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社区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重心在社区、力量源泉在社区、成效体现在社区。为了进一步贯彻区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群众工作会议”相关工作要求,区政协专题调研组对我区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社区建设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税源经济是全区事业的生命线,社区建设是城区工作的永恒主题”的发展思路,坚持主题引领,共同治理,普惠服务,专业推进,社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以示范城区创建为动力,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
我区把和谐社区创建与文明社区创建紧密结合起来,以创建文明和谐社区为总抓手,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优化社区建设环境,创成“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区64个社区先后被命名为“市和谐社区”,其中8个社区被命名为“省和谐社区”,11个社区被命名为“市和谐示范社区”。工人新村社区被命名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目前,以社区为平台、社工为抓手、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的“三社联动”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年8月,我区被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授予“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城区”。
2、以深化社区民主自治为重点,加强社区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建立了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社区社会组织为依托,各类专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新型社区组织体系与运行机制。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区议事园制度、社区成员会议常任代表制度、居民回音壁等方式为居民提供多种自治参与渠道,实现社区居民自治模式的多样化。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方式实现由户代表到居民直接选举的转变,丁家桥等6个社区还成功实行了无候选人选举。同步加强了社区居委会规范化建设。建设并开通社区网站和64个社区网站,网站点击率突破10万次。
3、以提升服务居民的能力素质为目标,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近年来,我们逐步加强和完善了社区工作者的配备和管理。年,按照每300户配备1人的标准,将计生专干、司法调解员、劳保协管员全部纳入专职社区工作者管理,统一享受专职社区工作者待遇。先后出台了《区专职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和《区专职社区工作者考核暂行办法》;完善社区网格化和扁平化管理机制,社工每人包户300户,建立民情日记;实施了一人多岗制、错时工作制、节假日值班制、预约服务制、一门受理制等制度。目前,社工总数为688人,大专以上学历社工603人,占总数的88%;获得全国社会工作等级水平考试证书的社工131人,占总数的近20%。“”期间,我区先后三次提高专职社区工作者的待遇,专职社区工作者平均月收入已由年的950-1050元提高到现在的3103—4003元。
4、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区普惠化服务
建立以城市低保制度为基础,与低保边缘救助相衔接,以医疗、教育、住房、助残、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社会互助、慈善救助等社会帮困手段为补充的新型救助体系。在完成“三美元计划”基础上,年开始实施无就业能力低收入家庭每人每年“万元保障计划”,低保家庭纯生活保障水平已达到630元。大力实施“亮居工程”项目。构建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顾为依托、福利机构为骨干”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服务网”实现60岁以上孤寡、独居和困难空巢老人免费服务全覆盖。,用于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资金达260万元,用于民营社会福利机构的资助达到673万元。全区机构养老床位总数达到目前2703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24张。年正式开通了首家智慧社区信息化养老服务平台。
5、以社区软硬件建设基础为载体,夯实社区建设基础
通过新建、租赁、共享等途径,并建立新增面积装修补贴、租赁补贴制度,社区办公服务条件有所改善。我区社区办公服务用房总面积(含共享)从年的18271平方米上升到现在的81639平方米,全部达到每百户30平方米标准。社区办公经费达到7-12万元。所有社区都配备计算机、触摸屏、数码相机等现代化办公设施。“”生活服务求助热线被市民政局确定为市的民生服务热线,满意率达99.8%。
二、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我区社区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效。根据中央、省市关于社区建设的工作要求,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建设的需要出发,我区社区建设工作还有一定差距。
1、社区管理体制机制不畅
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居民的自治组织,并不是一级行政组织,但实际上社区居委会的直接管理者是街道,管理模式基本沿用机关自上而下的行政方式。社区的人财物支配权在街道,使社区工作自主性、积极性受限。在资金管理方面,一是大部分街道并未落实“居财街管、管用分开”的管理制度,社区居委会花多少钱、花什么钱基本由街道决定,社区经费普遍存在和街道经费捆绑使用的情况。二是政府相关部门、街道将工作延伸到社区,本应“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但一些地方没有落实到位。在人员管理方面,社区工作者的使用、去留全部由街道负责,导致社区工作者眼睛只盯着上面,在与居民的联系、沟通、服务方面下的功夫不够。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造成社区居委会行政化趋势日益严重,社区居委会工作内容严重“膨胀”,负担不断加重。社区组织的自治功能弱化,特别是为居民服务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又一级行政组织。
2、社区建设难以形成统一合力
民政部门按照职能在社区建设工作中承担着组织、协调、统筹的作用,但实际上民政部门在社区建设的管理和服务中没有相应的财权和人权,因而缺乏有效的协调、管理和组织手段,难以参与到社区的管理中,发挥对社区发展的总体统筹和协调,甚至各部门在工作下沉到社区的过程中,都从自身工作的角度出发,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难以形成统一的合力,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加重社区工作的负担,不利于社区的规范化建设。如社区基本信息库的建设,公安一套,计生局一套,劳动部门又一套,做了许多重复性的工作,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3、社区基础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几年来,我区对社区建设的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增加,但仍滞后于社区建设的快速发展。根据市委《关于推进“一委一居一站一办”建设和“扁平化”社区管理工作的意见》(委发〔〕37号)规定“2023年,城市社区居委会办公服务用房面积全部达到400平方米”要求,我区现有27个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去除共享面积外,均不能达到400平方米标准,占社区总数的42%。
4、专职社工队伍能力素质有待提升
社区建设步伐的加快,社区居民公共需求的多元化、复杂性,对社区工作者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少数社工在工作理念、工作精神和工作能力上还不能适应岗位要求,社会工作专业知识非常缺乏,只能完成一些行政服务基本工作。社工长期坐在办公室从事行政工作,与居民缺少沟通联系,在居民中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号召力不够。大学生社工流失严重。年我区招聘100名大学生社工,目前仅有53人留在社区。
四、推进社区建设建议
1、加强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
建议区建设部门统筹安排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规划,并纳入到新一轮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之中。利用老城建设、小区出新、拆违改造时机,选择适宜地段新建、改建社区用房。街道通过积极购买、租赁、调剂社区用房,挖掘驻区单位闲置房源等多种措施改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议区政府每年安排社区基础建设专项资金,每年解决5到6个社区用房,使其非共享面积达到400平方米。
2、扩大社区工作自主权
根据市委37号文中关于“人财物联动下移,切实使公共财政向社区倾斜、公共资源向社区聚集,为‘扁平化’社区管理奠定基础”和“城市社区工作所需经费(不含人员经费),由社区设立专门账户,独立使用”要求,建议实施社区工作责权利和人财物联动下移,提高社区工作效能。一是财力下沉。出台社区工作经费下沉实施办法。社区工作预算和决算经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同意,街道每季度或半年将社区工作经费和活动经费直接下拨到各社区账户,社区活动项目经社区议事园议定,社区居委会具体实施。完善社区财务监督程序,社区每月公示财务支出,街道定期对社区财务进行审计监督。二是人权下沉。赋予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对社工进口的选择权、出口的决定权、工作分配和考核的决定权;进一步扩大社区主任无候选人选举范围,在2023年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中扩大到30%以上社区;三是物权下沉,完善社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组织作用,确保社区资产自主管理,规范运作。
3、探索“三网合一”社区管理机制
针对当前居民普遍关注的老旧小区管理、环境保护、治安保卫等问题,建议推进社工工作网格化、城市管理网格化和综合治理网格化三者联动,做到三网合一,形成解决社区管理问题上的民情搜集、城市管理、矛盾调处的有机统一。结合专职社工工作考核,设置社工工作网格,社工每人包300户,在网格基础上建立楼栋长、居民积极分子定期登门入户制度,及时反映民情民意。结合城市管理网格,街道、社区可将其不能解决的问题反映到区城管平台,区城管平台再将问题交给区各职能部门办理。结合社区综合治理网格,依靠社工工作网络,不断完善居民信息资料,加强常住户、流动人口和租赁户管理,为及时发现治安隐患、调处社区矛盾打下坚实基础,形成“一格多元、多元联动”的社区管理新格局,真正把社区网格化、扁平化管理落到实处。
4、进一步整合社区工作事务
大力压缩针对社区的各种会议、台账、材料、报表,规范面向社区的各类检查评比和创建达标活动。由区文明和谐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牵头负责,对下沉到社区的各项行政事务实行“准入制”。凡是准予进入的工作,集中在社区管理服务站统一承办。区社会建设、民政部门负责梳理下沉到社区的行政事务,区财政局据此整合涉及事权下放的相应条线的专项资金和工作经费,实行统一扎口、统一下拨、统一管理,确保权随责走、责随事转以及责权利和人财物联动下移。请软件公司研究开发社区综合台帐软件系统,将计生、民政、劳动各部门信息管理软件统一,建立统一的社区工作管理平台。
5、适当提高社工待遇
根据《市政府批转市民政局等部门<关于统一社区专职工作者工资补贴待遇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政发[]159号)“从起,全市专职社工工资补贴待遇要严格与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挂钩,并于每年的7月1日进行调整”要求。按照市统计局公布的市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5444元(比年增加5310元),月平均约为3787元。我区专职社工工资平均水平与此还有一定差距,建议适时进行调整。同时建议对连续多年考核优秀的社工和担任社区主要负责人一定年限且工作表现突出的社工,区出台配套政策进一步提高其工资福利待遇,以激励社工长期扎根社区。条件成熟时可以尝试从优秀社区专职社工中考录公务员和选任街道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岗位。注重推选优秀社工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让广大社工感到工作有奔头、事业有前途、成长有空间。
第2篇 2023终社区党组织书记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一年来,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作为党建第一责任人,我认真贯彻落实党工委党建工作目标要求,紧紧把握自身在社区党建工作中牵好头负总责,当表率的具体职责定位。按照“抓党建、强基础、聚合力、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为契机,团结带领社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推进社区各项事业向良好势态发展。下面,我就履行祥伦社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述职如下:
一、落实责任,齐心协力抓党建
社区党委认真围绕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办事处党委决议、决策和重大部署。根据党建工作总体安排,结合社区实际,作为基层抓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着重抓党建工作并落到实处,做到重要情况亲自掌握,重点工作亲自落实,不断健全党建工作例会,民主生活会,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干部履职承诺制等系列制度。在职党员干部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把党建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班子成员身上,切实做到事事有人抓,人人有责任,件件有着落,形成齐心协力抓党建的浓厚氛围,凝心聚力促和谐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基础,健全机制创党建
一是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思路,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以学习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完善和落实社区党委集中学习制度。利用社区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激励老党员讲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党课,邀请林管局老干部办的文艺宣传队进社区,带领社区党员到便民热线“12349”参观并座谈等形式,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开阔视野,增强科学发展能力。
2、深入实施“双培双带”活动。通过调查摸底,共有20名党员分布在社区非公制企业中。同时,在摸底和交流过程中,发现了好多优秀企业负责人和优秀青年骨干都想加入____,其中有2名已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被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考察、培养,发挥他们懂经营,有技术的特长,推动社区经济事业发展。
3、结合实际,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在职党员开展“连心桥”结对帮困大学生活动。对老党员、贫困党员、身患严重疾病、长期卧床不起的党员进行了摸底调查,在“七一、春节”,我们社区党委对8名特困党员进行节日慰问,为他们送去节日问候和节日礼物。社区党委对5名身患疾病和行动不便的党员开展了定期或不定期走访慰问,对他们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我们都会尽可能的满足。组织社区党员到林管局老干部参观学习,不断提高他们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针对林管局家属楼环境及拆迁问题,召开了有关党员座谈会,及时了解民意,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促进党群关系的和谐。
二是为了加强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班子队伍。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配优配强,把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广大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社区班子队伍中来,接受群众和上级组织部门的监督和考核,做到制度健全,形成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和规范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完成了社区非公有制企业成立联合党支部的组建工作, 3个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党支部。严格执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制度,坚持实行领导班子民主决策,定期召开班子会议对党内、社区内的大事、要事进行民主协商,增强决策的公开化、科学化、合理化。以廉洁从政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保证党组织风正源清。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通过观看反腐__警示教育片,做到警钟长鸣,自觉维护社区干部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同时,社区党委将廉政建设切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社区党委坚持在新华市场办理小额贷款问题上,不走形式,不走过场,严把审批手续,按审批制度予以办理。对后备干部教育管理,开展培训、工作交流、工作汇报,提高后备干部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为了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今年对社区党员、流入党员、流出党员、非公有制企业党员进行了信息摸底调查,2023年以来通过党组织认真考察、教育和培养,有1名发展对象现正在预备考察阶段,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对流入流出流动党员登记造册,定期联系,确保不脱离党组织。深入开展一年一度的评议党员工作,通过评议,相互学习,不断促进和提高党员自身素质,永葆党的先进性。
三、共驻共建,提升载体促党建
