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体


拼音bì tǐ
注音ㄅ一ˋ ㄊ一ˇ

繁体蔽體

蔽体

词语解释

蔽体[ bì tǐ ]

⒈  遮盖身体。

引证解释

⒈  遮盖身体。

《太平御览》卷二七引《淮南子》:“贫人冬则羊裘(不)蔽体,短褐不掩形。”
《宋史·刘阒传》:“闃 自殿后,率鋭驍搏战,飞矢蔽体不为却,敌解去。”
秦牧 《土地》:“衣不蔽体、家里正在愁吃愁穿的农民望了这群不知稼穡艰难的人们一眼,一句话也没说。”

国语辞典

蔽体[ bì tǐ ]

⒈  遮掩身体。

《三国演义·第三七回》:「一人暖帽遮头,狐裘蔽体,骑著一驴,后随一青衣小童。」


新华字典解释

身体:

亦作“身躰”。

1.指人或动物的全身。

2.体格;体魄。

3.谓亲身履行。

遮盖:

1.掩盖;从上面或外面遮住。

2.掩饰;隐瞒。

3.帮衬,保护。

● 体(體)tǐ ㄊㄧˇ

◎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 体(體)tī ㄊㄧˉ

◎ 〔体己〕a.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b.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

◎ (體)

● 体(體)bèn ㄅㄣˋ

◎ 古同“笨”,粗壮。

◎ 古同“笨”,抬灵柩的人。

● 蔽bì ㄅㄧˋ

◎ 遮,挡:蔽野。遮蔽。掩蔽。

◎ 隐藏:蔽匿。隐蔽。

◎ 欺骗,隐瞒:蒙蔽。蔽美扬恶。

◎ 概括:一言以蔽之。

蔽体相关成语

  •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 顾大局,识大体
  • 识大体,顾大局
  • 居移气,养移体
  • 一言以蔽之
  • 一体同心
  • 一体知悉
  • 一体知照
  • 一心同体
  • 一言以蔽
  • 一言蔽之
  • 三位一体
  • 不成体统
  • 不知大体
  • 不蔽风雨
  • 不识大体
  • 不达大体
  • 习与体成
  • 五体投地
  • 五体投诚
  • 仪静体闲
  • 体体面面

分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