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酷猫写作网
当前位置: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情况报告

2023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2篇)

发布时间:2023-10-31 22:51:05 查看人数:17

2023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第1篇 2023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就业问题一直是大学生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介绍2022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2022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023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3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23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23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二、2023年与2022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xx年年增加50万人。然而,2023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2023年毕业的611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着更加严峻挑战。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08 09年的就业率对比分析:

2023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23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22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xx年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22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xx年届半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失业率94%)、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其中,2022届大学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中国2022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本、专),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22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达到约434万人。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的失业大学毕业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

(二)、2022届毕业生就业地点分析:

2022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济南、苏州;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成都、郑州、青岛。

(三)、 2022届毕业生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四)、2023年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2023年从本科专业大类来看,就业率最高的依次是工学、管理学、经济学,但工学在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上低于经济学专业大类。

从专业中类来看,地矿类专业独居榜首,工科类专业就业率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就业率前十的专业中类中,有8个为理工类专业。专业小类的就业率排名更是明显化了这一倾向,高职高专专业也呈现出理工类专业就业率较高的趋势。

2023年最难就业的专业计算机科学据首

2023年度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的调查显示,中国应届大学生最难就业的十个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法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汉语言文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令人尴尬的是,这十个专业也是我国考生报考最热门的专业。

这项研究对20万名毕业半年后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635个本科专业中,最热门的10个专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达到6.67万人,占本科毕业生总失业人数的近三分之一。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3个专业毕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过万。在应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等人们心目中的热门专业占了9个。

三、2023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预测

再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科研所联合浙江大学就业与服务指导中心,对2023年高校就业趋势也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是:2023年我国总劳动力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大。

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xx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xx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23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以上两项数据表明:我国劳动力总体有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专业人才需求具体表现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上。

第一产业缺口218万人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xx-2022)》数据显示,我国共有涉农院校43所,在校学生大约为9万,教学和科研人员为3.5万人,130万大中专毕业生中已有80万离开了农业。预计到2023年,第一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218万人。

第二产业缺口1220万人

我国大学生中38%为工科类学生,但是毕业生人数还是不够,振兴我国工业还需大量的工程师,主要集中在it、微电子、汽车、环保、系统集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开发、条码技术、铁路高速客运技术等领域。预计到2023年,人才缺口数字巨大,将达1220万人。

第三产业人才缺口325万人

该产业将是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融服务、同声传译、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物流、精算和心理咨询等行业,都需要大量人才。预计到2023年,人才缺口预计在325万人。

由此可见,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学生就业难仅仅为一种表象。原因有两点:第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是否学有所成,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否达到企业用人标准,这值得思考;其次,个人就业意愿和社会意愿存在很大差异。

(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当前的就业情况分析

据统计,我国登记在册的电子商务企业已达到1000多万家,其中大中型企业就有10万多家,初步估计,未来我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约20万人,而我国目前包括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每年输出的人才数量不到10万人。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鉴约率是47%,可见,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这种状况不容乐观。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还存在欠缺,在这种情形下培养出的学生很难符合社会对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标准。主要面临的问题有:

第一、课程开设不合理,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大多是由经济与计算机专业方向的人才组成的。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是经济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一个简单堆积。

第二、学生的实习大都在虚拟的环境中操作,根本不能切实感受现实中电子商务的应用。毕竟,现实与虚拟还是两个世界。

第三、岗位群不明确,学生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更不知道毕业以后应该具备什么能力和证书,才能让自己更有就业竞争力。

(三)就业岗位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

第一层,电子商务建立在网络硬件层的基础上。在这一层次需要了解一般计算机、服务器、交换器、路由器及其它网络设备的功能,知道有关企业网络产品的性能.

第二层,电子商务实施的软件平台。在这一层次涉及服务器端操作系统,数据库、安全、电子商务系统的选择,安装、调试和维护。

第三层,电子商务应用层。在这一层次,涉及商业逻辑,网站产品的设计、开发,或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网页设计和图像处理方面的技能,或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

第四层,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层,在这一层次,涉及各类商务支持人员,如客户服务,市场、贸易、物流和销售等诸多方面。

作为2022届的毕业生,特别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还是非常严峻。我们需加强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挑战!

2022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2)

一、中国经济走势

1.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四种压力影响:

第一种影响:受到欧美经济放缓影响。

第二种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或到了拐点。

第三种影响:人口红利率的下降。

第四种影响:多年来结构性矛盾的充分暴露。

2.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 亚洲开发银行(adb)2023年10月2日公布2022和2023年最新经济展望报告,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料分别为7.6%和7.4%,据有关统计数据,中国gdp增长估计7.5%,保8难以持续。

3.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分析 近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消费、投资和出口(俗称三驾马车)。

a、2023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为38.6%,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为37.7%,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为23.7%。

b、2023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为37.3%,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为54.8%,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为7.9%。

二、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首先,受欧美经济低迷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将放缓。其次,内外环境的变化,使得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成为大概率事件。

现阶段,中国的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压力、财政债务和生态环境恶化等多种压力,使得政府下决心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不再以gdp增速考核地方政府官员等措施。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减速是大概率事件。

三、世界经济低迷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中国受欧美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转型的影响,2023年预计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回落,出口增长乏力,致使大量的企业减员或倒闭,加上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据有关统计,中国gdp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减少就业岗位100-200万人。出口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有30万至50万人失业。

四.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

1、十二五期间的就业形势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依然用了严峻二字。一方面,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

2、近两年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2023年人社部和教育部组织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调研。调研显示,近两年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是在中小企业就业,去中西部就业的毕业生比重逐步提高。 从学历上看,研究生初次就业率最高,本科初次就业率略低,高职高专初次就业率最低。从专业看,工科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理科和文史哲类毕业生就业率较低。从毕业院校看,重点大学就业率较高,普通本科和独立学院就业率较低。 值得关注的是,已就业者中,部分毕业生流动性较高。

3、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 一些高校毕业生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蚁族,也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多数高校毕业生仍然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

4、大学生扎堆大城市

一是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且短时间之内难以改变。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就业机会也越多,发展空间越大,导致高校毕业生倾向于在城市、在高收入行业求职就业。

二是制度上存在障碍。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完全适应。以干部身份和户籍为基础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劳动力资源的统筹管理不协调,导致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政策不平衡,毕业生在地区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之间流动仍然存在障碍,毕业生身份转换困难,就业渠道不畅通,进一步加剧了结构性矛盾。

三是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小,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对毕业生吸引力有限;基层教育、医疗、农技等部门急需人才,但由于编制限制等原因,吸纳毕业生能力有限。

5、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我国中小企业太少,就业容量不大。

二、专门人才素质未达标,造成岗位难得其人。

三、人才供求信息不畅,造成职位浪费。

四、结构失衡是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a、时间结构 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

b、区域结构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

综上情况所述,阳光大学生网给2023年大学生毕业生提出以下建议:

1、关于职业生涯规划:

现在职业规划当中,很多时候会对学生有一种误导,就是给学生们过早的制定了一个职业点,比如根据你的个性、特征等来评定你就适合做什么,过早的给学生定了一个框框,告诉学生就这个职业最适合他,这就对学生造成了束缚。其实我们的学生不明白,人的这种个性的东西是不断的变化的,比如讲我的兴趣、我的能力,甚至我的价值取向,它是随着外部的环境的变化和自己的学习,自己的体会,是在不断调整的。

2.转变观念是实现顺利就业的关键:

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作出个性化的职业选择,不把求职的目光盯在传统的集中的区域、行业、单位,拓宽求职的视野。 改变短期求职为较长期求职在选择工作时,大学生不能太理想化,一个人可能要经过3至4次的选择,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所以对第一份工作不要太挑剔了。

