裼衣


拼音tì yī
注音ㄊ一ˋ 一

裼衣

词语解释

裼衣[ tì yī ]

⒈  古行礼时覆加在裘外之衣。也称中衣。

引证解释

⒈  古行礼时覆加在裘外之衣。也称中衣。

《礼记·玉藻》“锦衣以裼之” 汉 郑玄 注:“然则锦衣復有上衣明矣。天子狐白之上衣皮弁服与?凡裼衣象裘色也。”
《仪礼·聘礼》“裼降立” 唐 贾公彦 疏:“凡服四时不同。假令冬有裘,儭身褌衫,又有襦袴,襦袴之上有裘,裘上有裼衣,裼衣之上又有上服,皮弁祭服之等。”
钱玄 《三礼名物通释·衣服·衣裳》:“四时均有裼衣,裼衣亦称中衣。”


新华字典解释

中衣:

1.古时穿在祭服﹑朝服内的里衣。《礼记.郊特牲》:“绣黼丹朱中衣。”孔颖达疏:“中衣﹐谓以素为冕服之里衣。”《后汉书.舆服志上》:“大夫台门旅树反坫﹐绣黼丹朱中衣。”刘昭注引郑玄曰:“绣黼丹朱以为中衣领缘也。”一说﹐中衣即后世之直裰。参阅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

2.贴身的衣服。

行礼:

1.按一定的仪式或姿势致敬。

2.行婚嫁之礼,谓致送礼物或礼金。

3.举行婚礼。

● 裼xī ㄒㄧˉ

◎ 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袒裼。

● 裼tì ㄊㄧˋ

◎ 婴儿的包被。

● 衣yī ㄧˉ

◎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衣服。衣着(zhuó)。衣冠。衣架。衣锦还(huān)乡。

◎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衣。糖衣。肠衣。

◎ 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胞衣”。

◎ 姓。

裼衣相关成语

  •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 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 佛是金妆,人是衣妆
  •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 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 好女不穿嫁时衣
  • 只重衣衫不重人
  • 七次量衣一次裁
  • 一衣带水
  • 不解衣带
  • 东市朝衣
  • 丰衣足食
  • 乌衣之游
  • 乌衣子弟
  • 乌衣门第
  • 乘肥衣轻
  • 优孟衣冠
  • 作嫁衣裳
  • 侈衣美食
  • 削衣贬食
  • 博带褒衣

分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