社区党委本着整合资源、共驻共建的原则,抓好活动场所建设,与社区共建单位林管局老干部办协商,完善活动场所的管理和使用,发挥活动场所的作用,为抓好“三级联创”,“五好五带头”活动奠定基础。社区党委与林管局老干部办党支部在“三八”“七一”“元旦”“春节”都会联手组织开展群喜闻乐见的文艺汇演,及书法、绘画、门球、乒乓球比赛。同时扎实开展社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活动,坚持以用为本,学用结合,加强日常管理,提高收视率,增强收视效果,制订好收看计划。
四、创先争优,突出实效推党建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努力探索推进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工作的新经验、新做法,按照创新发展理念,强化发展措施,把社区物业服务部与社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结合起来,在林业4号楼化粪池塌陷及林业新5号楼外墙脱落的问题上,我们积极协调市房产局、区物管办的领导,多次与林管局事务管理处沟通协调,市房产局免费计算了评估报告,林管局机关事务管理处负责申请房屋维修基金,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稳定社区物业服务大局,为做好社区物业服务工作提供了保障,为推动祺我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年来,在抓基层党建工作方面,我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也清醒的认识到与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和兄弟单位相比,仍然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一定的差距:班子成员和支部成员的政治核心作用有待加强;社区干部业务水平和政策水平有待提高;社区委硬件设施有待于投入。今后我一定提高抓基层党建的认识,团结党工委班子成员及联系全社区党员群众,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提高为民办事能力和水平,为努力开创我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尽职尽责。
第3篇 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区委常委(扩大)会议关于贯彻省委卢展工书记在我区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要求,区政协联合组织部、民政局等12个区直相关单位成立调研课题组,从3月13日开始,深入民政局和兴门、宝泰、莲新等8个社区居委会开展社区建设专题调研,对社区的办公设施、人员配备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调查。本文基于此次调研结果,对我区社区工作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现状
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我区从xx年在中城街道开始先行试点,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社区建设卓有成效。截止目前,全区建成45个社区居委会,其中属纯居型社区33个,村改居型社区12个。一批单位和个人荣获上级各类表彰,区社区志愿者协会、东城街道社兴社区居委会分别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社区志愿者协会先进单位”和“万家社区图书援建活动‘学习型社区’先进单位”,中城街道被评为“省社区建设示范街道”、东城北龙社区居委会被评为“省社区建设示范社区”、东城松涛、南城兴晖等10个社区被评为“龙岩市社区建设示范社区”。两位同志分别荣获“全国先进社区工作者”称号和“全国优秀社区志愿者”称号,一位同志荣获“省先进社区工作者”称号。目前,中城街道正积极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和南城街道溪南社区居委会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称号。
二、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打牢社区建设基础
区委、区政府始终把社区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区委常委会、区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多次召开会议,研究社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深入街道、社区,调研解决社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导社区建设工作。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贯彻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的意见》、《新罗区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及办公室工作职责和制度》等文件;成立了由区委分管副书记任组长、各有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各街道也成立了由一把手挂帅的抓社区建设协调委员会,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推进的领导管理机制。各社区还吸纳了驻区单位领导加入社区建设工作小组,共商社区建设发展大计;建立了社区建设考评机制,把社区建设工作列入相关部门、街道目标考核管理,建立了严格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全区上下形成了区委、区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居民广泛参与的推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和运行机制。
2、认真组织,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针对原有居民区规模小、设置不合理、资源分割等问题,本着有利于服务管理、有利于资源配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能的原则,对原居委会进行了重组调整,建立了新的社区居委会,逐步建立了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层”,社区成员代表会议为“决策层”,社区居委会为“执行层”的新型社区组织体系。通过公开招聘、民主选举,一大批年纪轻、有文化、懂管理、有奉献精神的社区工作者充实到社区组织。目前,全区社区书记、主任的平均年龄47.97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达到81.01%,呈现出年轻化、知识化的趋势。
3、加强管理,提高社区干部整体素质
一是完善社区各项制度。在各社区建立健全了社区议事、社区主任、副主任职责、居务公开,居民代表会议等制度,加大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力度,广泛开展居务公开,总结推广凤凰社区、北龙社区民主评议制度,全区社区居委会干部民主评议合格率达到96%。二是做好社区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多种内容和业务知识的培训,每年均对社区主干进行一次培训,从理论和能力上提高社区干部的整体素质,增强社区居委会的整体效能。三是提高社区干部待遇。从xx年2月起,我区将社区主干的工资提高到700元,一般委员每人每月享受财政性生活补贴提高到500元,大大调动了社区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四是积极组建社区兼职志愿者队伍。按照“自愿、规范、长期”的原则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目前基本形成了以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老党员志愿者等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在服务项目上,初步形成了社区教育、社区精神文明宣传、社区维权等“十大服务项目”和科普培训、居校共建、创卫宣传等服务内容。现全区共有社区志愿者组织62支,专职人数495人,兼职人数10239人,注册志愿者620人,占社区总人口的5%。
4、多方投入,加大社区居委会硬件建设
积极采取“五个一部分”的筹资办法完善社区工作条件:即市财政、市社区办解决一部分,区财政解决一部分,街道财政解决一部分,辖区单位赞助一部分,社区投入一部分。多年来,区、街道两级财政都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据不完全统计,从市、区财政、街道、社区自筹及其他渠道共投入社区建设经费1000多万元,用于改善社区办公用房、建设社区活动场所、完善社区服务设施等。各社区居委会也采用购置、调整、更换、改建等形式,使社区用房和服务用房的面貌得到改善。目前,全区45个社区用房平均面积达到240平方米,达到省示范社区标准用房100平方米以上有33个,占73%。社区居委会的服务站、警务室、文化阅览室、社区活动室等样样俱全,社区的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
5、强化服务,推进社区建设不断发展
一是加快区、街道、社区三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至目前,我区已成立了各级社区服务中心(站)47个,各类服务设施6413个(不完全统计),其中社区服务中心(站)区级1个、街道级4个,社区级42个;青少年教育站61个,托幼机构166个,托老机构8个,餐饮服务网点1164个,商业零售网点2294个,维修服务网点472个,咨询服务站75个,其它服务设施24个。同时抓好社区就业和再就业劳动保障服务,积极建设一批社区劳动保障平台。截止xx年度,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登记造册的下岗失业人员共有4963人,为城区下岗、离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机会4070人;二是推进社区医疗卫生建设。目前已有26个社区居委会合建了1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并投入使用。社区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落实“三为主”方针,建立了“街道-居委会计生专干-计生小组长”等三级计生服务网络;三是扶持社区文化。各社区都十分重视文体活动队伍建设,积极组建诸如夕阳红文艺宣传、腰鼓、棋牌、舞蹈等队伍。一些社区已经培养出一批专业表演队伍,他们自编、自导、自演节目,常年活跃在社区里。各社区还充分利用板报、标语、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强对社区成员的思想政治、科学文化、法制宣传教育,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东城街道开展“温馨社区”,南城街道开展“学习型社区”,中城街道开展“诚信社区”,西城街道开展“文化社区”等;四是推进社区平安建设。充分依靠社区基层组织,建立专兼职结合的社区治安队伍综合治理网络。规范社区警务室建设,各社区实现了“一区一警”,设立了“社区警务室”。大力推进平安社区建设,努力消除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使居民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目前全区成立的社区义务巡逻队达30支。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组织管理体制问题
一是社区组织领导体制不完善。按照《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试行)》的规定,社区建设实行的是以街道管理为主的组织领导体制。目前社区建设中办公场所规划实施、建设资金筹措、辖区企事业单位共建等问题,仅仅依靠街道和社区的力量是难以奏效的。
二是共建共享机制难实行。目前,社区辖区内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医院、学校的服务及设施和闲置资源共建共享,听任所在单位领导意愿,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约束机制,难以全面做到共建共享。公安、计生、劳动等网络资源自成一体,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劳动。
三是社区组织管理职能行政化。社区组织管理一直实行的是居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党支部“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机构设置,履行的是偏重管理的“准行政机关”工作模式和以完成街道布置任务为主的“被动式”工作方式。除居委会以外,其它社会团体和中介性社会组织不仅数量有限,发育不足,而且缺乏专业性和自主性,没有形成社区特色。社区居委会除了《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日常工作外,还要承担街道、政府机关单位或部门交办的各种名目繁多的行政性任务。居委会实际上成为一级准行政组织,使得其根本无法履行法律赋予的自治功能。诸如向居民收取城镇义务兵优待金,涉及面广,征收难度大,大多数社区居委会仅完成任务的三份之一。居委会普遍反映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2、办公场所保障问题
目前,还有12个社区居委会办公场所达不到省定社区办公用房标准,其中6个无办公场所,6个办公场所面积达不到省定社区办公用房标准。
一是社区办公活动用房没有同步规划建设。城建规划部门编制城市规划时,对新开发的小区没有预留社区居委会办公、活动场所建设用地,造成“无地”建设问题突出,如南城莲东小区和西陂龙岩大道、龙腾路沿线新开发的小区等。
二是相关文件内容不明确。市规划局《关于规范城市社区服务用房规划审批管理的通知》(龙政规〔xx〕147号)文件规定,从xx年开始,各开发小区按5万平方米以下的预留3%,5万平方米以上的预留2%作为社区服务用房,但由于该文件没有明确执行主体,这些要求都未能得到落实,部分新开发小区预留的社区服务用房包括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相当一部分小区把社区办公服务用房简单地用物业服务机构用房替代,居委会办公场所被排除在外,造成社区居委会“无址办公”的问题普遍存在。如南城街道清泉社区居委会(所辖恒宝豪庭小区)、中城街道北关社区居委会(所辖阳光翠庭小区)等6个社区办公场所面积达不到省定社区办公活动用房标准。
三是社区办公用房审批手续难办。全区12个达不到省定社区办公用房标准的社区居委会,其中6个社区居委会有现成的土地可供新建办公活动场所,却无法取得城市规划和用地审批手续。如:东城街道永兴社区居委会,在龙岩第二医院附近铁路边有一块160平方米的空闲安置地,可兴建居委会办公用房,但规划部门至今未审批同意。东城街道东宝社区居委会在老火车站附近有一块2亩地可建设居委会办公用房,规划部门已经批准,但用地指标至今无法办理;西城街道莲新社区有一块尚未开发的空地,规划部门也划出了社区居委会办公地址蓝线图,并办理了选址意见书,但在用地审批时无法办理红线图;中城街道北关居委会新建办公用房仅办理审批手续就用了30多万元,因无后续资金,只好搁置停建。
3、经费保障问题
一是社区办公用房建设资金严重短缺。xx年以来,市、区、街道和社区建设中虽已投入1000多万元,但年均投入仅130多万元,供需矛盾相当突出。按目前的规定,新建一个社区办公活动场所,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分别需交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60元、人防易地建设费28元,所占的建筑成本比例大。目前全区纯居型的社区居委会达33个,占73%。这些居委会居财收入匮乏,仅依靠市财政对一个新建社区居委会办公场所补助10万元,根本没有能力解决办公场所建设问题。
二是社区干部财政性生活补贴偏低。根据《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试行)》规定: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待遇,其主任、副主任的财政性生活补贴原则上不低于区(市、县)当年最低工资标准的150%;专职委员不低于区(市、县)当年最低工资标准的130%”,按xx年最新调整的新罗区最低工资570元/月标准计算,我区社区居委会成员享受财政性生活补贴社区主干应为855元/月;一般委员741元/月。但目前社区居委会主干每人每月享受财政性生活补贴为700元;一般委员每人每月享受财政性生活补贴为500元。与《纲要》要求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社区办公经费不足问题。根据《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试行)》要求,各职能部门要求社区居委会协助办理本部门业务的,要求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这些要求不能得到完全落实,增加了社区工作,也就加大了社区办公经费压力。目前,我区各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经费,主要是按照省财政厅的规定每年下拨补助5000人以上的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经费1万元,5000人以下的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经费8000元。这样的标准远远无法满足我区33个纯居型的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经费要求。
四、建议
1、建立健全社区建设组织管理体制
一是创新组织领导体制。组织领导体制是从根本上保障社区建设的领导和管理的最重要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领导,明确市、区两级组织部门和民政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配合,街道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直接管理、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领导组织体制和工作体制。针对社区用房建设、文化、环境、治安、卫生等等分属于政府各个职能部门,民政部门牵头的职能不能落实的现状,建议设立市和区两级社区建设管理局一类的政府机构,统一行使社区建设规划、建设、管理、检查、指导、协调职能,对社区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推进。
二是建立健全共建共享机制。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驻区单位参与城市社区建设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驻区单位自觉遵守、积极参与、热情支持所在社区的社区建设管理,主要包括驻区单位的文化、体育、科研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实行无偿或低偿服务;积极参与社区换届选举,参加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配合社区做好计划生育、治安管理工作,支持社区的公益事业建设,参加社区组织的志愿者队伍和志愿者活动。社区辖区内各级党政机关、驻军、大中小学校、厂矿企业、社会团体及社会各界人士要积极支持所在地社区的工作,参加所在地社区的活动,要主动与社区开展对口帮扶活动,帮助解决社区工作中的各种实际困难。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参与,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驻区各单位要将闲置资源无偿或低价提供给社区作为办公、服务和活动场所,要将单位的服务及活动设施无偿向社区居民开放,实现资源共享、事务共办、文明共建。打破公安、计生、劳动等部门分别建立信息网络体制,建议建立市、区各部门共享网络信息平台,减少和避免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
三是先行先试,完善社区功能。按照省、市的部署,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活动,在城区每个街道抓好1-2个社区试点,拓展社区建设内容,提高和谐社区建设水平。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社区工作准入制度的意见》。任何级别的部门、单位,凡拟将其组织机构、社区挂牌、考核评比、办班培训、专项调查、报刊征订等事项以及社区职能以外工作进社区的,应持上级有关文件和具体实施意见,向所在区社区办提出书面申请,报区委、区政府批准后,按“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委托给社区。未按要求申报审批的,社区有权拒绝或不执行。理顺市、区、街道、社区之间的关系,增强区和街道在管理区域性公益事业、公共事务以及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统筹协调能力。社区居委会是群众自治组织,政府职能部门不能把社区居委会当成自己的“下属单位”,层层向下压任务,坚决杜绝社区行政化。建议落实区委已经制定的政策,城市义务兵优待金由区财政统筹,减轻社区工作压力。
