āidài

哀骀


拼音āi dài
注音ㄞ ㄉㄞˋ

繁体哀駘

哀骀

词语解释

哀骀[ āi dài ]

⒈  丑貌。《庄子·德充符》:“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陆德明释文引李颐云:“'哀骀',丑貌,'它',其名。”后用作自谦之词。

引证解释

⒈  丑貌。

《庄子·德充符》:“卫 有恶人焉,曰 哀駘它。”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云:“‘哀駘’,丑貌,‘它’,其名。”
后用作自谦之词。 南朝 陈 徐陵 《与王吴郡僧智书》:“旌賁江园,采拾衡巷,遂以哀駘不弃,瓮盎无遗。”


新华字典解释

自谦:

1.自我谦逊。

2.自足;心安理得。

庄子:

(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属河南)人。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是道家的主要代表,后人将老子与他合称为“老庄”。认识到事物都在变动中,但忽视了事物性质的稳定和差别,成为相对主义。他的哲学思想达到了很高的思维水平,对后世影响很大。文章想像丰富,富有表现力。著作有《庄子》。

恶人:

品质恶劣的人;心肠恶毒的人。

哀骀相关成语

  • 哀莫大于心死
  • 乐尽哀生
  • 乐往哀来
  • 乐极哀来
  • 乐极哀生
  • 乐极生哀
  • 乞哀告怜
  • 于呼哀哉
  • 告哀乞怜
  • 呜呼哀哉
  • 哀丝豪竹
  • 哀乐相生
  • 哀兵必胜
  • 哀告宾服
  • 哀哀欲绝
  • 哀哀父母
  • 哀喜交并
  • 哀声叹气
  • 哀天叫地
  • 哀思如潮
  • 哀感中年
  • 哀感天地
  • 哀感顽艳
  • 哀梨蒸食
  • 哀死事生

分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