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治气


拼音zhì qì
注音ㄓˋ ㄑ一ˋ

繁体治氣

治气

词语解释

治气[ zhì qì ]

⒈  涵养精气。

⒉  修养气质。

⒊  谓掌握军队士气。

⒋  犹呕气,生气。

引证解释

⒈  涵养精气。

《荀子·修身》:“以治气养生,则身后 彭祖。”
《韩诗外传》卷一:“君子有辩善之度,以治气养性则身后 彭祖。”

⒉  修养气质。

《史记·五帝本纪》:“﹝ 顓頊 ﹞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

⒊  谓掌握军队士气。

《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鋭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⒋  犹呕气,生气。

知侠 《铺草》:“同志不会跟我这板老头治气,同志的心胸能像咱这庄稼人那样狭隘么?”
《新华月报》1953年第9期:“人家不听,就好像跟我治气似的。”


新华字典解释

军队:

为政治目的服务的武装组织。

气质:

1.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是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

2.风度;模样。

3.犹风骨。指诗文清峻慷慨的风格。

4.指气体。

呕气:

1.闷气。

2.谓生闷气。

3.赌气;闹别扭。

精气:

1.阴阳精灵之气。古谓天地间万物皆秉之以生。

2.人的精神元气。

3.清明之气。

4.肾精之气。

5.犹精诚。

6.犹灵气。

治气相关成语

  •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
  • 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 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 头痛治头,足痛治足
  • 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 和气致祥,乖气致异
  •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 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 以危为安,以乱为治
  • 乖气致戾,和气致祥
  • 半部论语治天下
  • 雄赳赳,气昂昂
  • 雄纠纠,气昂昂
  • 居移气,养移体
  • 上气不接下气
  • 一鼻孔出气
  • 治标不治本
  • 虎虎有生气
  • 一丝两气

分字解释