2、切实保障社区办公活动场所
一是社区办公活动用房同步规划建设。根据《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及福建省委办公厅《关于推进海峡西岸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建议市政府牵头组织市规划、土地、民政以及新罗区政府部门,按照社区人口规模、城市功能区划以及“布点合理、选址适当、设置集中”的要求,尽快编制出台龙岩中心城市社区办公用房规划建设的政策性意见,力争居住区的规划与社区居委会设置规划同步进行,确保居委会办公用房有地选址,有地建设,尽快解决“无址办公”以及面积达不到省定标准的居委会办公用房问题。同时提前规划预留即将新成立的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地块(近期急需新建华莲、龙腾、东肖开发区等14个社区居委会,详见表三)。按照“五个一”(即一个社区服务中心、一个卫生服务站、一个警务室、一个文化阅览室、一个体育健身场所)以及预留一定的停车场标准来规划建设,独立建设,占地面积不少于1亩,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以上。
二是明确责任,建立社区办公用房保障机制。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帮助协调规划、土地、建设、房管、民政等部门,严格执行国家民政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民发〔xx〕275号)以及《福建省城市建设纲要》、福建省委办公厅《关于推进海峡西岸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加强对土地竞拍、小区规划、工程建设、商品房预(销)售、竣工验收备案及权属*等环节的协调控制,确保社区办公活动用房规划建设、配套到位。
三是简化社区办公活动场所用地手续,减免费用。社区办公活动场所本身是城市公共设施,服务于市民,现再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和人防易地建设费等费用,本身就是加重当地社区居委会的负担。因此建议市规划、土地等部门简化社区居委会办公场所建设各项审批手续,并且减免相关审批费用。
3、增加投入,确保社区各项经费
一是建立社区建设发展基金,保障建设社区办公用房和社区服务。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应将社区建设与经济发展、农业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以重视和支持,建议每年从市、区财政预算中各安排300万元,建立社区建设发展基金,制定具体的社区办公用房建设、社区服务等费用支出规定,从根本上保障新建、改扩建社区办公用房,以及社区社会服务费用。与此同时,要认真落实省委《关于推进海峡西岸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和配置。对零星开发住宅区,开发商可按建设面积2-5%的标准折算缴纳社区配套用房经费,专项用于建设或购买社区配套用房”规定,建议市政府明确对新开发的住宅区,开发商按建设面积的5%的标准折算,向新罗区政府缴纳社区配套用房经费,专项用于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建设。
二是兑现并提高社区干部财政性生活补贴。根据《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试行)》规定,参照xx年最新调整的新罗区最低工资月标准,今年尽早兑现省要求的社区干部财政性生活补贴社区主干应为855元/月、一般委员741元/月。明年逐步提高,以调动社区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确保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实行社区事务准入制,如确需社区居委会承担或配合的工作事项,由区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把关,通过街道办事处统一安排,并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对于超出《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职责范围,而必须由居委会协助的工作,要按照有偿服务的原则,由相关部门解决相应的经费或人员,做到有人办事,有钱办事。
四是建议适当提高纯居型的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经费补助标准。
第4篇 xxxx年度社区党组织书记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一年来,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作为党建第一责任人,我认真贯彻落实党工委党建工作目标要求,紧紧把握自身在社区党建工作中牵好头负总责,当表率的具体职责定位。按照“抓党建、强基础、聚合力、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为契机,团结带领社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推进社区各项事业向良好势态发展。下面,我就履行祥伦社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述职如下: 一、落实责任,齐心协力抓党建 社区党委认真围绕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办事处党委决议、决策和重大部署。根据党建工作总体安排,结合社区实际,作为基层抓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着重抓党建工作并落到实处,做到重要情况亲自掌握,重点工作亲自落实,不断健全党建工作例会,民主生活会,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干部履职承诺制等系列制度。在职党员干部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把党建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班子成员身上,切实做到事事有人抓,人人有责任,件件有着落,形成齐心协力抓党建的浓厚氛围,凝心聚力促和谐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基础,健全机制创党建 一是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思路,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以学习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完善和落实社区党委集中学习制度。利用社区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激励老党员讲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党课,邀请林管局老干部办的文艺宣传队进社区,带领社区党员到便民热线“12349”参观并座谈等形式,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开阔视野,增强科学发展能力。 2、深入实施“双培双带”活动。通过调查摸底,共有20名党员分布在社区非公制企业中。同时,在摸底和交流过程中,发现了好多优秀企业负责人和优秀青年骨干都想加入____,其中有2名已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被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考察、培养,发挥他们懂经营,有技术的特长,推动社区经济事业发展。 3、结合实际,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在职党员开展“连心桥”结对帮困大学生活动。对老党员、贫困党员、身患严重疾病、长期卧床不起的党员进行了摸底调查,在“七一、春节”,我们社区党委对8名特困党员进行节日慰问,为他们送去节日问候和节日礼物。社区党委对5名身患疾病和行动不便的党员开展了定期或不定期走访慰问,对他们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我们都会尽可能的满足。组织社区党员到林管局老干部参观学习,不断提高他们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针对林管局家属楼环境及拆迁问题,召开了有关党员座谈会,及时了解民意,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促进党群关系的和谐。 二是为了加强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班子队伍。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配优配强,把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广大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社区班子队伍中来,接受群众和上级组织部门的监督和考核,做到制度健全,形成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和规范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完成了社区非公有制企业成立联合党支部的组建工作, 3个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党支部。严格执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制度,坚持实行领导班子民主决策,定期召开班子会议对党内、社区内的大事、要事进行民主协商,增强决策的公开化、科学化、合理化。以廉洁从政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保证党组织风正源清。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通过观看反腐__警示教育片,做到警钟长鸣,自觉维护社区干部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同时,社区党委将廉政建设切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社区党委坚持在新华市场办理小额贷款问题上,不走形式,不走过场,严把审批手续,按审批制度予以办理。对后备干部教育管理,开展培训、工作交流、工作汇报,提高后备干部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为了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今年对社区党员、流入党员、流出党员、非公有制企业党员进行了信息摸底调查,xx年以来通过党组织认真考察、教育和培养,有1名发展对象现正在预备考察阶段,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对流入流出流动党员登记造册,定期联系,确保不脱离党组织。深入开展一年一度的评议党员工作,通过评议,相互学习,不断促进和提高党员自身素质,永葆党的先进性。 三、共驻共建,提升载体促党建 社区党委本着整合资源、共驻共建的原则,抓好活动场所建设,与社区共建单位林管局老干部办协商,完善活动场所的管理和使用,发挥活动场所的作用,为抓好“三级联创”,“五好五带头”活动奠定基础。社区党委与林管局老干部办党支部在“三八”“七一”“元旦”“春节”都会联手组织开展群喜闻乐见的文艺汇演,及书法、绘画、门球、乒乓球比赛。同时扎实开展社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活动,坚持以用为本,学用结合,加强日常管理,提高收视率,增强收视效果,制订好收看计划。 四、创先争优,突出实效推党建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努力探索推进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工作的新经验、新做法,按照创新发展理念,强化发展措施,把社区物业服务部与社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结合起来,在林业4号楼化粪池塌陷及林业新5号楼外墙脱落的问题上,我们积极协调市房产局、区物管办的领导,多次与林管局事务管理处沟通协调,市房产局免费计算了评估报告,林管局机关事务管理处负责申请房屋维修基金,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稳定社区物业服务大局,为做好社区物业服务工作提供了保障,为推动祺我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年来,在抓基层党建工作方面,我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也清醒的认识到与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和兄弟单位相比,仍然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一定的差距:班子成员和支部成员的政治核心作用有待加强;社区干部业务水平和政策水平有待提高;社区委硬件设施有待于投入。今后我一定提高抓基层党建的认识,团结党工委班子成员及联系全社区党员群众,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提高为民办事能力和水平,为努力开创我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尽职尽责。
第5篇 2023年社区书记基层组织建设述职报告
今年是___决定为基层组织建设年,是深化创先争优的重要举措。根据中央、省、市认真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总体要求,按照县委、镇党委关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及工作安排会议精神,社区及时召开各种会议,认真宣传、动员、贯彻落实,并开展活动。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增强了社区党员队伍的活力,增强了社区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社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建“五个好”为目标,紧紧围绕“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十八大”主题。创新机制、与时俱进 ,现将社区支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汇报如下:
一、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
1.加强领导、组织学习,建全制度,开展多形式的学习方式,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专题学和以会代学的方式,认真组织学习,基层组织建设年总体要求部署、文件精神,基层组织建设创先争优的实施意见,和基层组织“三分类、三升级”文件精神要求、及党的有关知识、法律法规,党风廉政建设有关内容活动,加强了对社区支部基层组织的政治思想建设,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牢记党的宗旨,发扬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积极创先争优,发挥共产党的先锋模范作用,永保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和以《党章》____党性、党风、党纪和有关的廉政法规的学习活动,正确树立权力观和利益观,正确对待人生观、价值观和金钱观,认真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3.制度建设,组织发展,坚持学习制度,社区两委每月定期学习不少于二次,支部党员活动每年不少于四次,培养发展党员,在年龄文化结构上有了一定的改善,2023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五名,支部上党课2次,考察发展对象两名,一季度一次的党务、居务以及其它事项的公开制度,外出党员与支部联系制度,互通信息,社区两委干部坚持座班办理事务制度,方便群众,重大节假日轮流值班,办公及阵地环境卫生,轮流值班负责制度。
4、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和各项工作纪律,坚决执行“四议两开”,严格“一事一议”和“两员两会”的办事原则,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积极稳妥地办好社区内的公益事业。决策的事项和办理后的结果,在社区党务公开栏上公开。
积极发挥各自不同的岗位作用落实支部党员一帮一的帮带活动,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社区义务监督员,党员志愿者等。塑造社区的身边典型,营造学习先进、创先进、争当先进良好风气,不断强化党的意识,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党员队伍生机活力提升,一是社区党员志愿者开展城乡环境整治活动8次。二是支部组织党员活动2次,参观保民生态养殖、七洞沟观光游、人饮工程、三是社区支部庆“七一”茶话会活动在知青会所举行,内容丰富多彩。
3、转变工作作风,扎实推进社区服务工作:社区工作千头万绪,说到底,就是要服务于民,造福于民。开展创先争优以来,社区党支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坚持与时俱进,以创新的精神、务实的态度,积极探索服务群众的新方法、新途径和新机制,凝聚民心,赢得信任。组织开展活动,1.监督协调安置房周边的关系,做好入住管理方案、争取国庆节前后搬迁入住,2.组织社区居民出资新修下水道100米,3.社区城网升级工程顺利进行、社区群众很满意。
4、发挥社区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在抗洪救灾中彰显创先争优,党员干部群众共击洪灾:7月22日上午6时,由于连续强降雨,水位暴涨,大汛当前,团结协作是夺取抗洪救灾全面胜利的根本保证。在镇党委、政府黄书记、张镇长等领导现场指导下,社区支部临危不乱,周密部署,科学调度,社区干部3天 2夜没合眼,哪里有险情就到哪里去。社区支部及班子成员始终站在抗洪
5、认真接待群众信访,重视信访工作,认真及时调解处理民间各类纠纷,化解矛盾,维护本社区的政治稳定,社会安全,促进社会和谐。
二、增活力、求实效、提升战斗力
1、坚持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职活动明确了党员的各自目标责任一线的最前沿,在各安全隐患点上一直坚守。洪水退后社区干部仍然坚守岗位,对社区灾情进行详细核查摸底,并积极动员群众开展生活自救,恢复经营。由于救灾工作安排的细致,采取重灾人员一是投靠亲戚、二是受灾部分居民暂时住在敬老院、三是动员住进旅店。救灾工作安排措施得当,灾民基本生活有保障,及时向189户受灾居民发放捐赠物资,社区支部多次到住地看望受灾居民,并带去了社区党员捐赠的白糖、面条、毛巾等慰问品,受灾群众的情绪平稳,社区社会治安稳定。
三、创新活动载体,强化工作措施,迎十八大
1、进一步完善社区阵地建设:营造优良的服务环境,进行合理规化、配备电脑等设备实现了现代化办公,完善软件资料,社区党务、居务公开栏,及时公开社区事务,不断增强了社区工作透明度和活力。
2、我社区扎实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有不足和差距,社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党建工作活动载体需要进一步创新,创新活动载体,强化工作措施,一是抓好活动阵地的升级改造、特别是社区办公阵地的建设、活动场所的建设,对上争取建设功能齐全的社区支部阵地;二是社区支部带头搞好队伍建设,强化社区阵地的作用,确保支部工作的高运行,为社党员群众的示范体,切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各项工作任务。
第6篇 民政部赴德国社区建设培训团考察报告模板
根据国家外国专家局的安排,应德国瓦尔道夫市政府的邀请,以民政部人教司濮洁同志为团长,由民政部、部分社区建设实验区及重庆、长沙两所学院领导、专家、学者组成的赴德国社区发展培训考察团一行17人,于2001年9月1日至25日对德国社区发展情况进行了为期25天的培训学习考察,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培训考察的目的
