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分道扬镳 |
道:路;镳:马嚼子;借指为马;扬镳:驱马向前。分走不同的路。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比喻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
进种善群 |
谓提高民族素质。 |
音信杳无 |
没有一点消息。 |
因材施教 |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进行;教:教育。根据学习的人的不同志趣、资质来进行不同的教育。 |
鼠凭社贵 |
老鼠把窝做在土地庙下面,使人不敢去挖掘。比喻坏人仗势欺人。 |
挥霍无度 |
任意花钱没有节制。挥霍;亦作“挥攉”。摇手称挥;反手称攉。引申为任意花钱。度:限度。 |
气充志骄 |
谓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
高步阔视 |
同“高视阔步”。 |
故步不离 |
故步:旧的步法。比喻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
同室操戈 |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
可想而知 |
想:推想。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 |
东扶西倒 |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卑鄙龌龊 |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耳聪目明 |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
壮心不已 |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拨乱济危 |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无本买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