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zhī

柘枝


拼音zhè zhī
注音ㄓㄜˋ ㄓ

柘枝

词语解释

柘枝[ zhè zhī ]

⒈  柘枝舞的省称。荔枝的一种。

引证解释

⒈  柘枝舞的省称。

唐 章孝标 《柘枝》诗:“柘枝初出鼓声招,鈿罗衫耸细腰。”
清 吴伟业 《赠妓朗圆》诗:“轻靴窄袖柘枝装,舞罢斜身倚玉床。”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胡腾、胡旋和柘枝都由女伎歌舞。”

⒉  荔枝的一种。

宋 黄庭坚 《次韵任道食荔支有感》之二:“五月照江鸭头緑,六月连柘枝红。”
任渊 注:“山谷 《与王观復书》云:‘今年 戎州 荔子盛登,一种柘枝头出於 遏腊平,大如鷄卵,味极美。’”

国语辞典

柘枝[ zhè zhī ]

⒈  一种唐、宋时代的西北民族舞蹈。歌舞相应,节奏多变,多以鼓伴奏。

元·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都只待奏新声,舞柘枝。」
清·毛奇龄〈南柯子·驿馆吹芦叶〉词:「驿馆吹芦叶,都亭舞柘枝。」


新华字典解释

省称:

简略的称谓。

柘枝舞:

唐代西北民族舞蹈。自西域石国(今苏联中亚塔什干一带)传来。最初为女子独舞,舞姿矫健,节奏多变,大多以鼓伴奏。后来有双人舞,名《双柘枝》。又有二女童藏于莲花形道具中,花瓣开放﹐出而对舞,女童帽施金铃,舞时转动作声。宋时发展为多人队舞。

荔枝:

①常绿 乔木,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花绿白色,果实球形或卵形,外皮有瘤状突起,熟时紫红色,果肉白色,多汁,味道很甜,是我国的特产。

②这种植物的果实。

● 柘zhè ㄓㄜˋ

◎ 落叶灌木或乔木,树皮有长刺,叶卵形,可以喂蚕,皮可以染黄色,木材质坚而致密,是贵重的木料:柘黄。柘蚕。柘丝。

◎ 古同“蔗”,甘蔗。

● 枝zhī ㄓˉ

◎ 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树枝。枝干(gàn )。竹枝。节外生枝。枝柯。枝节(a.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b.细碎的,不重要的)。

◎ 量词,指杆形的:一枝铅笔。

◎ 古同“支”,支持,分支。

● 枝qí ㄑㄧˊ

◎ 古同“歧”,岔。

柘枝相关成语

  • 桂林一枝,昆山片玉
  • 越鸟巢南枝
  • 一枝一栖
  • 一枝一节
  • 一枝之栖
  • 不蔓不枝
  • 共枝别干
  • 别生枝节
  • 剪枝竭流
  • 加叶添枝
  • 加枝添叶
  • 千仞无枝
  • 千枝万叶
  • 南枝北枝
  • 同气连枝
  • 寻枝摘叶
  • 巢林一枝
  • 左右枝梧
  • 左枝右梧
  • 巴结高枝
  • 巴高枝儿
  • 强干弱枝
  • 强本弱枝
  • 强枝弱本
  • 抱枝拾叶

分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