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曲


拼音fǎ qū
注音ㄈㄚˇ ㄑㄨ

法曲

词语解释

法曲[ fǎ qǔ ]

⒈  一种古代乐曲。东晋南北朝称作法乐。因其用于佛教法会而得名。原为含有外来音乐成分的西域各族音乐,后与汉族的清商乐结合,并逐渐成为隋朝的法曲。其乐器有铙钹、钟、磬、幢箫、琵琶。至唐朝又搀杂道曲而发展至极盛阶段。著名的曲子有《赤白桃李》、《霓裳羽衣》等。

引证解释

⒈  一种古代乐曲。 东晋 南北朝 称作法乐。因其用于佛教法会而得名。原为含有外来音乐成分的西域各族音乐,后与 汉族 的清商乐结合,并逐渐成为 隋 朝的法曲。其乐器有铙钹、钟、磬、幢箫、琵琶。至 唐 朝又搀杂道曲而发展至极盛阶段。著名的曲子有《赤白桃李花》、《霓裳羽衣》等。参见《新唐书·礼乐志十二》。

唐 白居易 《江南遇天宝乐叟》诗:“能弹琵琶和法曲,多在 华清 随至尊。”
清 洪昇 《长生殿·闻乐》:“好凭一枕游仙梦,暗授千秋法曲音。”
吴梅 《读吴梅村<秣陵春>乐府》诗:“法曲凄凉谁按拍,不堪流涕説兴衰。”

国语辞典

法曲[ fǎ qǔ ]

⒈  佛教或道教法会时所奏的乐曲。最早见于东晋的《法显传》。原为西域各族民乐,传入中国与清商乐结合,形成隋代的法曲。

《新唐书·卷二二·礼乐志十二》:「初,隋有法曲,其音清而近雅。」

⒉  唐玄宗设梨园法部,所奏乐曲,称为「法曲」。

清·汪兆镛〈忆旧游·隐林梢半角〉词:「留连,感古今,问法曲南薰,遗响谁传?」


新华字典解释

西域:

汉代以后对今甘肃玉门关以西地区的通称。狭义指葱岭以东,广义泛指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乃至东欧、北非等地。

汉族:

我国人数最多的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

霓裳羽衣:

以云霓为裳,以羽毛作衣。形容女子的装束美丽。

东晋:

朝代,公元317-420,自元帝(司马睿)建武元年起到恭帝(司马德文)元熙二年止。建都建康(今南京)。

法曲相关成语

  •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 取法于上,仅得乎中
  • 行而世为天下法
  • 不法古不修今
  • 九曲十八弯
  • 众曲不容直
  • 法不传六耳
  • 一曲阳关
  • 不二法门
  • 不及之法
  • 不法之徒
  • 不法常可
  • 不足为法
  • 严刑峻法
  • 为法自弊
  • 九曲回肠
  • 乡曲之情
  • 乡曲之誉
  • 井井有法
  • 以文乱法
  • 以法为教

分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