第2篇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学生就业情况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高等教育加快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步伐,高校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现。如今现在的岗位越来越多,但是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的大学生少之又少,那么新时代的大学生如何在毕业时候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是每个大学生都要做充足的准备,通过本次实践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状况以及大学生为就业所需要提高的素质能力和就业工作指导,寻求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途径。 引言:

如今中国的就业形势将异常严峻,企业用人需求下降的趋势难有根本性转变;回流的农民工以及新增的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将面临难以转移就业的问题,导致农村失业问题加重;城镇低学历青年以及规模不断增大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将更加困难。随着我国现阶段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因而造成就业矛盾十分严峻。同时,毕业生就业市场化与毕业生滞后的就业观之间的冲突显得十分突出,毕业生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就业的态势尚未形成,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这些都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时下又将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峰期,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对目前就业形势的认识,我们组织了此项调查,由此进一步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以便为学校提供未来就业指导工作的资料与对策依据,也使在校大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进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就业准备,培养大学生追求选择和就业的精神与品质。

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分析:

(1)就业市场供需失衡

大学生的就业源于市场的需求。一方面,毕业生人数每年呈上升趋势,给劳动力市场的消化造成难度。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劳动力需求不足与新增劳动力需求萎缩;再者,企业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大幅减少,企业在招聘时首先考虑专业对口、综合职业能力强的毕业生。

(2)大学生存在观念误区且缺少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还存在就业后稳定性差、离职率高的问题。只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工作,不愿意去偏远地区工作,虽然他们对社会生活显示出较强的热情与好奇,但缺少理性思考与合理规划,表现在工资的高低、待遇的好坏成为择业的首要准则。而对职业规划,更多的人忽视其在就业过程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多数学生都没有详细、科学的规划。因此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将直接影响大学生未来的前程,避免大学毕业生在盲目求职过程中造成人力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3)实践能力弱

很多学校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忽视了他们的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有知识储备而不会灵活运用已成为大学生的普遍现象。虽然有些学校开办社会实践课,试图让学生所学到的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但是安排的时间太少,实践效果并没有达到,导致了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只能纸上谈兵。

(4)对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存在信息不对称

调查显示,70.63%的学生对2023年的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毕业生的择业与就业。他们只顾埋头苦读、热衷考证或忙于各类社团活动,却忽略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的重要性,而在实际就业供需矛盾面前束手无策,另外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发布缺乏时效性。

关于高校问题:

(1)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职业能力之缝谁来填?目前情况下高校得担此大任。高校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等系统,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

(2)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姻。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毕业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

关于大学生自身的应对与改变:

自强自立,努力增强综合素质,树立科学就业观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 总 结 本次调查仅局限于徐州地区的高校,时间仓促,收集的数据虽不能全部体现中国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但是这些数据基本反映了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情况下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中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缓解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需要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学生自身和企业单位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企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应重视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分工。继续推进就业体制改革,明确国家、高校和劳动人事等政府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确立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及应承担的权利义务。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正轨。

第3篇 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下面有小编整理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欢迎阅读!

昨天(25日),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发布了xx年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对全国11所普通大学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截至7月底,毕业生就业率(“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达62.07%;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就业时和本科生相比优势并不明显。

据介绍,该所已连续两年对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去年不同,今年将毕业的研究生和大专生也列入调查对象。

男女生就业差距在缩小

调查】男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52.14%,女性毕业生的比例为46.62%,两者相差不到6个百分点,相比去年14个百分点的差距有所缩小。此外,两者对于可接受的工资起点也很一致,都主要集中在1000元—3000元。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分析认为,随着政府在消除就业歧视和实现平等就业方面政策导向性的增强,性别差异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影响尽管依旧存在,但程度已大为减轻。此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和女大学生比例增加有关。

研究生就业优势不突出

调查】大专毕业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49.16%,本科毕业生为65.52%,硕士研究生为66.66%。大专毕业生和本科生中分别有61.93%和60.14%的受访者将预期薪酬定位在1000元—xx元,仅有19.77%和25.31%的调查对象将xx元—3000元作为自己的薪酬预期;而硕士研究生中的大多数将可接受工资起点定位于xx元—3000元,为54.12%。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发现,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就业时和本科生相比优势并不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虽然有来自人才市场的压力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不恰当使用,但更多的是与当前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之间培养特色不明显、可替代性较强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高学历人才抢占低学历人才就业岗位的现象,实质上凸现的是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问题。

大学生对政策知晓率低

调查】在涉及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时,有21.62%的学生将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视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是大学生却往往对政策的知晓率非常低,例如,在被问及学生对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的了解程度时,分别有11.18%和51.62%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和 “不太了解”。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认为,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待提高。

表达能力欠缺成求职难题

调查】有24.93%的学生表示个人能力不足而成为制约成功择业的首要问题,另有17.26%的学生认为求职技巧的缺失是求职过程中最为头痛的问题。对这些能力进行分解发现,求职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自我表达能力欠缺,比例高达40.23%,比去年的调查数据高出近5个百分点,其次分别是外语能力、专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认为,虽然大学生已开始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但个人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建议大学生从基本做起,累积实力,在不断开拓创新中增长才干。

大学盲目求全无助就业

调查】在学校的分类考察中,专业性较强的学校整体就业状况要普遍强于综合性院校,如中国计量学院的就业率达到了85.89%,高出一般性综合院校20%左右。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发现,单个的高校经常陷入类型定位混乱和层次定位混乱的双重困境。类型定位混乱,主要表现为综合性院校与专业性院校之间相比,分别不明显,特色不鲜明。从所调查的11所高校来看,尽管其学校名称有很显着的学科特色,但在专业设置方面却严重趋同,基本上都设置了经济学、文学、法学和管理学专业。层次定位的混乱,主要表现为综合性大学、本专科院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之间的分工不清,互相串岗。在学校总体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果大学盲目求全必然会影响和分散优质的教育资源,也不利于学生就业。

第4篇 关于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

近年来,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下面有小编整理的关于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欢迎阅读!

一:调查方式及范围:

本次活动主要采取查阅资料、网上调查等方式,针对各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生的调查。

二:调查内容:

1:20xx年毕业生就业环境:

据统计今年,中国将有6xx万名研究生、大学本专科学生毕业。外加去年未找到的毕业生2xx万,可预计20xx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xx万,而xx年这一特殊的年间我们不仅遭遇到了金融危机的重创,还经历了刻苦铭心的雪灾、地震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交织发生的一年。这些重大事件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并构成了当前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在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下,20xx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而在20xx年,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毕业生。一方面我国就业人数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企业萎缩明显,企业校园招聘也相应畏缩。往年xx月,各大企业都早早地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各大高校内也因此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由于遭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 很多大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同时很多作为吸引就业主体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劳动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响,业务订单量明显减少,用工需求也明显减少。这给学生就业客观上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20xx年就业现状:

1.就业单位性质流向

随着就业问题的日益严峻,现在就业形势开始冲击传统观念,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迫于就业压力,渐渐地“不重学历重技术”,“不选本科选专科”。从目前很多高分考生开始选高职来看,说明家长和学生的观念已经开始慢慢改变。在本科院校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新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市场化,更符合当前就业形势,为专科层次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是近期特别是今年以来人们更加不注重学历的,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选择了学技术,或是直接就业。

2.热门专业与需求形式:

从20xx-20xx年x月中旬毕业生行业就业情况来看,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五大行业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其中,制造业是目前吸纳毕业生最多的行业,本科学历各年度比例分别占到29.98%、29.xx%和43.29%,专科学历各年度比例分别占至 41.33%、43.xx%和x6.37%。

从调查来看:20xx届大学毕业生在湖南省就业的行业大类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其中,有26%的本科毕业生和2x%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于制造业。但值得注意的是,但这一比例低于全国20xx届本科生(27%)和高职高专(31%)毕业生就业于制造业的比例。民营和个体企业是湖南省20xx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类型,雇用了37%的本科毕业生以及66%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湖南省20xx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规模是300人以下,其次是3001人以上;雇主规模300人以下的本科毕业生占到42%,高职高专毕业生为x6%。

