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o

膏糜


拼音gāo mí
注音ㄍㄠ ㄇ一ˊ

膏糜

词语解释

膏糜[ gāo mí ]

⒈  亦称“膏粥”。

⒉  上浮油脂的白粥,古人于农历正月十五日用以祭祀蚕神。

引证解释

⒈  亦称“膏粥”。上浮油脂的白粥,古人于农历正月十五日用以祭祀蚕神。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四:“吴县 张成 夜起,忽见一妇人立於宅南角,举手招 成 曰:‘此是君家之蚕室,我即此地之神。明年正月十五,宜作白粥,泛膏於上,以后年年大得蚕。’今之作膏糜像此。”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白膏粥》亦记其事,作“膏粥”:“成 如言作膏粥,自此后大得蚕。今正月半作白膏粥,自此始也。”


新华字典解释

祭祀:

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上浮:

(价格、利率、工资等)向上浮动:上浮一级工资|物价指数上浮一个百分点。

农历:

1.我国古代历法之一。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中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十三个月(383天或384天,闰月在几月份也没有一定)。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俗称阴历。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夏历﹑旧历。

2.农业上使用的历书。

油脂:

取自动植物的一类憎水性物质。主要成分为脂肪酸三甘油酯。在常温下呈液体状的称为“油”,呈固体或半固体状的称为“脂”,但习惯上不严格区分。一般用压榨、浸出、水代、熬煮等方法制取。

膏糜相关成语

  • 卖狗皮膏药
  • 余膏剩馥
  • 刳脂剔膏
  • 剩馥残膏
  • 劳师糜饷
  • 投膏止火
  • 披肝糜胃
  • 摩口膏舌
  • 敲膏吸髓
  • 敲髓洒膏
  • 残膏剩馥
  • 民脂民膏
  • 民膏民脂
  • 沐浴膏泽
  • 泉石膏肓
  • 深入膏肓
  • 灰躯糜骨
  • 炊沙作糜
  • 焚膏继晷
  • 煎膏炊骨
  • 燃膏继晷
  • 狗皮膏药
  • 病入膏肓
  • 病在膏肓
  • 病染膏肓

分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