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osuǐ

膏髓


拼音gāo suǐ
注音ㄍㄠ ㄙㄨㄟˇ

膏髓

词语解释

膏髓[ gāo suǐ ]

⒈  脂膏与骨髓。

⒉  指民脂民膏。

⒊  比喻事物的精华。

引证解释

⒈  脂膏与骨髓。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尹侍御奏折》:“千餘里之地,邨市躪为邱墟,膏髓涂於原野。”

⒉  指民脂民膏。

明 袁宏道 《猛虎行》:“三 河 及两 浙,在在竭膏髓。”
《明史·靳学颜传》:“我朝分封列爵,不农不仕,吸民膏髓。”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陈忠愍公》:“优待士卒,犒之厚而自奉甚俭……时有‘官兵都吸民膏髓, 陈公 但饮 吴淞 水’之謡。”
梁启超 《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二:“而一般之消费者,莫可如何,惟俛首以听其坐吸膏髓而已。”

⒊  比喻事物的精华。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序》:“取九世所蓄典籍经史子集二十万八千一百二十卷,六千九百餘帙,撮其膏髓,别为一书,其门目未暇派别也。”


新华字典解释

事物:

指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和现象: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精华:

①(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ㄧ展览会集中了全国工艺品的精华。

②〈书〉光华;光辉:日月之精华。

脂膏:

1.油脂。

2.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

3.比喻富裕之地或富庶。

骨髓:

骨头空腔中柔软像胶的物质。

民脂民膏:

脂、膏:脂肪。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多用于指反动统治阶级压榨人民来养肥自己的场合。

膏髓相关成语

  • 卖狗皮膏药
  • 伐毛换髓
  • 伐毛洗髓
  • 余膏剩馥
  • 凤髓龙肝
  • 凿骨捣髓
  • 刮骨吸髓
  • 刳脂剔膏
  • 剥肤及髓
  • 剥肤椎髓
  • 剥肤锤髓
  • 剥肤锥髓
  • 剩馥残膏
  • 怨入骨髓
  • 恨入心髓
  • 恨入骨髓
  • 戳心灌髓
  • 投膏止火
  • 捶骨沥髓
  • 摩口膏舌
  • 敲脂吸髓
  • 敲膏吸髓
  • 敲骨剥髓
  • 敲骨取髓
  • 敲骨吸髓

分字解释

近音词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