1、了解德国社区发展的情况。
2、实地观摩考察他们的成果。
培训考察团在德国期间,先后拜会了法兰克福社会福利局青年社会福利部,黑森州社会福利协会,黑森州体育联合会、联邦政府林姆伯格民事局、德国民事救助管理协会、德国联邦社会福利联合会、劳动者撒玛丽亚协会、慕尼黑自然保护协会、巴伐利亚州劳工、福利法规及家庭与妇女部、德国联邦家庭、退休者、妇女、青少年部等行业管理部门和政府机构,先后参观了摩菲德市的新建社区、威斯巴登市养老院、德国民事救助中心、慕尼黑自然保护与环境绿化协会、联邦民事服务局及属下的社区康复中心等机构。
德国方面还按照我们的培训计划,安排了社会福利政策与法规、德国的体育俱乐部与全民健身运动、德国的兵役制度与社会福利体制、民事保护与事故预防、志愿者与劳动保护、德国的家庭问题与家庭政策、劳工问题、非政府组织在社区层面的作用等讲座。
这次培训考察活动,德国方面给予了我们热情周到的安排,使这次培训考察得以顺利进行,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达到了增进相互了解的目的。
二、德国社区发展简况和基本经验
这次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国和我们的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地方政府的设置及职能情况也不同,但是,德国从俾斯麦首相开始实行了对外开放,特别是二战以后实行改革发展的目标,确实对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德国经过改革把国家建设成为经济实力比较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原因固然很多,但从社区发展和地方政府功能与体制上去考察,也有不可低估的因素,德国政府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对完善我国政府功能,推进社区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基层社区社会管理体制,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一)明确各级管理权限,把地方政府建设成为有活力的一级政权
德国是一个典型的联邦制国家,它的政府体系由联邦州和地方(市、镇)三级政府组成,各州、市高度自治,联邦与州之间没有上下级隶属关系,但联邦高于州的地位,州与地方的关系是地方自治较高的单一制,德国民众对政府的理解是:有权征税的官方组织。巴伐利亚劳工局的介绍比较清楚:在政府管理权限上实行分权制,宪法逐项列举了联邦的权力,没有列举的由各州行使,地方政府根据州议会的特许行使权力,这样,各个层次政府之间的职责明确,在规定的范围内,地方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并有比较完善的确保地方自治的法律体系,我们考察的法兰克福、柏林、慕尼黑等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些都与他们政府能够有效发挥其职能作用直接相关。尽管如此,德国还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据法兰克富福利协会介绍,针对法兰克福是全德国第四大城市,又是州政府所在地,是一个多元化社区的特点,提出了政府的工作重点是应知道社区内的人员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怎样使政府少管一些,多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和市场的作用?经过论证,确定了降低市场部分的税率、繁荣商业、增加服务和工作岗位等,明确政府由管理型政府改为向经营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政府购买服务,如:黑森州威斯巴登养老院,是劳动者社会福利协会主办的,建立这个养老院,私人投资了90%的资金,政府投入了10%的资金,投资者建好房就把它租给了这个养老院。政府发给老人养老福利金,老人就到这样的养老院交钱(养老金),由养老院向这样的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养老院方面只计成本,不赢利,所收费用只够养老院的开支,政府对这样的社会福利事业免税。在黑森州向这样的福利院有500多个,老人都是用政府发放的养老金到这些机构养老,这实际上就是政府购买服务。
(二)不断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基层管理体制
德国的地方政府体制从实际出发,各地千差万别。地方政府也就是市、镇之间相互独立、自治的结构,市、镇都是州的分治区,镇虽然处于某个市的区域内,但并不意味着它在行政上从属于某个市。因此,地方政府之间,只有执行事务范围的不同。在行政区划上,市与市之间、镇与镇之间,以及市、镇之间大小相差悬殊,除三个直辖市和州一级,一般说来地方政府的组织形式,由州议会以法律规定,但有的具体问题也由各地方政府通过选民投票,根据本地情况来决定。
(三)把能让社会办的事情尽可能让社会去办
管理最少的政府是的政府,这是德国部分专业人士的看法,这种观点未免偏颇,但他的基本精神是对的。德国各级政府除了少量的行政部门外,存在着各种门类的非政府组织、社团组织、非营利性机构等,它的职能比较单一,主要是为市民的需要提供生活,工作、文化等多方面的服务,这些组织起到了沟通政府与社会不同利益团体的联系和拾遗补缺的作用。同时,德国还是一个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化较健全的国家,在各级政府拿出资金发展公共福利事业的同时,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私有经济发达的特点,采取各种办法,从民间筹集大量资金,利用私有经济、社会团体、非营利机构、志愿者服务等,与政府结成伙伴关系,共同办好社会福利事业。如:慕尼黑自然保护协会这样一个机构,它就是政府放手让他们从事绿化和自然保护这样一项工作,而这个机构又充分利用了政府的政策和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的资助,把这样一项本该由政府承办的事情办得有声有色,既减轻了政府的压力,又调动了这些非营利机构的积极性,还使得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矛盾通过这样的“缓冲带”逐步予以化解。
(四)增加民主决策的透明度
德国为了鼓励民众参与社会事务,采取了一些公开形式,一是议会会议公开,会议场所设有专门的民众席,允许旁听,也可组织参观联邦议会;二是通过电视、报纸等公开政府及其官员的情况;三是政府办公公开,上网即可查询有关政府运作的情况;四是重大事务预先告知民众,并举行听证会,让民众发表意见等,尊重民意。同时,通过各种社区组织,反映情况,开展社会工作。
(五)地方财政有较大的自主权、税收体系完善
德国地方政府的财政开支和举办公益事业经费来源由税收保证,任何人都交税,买东西也都交税。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各有一套独立的税务机构、税种分开。这为政府提供足额的社会公益事业经费和福利资金起到了保障作用。同时社会强制保险为社会积累了强大的资源,每一个人都有了必备的资金保障,并有2000多个法律来保障社会保障资金的正常运行。
三、德国社区发展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德国社区发展的经验为我们现阶段的社区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党和政府的强有力组织和推动在社区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个推动力,抓好当前的社区建设。
2、社区内各单位、机构、团体的协作力有利于社区资源的充分开发,也有利于社区凝聚力的形成。
3、社区内部组织的统合力关系着社区建设工作是否按照社区的发展方向有序的运作。
4、社区居民的拉动力关系着社区建设的成败。
5、居民社区意识、参与意识的培养是社区建设初期的关键,也是社区建设过程中一项长期的任务。
6、社区内中介组织的培养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
7、社区工作队伍,特别是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培养是关键。
第7篇 关于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调查报告
加强社区建设,是首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按照庆林同志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具体指导下,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对城市社区建设工作进行了调研。先后与八个城区的领导同志交换了意见,同十几个街道和居委会进行了座谈,实地考察了一些社区服务中心、卫生医疗站、居民图书馆,听取了市民政、公安、财政、文化、卫生、市政、园林、规划等部门的意见,分析研究了上海、南京、武汉、沈阳等地社区建设的经验,向清华、北大、人大和市社科院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咨询,并研究了国外的社区理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报告。
一、社区建设的现状
当前,首都城市正处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整个城市的组织结构和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从政府层面来看,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发展,各级政府转变职能、转变工作方式,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逐步把应当由企业和社会承担的职能剥离出来,大量的服务性、技术性工作向社会聚集。从企事业单位层面看,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企事业单位逐步成为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和独立的法人实体,原来承担的大量社会职能逐步剥离出来,职工开始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从社会组织层面看,城市的外来人口急剧增加,社会组织发展迅速,社会结构愈趋复杂,居民对生活方式多样化、个性化的追求和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越来越高。长期以来实行的以单位管理体制为主要特征的高度集中统一的社会管理方式难以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新形势。
为了加快首都城市现代化进程,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途径和办法,不断加大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从1986年开始,提出发展社区服务事业的第三,缺乏自主,监督不力。一是尽管社区普遍建立了居民代表会议制度,但缺乏规范。代表会议能够决定什么问题,决定的问题由谁落实等都不明确。二是居民对政府部门的工作,特别是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管理不到位、服务质量差等问题的意见和要求,难以得到解决。三是社区工作缺乏自主权。往往是
上级要求做的居民没有需求,居民要求做的上级又不支持。由于政府部门对社区统得过死,管得过细,致使一些社区缺乏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的能力。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说,是城市基层基础工作体制、机制还不能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从而严重影响了城市基层基础工作的加强,制约了首都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步伐的新形势下,解决存在的问题,实现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区建设,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三、推进社区建设的基本思路
社区建设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新事业。推进社区建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城市组织结构、第一,明确社区的定位。社区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基础层面和重要依托,是“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的社会基础与服务对象。推进社区建设,就是要理清城市管理体制中社区层面的管理体制,通过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区组织体系、适应城市管理现代化要求的社区管理体系、适应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要求的社区服务体系,构筑党和政府在城市工作的新平台,形成与区、街体制相配套的社区管理体制和治理模式。就是要抓住区、街、社区三
个不同的环节,使政府工作层面与社会基础层面既各司其职、各显其能,又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从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确保城市运转实现良性循环。要通过社区这个平台的建设,进一步理顺各种关系,务实城市管理的基层基础工作。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解决城市管理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通过社区建设,更有效地发挥居民依法自治的作用,推动基层管理体制由行政化向法制保障下的社区自治转变,巩固党和政府在城市工作中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通过社区建设,更广泛地动员社会力量,合理配置和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城市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群众的需求;通过社区建设,实现城市基础层面运行有序、充满活力,促进首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为早日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第二,合理划定社区范围。按照中央23号文件精神,社区界定为调整后的居委会辖区。在前一段的试点中,有的区采取了合并居委会的办法,有的区采取了在原居委会基础上建社区的办法,也有的区采取了不并居委会,通过建立联席会的形式解决居委会内资源不足的问题。我们认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是否需要调整居委会的规模,既要考虑到历史的因素,也要充分照顾到当前的实际情况,总的看,一要便于管理和服务。便于整合社区资源,便于居民自治;二要考虑到地域性和居民的认同感;三要注意尊重居民委员会和群众的意愿。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居民认同感为纽带,涵盖居民和驻区单位的新型社区。由于各区的情况不同,一个区内各街道、居委会的情况也不相同,科学合理地确定社区,只能从实际出发,不能搞“一刀切”。新的建成区规模可以适当大些,老城区受条件所限规模可以小些,特殊的地区也可以划定在原有居委会的范围之内,全市不必强求一致,各区也不必强求一致。在前一阶段,各区县在探索划定社区范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几种模式,如朝阳区是在合并原居委会辖区的基础上重新确定社区,西城区则基本把社区范围限定在原居委会辖区。这些做法都是基本符合这些区实际的,应给予充分尊重。
第三,加快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社区范围确定后,要加快社区组织体系建设,在社区内建立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各类社会组织充分发育的新型社区组织结构,形成在党领导和政府指导下的、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组织民主自治功能的、
广大居民自愿参与的社区组织体系。一是要扩大党组织的工作覆面。要通过建立健全社区党的组织,把社区内流动党员、各种新经济组织中的党员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发动社区单位和居民参加社区建设,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更好地落实在基层。二是构建社区自治组织,特别是建立社区代表会议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在不违反《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基础上,按照民主自治的原则,把社区内的居民、单位组织起来,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加强社区居民、驻区单位之间的协商协调,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调动起来,共同建设、发展社区。三是逐步健全社区的治保组织、服务组织、志愿者队伍,使社区的各项工作都有人管、有人干。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和动员工作,引导社区居民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意识。踊跃参与公益性、福利性、群众性活动,开展各种自助、互助的社区志愿服务,推动社区建设健康发展。
第四,创建新的社区体制和运行机制。社区建设不是对原有居委会体制的简单修补,而是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上对城市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改革。因此,必须对传统体制进行改革。一是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各级政府都要积极推进权力下放、重心下移,促进管理职能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行政指令向具体指导、下派任务向积极扶植的转变,把主要精力放到搞好公共服务上来,更好地强化基层、方便群众。街道办事处要切实负起对社区建设的规划、指导、组织、协调的职能。积极创造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居民积极参与的社区建设新局面。二是积极培育和健全社区民主自治机制。要在社区内推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通过制定“社区章程”和“公民公约”等行之有效的方式,确定社区成员在社区中的主人翁地位,拓宽居民参与管理、民主监督的渠道。要引入“下评上”、“民评官”的形式,建立健全社区民主监督机制。三是引入市场机制发展社区各项事业。要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百姓受益的思路发展社区事业。要研究制定政策,改变单纯靠政府推动各项事业的老办法,调动多元投资主体的积极性,运用多种形式发展社区事业。鼓励有实力、有信誉的大中型企业参与社区事业,鼓励发展居民自办的股份合作制服务企业,鼓励下岗职工兴办个体私营企业。要积极探索服务设施共建、社区资源共享的路子,引导社区成员单位把已有的服务性设施向社会开放,由开放发展到与
社会联办,再过渡到以社会兴办为主,逐步形成社区服务业资源共享、加快发展的良性机制。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把过去经营不太景气的小旅店,经过改造,引入民营经济经营,开展养老服务,效果很好。各街道这样的卡拉0k厅、小饭馆很多,都可以改造成社区服务的资源。
第五,突出社区建设的工作重点。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尽管社区建设工作任务很多,但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是要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秩序,有一个方便快捷的服务体系,有一个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有一个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区建设应结合群众的这些愿望和要求,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突破:
