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
反求诸己 |
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
南辕北辙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长命富贵 |
既长寿又富裕显贵。 |
紫陌红尘 |
紫陌:京城的道路;红尘:尘埃。指京城道上非常热闹,尘土飞扬。形容京城繁华或比喻虚幻的荣华。 |
说一不二 |
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 |
掉以轻心 |
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 |
绳锯木断 |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
皮开肉绽 |
绽:裂开。皮肉都裂开。形容被殴打得伤势极重。 |
喜新厌旧 |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
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狭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
十恶不赦 |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茕茕孑立 |
孤独无依的样子。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汗马功劳 |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
善善恶恶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
祝哽祝噎 |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
慌不择路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群山四应 |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
张徨失措 |
见“张皇失措”。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
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
末大必折 |
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