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òròu

胙肉


拼音zuò ròu
注音ㄗㄨㄛˋ ㄖㄡˋ

胙肉

词语解释

胙肉[ zuò ròu ]

⒈  祭祀时供神的肉。

引证解释

⒈  祭祀时供神的肉。

宋 陆游 《入蜀记》卷五:“招头盖三老之长,顾直差厚,每祭神,得胙肉倍众人。”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贵臣之训》:“定例:坤宁宫 祭神胙肉,皆赐侍卫分食,以代朝餐,盖古散福之义。”
《儒林外史》第二回:“先年俺有一个母舅,一口长斋,后来进了学,老师送了丁祭的胙肉来……只得就开了斋。”
毛泽东 《寻乌调查》第四章三:“肉有四个项目:一是‘胙肉’,从前是秀才、举人有功名的人分的,后头加上‘毕业生’。”

国语辞典

胙肉[ zuò ròu ]

⒈  祭拜鬼神用的牲肉。

《金史·卷三一·礼志四》:「司徒又跪以胙肉进,皇帝受以授左右。」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迟均、杜仪,引主祭的虞博士,亚献的庄征君,终献的二先生,都跪在香案前,饮了福酒,受了胙肉。」


新华字典解释

祭祀:

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 肉ròu ㄖㄡˋ

◎ 人或动物体内红色、柔软的组织:肉体。肉类。肉食。肌肉。肉票(被盗匪掳去的人,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肉身(佛教指肉体)。

◎ 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桂圆肉。冬瓜肉厚。

◎ 果实不脆,不酥:肉瓤西瓜。

◎ 行动迟缓,性子慢:做事真肉。

◎ 古代称圆形物中有孔的边。

◎ 极亲密疼爱之称,多用呼子女。

● 胙zuò ㄗㄨㄛˋ

◎ 古代祭祀时供的肉。

◎ 福佑:“天地所胙。”

◎ 古同“祚”,指君位。

◎ 赐予:胙土(帝王以土地赐封功臣,酬其勋绩)。

胙肉相关成语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 癞虾蟆想吃天鹅肉
  • 容膝之安,一肉之味
  •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 起死人而肉白骨
  • 狗肉上不了筵席
  • 含着骨头露着肉
  • 起死人,肉白骨
  • 起死人肉白骨
  • 眼中疔,肉中刺
  • 眼中钉,肉中刺
  • 挂羊头卖狗肉
  • 挂羊头,卖狗肉
  • 悬羊头,卖狗肉
  • 三月不知肉味
  • 湿肉伴干柴
  • 皮笑肉不笑
  • 肉麻当有趣
  • 不知肉味
  • 亲如骨肉
  • 以肉去蚁
  • 以肉啖虎
  • 以肉喂虎

分字解释

近音词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