3: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情况:

湖南省20xx届、20xx届、20xx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

三:就业态度分析:

1、现在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太高,总觉得孩子找的工作薪水不能太低、不能太累,而且还要稳定,这样就给毕业生很多的压力。大部份学生把考公务员当和事业单位当作唯一选择,宁可有业不就。加之学生对自己认识过高,在调查中发现,90%以上的学生希望每月工资在xx00元以上,工作时间不超过x天,还要提供住宿条件,这样就无形缩小了就业范围。

2、不愿到中小企业就业。据统计,20xx年1月x日,由云南省教育厅主办,西南林学院、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我院在西南林学院联合举办农林类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共xx2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就业岗位3x00个左右,结果我院毕业生不足x0%,签约率更是寥寥无几参。而实际上,我国就业市场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不愿到中小企业就业,无疑又缩小了自己的就业范围。

3.创业不如就业。多数大学生感到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只有极少数毕业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

4:促进就业措施:

鼓励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已被___、国务院以及各地方政府反复呼吁,多次部署,对增加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必须把增加就业与提升产业结构的双重任务结合起来加以解决,把劳动力的需求与劳动力的生产结合起来加以解决。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要大力发展专业技术教育,改变目前的教育目标。目前我国各级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上一级重点学校的升学率,这是应试教育的根源。邓小平同志 1983年为教育题词: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改变教育目标,就无法改变应试教育,就会不断加剧今天一方面高技能人才奇缺,一方面高学历人才失业、文凭贬值的尴尬局面

还有一个关于教育的错误口号流毒甚广,那就是扩大教育消费,拉动内需。把教育当成消费是完全错误的。教育是投资,不是消费。把教育当成消费,当然要以满足消费需求为原则,从教育需求者的角度大学招生当然是多多益善,但这样做只对学校有利,对满足学生家长的虚荣心有利,对学生成材不利,对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利。

我国目前已具备了加快结构升级的资金条件和技术条件,但就是不具备人才条件,使我国企业不得不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过度竞争,人才问题不解决,将很难从这次经济调整中走出来。必须通过政府的宣传引导、政策鼓励、资金支持,改善各类专科学校的办学条件,将他们与大学一视同仁,吸引更多的优秀学子从事技术工作。国家应在工资待遇上向高级技工倾斜,在技工职称上应有最大上升空间,最高应与教授齐。

2、大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xx年农民工占城镇从业人员比重已高达46.7%。据全国总工会的一份调查,农民工在加工制造业就业中已占68.2%,在建筑业中占79.8%。这几个数据说明,农民工的素质已经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制造业和建筑业的水平。而目前农村教育状况却不容乐观,这是目前农民工素质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这对推进我国工业化、加快产业升级具有十分重要和紧迫的意义。

第5篇 2023年5月大学生就业情况实习报告调查报告

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的考验 从2023年开始我国劳动力市场管制逐渐强化,但由于金融风暴的发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并构成了当前就业面临的基本形势。下面有1566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就业情况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阅读!

今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教育的提高,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张膨胀,大学生就业难等一系列社会性间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深圳富士康公司发生的连续跳楼事件,在人们为那些年轻的生命感到惋惜的时候,也更加关注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间题。解决大学生这个弱势群体的就业难间题、生活难等间题,已经迫在眉睫,只有真正的解决这个间题,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安定,才能能真正把知识变成生产力,从而推动一个国家的实力发展。

首先,“弱势群体”这一概念,在以前虽然不同程度上也划分过一定阶级、一定人群,但还没有把大学生纳入其列,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生活难等间题的日益加剧、形式的更加严峻,无形中把大学生划分到了实实在在的弱势群体之列,“毕业即失业”的言论已经不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存在的许许多多、或明或暗的漠视态度和歧视行为,使大学生弱视群体无法获得平等的就业权,被无情地剥夺了公平竞争的资格,也引发了种种社会冲突和矛盾。

据国家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就连续八年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2003年212万、2023年280万、2023年333万、2023年413万、 2023年495万、2023年559万、2023年610万、2023年631万,从详细数据观察,可见毕业生的人数程猛增趋势,八年累计3533万,而据教育权威部门统计显示:到目前为止2023年毕业生就业率仅为35%,加之以往毕业还役有就业的学生,并且不考虑虚假就业信息的存在,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就业形势是多么严峻,如此庞大的基数已形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以往的毕业生还没有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之下,又一拨的人群又加之到来,紧缺的、理想的就业岗位上更显得前什后继。虽然许多的企业面临用工荒,但所提供的岗位都是普工岗位,整个社会都在鼓励大学生下基层,从基础干起,但这又与上学最终的初衷相违背,从而甚至形成了教育无用论的局面。以至于他们高不成低不就,从而走向社会的弱势群体、边缘人群。

其次,之所以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间题,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不少间题。一方面许多的大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实际经验,动手能力极差。在具体的工作中胜任不了领导交给的任务,且怨天尤人;另一方面,大学生中也存在错误的就业观念许多大学生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他们始终以“天之骄子”身份自居,姿态过高,对自身和现实缺乏准确的评估,缺乏正确的就业心态。这些都要求加强大学生自身素质修炼与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发展理念,要认清自身的现状,不能太急功近利,合理地降低就业期望值,要注重自身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培养。要加强社会实践锻炼,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主动寻找就业之路。

另外,出现这样现状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一一企业。自2023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的余波逐渐隐退,就业形式大大回暖。许多的企业虽面临用工荒的窘态,但一些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经验歧视和性别等歧视甚是严重,不能提供合理的平台。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对劳动法的实施力度不够,缺乏培养人才、留用人才的经营理念,以至于眼睁睁的看着人才流失。这主要表现在企业的薪酬不合理、所提供的岗位不匹配、对劳动法的实施力度不够。许多企业对毕业生ja是挑三拣四,提出一些十分苛刻的就业协议条款,擅自延长试用期,无偿地占有毕业生的劳动成果。国家虽在这一方面加大力度规范、调整,但企业配合不积极。如果说每个企业的薪资都和公务员、事业性单位员工基本工资相持平,并为每位员工依法办理象公务员所享有的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切实做好保证劳动者合法权益,这样的话他们就不会再与公务员做对比、追求公务员之路现象就会隐退,从而脚踏实地的为企业服务。

除此之外,大学生最低生活得不到保障,政府机制不够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和生活难的间题。现在无论是对农民还是到国家干部、公务员等不同群体都制定落实了相关保障措施:像公务员他们拥有相对较高的待遇、完善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农民也逐步推行养老保险,实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并给生活困难户发有低保补贴。而未就业大学生呢?什么都役有,成为一个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边缘人群。对此国家在以人为本的情况下也应当制定未就业学生相关保障体系,以促进社会均衡、和谐发展、推进社会注意建设。

另据调查,有很大一部分高校毕业生虽然都有着自行创业的激情,但绝大部分都被这样那样的困难所限制。国家、政府虽在某种程度上有所优抚。但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机制还不够完善,在政策上还存在程序复杂化等多方面问题。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国家、政府应当加大创业资金投放,政策优抚等。应从政策上支持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为有志创业的青年学生搭建创业平台,提供创业培训、帮助其融资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切实解决创业资金、技术等问题。

最后,我认为,要切实解决好这些毕业生,这就要求无论是那个行业、那个部门都要形成一定的就业比例。政府应一方面规范、提高企业各项劳动保障制度,吸取一部分人群;另一方面政府诸多职能部门也要有计划、有需要地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就业。企业要有长远的眼光,努力将大学生培养成一个可以为企业带来活力与生产力的团体,而不是只把大学生当做劳动力。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我们不能在心里把自己看做是需要社会照顾的弱势群体,我们要认清当前就业形势,牢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努力学习和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要相信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只有我们拥有真正的能力和实力,才能被社会和企业所接受,才能创造我们自己人生的辉煌!

