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ē

禊帖


拼音xì tiē
注音ㄒ一ˋ ㄊ一ㄝ

禊帖

词语解释

禊帖[ xì tiē ]

⒈  《兰亭序》帖的别称。晋王羲之著名行书法帖之一。以帖中有兰亭修禊事语,故名。

引证解释

⒈  《兰亭序》帖的别称。 晋 王羲之 著名行书法帖之一。以帖中有 兰亭 修禊事语,故名。

宋 周密 《志雅堂杂钞·图画碑帖》:“龚圣予 云:《禊帖》有 大业 间石本,其后有 隋 诸臣衔位。然则在 智永 未藏之先,此帖亦尝入御府。”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应谐》:“子固(赵子固 )披湿衣立浅水中,手持《禊帖》语人曰:‘《兰亭》在此,餘不足问。’”
清 姚鼐 《钱舜举萧翼赚兰亭图》诗:“越 僧世得 钟 张 法,头白朝朝摹《禊帖》。”

国语辞典

禊帖[ xì tiè ]

⒈  晋王羲之所写的〈兰亭序〉,因记中有兰亭修禊事语,故称为「禊帖」。亦称为〈兰亭帖〉。


新华字典解释

行书:

字体名。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书体。既无草书潦草,又无楷书端正。相传始于东汉末年,流行至今。其中楷意多些的称“行楷”,草意多些的称“行草”。

禊事:

禊祭之事。指三月上巳临水洗濯﹑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动。

法帖:

临摹镌刻在石版或木版上的供人临摹或欣赏的名家书法的法书及其拓本或印本。公元992年侍书学士王著等奉敕编次摹刻宫廷秘阁收藏的法书为十卷,称《淳化阁帖》,法帖之名,相传由此而起。

兰亭序:

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帖》等。行书法帖。东晋王羲之书。公元353年,羲之与谢安等四十一人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修禊时所作。书法骨格清秀,点画遒美,行气流畅,人称“天下第一行书”。今存唐中宗神龙摹本墨迹。近有人提出《兰亭序》文、帖皆伪,疑为隋唐人伪托。

禊帖相关成语

  • 伏首帖耳
  • 俛首帖耳
  • 俯首帖耳
  • 唐临晋帖
  • 妥妥帖帖
  • 妥首帖耳
  • 服服帖帖
  • 鱼书雁帖
  • 鱼封雁帖
  • 垂首帖耳

分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