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卬首信眉 |
信,通“伸”。昂首伸眉。形容意气昂扬,不随波逐流。 |
不敢苟同 |
苟:苟且。不敢随便地同事。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
锲而不舍 |
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
一拥而上 |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
大惑不解 |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陈言务去 |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
扬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长条旗子。舞动着幡,敲打着鼓。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 |
年少无知 |
年纪小,不懂事。 |
辞简意足 |
简:简要;足:充实,完备。文词简要而内容充实。 |
惊心动魄 |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
九霄云外 |
九霄:天的最高处。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 |
饮水思源 |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到此为止 |
以这里为界限。 |
以弱制强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
语重心长 |
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秽德垢行 |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动魄惊心 |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地大物博 |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足衣足食 |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
千家万户 |
众多人家。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唯利是图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