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óng xiào
注音ㄏㄨㄥˊ ㄒ一ㄠˋ
繁体黌校
⒈ 学校。
⒈ 学校。
引《晋书·戴邈传》:“古之建国,有明堂辟雍之制,乡有庠序黌校之仪,皆所以抽导幽滞,啟广才思。”
明 归有光 《南云翁生圹志》:“南云翁 者,少为诸生,有声于黌校之间。”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真若虚传》:“少年业举子,博识洽闻,游黌校,好侠,多盍簪,颇有 季良 之风。”
⒈ 学校。也作「黉门」、「黉宫」。
引《宋书·卷五·文帝本纪》:「阙里往经寇乱,黉校残毁。」
学校: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起源于奴隶社会。中国古代的学校称为庠、序、学、校。在开始产生时不都是专门的教育机构,而兼为习射、养老的场所。以后的学校一般称为学。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中称为学堂,1912年的学制中改称为学校。
● 黉(黌)hóng ㄏㄨㄥˊ
◎ 古代称学校:黉门。黉宇。黉序。黉宫。
● 校xiào ㄒㄧㄠˋ
◎ 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校园。校长。
◎ 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
◎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
● 校jiào ㄐㄧㄠˋ
◎ 比较:校场。
◎ 查对、订正:校勘。校订。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