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ng

公义


拼音gōng yì
注音ㄍㄨㄥ 一ˋ

繁体公義

公义

词语解释

公义[ gōng yì ]

⒈  亦作“公议”。

⒉  公正的义理。

⒊  公众的议论,舆论。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公议”。

⒉  公正的义理。 《荀子·修身》:“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是法胜私也。

《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此言君子之以公义胜私欲也。”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二》:“圣人以天下为度者也,不以私怒伤天下公议。”
宋 秦观 《白敏中论》:“夫公义私恩适不两全,犹当以道,权其轻重,奈何无故而废之哉。”
鲁迅 《华盖集续编·死地》:“历史上所记的关于改革的事,总是先仆后继者,大部分自然是由于公义。”

⒊  公众的议论,舆论。

《后汉书·袁术传》:“绍 议欲立 刘虞 为帝, 术 好放纵,惮立长君,託以公义不肯同,积此,衅隙遂成。”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 执谊 ﹞既而为 叔文 所引用,初不敢负 叔文,迫公议,时时有异同。”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晦翁 错问了事,公议不平,沸腾喧嚷。”

国语辞典

公义[ gōng yì ]

⒈  公正的义理。

如:「他好打不平,看到不合公义的事情,就会挺身而出。」


新华字典解释

公正:

公平正直,没有偏私:为人公正ㄧ公正的评价。

公众:

社会上大多数的人;大众:公众领袖ㄧ公众利益。

义理:

1.合于一定的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

2.指讲求儒家经义的学问。

3.称宋以来之理学为义理之学。

4.文辞的思想内容。

5.犹道理。

议论:

1.谓评论人或事物的是非﹑高低﹑好坏。亦指非议﹐批评。

2.对人或事物所发表的评论性意见或言论。

公义相关成语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 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
  • 项庄舞剑,志在沛公
  •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
  •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国尔忘家,公尔忘私
  •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 公而忘私,国而忘家
  • 公耳忘私,国耳忘家
  •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 公有公理,婆有婆理
  •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 义不主财,慈不主兵
  •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
  •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 不喑不聋,不成姑公
  • 张公吃酒李公颠
  • 张公吃酒李公醉
  • 多行不义必自毙

分字解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