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ū

朱绂


拼音zhū fú
注音ㄓㄨ ㄈㄨˊ

繁体朱紱

朱绂

词语解释

朱绂[ zhū fú ]

⒈  古代礼服上的红色蔽膝。后多借指官服。

⒉  指做官。

⒊  古代系佩玉或印章的红色丝带。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礼服上的红色蔽膝。后多借指官服。

《易·困》:“困于酒食,朱紱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
程颐 传:“朱紱,王者之服,蔽膝也。”
《汉书·韦贤传》:“黼衣朱紱,四牡龙旂。”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黑貂朱紱,王侯满筵。”
唐 杜牧 《书怀寄中朝往还》诗:“朱紱久惭官借与,白头还嘆老将来。”
宋 王安石 《致仕虞部曲江谭君挽辞》:“它日白衣霄汉志,暮年朱紱水云身。”

⒉  指做官。

唐 陈子昂 《晖上人房饯齐少府使入京府序》:“青霞路絶,朱紱途遥。”
《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臣今幸沾朱紱,而 保安 子 天祐,食藿悬鶉,臣窃愧之。”

⒊  古代系佩玉或印章的红色丝带。

《文选·曹植<责躬>诗》:“冠我玄冕,要我朱紱。”
李善 注:“《礼记》曰:‘诸侯佩玄玉而朱组綬。’《苍頡篇》曰:‘紱,綬也。’”
唐 康骈 《剧谈录·狄惟谦请》:“特颁朱紱,俾耀铜章。”


新华字典解释

蔽膝:

1.亦作“蔽?”。

2.围于衣服前面的大巾。用以蔽护膝盖。

礼服:

在庄重的场合或举行仪式时穿的服装。

红色:

①红的颜色。

②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红色政权丨红色根据地。

佩玉:

1.古代系于衣带用作装饰的玉。

2.佩带玉饰。

做官:

1.获得官员的职位。

2.拥有或带有职位的人。

朱绂相关成语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以紫为朱
  • 以紫乱朱
  • 傅粉施朱
  • 兼官重绂
  • 兼朱重紫
  • 弄粉调朱
  • 恶紫夺朱
  • 搓粉团朱
  • 搓粉抟朱
  • 施朱傅粉
  • 朱丹其毂
  • 朱云折槛
  • 朱口皓齿
  • 朱唇榴齿
  • 朱唇玉面
  • 朱唇皓齿
  • 朱唇粉面
  • 朱墨烂然
  • 朱干玉戚
  • 朱弦三叹
  • 朱弦玉磬
  • 朱弦疏越
  • 朱文之轸

分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