一是全力维护社区的安全稳定。要在构建新的体制上下功夫,重点是搞好专群结合,开展群防群治。要建立健全以公安部门负责、政府专业管理与社区二是要大力发展社区服务。重点是完善服务设施,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满足社区成员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要拓宽投入渠道,建立和完善市、区(县)、街、居四级社区服务设施和信息网络,规范整合服务机构和服务网点。要继续重点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失业人员的就业服务、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投资入股、合作经营等形式,拓展社区服务,在社区内形成社会福利服务、社区互助服务与市场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多类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区服务网络,逐步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孤有所抚、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
三是要发展社区卫生。建立和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组织,抓好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
第8篇 农村社区建设对策调研报告
农村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不仅体现出凝聚性与组合性,同时更加具有包容性。构建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可以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待遇,使各项公共服务惠及生活在社区内所有的居民,同时还能够增强社区居民对共同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有利于新时期农村治理体制的创建。由于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困难与阻力,我们就必须在实践中突破一些陈规旧俗的束缚,进行制度创新,提升思路,拓展思维,从而将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符合农民利益的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
一、创新农村基层组织体制。现在,农村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村级组织管理体制已经不再适应新型乡村治理模式的要求,特别是在宏观环境已经发生变化时,农村的微观管理和组织体制本身还很不适应。因此,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各种类型社区组织发展的基础上,重构运行效率更高、管理成本更低的新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社区真正成为承接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承担起促进农村政治、民主、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打破现有的治理体制,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组建农村社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社区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可由各方面的代表组成,在社区管理委员会内设立一些具体的服务组织,如互助救助组、环境卫生服务组、民间纠纷调解组、文体活动组、公益事业服务组、志愿者服务队等等。可以推选出一批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充分发挥他们德高望重、阅历丰富、办法建议多、村民易接受的优势,让他们来担任社区管理委员会的主要成员,从而由他们来带动和服务群众,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或者也可以采用与城市社区一样的做法进行试点,把一些经过专门培训、有社会工作者资格证书,并且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选聘到农村社区,专门从事农村的社区建设工作。当然,我们还可以学习借鉴韩国的经验,对那些选聘到农村的社区工作者进行专门的培训,并将他们挂职到一些试验区实践一段时间,再聘用到需要的农村社区去工作。他们的福利报酬也要像城市社区工作者一样,由政府财政购买服务,且不得低于当地的人均收入水平。这样就解决了工作载体和人才难题。选择在一定的区域内对乡镇职能转变进行改革试点。撤销乡镇,改建为中心社区,统一管理农村的公共服务事务,从而真正实现乡镇在功能上、职责上的转变,使其从行政管理为主转变为公共服务为主。
二、重视服务区域的规划配置。在沿海一带的农村,村庄很小,单一行政村的户籍人口相对都比较少。村落太小,就会与社区公共服务的配置产生矛盾。因为对于公共服务而言,有些内容需要具有规模效应,才能很好地运作,如一个社区卫生站设立起来,没有人来看病,久而久之也就运行不下去;再如社区工作者的配备,需要政府购买服务,村多社区多,工作人员势必就多,政府支出就要增加,财政就难以承受。诸如这方面的矛盾还有很多,如何来解决呢?笔者认为,对农村社区的配置要进行重新规划,以现有的村落为基础,根据情况进行规划配置,特别是在一些已经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先进行试点。如我市的东阳在xx年就已经对许多行政村进行了合并,从原先的500多个村合并为现在的300多个村,这些村在某些方面已经融合,但在有些方面却难以融合,特别是经济方面要实现融合还存在着高难度。但实际上这些合并后的村,就可以规划配置为农村社区,而合并前的村仍以村委会建制。这样在规划中可以做到既分又合,像磐安县深泽的4个村一样,原来的建制村负责组织经济方面的事务,而其他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责则由合并后的社区来行使。当然,在一些暂不合并又不符合条件的行政村仍可保持现状,待条件成熟后再设立户籍人口在xx户左右的社区。
三、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除了市场化服务项目和居民自愿、自助服务外,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构成主要有五大体系:一是公共福利服务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开展低收入家庭奔小康工程,发展慈善事业,做好扶贫帮困、助残扶孤工作,开展农村避灾、减灾、救灾,深化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为老年人、妇女、青少年、弱势群体、优抚对象等提供政策服务,让公共福利事业项目真正惠及每一个社区居民。二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设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计生服务站,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价廉、优质、综合的基本卫生服务,如提供免费体检服务,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及慢性病的治疗、护理和伤残康复,生殖健康服务,加强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卫生健康管理等。三是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建立村民学校、图书(电子)阅览室、活动场所、文娱活动组织等,经常开展具有本地特色、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改善乡风民风,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四是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进农村信息化工程,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作用,开展科技培训、科普教育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活动,开展现代公民素质教育,组织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培育高素质、技能型农村创业带头人和致富领头人。五是公共安全服务体系。建立社区警务室,健全社区治安防范体系,发挥群防群治机制作用,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小事不出社区,矛盾化解在当地,确保农村社区公共秩序的和谐稳定。
四、健全农村基层民主自治机制。从社区重建与发展的角度看,乡村社区发展的目标主要在人,在于人的精神层面的满意度、归属感、凝聚力。由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现代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个体”成为社会生产生活最基本的执行单位,农村社区价值共同体就不能建立在以血缘宗族关系为基础的传统伦理价值观上,而应建立在更加理性的利益观上,这是现化文明的价值基础。村民自治是村庄内部自治,十分容易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干扰影响而滑向“族居而治”,而社区自治是以体现共同利益的业缘、地缘为基础的,是社会利益集团在利益博弈过程中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自治。在政治上要求以社区自治取代村民自治,这不仅是因为社区自治是更加开放和扩大了的区域化的自治,也是因为社区自治能更好地彰显现代民主政治的精神。具体来说,就是要重视坚持以人为本,构建乡村社区民主自治机制。一是要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塑造人文精神,即要通过开办“新村学校”等形式,从乡村社会的思想观念体系、价值意义系统、伦理道德系统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积极创造健康的乡村人文环境,通过农村社区文化和教育的建设,培育农民的民主意识,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增进交往,提高素质,以此为农村社区发展、提高人文精神环境,注入持续性的精神文化动力;二是要通过制度创新,即农村社区自治组织设计,以社区社会的管理和服务为职能取向,并参照城市社区组织建设、发展的经验和模式进行相应变革,在新农村建设中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和保障村民大会对于本村建设项目的选定与组织实施享有决策权,引导农民自治习惯的养成,从而推进农村社区民主自治的步伐,保证农村社区服务走专业化、福利化的道路,实现社区自治的价值回归。
第9篇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社区矫正是我国刑罚制度的重大改革,《刑法修正案》(八)从立法上全面肯定了社区矫正的刑罚性质,确立了社区矫正的法律地位。社区矫正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根据发展形势,建立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体系具有重要现实作用。
一、社区矫正工作现状
(一)司法所人员严重不足。截至目前,我县共有社区矫正工作者80人,每所平均2.5人。截至2023年2月底,全县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031人,累计解除矫正455人,正在接受社区矫正的人员576人。目前,大部分乡镇正在接受矫正的社区矫正人员多达20人以上,城关镇、坟台镇、洪山镇的社区矫正人员多达30人以上。全县社区矫正人员与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平均比例是7.2:1。部分司法所社区矫正人员与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平均比例超过15:1。司法所工作人员除承担社区矫正工作外,还要承担人民调解、法制宣传、法律援助、安置帮教、依法治理、参与信访综治维稳等工作,大部分司法所人员还要参与乡镇中心工作。基层司法行政队伍现状不能满足社区矫正工作需求,工作难到位、容易出问题。
(二)社区参与度不高。社区矫正的社区参与性,决定了社区矫正需要社会力量的介入。如果没有社区参与,单纯由刑罚执行机关执行,这样的非监禁刑就不属于社区矫正,或者说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区矫正。广大农村,社区承载功能不强,志愿者资源和志愿服务意识缺乏。目前,全县社会志愿者621人,主要由社区(村、组)干部担任。社区(村、组)干部干部作为最基层干部,承担着多方面工作任务。由于未形成社区矫正志愿者的培育引导、奖励激励机制,缺少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精神鼓励和物质待遇引导,实践中帮扶教育持续性不强,作用发挥有限。
(三)经费保障严重不足。我县是人口大县,社区矫正人员越来越多,工作任务重、压力越来越大。目前,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者业务培训、社区矫正志愿者培训、定位社区矫正手机的使用、社区矫正人员的日常监管、审前调查评估、档案卷宗以及执法、办公设施等,都需要大量经费支出。按照市委市政府(阜办发202210号)文件精神,县财政应按每名社区矫正每年1000元的工作经费予以保障,但从现实来看,财政保障力度还远不能达到标准。
二、专职社工队伍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作用
(一)缓解矫正力量不足。各社区矫正中队、司法所是执行社区矫正工作的主体和平台。但在工作实践中普遍存在人员不足,力量薄弱,工作拓展难等问题。现有条件下,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为基层司法所配备专职社工,协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可有效缓解司法所矫正力量不足的问题。
(二)适合社区矫正工作特点。遵循社会规律、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整合社会资源、组织社会力量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教育改造是社区矫正与监狱矫正的重要区别。探索社区矫正工作机构与其他社会力量的结合,吸引专职社工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可以弥补专业人才和专门知识的不足。社区矫正人员基本上分散在各村(居、社区)和乡镇。本地专职社工熟悉社情民意、了解风俗习惯,开展矫正工作能得到社区矫正人员家庭、亲友支持帮助,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动员社会志愿者参与,共同做好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和帮困扶助,这些都符合社区矫正的特点和要求。
(三)提升社区矫正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专职社工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良好的法律、教育、心理等专业的学习背景,法律意识高、规范意识强。他们作为社会工作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专门从事社区矫正辅助工作,可以发挥其专业优势,有利于司法所更好地把握社区矫正工作特点和工作规律,提升社区矫正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
三、专职社工队伍建设的设想
(一)专职社工的主要任务。社区矫正专职社工是指具备一定条件专门从事社区矫正事务的全日制专业人员,属编外聘用制人员,按照聘用制人员管理。社区矫正专职社工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司法所接收社区矫正人员,办理衔接手续;协助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基础性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制定矫正个案工作计划,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参加社区服务,进行形势政策教育、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犯罪心理矫正等;协助有关部门和单位,为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完成司法所交办的与社区矫正有关的工作任务。
(二)专职社工应具备的条件。(1)拥护党的领导;(2)遵守法律,品行端正,没有违法犯罪记录;(3)热爱社区矫正工作,工作责任心强;(4)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优先录取;(5)具有一定的文字写作能力,熟练操作和使用计算机;(6)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应控制40岁以下。
另外,社区矫正是刑法执行活动,工作的对象是社区矫正对象,属于高危人群的范畴。特别是在基层农村一线工作的社工,常常要独挡一面,监管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女性社工的比例不宜过多。
(三)专职社工的配备比例。目前,我县司法所工作人员平均管理社区矫正人员18名。考虑到我县的经济条件以及社区矫正人员不断增多的现实,建议每20名社区矫正人员配备1名社会工作者,可有效缓解司法行政干警不足与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的矛盾。
(四)提高专职社工福利待遇。社区矫正试点中,聘用的专职社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偏低,导致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高素质的专职社工留不住。为保证专职社工队伍建设稳定健康发展,专职社工的工资不仅应列入同级财政预算,还应建立动态增长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提高专职社工工资福利待遇,以吸引更多社会专业人才,充实壮大专职社工队伍。
第10篇 社区建设学习考察报告范例
2月18日至22日,在县委组织部的组织带领下,由组织部、民政局分管党建、社区政权建设的领导,城关镇党委书记,各社区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共计10人组成的学习考察团赴xx、西安、天水、甘州等地对社区建设及虚拟养老院建设工作进行了考察学习,考察期间共计观摩街道、社区、虚拟养老院等示范点7个,方法上采取现场看、听取介绍、座谈交流、操作体验等方式进行。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各地的经验与做法
考察团观摩的点在全省或全国处于较高水平,一些特色工作和先进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对我县今后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具有一定的启迪和指导作用。概括地讲,各观摩点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特点:
一是强化理论指导,在工作理念上突出超前性。思路决定出路,观念改变方式。通过考察,各观摩点普遍给人的印象是理念上高人一筹,措施上高人一招,行动上快人一步,善于把工作与新形势下居民群众的所思所需、所想所盼结合起来,勇于把解决居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与加大投入、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乐于把改善服务方式与现代网络技术的创新应用结合起来,紧跟时代工作要求,创新工作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使各项工作符合了居民群众的需要,适应了形势发展的需要,保证了工作运行有先进理念的指导,服务方式有先进技术的支撑,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顺民意、利民众、出实效。xx市城关区针对人口老龄化突出的问题,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提出的建立“虚拟养老院”的工作理念,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为区域内老人较好地解决了居家养老问题。这种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的建设构想给老年人养老问题开辟了一种新模式,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带动性。xx市七里河区结合近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在街道、社区探索实施了“民情流水线”工程,把服务居民群众作为街道、社区的重要职责,从民情反映、民事办理、结果反馈等方面系统地规范了工作程序,并依托软件公司,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数字社区”集成管理系统和“网格化”视频监控系统,真正把民情、民意作为一项工程去完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深入贯彻了科学发展观,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
二是强化阵地基础,在设施设备上突出先进性。把现代技术应用到服务工作中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进服务方式的有效手段。特别是把现代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工作服务方式相结合,对方便居民群众办事、增强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社会,不仅生产技术需要创新,管理服务技术更需要创新,只把现代技术的一些成果积极的应用到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当中,才能有效推动社会高效运行,促进社会文明和谐。xx市七里河区率先在西湖街道自主开发“三维数字社区”集成管理系统、服务呼叫系统、“一事一评交互式评价系统”和“网格化”视频监控系统,并组织工作人员及时对系统信息进行更新维护,形成了自主开发、逐年升级、自行维护、高效运行的良好工作格局,在社区数字化管理工作中走在了全省前列,这一数字化管理系统也在省内有条件的部分县区得到了推广应用;同时自主投资近200万元在辖区内重点地段架设了视频监控系统,工作人员全天候监控,高清的画面、自行调节的镜头、画面的灵活切换,既达到了“一人监控,全面了解”的工作效果,又有效震慑了各类犯罪行为的发生。城关区在虚拟养老院建设上自主开发了一套呼叫系统,服务热线统一为965885,通过这一服务热线,可实现服务对象与服务人员的有效对接,使老年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生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真正通过技术开发使虚拟养老院的职能得到了发挥。
三是强化自身优势,在工作特色上突出时代性。所观摩的街道、社区在开展工作中都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一些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作,真正形成了一街一特色、一区一亮点的工作格局。西安市新城区西光社区开展的以“学在家庭、美在家庭、乐在家庭、俭在家庭、安在家庭、和在家庭”为内容的“六在家庭”创建活动,优化了家庭这个社会细胞,提高了社区的文明程度。xx西湖街道西街社区根据社区空巢老人多的实际,开办了“夕阳乐”餐桌,每天为空巢老人配送午餐、晚餐,解决了空巢老人做饭没力量、用餐不方便的问题。甘州区小寺庙社区结合社区实际开展了“党心连民心”系列活动,与辖区单位实施了“五联共建”工程,举办了才艺展示、厨艺比赛等特色活动。xx西湖街道实施的“民情流水线”工程、成立的“民情通”呼叫服务中心、开展的“一元钱爱心党费”、针对未成年人教育实施的“四点半”工程等工作,更是结合了区域内人口多、情况复杂的实际,开展的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得到了中央及省委的充分肯定,特别是实施的“民情流水线”工程的经验与做法在中央创先争优活动简报上进行了刊登,中组部组织二局调研组撰写的文章《xx市“民情流水线”工程调查》在《党建研究》上进行了刊载。
四是强化制度建设,在工作运行上突出政策性。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联合的工作格局,是深化社区建设的根本途径。从观摩的几个点看,他们在工作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够把各方面资源进行整合,积极争取上级党委、政府对工作的支持,集中资源、精力打造具有指导性、带动性和示范性的工程,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和无效利用。xx市城关区在打造虚拟养老院时,将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先进的养老服务理念进行有效对接,把网络民生、网络创业、在线公共服务三大工程和数字家庭普及计划结合起来,通过政府搭建的网络通信平台将全社会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信息汇集起来并传递给具备专业化服务能力的加盟企业,由企业派出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居家养老服务,服务项目部分为免费服务,部分为低于市场价格20%的优惠服务,服务所产生的费用由政府通过发放服务补贴的形式发给服务对象,也就是服务费用由政府埋单,这种政策扶持为虚拟养老院建设、运行奠定了基础。西湖街道在打造“民情流水线”工程的过程中,更是在人员力量、经费上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并形成了相应的经费投入运行机制,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
五是强化工作监督,在为民服务上突出时效性。为民服务的实效,主要靠监督机制去落实。没有监督的工作,没有监督的服务必然流于形式,落不到实处。七里河区在实施“民情流水线”工程中,建立了个体监督、社会监督、网上监督、专门监督、评议监督等五种监督形式,较好地落实了各项服务措施,目前,该街道已为200名老人安装了“呼叫服务专线”。同时建立了“两代表一委员”民情接待日,建立了交互式评价系统,切实改善了工作作风,转变了服务方式,提高了服务实效。xx市城关区在筹建虚拟养老院过程中,设立了接待中心,在服务流程上增加了用户服务评价、服务质量监督人员对服务进行回访考核两个环节,有效落实了各项服务措施,使老年人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服务。由于服务到位、成效明显,这一养老模式得到了广大老年人的认可,目前,全院已有入院老人近5万人,直接提供服务的老人有1.5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优抚对象有420多人,为老人提供的服务有八大类170多项。
二、几点启示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深化社区建设,强化社会管理已成为目前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从xx市、西安市、天水市、甘州区社区建设、社会管理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成效中,有以下四点启示值得思考。
一是从解放思想中确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是深化社区建设的“导航仪”。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一定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思路作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确立规范的工作方式和服务体系,才能保证工作的连续性、长效性。xx市西湖街道确定的“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在群众‘最急’上见真情,在群众‘最怨’上改作风,在群众‘最需’上办实事”的“四最”服务理念,城关区提出的建立“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的理念,都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为打开工作局面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城关镇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提出了党员“积分制”管理、组建党群爱心援助站、成立爱心党员小组、举办“邻居节”、开展“三认五结对”活动等一些思路措施,较好地发挥了党员、在职干部在社区服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解决了城区一些孤、老、病、残、贫困家庭等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推动了文明和谐社区建设。但是也还存在资金短缺、建设起点不高、眼界不够开阔的问题,特别是在加大投入,大量引进高科技手段服务居民群众方面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谋划思考。
二是在制度建设上确立联动共建的工作机制是深化社区建设的“支撑伞”。基层街道、社区的工作如果离开各单位的支持,得不到社会各界的帮助,很难打开工作局面。只有学会“借鸡下蛋”、“借力发展”、“借势推动”,树立“大社区”工作思路,才能促进资源整合,拓宽服务领域。一方面要通过上级党委、政府建立强有力的辖区单位参与共驻共建情况的考核评价机制,坚持每年建成一批共建项目,切实为居民群众办一些实事好事,真正使居民群众得实惠;另一方面社区要作为中介机构把各服务企业、服务单位与服务对象连接起来,找准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有利于于各方发展的工作结合点,形成互利互惠、相互促动的工作机制,着力破解社会管理服务中的难题。甘州区小寺庙社区开展的“五联共建”活动,有效整合了辖区单位资源,取得了一定成效;西湖街道在实施“民情流水线”工程中积极动员辖区单位、“两代表一委员”参与,确保了“民情”、“民事”落到实处;xx市城关区建起的“虚拟养老院”,更是整合各方力量,保证了服务措施到位,服务效果明显。我县在开展共驻共建工作的过程中,建立了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实行了县委常委包挂社区制度,组织开展了“六联六共”活动,对在职党员实行了“一表两书一卡”管理,根据社区实际设立了社区共建日,一些做法既得到了各辖区单位的支持,也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共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辖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还处于较为松散的状态,没有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xx市、天水市的一些做法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三是在贴近实际中开展具有优势的特色工作是深化社区建设的“助推器”。一个区域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不同、人文地理差异、民俗民风的影响,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开展社区工作要切实贴近工作实际,根据社区的不同特点,充分发挥具有的优势资源,着力打造富有特色的工作亮点,在工作的突破口上下功夫,达到以点带面、重点突破、亮点示范的目的。要根据社区实际,按照“一区一特色”的要求,对每个社区的工作进行规划设计,形成具有不同工作理念、不同工作思路、不同活动载体、不同工作平台的社区工作特色,着力推动社区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是在打造亮点工程上开辟资源整合的有效路径是深化社区建设的“动力源”。城市社区开展工作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政治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信息优势,如果把这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形成资源共享、信息共用、服务共搞的良好工作格局,打造出一些亮点工程,对于提高社区建设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xx市七里河区在打造“数字社区”时,就有效整合了城管、综治、环卫、计划生育等多部门的资金资源,并由区政府统一调度,打造基层服务平台,并随时对信息进行更新,保证了信息资源的准确完整、高效利用。目前我县在把政府事务延伸到社区时,没有同时把各单位的信息资源、优惠政策整合到社区,而是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各行其事,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不能充分发挥社会管理的作用,同时各个系统信息有差异、数据有出入、信息采集不完整,给社区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因此,应该由县上相关部门牵头,整合配置好各类信息资源、设施资源,使社区、辖区单位能够相互利用、共享平台,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三、对我县社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通过考察学习,并在认真分析我县社区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考察团就今后加强我县社区建设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是以整合资源为重点,在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上下功夫。要结合我县实际,由县上牵头,对目前我县已实施或正在实施的城建、公安、计生等部门的数字系统资源进行整合,在社区建立终端服务平台,相互连接,共同服务,建成节约高效的互动机制,提升城市社区建设水平。
二是以建立操作性较强的共驻共建工作运行机制为重点,在形成工作合力上下功夫。结合近年来共驻共建工作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突出问题,重新讨论制定进一步加强社区共驻共建工作的意见,重点在共建平台建设、共建工作考核、共建工作制度建设三个方面下功夫,着力提高共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尤其要针对居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相关单位负责人定期下访收集办理居民意见建议,建立符合实际的如“城市管理联席会”、“民生保障联席会”等一些“专业性”联席会,整合力量解决好居民反映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
三是以实施“民情流水线”工程为关键,在优化社区服务上下功夫。认真借鉴学习xx市七里河区实施“民情流水线”工程的做法,在强化“五条渠道搜集和受理民情,五种方式解决和办理民事,五项措施公示和反馈结果,五个途径落实和强化监督”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不断创新载体,重点在设立民情服务电话、开办“爱心餐桌”、组建民情联络员、规范党群爱心援助站运行、筹建空巢老人爱心服务站等方面做文章,努力把“民情流水线”工程打造成一项惠民工程。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首先在人民东路、新建东村两个社区进行试点,力争在6月中旬以前建成规范运行的示范点,取得经验后,在其他社区推广。同时以县民政局筹建虚拟养老院为契机,加大协调配合力度,积极开展符合居民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在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与民政、人社等部门配合,在人民西社区筹建老年人“爱心餐桌”,切实解决好老年人做饭难的问题。
四是以打造文化品牌为目标,在促进社区文化和谐上下功夫。开展好文化活动既是丰富居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是提升社区形象的需要。xx市、甘州区在创建文明和谐社区的过程中坚持把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作为一项工程去抓,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县社区近年来在社区文化上下了一定功夫,开展了一些富有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举办的社区文化节、才艺展示赛、服装展示赛、厨艺赛等活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今后要进一步挖掘社区在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方面的个性特色,把知识性、教育性、娱乐性等诸多文化因素融为一体,拓展社区文化的内涵,举办形式多样、富有特色、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带动大众文化广泛普及。
五是以学习创新为手段,在形成亮点工作上下功夫。要在认真总结各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吸收、创新,形成我县社区建设特色的典型做法和亮点工作,切实达到学习提高的目的。特别是一些已经开展的如党员“积分制”管理、“三认五结对”活动、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百家宴”活动等工作,要认真进行总结提炼,形成系统的工作思路和运行程序,保证各项工作出成效、出经验、出亮点。
第11篇 2023社区建设工作报告
1.2022社区建设工作报告
20xx年**社区“两委会”按照市区镇关于平安社区创建的总要求,加强推进平安建设工作,在辖区范围内广泛提升“两率一度”知晓率,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社会治安环境。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推进平安建设深入开展。
为了将社区平安建设工作切实落到实处,社区专门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赵军杰为组长,居委会主任孟庆华、副主任王文祥为副组长的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经过领导小组精心策划和统一部署,社区在平安创建工作中首先明确工作重点,落实责任,健全和完善社区平安建设长效机制,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全力提升“两率一度”。
充分社区利用宣传栏、悬挂横幅,制作宣传板牌、发放宣传资料、召开居民楼组长会议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支持平安建设工作,提升“两率一度”知晓率,号召辖区居民积极参与平安创建,共同创造和谐环境。
三、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利益。
社区充分发挥调解委员会作用,依照“及时排查、各负其责、工作在前、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切实有效工作机制,认真做好群众来访工作,及时解决问题,及时化解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20xx年共受理各类纠纷3起,调解成功3起。涉及家庭问题、邻里纠纷、困难帮扶等。社区在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时,高度重视,积极处理,耐心细致的做了大量的调解工作,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配合派出所民警解决,确保将不和谐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产生更严重的后果。20xx年社区未发生居民群体上访事件。
四、完善工作机制,形成群防群治,确保社区稳定。
