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ànzhǐ

谏止


拼音jiàn zhǐ
注音ㄐ一ㄢˋ ㄓˇ

繁体諫止

谏止

词语解释

谏止[ jiàn zhǐ ]

⒈  劝阻。

引证解释

⒈  劝阻。

《史记·南越列传》:“王之上书,数諫止王,王弗听。”
《三国志·蜀志·董和传》:“前参事於 幼宰,每言则尽,后从事於 伟度,数有諫止。”
《东周列国志》第二四回:“宰孔 私诣 管仲 曰:‘夫封禪之事,非诸侯所宜言也。 仲父 不能发一言諫止乎?’”


新华字典解释

劝阻:

1.亦作“劝沮”。

2.鼓励和禁止。

3.以理相劝并阻止其做某事或进行某种活动。

● 止zhǐ ㄓˇ

◎ 停住不动:止步。截止。

◎ 拦阻,使停住:止痛。禁止。

◎ 仅,只:止有此数。不止一回。

◎ 古同“趾”,脚;脚趾头。

● 谏(諫)jiàn ㄐㄧㄢˋ

◎ 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谏劝。进谏。谏阻。兵谏。从谏如流。

谏止相关成语

  • 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行则连舆,止则接席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 止知其一,未知其二
  • 推波助澜,纵风止燎
  • 不塞下流,不止不行
  •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流言止于智者
  • 止谤莫如自修
  • 止谤莫若自修
  • 学问无止境
  • 一噎止餐
  • 三谏之义
  • 不随以止
  • 中道而止
  • 为山止篑
  • 主文谲谏
  • 举止不凡
  • 举止大方
  • 举止失措
  • 举止娴雅
  • 举止自若
  • 举止言谈

分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