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íng lì
注音ㄊ一ㄥˊ ㄌ一ˋ
⒈ 亭长。
⒈ 亭长。
引《后汉书·百官志五》“亭有亭长” 刘昭 注引 汉 应劭 《风俗通》:“亭吏旧名负弩,改为长,或谓亭父。”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褚公 ﹞投 钱唐亭 住……亭吏驱公移牛屋下。”
唐 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节使杀亭吏,捕之恐无因。”
亭长:
1.战国时,国与国之间为防御敌人,在边境上设亭,置亭长。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置亭长,掌治安,捕盗贼,理民事,兼管停留旅客。多以服兵役期满的人充任。此外设于城内和城厢的称“都亭”,设于城门的称“门亭”,亦设亭长,职责同上。东汉后渐废。
2.唐代尚书省各部在都事﹑主事之下设亭长,掌省门开闭和通传等事务。
● 吏lì ㄌㄧˋ
◎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吏治。官吏。
◎ 旧指小公务员:吏员。胥吏(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 亭tíng ㄊㄧㄥˊ
◎ 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凉亭。牡丹亭。
◎ 建筑得比较简单的小房子:书亭。邮亭。岗亭。
◎ 适中,均匀:亭匀。
◎ 正,当:亭午(正午,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