社区在开展平安创建工作过程中,完善人防技防物防网络,20xx年借助宝石机械公司创建全国安全社区这一契机,在公司矿服的大力支持下,将社区的监控探头全部更换为高清探头,并与公司机房(东风路**社区)联网,对社区安全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平安建设中作开展以来,社区成立的治安联防队和治安志愿者巡逻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坚持24小时在社区东中西三个小区不间断巡逻,检查安全隐患,认真填写巡逻记录,发现隐患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隐患排除。同时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员的管理工作,对流动人口进行登记,在人口信息网为他们建档。通过社区民警加强对矫正人员的教育,社区和居民楼组长签订平安建设协议书、社区和居乐物业公司签订消防安全协议书,明确双方责任,形成合力,齐抓共管。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妥善处理各类应急预案。社区物防、技防、人防、消防一应俱全,小区治安案件得到有效控制,居民安全感大大提升。每逢节假日,社区组织安全大检查,对自查的安全隐患,认真梳理,及时整改。节假日,张贴安全通告,提醒居民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并做好值班工作,处理好应急事件,确保居民安全。
在新的一年里,社区将会继续做好平安创建工作,在20xx年工作的基础上,弥补不足,改进措施,为辖区居民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2.2022社区建设工作报告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街道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市和谐社区建设指导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按照区、街两级的要求,围绕《标准》,立足居民,突出亮点,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社区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取得一定成效。
一、完善机制,促进居民自治水平的提高
民主自治是解决社区难题、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创建和谐达标社区工作的着力点。为此今年以来,我街道各社区以社区自治为基石,不断创新自治内容,提高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有效地促进了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提升。在推进民主自治过程中,我们普遍建起了“一个核心、三层自治体系”的运行机制,即社区党组织是领导核心、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是决策层、社区居委会是执行层、社区社会工作站是服务层。在三层自治体系内,各社区不断探索以社区网站、居民论坛、居务公开栏、居民议事厅等社区自治模式,确立了“三元管理、四项制度,规范社区民主自治程序”的工作思路,即从扩大民主参与,畅通民声渠道入手,实行“决策、执行、监督”的三元管理体制,并辅之以“议事、听证、公示、民情反馈”四项制度,使社区逐步形成了一种决策、执行和监督的规范程序,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二、强化社区管理,构建和谐、优美的社区环境
今年,我街道各社区在规模调整的基础上,逐步构筑了社区管理体系。一是探索社区党建新的组织形式,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二是积极推进社区居民自治的管理队伍,提升居民自治的成效;三是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包括老年人组织、社区志愿者组织、残疾人组织等在内的社区民间组织。各社区都设立了社区警务站(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文化活动站、星光老年之家、社区学校和社区活动广场等;四是社区各项工作以公开的形式及时发布在社区网站、社区月刊、社区宣传橱窗等,接受居民监督;五是建立健全社区共建组织和制度,与驻区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促使其支持社区党建和社建工作,实现了关系协调,实事共办的局面。
为迎接**市的文明城区创建活动,各社区都开展了以“爱护环境,美化家园”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清理楼栋卫生死角和违章搭建、美化社区人居环境,有效地促进了社区创建市级人居环境的活动不断深入。今年五月开始,各社区与驻区单位联系,按照创建要求逐项对照整改,并请环保局的专家领导亲临社区进行查看,再根据专家领导的意见和要求进行完善和整改,力求达标。
三、立足居民所需,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为了创建和谐社区,各社区在服务上狠下功夫,建立有“老人服务热线”、“残疾人维权站”、“流动人口公寓管理站”、“军嫂就业帮扶站”等志愿者服务网络;把社区电话和社区网站等窗口地带,逐渐成打造成为了社区居民的“一拨灵”和“全天候”;兴建“爱心帮扶站”、“爱心职介窗”、“爱心康复室”等社区服务平台,广泛开展邻里互助活动。在各个社区启动了“社区服务指南”、“扶助服务”的标准等贯标工作,全面推进社区服务标准的贯标工作,全方位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新年伊始,我们便把关爱老年人的安康,提高老年人的满意度放在今年工作的首位。一是建立独居老人信息库。对辖区内7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进行摸查并建立信息资料库。二是构建独居老人服务网络。组建关爱老人安康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关爱结队”活动,并为这些独居老人发放服务直通线卡片,安装安康通。三是完善困难救助体系。整合社会帮困助老资源,为特困独居老人提供关爱服务,坚持做到“重大节日帮”、“特困对象重点帮”、“突发事件及时帮”等。四是建立应急预案机制,健全和完善独居老人结对管理制度、定期上门察看制度、电话关爱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制度等,确保本辖区独居老人的安康、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xx年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我街道开始实施,经过一年的实践,运行有序。今年,我街道对去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科学的论证,出台了四项措施,重点从四个方面不断完善新农合的实施。经过半年的实践,管理更加规范,农民明显得到实惠,如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
今年开始,我街道就把扶贫作为一项攻坚任务狠抓。半年来,街道各社区一是完成了贫困人群的信息录入,提升救助效率。将贫困人群的个人、家庭、住房、收入、就业、残疾和社保医保等信息准确无误地收集,并录入信息库;二是整合社会资源,推动扶贫实效。与全市首家民营企业拥军协会——石林集团等共建单位联手,通过送慰问、送岗位等实现帮困由“输血型”向“造血型”发展。春节前夕,石林集团拨款1.5万元专项慰问20多户特困家庭,并将一些岗位向这些人群倾斜,使他们从根本上脱贫。另外,各社区做好救助及慈善超市建设,银龙花园社区以慈善超市为依托,在社区内组织多场义卖活动,为困难家庭、困难群众募集资金。在赈灾活动中,各社区更是上下协力,众志成城,共募集资金近54万元,排列全区前茅;三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整体攻坚。落实各项优待政策,完善各类救助制度,重点做好就业、维权、医疗等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努力提高扶贫工作的社会化程度。
为进一步推进社区硬件建设,我们从社区居民需求出发,完成了对金泰社区、四方新村社区等社区办公活动用房的改造,扩容提档。目前,金泰社区办公活动用房达400平方米,四方新村社区办公活动用房达300平方米,其他社区均已经达到。
四、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提升社区文明程度
今年以来,我街道各社区充分利用各种节日活动的契机,探索活动机制,构建文化平台,提升了社区文明。一是以主体性文化的吸引力,夯实社区文化基础。比如,每二年举办的残疾人运动会和不定期的广场文艺,深受广大居民的欢迎。今年3月30日举办的迎奥运残疾人运动会甚至都吸引了外国友人,吸引了包括市聋讯在内的各大小媒体的关注,充分展示了我街道各类工作及各类人群的风采,极大地调动了社区文化的自主意识;二是以先进文化的传播力,提升社区精神文明的水平。艺术团队大多由老人和妇女组成,他们的活动始终贯穿了亲和与进取,促使先进的文化深入人心;三是以归属文化的凝聚力,促进社区的和谐。社区的节目大多来源于生活,融合了邻里的关爱和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使社区文化增加了归属感和凝聚力;四是以美育文化的感召力,促进社区不和谐因素的转化。活动增添了日常生活中居民关心和有争执的话题,并以真善美引导居民自我完善,使得社区整体素质全面提高。
今年3月5日,四方新村社区组织驻区单位、社区居民在社区中心广场举行了“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四方”为主题的活动,为社区居民无偿提供修车补鞋、小家电维修、法律咨询等服务。各社区组织社区居民进行文明行为大讨论,根据日常生活中各种行为列举出文明的和不文明的行为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拟定《社区居民文明公约》。为了迎奥运,戎苑社区和银龙花园社区与金陵晚报联合举办了社区体育运动会,活跃了社区居民的生活。为进一步让社区青少年健康地成长,“六一”期间,各社区都组织了活动,有心理讲座、有娱乐活动、戎苑社区的特色载体“牵手家园”组织少年军校的学员参观了青少年科技中心。
五、加强安全防范,切实保持社区稳定
深入扎实地开展“法制江苏合格区”、无刑事案件社区、*小区和无毒社区等创建工作,召开了辖区创安暨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与驻街单位及12个社区居委会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加强普法教育,开展各项法律宣传活动;做好对各类人群的稳定工作;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建档、找他们谈心、签定了保证书和帮教协议书;对“flg”练习者进行巩固再教育,继续实行帮教活动;注重从源头上化解引发矛盾纠纷的各种因素,加强信访接待工作,将信访和调解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两会期间”每天保持重点人头的联系,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确保社区稳定;加大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对辖区内的出租房和流动人口公寓定期、及时进行走访调查,做好流动人口的登记管理及计生管理等工作;定期进行隐患排查,研究分析和排查矛盾,对影响本地区社会稳定的重大矛盾和突出问题,注意运用心理疏导等多种方法认真化解。
六、立足居民所需,突出文化亮点,实现共驻共建
社区是城市基本构成单元,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推进社区建设是___、国务院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城市工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今年以来,我街道各社区认真按照上级的要求,立足居民所需,突出文化特色,构建和完善了一批具有本社区特色的文化载体,使社区各项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比如,**社区的亲情家园以及辖区内的流动人口公寓“八方客亲情园”,努力做到满足辖区居民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和服务需求,这个经济适用房社区已经初步成了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服务全面、娱乐丰富的新型和谐社区。
七、存在问题
**社区是一个聚散型老小区,大部分居民是城里拆迁而来,大部分房屋已较为陈旧,许多小区道路,公用设施损坏严重。一是涉及市容城 管问题,如小区无物业管理,小区绿化管理出现乱砍伐现象;二是涉及房产管理问题,如原来物业管理现已全部撤离,出现无物业管理、小区脏、乱、差想象;三是涉及治安管理问题,大部分小区无门卫,常有偷盗现象;四是涉及环保问题,如光华燃料公司对白下第二干休所造成粉尘的影响。
八、下步打算
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方面,坚持以社区服务为主题,推动社区建设全面发展。下步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强烈服务意识。
3.2022社区建设工作报告
**社区隶属于**区侯家塘**街道办事处,位于**路以东、**路以西、**路以北、人民路中以南,办公室座落在**路414号**卫视记者站202室。社区总人数有6035人,总户数有2022户,居民楼栋43栋,是一个由**区二片纯居民区和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省歌舞剧院、**省水电总公司、**市建安公司二处、中国光大银行**分行等大小近7个单位组成的联合型社区,是一个人口较多、重点行业多,背街小巷多,集单位和纯居民的联合开放型社区。
一、完善制度,多方协作,形成绿色社区创建合力
高度重视社区的绿色社区创建工作,成立了“创建绿色社区活动领导小组”,为绿色社区创建活动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机构保障。积极参与创建绿色社区工作。成立了一支由辖区居民组成的环保志愿者队伍,随时为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服务。从机构、制度、人员等方面为绿色社区创建提供坚实的保障,并取得了辖区单位、业务上的相关部门及办事处的支持,形成了强大的绿色社区创建合力
二、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社区充分利用固定的宣传阵地及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广泛宣传环保知识,加强居民的环保意识。
一方面,**社区通过定期制作以环保知识为主题的宣传栏,一年四个季度每季度定时更新,订购环保杂志供居民查阅,制作人性化的环保宣传口号、海报放置在社区内的显眼的位置等方式宣传环保观念。另一方面,**社区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宣传环保知识,掀起环保热潮。如以社区论坛的形式探讨解决社区生活中的噪声污染、卫生问题等,在社区居民中引起强烈反响。印发环保宣传册给广大的社区居民,并印制节能环保四哥漫画图片,分发、张贴给居民、饭店、宾馆,在轻松活泼喜闻乐见的氛围中强化了居民和门店环保意识。组织护绿小卫士开展植树爱绿等主题活动,组织红领巾义务植树活动,加强对小朋友的环保教育,深化了对当前节能环保的意识。定期举办环保讲座、家庭野外郊游活动,理论和实际双结合宣传环保教育与培训。以环保纪念日如植树节、地球日、人口日、环境日等为契机举办大型环保集中宣传活动,利用社区广播开展节能环保的宣传普及和告知,在社区营造环保从我做起的氛围。积极推动节能灯今社区活动,现居民以认识到节能灯的便利与实惠,基本家家户户都把原来费电的老旧灯泡换成节能环保的节能灯,在得到了节电的实惠的同时更享受到了政府的补贴。
三、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创建良好人居环境
1、环境治理措施得力。根据建设部门和环保部门的规定,社区内各楼盘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环保设施正常运转,污染物达标排放。居委会积极宣传贯彻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没有废弃、烟尘污染扰民事件。危险废物妥善处理,区内垃圾日产日清,宣传贯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没有噪声污染扰民事件,没有其他污染。
2、环境质量良好,群众满意率较高。经常开展除害防病工作,社区内四害控制在国家标准以下,除害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
3、社区内环境较为优美。辖区内各住宅小区有园林绿化、清洁卫生。处处祥和恬静,环境质量优良,生态良性循环,群众对环境质量较为满意,植物种类丰富,草木结构合理,园景造型优美,自然协调和谐;社区内见缝插绿,绿化覆盖率高,五放养家禽,无乱倒乱扔,无洼地积水,绿树成荫,五乱拆乱建,无乱挂乱贴,招牌(灯箱、宣传栏)规范设置。
四、自身模范带头,节能环保大家请向我看齐
作为社区更要严于律己,积极响应节能环保这一重要举措,因此我们也制定了以下措施:
1、合理使用办公设备:了解使用的设备性能,仔细研究各设备如电脑、照明灯等何时必须使用,何时可以降低负荷使用或者关掉,下班或长时间不用时,应关闭打印机及其服务器的电源,减少能耗,同时将插头拔出。杜绝一些使用率低的办公设备电源从上班开到下班。
2、合理使用空调:上班后开启门窗通风透气,20分钟后方开启空调。下班前20分钟关闭空调,在空调关闭不使用的时候,要关闭电源如把插头拔掉,或者把插电板的电门关上。长时间离开办公室要关闭空调,开启空调时室内不要吸烟,不要敞开门窗。
3、节办公用品,节省办公用纸,根据不同需要,所有文件尽量使用小字号字体。复印打印用双面,边角余料巧利用,复印、打印纸用双面,单面使用后的复印纸,利用空白面影印或裁剪为便条纸或草稿纸。尽量使用再生纸,公文用纸、名片、印刷物等尽可能使用再生纸,以减少环境污染和办公采购费用。减少使用纸杯、矿泉水,工作人员尽量使用自己的水杯,纸杯和矿泉水是给来客准备的。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用手帕擦汗、擦手,可减少卫生纸、面纸的浪费。尽量使用抹布。使用可更换笔芯的原子笔、钢笔替换一次性书写笔。推行电子政务,尽量使用电子邮件代替纸类公文,实行无纸化办公。重复利用公文袋和信封:公文袋和信封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各部门应将可重复使用的公文袋、信封回收再利用。
大家都自觉遵守,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为社区节约了不少的办公经费。确实做到了绿色社区绿色办公的要求。
节能环保是件利国利民、任重而道远的事,我们社区还有很多没有做到位的地方,还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4.2022社区建设工作报告
**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社区建设,特别是今年5月全市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大会之后,我们认真对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和两办《关于印发和谐社区建设有关工作任务分工落实意见的通知》要求,大力进行推动,逐条进行落实,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一、实施新“三项制度”,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
我区在原有社区听证会、评议会、协调会的“三会制度”。20**年重点落实《**区居务公开实施办法》,通过全面实行“居务公开”,进一步推进社区民主监督,进一步密切与居民的联系。同时,在社区充分发挥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的作用,使社区居民限度地参与社区生活,共同建设“和谐社区”。市大会后,在全区全面推行“社工挂牌持证上岗”、“社工走访居民年度全覆盖”和“社区居委会错时上班”新“三项制度”,增强了社工服务居民的意识,提高了社工服务居民的质量,拉近了社区居委会和居民的距离。我们还与**理工大学、**师范大学社工系合作,由学生组成社会工作小组,分别针对老年人、青少年等人群的需求,与各社区居委会协作开展专业化的团体社会工作,从观念上改变了居民对社区居委会工作模式的看法,也拓展了居民参与的渠道。
二、定位于政府“合作伙伴”,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
