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催人泪下 |
催:催促,促使。形容事迹十分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泪。 |
万众一心 |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
残花败柳 |
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
屈指一算 |
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 |
铁面无私 |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满招损,谦受益 |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
度己失期 |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 |
断香零玉 |
比喻女子的尸骸。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徒:空;羡:羡慕。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天网恢恢 |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
风风雨雨 |
刮风下雨,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聪明伶俐 |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
材优干济 |
指才能优异,有干练的办事能力。 |
息息相关 |
息:呼吸。呼吸也相互关连。形容非常密切。 |
除恶务本 |
铲除恶势力,必须杜绝根本。 |
古来今往 |
从古代到现代。 |
角巾东路 |
《晋书·羊祜传》:“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意谓辞官退隐,登东归之路。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 |
息迹静处 |
息:止息;迹:行迹,脚印;处:处所。要想不见行迹,只有自己静止不动。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朽木死灰 |
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 |
忧愤成疾 |
忧愁气愤得病了。形容极其忧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