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子


拼音dú zǐ
注音ㄉㄨˊ ㄗˇ

繁体犢子

犊子

词语解释

犊子[ dú zi ]

⒈  小牛。

calf;

引证解释

⒈  小牛。

《晋书·石季龙载记上》:“快牛为犊子时,多能破车。”
唐 曹邺 《早秋宿田舍》诗:“南村犊子夜声急,应是栏边新有霜。”
《法苑珠林》卷十九:“譬如新生犊子,犹故饮乳,与五百大牛共行。”

⒉  引申指小儿。

《实事白话报》1930.12.19:“有几次想加驱逐,又惹不起护犊子的老妻。”
人民文学》1981年第1期:“正因为这点,他也有几分怕自己的儿子,因为护犊子是女人的本性。”

⒊  传说中的仙人名。 汉 刘向 《列仙传·犊子》:“犊子 者, 鄴 人也。少在 黑 採松子、茯苓,饵而服之,且数百年。时壮时老,时好时丑。时人乃知其仙人也。常过酤酒 阳都 家。 阳都 女者,市中酤酒家女,眉生而连,耳细而长。众以为异,皆言此天人也。会 犊子 率一黄犊来过, 都 女悦之,遂留相奉侍。

都 女随 犊子 出取桃李,一宿而返。”
明 许自昌 《水浒记·约婚》:“依稀 犊子 遇眉连,始信姻缘匪偶然。”

国语辞典

犊子[ dú zi ]

⒈  小牛。

⒉  称小儿。


新华字典解释

木子:

1.果名。即猕猴桃。也叫杨桃。

2.泛称木本植物的果实。

3.拆“李”字。

典故:

①典章和掌故:熟于朝廷典故。

②诗文中引用古书里的故事或语句:稼轩作词多用典故。

中华:

1.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称之为中华。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亦称中国。

2.指中原。

3.古时对华夏族﹑汉族的称谓。

诗集:

辑集一个人或许多人的诗而成的书。

处士:

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齐有处士曰钟离子。

牧犊子相关成语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哑子漫尝黄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 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
  • 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 哑子吃黄连,说不出的苦
  •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 左对孺人,右顾稚子
  • 左对孺人,顾弄稚子
  •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 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 养子防老,积谷防饥
  •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
  • 不探虎穴,不得虎子
  •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分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