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ǎo shēng
注音ㄐ一ㄠˇ ㄕㄥ
繁体角聲
⒈ 画角之声。古代军中吹角以为昏明之节。
⒈ 画角之声。古代军中吹角以为昏明之节。
引《晋书·王羲之传》:“述(王述 )每闻角声,谓 羲之 当候己,輒洒扫而待之。”
唐 李贺 《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一章:“庙门外一通角声吹动,全体用饭;二通角声吹动,我亲到寨上察看。”
⒉ 五声之一。
引《管子·幼官》:“君服青色,味酸味,听角声。”
《宋书·乐志一》:“宫声正方而好义,角声坚齐而率礼。”
清 钱谦益 《<施愚山诗集>序》:“兵兴以来,海内之诗弥盛,要皆角声多宫声寡,阴律多阳律寡。”
昏明:
1.昏暗和明亮;黑夜和白昼。
2.愚昧和明智。
以为:
1.认为。
2.作为,用作。
3.“以之为”的省略形式。犹言让他(她)做,把它作为。
4.犹而为,而成。以,而,连词。
5.犹已为,已是。以,通“已”。
吹角:
吹号角。
画角:
古代乐器。竹木或皮革制成,外面绘彩,口细尾大,声音高亢激厉。古代军中常用:城头画角二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