以“让每位居民都能在社区找到并参加一个自己喜欢的民间组织”为目标,截止20**年11月,全区备案的社区民间组织已达到567家。机关部门、街道和社区居委会与民间组织相互信赖与合作的良好关系正在逐步建立。对于社区民间组织,特别是服务类的社区民间组织,只要其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真正能为群众提供公益性服务,社区居委会都能为它们妥善安排好活动场地,有些更是将场地直接交由民间组织自行管理使用。对起步艰难但有发展潜力和群众反映良好但缺乏资金来源的民间组织,我区都会在经费上给予必要的扶持,采取减免房租、配备设备、现金奖励等方式,为其发展提供“助推剂”,全年用于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经费10万元左右。根据社区民间组织的工作特点,我们还专门安排街道、部门的干部担当“家庭教师”,不定期地上门进行业务指导,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扶持其逐步走上自我发展、良性运行的轨道。
三、建设管理好“社区中心”,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全覆盖
20**年,我们在市河西指挥部和河西规划分局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落实“社区中心”、“基本社区中心”的规划。目前,规划中的7个街道社区中心已有2家投入使用,1家年底交付,2家年内实现开工,按照《**区社区中心建设和管理办法》规定,社区服务中心的面积都在6000平方米以上;11个基本社区中心中有2个由市河西指挥部在建,年底有望交付。总面积达17500平方米的区级社区服务中心已经建成,近期将实现进驻。对于教育、文化、卫生、交通、保障等关系民生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我们也坚持从规划源头抓起,科学布点,高标准、同步或提前建设。目前,一批现代化的学校相继建成投入使用,一批、长、名教师的成功引进,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了**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市的占有份额;区文化馆、图书馆均已创成国家一级馆,并顺利通过国家文化部的复查,南苑、兴隆2个街道文化站先后创成市五文化站,南湖沿河社区、双闸江南村创成市示范点;全区已有各级各类医院10个和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的覆盖率已达到了85%。20**年,区政府每年补贴300万元的两条河西公交环线也已投入使用,大大方便了群众出行。
四、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全面提高社工队伍素质
通过两次规模调整,我区目前的社区规模大多在2400-3000户之间。按照新的统计口径,从社工总数看,已超过每300户配一名的标准。20**年着重深化落实《**区社工管理办法》,就社区工作者从“入口”到“出口”的各个环节做了明确规定,新进社工全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必须通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计算机操作考试和体检,试用合格后,方能正式聘用,今年已成功组织了三次。在对社区工作者的.教育培训方面,我们一直坚持与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联合培训、与机关部门联手培训、专家教授讲理论与一线社区工作者谈实践相结合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实效。对于新聘社工,我们都先送到先进社区实习,使其尽快掌握社区公共服务的基本知识和工作技巧。下一步,结合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的实行,我们还将集中组织社工参加培训考证,逐步提高社工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我区社工工资标准调整方案现正在制定之中,涨幅在40%以上,退养居委会主任生活补贴标准也将参照全市退休职工平均养老金水平作同步调整。
五、推行“社区工作规范化”,提升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截止20**年11月,我区社区居委会办公服务用房总面积19000平方米,平均面积500平方米,基本达到每百户20平方米省颁标准。20**年,按照“缩减办公面积、放大服务空间、拓展服务功能”的指导思想,全区有30个社区居委会实施了规范化建设和改造,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全部提供公益性服务,服务居民、开展活动、为民办事的基本功能不断增强。《意见》出台后,区财政又追加了1000万元专项资金,并明确今后三年每年在社区建设资金盘子之外另安排1000万元资金,以确保“到20**年底前消灭用房在300平方米以下社区”目标的圆满完成。6月份以来,共有9个社区的办公服务用房面积得到了改善,并通过了市有关部门验收。结合我区的实际,为避免新难题的产生,我们坚持新建社区在组建之初就能使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得到一次性落实。今年新组建的5个社区,用房问题有的已经得到解决,其余也都有了解决方案,正在实施之中。
六、加快建设“数字社区”,力争社区信息化领跑全国
截止20**年11月,**社区网关于各社区居委会的信息条目新增超过10000条。通过**社区网,每个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的过程和成果都实现了“阳光展示”。**主流媒体的社区记者已习惯于从**社区网上获取新闻线索,**社区网作为**社区工作宣传主渠道的地位逐步确立。今年,在争取建设部试点和国信办、民政部认可的基础上,我们又启动了“数字社区”建设,计划投入1000万元,用2-3年时间,建成社区综合服务、综合管理和小区智能化三大平台,使**的社区信息化水平在继续领跑全市的基础上达到全国一流水平。综合管理平台正在招标,元月份启动项目。
七、建立“资金预算模型”,加大和谐社区建设投入力度
第12篇 社区班子作风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区区委各委、政府各部门、区级国家机关、各乡(镇、社区)人民团体班子作风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为深入推进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适合我区惩防体系及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奠定坚实基础。**区纪委会同区组织部采取走访、调研、座谈、组织相关部门自查等方式,对全区65家单位和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29条实施意见、“三大纪律九个严禁”及区委九项措施,推进班子作风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收集梳理并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建议。
一、作风建设基本情况
1、抓贯彻,在自身建设上下功夫。建区以来,各单位、各部门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组织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先行区和率先在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以“讲精神、访民情、办实事”活动、“十破十立”大讨论、“抓、转、提强”专题活动、同步小康驻村活动、“找问题、找差距、找目标”大讨论活动等为载体,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省十一次党代会、市九次党代会和区一次党代会精神,注重发挥班子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强化班子建设,增强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为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特别是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来,全区文风、会风、工作作风、奢侈浪费之风等得到极大的转变,各单位各部门班子领导的工作更实了,忙于工作的时间多了,花在民生事务上的财力增加了,文来文往、长篇累牍,赶会忙会,公款接待应酬减少了,极大地解放了领导干部的身心。
2、抓规范,在制度建设上求突破。坚持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区委九项措施的过程中,各单位纷纷从班子议事规则、单位内部管理、干部人事制度、工作制度、财务收支制度、考评考核制度等各项工作制度着手,基本形成了相对较为严密和完备的管理监督制度体系和工作推进机制,既发挥了约束性、强制性和惩戒性作用,又体现了保护性、导向性和激励性的作用,为不断推进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3、抓根本,在学习教育上有新措。加强作风建设根本在于抓好学习教育。在干部教育上除了常抓的党员干部思想理论外,一是警示教育广泛开展。自5月29日区纪委组织200余名干部到沙子哨监狱开展警示教育后,区教育局、财政局、检察院、工商局的警示教育。二是节假日干部党风廉政教育常抓不懈。在节假日除会议、文件、宣传栏、打招呼到廉政短信、入户宣传、公益广告展播、明查暗访,全区掀起了过廉节、播新风的风潮。三是廉政文化走进群众生活。从百花的诚信走廊到碧海社区的莲廉文化广场到世纪城社区的廉政书屋、中小学校的廉政教育课堂、道德讲堂,通过廉政文化的浸染,人们内心积极向善健康高尚的情愫在勃发。四是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步入了常态化。成了支部、班子搭建完全均召开了民主生活会,一些单位建立了中心组学习制度、中心组学习计划(方案),利用中心组学习强化班子建设,增进班子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班子成员之间搞好“传帮带”正在引起“一把手”及班子领导的重视。
4、抓检验,班子领导纷纷带队入基层。在区委推动下各单位班子领导明确了驻村联系点,科级以上干部每年入村开展帮扶工作制定了考核标准,不管工作多忙派到村里的干部真正住下了,一把手带队深入基层,查灾情、办实事、做好事、惠民生,党员干部与人们群众之间的距离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改善,党委政府的威性在逐步增强。
二、作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收集到的200余条各单位和部门提出的作风方面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纳,目前,我区各单位、部门班子作风建设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理论学习不够,政策理解力偏低是普遍现象。一些单位班子领导不重视理论、政策的学习,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主动性不够,对发展机遇把握慢,对上级政策理解慢,对新生事物接受慢,推动发展动作慢,贻误了发展时机,特别是遇到具体问题无所适从,遇到突发事件束手无策。
2、干部下基层没有常态化,干部亲和力不够。有的班子领导宗旨意识淡薄,不深入基层,不知道群众想什么、急什么、盼什么,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不管不顾群众利益和期盼,作风飘浮,注重形式,不办实事;有的自恃高明,办事情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对群众的要求麻木不仁,解决实际问题推三诿四,敷衍塞责;有的作风粗暴,态度恶劣,损害干群关系,伤害群众感情的事情时有发生。
3、执行力偏弱,凝聚力发挥不好。少数班子领导干部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缺乏奉献精神,干一点事情就希望得到回报,刚提拔就琢磨“再上一个新台阶”。工作挑肥拣瘦、拈轻怕重,习惯于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转发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导致上级精神进不了村、入不了户、到不了人。有的开会时情绪亢奋,散会后不抓落实,交办的工作长时间没有交代、没有下文。有的领导班子闹不团结,班子成员之间思想有隔阂,致使工作配合不紧、协作不好,整体功能发挥不了。有的工作制度不健全,管理松弛,职责不明,赏罚不严。上下级之间对工作层层转包,层层推诿,工作难落实,责任难追究。
4、缺乏锐气,发展创造力不强。有的班子做事畏手畏脚,缺乏干事创业的锐气、化解矛盾的底气和攻坚克难的志气。习惯于讲大道理、大原则、大概念,开展工作缺乏针对性、指导性、创造性。凡事难字当头,等别人的经验,人云亦云,照抄现成的,生搬别人的,没有自己的经验和创新。因循守旧,不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本领,破解发展难题和推动工作的办法不多,缺乏推进发展的能力。
5、组织观念有待进一步强化,自我约束力不严。个别班子领导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对组织的纪律要求不认真遵照执行,甚至顶风而上,屡教屡犯;对工作要求,被动应付,推一推动一动,甚至推而不动,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整天牢骚满腹,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三、解决建议
(一)把握切入点,致力加强班子领导的政治思想教育。一是加强理论修养,做到学以致用。要继续结合实际,采取以会代训、专题培训培训、实地培训、任前培训、干部轮训、挂职锻炼、交流顶岗等形式,加强班子领导的理论学习和培训、锻炼。二是加强思想武装,提升思想境界。组织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掌握每一个班子及成员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班子领导开展专题思想教育,引导班子领导不断探索加强思想修养的途径,做到“六个学会”即学会读书,学会快乐,学会专注,学会简单,学会闲处,学会放下,强化班子的思想武装,才能凝聚力量,增进团结和带好队伍;三是加强道德教育,筑牢道德防线。要不断加强正面和反面的警示教育,使干部正确对待权力,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政绩观,多想想为党和人民牺牲的革命英烈们,多想想那些至今衣食住行仍然存在不少困难的群众,多比比那些为党和人民任劳任怨、辛勤工作的模范人物,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真正做到干事干净、干净干事。四是要把反腐__教育纳入各级党委(党组、支部)宣传教育总体部署,完善宣传教育制度,健全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宣传思想等部门要做好经常性的反腐__教育工作。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掌握反腐__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大力宣传我们党反对腐败的坚定决心、方针政策和取得的重大成果,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看待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大力宣传各条战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先进典型,弘扬主旋律。建立健全新闻发布制度,适时通报反腐__工作情况,加强对热点问题的引导,加强对互联网、媒体反腐__宣传教育的指导和管理,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二)把握支撑点,致力提高班子整体的能力素质。一是高效服务能力。通过开放、互动、终身的学习,提高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分析与决策水平,善于运用现代公共行政方法和技能,处理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工作效率。二是依法行政能力。将依法行政、程序合理、高效便民、诚实守信、责权统一的要求,贯穿于班子领导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切实提高他们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持续创新能力。加强各单位、各部门班子领导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让他们的理念创新、方法创新、能力创新、作风创新成为一种常态,不断提出创新的思路和举措,解决新问题,实现新突破。四是团结协作能力。强化班子成员的全局观念、团结意识和协作精神,营造宽松和谐、齐心协力干事业的良好氛围,建立起协调运转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三)把握着力点,致力强化宗旨意识。一是要经常性的组织各单位、各部门班子客观冷静查找问题,建立整改销帐制度,对征集意见和自我查找的问题建立台账,认真制定集体和个人整改措施,对整改到位的,予以销帐,做到“一改一销,不改不销”。二是要推动深入基层寻计问策。始终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真正做到带头在一线服务,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及时发现和总结基层群众创造的好经验,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三是强调真心实意对待群众。坚持和落实领导干部群众接待日、亲自处理来信来访、下基层调研和蹲点等制度,认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重点开展结对联户活动,送政策上门,送爱心上门,送党课上门,送技能上门,送服务上门。
(四)把握关键点,致力完善监管机制。一是要完善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开展好反腐__形势教育、党纪政纪教育、警示教育,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畅通监督渠道,完善廉政提醒、谈心谈话、聘请监督员等做法,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作提醒、早敲警钟,防微杜渐。二是要完善科学的业绩动态考核评估和监督考评体系。要实现领导干部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建立以科学民主的目标化决策机制、责任制衡的刚性化执行机制、督查考核的制度化监督机制、奖惩兑现的导向化激励机制____四位一体绩效管理体系,有效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使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及时真实地得到认可,激发工作热情。三是要完善“不换状态就换人”的长效机制。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订《“不换状态就换人”实施细则》,加大调研力度,加大督查力度,加大查处力度,对“不换状态”的领导干部亮黄牌、换岗位、降级别,激奋和鞭策广大领导干部以良好的思想状态、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的工作状态服务科学发展,建功立业。
(五)把握落脚点,致力推动干事创业。一是要为领导干部创造干事创业的好环境,凝聚和激发每一名班子领导以创业的精神攻坚破难,以创新的思路加快发展,以只争朝夕的态度投入到工作和事业之中。二是要搭建干事创业的好平台。鼓励班子领导走出机关,深入企业、农业农村,到艰苦岗位锻炼,到招商引资的一线去,到经济发达地区去学习,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在生动实践中求真知并得到锻炼提高。三是要培养干事创业的好作风。努力强化领导干部精益求精的责任意识和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使他们在干部中带头注重质量、注重效果、尊重规律、尊重民意,埋头苦干,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全部精力用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用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上,以扎扎实实的优良作风,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取信于民、造福于民,不断创造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政绩,努力推动**区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