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

杂诗


拼音zá shī
注音ㄗㄚˊ ㄕ

繁体雜詩

杂诗

词语解释

杂诗[ zá shī ]

⒈  谓兴致不一,不拘流例,遇物即言之诗。《文选》有杂诗一目,凡内容不属献诗、公宴、游览行旅赠答哀伤乐府诸目者,概列杂诗项。即有题如张衡《四愁》、曹植《朔》等,内容相近,亦归此项,如王粲、刘桢、曹植兄弟等作皆即以“杂诗”二字为题,后世循之。

引证解释

⒈  谓兴致不一,不拘流例,遇物即言之诗。 《文选》有杂诗一目,凡内容不属献诗、公宴、游览、行旅、赠答、哀伤、乐府诸目者,概列杂诗项。即有题如 张衡 《四愁》、 曹植 《朔风》等,内容相近,亦归此项,如 王粲、刘桢、曹植 兄弟等作皆即以“杂诗”二字为题,后世循之。

《文选·王粲<杂诗>》 李善 注“杂者,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故云杂也” 唐 李周翰 注:“兴致不一,故云杂诗。”
清 桂馥 《札朴·杂诗》:“案《文选》 王仲宣、刘公干、魏文帝、陈思王、嵇叔夜、傅休奕、张茂先、枣道彦、左太冲、张季鹰、张景阳、王景立 皆有杂诗。”


新华字典解释

朔风:

1.指北方的音乐。

2.北风﹐寒风。

献诗:

1.进献诗作。古代多用以示讽谏或歌颂。

2.泛指奉献诗作。

兴致:

兴趣:兴致勃勃|干事情光凭兴致和热情是不够的。

游览:

漫步观赏:游览故宫|游览黄山。

后世:

①后代

①:《诗经》和《楚辞》对后世的文学有很大的影响。

②后裔。

③佛教指来世。

杂诗相关成语

  • 七步成诗
  • 五方杂厝
  • 五方杂处
  • 五步成诗
  • 五类杂种
  • 人多口杂
  • 人多嘴杂
  • 人多手杂
  • 凌杂米盐
  • 击钵催诗
  • 刮刮杂杂
  • 叠见杂出
  • 呵笔寻诗
  • 嘈嘈杂杂
  • 子曰诗云
  • 孟诗韩笔
  • 拉拉杂杂
  • 敦诗说礼
  • 杂七杂八
  • 杂七碎八
  • 杂乱无序
  • 杂乱无章
  • 杂学旁收
  • 杂沓而至
  • 杂然相许

分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