金,提高救助能力。
五、几点体会思考
精准扶贫必须紧扣重在联、贵在为、深在制要领,坚持扶真贫、真扶贫,不断拓展内涵和层次,实现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实质性转变。
(一)确保对象精准,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是扶贫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抓住真实识别贫困、规范建档立卡、实施动态管理、推行挂图作业四个关键环节,把好群众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示监督关、确认审核关五个关口,做到精确识别贫困户、精确登记造册、精确建档立卡、精确实行动态管理四精确,建立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市有平台的动态数据库,实现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五清,从根本上避免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区域政策代替到户政策的现象,提高扶贫效果。
(二)确保内容精准,解决好扶什么的问题。千篇一律、万面一孔是扶贫开发的常见现象,必须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深入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易地搬迁、金融支持等扶贫措施,使建档立卡工作与各项扶贫政策相衔接,扶贫措施与贫困现状相对应,确保帮扶到最需要帮扶的群众、帮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
(三)确保目标精准,解决好坐标系的问题。紧紧围绕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抓住突破基础设施的短板、明确基准内容的对标、盯住完成时限的节点三件大事,对照全面小康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按照巩固优势指标、提高较好指标、攻坚弱项指标的要求,分层次推进,立体式帮扶,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四)确保措施精准,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紧紧抓住转变方式、强化造血、加大投入、整合力量四个关键,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村逐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人、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号准病脉、开好处方、抓出良药,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确保考评精准,解决好导向上的问题。严格落实干部驻村、逢提必下等双联行动工作制度,把双联助推精准扶贫的成效作为干部年度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完善定期督查、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等督查考评制度,传导压力,强化担当,引导干部到扶贫攻坚主战场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