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有两下子 |
比喻有点本领。 |
假公济私 |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
裾马襟牛 |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 |
疑邻盗斧 |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
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 |
照葫芦画瓢 |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过而能改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 |
酒后茶余 |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
燕雀安知鸿鹄志 |
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战天斗地 |
战、斗:泛指斗争。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聪明反被聪明误 |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身败名裂 |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足衣足食 |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
迷离惝恍 |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唯利是图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