(一)、毕业后工作期望

目前大学生选择工作日渐趋于理性,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例如:对工作方向的选择、对工作岗位的选择等。现在已经逐渐渐形成了为自己选工作的良好态势,而不是以前的为专业选工作。至目前我们统计所得出的结果显示,约有34%的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没有什么联系,只有38%的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联系比较密切。而且从现在的社会发展观察,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先找一份工作,找到自己立足社会的经济,再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据我们从300份调查统计得出:没换过工作的毕业生大约只占38%,而大约有42%的在职大学毕业生想换2份以上工作。

(二)、自我期许和对企业的期望

大约97%的毕业生表示能够胜任现在的工作,但是实践能力差和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成为了毕业生工作压力大的主要原因,相应的超过半数的毕业生表示在企业中最希望能得到专业技能的提高,而希望得到晋升和出国深造总共只占了21%。由以上可以看出,被调查的毕业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更注重是自身素质于专业技能的提高,而不是简单的只是为了暂时的利益。

从中我们深深体会道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不能再只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而是要做到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争取日后能早日适应社会。

(三)、就业信息和途径

通过调查毕业生在毕业时最关心的信息分别是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以及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分别达到了36%和20%,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希望与招聘单位能有一个沟通的机会。另外求职技巧也成为了一个关注的热点,这说明在学校里开设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讲座的确是很有必要性。他们表示,通过专门的就业讲座、就业指导网站和校园招聘大会的形式能比较容易获得当时的就业信息。但他们同时表示校园招聘大会实际效用不大,渐渐兴起的网络求职和传统的人才招聘市场是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途径,而效仿国际的通过熟人介绍的方式就业亦占有一定的比重。

(四)、职业生涯规划

通过问卷结果的统计,我们看到半数左右的毕业生表示在大二、三开始考虑就业问题,大概10%的人大一就开始考虑,剩下的人则在大四或毕业时才开始考虑。在高校职业规划选项中,只有约11%的人知道职业规划并知道怎样规划,而59%的人则不了解职业规划。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至少在最近几届大学毕业生中,绝大部分的人在大学里职业规划意识淡薄。而且,绝大部分人表示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发展课程没有太大的帮助。只有9%的毕业生对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发展指导相关的讲座表示满意,但同时有25%的人表示当时学校根本无此项服务。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各高校还未普及,而且课程质量普遍不高,不能达到学生的需求。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及相关讲座,以及提高提供就业指导质量应该成为各高校的重要任务。

第6篇 关于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模板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而且还隐含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下面有小编整理的关于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模板,欢迎阅读!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用工市场已经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大量毕业生漂浮于社会。广东省副省长宋海指出,当前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20xx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超过27万人,比20xx年增加6万人,增幅达28%,加上外省院校来粤就业的毕业生,以及前两年未落实就业岗位的省内外高校毕业生,预计20xx年在我省求职择业的毕业生可能超过40万人。根据人事部进行的有关统计,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不断下降;而根据教育部的数据,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却不断上升。由此可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一般说来,大学生就业难、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满意度的高低。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有一句话可以很生动的形容现在大学生的现状和就业形式:本科满街走,硕士多如狗,只有博士可以抖一抖。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就业行情。说起来可笑,现在为就业发愁的大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世界是你们的要有历史的使命感为21世纪中国四化建设贡献力量。n年寒窗下来,才发现自己不但不是什么国家栋梁,而是连参与建设的机会都几乎没有了。曾经的天之骄子,你被谁抛弃。大学生已被用人单位抛弃!用人单位困惑:大学生在写字楼干事不如中专生,在工厂干事不如技术工人。他们能干什么?大学生也困惑:居然被招过来搞跑腿打杂,收入也压得低低的(尤其应届生)。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首先是由于近年来的大学生扩招,使得市场上的大学生就业供过于求,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也就日益严峻了,而究其原因,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三、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1).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

对于80%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就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自身的实力,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

(2).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

个性是个体统一的心理面貌,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中那些稳定的,具有个人特色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倾向组合成的有层次的动力整体结构。它以个体稳定的行为模式与态度体系表现出来。能力、特长应包括教育培训的程度,因为教育和培训可以转化为能力、特长。能力是求职择业以及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2、择业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参差不齐

(1).敢于竞争,善于竞争。

(2).正确对待挫折

人们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

四、大学生就业政策

1、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

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水平虽然会不平衡,冷热不均,但是社会对不同专业的需求量会有所变动。如果能够放低期望值,愿意到西部、到基层去工作,应该说无论是热门专业的学生,还是冷门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找到工作。

2、招聘单位将更加理性化

大部分用人单位一改印象中非名牌、高学历毕业生不用的状况,现在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

3、民营企业将成为就业机会的最大提供者

一些名企仍将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相当数量的工作岗位。

4、就业空间将就一步扩大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可能。

5、人才市场趋向在转变

据调查显示,人才市场未来长期的趋向是,有新知识,高技能的良好品质的人才有机会,而非大学生身份,这就要求我们大学毕业生,必须在毕业后,继续学习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思考

如前所述,我们学院毕业生近三年的就业率虽高,但仍面临着就业难问题。要有效解决此一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端正就业意愿和提高供求匹配的效率。

1.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构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可分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其要素主要包括知识结构、心理素质、交流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追踪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其中,知识结构是基础。只有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求职者才会显得有内涵。而心理素质是否过硬,已越来越成为双向选择成与败的关键。交流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追踪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则是能否持续工作和取得工作成功的关键。

2.进一步端正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意愿。

这些事例和数字进一步向我们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当前年轻人的求职意愿明显偏离社会用人需求。这也可以说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育青年大学生树立职业平等观、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已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迫切需要。

第7篇 2023年6月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1566范文网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阅读!

昨天(25日),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发布了xx年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对全国11所普通大学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截至7月底,毕业生就业率(“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达62.07%;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就业时和本科生相比优势并不明显。

据介绍,该所已连续两年对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去年不同,今年将毕业的研究生和大专生也列入调查对象。

男女生就业差距在缩小

男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52.14%,女性毕业生的比例为46.62%,两者相差不到6个百分点,相比去年14个百分点的差距有所缩小。此外,两者对于可接受的工资起点也很一致,都主要集中在1000元—3000元。

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分析认为,随着政府在消除就业歧视和实现平等就业方面政策导向性的增强,性别差异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影响尽管依旧存在,但程度已大为减轻。此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和女大学生比例增加有关。

研究生就业优势不突出

大专毕业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49.16%,本科毕业生为65.52%,硕士研究生为66.66%。大专毕业生和本科生中分别有61.93%和60.14%的受访者将预期薪酬定位在1000元—xx元,仅有19.77%和25.31%的调查对象将xx元—3000元作为自己的薪酬预期;而硕士研究生中的大多数将可接受工资起点定位于xx元—3000元,为54.12%。

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发现,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就业时和本科生相比优势并不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虽然有来自人才市场的压力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不恰当使用,但更多的是与当前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之间培养特色不明显、可替代性较强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高学历人才抢占低学历人才就业岗位的现象,实质上凸现的是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问题。

大学生对政策知晓率低

在涉及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时,有21.62%的学生将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视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是大学生却往往对政策的知晓率非常低,例如,在被问及学生对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的了解程度时,分别有11.18%和51.62%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和 “不太了解”。

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认为,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待提高。

表达能力欠缺成求职难题

有24.93%的学生表示个人能力不足而成为制约成功择业的首要问题,另有17.26%的学生认为求职技巧的缺失是求职过程中最为头痛的问题。对这些能力进行分解发现,求职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自我表达能力欠缺,比例高达40.23%,比去年的调查数据高出近5个百分点,其次分别是外语能力、专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认为,虽然大学生已开始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但个人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建议大学生从基本做起,累积实力,在不断开拓创新中增长才干。

大学盲目求全无助就业

在学校的分类考察中,专业性较强的学校整体就业状况要普遍强于综合性院校,如中国计量学院的就业率达到了85.89%,高出一般性综合院校20%左右。

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发现,单个的高校经常陷入类型定位混乱和层次定位混乱的双重困境。类型定位混乱,主要表现为综合性院校与专业性院校之间相比,分别不明显,特色不鲜明。从所调查的11所高校来看,尽管其学校名称有很显着的学科特色,但在专业设置方面却严重趋同,基本上都设置了经济学、文学、法学和管理学专业。层次定位的混乱,主要表现为综合性大学、本专科院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之间的分工不清,互相串岗。在学校总体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果大学盲目求全必然会影响和分散优质的教育资源,也不利于学生就业。

第8篇 2023年6月现在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1566范文网为大家整理了现在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模板,阅读!

