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ī

弃灰


拼音qì huī
注音ㄑ一ˋ ㄏㄨㄟ

繁体棄灰

弃灰

词语解释

弃灰[ qì huī ]

⒈  把灰烬弃在路上。殷代对弃灰于道者断其手,商君对弃灰于道者处黥刑用以立威治国。《韩非子·内储说上》:“殷之法刑弃灰于街者。子贡以为重,问之仲尼。仲尼曰:'知治之道也。夫弃灰于街必掩人……虽刑之可也。且夫重罚者,人之所恶也;而无弃灰,人之所易也。使人行之所易,而无离所恶,此治之道。'”汉桓宽《盐铁论·刑德》:“千仞之高,人不轻凌;千钧之重,人不轻举。商君刑弃灰于道,而秦民治。”宋苏轼《东坡志林·赵高李斯》:“商鞅立信于徙木,立威于弃灰。”或曰刑弃灰于道者,用以保,以利耕战。

引证解释

⒈  把灰烬弃在路上。 殷 代对弃灰于道者断其手, 商君 对弃灰于道者处黥刑用以立威治国。 《韩非子·内储说上》:“殷 之法刑弃灰於街者。 子贡 以为重,问之 仲尼。

仲尼 曰:‘知治之道也。夫弃灰於街必掩人……虽刑之可也。且夫重罚者,人之所恶也;而无弃灰,人之所易也。使人行之所易,而无离所恶,此治之道。’”
汉 桓宽 《盐铁论·刑德》:“千仞之高,人不轻凌;千钧之重,人不轻举。 商君 刑弃灰於道,而 秦 民治。”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赵高李斯》:“商鞅 立信於徙木,立威於弃灰。”
或曰刑弃灰于道者,用以保马,以利耕战。 明 张萱 《疑耀·秦法弃灰》:“秦 法,弃灰於道者弃市。此固 秦 法之苛,第弃灰何害於事,而苛酷如此?余尝疑之,先儒未有发明者。偶閲《马经》,马性畏灰,更畏新出之灰,马驹遇之輒死,故石矿之灰,往往令马落驹。 秦 之禁弃灰也,其为畜马计耶?”


新华字典解释

耕战:

指农耕与战争。古代重视农耕和战争﹐并主张两者相结合。

轻举:

1.谓飞升,登仙。

2.隐遁;避世。

3.轻率行动。

4.轻率举荐。

5.轻轻飘动。

6.谓飞扬。

治国:

1.治理国家政务。

2.安定﹑太平的国家。

仲尼:

孔子的字。孔子名丘,春秋鲁国人。

弃灰相关成语

  • 黄钟毁弃,瓦缶雷鸣
  • 食之无味,弃之不甘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 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 不费吹灰之力
  • 与草木俱灰
  • 二卵弃干城
  • 弃之如敝屐
  • 抹一鼻子灰
  • 碰一鼻子灰
  • 一鼻子灰
  • 万念俱灰
  • 不弃故旧
  • 不弃草昧
  • 丢盔弃甲
  • 人弃我取
  • 倒戈弃甲
  • 偶语弃市
  • 全功尽弃
  • 冷灰爆豆
  • 出家弃俗
  • 前功尽弃
  • 前功皆弃
  • 割须弃袍
  • 匠门弃材

分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