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忽


拼音yī hū
注音一 ㄏㄨ

一忽

词语解释

一忽[ yī hū ]

⒈  立刻;上。一会儿。

引证解释

⒈  立刻;马上。

《金瓶梅词话》第五七回:“走到房中,倒在象牙牀上,一忽地睡去了。”
叶圣陶 《夜》:“一种热望一忽儿完全占领了她。”

⒉  一会儿。

郁达夫 《还乡记》:“不多一忽,火车慢慢儿的开了。”
萧三 《敌后催眠曲》:“小宝宝,你不要嚷,一忽儿就会天大亮。”
杨朔 《百》:“梁振江 笑笑说:‘也没什么奇怪的’,垂着眼皮想了一忽儿,开口说起来。”

国语辞典

一忽[ yī hū ]

⒈  立即、马上。

《金瓶梅·第五七回》:「走到房中,倒在象牙床上,一忽地睡去了。」

⒉  重量单位。一厘的千分之一。


新华字典解释

立刻:

副词,表示紧接着某个时候;马上:请大家立刻到会议室去ㄧ同学们听到这句话,立刻鼓起掌来。

马上:

副词。表示紧接着要发生:马上去|马上设法。

●忽hū ㄏㄨˉ

◎ 粗心,不注意:忽视。疏忽。忽略。玩忽职守。

◎ 迅速,突然:忽而。忽然。忽地。忽高忽低。

◎ 长度和重量单位(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忽微(极言细微)。微忽其微。

●一yī ㄧˉ

◎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 纯;专:专一。一心一意。

◎ 全;满:一生。一地水。

◎ 相同:一样。颜色不一。

◎ 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

◎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

◎ 乃;竞:一至于此。

◎ 部分联成整体:统一。整齐划一。

◎ 或者:一胜一负。

◎ 初次:一见如故。

◎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7”。

一忽相关成语

  •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 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
  •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 宁与千人好,莫与一人敌
  •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 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 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
  • 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 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
  • 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 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 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
  •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绳
  •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分字解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