一、调查目的:当今社会,科技经济发展飞速,市场竟争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社会需要的人才概念也随着这一发展潮流而产生变化,掌握当今社会真正需要什么类型的大学生,对大学生以后就业大有裨益。并且有利于在校大学生了解最新社会人才动态需求,做好准备。调查报告范文

二、调查人:...等五人

三、调查对象:深入农村,城镇,企事业单位,调查走访社会各阶层

四、调查时间:20xx年**月**日--20xx年**月**日

五、调查方法: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详见附录)

六、调查内容:通过对乡村、城市、企业及社会各行各业各年龄段人员的问卷调查,了解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社会人士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及期待,以及刚毕业已从业大学生给在校大学生的良好建议,对大学生的未来全面发展,成为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人才,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七、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中70%的被调察者属于25-45岁年龄段的各个学历层次各个行业的人。 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人对大学生关注度还是挺高的。80%的人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比较乐观,70%的人认为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得十分努力,20%的人认为困难很大。我们不得而知,大学生的的就业前图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社会人士观念还是比较开放的,90%的人认为名牌大学学生的能力并不比一般大学学生强,。只有保持这种客观的态度,社会、企业才会给大学毕业生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普通大学的毕业生们才会抛弃那些没有必要的包袱,减轻思想压力,以更加自信的心态在应聘面试的激烈竞争中完整的展示自我。

调查显示,不同的人对“您认为现在什么专业的大学生更容易就业”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例如:经济类、管理类,机械类、工程类,教育类、语言类,医学类、法学类,其他。这就说明,社会并不偏向任何单独某一类专业,俗话说的好“行行出状元”,只要我们肯虚心好学,脚踏实地的奋斗,都会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不能老是抱怨自己没选对专业了或者是对所学专业失去兴趣了,其实,无所谓什么专业不专业,只要自己爱学习,不是专业的也能成为自己的专业。调查报告范文

社会上认为,大学生的最大优势在于“自信,有理想抱负,可塑性强”、“有创新精神,思维活跃”。当代大学生最缺乏的必备精神是“勤俭节约,爱岗敬业”,在“诚实守信、责任奉献”方面也有待提高。让大学生清楚的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缺点,有利于扬长避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严格要求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调查表明,现代社会对大学教育相对满意,当代大学生极少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大学校园不只是从前人们赞美吟诵的“象牙塔”,更是一个锻炼能力、展示才干的舞台。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掌握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制定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圈子”。大学生不应该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代书呆子,而应该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早点涉及。

当今社会,大学生可以说是遍地开花、随处都是,竞争异常激烈,压力也随之而升。因此大学生切不可狂妄自大,必须及时充电,增加自身的“资本”,提高自己的价值。社会上认为大学生要找到理想的工作,除大学文凭外,“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优干、三好证书”等还是十分必要的。

调查中,大部分人认为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是大学生较为容易就业的地区,因为东部就业岗位多,生活条件优越,可同时也存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竞争更为激烈的弊端。还有不少一部分人认为大学生更应该回到家乡,因为家乡是从小长大的地方,对周围环境颇为了解,生活也更加便利。少部分人认为大学生应该尝试去中西部,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内陆地区慢慢发展起来,就业岗位空缺多,一切基础设施开始逐步建设,大学生如果能克服困难在那边安居乐业,也会过上美满的生活,另一方面,也会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奉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由此看出,只要大学生身怀真才实干,勇敢拼搏,艰苦奋斗,不只是贪图安逸享乐,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民众普遍认为,大学生择业前不应该首先考虑经济收入、生活环境、工作稳定性,而更应该注重个人发展机会和专业知识的应用,以更加长远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事业,不只局限在眼前。社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最应该在政策方面给大学生加大支持力度,其次资金、技术方面也应该迎头赶上。经济危机下,大学后并没有被断了后路,还有很多选择的机会,比如考研、出国留学、考公务员、选调生、自主创业、直接就业等等。社会人士反映,大学生应该从大二就开始涉及就业上岗、人才市场方面的知识,大三时亲身参加社会实践,将学到的理论应用到现实中去,锻炼培养个人职场能力,积累工作经验,适应工作环境,为大四就业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人们对大学生期望还是蛮大的,都为大学生的未来祝福。

八、调查结果分析:据调查,较受用人单位和社会认可青睐的大学生包括以下几点:思想素质较高;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吃苦精神;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外语水平高、懂计算机知识;动手能力强;懂专业、会管理、善交际。 而大部分群众对当代大学生的看法是:有真才实干,有专长,高素质,充满活力。待人有礼貌,孝老爱幼。。。这些优良传统应该具备。大学生是祖国下一代的希望,大学生的发展意味着祖国明天的兴盛。当代大学生活泼向上,青春充满激情,乐观自信,有理想有抱负的精神风貌必须发扬广大。

为了能够在不远将来的职场生涯中运筹帷幄,我们大学生还应该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

1、自我决策能力

自我决策能力是一个人能否独立思考,果断处事和独立完成某项工作能力。对于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面临求职择业,别人的意见和忠告各种各样,最终要靠自己决定,这就是对自我决策能力的一次检验。在未来的工作中,每一件事情、每一个问题以及它们的变化进展都不可能像在学校那样有老师给你作指导,而必须靠自己迅速作出决定,及时予以处理。因此,具有良好的自我决策能力对大学生就业是十分重要的。

2、适应社会能力

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现实生活常常不尽如人意,五彩纷呈的现实生活使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眼花缭乱,很不适应。大学毕业生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消极现象常常产生不安、不满的情绪,而常常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大学生却忽视了适应社会这个前提。人类文明总是在继承与创新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适应社会,正是为了担当社会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适者生存,生存正是为了发展。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积极的适应,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对困难的退缩,更不是对消极现象的认同,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向社会后才能尽可能地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3、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操作能力是人们知识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藉,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其作用的发挥。比如,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丰富的知识还是不够的,还要有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应注意克服只注理论学习,而轻视实践操作的倾向。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在实践操作上有过硬的本领,一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仍以教师这个职业为例,许多用人学校在挑选毕业生时,往往注重的是毕业生的试讲能力和试讲效果,而不只是他们的专业考试成绩。

4、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感情的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一个人想让别人了解你,重视你,更好地发挥你自己的才能,前提就是要有表现自己的能力。要准确表现自己,就离不开出色的表达能力。不仅在参加工作走向社会后,会立即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而且,在求职择业的时候就会有深切的感受。比如撰写求职信、自荐信、个人材料,回答招聘人员提问,接受用人单位的面试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较强的表达能力。

5、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实际上就是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远不如学校中的同学、师生关系那么简单。大学生步入社会后,要与各种各样的人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能否正确、有效地处理、协调好工作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不仅影响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状况。而影响着他的工作效能、心理健康、生活的愉快和事业的成就。因此,大学生自觉地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非常重要。

6、组织管理能力

虽然不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会从事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每个从业者都会不同程度地需要组织管理才能。现代社会职业表明,不仅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组织管理才能,其它专业人员也应当具备。随着时代的发展,纯书生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在挑选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在同等条件下,往往会优先考虑那些曾担任过学生干部,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正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

以上主要是从普遍性这个角度来谈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的技能,此外,大学毕业生如能撑握一技之长,诸如文艺、球类、驾驶等等就更能增加顺利就业的砝码。

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就是这方面人才的后备军,我们有能力、有责任、有信心把祖国的明天建设的更美好!

