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ìng lì
注音ㄉ一ㄥˋ ㄌ一ˋ
⒈ 佛教语。五力之一。伏除烦恼妄想的禅定之力。见《杂阿含经》卷二六。
⒉ 借指处变和把握自己的意志力。
⒈ 佛教语。五力之一。伏除烦恼妄想的禅定之力。见《杂阿含经》卷二六。
引《无量寿经》卷下:“定力、慧力、多闻之力。”
唐 钱起 《题延州圣僧穴》诗:“定力无涯不可称,未知何代坐禪僧。”
⒉ 借指处变和把握自己的意志力。
引宋 赵善璙 《自警篇·善处事》:“或问 张无垢,仓卒中患难中处事不乱,是其才耶?抑其职耶?先生曰:‘未必才识了得,必其胸中器局不凡,素有定力。不然,胸中先乱,何以临事?’”
《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一个乡里的妈妈儿,他可晓得甚么叫作恒心,又可晓得甚么叫作定力?”
冰心 《超人》:“何彬 看完了,捧着花儿,回到床前,什么定力都尽了,不禁呜呜咽咽的痛哭起来。”
⒈ 禅定的能力。引申为不为外物动摇的意志力。
引《文明小史·第四四回》:「办事情也没有定力,像这样虎头蛇尾,将来决计不能成功大事业的。」
自己:
1.代词。自身﹐本身。
2.自己人。
3.知己亲近;关系密切。
把握:
①掌握;控制:把握时代的脉搏|把握时间。
②成功的根据或信心:必须统筹全局,果有把握而后可行|这事你有把握吗?
烦恼:
烦闷苦恼:自寻烦恼ㄧ不必为区区小事而烦恼。
二六:
1.即十二。
2.京剧西皮调名。详“二六板”。
处变:
1.生活在异常情况下。
2.处置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