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ǐ

虏使


拼音lǔ shǐ
注音ㄌㄨˇ ㄕˇ

繁体虜使

虏使

词语解释

虏使[ lǔ shǐ ]

⒈  谓当作奴隶役使之。

⒉  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或敌寇所遣使者的蔑称。

引证解释

⒈  谓当作奴隶役使之。

《战国策·赵策三》:“彼 秦 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鲍彪 注:“视民如所虏获。”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虏使其民。”
贞 索隐:“言( 秦 人)以奴虏使其人,言无恩以恤下。”

⒉  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或敌寇所遣使者的蔑称。

宋 胡铨 《上高宗封事》:“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諂諭 江 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
宋 岳珂 《桯史·三忠堂记》:“惟一编脩官 胡銓 毅然上书,乞斩相参、虏使,三纲五常赖以不坠。”


新华字典解释

少数民族:

指多民族国家内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也有指外来移民的。在中国,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僳、佤、畲、高山、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锡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塔塔尔、独龙、鄂伦春、赫哲、门巴、珞巴、基诺等55个少数民族,人口约9132万(1990年),占全国总人口8%。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格局。多有本民族语言文字,部分通用汉语文。宗教和自然崇拜有广泛深刻的影响。社会发展较汉族缓慢,经济比较落后,且发展不平衡。多从事农牧、渔猎生产。解放后,通过民主改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平等。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一起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使者:

①奉使命办事的人:友好使者|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②比喻带来某种信息的人或事物:音乐使者|春天的使者。

役使:

差遣使用:富贵人家,役使奴僮。

敌寇:

入侵的敌人:敌寇侵华日急。

虏使相关成语

  • 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 成则为王,败则为虏
  •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 两国相战,不斩来使
  •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 有钱能使鬼推磨
  • 有钱使得鬼推磨
  • 千里姻缘使线牵
  • 使功不如使过
  • 不辱使命
  • 举贤使能
  • 乘势使气
  • 仗气使酒
  • 任贤使能
  • 使乖弄巧
  • 使嘴使舌
  • 使心作倖
  • 使心作幸
  • 使心别气
  • 使心用倖
  • 使心用幸
  • 使心用腹
  • 使性傍气
  • 使性掼气
  • 使性谤气

分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