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ūshì

诛事


拼音zhū shì
注音ㄓㄨ ㄕˋ

繁体誅事

诛事

词语解释

诛事[ zhū shì ]

⒈  对行为或所做的事加以谴责

引证解释

⒈  对行为或所做的事加以谴责。

《公羊传·襄公元年》“宋 华元 曷为与诸侯围 宋 彭城” 何休 注“据 晋 赵鞅 以地正国,加‘叛’文。今此无加‘叛’文,故问之” 唐 徐彦 疏:“无君命者操兵乡国,故初谓之‘叛’,后知其意欲逐君侧之恶人,故録其释兵书归救之。君子诛意不诛事。”
明 庄元臣 《叔苴子内编》卷四:“虎虽不噬人,犹谓之虎;蝎虽不螫人,犹谓之蝎;小人虽不为不善,人犹谓之小人。不噬者,必有时而噬也;不螫者,必有时而螫也;不为不善者,必有时而为不善也。故《春秋》诛意不诛事,信终不信始。”


新华字典解释

行为:

心理学家对行为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如行为主义心理学把人与动物对刺激所作的一切反应都称之为行为,包括外显的行为和内隐的行为;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由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决定,行为指受心理支配的外部活动。现代心理学家一般认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外显活动。

谴责:

申斥。

加以:

①用在多音的动词前,表示如何对待或处理前面所提到的事物:施工方案必须加以论证ㄧ发现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加以’跟‘予以 ’不同之处是‘予以 ’可以用在一般名词之前,表示给与,如‘予以自新之路 ’,‘加以 ’没有这种用法。

②连词,表示进一步的原因或条件:他本来就聪明,加以特别用功,所以进步很快。

● 诛(誅)zhū ㄓㄨˉ

◎ 把罪人杀死:害民者诛。诛灭。诛锄。诛戮。伏诛。

◎ 责罚:诛意(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讹定罪状)。口诛笔伐。

◎ 责求:诛求无已(一味索取,没有止境)。

● 事shì ㄕˋ

◎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 服侍:事父母。

诛事相关成语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 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 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
  •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 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
  •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 好事不出门,恶事扬千里
  •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召之
  •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 败事有余,成事不足
  •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分字解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