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ǒ

举火


拼音jǔ huǒ
注音ㄐㄨˇ ㄏㄨㄛˇ

繁体舉火

举火

词语解释

举火[ jǔ huǒ ]

⒈  生火做饭。

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庄子·让王》

light a kitchen fire;

⒉  点火。

举火示警。

light a fire;

引证解释

⒈  生火做饭。

《礼记·问丧》:“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故邻里为之糜粥以饮食之。”
《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製衣。”

⒉  引申为生活;过活。

《晏子春秋·杂下十二》:“国之閒士,待臣而举火者数百家。”
宋 范仲淹 《窦谏议录》:“以至四方贤士,赖公举火者,不可胜数。”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我自然不待此款举火,不过书店方面,是似乎应该不盘算人的缓急的。”

⒊  点火;升起烽火。

《史记·孝武本纪》:“泰 上举火,下悉应之。”
《墨子·号令》:“昼则举熢,夜则举火。”

⒋  引申为兴兵。

明 文徵明 《南京太常寺卿嘉禾吕公行状》:“且贼举火向内,恃有应也。”

国语辞典

举火[ jǔ huǒ ]

⒈  点火。

《管子·弟子职》:「昏将举火,执烛隅坐。」
《汉书·卷七·昭帝纪》:「夏,旱,大雩,不得举火。」

⒉  生火煮饭。

《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

⒊  过活,维持生计。

《晏子·内篇·杂下》:「国之简士,待臣而后举火者,数百家。」
《北齐书·卷三四·杨愔传》:「重义轻财,前后赐与,多散之亲族,群从弟姪十数人,并待而举火。」


新华字典解释

生火:

1.产生焦躁的情绪。

2.产生火气﹑热气。

3.取火;使柴﹑炭等燃烧起来。

4.指锅炉工。

举火:

〈书〉

①点火:举火为号。

②专指生火做饭。

不举:

1.不举起。

2.指不升起。

3.不能举;举不起。

4.不举办;不进行。

5.不检举;不告发。

6.不推荐。

7.不抚养。

8.不祭祀。

9.没有攻下。

10.古代逢大的天灾人事,皆除去盛馔,偃息声乐,称作“不举”。

不举火相关成语

  • 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
  •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 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
  •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 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 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 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分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