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计


拼音dà jì
注音ㄉㄚˋ ㄐ一ˋ

繁体大計
词性名词

大计

词语解释

大计[ dà jì ]

⒈  重大的谋略或计划。

a major programme of lasting importance;

⒉  官吏每三年一次的考绩。

general exam for officials;

⒊  国家年终核算。

national annual accounting;

引证解释

⒈  官吏每三年一次的考绩。

《周礼·天官·太宰》:“三岁则大计羣吏之治,而诛赏之。”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三岁考绩。”

⒉  明 清 两代考核外官的制度叫大计,每三年举行一次。参阅《清文献通考·职官四》。

《明史·佞倖传·朱隆禧》:“由进士歷 顺天府 丞,坐大计黜。”
清 姚鼐 《邱松亭家传》:“君采购严禁吏蠹……大计列一等,当擢。”

⒊  重大的谋略或计划。

《国语·吴语》:“不勇,则不能断疑以发大计。”
唐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诗:“郭钦 上书见大计, 刘毅 答詔惊羣臣。”
宋 苏轼 《答吕元钧书》之二:“士大夫相顾避罪而已,何暇及中外利害大计乎?”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政协代表﹞就有关国家建设事业的根本大计及其他重要措施,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建议案。”

⒋  谓国家岁终核算。

《周礼·天官·序官》“司会” 汉 郑玄 注:“司会主天下之大计。”
《魏书·袁翻传》:“今之豫度,微似小损,岁终大计,其利实多。”

国语辞典

大计[ dà jì ]

⒈  重大的计划或谋略。

《三国志·卷一四·魏书·蒋济传》:「于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功之失,于国家大计未足有损。」
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诗:「郭钦上书见大计,刘毅答诏惊群臣。」

⒉  每三年对官吏施政的考察。

《明史·卷三〇七·佞幸传·顾可学传》:「朱隆禧者,昆人。由进士历顺天府丞,坐大计黜。」
《六部成语注解·吏部》:「大计:外省之官三年考察一次谓之大计。」

英语large scale program of lasting importance, project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to think big, annual national audit

法语grand projet, plan grandiose, grand dessein


新华字典解释

谋略:

计谋策略:予既奇(陆)逊之谋略,又叹(孙)权之识才。

重大:

1.谓物体大而沉重。

2.大而重要。

3.指高而重要的官位。

4.指诗文风格凝重,气象阔大。

制度:

1.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

2.制订法规。

3.规定。

4.指规定品级的服饰。

5.制作。

6.谓制作方法。

7.规模;样式。

核算:

企业经营上的核查计算核算成本丨资金核算。

大计相关成语

  • 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
  • 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 蠹众木折,隙大墙坏
  •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 眉头一蹙,计上心来
  •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 男大须婚,女大必嫁
  • 男大须婚,女大须嫁
  • 男大当娶,女大当聘
  • 男大当婚,女大须嫁
  • 日计不足,岁计有余
  •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 大难不死,必有后禄
  •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 大门不出,二门不过
  •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分字解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