九、调查总结与建议:虽然时下大学生越来越普遍,大学生的地位也不如昔日高级。但这也是社会发达的一种表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发展的必然。说明了国家的教育越来越普及,全民素质不断提高。再者,与中国十三亿人口的相比下,时下大学生的数量也是偏少的。因此,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也是无可厚非。因为我们是建设祖国的生力军,是早晨八九点中的太阳,世界属于我们,未来也掌握在我们手中。了解当代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是必须要做的,这会让我们懂得社会最新的发展动态,时刻做好准备。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更加清楚了自己社会地位,身为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以及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我们在校大学生一定会珍惜大学阶段的学习机会,把握年轻的大好时光,让今天的大学校园更美好,更灿烂;我们紧握时代的脉搏,紧跟社会的步伐,让明天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扬眉吐气。

第9篇 2023年9月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范文

今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教育的提高,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张膨胀,大学生就业难等一系列社会性间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深圳富士康公司发生的连续跳楼事件,在人们为那些年轻的生命感到惋惜的时候,也更加关注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间题。解决大学生这个弱势群体的就业难间题、生活难等间题,已经迫在眉睫,只有真正的解决这个间题,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安定,才能能真正把知识变成生产力,从而推动一个国家的实力发展。

首先,“弱势群体”这一概念,在以前虽然不同程度上也划分过一定阶级、一定人群,但还没有把大学生纳入其列,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生活难等间题的日益加剧、形式的更加严峻,无形中把大学生划分到了实实在在的弱势群体之列,“毕业即失业”的言论已经不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存在的许许多多、或明或暗的漠视态度和歧视行为,使大学生弱视群体无法获得平等的就业权,被无情地剥夺了公平竞争的资格,也引发了种种社会冲突和矛盾。

据国家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就连续八年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2003年212万、2023年280万、2023年333万、2023年413万、2023年495万、2023年559万、2023年610万、2023年631万,从详细数据观察,可见毕业生的人数程猛增趋势,八年累计3533万,而据教育权威部门统计显示:到目前为止2023年毕业生就业率仅为35%,加之以往毕业还役有就业的学生,并且不考虑虚假就业信息的存在,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就业形势是多么严峻,如此庞大的基数已形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以往的毕业生还没有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之下,又一拨的人群又加之到来,紧缺的、理想的就业岗位上更显得前什后继。虽然许多的企业面临用工荒,但所提供的岗位都是普工岗位,整个社会都在鼓励大学生下基层,从基础干起,但这又与上学最终的初衷相违背,从而甚至形成了教育无用论的局面。以至于他们高不成低不就,从而走向社会的弱势群体、边缘人群。

其次,之所以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间题,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不少间题。一方面许多的大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实际经验,动手能力极差。在具体的工作中胜任不了领导交给的任务,且怨天尤人;另一方面,大学生中也存在错误的就业观念许多大学生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他们始终以“天之骄子”身份自居,姿态过高,对自身和现实缺乏准确的评估,缺乏正确的就业心态。这些都要求加强大学生自身素质修炼与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发展理念,要认清自身的现状,不能太急功近利,合理地降低就业期望值,要注重自身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培养。要加强社会实践锻炼,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主动寻找就业之路。

另外,出现这样现状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一一企业。自2023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的余波逐渐隐退,就业形式大大回暖。许多的企业虽面临用工荒的窘态,但一些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经验歧视和性别等歧视甚是严重,不能提供合理的平台。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对劳动法的实施力度不够,缺乏培养人才、留用人才的经营理念,以至于眼睁睁的看着人才流失。这主要表现在企业的薪酬不合理、所提供的岗位不匹配、对劳动法的实施力度不够。许多企业对毕业生ja是挑三拣四,提出一些十分苛刻的就业协议条款,擅自延长试用期,无偿地占有毕业生的劳动成果。国家虽在这一方面加大力度规范、调整,但企业配合不积极。如果说每个企业的薪资都和公务员、事业性单位员工基本工资相持平,并为每位员工依法办理象公务员所享有的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切实做好保证劳动者合法权益,这样的话他们就不会再与公务员做对比、追求公务员之路现象就会隐退,从而脚踏实地的为企业服务。

除此之外,大学生最低生活得不到保障,政府机制不够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和生活难的间题。现在无论是对农民还是到国家干部、公务员等不同群体都制定落实了相关保障措施:像公务员他们拥有相对较高的待遇、完善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农民也逐步推行养老保险,实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并给生活困难户发有低保补贴。而未就业大学生呢?什么都役有,成为一个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边缘人群。对此国家在以人为本的情况下也应当制定未就业学生相关保障体系,以促进社会均衡、和谐发展、推进社会注意建设。

另据调查,有很大一部分高校毕业生虽然都有着自行创业的激情,但绝大部分都被这样那样的困难所限制。国家、政府虽在某种程度上有所优抚。但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机制还不够完善,在政策上还存在程序复杂化等多方面问题。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国家、政府应当加大创业资金投放,政策优抚等。应从政策上支持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为有志创业的青年学生搭建创业平台,提供创业培训、帮助其融资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切实解决创业资金、技术等问题。

最后,我认为,要切实解决好这些毕业生,这就要求无论是那个行业、那个部门都要形成一定的就业比例。政府应一方面规范、提高企业各项劳动保障制度,吸取一部分人群;另一方面政府诸多职能部门也要有计划、有需要地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就业。企业要有长远的眼光,努力将大学生培养成一个可以为企业带来活力与生产力的团体,而不是只把大学生当做劳动力。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我们不能在心里把自己看做是需要社会照顾的弱势群体,我们要认清当前就业形势,牢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努力学习和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要相信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只有我们拥有真正的能力和实力,才能被社会和企业所接受,才能创造我们自己人生的辉煌!

(一)、毕业后工作期望

目前大学生选择工作日渐趋于理性,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例如:对工作方向的选择、对工作岗位的选择等。现在已经逐渐渐形成了为自己选工作的良好态势,而不是以前的为专业选工作。至目前我们统计所得出的结果显示,约有34%的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没有什么联系,只有38%的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联系比较密切。而且从现在的社会发展观察,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先找一份工作,找到自己立足社会的经济,再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据我们从300份调查统计得出:没换过工作的毕业生大约只占38%,而大约有42%的在职大学毕业生想换2份以上工作。

(二)、自我期许和对企业的期望

大约97%的毕业生表示能够胜任现在的工作,但是实践能力差和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成为了毕业生工作压力大的主要原因,相应的超过半数的毕业生表示在企业中最希望能得到专业技能的提高,而希望得到晋升和出国深造总共只占了21%。由以上可以看出,被调查的毕业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更注重是自身素质于专业技能的提高,而不是简单的只是为了暂时的利益。

从中我们深深体会道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不能再只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而是要做到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争取日后能早日适应社会。

(三)、就业信息和途径

通过调查毕业生在毕业时最关心的信息分别是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以及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分别达到了36%和20%,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希望与招聘单位能有一个沟通的机会。另外求职技巧也成为了一个关注的热点,这说明在学校里开设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讲座的确是很有必要性。他们表示,通过专门的就业讲座、就业指导网站和校园招聘大会的形式能比较容易获得当时的就业信息。但他们同时表示校园招聘大会实际效用不大,渐渐兴起的网络求职和传统的人才招聘市场是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途径,而效仿国际的通过熟人介绍的方式就业亦占有一定的比重。

