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ǎng

两仪


拼音liǎng yí
注音ㄌ一ㄤˇ 一ˊ

繁体兩儀

两仪

词语解释

两仪[ liǎng yí ]

⒈  指天地。借指君主父母。指阴阳、男女。

引证解释

⒈  指天地。

《易·繫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孔颖达 疏:“不言天地而言两仪者,指其物体;下与四象(金、木、水、火)相对,故曰两仪,谓两体容仪也。”
《晋书·挚虞传》:“考步两仪,则天地无所隐其情;準正三辰,则悬象无所容其谬。”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当日三才始判,两仪初分;乾坤:清者为乾,浊者为坤,人在中间相混。”
金一 《文学上之美术观》:“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生矣。”

⒉  借指君主的父母。

《旧唐书·儒学传下·卢粲》:“又 安乐公主 承两仪之泽,履福禄之基,指 南 以锡年,仰北辰而永庇。”

⒊  指阴阳、男女。

鲁迅 《彷徨·高老夫子》:“蕊珠仙子 也不很赞成女学,以为淆乱两仪,非天曹所喜。”

国语辞典

两仪[ liǎng yí ]

⒈  天地。

《易经·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文选·刘琨·劝进表》:「伏惟陛下玄德,通于神明,圣姿合于两仪。」


新华字典解释

太极:

古代哲学家称最原始的混沌之气。太极运动而分化出阴阳,由阴阳而产生四时变化,继而出现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推衍为宇宙万事万物。

阴阳:

在中国古代,最初指日光的向背。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既对立又互相消长的矛盾。如动的、热的、向上的、明亮的、强壮的为阳,静的、冷的、向下的、晦暗的、虚弱的为阴。把阴阳交替看作宇宙的根本规律。也用来说明上下、君臣、君民、夫妻等关系。

天地:

1.天和地。指自然界或社会。

2.犹天下。

3.指天地神灵。

4.犹境界﹐境地。

男女:

1.男人和女人。

2.泛指百姓。

3.指两性间性欲。

4.儿女。

5.旧时对地位卑下者的称呼。

6.旧时地位卑下者的自称。

7.詈词。

两仪相关成语

  • 扁担没扎,两头打塌
  •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 两国相战,不斩来使
  •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 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一物不成,两物见在
  • 一条线儿拴两蚂蚱
  • 男儿两膝有黄金
  • 此地无银三百两
  • 此地无银三十两
  • 尖担担柴两头脱
  • 一口不能著两匙
  • 扁担脱,两头虚
  • 一马不跨两鞍
  • 一客不烦两家
  • 一心挂两头
  • 一渊不两蛟
  • 两眼一抹黑
  • 两雄不并立
  • 嘴是两张皮
  • 尖担两头脱
  • 汉贼不两立
  • 着三不着两

分字解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