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奉命惟谨 |
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违背。 |
谨小慎微 |
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形容非常谨慎。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流于畏缩。 |
满满当当 |
形容很满的样子。 |
举世混浊 |
举:全。混浊: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
臭名远扬 |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
天昏地暗 |
天色昏黄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昏:昏暗。 |
言而无信 |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三长两短 |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现多指死亡。 |
万无一失 |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刻不容缓 |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聪明反被聪明误 |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鲜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形容鲜血流淌不止。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性命攸关 |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如火如荼 |
荼:音图。像火一样红;像茅草花一样白。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
逢人说项 |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剐: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
五花八门 |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
踉踉跄跄 |
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
服气吞露 |
服气:导引之术,即气功。指修炼道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