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物阜民安 |
阜:丰富。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
尽信书不如无书 |
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
失魂丧胆 |
形容极度恐慌。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堂堂一表 |
形容身材魁伟,相貌出众。 |
绰有余裕 |
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
促膝谈心 |
促:挨近;促膝:膝盖挨近膝盖。形容面对面靠近坐着;亲密地交谈心里话。 |
过而能改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
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水中捞月 |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
断香零玉 |
比喻女子的尸骸。 |
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兵戎相见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学而优则仕 |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
屡试不爽 |
屡次试验都不错。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迷离惝恍 |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
离本趣末 |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
足不出门 |
同“足不出户”。 |
饿殍遍野 |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
识时务者为俊杰 |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
书不释手 |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
寒木春华 |
寒木不凋,春华吐艳。比喻各具特色。 |
步步深入 |
一步一步地进入事物的内部。 |
池鱼之殃 |
比喻因牵连而无端遭到的祸害。 |
天缘凑合 |
天缘:自然的机缘。旧时认为男女结成夫妻是天意所配合。也指事属巧合。 |
援笔立就 |
一拿起笔瞬间就完成一篇文章。形容人文思敏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