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ǒng niǎo
注音ㄌㄨㄥˇ ㄋ一ㄠˇ
繁体隴鳥
⒈ 指鹦鹉。
⒈ 指鹦鹉。参见“陇客”。
引唐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陇鸟悲丹觜,湘兰怨紫茎。”
宋 欧阳修 《鹦鹉螺》诗:“陇鸟回头思故乡,美人清歌蛾眉扬。”
⒈ 鹦鹉。因多产于陇西,故称为「陇鸟」。
引唐·李洞〈圭峰溪居寄怀韦曲曹秀才〉诗:「巴猿学导引,陇鸟解吟诗。」
鹦鹉:
1.鸟名。头圆,上嘴大,呈钩状,下嘴短小,舌大而软,羽毛色彩美丽,有白﹑赤﹑黄﹑绿等色。能效人语,主食果实。
2.比喻有才之士。
3.指鹦鹉杯。
4.指鹦鹉洲。
5.指汉袮衡所作《鹦鹉赋》。
● 陇(隴)lǒng ㄌㄨㄥˇ
◎ 中国甘肃省的别称。
◎ 古地名,在今中国甘肃省:得陇望蜀(喻人贪得无厌)。
◎ 古同“垄”,土埂。
● 鸟(鳥)niǎo ㄋㄧㄠˇ
◎ 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鸟类。候鸟。益鸟。鸟语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