(四)、职业生涯规划

通过问卷结果的统计,我们看到半数左右的毕业生表示在大二、三开始考虑就业问题,大概10%的人大一就开始考虑,剩下的人则在大四或毕业时才开始考虑。在高校职业规划选项中,只有约11%的人知道职业规划并知道怎样规划,而59%的人则不了解职业规划。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至少在最近几届大学毕业生中,绝大部分的人在大学里职业规划意识淡薄。而且,绝大部分人表示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发展课程没有太大的帮助。只有9%的毕业生对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发展指导相关的讲座表示满意,但同时有25%的人表示当时学校根本无此项服务。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各高校还未普及,而且课程质量普遍不高,不能达到学生的需求。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及相关讲座,以及提高提供就业指导质量应该成为各高校的重要任务。

第10篇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作为一名大三的学生,我们是该为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作一个系统的职业规划。为此,今年寒假期间,我对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上层管理者作了一次访问,也对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并对自己毕业后的方向更加明确。

对于非名校的本科生来说,本科的文凭并没有优势,出于一个高不曾低不就的尴尬地带,因此很多成绩良好又肯吃苦的学生们选择了考研,还有一部分家庭条件好的,但又怕吃苦的学生选择了出国读研,而我的选择是就业。

我对企业的高层作了一次访问,虽然没有那么正式,也不可能很细致,但至少有了一些大致的了解。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得到的回答很简单,就是通用人才。我说是否就是可塑性强的,得到的回答很明确,就是这类人才。通俗一点说就是听话的。受访的高层继续说了,企业需要一些基础好的,一个月可以上手的,并且擅于与人合作的人才。接着我又问了一些关于门槛和本科生,研究生和海龟之间优先权的问题,得到的答案让我很是惊讶。门槛不是问题,仅仅是本科生就可以,只是需要相对合适的专业而已。关于优先权的问题,这位leader很明确地说是本科生。对于国外读研的海龟,企业的回答是除非有特长否则不要。这些也只是待遇问题,因为企业也要考虑培养成本。而企业对于研究生,包括海龟认为的他们可以起点比别人高一些和薪水高一些的想法是过于理想化的。现在的海龟回到中国工资并不高,通常他们根本不了解国内的行情,而且眼高手低,企业并不喜欢这样的人才。企业需要动手能力强肯干又听话的人才,因此我更加明确了目标,先有饭碗再求发展。

写的再全面的职业规划不如脚踏实地地刻苦奋斗来不断完善自己,争取找到适合双方的职业。

第11篇 2023年6月大学生就业情况社会调查报告

随着政治和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我国的文化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人民越来越重视教育,越来越重视文化。而与之相适应的,我国的高等院校不断扩招,并在几年的时间里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但是,随着大学生的猛增,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就业起点低和就业难的重大问题。1566范文网为大家整理了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社会调查报告,阅读!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用工市场已经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大量毕业生漂浮于社会。广东省副省长宋海指出,当前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20xx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超过27万人,比20xx年增加6万人,增幅达28%,加上外省院校来粤就业的毕业生,以及前两年未落实就业岗位的省内外高校毕业生,预计20xx年在我省求职择业的毕业生可能超过40万人。根据人事部进行的有关统计,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不断下降;而根据教育部的数据,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却不断上升。由此可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一般说来,大学生就业难、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满意度的高低。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有一句话可以很生动的形容现在大学生的现状和就业形式:本科满街走,硕士多如狗,只有博士可以抖一抖。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就业行情。说起来可笑,现在为就业发愁的大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世界是你们的要有历史的使命感为21世纪中国四化建设贡献力量。n年寒窗下来,才发现自己不但不是什么国家栋梁,而是连参与建设的机会都几乎没有了。曾经的天之骄子,你被谁抛弃。大学生已被用人单位抛弃!用人单位困惑:大学生在写字楼干事不如中专生,在工厂干事不如技术工人。他们能干什么?大学生也困惑:居然被招过来搞跑腿打杂,收入也压得低低的(尤其应届生)。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首先是由于近年来的大学生扩招,使得市场上的大学生就业供过于求,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也就日益严峻了,而究其原因,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三、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1).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

对于80%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就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自身的实力,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

(2).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

个性是个体统一的心理面貌,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中那些稳定的,具有个人特色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倾向组合成的有层次的动力整体结构。它以个体稳定的行为模式与态度体系表现出来。能力、特长应包括教育培训的程度,因为教育和培训可以转化为能力、特长。能力是求职择业以及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2、择业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参差不齐

(1).敢于竞争,善于竞争。

(2).正确对待挫折

人们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

四、大学生就业政策

1、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

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水平虽然会不平衡,冷热不均,但是社会对不同专业的需求量会有所变动。如果能够放低期望值,愿意到西部、到基层去工作,应该说无论是热门专业的学生,还是冷门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找到工作。

2、招聘单位将更加理性化

大部分用人单位一改印象中非名牌、高学历毕业生不用的状况,现在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

3、民营企业将成为就业机会的最大提供者

一些名企仍将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相当数量的工作岗位。

4、就业空间将就一步扩大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可能。

5、人才市场趋向在转变

据调查显示,人才市场未来长期的趋向是,有新知识,高技能的良好品质的人才有机会,而非大学生身份,这就要求我们大学毕业生,必须在毕业后,继续学习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思考

如前所述,我们学院毕业生近三年的就业率虽高,但仍面临着就业难问题。要有效解决此一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端正就业意愿和提高供求匹配的效率。

1.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构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可分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其要素主要包括知识结构、心理素质、交流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追踪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其中,知识结构是基础。只有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求职者才会显得有内涵。而心理素质是否过硬,已越来越成为双向选择成与败的关键。交流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追踪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则是能否持续工作和取得工作成功的关键。

2.进一步端正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意愿。

这些事例和数字进一步向我们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当前年轻人的求职意愿明显偏离社会用人需求。这也可以说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育青年大学生树立职业平等观、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已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迫切需要。

第12篇 现在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模板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下面有小编整理的现在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模板,欢迎阅读!

一、调查目的:当今社会,科技经济发展飞速,市场竟争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社会需要的人才概念也随着这一发展潮流而产生变化,掌握当今社会真正需要什么类型的大学生,对大学生以后就业大有裨益。并且有利于在校大学生了解最新社会人才动态需求,做好准备。调查报告范文

二、调查人:...等五人

三、调查对象:深入农村,城镇,企事业单位,调查走访社会各阶层

四、调查时间:20xx年**月**日--20xx年**月**日

五、调查方法: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详见附录)

六、调查内容:通过对乡村、城市、企业及社会各行各业各年龄段人员的问卷调查,了解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社会人士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及期待,以及刚毕业已从业大学生给在校大学生的良好建议,对大学生的未来全面发展,成为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人才,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七、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中70%的被调察者属于25-45岁年龄段的各个学历层次各个行业的人。 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人对大学生关注度还是挺高的。80%的人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比较乐观,70%的人认为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得十分努力,20%的人认为困难很大。我们不得而知,大学生的的就业前图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社会人士观念还是比较开放的,90%的人认为名牌大学学生的能力并不比一般大学学生强,。只有保持这种客观的态度,社会、企业才会给大学毕业生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普通大学的毕业生们才会抛弃那些没有必要的包袱,减轻思想压力,以更加自信的心态在应聘面试的激烈竞争中完整的展示自我。

调查显示,不同的人对“您认为现在什么专业的大学生更容易就业”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例如:经济类、管理类,机械类、工程类,教育类、语言类,医学类、法学类,其他。这就说明,社会并不偏向任何单独某一类专业,俗话说的好“行行出状元”,只要我们肯虚心好学,脚踏实地的奋斗,都会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不能老是抱怨自己没选对专业了或者是对所学专业失去兴趣了,其实,无所谓什么专业不专业,只要自己爱学习,不是专业的也能成为自己的专业。调查报告范文

