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mìng

誓命


拼音shì mìng
注音ㄕˋ ㄇ一ㄥˋ

誓命

词语解释

誓命[ shì mìng ]

⒈  约束警戒之辞。

⒉  誓志效命。

⒊  誓和命。《尚书》文体名。

引证解释

⒈  约束警戒之辞。

《礼记·郊特牲》:“卜之日,王立于泽,亲听誓命,受教諫之义也。”
孙希旦 集解:“誓命,谓戒王以失礼之谴也。郊天至重,故王亦受誓戒。”
三国 魏 曹操 《请恤郭嘉表》:“至於临敌,发扬誓命,凶逆克殄,勋实繇 嘉。”

⒉  誓志效命。

《文选·颜延之<阳给事诔>》:“而 瓚 誓命沉城,佻身飞鏃,兵尽器竭,毙于旗下。”
吕向 注:“誓,约言也……言 瓚 自约命沉城下。”
宋 王禹偁 《求致仕第一表》:“骤居相辅,捐躯誓命,不后他人。”

⒊  誓和命。 《尚书》文体名。

《<书>序》:“典謨训誥誓命之文,凡百篇。”
宋 秦观 《国论》:“臣愿陛下具以意作为明詔,丁寧反覆,如古训誥誓命之文。”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尚书》之文,训誥誓命,遗留在於秘府,述而不作,一家一人,自为词繫,卜史之典也。”


新华字典解释

约束:

限制;管束: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须严加约束而不可放任。

尚书:

①亦称《书》。儒家经典之一。为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书中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事实上其中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

②官名。始于战国,掌管文书。汉武帝时地位逐渐重要。东汉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唐代中央首要机关分为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执行政令。宋以后三省分立之制渐成空谈,行政全归尚书省。明代以后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六部尚书相当于国务大臣。

效命:

奋身以赴,以命效劳:效命疆场|窃不自量,志在效命。

文体:

1.文雅有节的体态。

2.指身体。用为敬词。

3.文章的风格或结构﹑体裁。

4.字体。

5.文娱体育的简称。

警戒:

①告诫人使注意改正错误。也作警诫。

②军队为防备敌人的侦察和突然袭击而采取保障措施:警戒哨ㄧ加强警戒。

誓命相关成语

  •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 恭敬不如从命
  • 同命运共呼吸
  • 舍命不舍财
  • 舍命陪君子
  • 一命之荣
  • 一命呜呼
  • 一命归西
  • 一命归阴
  • 一命鸣呼
  • 一文如命
  • 一钱如命
  • 三命而俯
  • 不复堪命
  • 不辱使命
  • 临危受命
  • 临危授命
  • 临危效命
  • 临危致命
  • 为民请命
  • 乐天任命

分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