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伏事


拼音fú shì
注音ㄈㄨˊ ㄕˋ

伏事

词语解释

伏事[ fú shì ]

⒈  隐秘的事情。

⒉  指在朝廷或官员属下任职。

⒊  指侍候,服侍。

⒋  指屈膝事人。

⒌  指用暴力对付、整治人。

引证解释

⒈  隐秘的事情。

《战国策·赵策四》:“楼缓 将使,伏事辞行。”
吴师道 补正:“‘伏事’句,隐祕之事也。”

⒉  指在朝廷或官员属下任职。

《文选·陆机<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诗》:“谁谓伏事浅,契濶踰三年。”
李善 注:“《周礼·大司徒》:‘颁职事,十有二曰服事。’ 郑司农 曰:‘服事,谓为公家服事也。’‘服’与‘伏’同,古字通。”
南朝 宋 鲍照 《谢上除启》:“臣伏事日浅,蒙荷已丰。”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安中令大度》:“刘某 曰:‘某伏事岁久,受恩亦多,忽见近日作为,某忧惧及祸,不忍遽辞诀。某今日乞 令公 与罪名杀之,以荅从来受恩。’”

⒊  指侍候,服侍。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三折:“我伏事的都入罗幃,我恰才舒舖盖似孤鬼。”
清 李渔 《奈何天·形变》:“你在这里伏事我,今日这个澡,比不得往常。”

⒋  指屈膝事人。

《资治通鉴·唐昭宗大顺元年》:“克用 囚之,既而使人诱之,欲以为 河东 副使, 揆 曰:‘吾天子大臣,兵败而死,分也,岂能伏事镇使邪!’”

⒌  指用暴力对付、整治人。参见“伏侍”。

胡适 《<水浒续集>两种序》:“两个伏事一个,扯着耳朵,把鸩酒灌下。”

国语辞典

伏事[ fú shì ]

⒈  隐密的事情。

《战国策·赵策四》:「楼缓将使,伏事辞行。」

⒉  服侍伺候。

《文选·陆机·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诗》:「谁谓伏事浅,契阔逾三年。」
《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岂能低首下心,伏事一个镇使?」


新华字典解释

事人:

1.事奉人;服侍人。

2.奉承人;讨好人。

3.谓充任下属。

4.嫁人。

暴力:

①强制的力量;武力。

②特指国家的强制力量:军队、警察、法庭对于敌对阶级是一种暴力。

任职:

1.担任官职;担任职务。

2.任命官职。

3.称职,尽职。

服侍:

伺候;照料:服侍父母 ㄧ在他病中同志们轮流来服侍。也作伏侍、服事。

朝廷:

①帝王接见大臣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②借指帝王:报效朝廷。

伏事相关成语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 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 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
  •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 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
  •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 好事不出门,恶事扬千里
  •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召之
  •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 败事有余,成事不足

分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