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ān xuàn
注音ㄙㄢ ㄒㄨㄢˋ
繁体三鉉
⒈ 喻三公。铉,举鼎器。
⒈ 喻三公。铉,举鼎器。
引《晋书·刘琨祖逖等传论》:“励其贞操,契寒松而立节,咸能自致三鉉,成名一时。”
《南齐书·高帝纪上》:“相国位总百辟,秩踰三鉉。”
鼎器:
炼丹容器。
三公:
周代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或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时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称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又称三司,总揽军政大权。唐宋沿用此称,已无实权。明清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作为大臣的最高荣誉头衔。
●三sān ㄙㄢˉ
◎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 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铉(鉉)xuàn ㄒㄩㄢˋ
◎ 古代举鼎器具,状如钩,铜制,用以提鼎两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