社会上认为,大学生的最大优势在于“自信,有理想抱负,可塑性强”、“有创新精神,思维活跃”。当代大学生最缺乏的必备精神是“勤俭节约,爱岗敬业”,在“诚实守信、责任奉献”方面也有待提高。让大学生清楚的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缺点,有利于扬长避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严格要求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调查表明,现代社会对大学教育相对满意,当代大学生极少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大学校园不只是从前人们赞美吟诵的“象牙塔”,更是一个锻炼能力、展示才干的舞台。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掌握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制定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圈子”。大学生不应该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代书呆子,而应该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早点涉及。

当今社会,大学生可以说是遍地开花、随处都是,竞争异常激烈,压力也随之而升。因此大学生切不可狂妄自大,必须及时充电,增加自身的“资本”,提高自己的价值。社会上认为大学生要找到理想的工作,除大学文凭外,“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优干、三好证书”等还是十分必要的。

调查中,大部分人认为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是大学生较为容易就业的地区,因为东部就业岗位多,生活条件优越,可同时也存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竞争更为激烈的弊端。还有不少一部分人认为大学生更应该回到家乡,因为家乡是从小长大的地方,对周围环境颇为了解,生活也更加便利。少部分人认为大学生应该尝试去中西部,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内陆地区慢慢发展起来,就业岗位空缺多,一切基础设施开始逐步建设,大学生如果能克服困难在那边安居乐业,也会过上美满的生活,另一方面,也会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奉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由此看出,只要大学生身怀真才实干,勇敢拼搏,艰苦奋斗,不只是贪图安逸享乐,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民众普遍认为,大学生择业前不应该首先考虑经济收入、生活环境、工作稳定性,而更应该注重个人发展机会和专业知识的应用,以更加长远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事业,不只局限在眼前。社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最应该在政策方面给大学生加大支持力度,其次资金、技术方面也应该迎头赶上。经济危机下,大学后并没有被断了后路,还有很多选择的机会,比如考研、出国留学、考公务员、选调生、自主创业、直接就业等等。社会人士反映,大学生应该从大二就开始涉及就业上岗、人才市场方面的知识,大三时亲身参加社会实践,将学到的理论应用到现实中去,锻炼培养个人职场能力,积累工作经验,适应工作环境,为大四就业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人们对大学生期望还是蛮大的,都为大学生的未来祝福。

八、调查结果分析:据调查,较受用人单位和社会认可青睐的大学生包括以下几点:思想素质较高;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吃苦精神;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外语水平高、懂计算机知识;动手能力强;懂专业、会管理、善交际。 而大部分群众对当代大学生的看法是:有真才实干,有专长,高素质,充满活力。待人有礼貌,孝老爱幼。。。这些优良传统应该具备。大学生是祖国下一代的希望,大学生的发展意味着祖国明天的兴盛。当代大学生活泼向上,青春充满激情,乐观自信,有理想有抱负的精神风貌必须发扬广大。

为了能够在不远将来的职场生涯中运筹帷幄,我们大学生还应该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

1、自我决策能力

自我决策能力是一个人能否独立思考,果断处事和独立完成某项工作能力。对于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面临求职择业,别人的意见和忠告各种各样,最终要靠自己决定,这就是对自我决策能力的一次检验。在未来的工作中,每一件事情、每一个问题以及它们的变化进展都不可能像在学校那样有老师给你作指导,而必须靠自己迅速作出决定,及时予以处理。因此,具有良好的自我决策能力对大学生就业是十分重要的。

2、适应社会能力

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现实生活常常不尽如人意,五彩纷呈的现实生活使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眼花缭乱,很不适应。大学毕业生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消极现象常常产生不安、不满的情绪,而常常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大学生却忽视了适应社会这个前提。人类文明总是在继承与创新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适应社会,正是为了担当社会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适者生存,生存正是为了发展。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积极的适应,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对困难的退缩,更不是对消极现象的认同,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向社会后才能尽可能地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3、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操作能力是人们知识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藉,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其作用的发挥。比如,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丰富的知识还是不够的,还要有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应注意克服只注理论学习,而轻视实践操作的倾向。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在实践操作上有过硬的本领,一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仍以教师这个职业为例,许多用人学校在挑选毕业生时,往往注重的是毕业生的试讲能力和试讲效果,而不只是他们的专业考试成绩。

4、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感情的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一个人想让别人了解你,重视你,更好地发挥你自己的才能,前提就是要有表现自己的能力。要准确表现自己,就离不开出色的表达能力。不仅在参加工作走向社会后,会立即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而且,在求职择业的时候就会有深切的感受。比如撰写求职信、自荐信、个人材料,回答招聘人员提问,接受用人单位的面试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较强的表达能力。

5、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实际上就是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远不如学校中的同学、师生关系那么简单。大学生步入社会后,要与各种各样的人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能否正确、有效地处理、协调好工作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不仅影响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状况。而影响着他的工作效能、心理健康、生活的愉快和事业的成就。因此,大学生自觉地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非常重要。

6、组织管理能力

虽然不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会从事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每个从业者都会不同程度地需要组织管理才能。现代社会职业表明,不仅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组织管理才能,其它专业人员也应当具备。随着时代的发展,纯书生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在挑选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在同等条件下,往往会优先考虑那些曾担任过学生干部,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正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

以上主要是从普遍性这个角度来谈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的技能,此外,大学毕业生如能撑握一技之长,诸如文艺、球类、驾驶等等就更能增加顺利就业的砝码。

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就是这方面人才的后备军,我们有能力、有责任、有信心把祖国的明天建设的更美好!

九、调查总结与建议:虽然时下大学生越来越普遍,大学生的地位也不如昔日高级。但这也是社会发达的一种表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发展的必然。说明了国家的教育越来越普及,全民素质不断提高。再者,与中国十三亿人口的相比下,时下大学生的数量也是偏少的。因此,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也是无可厚非。因为我们是建设祖国的生力军,是早晨八九点中的太阳,世界属于我们,未来也掌握在我们手中。了解当代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是必须要做的,这会让我们懂得社会最新的发展动态,时刻做好准备。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更加清楚了自己社会地位,身为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以及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我们在校大学生一定会珍惜大学阶段的学习机会,把握年轻的大好时光,让今天的大学校园更美好,更灿烂;我们紧握时代的脉搏,紧跟社会的步伐,让明天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扬眉吐气。

2023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2篇)

就业问题一直是大学生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介绍2022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2022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2023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3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23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23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大学生就业情况相关文章

  • 当今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9篇)
  • 当今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9篇)96人关注

    一、调查目的:当今社会,科技经济发展飞速,市场竟争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社会需要的人才概念也随着这一发展潮流而产生变化,掌握当今社会 ...[更多]

  •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2篇)
  •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2篇)93人关注

    作为一名大三的学生,我们是该为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作一个系统的职业规划。为此,今年寒假期间,我对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上层管理者作了一次访问,也对目前大学生的就业 ...[更多]

  •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2篇)
  •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2篇)91人关注

    作为一名大三的学生,我们是该为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作一个系统的职业规划。为此,今年寒假期间,我对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上层管理者作了一次访问,也对目前大学生的就业 ...[更多]

  • 2023年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12篇)
  • 2023年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12篇)90人关注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就业岗位的相对不足,城市低收入家庭、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增多,制约了地区内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就业工作的总体形势看,女性 ...[更多]

  •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3篇)
  •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3篇)89人关注

    大学生就业:难在哪里低工资就业:多一些经验拿汗水换明天。在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到,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宁愿选择“低工资”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 ...[更多]

  • 2023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9篇)
  • 2023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9篇)88人关注

    就业问题一直是大学生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介绍2022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2022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2023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 ...[更多]

  • 2023年9月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2篇)
  • 2023年9月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2篇)84人关注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范文今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教育的提高,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张膨胀,大学生就业难等一系列社会性间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更多]

  • 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12篇)
  • 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12篇)84人关注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用工市场已经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大量毕业生漂浮于社会。广东省副省长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