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ānhuáng

摊簧


拼音tān huáng
注音ㄊㄢ ㄏㄨㄤˊ

繁体攤簧

摊簧

词语解释

摊簧[ tān huáng ]

⒈  即滩簧。流行于苏州、上海、杭州、宁波等地的一种曲艺。摊,通“滩”。

引证解释

⒈  即滩簧。流行于 苏州、上海、杭州、宁波 等地的一种曲艺。摊,通“滩”。参见“滩簧”。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謌以清唱为上,十番鼓次之,若锣鼓、上撞、小曲、摊簧、对白、评话之类,又皆济胜之具也。”

国语辞典

摊簧[ tān huáng ]

⒈  流行于江、浙一带的一种说唱艺术。参见「滩黄」条。


新华字典解释

上海:

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中央直辖市,世界特大城市和十大港口之一。地扼长江出海口。面积6,186平方公里,(2005年)实有人口1921.35万。

曲艺:

1.小技。古多指医卜以至书画之类的技能。

2.中国说唱艺术的总称。以说和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辅以动作、表情、口技等来叙述故事,描绘人物、情景,表达思想感情。一般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主,第一人称的代言为辅,分说的、唱的、有说有唱的三种类型。演出时多为一至二三人,歌唱时常由演员自弹(奏、击)自唱。表演形式有坐唱、站唱、走唱、彩唱等,音乐曲式有联曲体、板腔体和单曲体。唐代已成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现代曲艺,按历史源流和形式特点,可分为评话、弹词、大鼓、琴书、道情、相声、牌子曲、快板、时调小曲以及少数民族曲艺等类别,约三百余种。

等地:

当地。

杭州:

中国东部浙江省濒杭州湾的港市,浙江省省会,中国六大古都之名,是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风景区。

滩簧:

曲艺的一个类别。清代中叶形成于江浙一带。有前滩与后滩之分。前滩移植昆剧剧目,将昆剧曲词加以通俗化;后滩取材于民间花鼓小戏。表演者三至十一人(须为奇数),分角色自操乐器围桌坐唱。有苏州滩簧、杭州滩簧、宁波滩簧、本滩等。清末以来,各地滩簧大多发展为戏曲,如沪剧、锡剧、苏剧、甬剧等,形成滩簧系统剧种。

摊簧相关成语

  • 摊书傲百城
  • 摊书拥百城
  • 一簧两舌
  • 对牛鼓簧
  • 巧舌如簧
  • 巧言如簧
  • 鼓舌掀簧
  • 散摊子

分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