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ó xùn
注音ㄇㄛˊ ㄒㄨㄣˋ
繁体謨訓
⒈ 亦作“謩训”。
⒉ 谋略和训诲。
⒊ 谟和训。《尚书》文体名。
⒈ 亦作“謩训”。
⒉ 谋略和训诲。
引《书·胤征》:“圣有謨训,明徵定保。”
孔 传:“圣人所谋之教训,为世明证,所以定国安家。”
唐 权德舆 《唐故尚书兵部郎中杨君文集序》:“协书命於謩训,荐声诗於郊庙。”
章炳麟 《艾如张董逃歌序》:“古之謨训,上思利民,忠也;朋友善道,忠也;憔悴事君,忠也。”
⒊ 谟和训。 《尚书》文体名。
引唐 柳宗元 《<杨评事文集>后序》:“著述者流,盖出於《书》之謨训,《易》之象繫。”
谋略:
计谋策略:予既奇(陆)逊之谋略,又叹(孙)权之识才。
尚书:
①亦称《书》。儒家经典之一。为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书中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事实上其中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
②官名。始于战国,掌管文书。汉武帝时地位逐渐重要。东汉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唐代中央首要机关分为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执行政令。宋以后三省分立之制渐成空谈,行政全归尚书省。明代以后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六部尚书相当于国务大臣。
训诲:
教导。用于上级对下级,尊长对晚辈:从父亲的训诲中受到教育。
文体:
1.文雅有节的体态。
2.指身体。用为敬词。
3.文章的风格或结构﹑体裁。
4.字体。
5.文娱体育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