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zhì

雉贽


拼音zhì zhì
注音ㄓˋ ㄓˋ

繁体雉贄

雉贽

词语解释

雉贽[ zhì zhì ]

⒈  亦作“雉”。

⒉  古代士朝见天子或士与士相见时执雉为贽。见《书·舜典》、《礼记·曲礼下》、《仪礼·士相见礼》及其注疏。后遂指拜访、相见时所持赠之礼品。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士朝见天子或士与士相见时执雉为贽。见《书·舜典》、《礼记·曲礼下》、《仪礼·士相见礼》及其注疏。后遂指拜访、相见时所持赠之礼品。

独应 《论文章之意义暨及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虽有文章,犹之雉贄,于己无与,更何与于人?”


新华字典解释

注疏:

1.注和疏的并称。注,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注﹑疏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意义﹑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宋人将十三经之汉注唐疏合刊,“注疏”之称始流行。

2.记述,记载。

曲礼:

1.《仪礼》的别名。

2.《礼记》篇名。以其委曲说吉﹑凶﹑宾﹑军﹑嘉五礼之事,故名《曲礼》。参阅《礼记.曲礼上》孔颖达疏。

礼记:

亦称《小戴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为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大都由孔子弟子及其后学所记,由西汉戴圣编纂。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文物制度的参考书。

天子:

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见礼:

见面行礼:连忙上前见礼。

雉贽相关成语

  • 呼卢喝雉
  • 喝雉呼卢
  • 家鸡野雉
  • 崇墉百雉
  • 狎雉驯童
  • 雉伏鼠窜
  • 雉头狐腋
  • 麇骇雉伏

分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